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政府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24-05-26 20: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新政府工作报告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全面实施“强农、重工、活商、兴教”四大发展战略,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顺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2011年,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55亿元,是2006年的2.04倍,年均增长15.29%;大口径财政收入3.15亿元,是2006年的5倍,年均增长37.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亿元,是2006年的7.43倍,年均增长49.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3亿元,是2006年的6.83倍,年均增长46.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亿元,是2006年的2.51倍,年均增长20.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67元,是2006年的2.04倍,年均增长15.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29元,是2006年的2.02倍,年均增长15.13%。

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等旱作农业新技术,粮食产量稳中有增。蔬菜、果椒、养殖、劳务四大支柱产业和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蔬菜面积由2006年的12.4万亩扩大到21万亩,果园面积由19.5

万亩增加到31.9万亩,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72个、规模养殖场120个,五年累计输转劳务67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8亿多元,培育发展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累计新修渭河堤防28.3公里,衬砌维修通广渠、南岭渠、沐浴渠等灌渠66.1公里,新建提灌工程8处,新修梯田15.9万亩,综合治理小流域191平方公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施了西北部人饮等四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49个村20.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完成各类造林16.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6%提高到22%。土地使用权流转步伐加快,累计流转4.1万亩,有力地促进了种、养业的规模化发展。建成沼气15159口,为农村能源清洁化打下了基础。大石乡马川村、新兴镇雒家村等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主导产业逐步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县域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因企施策,攻坚克难,平稳完成了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实施了大唐甘谷发电厂2×30万千瓦“以大代小”技改项目,新建了甘谷祁连山公司120万吨水泥生产线,搬迁扩建了甘肃盈科化工公司,新办了兴材环保加砌块公司、佳通塑业编织袋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坚持“产业集聚化、工业园区化”发展思路,规划新建了六峰工业园和二十铺—— 磐安工业园,县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配套完善了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引进入园企业13户,8户竣工投产,5户正在加紧建设。建筑建材、化工颜料、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企业规

模不断壮大、效益逐年提高,新恒达化工公司、天宏鞋业公司等4户企业进入全市“10强50户”行列,县域工业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商贸旅游业繁荣活跃。坚持实施“商贸活县”战略,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或改造完善了冀城木材市场、磐安果蔬批发市场、雒家农产品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和产地市场,发展了一批购物超市和连锁经营店,覆盖城乡的市场网络体系逐步形成。深入推进“家电下乡”活动,兑付补贴资金943万元,有力地拉动了消费需求。积极开展县级粮油储备,大力实施“藏粮于民”工程,全县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大像山、尖山寺、姜维墓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2011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亿元,较2006年净增1.6亿元,年均增长30%。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抢抓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灾后恢复重建等机遇,五年共组织实施各类重大建设项目586个,完成总投资46亿元。其中,实施公路交通项目138项12.6亿元,实施工业项目39项15.8亿元,实施城镇基础设施项目76项5.8亿元,实施农业农村项目143项4.9亿元,实施社会事业项目168项5.1亿元,实施商贸流通项目22项1.8亿元。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兰洽会、西交会等重大节会平台,广泛开展招商引资,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8项,引进资金40.47亿元,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五年来实施项目之多、投资规模之大,成为历史上最多、最好时期。

城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先后新建或拓宽改造了冀城路、新城

路、南北滨河路等12条城区主干道,“五纵九横”的城市路网结构基本形成。新建了冀城广场、火车站广场、滨河公园,改造了大什字文化广场和姜维广场,实施了城区供水改扩建、生活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电网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启动了6平方公里的县城西区综合开发工程,建成了六峰小区、恒盛佳苑等有一定规模的住宅小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磐安、安远、大石、金山等乡镇小城镇初具规模,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0.5%。扎实开展了城乡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活动,县财政投资500多万元,完善了市政设施,有关部门加大了综合执法力度,有效解决了占道经营、倚门经商、交通拥堵和脏乱差等突出问题。配合完成了天定高速公路甘谷段建设,新建或改造了通甘公路、麦甘公路、秦甘公路等3条县际公路,改造完成了安远至礼辛、八里湾至大庄、金山至西坪、六峰至古坡、谢家湾经磐安至金川等通乡公路7条169公里,建成通村水泥路119条311公里、通村砂砾路258条862公里,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966公里,基本实现了县际公路顺畅快捷、县乡公路铺油硬化、乡村公路通达通畅。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两基”水平得到巩固提高,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上线人数和上线率连续12年保持全市第一。全力实施以中小学危房改造为主的教育项目,新建改建各类学校185所,新增校舍16.5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科技工作不断进步,争创科技成果47项,“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再次通过复评验收。

特色文化大县建设步伐加快,新建了县文化大楼、13个乡镇文化站和251个农家书屋,创作了《甘谷县歌》、《睢阳魂》、《甘谷史话》等一批文艺作品,数字广播电视转换有序推进,甘谷脊兽、甘谷道情、甘谷木雕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完成了中医院搬迁,新建改建了县医院住院大楼、15所乡镇卫生院和一批村卫生室;全面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和报销比例逐年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加强基层基础管理,新建了11个乡镇计生服务所,完成了人口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了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目标。第二次经济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档案管理、二轮县志修编、气象、地震、体育、双拥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民生状况持续改善。认真落实十四类29项强农惠农政策,通过“一册明、一折统”累计发放各类强农惠农资金8亿多元。城乡低保覆盖面逐年扩大,补助标准逐年提高。新建了县级中心敬老院、谢家湾中心敬老院和金山中心敬老院,五保户集中供养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认真落实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各项政策,2803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稳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7万人。不断加强城乡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改造农村危旧房7500户,改造贫困残疾人危房265户,建成康苑小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150套,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284万元。扶贫开发成效明显,农村贫困面由2006年的27.6%下降

到17.8%。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着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不断强化治安防控措施,在城区重点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建立了县应急指挥中心,改善了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和法庭的基础条件,坚持开展“严打”整治和禁毒专项斗争,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和农资市场的专项整治,加强物价监管调控工作,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活动,妥善处理了一大批信访问题,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事业健康发展。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全社会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修订完善了县政府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433件、政协委员提案624件,群众关心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县乡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创建了县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了县、乡密码通信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重大项目和惠农资金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促进了政风行风的持续好转。在各乡镇建立了政务大厅,方便了群众办事。积极推行政务、村务、厂务、校务公开

和村民自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今后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后劲、提升优势、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支持甘肃加快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关中—— 天水经济区建设和省、市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将更加密切,有利于我们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合作;国家将天水确定为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和装备制造业基地,有利于我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发展水平;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条件大为改善,为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只要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扶持壮大优势骨干企业。积极协调解决骨干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支持骨干企业提高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认真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加强银企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抢抓国家振兴天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遇,支持传统企业改进工艺、兴办关联产业。积极实施商标战略,做大做强电力能源、建筑建材、化工颜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工业,新培植6户以上企业跻身天水市“10强50户”行列。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

时”制度,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项目。重点抓好电力、建材、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节能技改工作,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做大做强商贸旅游业,力争在壮大第三产业上实现新跨越 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建设中国供销甘肃东部(甘谷)物流中心,打造陇东南规模较大的商品集散地;大力实施“万村千乡”、“退市还路”、“双进”等市场建设工程,新建改建一批乡镇综合市场和集贸市场,完善提升一批农产品产地市场,规划新建一批社区市场和便民市场,形成以物流中心为龙头、城区综合市场为骨干、乡镇集贸市场为支撑、城乡便民市场为节点的市场网络体系。

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实施“农超对接”工程,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着力构建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改造提升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业,积极培育中介服务、社区服务、信息咨询、休闲健身等新兴产业,健全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形成城区配送、乡镇集散、中心辐射、区域联动、物流畅通的发展格局,努力实现传统商贸流通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按照“融入大关中、建设大景区、发展大旅游”的思路,整合资源,打造精品,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加快发展配套产业,创建大像山国家4A级旅游景点;加快古坡—— 武家河生态旅游区建设,深入挖掘伏羲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逐步形成人文

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相互映衬的旅游亮点;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对接,创造条件兴办旅行社,开辟旅游线路,逐步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大县的转变。

五、统筹抓好城乡基础建设,力争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大力推进三级城市建设。按照县城三版规划,坚持“东西拓展、向北延伸、中心建成区集中改造、配套、完善”的思路,加快县城西区、南北滨河路、冀城路三大板块开发建设步伐,有计划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强给排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便民市场、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力争到2016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1万人以上。

全面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多元化融资、市场化运作,分类型、分层次推进小城镇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以沿川、沿河、沿路为重点,加快新农村示范片带建设,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设农村居民新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逐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努力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水平。加快县内公路升等改造,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打通断头路、建设联网路、硬化乡村路,实现县际公路二级以上、通乡公路三级以上、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柏油

路目标,形成连接高速、县际发达、乡村通畅、快速便捷的公路网络体系。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力度,提高公路通畅能力。逐步扩大农村公交覆盖面,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

六、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力争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上实现新跨越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扶持发展特殊教育,重视支持民办教育和老年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认真实施各类教育建设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创建一批省、市级示范校,打造全省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巩固提高“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成果,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创建十大科技示范基地,加大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加快发展文体事业。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和影剧院。重视培养文化人才,扶持发展文化企业。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华夏第一县文化内涵,做大做强文化品牌,努力建设全国历史文化名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竞技体育上台阶、上水平。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全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县医院标准化建设、中医院特色专科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急救中心、村卫生室建设等项目,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疾病监测和防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做好重点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坚定不移地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和各项节育措施,稳定低生育水平,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

加快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志、统计、气象等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力争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完善各类社会救助救济制度,加快敬老院、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步伐,建立以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制度,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逐步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认真落实就业扶持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和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家政、信息咨询、物业管理等服务业,积极帮助城镇失业困难群众就业;全力争取实施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项目,扶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努力保

障农民工有技能、有活干、有钱挣。加强劳动监察,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强化劳务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每年输转劳务13万人(次)以上,创劳务收入11亿元以上。

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认真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行为,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严密防范“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切实抓好禁毒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深化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健全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八、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力争在提高政务工作水平上实现新跨越

加快职能转变,建设服务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效能监察,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积极推行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切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牢固确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公众满意度。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抓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工作,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

示、风险评估和听证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和发展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改进工作作风,建设效能政府。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大局意识和效率意识,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把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向重点工作倾斜、向民生倾斜、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倾斜,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专项整治活动,突出作风转变这个关键,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在政府各部门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办法,着力提高行政效能。

坚持反腐倡廉,建设清廉政府。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民生保障、项目建设、惠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行政审批、招投标、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管,严肃财经纪律,严防腐败发生。加强廉政教育和纪律教育,严格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努力建设敬业负责、勤政高效、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

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265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9项;清理规范性文件486件,其中:废止203件、修订58件、保留225件。积极推行政务信息公开,严格执行重大项

目、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和跟踪督查制度,确保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105个单位的668项审批服务项目实现了集中审批,“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简化了办事程序,方便了群众办事,政务大厅运行良好。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健全完善教育、监督和惩处各项制度,强化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责任考核,公务员廉洁勤政意识显著增强

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24件、政协委员提案150件。深入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在政府机关中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十项制度,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制定出台了干部人事编制、政府投资项目、灾后重建、黄金矿产资源开发、矿产资源规费收缴等多项管理制度和办法,政府行政行为全面规范。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全力做好禁种铲毒工作,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积极开展“县长大接访”和“民情大走访”,出台了《西和县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实行重点信访案件县级干部包案制,以旧城改造、企业改制、灾后重建等为重点的一批信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全县社会大局在灾后重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保持了和谐稳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过去的五年,是自身建设明显加强,社会局面保持最好的时期。五年来,我们坚持执政为民抓服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管理创新,自觉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推行政务公开,重视政风行风建设,规范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强化行政效能监察。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完成了县政府机构改革,制定完善了重大事项议事规则,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了公安办公大楼、检察院业务技术用房、3所基层法庭和17所基层司法所,完成了“五五”普法任务。深入开展以治安防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访维稳、安全生产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全县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进一步优化

两当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0月21日在两当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两当县人民政府县长 孙根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及2011年工作回顾

县十五届人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两当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工作全局,紧紧依靠全县人民,经受“5.12”特大地震灾害和艰巨的灾后重建以及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等各种严峻考验,聚精会神搞建设,团结奋进攻难关,苦干实干谋发展,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灾后重建总体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过去的五年,在两当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胜利。“5.12”特大地震给我县造成了巨大损失。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紧急调拨、发放应急资金和救灾物资,全力恢复生产生活,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通过三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县列入规划的277项灾后重建项目基本完工,完成灾后重建投资14.18亿元,其中中央重建基金5.73亿元,灾后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通过实施灾后重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得到极大促进。

——经济总量再攀新高。经济增长速度年均保持在10.3%以上。“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47亿元;人均GDP达到6478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58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0.30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0.32亿元;财政支出达到4.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14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大

幅度增长。

——项目建设引领发展潮头。五年间,共实施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项目278项,总投资10.6亿元,完成投资9.17亿元。争取项目261项,总投资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亿元;大力开展产业招商、节会招商等招商引资活动,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9项,签约资金10.8亿元,到位资金5.5亿元。

——农村经济活力涌现。围绕“核桃、中药材、蔬菜、畜禽、烤烟”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开发,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粮食产量稳定在3万吨以上。核桃发展到400万株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袋料香菇发展到95万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牛、猪、鸡、獭兔年均出栏0.53万头、2.75万头、8.11万只、0.81万只。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亩以上。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60个。完成了狼牙蜜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及豆坪村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4个、移民搬迁工程9处,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7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96万亩,新修梯田2.1万亩,建成沼气池6068口,安装太阳灶7311台。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处,解决了2.2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全县颁发林权证8608户,确权面积51.79万亩。

——城镇建设高歌猛进。紧扣“生态园林县城”定位,大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率达到34.9%。完成了县城新区建设详规编制及10个重点村、21个灾后重建村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五年共新建和改造城区道路25条11.9公里,城区开发综合楼

21幢6.8万平方米,建成了市政广场、文化广场、广香苑、两当河五级水面、城区垃圾填埋场等一批市政工程,实施了县城彩灯亮化及雕塑景观工程。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1平方公里增加到2.15平方公里。建立部门联动、综合执法的长效管理机制,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推进了西坡、杨店、显龙、云屏、站儿巷等小城镇建设;实施了两温战备路、站西路、兴显路、两西战备路、两太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建设项目,新修及改建通乡油路9条190公里、通村公路161条1096公里,新建便民桥18座;新建县城绿化板块3.91万平方米,完成生态林建设8.33万亩、荒山造林3.15万亩、绿色通道建设250公里;实施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及农网完善项目。

——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抢抓灾后重建机遇,高起点、高标准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县财政筹集资金2700万元,对全县具有一定基础的55个新农村示范点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了“三建四通五化”(建园、建池、建家,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大力开展植树种草种花活动,栽植行道树,新建绿化板块,新修便民桥,配套发展特色产业和社会事业,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平安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化长廊、文化大院、文化示范户建设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全县农村建成绿化小广场32个3万平方米,安装乡村太阳能路灯1000余盏,每个新村庄配套了医疗卫生室、文化室、农家书屋、村级党员活动室、农家超市、五保家园,都建成了以文明守法、村规民约、新风正气等为主要内容的精

神文化墙,大多数农户都用上了沼气、吃上了干净水、看上了有线电视,每个异地重建点都扶持发展了群众赖以增收的特色农业产业。目前,全县建成了“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公共设施基本配套、特色农业产业明显发展、村级民主管理明显提升”的新村庄、小山庄55个,占全县行政村的47%,全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业经济蓄势待发。实施了招金矿业、会成矿业、中金矿业、玉润建材、竹林电站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完成工业项目投资2.39亿元;加强了两户煤矿企业、两户陶瓷企业及果老仙酒厂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生产经营。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将会明显改变“两当经济发展无工业,工业发展无规模以上企业支撑”的被动局面,全县工业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将迎来较大提升,财政增收空间将会明显拓宽。

——旅游开发迈出可喜步伐。编制了《两当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云屏风景区建设性详规》及《张果老登真洞景区建设性详规》,实施了云屏景区入口服务区、张果老登真洞景区及县城东山生态公园建设工程。实施了杨店古建一条街维修保护工程。建成了“两当兵变”纪念馆,维修了兵变会议旧址;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农村超市85家,改建了城关、西坡、显龙市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积极培育公共财政,发展项目经济,争取转移支付,缓解财政压力,保证了城乡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和津贴发放,足额配套了民政、社保、教育、卫

生等关注民生的各项资金;社会保障更为充分,新增城镇就业3069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2万人(次)。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五险”稳步扩面。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25%。实施了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及大额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标准和村组干部待遇。解决了老干部医药费、企业离休干部交通费、企业离休干部特殊护理费等实际问题,组织老干部赴外考察。落实了教育“两免一补”、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惠民政策,总投资4000余万元的保障性住房、城区敬老院、全民健身中心等民生项目顺利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落实了教育优先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各项政策措施,实施了学校、医院、体育活动中心、电影院、计生服务站等灾后重建工程。完成了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审计、监察、物价、粮食、药监、双拥、供销、民族宗教、地方志、残疾人救助、工商、气象、通讯、邮政、金融、保险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政府建设扎实有效推进。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政府建设在勤政务实中提高效能。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建成了县乡视频会议系统,开通了政务专网,对涉及政府决策的重点事项实行了公示和听证制度。健全完善了政府工作制度及项目管理、资

金管理、安全监管等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纠风治理,加强了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0件、建议299件,政协委员提案263件,办复率达到100%。依法加强社会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完善了防灾减灾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止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建立了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推进“平安创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迎接的挑战极为艰巨,走过的历程极不平凡。我们积极应对“5.12”特大地震灾害以及灾后重建的严峻考验,努力克服两当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薄弱等先天不利因素,全民动员抓重建、促经济、推发展,奏响了一曲锐意创新、借力扬帆、不畏艰险、共谋发展的奋进之歌,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使我们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一是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跨越发展的永恒主题。五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做到立足县情理思路、研究政策抓机遇、扭住重点促落实、突出特色增亮点,使各项工作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稳步推进。特别是把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中采取了“大分散、小集中;统一规划、分散自建”的重建模式,使重建工作得到了群众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形成了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二是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首要任务。五年来,我们大

力实施项目拉动战略,争取并实施了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牵动作用的项目,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没有条件办成的一些大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为跨越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三是必须把特色产业作为跨越发展的重大支撑。五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工业、壮大农业、激活三产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富民强县问题,引进并实施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快了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步伐,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四是必须把城乡一体作为跨越发展的基本方向。五年来,我们抢抓灾后重建的重大历史机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实施项目,大力推进市政设施、村镇设施、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树立起了生态园林县城的新形象,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显著成效,有效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步伐,为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五是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跨越发展的根本要求。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积极实施了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五大惠民工程,大幅度提高民生事业投入,着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推动发展提供了和谐动力。六是必须把凝聚合力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条件。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在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立科学工作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全民抓重建的巨大合力。广大群众感恩党和政府,不等不靠,自力更

生,建设美好家园。各级干部和基层党员苦干实干、乐于奉献、模范带头,形成了务实创新、艰苦创业、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两当经济发展最快、社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民生改善最多的五年。五年来,两当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分别成功召开了全市现场会议。我县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县、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省级文明县、省级平安县等殊荣,今年又通过了全国文明县评审,两当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两当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各种严峻考验中砥砺奋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县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法干警、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业基础薄弱,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基地规模小,龙头企业少,市场效益不够高;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关联产业发展不充分;

支撑经济和财源增长的大项目、好项目较少;项目建设效益转化不快,招商难、落地难、建设慢、投产慢的问题比较突出;城镇功能不够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乡防灾减灾能力比较脆弱;交通道路联网密度及通达通行能力亟待提高;全民创业氛围不够浓厚,资金、技术、人才、环境等瓶颈制约没有明显突破;社会保障体系不尽完善,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个别单位和公务人员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的意识不强、办法不多、方法不活、效果不佳,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县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发展机遇看,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县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更好地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更快地挖掘资源比较优势。今年中央十号文件将秦巴山区列入国家特殊类区,为我们争取扶贫项目,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提供了重大机遇。从发展基础看,“十一五”以来,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和效益明显提升,工业经济蓄势待发,旅游开发前景看好,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两翼齐飞,城乡一体化明显加快,为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通过灾后重建,全县社会事业、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领域的基础条件得到全面改善,灾后重建项目正在发挥辐射带动经济社会发

展的巨大效应。从发展动力看,全县上下思发展的氛围浓,谋发展的信心足,抓发展的热情高,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让两当的产业更加发达,城乡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

根据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农业增效、工业突破、旅游提升、城乡联动、民生改善”六大战略,积极推进两当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努力构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支撑体系、以县城为龙头的新型城镇体系、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较大幅度增加。城乡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功能更加完善,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围绕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主题,今后五年,我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是:

一是大力加强项目建设,不断增加有效资本投入,着力打造投资两当。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的关键之举,以项目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带动优势产业投资的重大突破。准确把握国家、省市产业导向和资金投向,有针对性地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对接和争取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搞好项目库建设。建立健全项目前期经费保障机制和项目资金争取考核奖励办法,不断提高抓项目

的成效。抓好灾后重建项目配套设施完善和巩固提高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努力形成“领导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全民行动”的招商引资格局。在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努力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办企业、干部干事业”的浓厚氛围。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实现服务客商零距离、零等待、零障碍,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运行成本,提高优惠政策的影响力和投资环境的吸引力。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着力打造富民两当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在发展“核桃、中药材、蔬菜、畜禽、烤烟”五大特色农业产业上下功夫,引导、扶持广大农民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核桃和以猪苓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在局部适宜区、特别是县域中部地区重点发展蔬菜、烤烟、畜禽产业,在少数适宜区重点发展袋料香菇栽培产业及大鲵等特种养殖产业,创建农业农村示范点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到2016年,全县完成核桃树高接换优150万株,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0.85万亩,稳定发展袋料香菇100万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1万亩,畜禽出栏总量达到97万头(只)。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努力形成特色种植与畜禽养殖竞相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与示范园区建设相辅相承,“种、养、加、销”四轮驱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大力推进资源开发,全力壮大工业经济总量,着力打造富裕两当。按照全县“矿产资源、煤炭水电、陶瓷工艺、建筑建材、白

酒饮料、生物制品”的工业发展布局,大力实施“工业突破行动计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坚持开发与管理并重,加快建成投产招金矿业、会成矿业、中金公司、玉润建材等重大工业项目,形成支撑两当工业发展的一批规模以上企业。加快建设工业集中园区。到“十二五”末,全县黄金、铁精粉、大理石产能分别达到0.94吨、9万吨、100万平方米。力争用3—5年时间,使我县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2.1亿元,加快发展壮大工业经济。

四是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全面促进城乡联动发展,着力打造魅力两当。坚持以城乡统筹为主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文明创建为支撑,加速提升我县的城镇化水平,到“十二五”末,使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把县城打造成为“一水分城、两轴并进、商居联动、绿廊交织”的生态园林县城,彰显“魅力水城、生态家园”嘉陵江明珠特色。围绕“工业支撑型”、“交通枢纽型”、“商贸流通型”、“生态旅游型”等小城镇发展路子,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中心。按照“打通断头路、破解瓶颈路、连接高速路”的思路,全面提高我县交通道路层次和联网密度,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县71.5%以上的县乡道路达到三级道路标准,66%以上的行政村通村道路实现硬化。大力实施乡村“三建四通五化”工程,到“十二五”末,力争把全县85%以上的村建成“布局优化、格调新颖、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新村庄。

五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精心塑造特色旅游品牌,着力打造活

力两当。围绕“绿色生态休闲、红色革命文化”主题形象定位,积极构建“三线四点”旅游框架(三线:县城-灵官峡-黑河,县城-站儿巷-云屏,县城-太阳-麦积山;四点:生态园林县城、云屏景区、灵官峡景区、张家景区),加快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力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我县建成甘肃东南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自然生态和红色革命旅游景区。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综合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六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着力打造和谐两当。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改善民生,集中财力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增强幸福感。积极促进创业就业,扶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做好老龄工作,切实维护和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巩固扩大“两基”成果,强化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发展文体事业,促进文化繁荣,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医术技能培训,加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平安创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2012年主要工作

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是新一届政府认真落实县委总体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根据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可承受度,我们确立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1%以上,达到4.49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83%以上,达到1.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59%以上,达到0.4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8.57%以上,达到2.49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8.06%以上,达到0.4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6%以上,达到0.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23亿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504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4亿元,增长18.46%。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突出抓重点、破难题、办实事,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积极争取灾后重建之后国家优惠扶持政策作为重点,全力巩固提升灾后重建成果。一是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后续扫尾的各项工作。认真实施好因客观原因制约、上报省市同意竣工延迟的个别灾后重建项目,进一步抓好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及档案资料整理完善工作。二是认真谋划灾后重建结束后的后续发展问题。认真研究全县灾后重建之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编制灾区后续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扶持政策。研究群众增收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与之相关的信用环境等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优惠政策,减轻困难群众的还贷负担,缓解金融机构收贷压力。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有利于灾区

发展的现行政策,特别要抓住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政策机遇,重点打好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两张牌”,争取更多的后续项目和资金支持。三是着力抓好灾后重建项目配套设施完善和投入使用工作。通过按程序调剂重建项目结余资金和争取国家省上投资等办法,解决灾后重建项目配套设施和附属工程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确保各类灾后重建项目尽快、有效投入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二、把大力争取并实施好各类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明确认识灾后重建完成之后投资减弱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项目建设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态度谋划项目,下大力气、千方百计抓好项目论证储备和争取工作。一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入的机遇,抓紧谋划一批交通、城建、水利、能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项目,一批关系长远的项目,一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列入省市项目计划盘子。按照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的领域和前期工作深度要求,切实抓好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论证储备工作。出台《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大力支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全县论证储备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23个。二是抓好项目争取工作。牢固树立争取项目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出台《争取国家项目资金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大力鼓励项目争取,不断形成上上下下、各行各业齐抓项目的浓厚氛围和良好局面。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和项目信息,以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争取项目,通过积极主动汇报,让国家部委、省

直部门了解两当、关注两当、支持两当的发展。三是抓好项目实施工作。强化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着力推进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督促检查和协调服务,切实解决好征地拆迁、施工环境等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拓宽项目发展途径,通过市场运作等方式实施项目,谋划实施一批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工业、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等重大项目。四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完善招商引资信息库和储备库,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健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发展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突出抓好签约项目资金的落实,使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力争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项以上,签约资金4亿元以上,到位资金1亿元以上,项目履约率达到80%。

三、把实施好县内优势资源开发项目作为突破点,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扩容提质。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实施好重点工业项目为重点,加大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落实服务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努力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大幅度增长。一是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紧紧围绕项目抓工业,加快招金矿业、会成矿业、中金公司、玉润建材、竹林电站、果老仙酒厂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强化协调服务工作,促进企业早日投产见效。加快县内煤炭、陶瓷等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大对企业的协调服务力度,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畅通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生产效益。二是强化矿山企业监管。加强矿山秩序整顿,规范矿山开采行为,完善矿山企业探、采矿权证的年检签证管理办法,切实解决一些矿山企业只占有资源、不发挥效益的“圈地”问题及私自转让探、采矿权的问题。认真

落实矿山企业环保责任制,县内所有探矿企业必须按要求做到硐探,杜绝明探和以探代采的现象。坚决淘汰落后的采矿工艺,严防破坏生态环境和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三是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大力培植支柱财源和后续财源,充分挖掘财税增收潜力,强化财税征管,实现足额均衡入库。依法确定矿山企业税费征收标准和基数,提高矿山企业对县财政的贡献率。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严格预算编制约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优先安排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重点支出。进一步密切政银企合作关系,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环境。

四、把建设好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作为着力点,全力推动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围绕“建设产业基地,发展龙头企业,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三项重点工作,着力在狠抓特色农业示范点和示范园区建设上下功夫,在打造规模连片示范亮点工程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一是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坚持以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为方向,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重点打造显龙鱼池、兴化规模核桃高接换优示范园、杨左河川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坡泰山袋料香菇栽培示范园等规模大、标准高的农业示范园区。加强核桃树综合管理,年内完成核桃高接换优30万株、补植20万株。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开发,年内新建蔬菜大棚295座以上;创建中药材示范点2处,新增面积2万亩;继续壮大肉牛、生猪、种羊、蛋鸡养殖,积极推进獭兔、大鲵等特种养殖,新建规模化养殖小区1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处,

年内实现畜禽出栏总量15.25万头(只)。抓好农产品“一注册三认证”工作,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培育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扶持发展设施蔬菜、畜禽养殖、袋料香菇等农业龙头企业,年内新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建立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业项目资金,着力完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的配套基础设施。年内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9处,解决0.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实施灌溉渠系配套改造工程3处,新建集水塘坝10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万亩。完成梯田建设4000亩,完成河道治理80公里,小流域治理26.24平方公里。坚持不懈地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完成生态林建设1万亩、绿色通道建设40公里。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重点抓好10个村的秦巴山特困片区开发项目。五是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使林地在农民增收致富中逐步发挥应有的作用。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

五、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方向,全力开创城乡建设新局面。坚持高定位、高标准、高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打造两当“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新形象。一是精心打造县城。坚持“科学规划、拉开框架、完善功能、建设精品”的思路,构建“一心、两廊、三区、四定向”的县城发展布局(一心:以显龙路为城区主轴线;两廊:沿两当河两岸的生态观光走廊;三区:旧城区、新城区、河东区;四定

向:以“东联、西拓、南改、北延”为县城发展方向)。修订完善县城总体规划,抓好各专项规划和重点项目修建性规划、集镇建设规划。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突出建筑布局、色彩体量和风格品味,精心打造县城景观轴线;加强土地管理,积极做好城镇建设用地储备工作;推进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年内高标准完成世行贷款城区9条道路及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两当宾馆、县直机关业务楼、全民健身中心、博物馆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努力建设一批县城标志性工程。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积极论证争取城区居民饮水水源地建设项目,增强群众的舒适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大老城区改造提升力度,对老城区主街道及路灯、给排水工程等进行改造,重点解决路不平、灯不亮、水不畅的问题。对城区边缘地带进行规划设计,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做好文化、生态、山水、建筑风格等文章,实施森林进城绿化工程、景色怡人美化工程、五彩缤纷亮化工程,在县城建设中融入旅游元素,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县城生态园林景观和滨水景观长廊,增强县城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出台《城镇建设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城镇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大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力度,从严整治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塑造文明、整洁、有序的县城形象,掀起新一轮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热潮,争取列入全省城镇建设示范县。二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向乡镇政府所在地汇聚集中,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把小城镇建成承启县城和农村发展的平台和支点。三是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建设。争取尽早立项批复和开工建设两党出口路,年内

完成姚张路、云广路和两西战备公路建设,完成两站路改造铺油任务。加快实施广金坝至放马坪公路。争取新上一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四是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认真贯彻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精神,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产业跟进、综合配套”的思路,依托灾后重建成果,完善提升旧点,拓展打造新点,整体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立足我县今后半山、高半山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搞好规划设计,继续以基础建设为主推模式,遵循“梯次推进、逐步提升”的建设规律,坚持先行一步抓启动、打基础,再行一步抓完善、保成型,选择居住比较集中、灾后重建维修基础较好的村作为重点,整合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继续大力实施“三建四通五化”工程,配套建设村社道路、人饮工程、清洁能源、广播电视、电信通讯等设施,着力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改善民生、提高素质、增进文明。完善新农村创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干部服务、理事会运作”的新农村建设机制,确保明年再建成12个“交通便利、产业发展、功能配套、生态文明”的新村庄。积极争取列入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扶持。

六、把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全力塑造生态休闲旅游主题品牌。一是加快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完成云屏景区入口服务区和灵官峡果老洞景区1期建设工程,提高景区景点可观赏度,着力打造以果老文化为底蕴的灵官峡沿岸景区观光带,以山水风光和长寿文化为特色的云屏景区观光带。完成县城东山生态公园1期建设工

程,拓展县城游览空间。深入挖掘“两当兵变”等红色旅游潜力,争取立项实施“两当兵变”遗址红色旅游项目。二是加快完善旅游要素市场。在全县重点景区扶持发展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年内新发展农家乐15户以上。鼓励研发生产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积极宣传和推介旅游文化品牌,促进“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均衡发展。三是不断活跃商贸流通。鼓励支持星级酒店、大型购物超市、高档娱乐休闲场所等服务性项目入驻城区,力争实现两当宾馆的市场化运作,逐步完善县城现代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集镇商贸、社区服务业,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发展农家店20家。加强城乡市场建设和管理,改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

七、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一是倍加注重改善民生。加大就业再就业推进力度,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实现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51人(次)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8300人(次)以上;积极做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贫困居民医疗救助等各类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覆盖范围。推进新农合“一卡通”试点工作,新农合参保率稳定在9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5%以上;高度关注弱势群体,逐步加大城乡特困家庭和残疾人救助力度。高度重视老年事业发展,确保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二是倍加注重社会进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三

名”工程,争创市级示范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前教育,新建杨店、西坡、显龙幼儿园。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加快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广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做好人事工作,着力解决一些部门专业人员紧缺的问题;高度重视县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挖掘利用,整理出版《两当民歌集成》、《两当古诗词选集》。完成20个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县级综合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加快县人民医院建设,年内投入使用。抓好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年内建设6所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和10所中医特色村卫生室,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坚持统筹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建立健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等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做好省市县广电网络整合工作,完成“村村通”建设任务。

八、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作为基础保障,全力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分级负责、辖区负责和“一岗双责”制,保证经费投入,完善安全设备,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坚决防止出现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应急管理机制,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工作,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稳定。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

作,使各类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诉求教育到位、困难人员救助到位、违法行为处理到位,创造和谐安定的发展环境。

在抓好上述重点工作的同时,明年我们将全力办好改善民生的14件实事:1、启用城区自来水新水源,加强水质检测,基本确保城区全天供水;2、实施县城居民住宅部分主巷道硬化、亮化及排水工程。加强城区路灯管理,适当延长路灯开放时间;3、在县城体育中心附近新建公厕1座;4、实施建制村通村道路硬化3条以上,新修便民桥1座;5、开通县城至站儿巷镇及云屏景区、县城至显龙乡2条公交专线;6、实施3000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7、全民健身中心及博物馆投入使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对公众开放;8、建成新县医院并搬迁使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9、建成香泉幼儿园并投入使用,提高学前教育水平;10、各乡镇均建立起惠农服务大厅,为基层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便民服务。实施农村惠农信息化建设工程,在各乡镇建立惠农服务网站;11、在“三镇一乡”建立起视频监控系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12、为贫困村扶持到户太阳灶2000台。为新农村示范村配套太阳能热水器200台;1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启动实施职工生育保险;14、对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未就业退役军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有创业愿望的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推进农村妇女及农村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应对挑战,以全新的施政理念,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理创新,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决策科学、敢于负责、注重服务、善于落实、有所作为和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是建设开放、开明、开拓的政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解放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思维和方法着眼发展、谋划工作、破解难题,努力营造鼓励争先、支持创新、敢于尝试、勇于突破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强学习,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胸怀全局抓机遇,瞄准目标出新招,注重实干促发展。准确把握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大胆创新指导经济工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模式,提升自加压力、争先创优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把和谐理念贯穿政府自身建设的始终,政府组成人员要倍加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维护稳定,大力加强部门分工协作,确保政府行政职能有效发挥,树立创新进取的政府形象。

二是建设为民、利民、惠民的政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自觉把以民为根本、让民得实惠的从政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坚持把全县的各项重点工作与改善群众发展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让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继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lp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