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老师《张猛龙碑》笔法分析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2 21: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书法的基本功问题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对基本功的认识与理解也各执其说。最常见的一种提法是:将楷书写好了,才算基本功扎实。

究其原由,大概是从古人所说的:“欲学草书,先通楷书”那里来的。古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要学草书,必须要首先通晓楷书的法理。从实践的意义上看,这句话说得非常对。因为草书(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行书)的许多法理是源自楷书的,行草书与楷书有着非常密切的“血缘”关系。但是这句话指的只是学楷与学行草的一种第进关系,是一种由一及二的逻辑关系,并不是说的基本功的问题。

如果依照认为“楷书是行草书的基本功”的判断的话,那么就可以认定“隶书是楷书的基本功”,“篆书是隶书的基本功”了。还可以推断成“大篆是小篆的基本功”,“甲骨是金文的基本功”了。如果再往下推,那什么又是甲骨的基本功呢?这显然不成逻辑。

另外,“楷书写好了,才算基本功好了”的说法也非常偏颇。如照此说来,写《毛公鼎》、《散氏盘》者肯定是没有基本功的,那时期的人根本就不知楷为何物。显然,这样的提法也是极为不科学的。

往往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楷书写得很好的人,行草书未必就写得好。行草书写得好的人,楷书也未必写得绝对好。我们还发现,某人欧楷写得很好,又未必颜楷、禇楷、赵楷都能写好。主攻篆、隶者,楷、行、草未必精; 擅于行、草者,篆、隶、楷也未必能。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何种字体,各自都有着本身的内在规律与方法法则,一种字体练好以后,并不意味着其它字体就可以不练而自能。

这里,虽然各种字体之间和各种书体之间,有着相应的某种内在规律可以相互借鉴,但其个性的规律与法则是无法相互替代的。比如,通过长期对《张迁碑》的临拟之后,只能写出具有《张迁》气息的字,而不可能也能立刻写出《石门颂》,写出《曹全》、《华山》等风格迥异的隶字来。只有必须经过对各碑逐一的临习与获法之后,才能再现某碑的字体风格,否则,如果没有经过这种研习与临习的过程,想要随意写什么就能写出什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还可以肯定地说,专攻一家,不能取代他家,专攻一体也难以取代它体。 再有,不同的字体与书体对基本功的要求有所不同,有所侧重。篆、隶、楷属静态字体,在笔法与结字的功力上要求比较严格,更讲究笔法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对行气、章法和墨法的要求次之。行、草则讲求笔法字形的变异性和灵活性,讲求行气、章法的节奏性、通畅性和和谐性,讲求墨色的层次韵律。同时,不同的字体、书体与不同的风格、流派,对基本功的要求也有不同的侧重。写北碑一系,要求对方笔的刻画能力要强;写篆要求对圆笔弧线的把握能力要强;写怀素、王铎要求对连续而快速的驭笔能力要强;写二王要求对行气韵律的控制能力要强;写郑板桥要求对穿插争让的调度能力要强,等等。

因此,从微观角度讲,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篆有篆的基本功,楷有楷的基本功,隶有隶的基本功,行、草有行、草的基本功。

那到底什么是书法的基本功呢?

1

我们认为书法的基本功,应该是书家各种技巧能力的综合能力。既驾驭毛笔的能力、驾驭字形的能力、驾驭墨法的能力、驾驭行气、章法的能力。简而言之,书法的基本功是:“书法家驾驭笔法、墨法、章法技巧水准的综合的能力”。

我们可以以体育运动相类比,其基本功应是一个人的:耐力能力、爆发能力、弹跳能力、柔韧能力、平衡能力、反应能力等等。这些体能的总合才是运动员的基本功。其综合指数越高,基本功就越好,同时,他可从事的体育项目就越广,出成绩的可能性就越大。 驾驭笔法、墨法、章法能力越强的人,其水准越高的人,基本功就越厚。他可以能写好任何字体与书体,同时,在艺术的层面上,出成果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技”与“艺”属两个不同的层面,基本功是属“技”的范畴。技法与技巧全面的学习和训练过程,就是基本功的积累过程。这种技法、技巧的学习与训练,最主要的是通过不断地和大量地临帖来完成的。鉴此,审视一个人基本功的好坏,从其临习碑帖中便可以得到检验。(检验的标准应该是:1、所临作品必须在笔、墨、章三法上要守原帖,不能似是而非,只临其大概。2、选帖要多角度、多风格,不能只限一种字体,一种风格。)如果一个人的基本功非常扎实的话,那么,不管临什么碑什么帖,都不会有障碍,都可以做到形神兼备。

具体说来,书法的基本功包括: 一、驭毛笔的能力

驾驭毛笔的能力就是控制锋毫的能力。古人云:“善书者不择笔。”其要义是说,书写能力强(控制毛笔能力强)的人,不在意毛笔的好坏。不论是什么种类的毛笔,在善书者手里都能很好地控制,写出符合法度而且精美的点画。

不同的字体(字体指篆、隶、楷、行、草等比较概括的字体样式)与书体(书体指具有风格特征的具体的书写样式,如颜体、欧体等)在笔法的法度上有不同的方法法则,主要体现在点画的造型上。其笔法技巧的关键所在,就是运用笔毫和调领笔锋将点画的造型准确地刻画出来,并且,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美的效果。

笔法的技巧实际上就是控制锋毫的技巧。“唯笔软而奇怪生焉”,要能够和善于充分利用笔毫的这种多变的性能特点,去刻画高质量的、优美的、丰富多变的点画造型。这是书法基本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

二、驾驭墨法的能力

书法的创作是靠墨的具体体现来展示点画的造型的,进而展示字形和行气、章法的。因此,控墨的问题是基本功技巧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墨是写在宣纸上的,这里就有一个墨与纸的关系问题。孙过庭《书谱》所说的“五乖五合”中就提到了这个问题,既“纸墨相发”。“纸墨相发”就是墨法技巧的关键。

所谓“纸墨相发”是指墨的浓谈度要与纸的渗化度相和相调。纸质的不同发墨的程度不同,有吸水性大小和厚薄的差异。纸的吸水性越强,发墨的幅度就越强越快,吸水性弱,发

2

墨的幅度就小而慢。厚纸发墨慢,薄纸发墨快。墨的水分越大发墨越快,水分越小发墨就越慢。对纸墨的性能要必须有所了解。

墨法技巧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施墨。书法作品墨色的层次变化完全是靠控制来完成的。它需要书者要有很强的控制笔速的能力和控制笔中含墨量的能力。饱笔当快,渴笔当慢。

三、驾驭章法的能力

驾驭作品章法的技巧,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驾驭字形的能力。字可工整,可欹变,可重大,可瘦小。工整而不死板,欹变而不失形,重大不肥钝,瘦小不饥伧。

二是驾驭行气的能力。篆、隶、楷书的行气须匀和与整饬,强调和谐、统一;行、草书的书行气须通贯与流畅,并强调节奏、韵律。这是行气中必须要把握好和表现充分的技巧。 三是驾驭整篇作品构成的能力,或者说是驾驭行与行之间的构成能力,也就是驾驭大章法的能力。篆、隶、楷须整体和谐统一,首尾一致。行、草书须行与行之间的对比、争让、应承、穿插等技巧要有淋漓尽致的展示。

综上所述,凡是书法所含的各种各样的技巧,都应当纳入基本功的范畴。基本功的训练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张猛龙碑》的学习与创作过渡

李 松

《张猛龙碑》刻于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现存山东省曲阜孔庙内。 魏碑楷书兴盛于北朝。北朝时期刻碑立石之风极盛,迄今为止,出土和遗存的碑刻、墓志、造像、摩崖以及其它石刻,可以说是难以胜数。魏碑亦称北碑,北碑(魏碑)的得名,主要是源自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书法,包括北魏、北齐、北周、东魏和西魏,其中,北魏时期的刻石文字为最多,其书法的风格最具代表性。 《张猛龙碑》就是魏碑中更具代表性的一部法帖,所以,被历代书家极为推崇。 《张猛龙碑》既有方峻古朴的风格,也有俏丽秀拔的风韵。在用笔上,它方与圆兼备,点画劲健。方笔处棱角分明,圆笔处含蓄圆浑。在结字上,或端庄或活泼,或工稳或欹侧。端庄工稳者类似唐楷,活泼欹侧者有如童叟体。可以肯定地说,《张猛龙碑》是集魏碑之众美于一身的一部经典的法帖。 学习楷书其要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笔法;二是结字。

大多学习魏楷的人都曾有学过唐楷的经历,在结字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在学习魏楷时,往往摸不着头绪,关键是笔法技巧的问题。

3

魏楷笔法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方笔,方笔的造型必须是见棱见角。棱角方笔的刻画要领,必须是运用侧锋笔法的技巧——切与翻的技巧。 唐楷的笔法多为圆笔,使用的则是“藏与顿”的技巧。它与魏楷的笔法根本就是两回事。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人在理解和把握魏碑笔法时,出现较大的偏差。情况是,往往是以唐楷的用笔方法来解魏楷的笔法,这样,写出的笔画造型不是烦琐就是失准,很难得到魏碑笔法的真正要领,写的字不是《张猛龙》而是“唐猛龙”。所以,我们不能用唐法解魏法。

往往不少的书法爱好者学习《张猛龙碑》已经达到不错的水平了,但是,只还是限于临摹的层次,一旦离开原碑,就写不出《张猛龙碑》的味道。或者,原碑中有的字可以写得出来,没有的字就写不出来。究其原因,就是临摹与创作不能紧密地结合造成的。我们临帖主要的目的是获取技巧与方法,获法的目的是为了能在创作中真正得以运用。如果临帖的能力很好,可就是不能在创作中去运用,那么临帖的意义就没了,临帖只是劳而无功的事了。所以,必须解决临摹与创作接轨的问题。

下面我们介绍一种集字式的临摹与创作的方法,可供参考。

第一步——集字成篇

《张猛龙碑》的字数很多,对我们进行集字带来很大的方便。集字可以集对联和诗词等等,可以根据自己要书写的内容、样式和幅式来定。

集字可以找现成的古代诗词和对联。但往往不能完全如愿,经常是集不完整,经常遇到帖中没有之字,所以,最好是选择能够把字找全的内容。如果有少数几个字不全,可以用偏旁组配的方法来完成。如果组字遇到困难,还可以从其它风格相近的碑帖里去寻找,力求把内容集完整。

还可以自己做诗词对联来集字,这样做方便的是尽可利用碑里的字来集字,甚至还可以有意选择碑中有特点有味道的字,这样,更利于下一步的创作。 按自己的意愿集好内容后,可以复印剪接组拼成需要的幅式。 如:

(图版1)五言联:巉壑拔霄汉,春烟织锦山

4

5

第四步——创作书写

如果我们对其它魏碑或更多的法帖曾有临功的话,那么,就可以掺以所获得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深度的创作。可以大胆加入粗与细的笔意和墨色的层次(更可以加入大小、聚散、敧侧等字形的变化),以使创作的手法更加丰富。现在我们把原来的中堂样式改为斗方进行创作。 (图版8)

在保持和运用各种各样的技巧的同时,增加一些朦胧的意味,同时,有意地更加突出书写的轻松与率意,使笔致更加灵动和富于韵律与抒情的意味。 (图版9)

11

再看所集的“巉壑拔霄汉,春烟织锦山”五言联。在书写中增加了用笔的速度,表现字的洒脱,增加了墨色层次和虚实的变化,表现作品的节奏,更加强调书写的意味。以求黑底白字的,毫无生气的,刻板无韵的碑刻之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 (图版10

12

这样集字式创作的方法有很具体和直观参照,与原帖比较接近,所以,集字式创作,一方面可以给创作提供方便,同时还可以使自己对原帖做进一步的理解消化。这样的创作,可以检验我们的临习环节,是否真正的获法,以及获法的质量与获法的深度。

如果我们对魏楷再有深入的学习功夫,获得的技巧与方法比较多样的话,那么,就可以充分地运用所掌握的技巧进行自由的创作。在创作中,我们可以用《张猛龙》之法,更可以摻用它法。其中重要的是,要用法得当,用法合理,使作品整体统一而和谐,并具有一定的格调和表现力。

再在把“巉壑拔霄汉,春烟织锦山”的每个字逐一发上来,仅供参考。并恳请网友批评指教。

13

《张猛龙碑》的学习与创作

李松(木公),1950年生于天津市。毕业于首都师大书法本科,师从欧阳中石先生。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四、五、六、七、八届书法展(第六、八届获“全国奖”),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展,首届“兰亭奖”书法作品展(特邀),第一、二、四届全国篆刻展,20世纪书法大展等。论文《笔法研究》获六届全国书法理论研讨会二等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首都师大书法客座教授、《中国书法》杂志刊授部指导教师。著有《草书技法》、《行书技法》、《楷书技法》、《书法创作大典行书卷(合著)》等二十几部著作、录像、光盘。注重技法理论的研究和书家评论,文章评论散见于各专业报刊。 《张猛龙碑》刻于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内。

魏碑楷书兴盛于北朝。北朝时期刻碑立石之风极盛,迄今为止,出土和遗存的碑刻、墓志、造像、摩崖以及其他石刻,可以说是难以胜数。魏碑亦称北碑,北碑(魏碑)的得名,主要是源自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书法,包括北魏、北齐、北周、东魏和西魏,其中,北魏时期的刻石文字为最多,其书法的风格最具代表性。

《张猛龙碑》就是魏碑中具代表性的一部法帖,所以,历代书家极为推崇。

《张猛龙碑》既有方峻古朴的风格,也有俏丽秀拔的风韵。在用笔上,它方与圆兼备,点画劲健。方笔处棱角分明,圆笔处含蓄圆浑。在结字上,或端庄或活泼,或工稳或攲侧。端庄工稳者类似唐楷,活泼攲侧者有如童叟体。可以肯定地说,《张猛龙碑》是集魏碑之众美于一身的一部经典的法帖。

学习楷书其要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笔法,二是结字。 关于笔法

《张猛龙碑》是魏楷体系中经典的碑刻,为历代习碑之人所重视。 人们把此碑奉为经典是有它的道理的。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有很多的原因。首先是知名,因为它是碑刻一直立在地面以上,尤其又在孔庙,所以知道此碑者众;其次是典型,它的风格非常具有魏碑楷书的代表性,是魏楷体系中属于中性风格类的作品;再是技巧规范且含量高。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魏楷相当赞赏,概括魏楷之美有十:“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韵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细审这“十美”,《张猛龙碑》可存其八九。 所以,初习魏楷,以《张猛龙碑》为范本应该是最佳选择之一(说之一的意思是还有许多可为范的魏楷,不宜一说习魏必是《张猛龙碑》,其实选择的余地是比较大的)。我们认为,其中更主要的根据是,它的方笔更具魏碑楷书典型的笔法特征,同时,此碑的技巧含量丰富,风格特征独具,对学习魏楷是有利的。

我们知道,魏楷典型的、标志性的笔画形态就是“方笔”。方笔的概念与圆笔对应,就是笔画的造型见棱见角。通过对多年学习魏楷的经验、体会甚至是教训的总结,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方笔技巧如果不能真正掌握,是根本入不了魏楷之门的。

我们经常看到,有许多朋友对《张猛龙碑》的笔法技巧十分困惑,猜解不出来具体的方笔用锋技巧。比较典型的情况是,“用唐楷的笔法公式来解魏楷方笔这道题”。其结果是,写的字不是“张猛龙”,而是“唐猛龙”,笔画的造型总是脱不掉唐楷的痕迹,总感觉魏楷的味道不够纯正。类似这样的一直摸不到魏楷正脉的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所以,本文将对《张猛龙碑》的方笔笔法技巧问题进行专题的讨论研究。

14

一、魏楷典型性笔画方笔的分析

我们把《张猛龙碑》典型的方笔进行常规的分类和筛选,并将以“点”的书写来切入,进行入微的解析与讲解,同时,再由点逐渐延伸开来分析其他的笔画的书写。之所以由“点”开始,我们的思路和依据是:

a.点的方笔技巧是最基本、最典型、最重要的技巧。

b.其他的笔画都是点的延伸和演变(或是都与点有密切的关系)。

1.点

我们先看原碑典型方笔——点。 如图1、2、3、4、5、6。

从上边原碑中的这几个字之点可以看出,它的典型的形象就是三角形。这一笔的书写如果运用唐楷常规的“顿藏”笔法技巧,那么它的运笔路线的情况(“小”字左点放大图)如图7。 把上面的这种运笔方法进行动作分解,它需要五个动作来完成。 试想,仅仅一个点就要用五个动作,写别的呢?写一个特别繁复的字呢?这样的思路和

15

26

27

(以下的笔画解析将作简单描述)

3、竖

先看原碑典型竖的形状:

28

29

实际上,这笔悬针也是点的延伸。切翻之后中锋下行即是一竖。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od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