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范文模板

更新时间:2023-12-16 18: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模板--仅供参考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通许县中等职业学校 张三

摘要:求助者东东,男,15岁,初三,因升入初中后学习不适应,由分班时的第一名下降到30名引发了头疼、头晕、不易入睡等躯体症状,根据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考虑到求助者父母的期望过高造成的心理伤害,没有考好诱发的躯体症状是由于怕同学不喜欢自己,自尊与自卑的心理同时存在引起,与之共同协商后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通过七次咨询,有效改善了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基本消除了躯体化症状,取得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自知力 糟糕至极 焦虑 ABC理论 黄金规则

一、 来访者一般情况

姓名:东东。性别:男。年龄:15岁。初三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无慢性病史。 二、 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

主诉:最近一个多月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头疼、头晕、不易入睡的情况;烦躁、有时顶撞老师,辱骂同学。与家长交流有口吃现象。家人劝说无效,所以家长带其来咨询。

个人陈述:小学阶段自己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可是进入初中之后发现自己不能很快适应,学习方法和进度都与小学不同,学习吃力,发现比自己学习好的同学很多。每次考试,自己都很紧张,很努力地准备,可是越紧张越看不进去书,脑子很乱,结果考试结果很糟,自己感觉很丢人。此后经常情绪烦躁,上课注意力也不能集中,虽然想尽量管住自己,但心里总是东想西想地感到不安,觉得同学们不会喜欢自己这个学习不好的同学,作为一个学生,怎么可以成绩不好呢?

1

写作业的时候经常写着写着就开始发呆,晚上睡觉前总是翻来覆去的不容易入睡,睡着后经常做梦,白天有时感到疲倦。 三、 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

东东小学时学习好,老师喜欢,父母也引以为骄傲,走到哪里都是一片赞美之声。可是进入新学校以后,不能及时适应,出现学习成绩下降。

观察该生衣着整洁,身体智力均正常,意识清楚,交谈较流利,但是提起考试学习的事情明显有些烦躁。目光有点躲闪。性格内向敏感,自尊心强,不善言谈,不喜欢与同学交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 四、来访者背景资料

(一)个人成长史

东东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足月顺产,有一个6岁的妹妹,母亲身体健康,有一段幸福的童年时光,小时候是个乖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上小学后是个好学生。个性强,父母对其期望值较高,管教严厉。

(二)一般现状的描述

自述心烦意乱,经常拿着笔发愣,想学习却总是心里很乱,头也疼,静不下心来,有头晕的情况。记忆力尚好。不易入睡,多梦。现在就读于一所私立学校。学校管理严格,竞争压力很大。 五、咨询问题的归类或诊断

(一) 对是否精神障碍的基本判断

根据东东的资料,综合其相关因素,无精神病家族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经过医学检查了排除了器质性病变,本人对症状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根据判断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东东的主客观世界统一,无感知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知情意协调统一致,其情绪和行为反应与其经受的现实刺激相协调;个性相对是稳定,一贯表现为内向、自卑的性格特点;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可排除精神病。 (二)心理问题的归类

2

从社会学层面来看,东东心理问题属于学校的学习与适应问题;从心理学层面来看,属于认知问题、情绪问题、性格问题;从医学层面来看,根据CCMD-3,该案例不足以诊断为神经症。

(三)诊断和诊断依据

东东的心理问题诱因是近期刚刚发生的考试事件,只有一个多月;和平时相比,情绪反应不太强烈;没有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未泛化,根据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诊断为心理正常,心里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

(四)鉴别诊断

与神经症相鉴别(可与焦虑症相鉴别):神经症的特点是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问题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该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并不严重,病程短,引起心理冲突的原因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是考试没有考好引起的,是较强烈的现实性问题,属于常形。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严重心理问题是经历了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东东虽然有顶撞老师的情况,看似反应较强烈的情绪,但是时间不长也不太频繁,和平常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关;诱因是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平常的考试,不属于强烈刺激;刺激无泛化。所以不属于严重心理问题。 六、咨询师对问题的归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东东处于青春期,心理正处于敏感时期,内心容易产生冲突;

2、心理学原因:东东进入中学后,学业难度加大,学习方法需要改变,反应力较慢的他没有很快适应新学校的生活,成绩下降带来了心理压力,内向的性格不能帮助他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多次考试之后,他对自己有了评价降低,内心深处强烈的自尊与自卑同时存在,产生了冲突,导致了“糟糕至极”、“好学生一定要学习好”的绝对化的想法,“再也没有人会喜欢我”――过度概括化的想法,焦虑情绪产生。心理防御机制为避免心理受到伤害,出现一系列躯体化的症状,逃避学习带来的压力。

3

2、社会学原因: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给这个内向孩子一定的伤害,使其失去安全感;父母生育二胎,妹妹受宠。使其失去在家中的重要地位,心理受挫却被家长忽略。进入中学,老师家长一味重视学业却忽视了人格的教育,进入重点中学后的孩子往往不再优秀,更加感到被忽略。就这样自尊与自卑同时出现,发生冲突。

4、个性特征:该求助者个性内向敏感,没有过多的爱好和特长,有一定的自卑感,倾向于内归因,不善于倾诉和沟通来排除心中的烦恼和痛苦。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与判断,经与求助者协商,按照具体、可行、积极等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求,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改变其学习不好“糟糕至极”的想法;对考试有正确的认知,减轻焦虑症状;和父母谈话,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任,让他重新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帮助他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改善当前人际关系,和同学建立友谊,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终极目标: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与其个性和成长过程有关,通过咨询帮助其正确看待自己,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二)所依据的理论和采用的技术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 八、拟实施的步骤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心理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4

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东东尽情倾诉,与之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通过摄入性谈话、观察,收集求助者大量的临床资料。

整理与评估临床资料,了解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其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做出初步诊断,并进行鉴别诊断。

在找出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和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和实施方案。向求助者讲解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求助者能接受此理论对其问题的解释。

2、领悟阶段:

通过对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论述,使求助者在更深层次上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引导求助者分析自己的问题,并举例说明自己的问题的根源,使他进一步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与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关系,在咨询师的引导下,使其领悟到:“考试成绩不好,学习不好,一切都完了”是一种糟糕至极的非理性观念,“好学生就应该学习好”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全班没有人会喜欢和我在一起”符合不合理信念中的“过分概括化”的典型特征。

与父母谈话,请父母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多一些关爱。使他们意识到关心孩子使孩子得到爱与安全感的重要性,对孩子的爱要付诸于实际行动。

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其明了诱发事件A,找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B,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

A1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B1我必须学习好,这样大家才能喜欢我。C1产生焦虑的情绪,学习时情绪难以集中。A2期末考试,B2我必须考好,考不好很丢人,同学会看不起我,没人喜欢和学习不好的人在一起。C2情绪紧张导致期末考试没有考好。A3期末考试成绩糟糕,B3分数下降,没有考好很丢人,糟糕至极,一生全完了。C3情绪更加焦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头疼、失眠多梦、头晕、烦躁不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md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