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2-02 22: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

清泉镇南湖小学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要

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悬念”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要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我说:“同学们,一般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二、体验喜悦,持续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是短暂的,一个具体的兴趣也不会持久,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下取得成功时,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创新意识增强,会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获得

各自的成功。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一内容时,为了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行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你熟悉的图形;根据拼出的图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学生根据上述问题,分别通过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探索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理解了公式。

三、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创设条件。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寻求问题答案。如,学习“连乘应用题”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从“实际问题”引入——自主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你到商店买过东西吗?”(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在我们进行买卖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

学习例1(出示图片“小熊到商店里买热水瓶,大脸猫告诉它,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35元,一共买了5箱。”

教师:“通过观察图片,你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很多问题) 教师问:“小熊一共花了多少钱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怎样算?” 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由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入手,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心理意向,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注重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自己探索、尝试、修正错误、总结规律、从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下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了铺垫。从我们生活中来的数学

问题,使学生感知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创设故事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绅听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在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3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

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利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完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他们愉愉快快、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

清泉镇南湖小学

浓厚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为了更好的教好这门课我们应当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兴趣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兴趣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激发求知欲

喜爱看动画片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就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下载一些动画片或图片,来演示一些孩子的做法,对错判断加深孩子的印象,使他们遇到类似事件时能够想到正确的做法。同时也使学生乐于参与,活跃课堂气氛,积极回答问题。可见,巧妙地利用小学生爱看动画片的这一年龄特点,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大有益处。

二、 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刚上学的学生而言,直观教学尤其重要。直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同时还能使事物很快形成正确的概念,以便牢牢记住。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直观的、生动的、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事,特别是生活照、生活中的故事等组织教学更接近生活,体验生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品德良好、热爱生活的儿童。

三、 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例如,对家庭成员的关系可以采取抢答的形式,会的不用举手站起来就答答完就坐下。这样孩子们便争先恐后的抢答。再对结果进行表扬与鼓励,学生就乐于参与,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而学生一旦对学习感性趣,那么,学习对学生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一件苦事,学生在良好的兴趣指导下,更好的达到学习目标。

何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清泉镇南湖小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

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为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供了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新教材增加了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14~115页的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根据教材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选出六个学生都喜欢的活动,每个学生喜欢哪个活动就参加哪个,活动完毕,我马上提出问题:“哪个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多,哪个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活动人数最多的组比活动人数最少的组多多少人?”立刻,学生的注意力由玩转移到了思考问题上。教室里开始互相争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接着我又问:“能不能想出一个好主意,能清楚、明了地看出结果?”这时候,我就开始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统计,

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生不仅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形成统计观念打下了基础。

又如,一年级下学期的“位置”这一节课也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室里排座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票按号就坐,学生在寻找座位时就会思考、观察、理解第几组第几个,坐好座位后会很好奇地看看前后左右都是谁。所以这一节课学生们的兴趣也很浓厚。第7页“布置房间”这一题我根据素材,把这幅图设计成活动画面内容,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随意摆放,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怎样布置的房间,在这里既使学生明确了方位,又体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在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中,感受数学的美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打开实验教材,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美丽的童话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的第6、7页小兔盖房子,第14、15页野生动物园,一年级下册第20页热闹的小河边,第41页小熊的一家,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里也包含了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在欣赏这些有趣、美丽的画面的同时,我鼓励学生去创作画,从画中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一年级下学期讲过“找规律”这一单元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画画的任务,要求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画出一

幅画,要体现出有规律的美,并且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第二天,我发现学生的能力真的是不可低估,《金色的秋天》中向日葵在阳光下有规律地昂首而立,《丰收的果园》中一棵棵苹果树、梨树像哨兵似的排列着,河里的小鱼俏皮地吐着水泡也是那么的有规律??这些都证明孩子已经有了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已经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浅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清泉镇南湖小学

当今社会到处充满机遇和挑战,社会的飞跃发展迫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的更加优秀。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肩负着培养合格人才,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重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是一个得大家永远探讨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我深切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

多么的重要。

素质教育的目的使所有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得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这是我们每个教师所应倡导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式,更是学生数学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所必须的学

习情境。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 一位教育家也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即他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样的道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而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特别是数学课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单调,学习气氛不够浓厚、活跃。这样往往会造成不好或讨厌这门课的后果,但是数学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兴趣的因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创设情境的氛围,使求知成为

一种内动力。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样往往会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更加努力、乐意地去学习它。正因为如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

性和主动性。 二、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要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乐意参与学习,课堂上必须有一个吸引力,这个吸引力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我们教师有形和无形的力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如何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呢?实践表明: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作

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才能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的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时,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是简单地直接给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探究问题。 (2)设置故事情境,引发求知欲。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一些起有趣的故事片断段。使学生在聚精会神听故事的同时,进入到新课意境。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教师以故事引入:“一天,小白兔和小灰兔给山羊伯伯收白菜,山羊伯伯把6筐白菜按1:1分给它们,那么两只兔子各分得几筐?分得同样多吗?第二天,小白兔总结经验,动作迅速地帮山羊伯伯收了许多白菜,山羊伯伯很高兴,又把6筐白菜按2:1分给小白兔和小灰兔,这时两只兔子各分得几筐,还是平均分吗?”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到平均分只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殊情况,迫切想知道按比例分配的应

用题的解题方法。

(3)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求知欲。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生活形象的实例,能使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并很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起到触类旁通,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先投影出示某位病人体温记录统计图,教师问:

“看统计图,你看到了什么?病人身体有无好转?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你在哪里见过这种统计图?”此时此刻,学生再也控制不住,把自己在报纸、电视、杂志、医院等所见说出来,使学生感觉到折线统计图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很广泛,并不

感到陌生,从而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4)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实践欲望。在讲新课之前,演示新知的直观材料或直接指出新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教师首先在讲台上展出火柴盒、魔方、罐头、陀螺生辨别哪能些物体是我们学过的几何形体,接着指出像陀螺、跳棋的这种形状的物体叫圆锥体,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请同学们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心想一想,圆锥体有什么特征,圆锥体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通过演示、观察,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5)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设置一些令学生迷惑不解、好奇关切的悬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心中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兴奋状态,从而主动参与学习。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前,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可能回答:“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教师写出:23、36、19、123、429的数,再问:“这些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吗?”学生用除法验证后,发现有的能,有的不能。学生感到迷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新方法是什么呢?这样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

学生重新观察,主动地寻找规律。

2.围绕一堂课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小学数学第八册中有“年、月、日的认识”这个内容,我们可以自始自终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展开教学。以通过旧知识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巧设导语,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年、月、日”时,上课一开始让学生朗诵儿哥《太阳、地球、月亮》,投影出示。“地球绕太阳一周”、“月亮绕地球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情形;接着,老师问:“你们想知道它们运转一周各用多少时间吗?”大家异口同声地“想”。教师接着说:“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板书:年),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就是一个月(板书:月),同时,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日(板书: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一首儿歌的朗诵和投影的演示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良好的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2)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有很多虽然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近,但由于他的年龄小,也很难理解。在教学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形象,更直观,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年、月、日?一节时,由于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一年或一月的时间有多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近几年

的小日历卡拿到课堂中,让他们先看清是哪一年的,然后亲自数一数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不是一样多。通过看日历,学生对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就掌握得比较清楚了。

(3)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学生记大月、小月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拍手朗读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永不差。”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记住了三十一天的月份。接着又让学生拍手朗读儿歌:“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二月是个特殊月,其它各月是小月。”这样

学生能够牢记各月是大月、小月和特殊月。

(4)设疑激思,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关键巧设疑问,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才是启发的最佳时机。这时教师加以点拨,指引,才能一触即发,驱动思维活动,使他们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年、月、日”一节,探讨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时,老师先让学生从年历上连续说出几个不同的年份,老师立刻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有许多同学迫不急待地问:“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一种渴求知识的欲望流露在每个学生的脸上。这时,我把判断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讲给学生听,学生听得聚精

会神,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新知识。 (5)巧设练习,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转化,而且可以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在设计练习题时,要力求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

效。

练习内容要有层次性,要循序渐进,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别学生,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例如教学“年、月、日”时,要多数学生做完基础题后,最好出一道思考题:平年的9月有5个星期日。这一年的9月1 日不是星期日,是星期几?这样比较难做的题,更为有效地开发了聪明学生的能力,增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还有练习手段要灵活,口头练习与用笔练习相结合,集体练习与独立练习相结合,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可引进竞争机制。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节中安排一些判断题,让学生抢答,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仿做一个年历,在班上

评比。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非常浓厚,教学效果特别好。

三、有兴趣才会乐意学。

我们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

者。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的提高教学

、跳棋等,先让学艺术,在教学时,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提出新颖、有吸引力的问题,创造诱人的学习情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乐意去学习它,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得到事半功倍的最佳状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乐学情境,使学生从主观上体验到了学习是一种乐趣,使他们能主动去学习,愉快地去思

考,愉快去活动,愉快地成长。这样既有利于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竞争的意识,而且学的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就有这个责任去创设学生乐意学、主动学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清泉镇南湖小学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重要的意向性心理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培养兴趣的问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这个问题,许多语文界的老前辈做了很多比较深入细致的探索,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宝贵的经验,对此笔者深有感触。

一、打造自我品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打造自我品牌,就是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你是他心中的偶像,值得钦敬,值得崇拜。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围绕你的指挥棒转,学生的替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也就会得以提高。教师要树立自身形象,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自身的成功感动学生;用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吸引学生。

教师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健全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

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自始至终要正确认识这样一个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走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近你,切忌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无端训斥,漫骂,甚至横眉怒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叱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映,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映中丧失殆尽。”二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活生生的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海洋,从来没有平静过。他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要想使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吸针般的吸引学生,他们便会忘我的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事实上,语文教材大多情文并茂(特别是新教材,有很多文学作品)。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感受;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

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这样的教师尽管知识渊博,也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教师。

二、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激良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上世纪70—80年代的语文教学是沿用前苏联的三段式教学:讲解字词、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即老掉牙的A、B、C式教学模式,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为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把每一篇课文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几个知识块,使本来充满情感内涵的文章,变成了失去了原汁原味、没有了营养价值的苦涩的干馍馍,因而整堂课死气沉沉,老师是“神彩飞扬”、“口干舌燥”,学生是疲劳厌倦,精神萎靡。这样的课把学生的考分搞上去了,但学生的语文素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样的课亟待改革,语文界的有识之士曾为此大声疾呼,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收效甚微。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活的艺术,特别是语文教学,这种艺术选择征尤为突出。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椐这一特征,做好语文教学上的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目标进课堂,导学引方向。每一篇文章在教学前都有可以设计一些目标问题,让学生去预习。使学生在提高预习时知道学什么,上课时围绕这些目标进行教学,变原先单一的讲授课为师生讨论课、互动课,授人以渔,不授人以鱼。例如在教学《凡卡》一文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凡卡生活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之中?文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通过目标问题的设计,课中的导学、讨论,学生的

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活跃了,问题解决了,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2、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文彩。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教学中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有的老师讲课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愿听也乐于听,且意味盎然。有的教师讲课只是“啊、哈、呀”干巴巴的几句话,整节课是枯燥无味,只知道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写划划,用黑板语言代替教学语言,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是意味索然,不愿意听,也不想听。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听起来有点头痛”。我看了于漪老师和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录像带,就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他们的课之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就是因为他们注重了教学语言的运用,整堂课是幽默风趣,文彩飞扬。正如魏书生自己所讲“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这种笑就会自然而然地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学生在愉快之迅速掌握知识。其至,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篇目是文学作品,无论是文彩,还 是情感内涵都有是一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的有趣并乐于接受。

三、在语文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当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首先学生掌握知识是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的,语文教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其至,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的高速

发展,给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而,搞好语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视直观教学。学生掌握知识是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既可以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也可以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上的直观教学,主要是模像直观,它是通过对实际事物的各种摸拟形象而进行,包括实物、各种教学图片、图表、幻灯片、教学电影等。语文各册的前面都有几幅画面各异的图像,结合课文让学生揣摩这些画面,可以收到自然感受染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勤做幻灯片,利用电脑制灵活多样的课件,以丰富教学内容。

2、注重信息技术教学。科学技术高速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是异军突起,步入了快车道,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大力发展校校通工程,为现代化的教育务服,因而语文教师应该适合社会的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程内容,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走出狭隘的教学空间,走向网络,走向社会。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那就是要熟悉技术教学。二是要做好自我角色的转换,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解释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习伙伴。

四、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教学正确运用榜样事例、名人名言,能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何开展这一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教室里张贴名人名言,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豪情,如清代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司汤达的“一个人只要强烈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期目的。”;卢梭的“在学问上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坚持。”;胡适的“理想上的学者,既能搏大,又能精深,博大要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也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轮流书写一些哲理性的句子。二是经常宣讲一些名人的成功事例,越王勾践、大文豪蒲松龄、曹雪芹的成功来激励学生立大志、吃大苦、建大功。三是定期举办文学讲座,讲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故事感受人,又贴近学生实际,学生觉得生动有趣,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倍感振奋,语文基础差的学生,也感到语文课的趣味性。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这在教学中的具体途径甚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运用。我想在这方面是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思考、去探索的。

小学生厌学心里访谈清

泉镇南湖小学

解说:写不完的作业,今年八岁的许翔是一名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几乎每天早上他都要比别的孩子早起一到两个小时,因为他赶写昨天晚上没有完全的作业,在他妈妈张女士的记忆中,许翔从上学那天起就没有一天能按时写完作业,并不是老师作业留得多,而是他一写起作业来就拖拖拉拉,而且还错误百出。张女士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可一点效果都没有,为什么一个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写起作业来竟有那么大的困难。访谈开始前专家要求先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观察。

主持人:您好,您现在收看的是《心理访谈》,我是阿果,今天的心理专家是格桑,您好,格桑老师。

格桑:你好,阿果。

主持人:这是我们格桑老师准备的,我们要它干吗呢? 格桑:这是许翔,然后您是妈妈,妈妈是对待许翔的?

主持人:就是许翔没有完全作业,老做不完,妈妈也烦,现在你就是妈妈,你烦了,妈妈在家里会怎么对待你?

格桑:现在你在做作业,老做不完。 主持人:示范一下,来开始,我们看看。 许翔:快点写。

主持人:我不是在写着吗。 许翔:快点。

主持人:我就是在快点,你看我不是在写吗。 许翔:一直在写你快点,写完就行。

主持人:可是有些,作业太多了我就是做不完呢。 许翔:别管这快点写。 格桑:老写不完怎么办? 许翔:快点写。

主持人:就这样,一来就啪,刚才就这么打,是比刚才那个重还是轻? 许翔:还重。

主持人:疼吗?每次打在脑袋上。

许翔:每次打在脑袋上,打完就不疼了。

主持人:其实你看,许翔坐在我面前我觉得这孩子特乖啊,很听话的。但是面对这么一个孩子妈妈怎么竟能忍心动手,而且老训斥,就为孩子完不成家庭作业。 格桑:对,就为这么一点事。 主持人:许翔,我们接下来想把妈妈请上来,再了解更多的情况。现在许翔妈妈上来了。刚才我在问你儿子的时候,你在导播间也看到了,他说的都是事实吗?

张女士:应该都是事实,但是我觉得打他的时候严重,我有时候比较,要是气得特别厉害的时候好像控制不了自己,失控了。 主持人:就是他说的啪这么打脑袋吗? 张女士:有时候扔书过去。 主持人:扔书,还有呢? 张女士:文具盒往头上砸。

主持人:往头上砸,都是往头上砸,还做了什么?

张女士:这是一般的,要是就是生气了拿文具盒,要是再生气了那就反正打一得比较严重。

主持人:以前就是?? 许翔:拿铁棍子。

主持人:还用过铁棍子啊,打哪儿? 许翔:屁股。

主持人:看来妈妈是很厉害,你原来做这个事都是因为身在其中很生气,刚才你在导播

间看到儿子说这个的时候你心里什么感觉? 张女士:不是滋味。

主持人:为什么呢,是觉得。 张女士:心里边难受。

主持人:就觉得自己好像怎么会这样是吧? 解说:一提起对儿子的管教张女士显得很后悔,她说就因为这写不完的作业她没少打孩子,现在想想都觉得难过,为了找出症结所在,她特意请我们记录了一个儿子写作业的片断。我们发现当张女士一坐到许翔身边的时候,许翔就显得很紧张,时间不长张女士的情绪就有些激动,尽管意识到我们的镜头在记录着,但她还是忍不住对儿子发了火,我们看到她刚开始数落许翔时许翔还敢反驳一两句,到后来她越说越急,许翔就连吭也不敢吭一声了。 主持人:妈妈你觉得你看了你那段。

张女士:这就是在家里特别生气那种状态下。 主持人:就是火上来那个时候。

张女士:火上来了,火已经上来了,就是怎么说他还重复犯那个毛病,我就会这样。 主持人:可能在家里,接下来可能就要动手了。 张女士:对。

主持人:我现在想听听格桑老师你的感觉,你什么感觉,觉得他们母子之间。

格桑:我们从那个画面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妈妈刚开始和许翔交流的时候,她那个语言还是很温和的。

主持人:那是很正常的。

格桑:那是很正常,后来语调越来越冷,越来越冷。所以相当于说你和小孩的交流频率就会越来越远,我们拿个题板,你看妈妈所发出的声音如果这么过来的,我们把它当成一个波,那么许翔所发出的那个声音如果是这么过来的,你看,实际上你们所交流的频率是不一样的,我们刚才可以感受到一种你所发出的一种,你所传递的信息和小孩所传递的信息没办法合拍,当两人没办法合拍的时候沟通就很难建立,所以说这个时候按照说你应该降下来,但你没有做你会继续上去。 张女士:我会少说点吗?

格桑:对,你会上去这情绪就来了,人一旦情绪上来的时候,人的智商就会下降理智就没有了。这时候人就会满足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情绪就会去发泄,把情绪转移到一种行为上去。

张女士: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主持人:而且可能是当时是一股火上来。

张女士:就是一下就上来了,然后就控制不了我这个情绪。 格桑:妈妈你知道为什么你会这样吗?

张女士:我爸我妈脾气不好吧,那小时候教育我们的方式也就是打。 主持人:也是这样的吗?

张女士:打骂,也就这种方式。 解说:张女士说自己教育儿子的方法其实是跟母亲学的,小时候母亲对她的管教异常严厉,只要犯错肯定就是一吨暴打,她告诉我们父母是普通的矿工,工作都很繁重,根本没时间给她讲道理,教育的方法就只有打,现在一提起母亲她想到的还都是害怕。时至今日还有一件事让她念念不忘。

张女士:记得有一次那个时候,现在想起来挺可笑,那个时候那么怕我妈。有一次我妈都在打我呢,好像我玩儿跑到家里面,然后把家那个门插住我妈就进不来,然后我妈就,我们家有那个,那叫矿,就好像现在床上放的水不是干净的水,我妈就在外面你给我喝,我就怕得就插住门都喝,都怕,就是一句话就是怕。

格桑: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间他眼睛、耳朵还有人的一种行为,就会去涉猎很多的画面储存在自己的大脑里,然后这个大脑里所储存的的信息或者是这些画面就成了我们一个样本,你就会拿这个样本去看后来看见的东西。 张女士:是那种很无意识的。

格桑:对,无意识的,你就会拿这些样本去看现在看到的一些东西,当这些内容和看到的画面不相合拍的时候情绪就上来了。

主持人:但是有人是这样的,比如说我就听人家说,比如我小时候老被我父母打,我是恨死打孩子了,所以我长大了我当父母我就坚决不打孩子。

格桑:这就是他所体验这种感觉不一样,因为他已经体验到了一种压力,然后他觉得他自己应该怎么做,而她在小时候没有体验到这样的东西,她形成一种阻抗,她觉得这样才能成为她一种行为。所以说她就会忍不住拿这些画面。 张女士:没理解您说的话。

格桑:也就是说,小时候您的这些成长的体验,实际上就形成你自己固定的一个情绪和画面,这种情绪画面在下一次类似的情况发生或者是有些诱因的时候,你这种情绪就会出来,是因为你过去是压抑的,而那时候的你说的那种人他完全是情绪释放出来,当他释放和没有释放是完全不一样的。

主持人:就是当初父母这样对你你没有反抗,但是你心里是不高兴的,但是堆积起来的然后在自己长大的时候。 格桑:而且自己的成长也是通过这样成长起来的,所以说她就会忍不住用同样的一种技巧。

张女士:这样的家庭方式环境是不是成长出来的孩子都脾气不好? 格桑:也不尽然。

张女士:按理说也浸染。

格桑:但是这样的环境里就应该我们应该引起注意,人应该学会如何控制情绪。 张女士:如果心情高兴得时候就能控制,不高兴的,我觉得这每个人都有。 解说:张女士认识到童年的经历对她今天的情绪产生了影响,使她现在面对儿子时常常触景生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专家认为情绪失控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张女士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技巧。

格桑:因为高尔基说过嘛,爱孩子母鸡都会,关键是我们如何教育孩子,教育是有技巧的,因为过去没有学过现在可以学习,这是现在最好的一个方法。所以妈妈可以做到的首先是调整自己的情绪,这点是可以做得到的吗,因为情绪上来主要的思维就在大脑里,我们只要把这个大脑的这种感觉转移到身体上,但是要立刻把它转移下来我们最好的技巧就是像许翔的话,你就安全可以转个身吸口气,压迫一下眼球离开那个地方,然后默默地告诉自己,许翔比以前强多了,他是我的乖儿子,你这么对过话然后再回来,情绪一下就下来了,这就是我们转移的一个技巧,这是蛮实用的。 主持人:这是火上来的时候,你可能就是还在那怎么办呢,你不能像以前说爆发就爆发。 格桑:对对对,一定要先离开。 主持人:格桑老师说的先离开。

张女士:我经常离开,离开但是不能回去,好像不能再回去。 主持人:但是人家说我离开,我离开了我作业就不做了。 张女士:对,就是这样。 解说:专家教给张女士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如果孩子惹她生气,她可以离开转移自己的情绪,但张女士说她可以离开,但这样一来没人监督的许翔就更写不完作业了。 格桑:你想过嘛,小时候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就这么守着他。

张女士:一年级那时候守得少,那时候就是学前班一年级那两年我就上班,管也就是回家很紧的时间,他中午没写完作业,那个时候就,可能我也知道那个时候责任多点,比如说两点他就要上学走,我一点半才回去,又做饭,一看上午那作业还没写完,赶快写许翔,快一点,怎么了你写么慢,我的压力就来了,老师留的作业你怎么能写不完,就必须掐这点时间你得赶也马写完,他手又上不去,那个时候就开始打了。

格桑:你想想她长期这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习惯于这么守着要孩子做,所以到现在为止,你想想不守他就很难完全这样的一个作业。

主持人:所以给许翔也这样的一个习惯,有点像条件反射,妈妈不在我就不做作业,妈妈在我就做,虽然我害怕。

格桑:反正凑合着拖嘛,尽量地做嘛,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们俩都在享受嘛,你在享受情绪,他也在享受期待。

张女士:因为那个作业完不成不行,我的思想就是学校作业你必须完成。 格桑:实际上是你在完成作业。

解说:专家发现张女士和儿子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是许翔磨磨蹭蹭张女士开始发怒,见没有效果情绪就开始爆发,然后打骂孩子,然而张女士这种模式已经形成将近两年的时间,张女士不知道该如何改变,于是心理学专家给张女士母子做了一个小游戏。 格桑:你手这样做,手这样握在一起,现在把手这么分开再重新这么握一下,手是什么感觉?

张女士:好像有点别扭。

格桑:对,你看看其实我们只做了小小的变化,但是我们做的人会觉得挺别扭,那么你要让许翔改变或者您自己要改变,一开始是不是会感觉挺别扭的。 张女士:别扭,就好象觉得不顺手。 格桑:你如果重复多了以后会怎么样。 张女士:就习惯了。

格桑:对就习惯了,所以需要的就是用良好的方式去重复。 主持人:你以前那个不好的习惯也是花了一段时间建成的,所以现在要改变也得需要一段时间。

张女士:以后我这人情绪比较容易那中,不是容易克制自己情绪的人。 格桑:当我们在和小孩交流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视掉自己和小孩交流的一个沟通方式,我们一直会满足自己的一种方式去沟通,我们觉得这样很爽,而根本没有站在小孩的那个角度来体会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沟通中其实内容你看只占7%,而语调和语气、语速占38%,肢体的的行为占50%,内容里有可能我们有的词可能不一定妥,就是每一个小孩或者是每一个人都会有错的时候,那么我们经常是把好听的先说完以后,再说他不好的地方,其实这个方式是不好的,我们应先说他不对的地方,直截了当地指出来他哪些地方没有做好,指出来以后再表扬他好的地方,人只有在心情愉悦的时候才会去行动。 主持人:会接受你这个观点。

格桑:而且人会记住最后说的话,你想想你先把好听的全部说完,然后把这个糟糕的说在后面,这就会上他情绪很低落。就是我们要把这个换过来,有什么问题先说,说完以后再找到他的亮点,就是我们要淡化他的一些缺点或者是不足,我们要强调、强化他的优势,什么时候强化呢,就是后面强化。

张女士:说话那个频率、语速,我觉得是不是也和我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有关系,想要改变这一点也得?

格桑:因为你可能很躁动那么就可能会走过去走过来,或者是站在那或者?

张女士:他一般在家里写作业的时候我干活都干不到心上去,干不会而放下东西,放下干这个活赶快先看看动了没,动了多少,写了几个。 格桑:又回来,又过去。

张女士:又回来又过去就这样。

主持人:所以你想,如果我在这做作业一个人老在那走来走去走来走去,他能静下心来写吗?

张女士:过去一看他这个还没动,再过去一看还没动,再看还没动就生气了。

格桑:对,这就是我所说的肢体的语言,肢体的语言它占50%,只有你静下来他才能静下来,因为你都很躁动所以说很难有这样的沟通。 张女士:但是我如果不干啥他不写,你怎么办? 格桑:因为小孩的注意力一般是15分钟到20分钟,那么就在注意力集中的这一段时间里,我们规定来,许翔挑战一下,本来可以写二十个字,你就只给他五个字嘛,当他写五个字,你看,他有可能激动了,就是忍不住写出二十个字来,你想想多爽。 张女士:是我。 格桑:所以等他有这样的感受以后,他的动力,他真正找到了自己,找到自己该怎么做,他就不会再去在乎妈妈会怎么去惩罚他。

主持人:以前我完全作业是为了不被妈妈骂,不让妈妈不高兴,现在我觉得我要完成作业了妈妈会非常非常高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

格桑:我们只要看到他有一点点变化就已经足够了,就像我们刚才手这么做,手这么做只要有一点改变那个感受就不一样的,在他内心深处产生这样一个动力,积极的动力。 主持人:不知道今天许翔你听明白我们今天说的意思了吗?

许翔:听明白了。

主持人:你总结一下中心思想是什么?

许翔:中心思想是那段时间要是妈妈,我妈妈留给我少了,就在那段时间我要自己超越自己。

格桑:说得太棒了。

许翔:然后我就能自己找到自己。

主持人:对,然后作业是自己的事,是你做作业不是妈妈做作业,对不对? 许翔:对。

主持人:所以我觉得现在父母,当然咱们说你要学会技巧,你要学会教育,但是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面对孩子成长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你一定要先保持好自己一中很正确的,很健康一个心态,只有这样的心态你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孩子。 格桑:对,要让小孩自己去面对。

主持人:我们相信许翔能够自己把个作业完成好,好吗。 许翔:好。

主持人:谢谢你们俩,祝许翔以后能够健康幸福地成长,也谢谢格桑老师。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归因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曾在“四川省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做过专题发言,把引起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与父母高期望值之间的矛盾。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在具有重视子女教育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根深蒂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在儿女身上寄托着父母甚至几代人未竟的希望与梦想。再加上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特殊国情,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全部希望都压在了一个孩子的身上。因此,孩子从小就像一只身负重托的蜗牛,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艰难地爬行。不少家长培养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是出于个人虚荣心的满足,他们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目标或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从小就按家长的意志发展,根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兴趣、能力和其他个性特点。当孩子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时,他们要么大失所望,撒手不管,要么迁怒于孩子,大打出手。前不久震惊全国的“徐力杀母事件”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事情天天照样进行着:可怜的父母们,正在为塑造他们自己心目中的音乐家、舞蹈家、画家、书法家、外交家、国际象棋大师??而忙碌着。他们哪里知道在孩子心里深处早已播下了厌倦的种子!如此一厢情愿的家庭教育,怎能不给儿童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家长学习了解一些教育科学知识,能够依据一定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家教行为,并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既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能把握住自己孩子的过高期望值,

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这是塑造小学生健康心里的非常重要的一面。

二、儿童学习适应性及发展性与教师教学儿童化程度之间的矛盾。

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有一个逐步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一年级新生来说,从教师到同学有陌生之感,课程压力作业负担和正规学校教育的组织纪律约束等等,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在学前期身心的发展的基础上,小学教育开始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儿童所达到的已有心理水平又不能完全适合于这些新的要求。这样一来,就使小学教育向儿童提出的新要求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产生矛盾。在教育的影响下,这些新的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着小学生的心理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个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教师的教学行为不符事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将会给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才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需要呢?笔者认为这要取决于教师教学的儿童化程度的高低。小学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切实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并努力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各科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适应和进一步发展有特殊的作用。除此之外,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多参加小孩子的各种游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去了解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快乐及需要,从而根据儿童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参与孩子的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放下成人的架子与老成,怀着一颗童心融入孩子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独特而五彩缤纷的心灵空间,做孩子们的知心大朋友,建立起平等、信任、友爱的师生关系。如此教师怎能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们又怎能不喜欢读书学习?因此教师教学儿童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儿童个性发展与成人化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人的心理卫生问题,大多是在成长过程中,因受到各种不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大脑机能尚未发育成熟,人格特征还处于初步的形成过程中,整个心理发展也还处在幼稚和不稳定时期。因此,小学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有害刺激的伤害和影响。“初生牛犊不怕虎”说出了无知便无畏的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不少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变得越来越“胆小”起来,越没有个性呢?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成人化的社会里,孩子毕竟是弱小者,顺从者,他们要想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的要求,必须从小就得学习和遵守这个社会的规则。记得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个《保护儿

童权益公约》的广告拍得很有意思,描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在一阵车鸣声、传呼声、麻将声、成人吵闹声中,一直不停地在倾述着什么,但他发出来的微弱声音,早已被成人社会的“燥声”淹没了,最后当一切噪声停止,才听清孩子说了一句:“你们为什么都不听我说呢?”。我想这个公益广告的确把儿童的生活处境揭示得淋漓尽致!难怪那么多小学生感到孤独,认为谁也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父母、教师总是要管这管那。还好,有电视当中的大风车、动画城陪伴他们成长,还有书店里仅管数量不少,质量不太高的少儿读物伴随着他们渡过不被成人理解和尊重的童年时光。年轻的教育专家李镇西曾不无感慨地说过:“中国的教育是理想主义、充满玫瑰色的教育。”的确,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是单纯的理想化的教育,一旦他们进入社会,才发现这个社会并非书本里讲的那样美好,他们就产生了困惑,甚至痛苦的思索。当然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格再塑的过程。如果引导不当,会造成儿童个性(人格)发展的严重扭曲或缺陷。现在的小学生是跨世纪的接班人,他们将随着时代潮流,进入成人社会。要从根本上提高新一代的心理素质,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就必须优化、净化社会环境,尊重儿童应有的权益,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和成长条件,这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面讲述的三点之外,还有其它因素,比如升学压力(从长远看)、父母离异、同学人际交往等等,就不逐一而述了。

他们健全的人格,就必须优化、净化社会环境,尊重儿童应有的权益,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和成长条件,这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面讲述的三点之外,还有其它因素,比如升学压力(从长远看)、父母离异、同学人际交往等等,就不逐一而述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ov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