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押题)

更新时间:2024-05-03 11: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 教育、教育学与教师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 2.中国古代关于教育的理解 《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学记》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表明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二、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 (一)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生物起源论者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2.心理起源说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早期教育的特点及其源起,但他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3.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论者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明教育的起源,特别是运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的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

(二)学校教育的出现

1.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就有了学校教育的萌芽,但是,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则是在奴隶社会才出现的。

2.根据文献,我国在夏朝就有了学校,称为“庠序”,但尚未得到考古材料确切的证明。商朝有学校则已从甲骨文得到证实。周朝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学校已普遍建立,制度也日趋完善:那时的学校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类,其中,国学又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种,乡学则分为塾、庠、序、校四种。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1.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具有如下特点:(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原始性。(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

2.古代教育。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我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在商代,开始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西周以后,我国的学校教育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备的体系,比如有“国学”和“乡学”之分。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在西方,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古代雅典教育则强调 “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在欧洲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三科(文法、修辞、辩证

1

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称“七艺”。

3.现代教育

4.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新的特征。这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网络逐步建立,学校的教育教学时空得到根本性改变;③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除了教育的生产性以外,教育的政治性和文化性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教育性质,教育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进一步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④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简答)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学问。

二、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单选)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 在西方,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们的哲学、社会学论著;在中国古代,有《论语》,《孟子》,朱熹的《四书集注》,韩愈的《师说》等。有两本教育著作值得一提。一本是成书于战国末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它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和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课内外关系、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关系等诸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相观而善”、“长善救失”、“禁于未发”等,已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另一本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名著《论演说家的教育》。该书系统地总结了古代罗马的教育观和教育经验,同时吸收了希腊人在教育思想上的有益成果。该书集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和经验之大成,因此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2.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

一些思想家(如以夸美纽斯、洛克、卢梭为代表)以自然主义为指导,在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发表有较为丰富的论述。

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在对科学的分类中,他将“讲述与传授的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来,从而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其中,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成稿于1632年,内容涉及人的本性与价值、教育的性质和作用、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改造旧学校建立新学校的基本原理、教学问题(教育原则与各科教学法)、学校纪律、学校系统以及实现普及教育这一理想的前提和条件等方面。在《大教学论》中,包含着许多教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并使教学方法更加条理化。特别是他对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概括和总结,大体上确立了近代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轮廓,对后来的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常认为,《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3.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

2

(1)18世纪末,教育学以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理论,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于大学讲台。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传授,首先发生在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于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了教育学,赫尔巴特甚至破例长期从事专门的教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1806年,赫尔巴特发表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被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两基础,三中心,四阶段,简称为“234”)

4.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他们一反此前的理性主义研究传统,坚持科学主义的实证研究,把实验心理学的观察、实验、统计方法引入了教育学研究,倡导通过科学意义上的观察、实验方法来研究和建构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

5.教育学的分化与拓展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

20世纪初,基于师范教育的需要,日本的教育学著作被大量地翻译过来。 1901年王国维翻译了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这是中国人最早了解到的教育学。 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简答) (一)教育学的问题领域不断拓展;(二)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三)教育学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四)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 (一)人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单选题)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如孟子、弗洛伊德。

2.外铄论。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美国的华生都持有同样的观点。

3.实践主体论。

二、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一)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高尔登。美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从神学化思想体系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归遗传决定论者一派。

(二)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为养育论。洛克的“教育万能论”。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犹如一块“白板”,他们长大后,是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即“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论述)

3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又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在教育学上,通常把这些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即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单选)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如格塞尔所做的孪生儿的爬梯比较实验(直立行走)就证明了这一点。】

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二、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2012年已考)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单选)

1.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2.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第三节 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单选)

一、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同时还应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引渡”工作。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这样,教育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往往具有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 四、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人的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如允许加速或减速学习,采取能力分组或组织兴趣小组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

教育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单选)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单选)

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内容。

4

5.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简答)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指出全面的资本概念应该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其中,劳动者身上的以知识、技能、体力等形式体现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主要成分是教育资本,它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单选)

2.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单选)

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第四节 教育与人口(略)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简答、论述)

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除了与上述的各种社会现象密切联系外,还具有它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等具有能动作用。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就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单选)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明,不能仅仅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教育,还必须从教育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教育。为此,第一,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第二,教育对社会要有所批判。第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结构 1.教育目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内容构成

5

完整的教育目的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培养具有何种功能的社会成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对表现于教育结果之中的人的社会功能的规定。二是所培养的人的素质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单选)

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导向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第二,调控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依据。

第三,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它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总之,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一、两种不同价值取向教育目的观

对于教育发展历史上先后出现的诸多有关教育目的的主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本位论,另一类是社会本位论。

1.个人本位论(单选题) 2.社会本位论(单选题)

二、正确处理不同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单选)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中,争论最多、影响最大的也是最根本性的问题,是( )之间的矛盾或平衡问题。

A.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 B.教育者的要求与受教育者的要求 C.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 D.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沿革及基本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表述的变更(单选)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

第一,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第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四,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五,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当代素质教育

一、我国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

1.教育自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教育“主智主义”倾向严重,忽视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向等因素的协调发展;教育偏重知识的传递和灌输,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启发与心灵的点拨。(材料题,传统教育教学的弊端)

2.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 3.对教育认识的深化

6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简答题)

1.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的出发点即教育目的的迥然相异,具体表现在,是“发展人”还是“选拔人”上。

2.素质教育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这种教育观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每个人获得发展,教育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特质和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具有独特人格特征和个性专长的社会新人。而应试教育则立足于“选拔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即这种教育只着眼于培养少数学习好的、有升学希望的学生。考试的地位被拔高到无以复加的境地,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整个基础教育围绕升学考试的轴心运转;分数是学校、教师、学生的命根子,学习演变成了追求分数的枯燥行动。作为教育对象和主体的人被忽视。

四、素质教育的内容(简答题) 通常认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政治素质教育。(2)思想素质教育。 (3)道德素质教育。 (4)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5)身体素质教育。 (6)心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eg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 A.创新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科学文化教育

第五章 学生、教师及师生关系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简答题、材料题)

第一,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第二,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第三,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第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二、学生的社会性地位

首先,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青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这一点是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儿童权利公约》还提出了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其次,青少年儿童享有合法权利。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国际社会及许多国家对青少年所享有的权利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我国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在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也对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作出了规定,概括起来主要有:(1)生存的权利;(2)受教育的权利;(3)受尊重的权利。(4)安全的权利。

第二节 教师及其专业发展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从教育活动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教师职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简答) 1.非职业化阶段

较为明确的教师职业是在学校出现之后出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学校教育的萌芽—

7

—“庠”,那时以长者为师、能者为师。我国奴隶制社会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师一体。

2.职业化阶段 3.专门化阶段

教师职业专门化发展的标志是,以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的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儿在兰斯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和外院。其中,上院、中院分别为专科和中学性质,外院是师范院的附属小学,师范院即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师范教育的产生,使教师的培养走上专门化的道路。

4.专业化阶段

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

二、教师角色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的社会角色 1.教师的常规角色行为

(1)父母的替代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的楷模。(4)集体的领导。(5)“法官与裁判”。(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2.教师角色的更新转换(材料题)

(1)学习的促进者。 (2)学生的交往者和合作者。 (3)终身学习者。 (4)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者。(5)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简答题)

1.劳动对象的能动性;2.劳动方式的示范性;3.劳动手段的创造性;4.劳动效果的隐含性;5.教师劳动时空的广延性;6.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统一的工作方式

三、教师的职业素养(论述题) 1.职业道德素养。 2.专业知识素养

(1)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2)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3)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在以上知识结构中,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教育理论知识是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解决如何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即“怎么教”的问题。

3.专业能力素养

(1)教学技巧。 (2)教学能力。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组织教学的能力。②对教育影响的传导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 (3)教研能力。

4.专业精神素养

专业精神素养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具备的独特的心理品质素养。

四、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单选、简答)

1.师范教育。师范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单选)。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自我教

8

育是专业理想、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单选)

(三)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策略(简答)

第一,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第二,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第三,以日常教育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专业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专业理论或理念的源泉。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作用

师生关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第二,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第三,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材料) 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

(二)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简答)

1.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2.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在课外活动中建立和丰富起来。3.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4.师生关系建立的多种途径要求教师不仅在学校、在课内外,还要在校外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增强教育的立体效果。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等。(单选)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单选)

二、影响学制的因素及当代学制发展的趋势(单选) 因素主要包括:(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4)民族文化传统。

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

欧美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单选)

1.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也属于这种学制类型。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这种学制显然不利于教育普及。

2.美国单轨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其特点是教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

3.前苏联型学制。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定了单轨制学制。它被称为中

9

间型学制又称“Y”型学制。这种学制试图融会单轨制与双轨制之长,兼顾公平与效益;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使学术性保持较高水平。但由于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计划、大纲和教科书必须统一而使教学不够灵活,特别是地域性较强的课程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二、我国学制的产生与发展 (一)旧中国的学制(单选)

(1)壬寅学制。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

(2)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至通儒院要26年。

(3)壬子癸丑学制。

(4)壬戌学制。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这个学制后虽几经修改,但都没有重大变动,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二)老解放区的学制 其具体特点是:

1.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培养革命干部。(单选)

2.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活性。如群众教育的形式有冬学、夜学、半日学校、识字班等,干部教育的形式有日校、夜校、半日学校、轮训制、实习制等。(单选)

3.依靠群众办学。

(三)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1.1951年的学制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我国原有学校的许多缺陷,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未置于应有地位,技术学校没有一定制度,不能适应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等。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三结合六并举”的具体原则。

第三节 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

一、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的界定

义务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1.强制性。2.普遍性。3.免费性。 (二)义务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义务教育发端于德国。德国成为推行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

1904年,在《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学务纲要》中最先出现了“义务教育”一词。1906年,学部颁布《强迫教育章程》十条。这是中国政府计划实行强迫义务教育的第一道正式法令。

我国正式试办义务教育是在1911年。清政府学部在《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案》中明确规定以4年为义务教育期,并提出了试办义务教育的办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10

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单选)

二、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一)新时期德育目标的规定(单选)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二)新时期德育目标的特征(简答题)

1.强调基础性;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3.注意了德育的层次性;4.具有全面性;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

第三节 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选择什么样的德育内容,其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它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它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已考) 二、集体主义教育(简答)

在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时,应该要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从理论上明确集体主义教育中的“集体“是“真集体”,而非“假集体” 第二、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人利益。集体是由活生生的个人组成的,个人利益的汇集才有集体利益。

第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肯定个人主义的价值。

第二章 德育过程

第一节 德育过程的概念、结构与矛盾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单选)

德育过程是品德教育过程,也即教育者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它与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其区别表现为: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其联系体现为: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

21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单选)

德育过程的结构包括了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方面。 三、德育过程的矛盾(单选)

德育过程中的最基本矛盾是外在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也是决定德育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第二节 德育过程的规律(材料分析)

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 (一)知、情、意、行是构成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二)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单选) 1.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基础

2.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

4.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

道德行为是一个人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的实践,是个体品德的外在表现。它在品德结构中处于关键的作用。

(三)这一规律对德育开展提出的要求 1.德育要注重全面性 2.德育要注重多开端性 3.德育要有针对性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性活动的过程 (一)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 (二)这一规律对德育开展提出的要求 1.要让活动具有“发展效应”

德育过程中的活动是一种教育性的活动。 2.要为学生提供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活动 3.要激发学生去积极自主地创造活动

三、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根据这一规律,德育开展时应该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外在道德要求时应该要考虑到他们现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第二、要采取各种方式激起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 第三、要促使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

四、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反复而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个体的品德发展与形成为什么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呢?首先,品德发展具有阶段性。其次,一个人的品德发展是无止境的,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境界。再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道德也会发生变化。最后,品德包含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而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个体品德发展的核心。(单选)

个体品德发展为何会出现反复曲折?首先,个体品德结构是一种动力定型,而从生理性说,只有对机体不只一次地重复一种系统影响,才能形成动力定型。其次,在个体品德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如果是积极的,当然会对品德的发展与形成起着促进作用。再次,学生意志的薄弱性也是导致反复性出现的重要原因。

根据这一规律,德育开展时应该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逐步发展他们的品德。

22

第二、要善于在德育中反复抓、抓反复、锲而不舍。

第三章 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德育原则(材料题)

一、疏导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德育要善于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性原则,应该要遵循以下三个要求: 第一、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第三、以表扬、激励为主。 二、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坚持这一原则应遵循以下要求:

第一,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第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第三,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三、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又要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和内化道德要求。

贯彻这一德育原则,应该要做到: 第一,要尊重学生。

第二、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要求。 四、因材施教原则

这是指德育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人特点和道德状况灵活地提出各项教育要求,选用恰当的内容和方法。

贯彻这一原则应该要做到:

第一, 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施教。

第二,要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与现有的道德状况有的放矢地加以教育。 第三,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施教。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

第二,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和转变集体。 六、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以发挥整体影响的教育作用。

23

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 要建立教师德育共同体,使校内德育影响一致和连贯。 第二,对每一学生个体的教育要一致和前后连贯。

第三,努力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使各方面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尽可能地达到最佳状态。

第二节 德育途径(简答题)

一、各科教学

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经。它包括品德课教学和其它学科的教学。

品德课教学是指《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思想品德》等课程的教学。其它各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各科教学中都蕴含着重要的德育因素。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实质说明了这一道理。

二、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

学校和班级中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形式主要有: 主题班会。 报告会。 劳动。

节假日活动。

另外,还有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访问、、旅游、社会服务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社会。

三、少先队教育

四、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

第三节 德育方法(材料题)

一、说服法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道德认识,形成正确道德观点的方法。这一方法在德育中运用最为广泛。

运用说服法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 说理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第二,说理要注重差异和时机。 第三,说理要具有趣味性。 第四,教师要以诚待人。 二、陶冶法

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心灵得到完善的一种方法。陶冶包含了三个方面:一、人格感化。二、环境熏陶。三、艺术浸染。

运用陶冶法应该要注意几点:

第一,创设良好的情境。这是前提条件。 第二,与启发和引导相结合。

24

第三、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三、榜样法

榜样法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去影响学生的方法。促使榜样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是模仿。

榜样包括三个方面:一、典范。二、示范。三、典型。

运用榜样法的关键是要选择好榜样,榜样的选择应该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可接受性原则。第二、真实性原则。第三、时代性原则。第四、德智并重原则。

四、锻炼法

锻炼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形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方法。锻炼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德育方法,因为道德自身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锻炼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行为训练。二、娱乐或休闲活动。三、社会实践。四、委托任务。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第二、教师要适当加以指导。第三,要严格要求。第四、注意检查和坚持。

五、奖惩法

奖惩是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品德与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个方面。

第四章 师德、师德规范与师德教育

第一节 师德内涵

一、师德概念的界定

在我国,师德往往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

师德界定为: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第二节 师德规范

一、师德规范的基本范畴

二、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及其解析

(一)师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单选)

在师德规范中,有一些核心的内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是师德的根本。教书育人是师德的载体。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支柱。

(二)师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解析(简答) 1.爱岗敬业

“爱岗”是指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是指尽心竭力做好本职工作。教师要真正践行爱岗敬业,就应该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第一,忠于职守,尽心尽力。第二,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教师要能够做到以上两点,还需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个关系:第一,正确看待教师的作用、地位和待遇,从而增强作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第二,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第三,正确认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2.教书育人

教师要能践行“教书育人”,应该要遵循以下要求:第一,钻研业务,勇于创新。第二,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第三,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功能。

3.为人师表

所谓师表,就是表率、榜样的意思。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作

25

四、学习方式的变革(单选,材料题)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第三章 教学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二、教学的基本任务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基本环节组成。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写好三个计划。 1.备课的三项工作:(1)备教材。(2)备学生。(3)备教法。

2.备课的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作业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品质和自学完成作业的习惯,都有重要的意义。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第二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什么是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二)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础,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和反映。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2.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能培养创造性人格。);3.系统性原则(也称循序渐进原则。);5.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所采

31

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它主要解决教师怎么教以及教师指导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 (一)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又称讲演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各种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解、讲读、讲述、讲演、讲评五种形式。

讲解,主要是解说式、解析式和解答式三种,此种方法在理科教学中运用最广。 讲读,是教师把讲、读、练结合起来的教学行为,多应用于语文和外语学科。 讲述在文科教学中应用最广。

讲演,能深入地分析事实,并据此做出科学的结论,它所涉及的问题较深广,所需的时间也较长,多用于中学高年级和大学的教学。

讲评,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答问和课内外作业进行公正客观、恰如其分的评点和评析,或对某一现象、事物进行评价或评论,多用于介绍某种新观点或新发现。

2.谈话法(谈话法亦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读书指导法

4.演示法(选好演示教具、做好演示准备是演示法实施的前提。) 5.参观法

6.实验法(实验法是中学理科教学中的重要方法。) 7.练习法

8.实习法(实习法又称实习作业法。与实验法、练习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独立性、综合性和创造性。) 9.讨论法 10.发现法

发现法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和精神,通过归纳发现、类比发现、试错发现、直觉发现等发现学习形式,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其一般过程是:确定讨论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发现和总结。 (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材料题,简答题)

1.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2.教学内容的特点;3.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4.教师本身的素养

5.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第三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四结合)

主要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这个阶段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方面。);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32

二、个别化教学(简答题) (一)个别化教学的含义

个别化教学是指为了适合个别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学习进度和认知方式特点等而设计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它并不单纯意味着个体独自学习。 (二)个别化教学的特点

1.在全班上课的基础上再照顾到班上学习速度慢或学习速度快的学生,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2.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辅导必须以该生的学习准备、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等为依据。3.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学和独立钻研。4.学生的学习由教师“扶着走”向独立过渡。 (三)个别化教学的优点与缺点 1.优点

(1)个别化教学可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力水平和学习速度,有利于因材施教。 (2)它可调动每个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使差生不致失去信心,优生不致失去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中受益。

(3)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自负学习责任、独立钻研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4)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灵活性大。 2.缺点

(1)若长期把个别化教学形式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会削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竞争意识的形成。

(2)若用单一途径和固定不变的学习方法,学生可能会感到单调无味,以致削弱其对学习的热情,容易疲劳。

(3)个别化教学不适合所有的学生,特别是有些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可能会拖延学业。 (4)个别化教学“代价昂贵”,需要比其他教学形式花多得多的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 (5)个别化教学不利于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运用个别化教学形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1.学习的步调;2.教学目标;3.学习活动或材料;4.评价学生的手段;5.个别辅导 三、分组教学

(一)分组教学的概念(分组教学是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分组教学的类型 (三)分组教学的优点与局限

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更适应学生个人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第五节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证明。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1.诊断功能;2.反馈调节功能;3.区分和鉴别功能;4.激励功能;5.导向功能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单选题)

(一)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二)按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33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简答题)

1.客观性原则;2.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3.主体性原则;4.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原则;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节 教学模式(单选)

一、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二、常见的教学模式 (一)范例教学模式

范例教学模式具有启发式教学思想,用举证示范的例子引导学生利用示范的思想方法解决多个问题。范例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减轻学生负担。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件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 (三)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杜威的“五步教学法”、皮亚杰的“自我发现法”和“活动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等教学原理。 (四)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较多地被采用。它起源于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提出的“五段教学”,后经苏联凯洛夫等人重新加以改造传入我国,我国教育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对其加以调整而形成。 (五)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吸取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并参照我国教学实际工作者积累的有效经验加以概括而成。这类模式的有关实验有“情境教学”、“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学”、“情知教学”等。

人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是理智与情感活动的统一,这就是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第六部分 班主任工作常识

第一章 班级与班主任

一、班级及其功能

(一)班级的含义

班级既是开展教学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34

(二)班级的产生与发展(单选)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他借用了古代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关于学生的制度论》中的“班级”一次描述了伦敦保罗大教堂的学校情形:学生呈阶梯状围坐在圆形的教室里学习。最早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是捷克的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班级授课制这一设想,学生按照年龄划分不同班级,每个班级配置合适的教科书和专门的教学方法。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9世纪末,即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中采用。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之后,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三)班级的功能(单选) 1.归属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个性化功能。 二、班主任及其职责

(一)班主任的历史与现状(单选)

班主任最早产生于班级授课制我国的采用和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设置本科政教员一人,“同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长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负责一个班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为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科目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称级任教师。到了1932年,规定中学也实行级任制,1938年起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此后,这种称呼沿用多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在继承老解放区经验的基础上,由借鉴苏联的做法,在中小学都设置班主任。

在继承老解放区教育的传统、吸取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1951年国家颁发了《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取代“级任导师”,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等工作。至此,我国班主任制正式确立。

1988年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小学生班主任暂行规定(实行草案)》、《中学生班主任暂行规定》,二者都对班主任的地位、作用及其基本任务,班主任的职责,班主任的工作原则和方法,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和任免,班主任的待遇和奖励等做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并重申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认识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并为班主任选聘和培训、班主任待遇和奖励制度等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2009年,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发挥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中就教师对学生的的批评教育权利等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班主任的职责与角色(简答题) 1.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2.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

班级是学校领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础组织。当 3.班主任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4. 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5.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三、班主任的素质要求(案例)

1. 高尚的思想品德;2. 坚定的教育信念;3. 对孩子炽热的爱心;4. 较强的组织能力;5. 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意识;6. 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7. 交往能力和合作能

35

力;8.班主任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具备一定的心理指导能力。

第二章 班级管理与建设

一、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管理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形成整合一致的班级目标系统。2.培养组织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作用。 3.协调班内外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4.创设多样化的社会生活环境,促进班级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班级教育目标是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依据,班级管理目标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保证。班级管理目标具有指向、推动和标准的三大作用。 二、班级管理内容

(三) 班级评价管理:操行评定 1.操行评定的概念和目的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节与评价。主要由班主任负责。 2.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 (1) 学生自评 (2) 小组评议 (3) 班主任评价 (4)信息反馈

(四) 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计划或周计划及具体的活动计划。学期计划比较完善,一般包括三大部分:○1.基本情况。○2.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这部分是整个计划的中心、主干,包括明确班级的各项内容,明确规定采用什么样的措施、方法完成这些内容。○3.本学期主要活动与安排。

三、班级管理的原则(班主任工作原则,材料题)

所谓班主任工作原则,就是班主任在班级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或依据。

1.学生主体原则;2.因材施教原则;3.集体教育原则;4.民主公正原则;5.严慈相济原则;6.以身作则的原则

四、班级管理的方法

班主任常用的方法有:1. 说理教育法;2. 奖励法;3. 榜样示范法;4. 契约法(契约法是班级管理的新走向,它包含着平等、自由和互利互惠的精神,使它成为调整现代师生关系的一个基本准绳。契约管理包括两种基本形式:正式契约和心理契约。前者是以纪律等正式文本形式体现出来,后者则是班级成员之间心理上的达成的一种默契。要发挥契约的作用离不开契约保障机制。契约管理的保障机制包括创设蕴含班级契约精神的班级氛围、建立保证契约运行的班级制度和提高契约实效的操作方案。)5. 惩罚法(事实上,教育中的惩戒作为一种必要教育方法不是需要不需要,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规范化、具体化、情境化的问题。总之,班主任在运用惩戒的过程中要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合德,让惩戒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力量。)

第三章 班集体及其培育

36

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与教育价值 (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简述)

班集体必须具备下面四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能够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二)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已考)

班级的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已考)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案例、简答)

其基本特征是:①以共同利益、爱好或者观点一致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②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一致性;③在群体内可能形成较有影响力的核心人物;④有比较敏感的信息传递渠道;⑤有内部不成文的奖惩规范和方式。一般来说,中小学的许多非正式群体都存在于班级内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交往面的扩大,个体在学业、兴趣爱好、思想、品行诸方面产生的分化,这种非正式群体可能超于班级、年级甚至学校的界限,使得班级社会关系更为复杂,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更好的要求。

班主任对班级非正式群体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班级非正式群体,既懂得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可变性,又能把握非正式群体对于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双重性,即每个非正式群体都存在着积极的、正面的意义,同时又存在着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其次,要全面了解非正式群体的情况,把握非正式群体的性质、结果和人际互动情况,以便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再次,要抓好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

第四章 班级个别教育工作

一、班级个别教育的前提:了解学生

1. 观察法;2. 谈话法;3. 分析书面材料;4. 调查研究(班主任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或弄清有关学生教育的某个问题,常常需要运用调查研究方法。)

二、学业困难及其指导(案例、简答)

班主任对学业困难学生,首先要认真、仔细地分析各方面原因,加强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沟通,争取校内外各种力量的密切配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激活学习动机,消除厌学情绪。

第二,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毅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改进学生评价方式,构建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四,争取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有效支持,构建良好的支持系统。 三、品行不良的预防与矫治(案例,简答)

品行不良是指违背社会公共准则、规范的经常性行为,或者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给社会、他人或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的行为。对于班主任而言,最为关键的有这样几点:

第一,班主任首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品行不良行为,分析品行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只有在正确认识基础上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

第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二, 协调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争取有效的教育支持。 第四,巩固强化。

第五章 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37

一、班级活动内涵与特征(单选)

班级活动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参与性和差异性等特征。 二、班级活动的类型(单选) 班级活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班级活动的目标和功能,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 思想道德引领类班级活动;2. 学习提高类班级活动 ;3. 个性发展类班级活动; 4. 社会适应类班级活动

三、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简答,单选)

1.生命性原则;2.个性化原则;3.开放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 四、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过程(论述)

1.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的过程包括:班级活动的设计;班级活动的准备;班级活动的开展;班级活动的评估与拓展。

(具体:班级活动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2.班级活动的设计包含:活动资源的挖掘;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主题的提炼;活动标题的拟定;活动形式的选择。

第六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

(全部单选题)

第一章 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一、教育技术内涵 1.技术与教育技术

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 2.教育技术AECT’94定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为: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获取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环境和条件,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3.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 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 二、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在西方国家中,美国的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作为典型代表,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

38

和教育技术四个阶段。

1.视觉教育

视觉教育可以追溯到近代欧洲的直观教学,当时直观教学主要采用图片、实物、模型等来辅助教学,注重让学生体验直接或间接的经验。

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术语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出版公司,1906年,它出版了一本介绍如何拍摄照片、如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的书,书名就是《视觉教育》。

2.视听教育

30年代后半叶,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在教育中获得运用,这使人们感到视觉教育名称已经概括不了已有的实践,并开始在文章中使用“视听教育”的术语。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改名为视听教育分会。在诸多关于视听教育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戴尔(E.Dale)于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该书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成为当时以及后来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根据。

3.视听传播 4.教育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教育技术应用的广泛和深入,2004年美国教育协会给教育技术进行了重新定义,AECT’2004定义是: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这一定义是教育技术的新发展。

5.我国教育技术发展

教育技术的起源在我国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的。早在1919年,我国就有人开始幻灯教学的实验。随后电影、无线电等媒体也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 四、教学媒体 1.媒体与教学媒体

媒体发展主要经历了非言语媒体、口头语言媒体、文字印刷媒体、电子媒体四个历史阶段。

教学媒体是指一切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载体,是教学系统的四要素之一。 2.媒体的分类

根据媒体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可将媒体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结合媒体、交互媒体四类。

(1)视觉媒体。

视觉媒体是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媒体。它包括投影媒体和非投影媒

体。(2)听觉媒体。

听觉媒体是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媒体。听觉媒体包括录音机与录音磁带、唱机与唱片、激光唱机与激光唱片、传声器与扬声器、语言实验室等。

(3)视听觉媒体。 (4)交互媒体。

常见的交互媒体有程序教学媒体、计算机媒体等。 3.教学媒体的发展 (1)语言媒体阶段。

语言媒体作为一种最古老的传播媒体,具有简单、快捷、通俗、反馈快等优越特性。语言媒体具有以下教学功能:符号的功能;促进思维、表达思想的功能;交流传播的功能。

(2)文字媒体阶段。 (3)印刷媒体阶段。

39

印刷媒体是教学活动中传送教育信息的重要媒体。将其应用于教学的主要优点有:①易于携带,使用方便;②制作成本低,易于分类保存修改和分发;③教科书、学术著作的出版,通常经过严格的审定,一般具有较高的水平,值得信赖;④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⑤学生可以按照自定步调组织学习。

(4)电子传播媒体阶段。 4.现代教学媒体 (1)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具有的以下四个特性对教育应用有重大意义:①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②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③多媒体计算机的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④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2)Internet。 五、教学设计 1.什么是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1)学习需要分析。(2)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一般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初始能力分析。(3)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4)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主要包括选择与组织单元、确定单元学习目标、确定任务类别和分析任务、评价所选内容等步骤。)(5)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的设计是最能体现教学设计创造性的环节。)(6)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教学媒体的选择要符合下列原则:①目标控制原则,教学目标决定不同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的选择;②内容符合原则,学科内容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也不同;③对象适应原则,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7)教学设计结果评价。

第二章 教学(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一、学习资源的分类

学习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设计的资源和可利用的资源。设计的资源是指为教学目的而专门预备的资源,如教学软件、CAI课件、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等等。可利用的资源是指那些本来并非为教学专门设计,但被发现可用来为教学服务的资源,如工具性软件,百科全书,多种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及搜索引擎、QQ、Blog等网络工具。

二、多媒体课件

1.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 (1)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特征。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多媒体呈现、真实再现、超媒体链接、体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特征。

(2)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一般包括教学设计、媒体素材设计与制作、课件合成等过程。常用的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工具有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教师们最常用的是PowerPoint。

(3)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

①选择设计模板。②插入文本。③插入图像、声音、影片。④插入动画效果。

(4)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应用。演示型多媒体课件主要应用在课堂教学和教师展示课、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q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