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期末复习大纲

更新时间:2024-02-29 18: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

从不同的角度, 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 从狭义上来说, 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来说,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 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17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表现在;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一,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一、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第二、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第三、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什么?P28—29

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P30—31

(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最科学的表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即物质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3. 怎样理解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P32—33(课件) 4.怎样理解适度原则?P46

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事物才能保持它自身的存在,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会向对立面转化。在度中,质和量相互规定、相互渗透,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适度的原则,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的范围内,既防止 “过”,又要防止“不及”,采取正确的方法,促使在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功。

5.怎样理解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P49—50(课件)

含义: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辩证关系: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是重要的,是核心,形式服从内容,内容有求于得体的形式,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6. 如何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P34、P85—87(见教案)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世界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为物质所决定。这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从个人意志和好恶出发、从本本出发。要唯实、务实,不能唯书、唯上,不能从定义、原则出发。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世界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这要求人们必须从运动、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使思想跟上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世界情况不同,工作方法也不同。为此,必须解放思想,防止思想僵化。

(3)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时空之内才能运动。这要求人们从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反对各种脱离时空的错误。

(4)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这要求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規律办事。

第二章:

1. 为什么实践在认识中具有决定作用?P64—65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人们把头脑中的观念(中)的(客观)存在(即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转变为现实的存在。既而,将指导实践的认识与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出认识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2.怎样理解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性及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P69—70

1、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

(1)理性认识只有再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才能实现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

(2)理性认识只有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2、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条件

(1)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3. 怎样理解认识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把握这一原理有何意义?P70—71

(1)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地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2)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使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必然是一个无限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由于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

1.这一原理说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的任务就是要求得这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客观统一的具体性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结合、相统一。主客观统一的历史性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这就是今天说的与时俱进。因此,在实践生活中人们的认识应和具体的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既反对左的东西,又反对右的东西。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时中”观念是一致的。

2.这一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哲学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这样不断反复。这一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同认识论的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过程原理完全一致的。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认识、意见又回到实践中去。因而认识论和群众路线是一致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认识理论和历史观的一致性。认识从实践中来,而实践、劳动是历史的基础,社会历史就是实践、劳动活动的展开。因此,说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实际上就是说认识的基础是社会历史活动。认识是要在观念领域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社会历史是要在现实领域、物质生活领域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4.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怎么理解真理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73—75

实践之所以能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决定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因此,要判断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在主观的领域内是无法解决的,而仅仅在客观世界的范围内也不能检验。实践则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2)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一方面同主观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同客观世界相联系。人们抱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去实践,由此而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这样就能把原来的理论认识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直接检验出理论的真理性。由此可见,实践具有双重的直接现实性,不仅它本身是直接现实的,而且它能够使理论成为现实,这就使它成为了真理的标准。简言之,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并且只有实践才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惟一标准。

辩证关系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或成分。另一方面,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体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转换。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无止境的过程,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属于由相对真理转化为绝对真理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终极真理或真理发展的顶峰论是错误的。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第三,任何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都是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

⑴、首先,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此对它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⑵、其次,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论。

5.价值评价的作用是什么?P82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第三章:

1.怎样理解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95

(1)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场所,为人类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第二,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社会的发展。首先,地理环境可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其次,地理环境可以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再次,地理环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最后,地理环境还可以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第三,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人们提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观念,正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世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再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怎样?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有何表现?P97 –98

答: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形态。 1.社会存在是深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1)社会意识可以超前(预见)或落后于社会存在。

(2)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意识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质的方面: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社会意识则起阻碍作用。 量的方面: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大小,与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相联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怎样?P103—104

答:生产力是指社会成员共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分工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就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第四章:

1. 什么是价值规律?如何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P147--149、

(1)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

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2)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辨析2、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答:此观点错误。因为

价值规律虽然能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能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也有弱点和消极面: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不能说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 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后果及其历史趋势?P162—164

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是加剧两极分化。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二是伴随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出现“相对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有机构成的变化不仅发生在个别生产部门,而且是在一切生产部门或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发生,因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其表现是: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了,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强;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生产的范围从一个企业扩展到一个国家,甚至扩展到全球,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密切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按照资本家个人的意愿来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由资本家所占有,并按照他们的私利来进行交换和分配。

所以,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是资本主义社会将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3. 怎样理解资本的价值构成与资本的技术构成的联系?P163

从物质形式来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来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

但是,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只是近似地、而不是完全地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

①当资本的技术构成并未变化,而生产资料同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却发生变化,就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如果生产资料的价值发生了变化,而劳动力的价值不变;或者生产资料的价值不变,而劳动力的价值发生了变化;或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都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程度不同,其结果都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发生变化。

②当资本技术构成发生变化时,这意味着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必需的劳动力数量之间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如果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这种数量上的变化,被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上的相反变化所完全抵消或部分抵消,则资本的价值构成就不会发生变化,或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4. 怎样理解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规律?P166—167

货币流通规律也叫货币需要量规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论述: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策。

答 (1)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和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得到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从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5. 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P170--17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限增长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资本家为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就必然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劳动人民购买力较之于生产的增长,相对缩小了,因此,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二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从一个企业来看,企业内部的生产是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之下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但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却处于一种盲目的无政府状态,这种盲目的生产,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并导致经济危机。

第五章:

1. 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P182—184

答: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

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P185—186

垄断利润是以垄断价格出售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价格扣除成本的余额. 垄断利润的来源:(1)对国内劳动者的剥削(2)非垄断企业的利润(3)国外利润(4)再分配收入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制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包括垄断低价:低价购买生产资料和垄断高价:高价出售商品

3.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实质?P198--204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在劳动对资本的实质隶属下,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更加巧妙和残酷。 2、缓和劳资关系的制度: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制;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 (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资本家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普遍实现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结合。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国家干预起辅助作用。不同国家二者结合方式和程度有差别。

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和破坏性降低;危机周期长度缩短,周期性不显著; 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4.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P205—209(教案)

巨大的历史进步性: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2、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 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内部包含着否定自身的因素,只要这些否定的因素存在并成长着,资本主义就必然走向它的反面。 否定资本主义的因素的成长需要一定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资本主义只有在内在的否定因素完全成熟的条件下才能走向灭亡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根本原因)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物质条件)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社会条件) 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阶级条件)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第六章、第七章: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社会主义怎样由空想变为科学?

P213—214

历史局限性:①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②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成空话,他们的实践

活动也充满幼稚的思想。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原性,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缺乏科学性。⑤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⑥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消极的成分:如保留奴隶与奴隶劳动、殖民地、宗教神秘主义因素、劳动偏见、政治极端主义和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等。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1)只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2)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3)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2、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两大理论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了变革社会的正确道路。它肯定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找到了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更加看重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又在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的本质,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它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途径。它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真正的地位和历史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终于把空想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了。综上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在于: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从而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阶级调和的思想,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的产物,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看作值得同情的受苦难的阶级的观点,发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它成为整个无产阶级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武器。所以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P238—240

(1) 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社会发展有决定性.人类社会这方面也像自然界一样.

实质上服从同一运动规律.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就体现了社会规律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人的自觉活动可以认识社会规律.利用社会规律.在社会主义遭受挫折时经受锻炼.坚定信心.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2) 第一.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同样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虽然人类社会总趋势是上升的.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过程中出现过多次王朝复辟.社会主义出现的严重曲折.都充分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二.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都起作用.任何偶然性背后都有必然性在起作用.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实现和开辟道路.某些偶然事件会造成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所以.人类世界的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还会出现大幅度的倒退.第三.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因为这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新事物辩证否定旧事物.继承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并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所以更有远大的前途和生命力.(3) 社会主义是新事物.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经历一个长时间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新陈代谢原理的具体表现.但社会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同旧事物的斗争有一个由弱到强.反复较量.逐步取代或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总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前进和曲折性相统一这一历史辩证法的通俗表达.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思想都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3.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必然王国

走向自由王国?P255--262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原因与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2、关系特点: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继现象存在因果关系。

3、辨证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a、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b、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原因则转化为结果。

c、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4、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答:此观点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简答题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答:因为第一,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第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所以,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系统的观点是自然科学问题,唯物辩证法是哲学问题。因此二者是无关的。 答:此观点错误。

系统的观点不仅是自然科学问题,而且是哲学问题,是关于唯物辩证法的问题。因为:系统的观点和哲学关于联系的观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系统就是借助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而产生的,反过来说又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任何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系统的特性是整体性。整体由部分组成,但并非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与部分之间是辩证的关系。

为什么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

答:因为(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象上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生产资料等,只有在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下,它们才被用来作为增加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转化为资本。(2)资本首先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资本增值也不例外。(3)资本体现了对剩余劳动的占有权和支配权。 所以,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

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科技落后,发展不平衡。(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薄弱,国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上层建筑很不完善,百废待兴。(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受到资本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经济竞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挑战等。(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为什么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

答:因为(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象上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生产资料等,只有在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下,它们才被用来作为增加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转化为资本。(2)资本首先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资本增值也不例外。(3)资本体现了对剩余劳动的占有权和支配权。 所以,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

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科技落后,发展不平衡。(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薄弱,国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上层建筑很不完善,百废待兴。(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受到资本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经济竞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挑战等。(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qj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