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n

更新时间:2024-06-20 13: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指导手册

校团委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目 录

目 录 ............................................................ 1

第1章 实践指导 ................................................... 2 1.1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流程 ......................... 2 1.2合理选择实践主题 ................................................ 3 1.3科学组建实践团队 ................................................ 7 1.4联系单位 ........................................................ 8 1.5申报立项 ........................................................ 8 1.6临行准备 ........................................................ 9 1.7实践过程 ........................................................ 9 1.8临别事项 ....................................................... 10 1.9 201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案例指导 ............................... 10 第2章 社会实践方法 .............................................. 17 2.1文献研究法 ..................................................... 17 2.2社会调研的观察法 ............................................... 20 2.3社会调研的访谈法 ............................................... 22 2.4社会调研的抽样方法 ............................................. 23 2.5新闻报道写法 ................................................... 28 2.6统计分析内容简介 ............................................... 31 2.7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 33 第3章 安全礼仪 ................................................. 39 3.1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 39 3.2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指南 ........................................... 45 3.3暑期社会实践温馨提示 ........................................... 49

1. 实践指导

1.1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流程

一、实践内容

(一)地质中国梦:祖国地质事业调研主题实践。

我校是国内地学最高学府,地大学子应进一步提高爱校荣校的意识,激发投身地质事业建设的热情。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寻访优秀地质人,追溯我国地质事业发展史。在实践地开展祖国地质事业调查活动,体验地质前辈创业的筚路蓝缕,让广大同学践行新老地质“三光荣”传统,明确自己作为祖国地质事业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实践地开展就业调研,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创建人才输送渠道,建立人才交流平台。

(二)红色中国梦:追寻党团光辉足迹主题实践。

回溯党团光荣历史,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加强对党团历史的学习,培养爱国拥党的情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寻访不同时期的优秀党员与共青团员,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献身理想的革命精神;重走红色革命路线,探访红色实践教育基地。引导大学生团员坚定高举团旗跟党走的信念,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和热爱,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民生中国梦:社会热点,民生问题调研主题实践。

利用社会实践平台,充分调研实践地或家乡在“十二五”期间科技、经济、文化、教育、就业等多方面的建设成就,对于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民生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要求充分运用科学的调研方法、详实的资料与数据支持,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问题,保证调查报告能够科学的反映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帮助广大同学锻炼观察社会、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实践地未来的规划建言献策。

(四)志愿中国梦:社会公益,志愿服务主题实践。

引领大学生明确社会责任、服务人民群众,弘扬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鼓励同学深入基层开展支教、助残、敬老等活动。以“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方式进行公益劳动、地球科普知识宣讲、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等实践活动。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文化知识相对缺乏的边远地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凸显我校大学生的社会价值。

二、组织方式

(一)参加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必须是2014年12月之前仍在

我校就读的学生(2014届本科毕业生已获得我校研究生录取资格的,可持学院相关证明,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二)参加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团队至少由8人组成,一般不超过15人。鼓励跨年级、跨专业出团,鼓励学生组织出团,原则上每位同学限组织或参加一支社会实践团,团队确定领队一名,安全员信息员一名。

(三)各出团单位根据给定的名额将有能力完成调研且有相应保障的团队上报校团委,校团委给予相应支持。各出团单位出团数目以上一年实践成果为参考,获得上一年优秀组织单位的学院出团数目不超过25只,其他学院出团数目不超过20只,学生组织出团数目不超过20只,各学院实践团团长必须为其所属院系学生。以大一同学为主体的团队数量不得超过出团单位团队总数的50%。

(四)学生可在六月底至九月初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团队信息员需每天向校团委进行信息上报,上报内容参看《中国地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出团期间宣传管理办法》,上报内容由团长审核。团队安全信息员每天需要向院社会实践指导小组汇报安全情况,各院安全员需每天向团委汇报各团队安全情况。

(五)校团委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团队提供实践地接收证明、实践育人平台建立意向书、社会实践旗帜(需归还、不能涂写)、社会实践团队手册、地球科普知识宣讲资料、学校宣讲资料、社会实践文化衫等,并为每名队员购置保险。

二、组织方式

(一)参加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必须是2015年12月之前仍在我校就读的学生(2015届本科毕业生已获得我校研究生录取资格的,可持学院相关证明,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二)参加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团队至少由7人组成,一般不超过14人。鼓励跨年级、跨专业出团,原则上每位同学限组织或参加一支社会实践团,团队确定领队一名,安全员信息员一名。

(三)各出团单位根据给定的名额将有能力完成调研且有相应保障的团队上报校团委,校团委给予相应支持。各出团单位出团数目以上一年实践成果为参考,各学院实践团团长必须为其所属院系学生 。(各出团单位团队数目见附件一)

(四)学生可在六月底至九月初进行社会实践。团队安全信息员每天需要向院社会实践指导小组汇报安全情况,各院安全员需每天向团委汇报各团队安全情况。

(五)校团委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团队提供实践地接收证明、实践育人平台建立意向书、社会实践旗帜(需归还、不能涂写)、社会实践团队手册、地球科普知识宣讲资料、学校宣讲资料、社会实践文化衫等,并为每名队员购置保险。

三、明星团队

为深入开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国策教育,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国土资源与地球科学知识科普教育,学校地学学科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落实中国大学生地学科普教育联盟合作协议。校团委决定在明星团队中组织开展中国地质大学李四光中队讲师团全国行活动。

明星团队由各学院推荐答辩排名前20%的实践团队,上报至校团委社会实践指导中心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确立。校团委将在实践过程中对明星团队进行重点追踪报道,在团队评优及经费报销过程中予以一定优惠政策。 四、日程安排

(一)四月上旬,各单位开展社会实践宣传工作,学生自行组团,每个团队确定领队一名。各团队自行(或者由院团总支集中组织指导)进行团队建设,增进队员之间的了解,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二)四月中下旬各院完成社会实践立项答辩工作,校级学生组织的立项答辩由校团委统一组织。上报实践立项团队并由校团委进行审核公示。同时各出团单位提交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小组名单,组长由各学院学工组组长或团总支书记担任。

(三)五月中旬,校团委开展社会实践培训,并由学院组织若干课时的专项培训,对象为通过立项审核的带团同学,培训合格的学员获得带团资格。 (四)五月下旬,举行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发放社会实践团队手册、文化衫,召开院团总支会议对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最后的安排和部署。 (五)六月--九月,各实践团按照既定计划完成社会实践活动。

(六)九月下旬,各院及校级学生组织上交团队结题材料;各院开展院社会实践结题答辩,校级学生组织由校团委统一组织答辩。

(七)十月上旬,校团委组织校级答辩,推选优秀上报团市委。

(八)十一月,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对合格的实践团队进行经费资助。对获奖团队进行表彰。 五、相关要求

(一)各出团单位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各学院应与院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加强对实践团队的指导,加大对实践团队的支持力度,切实做好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

1、成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组织开展实践动员,指导团队参与立项,推荐指导教师,并督促教师进行随团指导。指导团队联系实践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方案。

2、对立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组织院级团队立项答辩,对参与实践的同学进行安全教育,协助校团委进行团长培训。

3、在各团实践过程中,对实践团队在实践地的活动给予全程指导,指定暑期安全信息联络员,负责暑假期间实践团队的联络工作,确保团队安全。 4、督促实践团队提交实践成果,审核各实践团队是否达标,根据实践成果对实践团队进行考评,协助校团委完成社会实践后续推优及成果交流活动。 (二)各实践团队必须配备指导老师,整个实践过程中,老师应给予实践团队一定的指导,提高实践团队综合素质。去往新疆、西藏及西南边境地区的实践团,指导老师必须跟团。

(三)建议各实践团避免选择一线城市市区作为实践地,社会实践指导中心会在评优中进行筛选权衡。

1.2合理选择实践主题

1.2.1现实性原则

选题要注意实用价值,就是指选题应该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民众所关心的问题。大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各种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很有意义的。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党和国家或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重大问题,这类问题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如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等等。二是普通群众关心的问题。这类问题不是全局性的事,却是人们关注或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具体政策,像工资改革、劳动就业改革、物价的调整、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此外,有些题材看似不大,但却关系着千家万户,也可作为选题,比如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贫困家庭的问题等等。

1.2.2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也即要考虑和分析社会的各种主客观条件,比如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资源的支持。这就要求做到“知己知彼”。

实践活动的选题应与自身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经验相适应。所谓知己,就是要充分估计到选题的主观条件,如基础知识、专

业知识、实践能力、兴趣爱好、综合素养等。要量力而行,客观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如果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又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就可以选择难度较大、内容复杂的题目,对自己定下高标准,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大学生活动能力、实践经验、知识水平都存在差距,在选题时应该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有所感、有所得的题目。而知彼,则是要考虑主观愿望在客观条件上是否可能实现。若选题不切合实际,在手段方法上定得过高太难,甚至完全脱离了现实条件,结果只会成为空想,不可能实施,更不可能出成果。

要选好题目,把握得当很重要。题目难易要适中,选题既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息,又要做到“量力而行”。许多同学在选择实践题目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通过参加实践将自己几年来学习的知识充分反映出来,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难度过大,超过了承受的限度,一旦盲目实施,很可能陷入中途被迫停止的尴尬境地,到时候再更换题目,就不仅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也容易失去原有的信心。相反,若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和条件,却将题目选得过于简单和普遍,就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实践水平,失去了意义,也达不到锻炼和提高自己目的。当然题目大小的选择难以一概而论,要以具体情况而定。

1.2.3创新性原则

社会实践的成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选题是否有新意,有了新颖的题目和内容,实践活动就有了灵魂和价值。选题新颖能避免引起重复和比例失调,使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致浪费。而选题的创新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题目、形式到内容都是新的。这类活动若是搞得成功,价值很高,社会影响也大,但难以实施。这类题目需要对活动设计的某些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活动经验。

第二,由旧的题目开展新的内容,从而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就像前些年的一些“热点”问题,从新的视角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也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第三,在选定题目后,要进行论证。即是对题目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论证主要回答以下问题:第一,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类型;第二,实践活动的迫切性和针对性;第三,说明该实践活动将在哪

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第四,实践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即实践活动的主客观条件;第五,实践活动的步骤和形式。

要发现有新意的题目,首先要善于观察。社会就像一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事物矛盾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寻找合适的实践活动。

选题途径

1.2.4从现实社会中来

社会现象丰富多彩,遇到的矛盾、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现实社会为人民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践课题。

1.2.5从理论中发展而来

实践会产生以往理论所没有接触的问题,实践呼唤新的理论。现实生活有时也会与理论不一致,实践要求修正以往的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就不断接受着社会实践的 检验。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与提出许多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就从理论上、政治上提出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

1.2.6从研究文献中来

已经完成的社会实践的成果,也是我们发现与提出课题的源泉。社会实践的文献常常能直接给人以启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因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要尽量多从别的学科中吸取养料。在学科日益分化和发达的今天,注意从别的学科的文献中获得启发,提出实践课题,也显得十分重要。

1.2.7从兴趣机遇中来

一般而言,选题并没有机械的法则,也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有时候研究者在接受某些信息刺激后,会突然意识到某个课题;有时候选择某个课题是出于一时的兴趣和冲动。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兴趣、直觉、灵感、顿悟、机遇等因素在实践中也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我要注意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培养那种经常注意预料之外事情的能力,并养成检查机遇提供的每一条线索的能力。 1.3科学组建实践团队

在社会实践前期,团队负责人对团队组建的规模、团队实践的内容、日程安排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有所有成员达成共识,在共同努力下完成实践

目标。应“据项组团,按需设人”,根据内容确定工作量、活动内容和性质,考虑一个实践课题需要多个专业知识人才来支撑,考虑队员的年级结构、专业搭配、男女比例、性格特点等因素确定成员。团队规模不是越大越好,应根据具体内容来定。各个团队应该有专门负责安全、财务、资料整理、团队宣传,明确分工,提高团队合作的效率;成员招募不要局限本班,应该考虑不同年级和不同的专业。

1.4联系单位

社会实践最好事前做好实践的计划安排,同时让实践单位提前做好接待准备。同学们最好与实践地单位达成各方面的共识,包括时间内容等。

联系实践单位要注意根据活动的规模、形式、内容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在与实践单位联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谦虚有礼,本着不提无理要求、多做贡献的原则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1.4.1 他人介绍

很多同学把实践和回家结合起来,让家里人在当地帮助寻找联系实践单位,这样避免了同学盲目寻找,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此外导师推荐也是一个办法。

1.4.2 寻找勤工助学的岗位

有的企业希望大学生在假期做些简单可行的工作,不仅能减少企业的运行成本,而且也为企业挖掘新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国家也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大学生的预就业中去。只是目前这样的机会比较少,不能全部满足大家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和校园海报了解情况。

1.4.3 主动联系单位

在没有熟人的情况下,大家应该主动联系相关企业单位,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得到企事业单位的认可。

联系实践单位是个很重要的环节,只有联系好了实践单位,根据实践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实践方案,才能使社会实践达到预期目的。 1.5申报立项

参加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必须是2014年12月之前仍在校

的我校学生(2014届毕业生已获得我校研究生录取资格的,可持院系相关证明,参加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各院系、各单位自行组织答辩,将有能力完成调研、并有相应保障的团队上报校团委,同意组队,给予相应支持,核定经费额度,并根据答辩结果和按照校团委规定的上报比例上报重点团队。

1.6临行准备

1.6.1思想准备

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此行的目的和意义,还要了解到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角色转变。大家应该融入社会大环境,做个社会人,能够正视实践过程中的困难,不要因为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无所适从。

1.6.2物资准备 1.6.2.1相关材料准备

在活动前,同学们必须了解实践地的基本情况。大家还应该做好调研思路,明确研究意义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好问卷等。

1.6.2.2必备用品

证件比如学生证身份证一定要带上,投宿时需要的,而且在很多时候可以给自己带来方便;生活用品比如洗漱用品、雨伞、相机等应该一应俱全;手表、地图、手机应该随时带在身上,一面不时之需;感冒药、晕车药等要根据情况准备好,最好每隔团队准备一个小药箱;去实践地时一定要带上学校的介绍信,相关教材和宣传材料等,还有赠送给实践单位的纪念品,学校要求填写的相关表格等。 1.7实践过程

1.7.1收集资料

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实践主题密切相关的资料,不仅有利于对社会实践项目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也为后期撰写实践报告积累更多原始资料。团队中应当有专人负责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工作。

材料不仅包括实践中的照片、录像、录音、相关文字资料等,还包括对实践地环境背景等的了解。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必须对实践地的风俗、单位背景、课题可行性进行一番了解。这些可以通过去图书馆进行查询,或上网搜

寻,还可以通过实践所在地的报刊杂志、询问熟悉情况的同学等。条件允许,还可以直接咨询实践地的相关部门。

注重记录实践过程中的重要场景。除了记录影音资料外,应做好每天的实践记录总结工作,这样在实践报告编写中有据可依,有资料可查。

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地的相关部门,了解一些比较专业和准确的数据;或是与当地媒体联系,获得不同角度的资料,或是将自己要了解的问题概括总结,制成调查问卷。

对收集的资料做好分类整理和标注,注意保存。 1.7.2扩大宣传

暑期社会实践已经在祖国各地广泛开展,但是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对社会实践活动不了解,甚至误解。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下面介绍一下简单的宣传途径。

主动与当地媒体联系。主动提供新闻线索,向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投稿。这样宣传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影响范围光、影响较大。

进行特色实践活动。策划好实践内容和形式,贴近社会热点,满足实际地需求,使实践活动具有特色,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1.8临别事项

1.8.1物品归还,搞好卫生

在实习单位离开时,临别时要归还所借物品、资料,对自己的工作环境要做最好的清理,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1.8.2征求意见,反馈成果

打扰数日之后,一定要征求实践单位意见,填写反馈表,希望他们对活动给于一定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们也应该将自己的成果反馈给实践单位。

1.8.3真情话别,表示感谢

临走时,千万别忽视与单位领导、当地人民告别。真诚的感谢、最后的问候都将给自己还有对方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1.9 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案例指导

说明:

案例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流程,如有不清楚之处,请仔细参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手册》有关部分或向我们咨询。

在2007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带领“关注民生,关注外来务工人员”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运河镇社会实践团,在实践地进行了“城市化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收入、消费及其配置行为”的调查研究,同时也在当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奥运宣讲活动。一般来讲,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大致可以分为学术科研型、社会公益型和二者混合型三种大类。学术科研型主要指到实践地进行社会调查,课题往往来自于学生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和指导老师的子项目;而社会公益型主要以支教活动为典型代表。为了同时体现专业性和公益性,我们当时选择了二者混合型,其中以调查研究为主。最后,也是因为我们的课题完成得比较出色,获得了校级优秀团队的荣誉。下面就结合我们去年的实践经历谈一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课题调研的流程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课题和实践地的选定与组团

课题、成员和实践地的选择是社会实践前期策划工作中三个密不可分的部分。在去年的4月份,我首先找到了一位大三的学长,表示想要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由于他曾经两次带团参加社会实践获得校级优秀团队金奖,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流程非常熟悉,并且一直在北大听发展经济学的课程,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颇有想法和感悟,所以经过几番商量,我们就选定了课题。同时,还向教务处申请了一个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项目,获得了2000元的经费资助,一方面可以利用一年的时间深入研究课题,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一笔额外的资金用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接着我们就根据课题的需要选择实践地。农民工的流动是一个从某地流向另一地的过程,为了对比研究流出地与流入地的情况,我们当时打算选择两个实践地,分阶段进行两地的实践。我的家乡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正好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所以该地就自然被选定了。至于流出地,我们要选择一个农村。根据中国近现代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经验,四川、江苏、皖北、冀中地区比较适合做社会调查。其中四川是农民工流出的大省,所以我们就初步选定四川为另外一个实践地。

然后,就需要根据课题和实践地来选择人员和组团了。正好当时有位热切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家在四川泸州,并且对当地农村的情况相当了解,知道当地有着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经过商量,我们觉得该地与我们的课题能

够相符,就这样在确定具体实践地的同时,我们也扩充了实践团的成员。此后,我们又联系和确定了一些热衷于社会实践、各具特长的同学加入我们的实践团。人员的选择和组团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会直接关系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成败。我觉得一个学术科研型的社会实践团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一些成员:(1)曾经参加过(最好是组织过)社会实践活动,熟悉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流程的同学;(2)家在实践地并且对实践地非常了解或者在实践地有相当好的社会关系的同学;(3)曾经参加过(最好是主持过)科研项目,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的同学;(4)为人热情开朗,善于与人沟通交流,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活跃团队气氛的同学;(5)踏实苦干,身体素质过硬,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承担一定体力活的同学;(6)具备写作、摄影、演讲等专门特长和医疗急救、计算机图形处理等专业技术的同学。

另外,学术科研型社会实践团队最好能配备2名指导老师,可以由一名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的老师指导活动的各项安排,由一名相关专业的老师指导课题的调研。根据以往的惯例,还可以邀请外校的教授学者和实践地团委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使实践项目能够高度整合社会资源。

二、实践项目的方案设计

在方案设计之前,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实践地找到一家或多家实践接收单位,并且了解他们能够接收的实践时间、内容、方式和能够给与支持协助的范围。去年我们是以两种方式与实践地的团委取得联系的:

1、给当地团委写信,告知我们要到当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愿望,并简要叙述活动的方案和课题研究的内容;

2、通过家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当地的政府机构、企业、学校取得联系,并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在与实践地单位达成初步意向后,就可以进行方案的设计了,主要包括:

(1)研究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大致包含选题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进度安排、预期成果、可能存在的问题等几部分。由于我们平时就比较关注该课题的研究,之前就阅读了《消费者行为数量研究》、《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等前沿著作和《城镇化发展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等新发表的论文,所以完成这一部分相对比较容易。如果选择

了一个团队成员都没有细致关注过的课题,那就可以进入“学校主页——数字图书——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查询相关文献资料。

(2)外联沟通方案。在我们去年的策划中分为三个阶段:准备期的沟通方案、实践过程中的沟通方案和实践后的反馈沟通方案。联系的单位主要有接收单位和媒体(有利于活动的宣传和成果的发表)。

(3)活动安全预案。这一部分要尽量详细,如应急药品的配备,返程车票的预订,交通、食宿、医疗等安全问题的紧急处理,团队成员突然离队的安全保障以及不可抗力(地震、台风、森林大火等)的防范和躲避。

(4)团队组织分工方案。为了不让社会实践变成旅游,团队成员应该根据特长安排分工,各辞其职。在我们去年的活动中,每一个工作项目上都安排了两名成员,一主一辅,这样就可以相互协调、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5)经费预算。提前查询、了解往返车费、食宿费等大项支出的大概花费,并留出5%作为机动费用。有了总体的经费预算后,各成员就可以考虑自己需要携带的现金和银行卡中应该保有的存款了。

三、课题研究的准备

我们利用去年暑假刚放假的一段时间,在学校集体进行了课题研究的准备,主要包括:

1、思想准备。认清此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角色的转换,做好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变。学会融入环境、融入社会,体验做一个社会人,能够正视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不要因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的改变而无所适从。

2、通用知识的准备。了解时事政策、掌握经济常识、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社会交往礼仪。

3、课题研究的通用知识准备。我们统一发放了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消费”部分的复印材料,并在综合楼的空教室中由大三的学生就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指导,学习回顾了西方经济学的内容。

四、实践地踩点

在去年暑假,从8月2日回家到8月25日,我对实践地进行了详细的踩点,主要工作包括:与当地接收单位直接联系,确定调研方案;确定住宿地点;调

研地实际考察,明确乘车方式、周围环境等;调查问卷的预调查。

五、实践过程(课题调研过程)

由于事先准备比较充分,实践过程我们主要按照以下的两张表进行: 表1 具体日程安排

上午 到达,休息,准备 杭州旺盛服装有限公司 杭州沃尔夫链条有限公司 “踏步档”饭店 购买文具用品 支教活动 支教活动 下午 座谈 杭州碧雅布业有限公司 杭州安盛箱包有限公司 休息,准备支教活动 与学校有关人员接洽 支教活动 支教活动 晚上 8月28日 8月29日 8月30日 8月31日 9月1日 9月2日 9月3日 登临平山 表2 每日作息时间表 8:00 8:30 9:00 11:30 12:30 14:30 17:30 20:30 21:00 21:45 六、实践成果总结

起床 早餐 实践活动 中餐 回住处午休 实践活动 晚餐 回住处休息 每晚总结会议 洗漱就寝 对于学术科研型的社会实践项目,主要的成果就应该是调研报告和专题性论文。如果报告数据翔实、分析专业合理,论文选题新颖、逻辑严密,可以向专业的期刊杂志投稿,发表研究成果。在社会实践后,我就着手撰写了一篇专题论文《跨省农民工劳动力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杭州市余杭区运河镇为例》,最终于去年12月份发表在《改革与战略》杂志上。

另外,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当地政府进行一些简单的调研工作。在去年的实践中,我们参加了当地总工会对各大企业工会工作的调研,并最终提交了两篇调研论文。

七、经验体会

(一)高度整合社会资源

实践团在实践过程中,利用一切社会关系,高度整合了社会资源,不仅使实践活动完成了预定的目标,而且还给实践过程带来了很多方便与快捷。实践团前后与政府机关、各企业单位、学校、上海铁路局杭州分局建立了联系,解决了住宿、就餐、交通以及购买回程火车学生票等问题。实践团在外联沟通方面所作的努力,换来了实践活动的成本低、安全性高、快捷方便等优势,让成员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经费去完成实践调研工作。

(二)明确组织分工与安排

实践团在实践之前就给每个成员安排了各自的工作,大家在来到实践地之前就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实践期间统筹规划、外联沟通、财务管理、新闻宣传等工作都各有所属,这使得实践工作能够有条不紊,顺利地展开。同时,对实践后期的影像编辑、报告撰写、PPT制作等工作也作了分配,这样显得实践的整个流程比较清晰。

(三)学术性与公益性相结合

我们的实践活动主要分为经济调查、学校支教(宣讲奥运)两部分,两部分内容体现了学术性和公益性的结合。在团队统一合作的前提下,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各有侧重。高年级学生更多地关注学术,在调查策划、报告撰写方面花费心思;低年级学生更多地关注公益,在调查过程、宣讲奥运等方面竭尽全力。在大家智慧的高度凝结下,活动得以成功展开。

(四)寻求高层次的合作

实践团前期与当地政府机关联系较为密切,并且当地政府相当重视我们本次实践活动,除了配合完成我们的实践项目以外,还与我们展开了更高层次的合作。在实践期间我们参与了当地总工会的调研工作,并且完成了两篇调研论文,将于11月份报送区总工会,参加2007年度工会调研论文的评比。

(五)制定备用方案

实践团在一开始联系了四川、浙江两个实践地,并制定了各为主次的两套活动方案,以备根据变化选择最优方案。最后因为四川水灾等当地因素和实践团内部的原因,我们选择了主要在浙江作社会实践活动,并由一人在四川老家作辅助调查的方案。

正是由于我们事先制定了备用方案,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面对实际情况变化而仍然处于主动的地位,减少了实践活动“半路夭折”的可能性,这算得上是我们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一大法宝。

八、理性反思

(一)成员间的熟悉程度

如果在组团之前成员间就已经相互熟悉,那在实践准备、进行、总结的各项过程中大家进可以很快进入状态,省去了相互磨合的过程。我们实践团内的有些成员之前根本就不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组团后开展一些集体活动,使大家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由于实践之前大家只是聚餐过一次,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急需进一步磨合,所以在到达实践地后我们积极地开展了登山等集体活动,以弥补我们的不足。

(二)成员的责任心和归属感

在团队成员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就需要大家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归属感。所以在组团的时候就选入一些责任心强的同学,可能会比较好。在出发前,我们团的一名团员因个人原因而临时退出。由于事先已经将工作安排到每一个人,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团队的整体运行,所以临时找了一人顶替。但是这样毕竟还是需要一个逐渐适应和融入的过程,因此最好避免人员变动。

(三)严格统一到达和离开实践地(除极特殊情况)

我们实践团在放假后,采用了让大家先回家休息、调整、准备,由家在实践地的同学到当地踩点、准备,然后约定时间大家从各地赶往实践地的方法。这样一来,虽然在实践地的准备比较充分,但是由于大家火车到站的时间很难一致,以至于给接站的同学带来了很多不便。同时如果大家能统一到达和离开实践地,路途上相互有个照应,可以增加实践的安全性。

(四)尽早确定实践各要素

由于本实践团制定了两套实践活动方案,所以一直在分析和选择优化方案。

期间也出现了多次变化、几次更改计划的情况。这使得团队成员一开始产生了心神不定、犹豫徘徊的情绪,直到确定了各要素后大家才开始进入了实践状态。

社会实践活动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在选择时也要当机立断、干净利索,这样才不会为自身的“过度准备”而劳累。

九、社会实践的创新性 (一)实践地创新 1、两地或多地实践

这需要团队成员高度整合社会资源,联系到两个或多个城市的接待单位,并且在同一主题下在两地或多地开展活动,具体方式又分为:

(1)整体出团

团队成员以整体的形式先后开赴两地或多地进行社会实践。这种方式会面临着资金、时间、精力等种种难题,如果一旦成功,真可谓是一种创新!

(2)团内分组

对团内成员进行分组,每一组开赴一个实践地进行活动,之后大家再进行汇总整理。这种方式解决了前面所说的三大难题,但是否能作为一个团队得到上级团组织的认可,也许还值得商榷!

(3)主次之分

确定一个主要的实践地,由家在当地或附近的同学在其他几个实践地进行辅助实践的活动。这种方式大家可以利用回家的时间完成次要部分,然后在一起完成主要实践地的活动,此种方案不但可行,应该还能得到认可。我们本次社会实践应该就是属于这一范畴。

(二)实践人员创新

除了学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授、老师的创新组合外,还可以邀请社会上的人士,特别是政府机关人员加入,以增强团队的实力。我们本次社会实践有幸邀请到当地团委委员加入,使得实践活动增色不少!

(三)实践时间创新

一方面如果团队能在实践地驻足半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对当地的了解更加深入,应该算作是一种创新;另一方面,根据情况展开分期调查,也算是一种创新。

(四)实践内容创新

这方面几乎每个实践团都有自己的特色,只要在实践内容上有别于他人,都应当收获独特的创新意义。

(五)实践成果创新

取得独特的实践成果,包括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纪念物品、合作项目、宣传报道以及影像资料。这些创新都相当有意义,但是不能停留在“意义”层面,要将之转化为“生产力”,成为有用的创新成果。

第2章 社会实践方法

2.1文献研究法

2.1.1文献和文献研究的涵义 2.1.1.1文献的涵义及类型

社会调查中的文献是指与研究对象有关的一切书面文字或其他形式的材料,是由人们专门建立的、用来传递和储存信息的对象。文献一般来源于私人性文件、公务性文件和宣传性读物这三个方面。

文献按照资料的形式一般可分为书面文献、图像文献、有声文献等。最广泛的形式是书面文献。

2.1.1.2文献研究的涵义及类型

通过对以前所收集资料的重新使用来收集资料的方式我们称为文献研究法或者第二手分析,这是从搜集的资料中进行提炼、选择、提取和整理分析的过程。文献研究可分为有结构的文献研究和无结构的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文献摘录、分析文献资料与研究主题关系、说明主题。

2.1.2文献研究的特点、作用和注意事项 2.1.2.1文献研究的特点

社会研究的其它三种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实地研究,都要直接接触研究对象,收集和使用从社会成员那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与其相比,文献研究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而是去收集和分析

的宗教活动有什么差别等等不一而足。即运用深度访谈技巧,连续提问,引导受访者将问题回答地更完整详细。例如,“还有其它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等。

运用深度访谈可以较深入地了解被调查者的内心想法和态度,通过与被访者更自由地交换信息,常能取得一些意外资料;而且便于对一些保密敏感问题进行调查;同时,能将被访者的反应与其自身相联系,便于评价所获资料的信度。

深度访谈一般用于这几种情形:第一,当研究者试图详细地探究被访者的想法时,可以通过深度访谈了解,比如消费者对于购买私家车问题的看法;第二,可详细了解一些复杂行为,比如对员工跳槽行为及其原因的调查;第三,当讨论一些保密敏感的话题时候,比如个人收入、婚姻状况等,可能获得比较真实的资料;第四,访谈专业人员或高层领导,比如对行业发展的看法等。 2.4社会调研的抽样方法

2.4.1社会调研的定量分析

在我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定量的调查,这可以通过抽样的方法对于整体情况进行了解,发现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定性的方法深入分析。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重视的都是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与数据分析的正确性。因此掌握正确的定量资料收集方法,选用正确合适的统计方法,以客观的立场分析数据,使其成为有用的信息,从而验证研究假设,归纳整理出结论,这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是一个必要且有效的手段。

经过观察、测验、量表、问卷以取得研究实施的数据资料,作为假设检验的基础。因而如何搜集有效的资料,如何配合研究目的与研究结构,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以作为支持或否定原假设的证据资料,就显得格外重要。

量的研究主要在于数据的搜集、计算机统计应用的分析。量的研究历程通常包括:选择与定义、执行研究的程序、数据分析和结果分析、结论四个步骤。

2.4.2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来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

总体,即一般总体,指全部研究对象。 个体,即个案,组成总体的单个元素。

样本,即抽样总体、样本总体,从总体中抽取的若干个案所组成的群体。 样本统计值,在实际研究中直接从样本中计算得到的各种量数。 总体参数值,从已知统计进行推论得到的各种量数,称为总体参数值。 统计推论,统计推论就是用样本的统计值推论总体的参数值的统计方法。 一般说来,抽样调查具有随机性、推断总体、估算误差以提高准确度等特点。

2.4.3选择抽样调查的方法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抽样调查为例,有以下步骤:

第一,界定调查总体,界定调查总体就是要清楚地说明研究对象的范围,为满足研究目的的需要,调查总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地域特征、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特征、群体特征等。

第二,选择资料收集方式,资料收集方式对抽样过程有重要影响。例如采用入户面访、电话调查、街上拦截还是网上调查、邮寄调查等对抽样结果都会有不同的影响。在这里考虑到操作上相对方便,我们可采用网上调查、面访的形式。

第三,选择抽样框,是抽取样本的所有单位的名单。例如在这里要调查某大学学生上网情况,抽样框就是该校全体学生的花名册。同时,抽样框的数目是与抽样单位的层次相对应的。

第四,确定抽样方法和抽取样本,选择抽样框后,我们就可以确定抽样方法,并决定样本大小。

第五,评估样本正误,我们从总体中抽出样本后,不要急于做全面的调查,要初步检查下这个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如何,资料有无代表性,需要按正确的标准加以评估。

抽样方法的种类

抽样方法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非随机抽样中的判断抽样又名目的抽样。研究者根据对群体的了解、研究目的与主观的判断,认为不按随机抽样方式,而改循主观的、有目的的抽样方

式,更能有效地取得研究所需的数据。受主观影响较大,研究人员如判断不准,则误差极大。而巧合抽样又名方便抽样。选取偶然遇见的个案或者利用自己身边和附近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和样本。随机抽样方便易行,为抽样的主要考虑,常为争取时间或达到特殊目的,实施访谈与实施问卷调查。在一些社会实践项目中考虑到资金或时间的客观制约因素,无法实施随机抽样时,可以使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抽样方法无法保证样本代表性,不能用来推论总体。因此在整理总结结论时需要予以解释分析,得出恰当的结果。

随机抽样又分为简单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等。简单抽样是从调查总体中完全按照随机的原则抽样调查样本,先将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编上号码,然后抽出需要的样本。简单抽样经常使用的是统计上的随机数表。简单抽样的缺点是数字分配给研究对象不一定有代表性,比如抽取学生样本比例:男女生比例、年级院系的比例不能加以控制。等距抽样就是根据构成总体中个案出现的顺序,排列起来,每隔一定单位就抽取一个作为样本,如逢十抽一等。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各单位先按照主要标志分组,然后在各组中采用简单或机械抽样方式,确定所要抽取的单位。分层抽样实质上是科学分组和抽样原理的结合。比如在抽签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的样本内,根据文理科学生及不同年级学生社会实践的不同情况,可以进行分组抽样。整群抽样是以一个群组或一个团体为抽取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为抽样单位。使用整群抽样法的特点是,抽取的样本点是一个群组,总体内的群组间的特征比较相近、同质性比较高,而群组内彼此成员的差异较大。比如要调查一个院系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可以抽取其中一个或几个班级进行调查。

2.4.4确定样本大小

样本大小又称为样本容量,指的是样本所含个体数量的多少。样本的大小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代表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调查的费用和人力的花费。确定样本的大小,一般应考虑的因素有:精确度要求;总体的性质;抽样方法;客观制约。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的是样本的大小与总体的关系不是成直接正比的关系,地区性的研究平均样本人数在500-1000人之间,而就算是全国性的抽样调查,

评价样本人数在1500-2000之间就够了。

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考虑样本的数目。

在初学阶段可以借鉴前人相似的研究,查阅资料,参考别人的样本数,作为参考。

根据资料分析的要求,样本的数目首先要够作资料分析。

根据统计的要求,样本的大小与抽样误差成反比,与研究代价成正比,这里需要根据“代价小,代表性高”的基本原则。对同质性强的总体,其差异不大,选择样本可以小一点。而异质性高的总体,要选择大一些的样本。

事实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比选取不具有代表性而众多的样本人数来得重要。在抽取样本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小样本。

2.4.5问卷设计与调查

问卷就是为了调查研究而设计的问题表格。问卷是为了达到调研项目目的和设计必要数据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

问卷按答案可分为结构式、开放式、半结构式三种基本类型。

结构式即选择题式的打钩或者画圈。此类问卷的优点在于问题明了,被访者易答且答案标准化,便于统计分析,缺点在于答案给定不能反映出回答者的真实想法,且产生歧义胡乱选择的可能性较大。

开放式是采用问答形式,不设置固定答案。此类问卷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反映答卷者的想法,尽可能收集更多的答案,特别是用于答案过多且不确定的问题。缺点在于答案没有统一标准,不利于统计分析,且要求答卷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回答率较高。

半结构式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问题的答案既有固定的、标准的,也有让答卷者自由发挥的,吸取了两者长处,这类问卷在调查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

为使问卷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问卷设计的步骤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第一,确定研究的目的、调查范围、内容等相关背景信息资料。在正式设计问卷前,明确要问哪些问题,可能获得哪些结论,这对整个问卷的质量以及下面步骤的实施有一个引领的作用。

第二,确定数据收集方法,选择哪一种数据的收集方法,采用何种调查形式,对问卷的设计都有影响。比如自我回答的访问就要求问卷设计得清晰明了且简短,因为访问人员不在场,没有解释问题的机会。电话调查则要描述语言清晰丰富以使应答者理解,而在个人访谈中则可以借助图片等方法完成调查。

第三,确定问题的回答形式,问题的回答形式可有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量表应答式等。

第四,决定问题的用词,必须考虑到以下几点:用词必须清楚,避免诱导性用语,考虑应答者回答问题的能力,考虑到应答者回答问题的意愿。

第五,确定问卷的流程和编排。问卷的编排需有逻辑性。

第六,评价问卷和编排。设计完问卷的草稿,回过头来先自行评估,初学者可以请比较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评估,以修改编排问卷等。

第七,预先测试和修订。在正式调查前,需要预先抽取少量被放对象进行预测,以判断问卷的有效性及需要改正的地方。

第八,值得注意的是,评价和预测对问卷的优劣及问卷的结果分析都有重要作用,可以保障调查的顺利实施。在我们社会实践过程中,尤其对于设计调查问卷的初学者来说,这一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

第九,准备问卷,进入实施阶段。

2.4.6问卷的设计也是有一些原则和技巧的。 第一,设计内容必须与研究目的相符合。 第二,考虑按不同的变量层次来设计问题。

第三,问题要清晰,语言要易懂。由于调查问卷的目的是尽可能的获取被访者的信息,因此无论哪种问卷,问题的措辞与语言都十分重要。语言措辞要求简洁易懂、不被误会,在语言、情绪、理解几个方面都有要求。比如,要多用普通用语、语法,对专门术语必须加以解释;要避免一句话中使用两个以上的同类概念或双重否定句;要防止诱导性、暗示性问题,以免影响回答者的思考;问及敏感问题要讲究技巧;可运用方言。

第四,讲究问卷的格式,注意问题间的转接。有些问题只适合一部分对象,必须先提出识别性问题,符合了条件再问下一类问题。

第五,要注意问题的排列顺序。应该把简单的事实性问题放在前面,而把

表示意见态度的问题放在稍后;对于敏感性问题或开放性问题,应该放在问卷的较后面的位置,但也不必全放在最后;遵照逻辑发生次序安排问题的先后,时间上先发生的问题先问,不同主题的问题分开,同性质的问题按照逻辑次序排列;为了加强答案的可靠性,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或问卷的前后不同位置来了解同一件事情;要把长问题与短文题混合使用,也可以依照范围的大小,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层层缩小。

对于问卷的评价标准,中国台湾学者林振春先生就该问题提出了十点标准。 第一,问卷中所有的题目和研究目的相符合。

第二,问卷能显示出和一个重要主题有关,使答卷者认为重要,且愿意花时间去填答,也就是说要具有表面风度。

第三,问卷仅在收集在其它地方所无法得到的资料,如调查社区的年龄结构,应该直接向户政机关取得,以问卷访问社区居民是无法得到的。

第四,问卷尽可能简短,其长度只要足以获得重要资料即可,问卷太长会影响填答,最好30分钟内。

第五,问卷的题目要依照心理的次序去排列,由一般性至特殊性,引导填答者组织其思维,而让填答具有逻辑性。

第六,问卷题目的设计要符合编题原则,以免获得不正确的答案。 第七,问卷所收集的资料要易于列表和解释。

第八,问卷的指导语或填答说明要清楚,使填答者不致有错误的反应。 第九,问卷的编排格式要清楚,翻页要顺手,指示符号要明确。 第十,印刷纸张不能太薄,字体和间隔不能太小。 2.5新闻报道写法

2.5.1新闻报道的概念

简单地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地讲,新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新鲜的;在价值上是大家关心和需要的;并且需要通过新闻工具和其它各种手段进行报道传播。其最大的特点是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目前,我国有5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这就是: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其中,消息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老祖宗,现代一切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

2.5.2新闻报道的分类

2.5.2.1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来分,有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 2.5.2.2按照新闻的性质来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等。

2.5.2.3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2.5.2.4按照新闻的题材来分,有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

2.5.2.5按照新闻传播的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2.5.3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2.5.3.1主题突出,文字精炼。一条新闻通常报道一件事实,说明一个问题。 2.5.3.2文字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必要时可以有适当的精湛的议论。 2.5.3.3开头通常有一段导语,简要说明全文的主题思想或主要事实,唤起读者注意,使读者有一个总的概念。

2.5.3.4结构严密,层次分明。一般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物写在最前面,然后再写次要的,更次要的;也可以依照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

2.5.3.5交代必要的背景:事物的历史背景、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目的是通过比较、衬托,更鲜明地阐述事物的政治意义。背景材料应简明扼要,不可喧宾夺主。并非每条新闻都需要背景材料。

2.5.4写作方法 2.5.4.1标题的写法

标题一般由引题、正题和副题构成。引题在正题之前,一般是说明事件的背景、原委、指导思想和意义;副题用来指明事件的来源、依据或结果,也可以用来补充正题。引题和副题要用小于正题的字体,以突出正题。

2.5.4.2导语的写法

导语需要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把新事实、新事件的结果概括出来。一般有直

叙式、描写式、议论式、提问式四种写法。导语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所以写好导语,等于消息写好了一半。

2.5.4.3主体的写法

主体是消息的核心部分。一般有三种写法。

纵叙法:按照时间顺序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地写出事件的整个过程。 横叙法:按照因果、并列、主次、点面的关系,写出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纵横叙法:将纵叙法和横叙法结合,穿插使用。 2.5.4.4背景的写法

景是用来交代新事件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人际关系等背景材料的。一般穿插于导语、主体和结尾中,用来烘托和深化主题。背景材料有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三种。背景材料要进口主题,真实简练。

2.5.4.5结尾的写法

结尾的写作要以加深读者印象为目的。一般有小结式、评论式、启发式、展望式、号召式五种写法。

为了有效的说明问题,现举两例仅供各团队参考。

例1:校企合作新进展——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暑期社会实践团 晚报讯 8月27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来到宁夏赛马股份有限公司,受到综合管理部王部长和韩部长的热情接待。经过短暂的见面交流后,实践团在王部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兰山分厂、矿山分厂以及赛马水泥厂本部,王部长详细讲解了宁夏赛马的历史、规模、生产情况等。

社会实践团此行的目的是建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赛马水泥厂产—学—研基地。此次校企合作,对于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对于拓宽学校的科研渠道、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2:赴喀旗西桥镇调研

7月19日上午,我校赴内蒙古调查西部志愿者社会实践团在喀喇沁团旗委办公室主任张大猛同志的陪同下,来到西桥镇进行调查。我实践团受到了西桥镇张镇长、刘副镇长及党委陈书记的热情接待,并与在镇计生办服务的两名西部志愿者进行了座谈。

张镇长在03—05年期间担任喀喇沁团旗委书记,是喀旗西部计划最早的负责人,对西部志愿者计划非常了解。

在座谈会上,张镇长首先就志愿者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指出西部志愿者计划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项目,它为年轻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平台,同时也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活力与朝气。张镇长说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整体较高,耐劳、朴素、务实,希望以后有更多、更优秀的志愿者来到喀啦沁。随后,张镇长又简单介绍了在镇计生办服务的两名志愿者付希英和成艳茹的基本情况,并对她们二人赞不绝口。

在张镇长的主持下,我们与分管镇志愿者工作的陈书记和两名志愿者的领导进行了座谈,二人均表示付希英和成艳茹工作表现良好,待人热情,适应能力强,是志愿者中的佼佼者。付希英和成艳茹们表示,镇领导和单位的领导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对她们都很照顾,免费为她们提供了食宿,让她们享受与正常职工相同的福利,而且主动与她们沟通,想她们之所想,急她们之所急,对他们的关怀和照顾就像亲人一样。同时,她们也表示志愿服务工作锻炼了她们的交际能力、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她们以后更好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会谈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2.6统计分析内容简介

在社会调研的定量资料实施阶段所获得的原始资料,需要经过整理加工,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社会调研实践的结论,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因此掌握基本正确的定量资料的统计方法,对社会实践的成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6.1资料的复查与审核

对于收集的问卷等定量资料,如果数量较多,即可以进行编码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问卷资料整理的步骤如下:

2.6.1.1资料的审核

进行问卷资料的回访核实,以及核查资料的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常识。对于数据不全或不诚实填答的问卷应该考虑予以删除。审核后的问卷加以编号,以便核对数据。

2.6.1.2资料的编码

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编码可以分为前编码和后编码。前编码是指结构式

的问题的答案对应一个确定的编码,每个答案对应的值可以事先印在问卷上。而后编码指的是给没有事先进行编码的答案分配一个代码,通常开放式的问题及其封闭式的问题“其它”项需要用到后编码。而开放式问题的后编码需要将类似的答案合并为一类,以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2.6.1.3输入数据

输入的问卷编码完成后,应该定义各变量,给各变量一个代码,并依问卷内容有顺序地输入数据。

2.6.2描述统计 2.6.2.1单变量分析

单变量统计分析中,我们只想了解单一或若干事物的状况,如选择毕业后出国的人数的比例是多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毕业的选择方向怎么样等。对于这类研究,我们就可以采用频数分析和集中趋势测量、离散程度测量等单变量的统计方法。

集中趋势就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能说明一组数据的一部分,即它们的典型情况。它用一个典型值代表变量所拥有的全部数据,这样的一个典型值就成为集中趋势统计量。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几类,主要包括:众值、中位值、均值等等。

反映数据对于集中趋势的偏离程度的统计量叫做离散程度统计量。换言之,离散程度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测量的是竖直的离散趋势。集中趋势的代表性如何,要由离散程度来表明。凡是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代表性就越小,反之亦然。

2.6.2.2双变量分析

探讨的是两个变量之间有无关系及其关系的程度,双变量分析分为相关关系问题和因果关系问题。前者是探讨变量之间的共变关系,后者则探讨变量之间谁因谁果及其关系的密切程度,双变量分析可以采用各种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2.6.3推论统计:估计与假设

推论分析指从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出总体特征的结论。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即在样本信息基础上估算总体值。像参数估计这类的统计推论方法,

是先看样本情况,以此推论出总体的情况,比如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得出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那么可以推论出在总体中平均是多少。假设检验则是在逻辑上与参数估计有所不同,首先假设总体情况是怎样的,然后以一个随机样本的统计值来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正确。

调查资料的数据可以将它们归为定性资料和定量资料。定性资料是指变量本身并不具有可以测量的数值单位,而仅根据一项或多项所描述的特质加以区分的数据资料。通常由定类量表或分类量表所得的资料属于这一类。定序量表自恋严格地说也属于这一类。定性资料在统计方的运用上比较受局限,一般只能采用频率分析或非参数检验进行处理。

定量资料则是指变量本身具有可以测量的数值单位,可以根据这些变量的特征量的连续排列的资料,如年龄、收入等。一般说来,等距、比率量表资料属于定量资料。对于定量资料,几乎所有的统计方法都可以运用。

2.6.4电脑在社会统计中的运用

同任何其他领域一样,计算机在社会统计中的作用日益广泛。像电话调查、网络调查、问卷设计等阶段都需要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在实际的社会研究中,计算机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资料的统计分析方面。各种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方法被制作成用于计算机的通用统计软件。

然而,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大多是使用简单统计描述,画各种统计图表,或者进行t检查、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作这些统计分析时,使用excel也可以轻松完成。使用这些分析工具时,只需指出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和提供必要的参数,该工具就会使用适宜的统计或工程函数,对数据做处理,给出相应的结果。有些工具在输出时还能产生图表。

在进行两个样本均值相等假设分析时,可使用t-检查分析,根据情况选择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分析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分析。

另外,搜索互联网,还可以看到调查访问软件,帮助我们进行抽样调查的整个过程。

2.7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2.7.1实践报告的涵义

社会实践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社会实

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的实践结果。

2.7.2实践报告的特点

实践报告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7.2.1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报告。

2.7.2.2针对性。调查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实践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代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2.7.2.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2.7.2.4系统性或完整性。实践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代清楚。

总的说来,实践报告要做到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资料。

2.7.3实践报告的语言风格

实践报告可以叙事为主,也可以说明为主,或者叙述和议论兼有,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原貌。在语言风格上,虽然讲究辞章,但以准确、简练、平实、生动为本,一般不用或较少使用比喻、夸张、含蓄等修辞方式,也不采用华丽的辞藻,避免一切浮词虚言表达方式。

2.7.4社会实践报告的类型

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范围、内容以及阅读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说来,按照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综合性社会实践报告和专题性社会实践报告;按照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来划分,可分为应用性社会实践报告和学术性社会实践报告。

2.7.4.1综合性社会实践报告和专题性社会实践报告

综合性社会实践报告也被称为概括性社会实践报告,是指对社会实践活动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过程做出比较全面系统完整具体反映的社会实践报告。这类社会实践报告一般着重分析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研究带有共性的问题,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

专题性社会实践报告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事物、问题的某个侧面而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这类社会实践报告的特点是内容比较专一,问题比较集中,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依据资料不及综合性社会实践报告那么广泛,反映问题也不及综合性社会实践报告普遍,但能帮助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

2.7.4.2应用性社会实践报告和学术性社会实践报告

应用性社会实践报告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这类社会实践报告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社会情况描述报告。这类社会实践报告是在深入系统地调查研究社会或者其中部分的基本情况后写出来的。其目的主要是认识社会现象了解社会现状。其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基本情况。在写法上,这类社会实践报告以突出事实为主,对事实的叙述全面系统,具体深入。

2、政策研究调查报告。这类社会实践报告主要是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服务的。这类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既要叙述必要的社会实践调查材料,又要进行深入的论证和分析;既要对问题做出正确的估计和判断,同时又要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3、总结经验社会实践报告。这类社会实践报告是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为目的的。它对于表彰先进典型、推广先进典型、指导同类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有着重要意义。这类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着重于说明先进典型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及其发展过程,特别要详细介绍遇到过哪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和推广意义。

4、揭露问题社会实践报告。这类社会实践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揭露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引起社会实践活动主管部门、社会的重视,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同时也为有关部门了解情况、

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有关社会实践报告的分类只有相对的区分,并不是绝对化的。同一篇报告,分类的标准不同,就可以归入不同的类型。

2.7.5社会实践报告的结构 2.7.5.1标题

撰写社会实践报告需要十分重视标题的设计,给读者留下良好而深刻的第一印象。

2.7.5.2前言

这是社会实践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整篇社会实践报告起着统领和引导作用。

2.7.5.3正文

正文是社会实践报告的中心部分。衡量一篇社会实践报告质量高低,主要看正文部分写得如何。正文部分写作一般考虑一下三个方面:一是表现主题的需要。即什么写法最能表现主题,就采用什么写法。二是调查材料的状况。即依据社会实践活动掌握的材料来决定写作方法。三是谋篇布局,安排好社会实践报告的结构,对于写好社会实践报告正文有着重要意义。一篇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报告,这三者缺一不可。

2.7.5.4结语

该部分可以写出作者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批评或建议。主要是在正文的基础上评价此次活动的得失,说明社会实践活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为今后进一步进行同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出参考意见。

2.7.5.5落款

署名和报告时间。写上参加实践的个人或群体,报告完成的时间。 2.7.6撰写报告的一般程序 2.7.6.1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初目的。主题需要根据最初目的来确定。

二是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实际材料。社会实践报告的主题,无论是在已有主题下的延伸还是自己拟定的,或者是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酝酿形成的,

最后都要根据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实际材料来确定主题。有时候主题事先确定或者酝酿好之后,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实际材料不完全一致,这时候就要对社会实践活动前确定的主题修正、补充甚至深化。

三是主题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这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任务决定的,同时也是社会实践报告的意义和作用所在。

2.7.6.2选择材料

确定主题后,就要全面分析和研究社会实践活动所得的全部材料,并且精心选择那些能够表现主题的活动材料,将材料消化,作为撰写报告之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分析鉴别材料。对材料反映出的东西要有辨别和清醒的认识,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B,区分典型材料和一般材料。一般材料反映的是事物的总体面貌,典型材料是深刻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

C,重视统计材料的作用。统计数字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有的问题是很多文字也很难表述清楚的,但用一些简单的统计数字却能一目了然。

2.7.6.3拟定提纲

拟定提纲的任务在于设计出社会实践报告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拟定提纲可以帮助作者尽力找到社会实践报告的最有写作方法。

提纲的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本次社会实践报告的主题;说明论题的材料;报告结构及其个层次内容的安排;每部分标题及内容概述。

2.7.6.4撰写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是一种以叙事为主,叙议结合的说明性问题。在写作过程中,要根据主题精神,依照拟定的提纲,合理使用社会实践活动得到的材料。在语言运用方面要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朴实、生动。报告撰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通俗易懂。一般来说社会实践报告中论述的都是目前发生的、被社会或某些群体普遍关注的事情,读者群也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及从事学生工作的高校团组织工作者。尽管如此,参加的同学还是不要忘了社会实践的对象有可能是在山区农村。在撰写时摆事实讲道理,少用专业术语。即使是在学术性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nm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