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

更新时间:2023-11-02 08: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验题目: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 1 试验目的和测定原理

1.1 试验目的

掌握利用水平土柱法测定土壤水扩散率D(θ)的方法。该法是利用一个半无限长水平土柱的吸渗试验资料,结合解析法求得的计算公式,最后计算求出D(θ)值。 1.2 实验原理

做一个厚度较小(小于10cm)的水平土柱,长度为100cm左右,使密度均一,且有均匀的初始含水率。在土柱进水端维持一个接近饱和的稳定边界含水率,并使水分在土柱中作水平吸渗运动,忽略重力作用,作为一维水平流动其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为

????=??t?x????=?a??=?b???????D(?)??x???χ>0 t=0 χ=0 t>0

(a)

(b)

(c)

式(b)中为初始条件,即土柱有均匀的初始含水率?a。式(c)为进水端的边界条件,即土柱始端边界含水率始终保持在?b(接近饱和导水率)。方程(a)在上述定解条件下,求出其解析解,即可以得出D(?)的计算公式。该方程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求解比较困难。采用Boltzmann变换,将其转化成偏微分方程求解。

Boltzmann变换如下:方程a可改写为以距离坐标x(θ,t)为因变量的基本方程即:

?????????D(?)/? (1) ?t???????假定此方程的解是变量分离的,即???(?)s(t) 将其代入以х为因变量的基本方程中,整理后结果为:

s(t)ds(t)1d??dt?(?)d?d?(?)?? (2) D(?)/??d???上式左端只随t变化,右端只随θ变化。该式对任意的t与?都成立,则等式的两端必为同一常数,假定为A,故

?1d?(?)d?d?(?)??=A (3) D(?)/??d???s(t)ds(t)?A (4) dt对式(4)积分的结果为

s(t)??2A(t?c1)?2(c1为积分常数)将此式代回(2)得,

1???(?)?2A(t?c1)?2

1引入参数λ,令??(2A)2?(?) 于是???(t?c1)2 (5) 由b,c的条件得: ?(?0)?0 ,?(?1)??/c1 由此可知c1必须为0,即c1=0

将此代入(5)中,则得到?(?,t)??(?)t1211即为Boltzmann变换

将分别对t和θ求导,其结果代入方程(1)整理后得到求解土壤水分运动的常微分方程

?(?)??2dd??d??D(?)? ?d?(?)??d??0时, 对d?假设?与 ?的关系是连续光滑的曲线,则必然有???i,上式积分,得

???i?(?)d???2D(?)d?即是含水量?随时间和坐标x得变化关系 d?(?)解出D(?)值计算公式为:

?-1)λ?d (d) D(?=??ad?(2)dλ式中,λ为Boltzmann变换的参数,???t12。进行水平土柱吸渗试验时,

在t时刻测出土柱的含水率分布,并计算出各x点的λ值,就可以绘制出?=(fλ)关系的试验曲线。由此曲线,可求出相应于不同?值的d?用式(d),就可以计算出D(?)。

值和?λd?值,应

dλ?a?2 仪器设备

2.1 马氏瓶:H1=70cm,D1=5.0cm;

2.2 土桶:H2=77cm,D2=8.86cm,为便于观测湿润锋,土桶利用有机玻璃制作; 2.3 其它:凡士林、沙网、秒表、尺子等。 试验系统的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

1 2 3 4 9 12 13 11 10 13 5 6 7 8 12 14

图0-1 水平土柱入渗试验装置示意图

1.马氏瓶进水口及阀门A 2.马氏瓶(带刻度); 3.马氏瓶高度控制夹; 4.马氏瓶进气口及阀门B; 5.马氏瓶出水口及阀门C; 6.连接软管 7.土桶水室; 8.土桶水室排水口及阀门D; 9.土桶水室排气口及阀门E 10.土桶(有机玻璃制作) 11.水平土样; 12.取土口; 13底座及法兰; 14.土桶与马氏瓶的支架

3 实验步骤

1 土样的填装

为了保证土柱初始含水率均匀和密度均一,扰动土样要经过风干、破碎和过筛(孔径2mm)。准备好土样后,按照一定的容重1.3g·cm-3和初始含水率分层填装。此实验以每层3cm的高度填装,每层装土时都要击实,并且为了保证层与层之间的良好接触,在装上一层土时,抓毛下一层的土壤。

2 水平土柱的安放

土样填装完毕后,将水室利用螺丝与土桶连接起来,在安装过程中须在可能渗水的部位涂抹一定量的凡士林,特别是在水室的螺丝上,以保证整个土柱不漏水。

3 安装供水装置

为了使土柱进水端的含水率保持不变,进水端采用马氏瓶供水(其中,水室中的水在开始试验时,通过其它途径提供,水室的体积可提前算出,从而可定量加入所需的水量)装置。即图0-1中的2,该装置能自动补水,使水位保持不变(基本稳定在马氏瓶进气口的位置处),同时可以测出补水量,即水平土柱的入渗水量。安装马氏瓶时须将马氏瓶进气口与土柱的上边缘相平齐,以保证试验为零水头供水。

4 检查实验装置并打开各个阀门

将马氏瓶出水口5与土柱进水口用橡胶软管相连接,并保证不漏水。利用漏斗向水室中供水(水室的体积可提前算出,从而可定量加入所需的水量),同时打开马氏瓶的出水口5的阀门C及马氏瓶进气口4的阀门B,关闭水室排水口8的阀门D,此时马氏瓶的进水口1的阀门A也必须是关闭的,同时启动秒表记录试验开始的时间。

5 观测、记录试验数据

记录实验开始时间,相应的读取马氏瓶中的一个水位数据,等到水室中充满水时,可关闭水室排气口的阀门E,即开始记录数据,此实验中每隔30分钟读取一次马氏瓶的水位和土柱湿润锋的值。待水平土柱中的湿润锋到达整个土柱的2/3~4/5时,关闭阀门C,停止计时并读取马氏瓶中的水位,试验供水结束。从湿润锋附近开始迅速取土(取土孔的位置是事先标定过的),测出土柱的含水率

分布,下面表0-1为一实测试验记录数据和相关计算过程。

4 试验数据分析

根据试验时间t和该时刻的土柱含水率分布,用公式???t2可计算出不同θ值对应的λ,将其点绘在坐标纸上。由于受试验设备和测试手段的限制,在实验中人为产生误差,进水端附近土柱的含水率分布会出现跳动和偏高,故对θ~

λ关系应进行修正,使其成为光滑曲线,一般说来,θ~λ关系难以表达成一个

1解析式,故式(d)常改写成差分形式

1?λ?D(?)=-λ?? (e) ?2???a这样,可将θ~λ图划分成条状,然后列表计算,点绘在坐标纸上,计算结果见表0-2。最终将D~θ关系绘在对数纸上。

在实验中,含水量θ的值在某些点出现了跳动和偏离的现象,引起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1) 在实验中取土样时,每取完一个土样时,所用的取土器要擦干净,再取

下个土样,可能在取下一个土样时取土器没有擦干净,造成了有些值得偏离

(2) 在实验中取出的土样没有及时的称量,使土样在空气中停留了较长时间,

土样的含水量发生了变化,造成了实验误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mt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