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学 期末考试题库

更新时间:2024-05-27 19: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网络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 什么是网络金融?有什么特点?

概念: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支撑的各项金融活动、制度和行为的总称,包括电子货币、电子支付、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证券以及网络金融安全、管理和政策等内容。 特点:

1) 网络化和虚拟化: 2) 高效性与经济性: 3) 透明化和非中介性:

4) 具规模经济效益: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效益递增。需求方规模经济、供给方规

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 什么是网络经济?它带来哪些经济理念的重构?

网络经济:就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通信技术在网上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相关经济形态活动的总称。 网络经济带来经济理念的重构:

? 服务比产品重要:消费者更注重于获取服务、生产者服务收入提高。一流的企业卖

标准,二流的企业卖服务,三流的企业卖产品。 ? 关系比能力重要:企业获取社会好感是需要成本的;网络可以帮助获得同情与帮助。 ? 增量比存量重要: 20世纪美国最大的公司隶属的行业依时间顺序是钢铁、石油、

汽车、电话、软件、网络。 ? 专业比综合重要:地域优势的淡化;“酒香不怕巷子深”;对抗式的竞争→交错式的

竞争。

3. 电子商务给金融业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金融业赖以生存的经营环境,将给网络金融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金融业将是网络经济的最大受益者,也将成为网络经济最持久和强大的推动力 。

(1)电子商务使金融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增强竞争力; (2)电子商务使金融业超越时空限制;

(3)电子商务使金融业拥有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4)电子商务进一步巩固金融业的支付结算地位; (5)电子商务促进金融机构向全能服务型发展; (6)电子商务改变金融业的传统管理模式 。

4. 为何说电子商务进一步巩固金融业的支付结算地位?

第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一直并将继续担当金融中枢的角色,如果没有商业银行的参与和推动,电子商务无疑是空中楼阁;

第二,伴随着电子化、网络化的潮流,银行业率先实现网络化经营,成为电子商务最积极的参与者和最有力的推动者;

第三,长期的发展使银行业树立了稳健、诚信的良好社会形象,构造了安全、快捷、发达的支付网络,这些优势决定了银行支付体系仍将是网络经济交易方式的首选;

第四,银行在电子商务体系结构中仍将担当网络支付结算服务的主要角色。交易者的信用状况及其维护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前提之一,而银行恰恰是社会信用的经营者,在维护社会信用秩序方面比较具有优势。

1

5. 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现状没找到)

? 安全技术问题:在我国网络金融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遇到网络犯罪、计算机病毒、

黑客入侵等安全威胁。同时,还存在着由于技术落后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 法律监管问题:网络金融在我国还是新兴事物,相关的法律制定更为滞后,完

整的法律体系还未形成。目前大部分网络金融服务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由于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出现后涉及的责任认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现在仍难以解决。

? 人才问题:网络金融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既精通金

融知识又熟悉网络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然而,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培

养模式较为单一,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不完全符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 CNFN

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英文为CNFN(China National Financial Network):就是使中央银行、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机连接在一起的全国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2. CNAPS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 (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 System):是在国家金融通信网(CNFN)上运行的我国国家级的现代化的支付系统,是集金融支付服务、支付资金清算、金融经营管理和货币政策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系统。

3. CHIPS

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是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是最重要的国际资金调拨系统。常与SWIFT配合使用。它是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主要以NewYork为资金结算地。具体完成资金调拨即支付结算过程。

4. 微支付

是在Internet应用中,经常发生一些小额的资金支付,大约少于5美元。例如,Web站点为用户提供有偿下载音乐、发送一个短消息等。如目前短消息费用从手机费扣除就可理解为微支付。

5. 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

6. 电子支付系统

指支持消费者、商家和金融机构通过Internet使用安全电子交易手段,使用新型的支付工具——电子货币完成数据流转,从而实现电子支付以实现商品或服务交易的整体系统。电子支付系统中包含了购物流程、支付工具、互联网安全技术、信用及认证体系以及现有的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系统。

7. 超级网银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是2009年央行最新研发的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通过构建“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系统架构,实现企业“一站式”网上跨银行财务管理。

简答题

1. 电子货币的特征:(1)是虚拟货币;(2)发行主体分散;(3)异质性;

(4)信息安全性;(5)匿名性带有极端性; (6)需要二次结算;(7)无地域限制

2

2. 电子货币的典型中介运作流程。

步骤①,发行者A根据a银行的请求,发行电子货币;

步骤②,用户X对a提供现金或存款,请求得到电子货币,a将电子货币向X授信;

步骤③,X将由a接受的电子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授信给Y;

步骤④,Y的开户银行b根据Y的请求,将电子货币兑换成现金支付给Y(或存入Y的存款账户):

步骤⑤,A根据从Y处接受了电子货币的银行b的请求,与电子货币兑换将现金支付给b(或存入b的存款账户)。

3. 网络支付方式的分类。

(1)按开展电子商务的实体性质分类 ? B TO C 型网络支付方式:

主要多用于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进行网络交易时采用的网络支付方式,比如信用卡网络支付、IC卡网络支付、数字现金支付、电子钱包支付以及最新的个人网络银行等。这些方式的特点就是较适用于不是很大金额的网络交易支付结算。

? B TO B 型网络支付方式:

主要多用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部门单位进行网络交易时采用的网络支付方式,比如前面电子货币中介绍的电子支票网络支付、电子汇兑系统、国际电子支付系统SWIFT与CHIPS、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金融EDI以及最新的企业网络银行等。这些方式的特点就是较适用于较大金额的网络交易支付结算。 (2)按电子商务支付数据流的内容分类 ? 指令传递型网络支付方式

支付指令是指启动支付的口头或书面命令。支付指令的用户从不真正地拥有货币,而是由他指示金融中介机构替他转拨货币。指令传递型网络支付方式也是这种情况,常见的有银行转拨指令支付(含有电子资金转拨EFT、CHIPS、SWIFT等、电子支票、网络银行等)、信用卡支付。

? 电子货币转拨型网络支付方式

3

客户把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保存在一张卡(比如智能卡)或是硬件中某部分(如:一台PC或一个手机)的支付机制。一旦客户拥有电子“货币”,他就能够在因特网上把支付款项转拨给另外一方。常见的有智能卡支付、数字现金支付以及一些微支付等。 (3)按电子商务网络支付金额等级分类

? 微支付:是在Internet应用中,经常发生一些小额的资金支付,大约少于5美元。例

如,Web站点为用户提供有偿下载音乐、发送一个短消息等。如目前短消息费用从手机费扣除就可理解为微支付。

? 消费者级支付:满足消费者和商业(包括企业)部门在经济交往中一般性支付需要的支付

服务系统,亦称小额零售支付系统,通常满足价值大约在5到500美元之间的网络业务

支付。如信用卡、小额电子支票等网络支付方式。小额支付处理的支付交易金额虽小,但支付业务量很大(占总支付业务的80%—90%)。所以这类系统必须且具有极大的处理能力,才能支持经济社会中发生的大量支付交易。

? 商业级支付:价值大于500美元的业务,常表现为中大额资金转帐系统,这是一个国家网络支付系统的主动脉。如金融EDI、电子支票、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等。一般说

来,跨银行间市场、证券市场或批发市场所发生的支付,其金额之大、时间要求之急,都表明这些支付属于大额支付系统处理的业务。

4. 我国的电子支付系统的组成。

目前,中国基本上己经建成如下9类支付系统:同城清算所、全国手工联行系统、电子联行系统、电子资金汇兑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网络银行系统、邮政储蓄和汇兑系统及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综合应用题

1. 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体系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并图示。

? 客户:是电子商务交易中的负债方,使用支付工具进行网上支付,是支付系统运作

的起点。 ? 商家:是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债权方,有权向金融机构请求资金入帐。

? 客户开户行:是指付款客户在其中拥有资金帐户的银行,向客户提供网络支付工具和服务信用。

? 商家开户行:是商家在其中开设资金帐户的银行,是整个资金结算过程中的资金流

向的目的地,又称收单行或接收行。 ? CA认证中心:是网上商务的准入者和市场规范者,是个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机构,负

责对各方的身份真实性进行认证,并发放和维护数字证书,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秩序。

4

2. 举例说明一个国际资金清算过程。并图示。

例如,纽约的A行经国际线路,如SWIFT网(CHIPS交易数量的80%是靠SWIFT进入和发出),接收到某个国家甲银行的电子付款指示,要求A行于某日(Value Date,即生效日)扣其往来账,并将此款拨付给在纽约B行设有往来账户的他国乙银行。若A行和B行均为CHIPS的成员行,则这笔资金调拨可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完成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 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是商业银行的电子商务开展方式,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的需要。 网络银行是以现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采用电子数据形式,通过互联网开办银行业务,提供个性化商业银行服务,具有新型组织形态的银行。 有些地方把网络银行又叫电子银行e-bank。应该说不完全准确,网络银行是电子银行发展的最高级阶段,是Internet时代的电子银行。

2、 纯网络银行

是完全依赖于Internet发展起来的全新电子银行,它本身就是一家银行,是为专门提供在线银行服务而成立的。纯网络银行也可以称为“只有一个站点的银行”,这类银行一般只有一个办公地址,既无分支机构,也没有营业网点,几乎所有业务都通过网上进行。最大优点是节约费用,运作成本低。

3、 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是指网络银行未能满足客户的意愿,使公众对银行产生负面效应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系统存在技术缺陷、系统存在重大的安全缺陷和其他网银系统风险的连带责任风险三个方面。

简答题

1、 简述网络银行的特征。

? 高度数字化

? 不受时空限制,提供3A服务 ? 边际成本递减

? 客户价值的差异化

2、 简述简述网络银行的主要业务。

? 基础网络银行业务:

第一、信息服务:银行自身信息、银行产品和业务介绍、金融信息。

5

第二、交流服务:客户信箱服务、查询服务、贷款申请、 账户资料更新。其中,查询服务是目前主要的交流服务。

第三、交易服务:网络银行的个人业务和公司业务。 ? 新兴网络银行服务:

1) 网上支付,是在B2C、C2C等电子商务活动中发生的网络支付行为。

2) 账户整合,指网络银行提供的可以供客户同时了解在多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

司开设的各类账户的交易情况。 3) 银企直联通过网络将企业财务系统与银行连接起来,企业用户可直接在自身财务系

统中管理其银行帐户。

3. 试述网络银行建设的目标或原则。

1) 连续拓展。随着业务的发展,系统应具有调整和扩充系统功能的能力,同时保持应用和

数据的一致性,适应不同应用环境和不同应用水平的需要。

2) 高度可靠。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要能对结构复杂、分布广泛、计算机应用水平各异的

所有用户和所有系统,进行统一、安全的管理,确保业务的可靠运行和系统的安全稳定。 3) 高度安全。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涉及加密/解密、安全和认证,防止非法侵入和病毒干扰等。系统安全主要包括:业务数据的安全管理,支付结算处理的安全控制,数据传输的加密解密和数据完整性控制,交易过程中的安全认证等。 4) 集成多功能。确保网络银行系统与现有电子银行业务信息系统实现有机的集成,以便为

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和个性化的银行综合服务。集成性原则还应体现在业务服务、

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三者的集成。

4. 试举例说明网络银行的定价策略。(这个好像有点问题)

1) 免费策略

网上银行对部分服务采用免费策略的理由在于:首先,网络银行的成本结构,每增加一笔业务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第二,网络银行处于发展阶段,采用免费定价策略,能更好地激励客户接受网络银行服务。第三,免费策略有助于提升网络银行的市场占有率。 2) 优惠价格策略

网络银行的经营成本低,能够将这部分成本节约通过优惠价格的形式转移给用户。优惠价格一向是网络经济活动主体的常用策略。 3) 客户价值定价策略

客户价值定价策略是指网络银行利用其强大的客户信息处理系统对每一位客户的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加以综合分析,并定义“客户价值”。网络银行再针对不同价值的客户,提供符合其消费特征的个性化服务,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和灵活的收费标准。

论述题

1. 试论述网络银行的主要风险及管理策略。

第一、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有安全性风险、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风险和客户误操作风险等三种表现形式;

第二、信誉风险:包括系统存在技术缺陷、系统存在重大的安全缺陷和其他网银系统风险的连带责任风险三个方面。

第三、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有关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相对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发展滞后。当网络银行发生交易纠纷,现行法律并无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清晰,致使当事人无法分清各自责任,因此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评估风险:确定风险及量化风险,确定银行的实际风险承受能力,判断可能发生的风险是否可控。管理和控制风险:包括实施安全策略和措施、测评及升级产品和服务、信息披露和客户培训以及监控风险。

6

2.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创新问题及措施。

? 问题:1、创新不够充分;2、调研不够充分;3、产品创新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缺乏有

效配合;4、创新周期过长。

? 解决措施:1、创新战略;2、客户细分;3、创新机制和流程; 4、创新业务部门;5、

创新的风险管理。

综合应用题

1. 试设计一个中等规模的网络银行的系统架构,图示并说明。(找不到)

网络银行的系统架构主要由网络银行技术架构、人员与部门组成架构、业务平台架构组成,网络银行的技术架构主要由网络服务系统、硬件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组成。这四部分构成网络银行的系统运行环境,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第四章 名词解释

1. 网络保险

主要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网络保险中介机构以因特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

狭义: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的网络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有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实现网上投保,直接完成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广义:还包括保险公司利用网络开展的各种经营与管理活动。 2. B2C网络保险:包括人寿险、健康险、车辆险、家庭财产险等 3. B2B网络保险:财产险、工程险、信用险等

简答题

1. 网络保险的特点和比较优势。

? 特点:虚拟性与低成本、时效性 、交互性 、个性化、产品多样化 ? 比较优势:

7

对保险公司:简化交易,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行业壁垒,加剧行业竞争;不受时空限制,扩展业务机会;扩大知名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组织结构。

对客户:方便快捷,自主选择;信息丰富,选择广泛;享受全天候服务;享受个性化服务;保护隐私。

2. 网络保险发展的现实基础。

行业基础——来自于保险业的发展:竞争、发展 技术基础——来自于网络技术发展:速度、费用

客户基础——来自于中国网民结构变化:网民多、年轻化 环境基础——来自于电子商务制度建设:安全认证、法律

3. 我国网络保险程序的主要流程。

4. 试论述网络保险的营销管理。(好像有问题)

? 网络保险营销理念的转变

① 保险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保险消费者是网上主动搜索保险信息的网民;大范围的选择比较成为必然;个性消

费的回归;注重技术的购买行为。 ② 保险信息模式的变化

双向信息的传播方式;推拉互动的保险信息供需模式。 ③ 保险营销出发点的转变

时空观和虚实观;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信誉的观念;学习的观念。

④ 保险市场性质的变化

直接网上交易;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保险市场细分的彻底化;保险商品的销售和交易方式的转变。

? 网络保险营销策略的转变

① 根据目标市场定位来确定产品 ② 产品定价策略的变革 ③ 营销渠道的变革 ④ 促销手段的变化

? 网络保险营销策略的转变

保险营销决策所需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处理都是自动的和实时的,对营销决策支持能力提升。

8

第五章 名词解释

1. 网络证券

指在因特网上进行的各种证券交易活动的总称,通常是指券商或证券公司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为投资者提供证券交易所的实时报价、查找各类与投资者相关的金融信息、分析市场行情等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帮助投资者进行网上开户、委托、成交和清算等证券交易的全过程,实现实时交易的一项活动。

2. 网络期货

网络期货是指投资者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各种期货交易活动的总称。网络期货交易主要是在各种期货的网络交易,包括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利率期货、货币期货。

3. 套期保值

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

4. 银证转帐

银证转账是将指将股民在银行开立的个人结算存款账户(或借记卡)与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建立对应关系,通过银行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网点自助设备和证券公司的电话、网上交易系统及证券公司营业部的自助设备将资金在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划转,为股民存取款提供便利。

5. 第三方存管

是一种新的保证金管理模式,是为了落实《证券法》和监管要求而在证券全行业限时实施的一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制度。 主要是为了避免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防范系统性风险,核心就是“券商管证券,银行管资金”,就是客户保证金由过去的券商管理,转为银行(即所谓的第三方)管理。 简答题

1. 网络证券的特征

1)全天候、全球化交易 2)差错率低 3)成本优势显著:信息沟通、客户联络与拓展、场所成本、边际成本等

2. 网络证券的交易程序。

1) 选择经纪人,开立委托账户,包括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须携带身份证、银行卡到证券

营业部办理签约登记。 2) 根据投资决策,办理买卖委托。包括现场交易、场外自助委托交易。后者又分网络交易、

电话语音交易和银证通客户交易等。 3) 竞价成交:集合竞价方式和连续竞价方式。连续竞价的成交原则: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和数量优先。

4) 清算交割:证券交易所组织券商进行冲抵交割,券商要与投资者进行缴费清算。

9

3. 期货的功能。

1) 价格发现:期货价格是参与期货交易的买卖双方对未来某一时间的商品价格的预期。 2) 套期保值: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 3) 投机获利:利用不同月份、不同市场、不同商品之间的差价,同时买入和卖出不同种类

的期货合约以从中获取利润。

4. 网络期货交易的优势。

1) 交易成本的低廉性

2) 开放的交易系统有利于流动性的改善 3) 个性化信息服务增加了投资的透明度 4) 技术先进,出错率低,交易安全 5) 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第六章 名词解释

1. 网络金融产品

金融服务机构为开展业务需要,提供的存在于由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构建的虚拟空间的产品,其形式为独立或附着于金融工具的一系列金融服务。金融产品是服务性的产品,即网络金融产品是网络化、虚拟化的金融服务性产品

2. 客户关系生命周期

是指提供网络金融服务的机构与客户建立和保持关系的市场寿命,即从客户关系的形成到客户关系的成长、保持、直到失去,是在关系营销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而具有长期性、重复性、服务性和信任性的交易关系。

3. 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服务形式,是一种于CTI技术,充分利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多项集成功能,与企业连为一体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它通过电话系统、E-mail、Web页交互系统、移动网络等新信息技术方式,连接到个人信息数据库,并由计算机语音自动应答设备或人工客服将客户要检索的信息传播给客户。

4. 歧视定价

即差异化定价,根据网络金融服务产品对客户需求满足的不同程度,来制定不同的价格。分为直接价格歧视和间接价格歧视,采用个性化定价和群体定价两种策略。

论述题

1. 试分析网络金融客户关系管理生命周期各阶段及其营销策略。

10

2. 说明哪些因素影响网络金融产品服务供应商的定价能力?

? 获得服务产品的便利性:要求网站导航清晰、搜索方便、校验迅速、界面友好、服务个性化等。便利性越好,定价能力越强。

? 网络金融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产品信息:通过网站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信息供客户选择比

较,增加客户体验与依赖性。信息越丰富,定价能力越强。 ? 客户认知程度:品牌知名度越高,则定价能力越强。

? 网络金融服务产品的丰富程度:服务产品种类多、产品差别化程度越高、产品信息越丰

富,则定价能力越强。

3. 网络金融服务产品的分销有哪些渠道。

1) 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渠道。主要通过各金融网站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此外也

可以借助其他网站进行分销和推广。 2) 基于通信网络的营销渠道。主要通过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等渠道进行分销推广。

3) 第三方网络金融渠道。即第三方网络金融服务供应商对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公司

所经营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整合,利用自身的资源,向客户提供多种理财产品和增值服务,并为投资者的购买提供渠道的平台服务。如钱袋网(www.kdmoney.com )、金融界(www.jrj.com ) 等。

4. 试述网络金融客户关系管理战略。

1) 细分客户

11

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主动发掘培育网络金融优质客户;实施有效的优质客户管理。 2) 实施优质客户管理

3) 必要的组织再造与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是以挖掘和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实现基于与客户相互交流的业务流程重构,统一客户联系渠道,针对客户需求及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平安构建的由网站、呼叫中心、门店、业务员直销四大体系整合的综合金融立体服务网络。 4) 建设信息平台数据库

整合信息渠道,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提供决策支持。 第七章

1. 网络金融安全

网络金融安全是保证用户和金融系统安全的方法、手段、措施和管理的统称。安全性要求有: 完整认证、信息完整、无拒付支付、有效的查账机制、隐私权。

2. CFCA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英文简称CFCA,于2000年6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是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权威的安全认证机构,是重要的国家金融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颁布后,国内首批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资质的CA之一。

3. 网络金融面临的安全挑战。

? 计算机安全: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

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 2、计算机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个方面。 ? 物理安全:物理安全就是保护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媒体免遭地震、水

灾、雷击等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或操作失误,以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破坏的技术和方法。主要通过冗余技术、备份技术、安全保卫措施等实现。 ? 逻辑安全:逻辑安全指的是信息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

正常可靠地运行系统,网络服务不中断。主要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安装系统补丁、关闭

服务、端口,加密、设置密码等进行防范。

第八章 名词解释

1. 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也称之为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2.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影响因素有货币流通速度、货币的需求动机及利率水平等。

3. 法定准备金

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规定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但对于电子货币,是否对其余额要求一定比例的法定准备,目前存在较大争议 。总的来看,电子货币有导致法定准备金减少的趋势。

4. 公开市场操作(好像有问题)

电子货币的流通使用增加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复杂性和难度。一方面,电子货币

12

的大量使用,有利于缩短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时间,使中央银行可以更迅速地调节货币总量和资产价格。一旦公开市场业务的收益稍高,货币资金会迅速转移,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的调节作用将更为迅速。另一方面,电子货币多主体发行和大量使用替代通货时,会导致中央银行由发行通货换取的利息性资产的收益大额减少。而央行资产负债的缩减,可能使央行由于缺乏足够的资产负债而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从而使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降低。 论述题

1. 在电子货币体系下,货币的性质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

1) 电子货币是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竞争性”货币

2) 电子货币将传统货币的“流通手段”与“价值尺度”、“储藏手段”职能相分离。 3) 电子货币是一种“市场货币”。

2. 电子货币的发行供给机制是怎样的,对货币总供给结构有影响?

1) 发行供给机制:

? 仅作为支付手段时:电子货币发行多主体性。当社会商品交易对电子货币的需求越大,

电子货币的发行额也越大。而支付效率越高,电子货币的需求越大。电子货币支付的比例越大,货币乘数越小。 ? 代表银行一般性负债时:当电子货币被普遍接受时,电子货币的发行就具有信用创造行

为。代表银行一般性负债时:被储蓄的次数越多,电子货币的派生能力越强,电子货币在社会货币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高。 2) 对货币总供给结构的影响

? 当电子货币完全用于支付时的货币总供给

当电子货币完全用于支付时,电子货币只在支付清算过程中存在,部分代替纸币的流通。社会的货币供给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货币供给总量不变。 ? 当电子货币部分用于支付时的货币总供给 社会购买力增加,社会的货币总供给增加。 ? 当电子货币用于储蓄时的货币总供给

当电子货币用于储蓄时,就具有了派生能力,这必然会导致社会货币总供给的扩张。

3. 电子货币的应用普及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传统金融理论下,货币供应量由基础货币量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决定,电子货币出现将直接影响中央银行发行基础货币的数量,并通过货币乘数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巨大影响。 ?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Base)、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

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 货币乘数也称之为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

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4. 请从法定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三个方面论述电子货币对货

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

法定准备金

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力度下降

1) 电子存款账户的引入将使电子货币取代了一部分有准备金要求的储蓄,这样,网络银行

中的存款准备金所占比重下降,缩小了法定准备金的作用范围,使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法

13

定准备金施行货币政策面临困难。但是,由于目前电子货币替代的主要是流通中的现金,因此中央银行不需要对其政策工具进行显著的调整。 2) 电子货币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创新,便利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创造新型负债

种类来减少甚至逃缴法定准备金,因为存款准备金是不计息的,存款准备金的减少会降低机会成本和融资成本。商业银行通过减少法定准备金会破坏法定准备金的作用机理 ,?

减弱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 再贴现政策

电子货币的发展使货币资本之间的转化更为容易,当再贴现政策的成本较高时,商业银行可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资金,再贴现政策的功能被削弱了。 但是,电子货币需要依赖传统货币来保证其货币价值,当发行者面临赎回压力而需要向中央银行贷款地,再贴现率仍能调整其贷款成本。而且再贴现率还有告示效应,作为政策信号,能加快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反应速度。

? 公开市场操作

电子货币的流通使用增加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一方面,电子货币的大量使用,有利于缩短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时间,使中央银行可以更迅速地调节货币总量和资产价格。一旦公开市场业务的收益稍高,货币资金会迅速转移,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的调节作用将更为迅速。 另一方面,电子货币多主体发行和大量使用替代通货时,会导致中央银行由发行通货换取的利息性资产的收益大额减少。而央行资产负债的缩减,可能使央行由于缺乏足够的资产负债而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从而使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降低。

第九章 名词解释

1. 操作风险

指网络金融机构由于自身交易系统、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存在缺陷,机构内部管理失误或控制缺失,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等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2. 业务风险

指网络金融机构在拓展金融业务时由于虚拟金融业务的特殊性质和运行机制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实用性风险、信誉风险、网络链接风险

3. 网络金融监管

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为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推动经济的发展,根据法律法规对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支撑的金融活动所实施的监督管理。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论述题

1. 网络金融风险的主要种类和基本内容。

? 市场风险:指网络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外的资产与负债各项目的头寸或组合,因市

场价格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 信用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指传统意义上的由于债务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给网络金

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广义的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债务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变化,导致网络金融机构作为债权人而持有的资产的市场价值发生不利变

14

动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 操作风险:指网络金融机构由于自身交易系统、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存在缺陷,机构内部

管理失误或控制缺失,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等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 技术风险:是指网络金融机构在运营的过程中,由于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客观或人为地

造成网络金融机构亏损的可能性。 ? 业务风险:指网络金融机构在拓展金融业务时由于虚拟金融业务的特殊性质和运行机制

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实用性风险、信誉风险、网络链接风险 ? 法律风险:

1) 因一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及滞后而引起的法律风险。网络金融属于新生事物,

法律法规滞后,使部分金融问题处于无法可依的不确定状态,造成相关主体在网络金融系统上的行为的法律属性和后果具有不确定性。

2) 因各国相关法律法规冲突而引起的法律风险。相关主体在无区域边界的网络空间上

的行为与其隶属的政治地理疆界经常脱节,造成法律管辖权的模糊及法律适用上的困难。

2. 网络金融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品种形成的业务风险体现在哪些方面?

? 实用性风险:所谓实用性是指网络金融服务能够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特性。而实用性风

险则主要是指由于客户自身条件和需求内容的不同,要求网上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也

各不相同而造成的风险。由于个体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和文化背景不同,有的强调稳健性,有的侧重于快捷性。客户在进行网上交易时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情况,对各个机构的交易及特点进行认真的比较,以选择能够充分满足自身需求的网上金融服务。如不加以重视,就会出现失去客户的风险。

? 信誉风险:因在网络金融服务中出现失误、差错或侵害客户权益,致使网络金融机构信

誉下降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客户无法登录系统,导致客户停止使用该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不良影响公开后其他客户可能随之离开该机构。一家机构出现问题,客户就会认为采用与该机构相同或相似的系统或产品的其他金融机构也将跟随着出现问题,

导致客户流失。重大的安全事故,无论它是由外部还是内部攻击造成的,都将降低公众或市场对该金融机构的信心,进而对整个网络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产生怀疑,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金融系统的崩溃。 ? 网络链接风险:是指网上银行等金融机构链接不到足够的其他电子商务网站,银行无法

为客户在网上消费提供支付服务,造成客户转移注册,并最终导致收益损失的可能。客

户在网上消费到哪里,所注册的网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就应跟踪链接到哪里。网上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实现盈利目标,就必须吸引到大量的客户。为此,网上银行一方面要向社会公众做好宣传与营销,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要做好与其他著名商务网站的链接,让他们提示客户在进行消费时优先链接到自己的网址,使用本行提供的交易支付工具。如果网上银行等金融机构链接不到足够的电子商城或其他知名网站,就会出现客户流失现象,并最终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经济收益。 而当所链接的网站不能对客户交易或隐私提供安全保护时,网络金融机构也会面临更多的链接风险。

3. 为什么说网络金融比传统金融面临更大的风险考验?

第一,风险总量放大。在网络空间中,所有经济活动表现为货币信息的传递与转移,在网络

平台上流动的不是货币资金,而是代表货币资金的数字化信息,该信息所代表的货币量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货币拥有量,从而使得风险总量放大。

第二,风险的防范变得困难。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实现信息的快速远程处理功能提供了强大的

技术支持,但在提供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使支付、清算风险的传递和扩散速度变快,范围变广,风险的积聚与发生可能就在同一时间,使得风险的防范变得

15

非常困难。

第三,金融监管难。网络金融整个交易过程几乎在网上完成,交易的虚拟化使金融业务的开

展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与此同时也造成交易对象的身份难以明确,交易过程很不透明,金融监管当局很难准确了解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实际情况,由此引起的信息不对称使网络金融风险更集中,风险形式更多样化,风险扩散速度更快。

4. 网络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确保国家金融秩序安全;保障货币政策的实施;维护金融机构间公平有效的竞争;保护存款人及投资者利益 原则:

? 依法监管原则。一方面网络金融机构必须纳入国家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督管理,要有法律

保证;另一方面管理当局实施监管必须依法而行。保持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和一贯性,保证监管的有效性。

? 动态调整原则。金融监管当局还应注意如何顺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跟踪网络技术的

发展,对过时的监管内容、方式、手段等及时进行调整。监管应与网络金融业的发展同

步,以免成为发展的羁绊。尽快修订不合适的规则,同时要有前瞻性提高监管的事前性和先验性。

? 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网络金融的发展毕竟在于满足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

要,追求发展就必须讲求效益。因此,金融监管必须切实地防范风险同促进网络金融机构的效益协调起来。 ? 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外部强制管理再缜密严格也是相当有限的,如果管理

对象不配合、不愿自我约束而是千方百计设法逃避、应付对抗,那么外部强制监管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相反,如果将希望单纯地放在网络金融机构本身自觉自愿的自我约束上,则实难有效避免种种不负责任的冒险经营行为与道德风险的发生。因此,时时要把创造自我约束环境和加强外部强制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 适度竞争原则。管理重心应放在创造适度竞争环境上,既要避免造成金融业高度垄断,

排斥竞争从而丧失效率与活力,又要防止出现过度竞争、破坏性竞争从而波及金融业的安全和稳定,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剧烈动荡。

5. 在网络金融环境中,如何协调各国的监管措施?

? 建立统一的监管平台。设立类似“世界央行”的监管平台,负责协调各国的跨境金融行

为及利益平衡,调控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及业务特许和许可,避免出现监管套利和恶性竞争,为网络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提供组织基础。

? 建立统一的法律框架。有助于网络金融业务的跨境拓展,减少和消除各国的法律障碍,维护网络金融相关主体的权益,从而为网络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提供制度基础。 ?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包括资产、负债计量的会计准则,风险辨识、评估和计量标准,

监管口径标准,产品的服务规范及定价准则等。从而促进各国网络金融系统的兼容性,为网络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提供运行基础。

6. 结合你所了解到的一些事例,论述该如何促进我国网络金融监管的健康发

展?

我国经济信息化程度不高,网络金融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对网络金融业务监管的政策、方针的制定与实施应采取慎重态度,既不限制它的发展又不能放弃监管,通过适当的金融监管,促进我国网络金融更快更好地发展。

① 完善现行法律,补充适用于网络金融业务的相关法律条文。首先,要对现有法律不适 应的部分进行修订和补充,其次,要对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先行立法保护。

16

② 结合网络金融业务的特点,完善现行业务营运监管办法。要从业务经营的合法合规性、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等方面根据网络化条件来适时进行调整、补充,构造一个符合网络金融生存、发展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和操作系统。

③ 督促开展网络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强化内部管理,从内控制度入手降低金融风险。 ④ 加强金融监管部门的技术力量,提高监管水平。应逐步实现利用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对网络金融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诸如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信贷台账管理、预警分析和智能化决策等运作系统,通过网上实时控制,提高监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⑤ 密切与其他国家监管机构的联系,提高网络金融的监管效率。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应加强同外国金融监管当局合作,定期开展监管情况交流,切磋网上金融监管措施。同时加强与网络金融发展较快的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流,加大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引进先进的监管理念和技术。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m7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