静力学习题课

更新时间:2023-12-02 00: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静力学习题

1.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其方向( )。 2.图示结构属于静定问题的是( )。

3.某简支梁AB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A、RB表示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则它 们的大小关系为( )。

3题图 4题图

4.结构如图所示,力F与杆1和杆2平行,不计各构件自重,则图示结构中不受力的杆为:( )

5.已知桁架,不计各杆自重,则杆1、2、3的内力分别为 、 (拉力为正)。

杆DH、DE、CD的内力分别为 、 (拉力为正)。

6.所示三铰拱架中,若将作用于构件AC上的力偶M平移至构件BC上,则A、B、C三处的约束反力是否改变?

1

6题图 7题图

7. 图示,已知A重150 kN,B重25 kN,物体A与地面间滑动摩擦系数为0.2,定滑轮处摩擦不计。则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

8.一重W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若摩擦因数为f,且tgα

9.空间力偶矩是( )矢量。

10.已知空间力系Q及正方体边长a, Q力对X、Y轴的力矩为

MX? ,MY?

10题图 11题图

11.已知一正方体,各边长a,沿对角线BH作用一个力F,则该力在X1轴上的投影为( )。 12.正立方体的顶角上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 )。

12题图 13题图

2

13.重P的均质圆柱放在V型槽里,考虑摩擦柱上作用一力偶,其矩为M时(如图),圆柱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按触点处的法向约束力NA与NB的关系为()。

14.边长为2a的均质正方形簿板,截去四分之一后悬挂在A点,今欲使BC边保持水平,则点A距右端的距离X=( )。

14题图 15题图 16题图

15.如图所示,小物块重G=20N,用F1=40N的力按图示方向把物块压在铅直墙上,物块与墙之间的摩擦因数fs?0.5,则作用在物块上的摩擦力大小为 。

o16物块重5kN,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m?35,今用力 P 推动物块,P =5kN。则物块将

( )。 17.求重心坐标为xc,yc

18已知:q= 1KN/m, M=27KN?m,P =12KN,L=4m,不计自重,求:支座A及铰链C的约束反力。

19.构架由ABC、CDE和BD三杆组成,结构和尺寸如图所示,B、C、D、E处均为铰接,各杆重量不计,均布荷载集度为q,试求E点的反力和BD杆所受的力。

3

20.组合结构如图所示,求支座A、D反力和杆1、2、3的内力。

21图示平面结构,自重不计,B处为铰链联接。已知:P = 100 kN,M = 200 kN·m,L1 = 2m,L2 = 3m。试求支座A的约束力。

22.水平梁AB的A端固定,B端与直角弯杆BEDC用铰链相连,定滑轮半径

R = 20cm,CD = DE = 100cm,AC = BE = 75cm,不计各构件自重,重物重P=10kN, 求C,A处的约束力。

23.已知物块B重为26KN,物块B和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f=13 。

4

求:(1)使物块B能沿斜面向上滑动的最小力P值?

(2)如果把力P去掉,试说明物块B将向下滑吗?(注:滑轮C的摩擦不计)

24.两根长度均为2a的梁AB和BC彼此用铰链B联接,梁AB以A端插入水平面内,而梁BC的C端搁在水平活动支座上,两根梁与水平面的倾角均为60o,而重量均为P,设在梁BC的中点作用一个与它垂直的力Q,在梁AB中点水平拉一绳索EF并跨过定滑轮O,在绳的另一端系有重为G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量与摩擦,试求支座A和C以及铰链B的反力?

25.一水平简支梁结构,约束和载荷如图所示,求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

qDAEMPBC

26.某三角拱,左右两个半拱在C由铰链连接,约束和载荷如图所示,如果忽略拱的重量,求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

a/2aaaaPaACBa

a 5

27.一组合梁ABC的支承及载荷如图示。已知F=1KN,M=0.5KNm,求固定端A的约束反力。

28.一平面机构如图1所示,CF杆承受均布载荷q?100kN/m,各杆之间均为铰链连接,假设各杆的重量不计,试确定各个支座的约束反力

ED0.5mF1mqC1.5m(a)A1mB29.AB、AC、DE三杆用铰链连接如图所示,DE杆的E端作用一力偶,其力偶矩M的大小为2 kNm;又AD = BD = 1m,若不计杆重,求铰链D、F的约束反力。(10分)

AFEDBMC

45°30.在图示平面结构中,C处铰接,各杆自重不计。已知:qC= 600N/m,M = 3000N·m,L1 = 1 m,L2 = 3 m。试求:(1)支座A及光滑面B的反力;(2)绳EG的拉力。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qv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