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规划评价20151226

更新时间:2023-04-16 08:3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方案评价研究

——以中国燕郊物流城项目建设为例Evaluation Studies on Industrial Layout of Logistics Parks Based on

Industrials Clusters

——Be set in Chinese Yanjiao Logistics City project

2015年11月12日

摘要

随着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各类与物流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形态和发展模式层出不穷,尤其是以各种模式的园区为代表的物流产业聚集区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物流园区以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吸引物流服务企业聚集发展,以依托的城市及其制造业与商贸业集群为服务对象,有效释放其服务产业能量,其发展与服务模式与所在区域乃至国家产业布局与发展需要相结合,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物流城作为物流园区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的关键节点,有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与物流产业能否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的重要角色紧密相连。产业集群是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比如在金华义乌市聚集着很多小商品加工销售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饰品产销基地,物流园区也不例外,也有许多相关业务服务企业在此聚集。然而,物流园区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集群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与园区内的相关产业的布局情况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为了充分发挥物流园区的经济促进作用,对物流园区的布局就必须进行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价,找到布局规划中不合理的因素,这样才能根据实际问题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因此,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合理性评价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目前物流园区的实际规划建设当中,在物流园区的布局设计方面,由于设计人员往往仅根据经验、建筑设计规范或者出于提高自身企业运作效率目的等从局部的物流角度出发,对物流园区进行规划设计,忽视了园区内企业间的聚集效益,这样容易造成物流园区内的物流运作效率较低、物流成本较高和企业间相互协作程度低等问题的出现。

本文以燕郊物流城项目建设为背景,首先在对产业集群的特点和影响物流园区产业布局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物流园区产业布局的复杂性和全局性,构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合理性指标体系。然后,分析了评价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非独立网络层次关系,建立物流园区产业布局网络结构。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根据专家对各因素进行评分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并利用super decision软件计算出了各个备选方案最终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物流园区、产业集群、产业布局评价、ANP

ABSTRACT

With the recently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the model of development and various types of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the associated logistics industries' come after, especiall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various modes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gathering area in the logistics park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The logistics park take the function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s the core, attracting logistics service companies to gather to develop, relying on the city and it's manufacturing and commerce industry cluster as a service target, and effectively release of its' services industries' energy, as well as its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models need combine with national industrial layout and development, to mak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s for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ogistics City, as a new term appeared in the Logistics Park's development process, is the city's major infrastructure and key logistics nodes, ha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and logistics city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logistics industry can play a full role in promoting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owadays, industrial cluster is a prevailing economic phenomenon in logistics park, the layout of the logistics park has a large extent with the industrial cluster and agglomeration effects. To optimize the layout of logistics parks must be rational,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we should find irrational factors, so as to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ctual problem. Therefore, a reasonable assessment of Logistics Park industrial layout based industrial cluster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However, in the current actu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logistics park, during the layout design of logistics parks, because the designers are often only based on personal feelings, experiences and build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from a subjective point of view of logistics, planning and design, so easily lead logistics park appear less efficient logistics operation within the high logistics costs and other issues.

In this paper, Yanjiao Logistics City project as the background. First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impact factor of industrial layout in logistics park, a se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aiming at the specificity and complexity of logistics park's industrial layout. Secondly based on the applicability analysis on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the

non-independent network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indicators in performances evaluation system is examined, the industry layout of logistics park evaluation indexes network structure established, and a partial and overall weight determined through the super decision software. hen based on the expert scoring, calculate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and multi-actor evaluation and get the final evaluation results.

KEYWORDS: logistics parks, industrial clusters, industrial layout evaluation, ANP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4)

1.2.1物流园区的研究 (4)

1.2.2产业集群的研究 (10)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

1.4 本文创新点 (13)

第2章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及其评价 (14)

2.1 产业集群理论 (14)

2.1.1产业集群的概念 (14)

2.1.2产业集群的特征 (15)

2.1.3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15)

2.2 物流园区产业集群 (19)

2.2.1物流园区产业集群含义 (19)

2.2.2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特征 (20)

2.3 小结 (21)

第3章燕郊物流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发展条件 (23)

3.1燕郊物流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

3.1.1加快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 (24)

3.1.2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发展 (24)

3.1.3支持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25)

3.1.4提升三河市城市发展能级 (26)

3.2燕郊物流城项目建设的发展条件 (27)

3.2.1区位交通条件 (27)

3.2.2经济发展条件 (30)

3.2.3产业基础条件 (35)

3.2.4政策环境条件 (36)

第4章燕郊物流城总体规划功能布局 (40)

4.1物流形态框架 (40)

4.1.1燕郊物流城的空间位置 (40)

4.1.2燕郊物流城的物理形态构成 (40)

4.1.3燕郊物流城的具体设施 (41)

4.2产业体系框架 (41)

4.2.1燕郊物流城的产业体系构成 (41)

4.2.2燕郊物流城的具体产业体系 (42)

4.3总体结构布局 (44)

4.3.1总体规划设计的原则 (44)

4.3.2总体规划功能布局 (45)

第5章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评价 (46)

5.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6)

5.2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48)

5.3构建指标体系 (51)

5.4相关指标说明 (53)

第6章基于ANP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评价 (57)

6.1评价方法选择及适用性研究 (57)

6.2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层次结构并确定权重 (58)

6.2.1网络层次分析法介绍 (58)

6.2.2 ANP的超矩阵和加权超矩阵 (64)

6.2.3构建指标网络结构 (66)

第7章燕郊物流城项目建设规划布局方案评价 (68)

7.1问题分析 (68)

7.1.1结合实际,分析问题 (69)

7.1.2数据处理 (70)

7.1.3构建依存和反馈关系。 (71)

7.1.4形成两两比较矩阵 (72)

7.2构造指标体系 (75)

7.2.1创建元素集Cluster (75)

7.2.2建立元素集及元素之间的关联 (77)

7.3构造ANP超矩阵计算方案权重 (78)

7.4小结 (83)

第8章结论与展望 (85)

8.1本文主要结论 (85)

8.2 未来研究展望 (85)

8.3 本文的应用价值 (86)

附件 (87)

参考文献 (94)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进程加快和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社会化专业分工的产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作业效率,现代物流孕育而生。由于现代物流具有能够实现商品流通过程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提高企业利润等独特的优势,所以一时间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极具前景的新兴产业。物流园区是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供应链上主要的物流节点,承载着绝大部分的物流作业活动,因此,对于加快商品流通和协调供应链企业协调作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供应链环节上重要的一个节点,物流园区最主要的两个基础性功能就是提供仓储服务和对货物进行装卸搬运。仓储性服务对于物流园区来说是最基本的,因为企业生产的商品为了更快速地对市场反应,需要在相关的物流节点上储存一定数量的库存。此外,为了满足市场个性化的需求,需要根据订单对商品进行再次的生产加工,这些环节中都涉及对商品的储存。在物流园区其他物流作业环节中,装卸搬运承担着衔接桥梁的作用,比如在物流园区对货物进行储存,需要将货物从机械设备上搬运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存储;在对商品进行多式联运时,需要在园区等物流节点上对商品进行换载作业等。具体来说,物流园区在聚集各种物流作业的同时,也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各种个性化的业务服务,包括为企业提供仓储服务、配送服务、包装和流通加工服务等基础性服务和为园区内企业及其客户提供相关的存货质押融资服务的结算和物流金融服务、需求预测和物流技术开发与系统设计等增值性服务。其中根据规划的类型可以将物流园区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等几种类型。在这几种类型的物流园区中,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是早期一些传统物流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顺应经济形势,在原有设施经过改造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形成各种现货交易市场;在原有物流业务服务优势基础上,吸引越来越多的商贸企业在此聚集,形成区域范围内的产业聚集现象;主动改造或建设各类现货交易大厅,为客户提供商贸和物流一体化服务,并引进工商税务、餐饮住宿等配套功能,使现货市场规模迅速发展。

国家在2008年出台《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GB/T21334-2008)对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进行了明确定义,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成为园区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因此,全国很多大中

1

第1章绪论

城市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都在规划或建设物流园区,将分散的仓储中心、货运公司、货运站、集散中心等物流重要作业节点吸引并集中到物流园区,通过产业集群大大提高了物流园区内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商贸和物流联动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使地方政府深受触动。地方政府主动引导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通过政府建设,引导本地散乱的商贸市场和物流企业在此汇聚。或者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投资入驻。既有利于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也有利于政府的集中管理,创造可观的财政收入。

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各个地区和城市正处于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浪潮中,但物流园区规划所涉及的因素众多,投资建设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所以对物流园区进行评价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对于物流园区内产业布局的合理性评价研究。产业布局合理性的研究意义就在于:如何依据产业集聚理论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进行产业空间布局,以达到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区域环境和产业环境,进而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事实上,在目前研究领域中,大多数都是单纯地从企业角度出发,采用技术经济的方法对物流园区规划布局进行分析,进行主观上可行性研究,这样忽视了物流园区内部各个功能性产业之间由于产业集群所发挥出的基础性支持作用。物流园区内产业集群所发挥的集聚作用是否能够带来经济利益,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园区内各个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因此,只有在分析了物流园区内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合理性评价,才能更好的规划物流园区内的产业布局。所以,如何将产业集群和物流园区评价相结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对待建或者己建成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合理性评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由于在物流园区内集群了各种产业,为了更好地对物流园区内产业分布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本文将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物流园区产业布局合理性进行分析,以燕郊物流城项目的规划建设为背景,在分析商贸型物流园区内产业集群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对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ANP法对物流园区内产业布局进行合理性评价。

1.1.2研究意义

产业集群是经济活动中普遍性的发展趋势,由于它在资源整合和协同上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源泉。目前,产业集群区都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就目前发展形势而言,处在同一区域的产业集群模式与物

2

第1章绪论

流园区是共生关系、相伴相随的。此外,产业集群不但能够为物流园区提供一个新的发展契机,而且还能够提高物流设施利用效率、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入新世纪,随着物流产业及相关产业快速的发展,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物流业发展新的经济热点,这种物流园区产业聚集发展模式使得更多个性化的物流需求,可以通过产业园区更专业化和集成化的服务来实现,以便实现聚集效应下的规模经济。

(1)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对物流园区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选址、设施选择及布局、规划建设、综合水平和经营绩效等方面,然而针对园区内相关企业基于产业聚集理论背景下的园区规划研究还尚未深入进行。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对园区的产业布局分析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园区内产业集群现象的根本动因,弥补了传统产业布局规划方案仅从自身角度出发,忽视自身外部园区内相关产业聚集效应所带来的优势的不足,对物流园区的发展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物流园区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目前处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环境下,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兴起更是一种对新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由于物流园区产业聚集是一种新的经济环境下产业组合模式。然而,现在人们普遍对这种模式所带来的更大潜在价值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效率尚缺乏有效的认识。本文对园区产业聚集的模式进行探索,帮助园区经营者在园区布局规划过程中做出更正确的选择和调整,以便更好地发挥集群效应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这对于物流行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①分析物流园区内产业集群效应对产业空间布局合理性的影响,并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

②通过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影响因素,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为物流园区产业布局理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③以燕郊物流城项目建设为例,运用ANP法对基于园区产业集群布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为项目决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3

第1章绪论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物流园区的研究

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区域或者多式联运衔接地,将各种物流作业设施设备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对供应链环节中重要的物流节点进行相对集中统筹规划建设和布局、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改善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相对其他欧美国家来说比较滞后,目前,对于物流园区建设的相关理论认识和实践尚不全面、透彻,这方面的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在当前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积累和借鉴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的经验,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园区发展的快速、有效的好办法。

物流园区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日本。90年代初期,由于经济复苏高速增长,人们对物资的需求和商品交易活动日益频繁等,这种环境下极度刺激了物流需求的迅速猛增,此外,基于这种迫切的物流服务需求,企业对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设也是极为迫切的,物流行业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快速发展起来的,成为一种新的服务行业。随后,随着人们需求和贸易活动范围、方式的复杂起来,出现了满足各种综合型物流服务需求的场所——物流园区。物流园区的出现促进了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园区作为联结经济活动的重要纽带,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商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日本通过建设和发展物流园区,实现了经济增量的发展。随着物流业逐渐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发展起来,已成为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虽然国外对物流园区的研究,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比国内领先,但是,就目前物流产业的发展形势来看,物流园区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前沿探索的研究课题。

(1)国外对物流园区的研究

目前,由于对物流园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际上对物流园区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国外对物流园区的称谓是依据其研究的侧重点来加以说明,主要有三种:即物流节点(Logistics Terminals)、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和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然而,

4

第1章绪论

现在对于针对物流园区称谓研究的文献还是比较少的。当前,国外研究学者关于物流园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园区的选址和建设规模、功能定位与布局规划、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物流系统的运营管理模式、配送路径优化这五个方面。下面根据相关文献的阅读,分别对物流园区研究的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在对选址和建设规模的研究方面,国外研究学者对物流节点、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建设规模确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成熟。Eiichi Taniguchi和Michihiko Noritake通过建立双层数学规划模型对公共物流节点进行分析,主要解决物流园区的选址与建设规模问题。在构建这个模型时,主要考虑了当前交通网络的状况,把它当做一个主要的决定因素,求解过程中结合运用了非线性理论和排队论的相关知识,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得出最终的规划方案[1]。Ronald H.Ballou则是将物流园区看成是物流系统中的某一物流节点,从物流网络规划角度研究了作为网络节点的物流园区选址问题[2]。

在对功能定位与布局的研究方面,英国研究学者Estomih Martin基于提高运作效率的基础上,对物流园区设施的选择和布局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物流园区内设施的布局和物流园区各功能区域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物流园区合理布局的建议和设施选择的衡量[3]。德国研究学者Dubois 和Prade在对研究物流园区的功能进行分析时,首次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求解过程中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计算,以减少定性方法带来的主观判断等对计算结果带来的影响。这种方法现在为许多研究学者普遍使用[4]。

在对物流网络设计和优化的研究方面,Yang-Ja Jang对企业生产和配送的组合网络优化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并基于对该问题特点了解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学模型,在求解的过程中结合遗传算法和拉格朗日松弛算法的优点,采用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对组合网络的优化问题进行了求解[5]。Jayaraman V.和Rose A.对一个包含直拨运输情况,具有多种产品、一个生产工厂和多个配送中心的企业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配送网络的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6]。

在对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方面,国外研究学者对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对日本和德国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分析。在20世纪60年代,物流园区最早出现在日本,日本政府在经过对交通设施配套的情况考虑下,对物流园区进行了规划建设,政府通过补助或低价卖出土地等优惠措施,鼓励物流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等进行开发建设,然而政府实际上并不参与物流园区具体的运营管理。相对日本物流园区来说,虽然,德国物流园区的出现要比日本晚

5

第1章绪论

上二十几年,但是在欧洲范围内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开发中做得最成功。Blancharel通过分析相关政府措策和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总结出:德国物流园区的运营都是在联邦政府的统筹规划进行的,并由州、市政府共同扶持,入驻企业自行经营和管理的模式[7]。

在对配送车辆路径设计的研究方面,Hall和Daganzo 等对货运车辆路径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8]。Salazar-Yusty和Begur等对分销与仓库的位置关系协调问题以及车辆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9]。Feiyue Li 和Bruce Golden 等对开路式车辆路径进行了研究,并构建数学模型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其进行了求解[10]。

(2)国内对物流园区的研究

随着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逐步开展,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研究成果也相继出现。通过文献的查阅和统计可知,国内对物流园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园区的基本特征、整体规划和建设、数量确定和选址、发展战略、规模确定、货流预测和信息系统建设这几个方面,而对于产业集群效应下物流园区的研究也是近几年的事,说明该方向已成为物流业研究的新方向。

在对物流园区基本特征的分析方面,研究学者主要集中于物流园区的定义、功能、类型和作用等几个方面的理论研究。王之泰在《中国需要物流基地》[11]一文中,最先对物流基地的概念、功能、作用以及规划物流基地应注意的问题等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基于分析研究的结论,提出当前我国物流节点的薄弱环节不是大规模的建设建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而是如何更加合理地规划建设物流基地。在《中国需要物流基地》这篇文章中,王之泰教授并没有使用“物流园区”一词,而是用“物流基地”一词来描述这种位于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上一层次的“一种规模非常大的”物流节点。随后,汪鸣在《我国物流业发展政策研究》[12]一书中,则建议采用“物流园区”一词,他认为“这种大型基础设施的发展项目”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物流本身,往往会涉及物流运作、交通运输组织、信息组织、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和城市功能开发与调整等综合性方面,而不是“物流基地”所显示的仅仅是物流运作场所的含义,并对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建设发展模式以及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政策也做了初步分析研究。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对物流基地或物流园区的概念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物流用语国家标准里也对物流园区的定义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我国中心城市的现代物流系统发展规划中大多采用了“物流园区”一词。因此,目前在我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中,特别需要进一步理清有关物流园区的一些基本概念,为物流园区的合理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在关于整体规划和建设的研究方面,对物流园区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不仅对

6

第1章绪论

园区自身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也有利于城市交通和结构的改善。牛慧恩和陈璟(2001)探讨了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若干问题,他们认为由于我国国情和物流业发展现状的特殊性,中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需政府因地制宜对物流企业实行宏观调控[13]。汤珏和孙有望(2008)是在提出我国物流园区的规划不合理及发展不规范的背景下,通过总结发达国家物流园区规划和发展模式为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借鉴[14]。

目前对物流园区的数量确定和选址研究主要是借鉴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一些交通枢纽或货运站场的选址方法。采用的方法主要有: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物流园区的选址,包括重心法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如CFLP法)、非线性规划模型(如Baumel-Wolfe法、双层规划模型)等,相应的算法主要有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等。②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AHP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如杨华龙应用AHP法,考虑位势、设施、功能和发展潜势四个方面对物流园区选址进行了研究;张艳霞运用综合因素模糊评价法研究了物流园区的选址问题等。目前的数学模型确定物流园区的数量和选址的方法主要是借鉴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采用成本最小化模型,但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主要考虑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选址时遵循靠近主要配送需求消费地或需求市场的原则,而由于物流园区在选址过程中,既要考虑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环境效益,因此,物流园区选址时不能仅考虑遵循靠近主要配送需求消费地或市场的原则,否则,就可能使得物流园区的选址处于城市中心区,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并缩短物流园区的经济寿命期,造成巨大的投资损失。采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能够综合考虑物流园区的多种因素,但主要影响因素的选择和对定性因素的量化比较难以把握。因此,如何在借鉴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物流园区选址的特殊性来建立数学模型是物流园区选址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关于发展战略的研究。由于物流园区在我国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它的发展尚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那么对其发展战略进行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有利于为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指导。王婧和高爱国(2007)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物流园区不同发展时期的特征进行探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园区的发展战略和战略重心[15]。王艳和张喆(2008)分析了中心城市物流园区的主要几种发展模式,同时比较了其优势和劣势,探讨了该怎样去选择中心城市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16]。王元媛(2007)在对中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研究中,简单回顾了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历程[17]。当前,我国形成了全国兴建物流园区的热潮,是由于上世纪年代以来,我国的各地地方政府深刻认识到物流园区在各地物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把物流园区的建设

7

第1章绪论

当做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一件大事来抓。罗雄飞,李锦萍(1999)通过对深圳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思考,提出了深圳应该建成多功能现代的综合物流中心,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重点加强仓储,运输,专业性批发市场和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第二阶段,重点发展综合物流企业,在省内外大胆参股、控股,并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这也即是两种物流园区的功能,如今,在深圳的平湖基地,已经实现这些功能,并不断的得到完善[18]。牛似虎在他文中提到中小城市物流的发展建设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因为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建设发展对于我国物流市场体系的建设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

关于选址和布局的研究。选址和布局是物流园区发展中的基础性环节,国内大部分学者已从宏观角度对物流园区的布局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探究,而从微观角度研究得较少。刘颖(2005)研究了同一地区多个物流园区的选址和总体布局情况,分析了国内物流园区地空间布局形式,总结了其选址原则,并深入研究了园区选址的影响因素,在以物流园区的总费用函数为根据,运用重心法和混合整数规划法建立了多个园区的选址模型,同时还建立了园区选址模型和总体布局方案的评价方法[20]。张得志和谢如鹤(2008)在考虑规模经济和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提出了物流园区的布局优化模型,并提出了混合遗传算法,该算法可用于计算扩展网络的最小费用流[21]。陶经辉、乔均(2006)认为划分物流园区内部功能区规划主要是对服务功能的微观设计和定位规划时首先需要进行客户需求与系统分析,即根据目标需求,结合物流园区福射区域的实际情况细分市场划分功能类型其次是进行功能定位和功能区域规划即通过把各个单一的服务功能向物流园区归并和整合后来确定物流园区的功能区域数目和类型再次是进行园区功能区域系统布置[22]。苏超(2010)研究了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与中心内外交通设施、道路的关系。结合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的特点,将中心内外部交通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加入布局规划中,运用方法进行研究,并进行改进,提出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系统设计方法的流程步骤[23]。

在对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研究方面,相对于选址而言,有关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的文献极少,且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方法。因此,对于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仍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在我国中心城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物流园区规模的确定主要采取分两步走的方法:首先,根据物流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GDP、进出口总额等,结合适当的数学模型,预测出物流总量,然后,根据用地规模与物流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水平,得出物流园区总规模;其次,各个具体规划的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采用在总规模基础上分摊的方式,分摊的比例主要是根据城市各个方向的物流量的比例,并参照国外物流

8

第1章绪论

园区建设规模的经验,采用一定的折减比例来确定,由于目前还没有规范的折减比例关系,因此,这种折减比例还是粗略的估计。

关于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目前,已有很多企业在研发现代物流园区的信息平台建设,但还缺少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该平台,所以研究园区之间、园区内各企业之间信息平台共享的统一性和有效性成为重点。张锦和牟惟仲等(2001)对物流园区的网络容量规划及信息表征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园区信息系统的内容及其功能,并提出了该系统的结构与通信方案[24]。谢英红等(2009)将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划分为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企业平台及物流作业管理信息平台这三部分,并对每个平台构建了不同方案[25]。

在对物流园区的货流预测研究方面,物流园区的货流预测是物流园区数量、功能设计、选址和规模确定的依据。目前,在我国中心城市的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中,物流园区的物流量预测主要采用货运量来代替,这是因为:物流量是物流活动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量的总和,当前在没有系统的社会物流量统计的情况下,由于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实现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货物运输量的变化趋势来衡量社会物流量的变化趋势是最接近实际的。而目前对于货运量预测采用的主要方法有GM(1,1)法、神经网络模型等定量分析预测模型,但任何预测模型都有一定的预测误差,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预测方法,提高模型预测的精度是预测物流园区物流量的关键。

关于产业集群理论下物流园区的研究。产业集群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应用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物流园区的发展,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傅成红(2006)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物流园区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物流园区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并设置了享有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了嫡权-AHP 组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并通过重庆寸滩物流园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验证[26]。桂寿平和何景师等(2008)进行产业集群和物流园区进的耦合性分析,指出产业集群区域物流园区的耦合模式与建设规模关系,并提出了建设规模的确定方法,以广东乐从为例进行验证性研究[27]。

基于上面研究文献回顾可知,国外研究学者对物流中心、物流节点和配送中心的研究表现为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建立模型等定量分析研究为主,多集中于对选址理论、功能定位与布局规划等方面的研究,然而我国物流园区的研究发展较快,但是研究方向发展得不平衡,其研究深度也不足,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应用较少,一些研究理论与物流园区的实践没有得到有效结合,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划建设和互动发展等角度。

9

第1章绪论

1.2.2产业集群的研究

产业集群理论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它的一般性概述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然而,实际上最早涉及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在经济学发展之初就开始了,比如亚当·斯密分工与市场范围的关系。本文主要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评价研究,因此产业集群理论归纳起来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产业集群的内涵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产业集群的内涵

产业集群是众多有关集群表述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根据各人的理解角度不同可以是多样的,它可以表述为“区域内相关产业的聚集,以便于通过地域性合作获取绩效优势”

[28]。波特的竞争优势强调突出了相关支持产业的重要性,在他的相关研究中提出了横向和纵向这两类基本模式的产业集群后,引发了人们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兴趣。产业集群也可以说是一种企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可以基于地理特征和产业特征来对产业集群进行定义。在地理高度集中的集群中,它的含义就和地理特征息息相关,所以在界定产业集群的根本特征之一可以选用地理特征。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从空间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现象,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地域相互联系的企业的聚集体[29]。

王辑慈(1992)认为集群揭示了一些地方的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产业集群就是指具有专业化特征的企业和有关机构在地理空间集结成群的现象[30]。波特(1990)从产业链角度来进行界定,认为产业集群包括一系列相关联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往往向下游拓展到销售渠道和客户,横向扩展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并且还包括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他认为产业集群是一些地方相关的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31]。

(2)产业集群的竞争机制与优势

竞争优势是某个产业集群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产业集群或其他组织结构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家资源,专业市场,区域创新能力等。在产业集群的竞争机制

10

第1章绪论

分析以及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以下的文献进行分析和阐述。

韦伯则通过研究集聚经济的优势分析集聚经济的形成,他认为集聚因素造成的经济性——“一般经济开支成本”[32]降低是影响集聚经济形成的重要因素。随着对产业集群研究的深入,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主要是沿着两个思路加以补充和拓展地区竞争优势的直接经济要素和区域创新环境的非直接经济要素。

Thomas从企业角度研究产业集聚的发展,研究了企业的迁入与迁出与集聚发展阶段的关系。马歇尔从外部经济角度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概括为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的外溢三个关键因素。Holmen Magnus和Staffan Jacobson探讨了产业集群的确定问题,研究了传统的投入产出分析和用户——供应商关系式基于产品和专业,对于确定基于知识外部性和扩散产业集群是不合适的,并提出了基于专利确定产品集群的新方法[33]。

地区竞争优势以波特(1998)为代表,他通过构建由需求条件、要素条件、相关支撑产业和企业竞争战略结构四要素加政府组成的“钻石模型”来研究产业群的竞争优势。他认为企业从集群中获得供应商、专业化信息、公共服务以及获得专业化技能和有工作经验的雇员以获得竞争优势微观层次的企业由于地理集中性形成中观层次的产业集聚,使本地化经济和外部化经济得到加强,产生协同效应获得竞争优势[34]。仇保兴认为“集群内的每个小企业都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优势”,通过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形成的小企业集群组织是大多数行业中小企业减低了集群企业的交易成本、外部化价格和内部化价格,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35]。陈剑峰认为产业集群的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其知识的空间根治性。魏守华等从直接经济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两个方面分析集群的竞争优势。前者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四个方面后者体现在区域创新能力上[36]。

区域创新环境是以“加利福尼亚”学派等为代表的创新理论学者,他们强调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区域创新能力。王辑慈(1992)从三个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优势经济因素,如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社会学,如降低交易成本创新角度,如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37]。

根据以上研究文献回顾可知,已有文献主要是从某个较大的地域中集群中的产业通过获得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产生的协同效应所获得的成本的降低。但是研究的范围较广,在成本的计算中是比较笼统的,而本文在研究物流园区中关于产业布局合理性评价中主要研究的是其中因

11

第1章绪论

为物流活动的效率。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文在分析产业集群和物流园区产业布局特点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其它物流园区或者区域产业布局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物流园区产业布局合理性的绩效影响因素和影响的机理,以及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劣性等,然后构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评价法进行了指标权重的确定和最终评价结果的计算,并对燕郊物流城项目产业集群布置方案进行评价。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理由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相关理论及概述。首先对对产业集群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价值链理论进行阐述;其次对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特征进行归纳,并对物流园区商业模式的概念、分类及发展趋势进行概述。

第三章燕郊物流城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发展条件。主要论述燕郊物流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适合项目建设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和交通环境等。

第四章燕郊物流城总体规划功能布局。首先阐述项目建设的功能定位,其次对燕郊物流城项目进行全面的规划功能布局。并运用本文所建立的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对燕郊物流城项目产业集群布置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章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方案评价。本章主要分析了产业布局评价的评价原则和影响因素,在结合前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园区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

第六章运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评价法对物流园区产业布局评价。主要分析了网络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并指出该方法适用于物流园区产业布局的评价。在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运用super decision软件计算得出了最终的评价结果。

第七章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对燕郊物流城项目建设规划布局方案进行评价。根据前面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燕郊物流城建设项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在备选的产业布局方案中选出合理的、科学的布局方案。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ms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