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一下学期知识要点复习提纲(YLLS)

更新时间:2024-01-12 11: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一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07—08 学年) 姓名 ______________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1、581年,杨坚(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称隋文帝,年号开皇。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实现大统一。隋文帝统治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开皇之治”。隋朝灭亡的主要是统治残暴。

2、隋统一后,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沟通,隋炀帝年间,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南北走向,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参考P5大运河四段起止的示意图。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2、李世民(唐太宗)于626年继位,627年改年号“贞观”。他推行一系列改革:虚心纳谏,选贤用能,知人善用;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修订法律;密切与少数民族关系。

3、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4、唐朝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即是: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朝沿用并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执行政令。尚书省以下设六部,分别是礼部,吏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 5、《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6、唐太宗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重视人才,纳谏就是听取批评意见。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1、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将武氏列为一等。目的是巩固统治。

2、 武则天重用人才,注重发展生产,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

来奠定了基础。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思是继承贞观,为开元打下基础。

3、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他重用贤能,锐意改革,统治期间政局稳定,

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4、 唐朝曲辕犁(用于翻土)和筒车(用于灌溉)的发明和使用,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唐朝体现胡汉交融的特点,胡是指周边少数民族。

5、 唐朝最盛时期,疆域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1

1、 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科举制度。即是: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唐朝沿用并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2、 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科举制度的意义,P21第一段要求记忆。 3、 饮茶习俗在唐朝时风靡全国。骑马出行变得普通和富有情趣。

4、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胡指的是少

数民族。

5、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1、 唐初漠南地区的东突厥势力最为强大,唐太宗即位后派大军一举扫平东突厥。 2、 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 3、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时期,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1、 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2、 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是中日文化交流杰出使者。

3、 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唐太宗时期前往天竺(印度半岛)求取佛经

精义。

4、 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法、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大

唐西域记》。

5、唐都城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其建筑布局合理,呈棋盘式分布。东市与西市是长安两大商业区。其中的市是指市场或商业区。

第7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1、 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提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 成都和洛阳等地石著名的印刷业中心。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

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3、 唐朝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孙思邈在《丹经》一书中第一次记录火药配方。 4、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武器叫“火箭”。

5、 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石拱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

的一个奇迹”。设计者是隋朝工匠李春。赵州桥的建筑主要是用石材,共有五个孔,开创平拱桥先河。

第8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 1、 唐朝:诗歌黄金时代

2、 李白:诗仙、自然风光、自由奔放

2

3、 杜甫:诗圣、忧国忧民 诗被人称为“诗史”

4、 乐舞:唐太宗创作《秦王破阵乐》和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舞》很有名。 5、 敦煌莫高屈:佛教故事、飞天壁画

第10课 辽、西夏、北宋并立 辽 契丹 10世纪初 960年 11世纪前期 12世纪初期 1127年 辽太祖阿保机 宋太祖赵匡胤 元昊 金太祖阿骨打 宋高宗赵构 上京 东京(今开封) 兴庆 会宁,后迁到中都 临安(今杭州) 北宋 汉族 西夏 党项 金 女真 南宋 汉族 1、辽和北宋:①辽太宗时占领幽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加剧。 ②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守内虚外”。

③宋真宗时,辽攻宋,兵临澶州城下,宋打退辽军。宋辽议和,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评价:害处: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长期沉重的负担; 益处: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 北宋和西夏:宋夏经过战争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双方在边界

开放贸易。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1、金建立后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靖康之变”,之后南下,发动对北宋掠夺战争。

2、赵构称帝,定都临安(杭州),南宋开始。南宋抗金:抗金名将岳飞,取得郾城大捷,收复失地;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 3、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1、辽和北宋:①辽太宗时占领幽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加剧。 ②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守内虚外”。

③宋真宗时,辽攻宋,兵临澶州城下,宋打退辽军。宋辽议和,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评价:害处: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长期沉重的负担; 益处: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5、 北宋和西夏:宋夏经过战争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双方在边界

开放贸易。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1、“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

3

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湖是苏州、湖州。熟的作物是指水稻。 2、宋代时期,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3、两宋时期,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煤在当时称石炭。铁、铜的冶炼达到世界最高水平。铁产量大约是18世纪欧洲产量的总和。 4、宋朝时期,中国被誉为“瓷之国”。 5、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交子”,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南宋时期的纸币是“会子”、“关子”。

6、宋朝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 宋代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皇室、官僚、地主。社会其他阶层还包括士农工商。士指读书人或因读书做官的人。

2、 农是农民,包括自耕农、半自耕农和佃农;区分的依据是有无土地及土地的多

少。宋朝时期,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3、 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人口超百万。最能体现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娛乐

场所是瓦舍。瓦舍属文化范畴。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1、 蒙古政权建立前蒙古族处于分列状态,并受到女贞贵族的压迫。

2、 统一蒙古的是蒙古族接触首领铁木真。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实行

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并创制了蒙古文字。

3、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建立元朝,在1279年统一全国。元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政权。 4、 元朝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

中书省”,管理地方事务。元朝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即西藏

5、 元世祖推行重农政策,设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 6、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各族人分为四等。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族

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元朝提倡儒学,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国家学校——国子学。

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1、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特点:省时、省力、省料、

省钱、灵活、方便、印刷效率高。

2、 宋代,在人工磁化和使用磁针两方面取得进步。人们用磁化钢针制成指南针,

也叫罗盘针。指南针能用在生产、生活和军事上。

3、 宋代,改进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宋朝是相对分裂时期,宋朝后统一是元朝。 4、 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松江地区(在今上海)成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4

棉布取代丝麻成为百姓日常的衣被原料。黄道婆年轻时曾到海南岛跟黎族学习先进的纺织技术。

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1、 北宋司马光编写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按年、月、日的顺

序记述历史的方式叫编年体。鉴是借鉴的意思。

2、 词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两宋年间杰出的词人:苏

轼的词豪迈、奔放;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辛弃疾的词激昂、悲凉。 3、 豪放派的代表有北宋的苏东坡,代表作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明

月几时有》。

南宋辛弃疾词悲凉,代表作《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4、 婉约派的代表有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代表作有《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声声慢 寻寻觅觅》。

5、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元杂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散曲由诗词演变而来,起源

于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代表作悲剧《窦娥冤》。

6、 元杂剧的出现,表明贴近百姓生活、以叙事为主的通俗文学开始成为中国文学

的主流。通俗文学的主人公是普通市民。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1、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是明清时期。

2、 “胡蓝之狱”发生于朱元璋(明太祖)统治时期。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使六

部直接受皇帝指挥。为侦缉官民言行,还设立锦衣卫。明成祖年间,设立特务机构东厂。“厂卫”制度,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3、 君臣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是从朱元璋实行廷杖制度开始。 4、 雍正时期在中央设立军机处,成为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5、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甚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目

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6、 八股取士的特点和危害要记忆和理解,参考P101第二段和P102第一段。

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1、 明清时期,我国边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等国的侵略。

2、 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

民称他们为倭寇。明中期,倭寇危害最为严重。

3、 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带领的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战争的胜利。 4、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戚继光年少时的壮志。 5、 1662年,清代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荷兰占据台湾38年) 6、 17世纪40年代,沙俄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皇帝两次带兵击败沙俄,

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ol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