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地理八上《河流和湖泊》同课异构教案 (17)

更新时间:2023-04-12 13:0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教材、学情分析】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部分,是在讲完中国地形、气候的基础上的教学,贯穿这部分内容的主线仍然是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我们知道,河流与湖泊不仅可以给人类提供水能、航运和灌溉之便,以及丰富的水产资源,还给我们带来了凌汛、决口等灾害. 教材重点介绍了我国主要内、外流河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读图得出内、外流区的分布特征. 有关河流的水文特征,教材讲的比较抽象,教师需通过图文材料从流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多少、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外流河的特点,关于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从水源补给入手,进一步分析其流量小,属季节性河流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对人类活动的正反影响,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的观念.

2、读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中国主要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结合中国气候特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重点)

3、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内、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难点)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竟学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读图分析

【教具准备】挂图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感悟

导入

出示:《中国水系图》或者《我国的主

要河流和湖泊图》,引导学生看图并说

出自己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

读图说出: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

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疆域辽阔,

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大小

从图上

感受我

国河湖

什么?

(追问)请同学们接着读教材P39珠江与塔里木河的对话,

思考:珠江和塔里木河为什么有不同的归宿呢?(此问题学生可能答不出来,教师可借此引入课题,不需详细解答)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

思考老师提问,大胆发言.

众多.

激发学

生的探

究兴趣,

引入新

课.

自主探究(过渡)通过刚才读图,我们可以看

出中国河湖众多,但它们特征各异,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了解我国的河湖

概况,请大家先自学课本,完成学案

上的“自主探究”.

第一步:先独立阅读课本完成自

主探究,对不理解和不会的作出

标记.

第二步:分组交流自学成果,提

出自己观点,组内探究自学中遇

到的疑难问题.

第三步:班内共同探究小组解决

不了的问题.

培养学

生的自

学能力、

小组合

作探究

能力.

同时落

实基础

知识.

过渡

同学们想一想,被人们誉为大地动脉的河流、大地明珠的湖泊,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又带来了什么灾难呢?

合作竟学(活动一)小小辩论会

活动目的:认识我国河湖众多对人类

活动的正反影响,

活动方式:把学生分成两组,正方讲

河湖众多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反方讲

河湖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正反两组展开辩论.

正方观点:河湖可以为人类提

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灌溉水

源、水能资源、航运便利外、丰

富的旅游资源、水生动植物资源

等,它们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世世

培养学

生的口

头表达

能力,树

立辩证

唯物主

对学生的辩论适当的引导,最后总结:河湖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它们既可兴利,又可作害,而且许多灾害还是人为造成的. 人类要想世世代代持续地发展下去,必须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在今后的生产活动中,我们将更多地开发、利用其“利”,防治其“害”,保护好地球上的河湖. 代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悠久灿

烂的中华文明.

反方观点:河湖可带来“洪水灾

害”“水污染”“凌汛”等. 不仅

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

失,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

生产.

义、人地

协调的

观念.

过渡

我国河湖众多,它们叫什么?分布在哪里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详细了解一下我国众多的河湖.

合作竟学(活动二)看谁填的快

活动目的:落实我国主要河湖的名称

和分布.

活动方式:教师在黑板板出中国水系

略图,找2-3位同学到黑板图上填出

中国主要河湖,其他同学在学案图中

填出.

师生共同纠错后,教师依次提出下列

问题:

1.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哪些?

2.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哪些?

3.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哪些?

4.有没有注入大西洋的河流?

5.没有注入海洋的河流是谁?

在黑板或学案上填出:中国主要

河湖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

珠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

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青

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洪泽湖.

学生依次抢答教师提问:

1. 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

珠江、澜沧江(需特别强调).

2. 怒江、雅鲁藏布江.

3. 额尔齐斯河

4.无

5. 塔里木河

学生通过读图得出其分界线大

体吻合,既大兴安岭—阴山—贺

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通过填

图训练

落实中

国主要

河湖的

名称和

分布.

培养学

生读图

能力,分

析得出

中国河

湖的分

布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归纳外

流河、内流河、外流湖、内流湖的概

念.

教师展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

要求学生对比外流区和内流区的

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

异同.

追问:

1.西北地区有没有外流区,东部地区

有没有内流区呢?

2.为什么外流区的湖泊多淡水湖,内

流区的湖泊多咸水湖.

(讲解)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下面

图片,通过图讲解淡水湖和咸水湖的

成因.

一线,进而得出外流河分布在气

候较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内流河

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

进一步对比发现:西北地区有外

流区,如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

最终注入北冰洋;东部地区有内

流区,如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就有

一小块地区为内流区.

观察“咸水湖和淡水湖”示

意图,分析说明内流湖多为咸水

湖,外流湖则为淡水湖的原因.

咸水湖湖水的输出以蒸发为主,

使湖泊中的盐分留在湖中,日积

月累,使湖水的盐度增高,形成

咸水湖和盐湖.

引导学

生养成

对比学

习的习

惯.

培养学

生读图

分析问

题的能

力,理解

淡水湖

和咸水

湖的成

因.

过渡

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下面我们再共同探究一下这些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差异.

合作

竟学

(活动三)慧眼识图

活动目的:认识我国内、外流河水文

学生读图思考,依次回答老师提

问:

课堂小结

谈收获: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谈这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教师或者其他学生为发言同学答疑解惑.

师生共同完成本节的知识建构:

当堂

达标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当堂达标”,共同纠错后学生重点记忆出错的问题.

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较轻松地记住我国主要的外流河(湖)、内流河(湖),内(外)流区的分界,了解了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教师课堂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得出中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学习,因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常识,理解起来较难,因此今后可提前安排学生课前自己搜集资料学习.

学案

【课题】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对人类活动的正反影响,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的观念.

2、读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中国主要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结合中国气候特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重点)

3、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内、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难点)

(自主探究)

1.读图2-3-1,完成下面2个任务.

(1)在图中找出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并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外流区还是内流区. (2)受高低的地势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大多数注入洋,在西南有几条河流向南流入洋,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2.我国众多的河流中,长江、黄河等最终流入的河流,属于外流河. 外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为 . 我国外流河大多分布在气候较湿润的区.

3.塔里木河等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 . 内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为 . 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干旱的区,河是我国最

大的内流河.

4.我国湖泊众多,主要分布在和地区. 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其中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合作竟学)

一.小小辩论会

正方观点:

反方观点:

二.看谁填的快

在下图中填出:中国主要河湖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

三.慧眼识图

外流河内流河水

文特征北方

汛期较,结冰期. 除东

北地区的部分河流外,大多流

量,含沙量 .

流量,夏季接纳和

后形成汛期,此后,河流水量逐渐

减少,甚至断流.

南方

大多流量,汛期,含沙

量,结冰期

(当堂达标)

1.我国汛期最长和水量最大的河流分别是:

A.珠江、雅鲁藏布江

B.长江、淮河

C.珠江、长江

D.黄河、松花江

2.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3.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降水多

B.地热平坦、水流平稳

C.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D.大陆性气候强

4.下列河流,最后注人印度洋的是

A.金沙江 B.澜沧江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5.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A.夏季降水丰富B.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

C.地下水补给丰富D.湖泊水补给丰富

6.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①是我国第二长河,注入东海

B.河流②是我国第一大河,被誉为“黄金水道”

C.河流③含沙量大,注入黄海

D.河流④冬季无结冰现象

7.从下面两幅图中能够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A.黄河的汛期比长江的汛期长

B.长江的径流量比黄河大的多

C.两条河流都有结冰期

D.黄河含沙量比长江大

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河流名称.

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⑩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湖泊名称.

A 、

B 、

C 、D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布差异. 认

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料,说出降

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智能. 举

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活的关系,

关心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投入率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南通地区降水资料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录像:降水的各种类型,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损失.

2、引出问题: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你从中有何感想?

地理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这一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二)合作交流,分析影响

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 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

回答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

2、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的规

律.

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四)绘制图表,提高能力

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

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一)降水与生活

1、什么是降水

2、降水量的测定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三)降水的分布

1、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1、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与点评记录

下面我谈谈关于设计此教案时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关于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

新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核心是“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前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策划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这一载体,使之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环境背景相吻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本教案设计中,我更多地思考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考虑本人教学特色、学生特点和现实环境特征,设计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 只有此时,教师的作用才大大提升,教什么,怎样教,更多的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教材,作为教师,我在教学设计的创造中也得到更多的喜悦体验.

2、从“施工图纸”式向“预案”式的教案变革

教学过程是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而“施工图”式的教案,必然是教师按设计来提问,学生作答,从指导思想上就忽视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也就只可被动相随. 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积极性被削弱. “没有问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学常常以问而起”所以设计本教案时,我采用“预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随问而动,在争论质疑中,最后做到“拨云见日”,解惑释疑,甚至有时可以没有真正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再探究,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持续地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p7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