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财政思想史考试大纲

更新时间:2024-07-07 18: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 考试性质

本课程属于限选课,主要为财政学专业学习了必须专业课之后或同时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其专业知识面,夯实其专业基础。其评价标准是高校本科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时应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时能融会贯通。因此考试时为闭卷考试,考题也有一定难度。

考试对象一般为财政学专业二年级学生,但也有少数的外专业其他年级的选这门课的学生。 二、考试的范围

考试范围包括本学科的几个重点学派代表人物的财政思想。具体包括:古典学派,庸俗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纯经济学派、供给学派、福利经济学派、货币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制度学派等九个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的财政思想。详见本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

西方财政思想史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和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应能: 1、 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学派代表人物的财政思想。 2、 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范畴和论断。

3、 用某些理论比较和分析有关的实际经济问题和政策。

4、 结合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国际、国内经济生活现象和问题,来评价有关理论问题的现实意义 5、 准确、恰当地使用本课程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达。

四、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全校统一规定考试时间和地点。 (二)答题时间

两个小时

(三)考试题型及其比例 名词解释 15分 判断改错 30分 简答题 30分 论述题 25分

第二部分 考查的知识范围

第一章 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

第一节 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经济理论

一、产生:古典经济学派在法国的表现形式活跃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70年代。

二、基本经济思想: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只有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纯产品”即农产品扣除生产费用后的余额,只有农业才是

社会唯一的生产部门。其税收理论奠基于经济思想上,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布阿吉尔贝尔和魁奈。

第二节 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

一、布阿吉尔贝尔

1、极力主张振兴农业经济,减轻农民税收负担,对重商主义关于金银货币即财富的观点及所推行的财政税收政策,进行激烈抨击和批判。 2、提出改革旧有税制的主张:整顿间接税,扩大直接税的比重;取消国内关税、出口税和渡口税,改革人头税 3、在谷物生产贸易中,主张谷物输出自由化,输入严格控制,即课以高关税 4、强烈反对货币税,主张实行实物税。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二、魁奈

1、主张实行土地单一税制,认为赋税只能对土地的纯产品直接课税,主张取消其它税收;任何方法征收的税收,结局都是土地所支付的,因此是最简单、最合理、对于国家最有利、对纳税者负担最轻的课税形式。 2、倡导轻税政策。税负就和国民收入的数额保持均衡。 第二章 英国古典经济学派 第一节 威廉。配第的财政思想 一、主要经济思想: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二、财税理论:(1)税收原则论:公平、确实、便利、节省;(2)税收来源论:认为取得公共收入的办法,以征收田赋为好;(3)论证了当时人民不愿纳税的9个方面的原因,(4)讨论了当时各种税收的利弊。包括人头税,什一税,国内消费税。(5)税收经济功能论:主张运用税收手段调节对外贸易,主张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第二节 亚当。斯密的财政思想

一、(1723-1790),财政学之父,理论巨著《国富论》,全书共分五篇。其核心为以自然秩序论为基础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斯密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财税理论都是建立在这种经济自由基础之上的。 二、主要财税理论: (一)支出理论:

斯密主张竭力控制政府的支出规模,尽量压缩政府的活动范围,即主张“廉价政府”。斯密界定政府职能的同时, 分析了公共经费的最佳筹资渠道。与君主 的义务相对应,国家经费开支也分 国防费开支、司法费用开支、公共事业费开 支以及维持国家元首的威信所需的费用开支等。 (二)关于收入的理论

1、关于政府的收入结构:认为政府收入主要由国有资产收入、税收收入、公债收入、受益税收入、其他收入包括手续费、罚金等构成。其中前面两种收入是政府支出的主要财源。 2、关于税收的理论:

(1) 赋税四原则论:平等原则,一国公民必须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纳税;确实原则,每一个国民应当完纳的赋税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更;

便利原则,各种赋税的日期和完纳的方法,须给予纳税者更大的便利;最少征收费原则 (2)赋税来源论:科学地提出了一切赋税归根结底出自社会三种基本收入:地租、工资、利润

(3)各税收的性质与税负论,对各种税收的税负情况都有论述。利润税,地租税,劳动工资税,人头税和消费税。

(三)关于公债的理论:斯密从其经济发展观和国家观出发,从其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理论出发,得出了公债有害的结论。他对公债持坚决的反对态度,反对公债的发行。他认为,靠发行公债来弥补政府支出,等于原工商业资本为政府所吸收,被挪用于非生产性用途,这乃是国内原有资本的浪费,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四) 关于预算的理论:斯密从其“廉价政府”观出发,主张严格控制政府支出规模,反对财政赤字,力求预算平衡,奉行“量入为出”的主张。量入为出并不是建立在任意收入基础之上的支出,而是通过调节收入达到既定的收入总量,然后才根据收入安排支出。被 称为

2

斯密教条。在财政政策上是以年度预算平衡准则进行实施的。

第三节 大卫.李嘉图的财政思想

一、明确提出税收与国家经济之间的关系,认为税收影响经济的发展和扩大再生产。主张减少税负,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二、反对将税收用于非生产性支出,即财政支出

三、奠定了税收各论的基础,充实了税负转嫁理论。包括地租论、农产品税、工资税、利润税。

第三章 庸俗经济学派的财政思想

第一节 萨伊的财政思想

一、税收本质观:课税在本质上是国民所作的牺牲。因此他主张限制政府的非生产性消费和赋税规模。 二、税收原则:适度;公平;最小限度烦扰纳税人;不妨碍再生产;有利于提高 国民道德

三、税收转嫁与归宿理论:“供求弹性说”

第二节 约翰.穆勒的财政思想

一、政府职能论:必要职能和选择职能; 二、税收原则 论;

三、累进税和比例税的选择 ;倡导比例税

四、论直接税和间接税。第一个交税收划分为直和间,依据是均等牺牲原则。

第四章 德国历史学派 第一节 李斯特的财政思想

一、 经济发展阶段论:将人类经历过的社会划分为五个阶段:野蛮和狩猎阶段;游牧文化阶段;自给自足农业阶段;制造业阶段;(分

为供当地消费和为世界贸易两个部分)。认为德应扩张制造业, 二、 建议通过征收进口关税来建立保护制度,反对自由贸易政策。

第二节 斯泰因的财政思想

一、税收再生产学说:主张税收应当和国家向人民提供的物质资料与服务相等,国家应向所有人提供物质资料与服务,所有人民都要纳税,两者之间存在有机循环。

3

二、提出经济原则、财政原则和国家经济原则。

第三节 谢夫勒的财政思想

一、财政思想:财政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财政分配的基本准则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税收思想:较早系统研究纳税人的负担能力与累进负担制度之间的关系。认为税收的源泉是财产与所得,主张实行差别课税,并赞同

累进制。

第五节 瓦格纳的财政思想

一、国家观:确立了“社会国家”的理论,认为国家是历史的产物,国家的职能不应仅限于用法律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这一狭窄范围内,还应有社会职能,如发展教育文化等。 二、首次提出“社会政策的赋税”这一概念。

税收与其它财政范畴一样,也是历史的产物,满足国家财政需要不是税收的唯一的目的。认为税收一方面有获得财政收入的纯财政

目的;另一方面有运用税权对所得和财产分配进行干预与调整社会政策的目的。 三、完整提出税收原则:四项九端原则。

1、财政政策原则,包括收入充分原则和收弹性原则 2、国民经济原则,包括慎选税源,慎选税种, 3、社会政策原则,包括普遍,平等原则

4、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定,便利,最少征收费原则。

四、按照课税客体的性质,将税收划分为收益税系、所得税系、和消费税系,深入探讨了税收负担能力问题,提出量能负担的原则。 五、提出“财政支出不断增长论”。

第五章 纯经济学派的财政思想 第一节 马歇尔的财政思想

一、试图寻找政府进行微观干预的理由,以论证政府驾驭价值规律的合理性。在关注资源配置问题时,从社会总满足出发,以消费者剩余概念为工具,分析了政府干预行为的成本代价及其社会福利效果。

二、首次提出外部性的概念,还看到了教育的外在性,主张增加政府的教育投资。 三、税收理论上的贡献:

1、开创了税收转嫁与归宿问题的局部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2、提出 以累进税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竭力主张对富人的财产和个人所得征收累进税,以缓和收入不均。

3、地方税的征税范围、性质和设计等问题。认为选择地方税的征税对象和范围,要以不导致工人的流动为优。而且地方税最好是采取有偿性税种的形式,即大部分地方税应当用于直接增进当地居民和工人的福利 上,而这些福利和便利除了由当地政府提供外,是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更便宜地提供的。

4

第二节 道尔顿的财政思想

一、财政思想的出发点:认为财政学的中心问题,是研究将社会经济资源用于最有利益的方面,财政学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就是“最大利益原则”。认为,最好的财政制度,就是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能够取得最大社会利益的财政制度。提出两个衡量社会经济福利增长的主要标准:生产力的进步和产品分配的进步。 二、税收分类

1、按照税收是否具有转嫁性质,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2、根据课税物品在用途上的相对持久性不同,分为财产税和货物税; 3、以国家征税的意图为标准,可分暂时税和永久税; 4、根据税收客体不同,要分为对人税和对物税;

5、根据税制中税种构成的数量不同,税收制度可分为单一税制和复合税 三、税收的归宿

四、提出和区别了税收的直接负担与间接负担、货币负担与实际负担四个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提出税收归宿就等于税收的直接货币

负担。

五、分析了在商品课税情况下,商品价格和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对于税收归宿的影响;得出结论:一种税课加于任何对象,其直接货币

负担常根据课税对象的供给和需求弹性的大小,按比例分配于卖方和买方。如果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相等,则买方和卖方平均分担税收。这时,课税对象的价格将涨至税额的一半。 六、税收原则

1、平等牺牲说,税收直接货币负担的分配,必须使各个纳税人的直接实际相等。

2、比例牺牲说,即每一个纳税人的税收直接实际负担,必须同他们来自收的的经济福利成比例。 3、最小牺牲说,一种税制对纳税人的总体直接负担愈少愈好,主张只对最大的 所得额征税。

4、维持纳税人固有地位说。实行比例税。 七、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三节 塞力格曼的财政思想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1)严格区分三个概念:税收冲击,税收转嫁和税收归宿。(2)税收转嫁的方式:前转、后转、消转、税收资本化。(3)从十一个方面研究了制约资本主义税收转嫁和归宿的因素和条件:课税物品的耐久程度,课税物品的生产是受垄断还是受自由竞争法则的支配,税收属于一般税还是特别税,资本的流动性,课税物品是否具有弹性,生产上的便利程度,产品的生产费用水平变化,等。 二、纳税人逃避税收负担的方法:将税收逃避分为违法逃避和合法逃避两大类。合法逃避进一步分类意中逃避和意外逃避。 三、税收压迫与税收效果:

第六章 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思想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m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