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10 16: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概述

一、社会心理 1、心理:

心理(心理活动、心理现象)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事物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人脑中的反应。

注意: ⑴没有大脑的人(无脑儿)不会有心理活动。

⑵不接触外界事物也不会有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内容: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指一定社会生活状况下形成的、互有影响的多数人共有的心理现象。 社会生活中许多现象耐人寻味。

绅士——流氓,助人为乐——见死不救。

对以上现象可以做社会学、政治学多方面解释,社会心理学则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释,如人际关系,互动,群体等。 掌握:

社会心理是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社会心理是群体的还是个体的心理? 3、为什么学社会心理学 首先,认识自己。

认识我们自己——包括我们同胞共同的一些特点,一些小群体同胞的特点等。

其次,心理学也是各种选择、决策的心理基础。 二、社会心理学 (一)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指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

1、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如知觉、动机、情绪、态度如何形成怎样影响他人等。

2、研究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机制,如人际沟通、人际吸引、合作竞争等。 3、研究群体心理,包括小群体心理和大众心理,如民族心理。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室研究

实验室实验:指在实验室条件下,严格控制一切可能会干扰试验结果的其他因素,有目的的主动操纵某个因素,查明其对人们的心理影响。 如:阿希实验。 现场实验:事情自然发生,实验者操纵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 如:交通事故。

模拟研究:是研究者设计的一种人为情境,是对真实社会情境的模拟,以期探求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的发生与变化的方法。 二、历史档案分析法:

是收集历史上所记载的某个团体或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资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的方法。 三、观察法

1、一般观察

2、参与观察: ⑴公开参与 ⑵隐蔽参与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学说和学者

? 模仿说: 模仿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塔尔特,他认为“社会就是模仿”,因为

他看见一切自然现象都有反复性,所以他在观察社会现象时认为,人们行为的一致是最基本的,而要行为一致,必须通过模仿,故模仿传播于整个社会之中。

? 暗示说: 法国社会学家黎朋认为,集体行为总是带有集体神经质的感染因素,

即群众活动受集体气氛所感染,从而构成群众的共同意志与精神,个人在群众活动中会失去理智,以致使群众行为带有冲动性与盲目性,缺乏思考。他认为由于人们的情感、情绪容易受到一种暗示而被激发出来,当群众中一个人接受了暗示者的主张和口号之后,就会对被暗示的人物与事物深信不疑,从而构成集体行为。

? 本能说: 麦独孤把他的社会心理学体系完全建立在本能概念的假设上,他认为

人的本能会影响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兴趣、情操、行为等,本能可以组成一连串的社会心理特征。他还认为人的本能是其行为和思想的动力。他认为一切行为都以本能为基础。

? 习惯说: 这是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詹姆士,他认为习惯是本能的转移,本能

活动若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变成习惯。

? 态度说: 杜马斯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态度的科学”,也就是说,态度是社

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第四节 文化,社会、心理

一、文化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1、影响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 二、中国人心理

第三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广义的人际关系 ——各种各样人与人的关系。

人际关系 :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狭义的、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基本维度

基本维度:指考察人际关系时,哪些基本方面是重要内容。 基本维度两个方面:情感上的亲疏;地位上的尊卑。

何时双方关系和谐? 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行为,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行为。

何时双方关系紧张? 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行为 ,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行为 。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 :

中国人往往以自己为中心,把他人按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圈,与自己越近的处于与中心越贴近的小圆圈内,人们以不同的交往法则对待属于不同圈里的人。 二、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模式 (一)费斯克 模式

1、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强调感情。

2、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强调权威与顺从。 3、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

4、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利益收益。强调利益。 (二)克拉克模式 交换关系 共享关系

三、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1、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

既有关系,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中经由社会既定或认可的一些连带形成的一个交往基础。

交往关系,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实际交往的状态。

2、情感性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

情感关系,是一种长久,稳定的关系,功能是可以满足个人在温情、安全感、归

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求。交往时遵循需求法则。

工具关系,通常存在于陌生人之间,是一种短暂的不稳定的关系,功能是作为达到其他目标的手段或工具。交往时遵循公平法则。

混合关系,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并不深厚,没有达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行为的地步。

3、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 在家人关系中双方关系处理讲责任; 在熟人关系中,讲人情; 在生人关系中,讲利害。

4、核心区、可靠区及有效区。

核心区域由家庭成员构成,包括亲近的族亲与姻亲。 可靠区域由好友们组成。

有效区由一般亲友组成。——分析农村人际关系得出。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人际吸引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三 1、相貌的吸引

2、正面的互动 “得失效应”

3、相似性或互补性。 还包括:邻近性、熟悉性

对人际吸引有不利影响的因素有:为人虚伪,自私自利,不尊重人,报复心强,嫉妒心强,猜疑心重,苛求于人,过分自卑,骄傲自满,孤独固执。 二、关系的发展

1、关系进展的决定因素:

交往行为: 包括:工具性交换,情感性交流 交往动机:人们在交往中究竟想得到什么

2、人际交往的维度和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 人际交往的维度(考察人际交往要考察的方面):①交往的广度。 ②交往的深度。 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有人认为人际关系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单向注意阶段。第二,表面接触阶段。第三,相互卷入阶段。

另有人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情感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P73 3、人际关系退化的原因:(P73 1、空间上的分离。2、新朋友代替老朋友。 3、逐渐不喜欢对方行为上或人格上的某些特点。4、交往回报水平的变化。 5、嫉妒或批评。 6、对与第三方的关系不能容忍。7、泄密。 8、对方需要时不主动帮忙。 9、没表现出信任、积极肯定、情感支持等行为。 10、其中一方的喜好标准发生了变化。) 三、密切关系

人际吸引:指人们彼此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性情感体验。 密切关系的特征:

1、相互依赖。2、共同活动。3、界限打破。4、动机转变。5、亲密感。6、承诺。

? 爱情:斯滕博格认为爱情有三个基本成分:

亲密 激情 承诺

三种成分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

第三节 人际冲突与合作

一、人际相互作用类型

1、假相依:参加相互作用各方,主要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自己的行为很少取决于他人的行为反应。

2、非对称性相依:交往双方的作用是不平衡的,不对称的,一方的行为要依赖于对方,而对方却主要按照自己既定方针行事。

3、反应性相依:指个人原来意图被忽略,只是对他人正在说的或做的事情作出反应。 4、彼此相依:参加相互作用的各方,按照各自的意图,认真对对方作出反应。──为真正相互作用。

二、竞争、冲突与合作

(一)合作,竞争,冲突的环境条件 合作,竞争,冲突概念

? 合作:相互作用的各方联合起来,为个人利益,也为相互共同的利益而协调

一致的活动。

? 竞争:相互作用的各方为了获得一个物质的或精神的目标而争夺的过程,其

结果是区分出优劣、胜败、得失。

? 冲突: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

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

人际关系的客观条件

分歧利益:人们彼此之间利益相互排斥,一方需要的满足会阻碍他方需要的满足。 一致利益:活动的结果有助于各方面需要的满足。 交叉利益:分歧利益和一致利益共存。 (二)人际冲突

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

1、人际冲突的类型和层次 (1)人际冲突的类型

A、平行的冲突。存在客观分歧,而且双方都准确地知觉到这种分歧。 。

B、错位的冲突。其中一方可能有一个客观理由,而且知觉到冲突存在,但是却不直接针对

真正的问题本身。

C、潜在的冲突。双方存在客观分歧,但对这种分歧并没有什么感觉。 D、错误归因的冲突。由于误会导致的冲突。

E、虚假的冲突。双方有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并没有客观基础。 (2)冲突的层次

A、特定行为上的冲突。 B、关系规则上的冲突。

C、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双方人格和价值观有差异。 2、人际冲突的功能:

负面功能:a、双方情感隔膜。 b、双方关系破裂。

正面功能:a、澄清误解增进理解。b、激发新思想,找到解决问题更好方案。 3、研究人际冲突的意义

? 第一、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冲突的平常性。不大惊小怪。 ? 第二、可以提高冲突管理能力,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 第三、认识到冲突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 第四、有利于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和家庭生活的满意度。 ? 第五、有利于维持和改善个人健康。身心。

4、冲突处理的模式 高

竞争 合作

关注自己 妥 协

回避 顺应

低 关注对方 高

?A、竞争模式,当一方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对对方的需要并不在意时,就采用竞争模式。 ?B、回避模式,对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都漠不关心,用逃避的方式来处理冲突。

其不希望冲突公

开化。

?C、顺应模式,对对方让步。

?D、妥协模式,双方都放弃部分利益,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需求,即双方都有所坚持,也有所退让。 ?E、合作模式,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来共同处理的问题,通力合作,努力寻求双赢的结果。

冲突处理的模式

? A、竞争模式,当一方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对对方的需要并不在意时,就采用竞

争模式。

? B、回避模式,对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都漠不关心,用逃避的方式来处理冲突。

其不希望冲突公开化。

? C、顺应模式,对对方让步。

? D、妥协模式,双方都放弃部分利益,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需求,即双方都

有所坚持,也有所退让。

? E、合作模式,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来共同处理的问题,通力合作,努力寻求双赢的

结果。

人们处理冲突的方法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分析: 合作性(关注他人需求,愿意满足他人需要的程度) 坚持性(关注自己的需要,坚持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 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概括出五种较典型的冲突处理方式 (三)人际合作

影响合作或者竞争、冲突的现实因素:

? 1、动机。 ? 2、信息交流。

? 3、目标与手段的相互依赖性。

合作的必要条件有两个:

? 其一是关系的持续,人们的交往不是一次性的。 ? 其二是相互回报。

提高合作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 第一,建立持久的关系。

? 第二,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

? 第三,要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互相信任。 ? 第四,要保证对关系的控制力。 第四节 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

一、利他行为

1、利他行为: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 亲社会行为: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 助人行为: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 孔德观点

利他行为的四个特征: 第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 第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压力而作出

的。

? 第三,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无私奉献。

? 第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它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

是个人并不计较和在意。

利他行为两类:一、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二、紧急情况下的利他。 2、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a.个人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b.性别c.心情d.社会风气e.旁观者(旁

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景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二、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侵犯行为的原因:1、对侵犯行为的反击。2、工具性侵犯行为。3、本能性侵犯行为。4、挫折引起的情绪性攻击行为。

? 本章复习重点

1、影响人际吸引的各个因素2、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3、人际冲突,人际冲突的功能4、中

国人人际关系的类型,中国人人际关系中都讲什么5、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6、 人际合作的必要条件7、 人际交往的两个维度

第四章 社会知觉与认知

? 第一节 社会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特性:

? 1、感觉的适应:外界刺激物对人感受器官的持续作用,使人感受性产生提

高或降低的变化。

? 2、感觉的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3、联觉现象: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里现象。

(二)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对实际生活中多种刺激,个体只对其中一部分加以反映,其他则被忽略。 2、理解性:人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总要借助以往的知识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做出最佳解释。

3、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保持相对的稳定的特性。

4、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人具有把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能力。

二、社会知觉

概念: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人、对己、对群体进行认识的过程。 社会知觉和知觉的关系:

联系:1、两种知觉都是主观的东西,都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2、两种知觉都是对外界信息进行组织和分类加工整理的过程。

区别:1、规定知觉的反映条件是自然环境物理因素,规定社会知觉的反映条件是社会生活环境。2、社会知觉内容是社会生活。

第二节 社会化

一、社会化内容 社会化概念:社会化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的内容:

? 1、教导基本生活技能。 ? 2、教导社会规范。 ? 3、指点生活目标。 ? 4、培养社会角色。

二、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社会化的途径: 社会教化、个体内化 注意:社会知觉与社会化密切相关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1、社会文化。2、家庭影响。3、学校的影响。4、游戏伙伴的影响。

第三节 对自我的知觉

一、自我知觉的信息来源

(一)、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 自我知觉的两个基本成分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的集合。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 (二)、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 1、他人的反馈。 ? 2、反射性评价。

? “镜中我”理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对他人判断的反映,我

们觉得自己好与不好,依赖与我们设想别人如何判断我们。 ? 3、社会比较。

? 4、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三)自尊高低受那些因素影响

? 1、社会中的成败经验。 ? 2、社会比较。

? 3、通过与自我期望的比较

第四节 印象形成

印象是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一、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 1、 外表。2、非语言线索。3、言行。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规律

? 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 2、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

? 首因效应: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判断。 ? 近因效应: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 ? 3、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较统一的认识。 ? 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

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

? 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作正性评价。

印象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有:

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 匹格马利翁效应

如何让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好一点: 1、整饰自己(外貌言行) 2、自我表露,交心

3、表示对对方真正关心, 4、微笑

5、常叫对方名字

6、倾听别人谈话,鼓励别人谈他自己, 7、谈别人感兴趣的问题, 8、使别人觉得他自己重要。 三、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也有人称之为定见):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两种途径:1、个人经验。2、社会学习。 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 刻板印象的利与弊:

? 利:能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

? 弊:a.夸大了群体成员间的相似性,容易对个体知觉时先入为主、以偏概全。

b.夸大了群体成员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

第五节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归因: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人何时归因 :1、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情发生时。2、出现负性事件时。3、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和肯定的事。 一、成就归因模型

解释成败的原因:内因—外因

同时也要考虑:稳定—不稳定, 可控制性

稳定的 不稳定 内因 能力、人格 努力、情绪 外因 任务难度 运气、环境

二、凯利三维归因理论

1、行为的原因可源于三方面:行动者、行动对象、环境

2、找出原因要利用的三种信息:一致性: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一致;一贯性:行动者的行为在其它时间地点是否也发生;特异性: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从以上三种信息出发分析原因出自哪个方面:

一致性 高 低 低 一贯性 高 高 低 特异性 高 低 高 归因 对象 行动者 情境

三、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又叫对应偏差)。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2、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观察者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强调行动者内在特征的作用。而行动者对自己行为则倾向于作情景归因,即强调情境的作用。 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功劳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

? 本章复习重点

1、自尊关注的内容,个人自尊高低受那些因素影响2、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3、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4、印象形成要利用那些信息5、基本归因错误6、社会知觉和知觉的关系7、社会化的内容

第五章 社会动机 第一节 需要

一、需要的特征和种类

概念:需要是生活体处于缺乏状态而出现的体内自动平衡倾向和择取倾向。 掌握:

需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缺乏状态。

需要是由缺乏状态引起的主体自动平衡倾向。 需要形成两个条件:不足之感,求足之愿 需要是伴随主体平衡倾向出现的择取倾向。

需要特征:1、选择性。2、社会性。3、发展性。4、相对满足性。 二、影响需要形成的因素

个人因素:1、 个性心理特征。2、文化及道德修养。 3、年龄和性别。

社会因素: 1、社会历史条件。 2、社会群体因素。3、收入水平。4、社会政治文化 三、人类基本需要的分类 (一)依据需要的起源

? 自然需要 社会需要 (二)依照对象分类

?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三)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

1、人类至少有5种基本需要,扼要地说,它们是生理的、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生理的需要。包括食物、水、空气、住所、衣服、异性等需要。 ? 安全的需要。它包括秩序、稳定、熟悉和各种保险,避免各种威胁 。

? 爱与归属的需要。人类追求同别人交往,渴望在生活中与同事、他人处于一种融洽、

有感情的关系,给他人爱,也接受他的爱。

? 尊重的需要。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需要自尊或为他人所尊重。 ? 自我实现的需要。指的是使自己潜在能力得以实现,或者希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所

期望的人,以及完成与自己能力所及的—切事情。

2、上述基本需要相互联系,并且每种需要相对地组成层次,由低级(生理性)需要向高级(心理性)需要顺序地发展。

3、未满足的需要将支配意识,并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去获得满足。已经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活动的推动力。新的需要会取代已满足的需要,而成为待满足的需要。 4、人的需要是这样一个基本序列,存在着个体差异。 自我实现

尊重需要

爱与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二节 价值观与需要

一、价值与价值观念 1、价值的概念

价值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主客体相互作用情况下,客体的存在和属性适应或满足主体需要时所表现出的效益、效用和意义。 2、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人们在长期价值活动中形成的对某类事物的价值信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一般价值规范的稳定的思维模式,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确立价值取向和追求的范型和定势。

二、价值观的功能:

第一,价值观念是一种关于价值的信念。 第二,价值观念还能使人们行为相对稳定地指向一定的价值目标,表现出有鲜明的指向性来。 第三,价值观念还是一种评价标准。 三、价值观念中的内容

首先,是关于个人存在和个人地位方面的观念。 其次,是关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结构方面的观念。 再次,是关于社会的各种规范方面的观念。 最后,是关于价值的定位意识。

第三节 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就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

动机产生的内外条件:内部条件:需要;外部条件:诱因。

内驱力:一种驱动个体去采取行动,去补足需要,恢复平衡的内在力量。 动机的性质: ? 1、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是,用来满足这些动机或需求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

因文化而异。

? 2、人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个体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

错综复杂的。

? 同样的动机可以通过不同的行为来表现; ? 同样的行为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动机。

? 3、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

? 4、动机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 ? 5、并非所有行为反应都是有动机的。

社会动机: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动机。 二、内在动机

1、内在动机: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了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

? 引起内在动机的三种内驱力:好奇心;好胜心;互惠;

2、引发人们内在动机工作的特性:1、技能多样性;2、任务多样性;3、任务重要性;4、自主性;5、回馈性;

3、外在动机:当个体参加某种活动的动力,不是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时,他就是被外在动机所驱使。

? 过度辩护效应:当外在动机取代了内在动机时,一个人可能对自己原来喜欢的活动

失去兴趣。

三、动机类型说 ——麦奎尔

维度:内在中心──外在中心 ; 认知取向──情感取向 不同动机目标:内在性动机——指向个人

外在性动机——指向外部

不同动机作用:认知性动机提供向导 ;情感性动机为提供驱动能量 类型:

认知性内在动机的来源: 1、一致性需要。2、分类需要。3、自主需要。4、目的论。

情感性内在动机来源:1、减少紧张的需要。2、自我防御的需要。3、自我维护的需要。4、认同的需要。

认知性社会动机的来源:1、归因的需要。2、客观化的需要。3、刺激的需要。4、功利性。 情感性社会动机的来源:1、自我表达的需要。2、强化的需要。3、亲和需要。4、模仿的需要。

四、几种社会动机 1、成就动机:

? 个体为了取得较好的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 ?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个人成长经历、教育程度、

个性特征

杨国枢理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 ; 个我取向成就动机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指一种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 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则是一种个人想要超越某中内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 。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1、个人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他人或所属的团体来决定。

? 2、行为选择也是由重要他人或团体来决定的。 ? 3、行为的效果往往由他人或团体来评价。 ? 4、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弱。

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1、个人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个人自己来决定。

? 2、行为选择也是由个人自己来决定的。 ? 3、行为的效果往往由个人自己来评价。 ? 4、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高。 2、亲和动机:

? 又称为结群动机,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3、中国人的恋权情结

? 畏权、慕权、清官梦、升迁梦、滥用权。

? 本章复习要点

1、动机,社会动机2、动机的性质,动机与行为的关系3、内在动机,引发内在动机的因素4、过渡辩护效应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6、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7、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成就动机

? 期中检测

? 1、 影响人际吸引的各个因素 ? 2、 人际关系退化的原因

? 3、 内在动机,引发内在动机的因素,引发内在动机工作的特性 ? 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第六章 社会情感

? 第一节 社会感情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是同有机体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情感是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一)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和区别:

?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 1、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反应侧面不同。 ? 2、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反应层次不同。 ? 3、情绪和情感的普遍性不同。 二、社会感情的功能:

? 1、动力功能。 ? 2、强化功能。 ? 3、信号功能。 ? 4、感染功能。 ? 5、迁移功能。 三、社会感情分类

? 有学者把社会感情分成以下四类: ? 1、原始情绪

? 2、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 ? 3、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 ? 4、与他人有关的情绪。

? 根据持续时间、表现强弱可分为:心境,热情,激情

? 第二节 社会感情的发展

一、青少年情绪的特征

? 1、情绪纷扰而不稳定。 ? 2、易冲动性与爆发性。 ? 3、过度性。

? 4、情绪反应直接、强烈,变化快。 二、情绪成熟的指标

情绪成熟:情绪表达不再带有幼稚的、冲动的特征,在言行举止表情达意时,均能较符合社会规范。

情绪成熟的六个指标:

? (1)发展出某些技巧应付挫折情境;

? (2)能重新解释与接纳自己与情绪的关系; ? (3) 可以避开挫折并找寻替代目标; ? (4)能找出方法缓解不愉快; ? (5)能认清各种防卫机制的功能; ? (6)能寻求专家的协助。 ? 情绪成熟的八个特点: ? (1)独立;

(2)增强责任感及工作能力减少对外界接纳的渴望; (3)去除一些不正常心理; (4)适度的社会化与教化;

(5)成熟的性态度能组织幸福家庭; (6)增进适应,避免敌意与攻击; (7)对现实有正确的了解; (8)具有弹性以及适应力。

? 第三节 社会文化和感情

一、中国人的特殊情感 社会文化和情绪

罪感文化:人一旦有过失、罪恶等行为时,他们主要感受到内在良心上的谴责。

耻辱感文化:一个人因受到公开嘲笑与摒弃,或者自以为受到嘲笑而感到耻辱,此耻辱感成为强大的外在约束力。

中国人的社会焦虑有以下几种:情爱焦虑、性焦虑、地位焦虑、缺点暴露焦虑、表现的焦虑。

二、社会集体情绪

集体行为:结构松散、存在时间较短的大型群体的成员,由于对于某个事件具有共同的社会义愤或意见,而临时结合起来参与的社会行为。 集体行为起源:

? 1、某种突发性的社会事件, ? 2、集合了大量人群,

? 3、通过感染和暗示的心理过程产生主导性的情绪, ? 4、引起非理性行为。

? 第四节 社会感情调适

一、情感智商(EQ):了解、控制、驾驭情感的能力。

? 情感智商的五种能力:了解自我;驾驭情感;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

关系

二、情感管理的方法

1、3W理论

? WHAT认清自己当时的感受, ? WHY认清引发情绪的缘由,

? HOW找出适当的方法疏解或表达情绪 2、引发负性情绪的原因: 非理性想法 :夸大;不切实际

对人们生活影响较大的七种非理性信念:

? 1)一个人应该被周围所有的人喜欢和称赞; ? 2)一个人必须无所不能,十全十美; ? 3)那些坏人都应该受到严格的法律惩罚; ? 4)事情不能如愿以偿时将是可怕的伤害;

? 5)一切不幸都是由外在因素造成的,个人无法控制; ? 6)面对困难和责任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较省事; ? 7)过去的经验决定了现在,而且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3、缓和负性情绪的方法:

? 身心松弛法

? ? ? ? ? ? ?

? 找人倾诉 ? 转移注意力

? 第五节 感情表达与人际沟通

一、情绪表达的功能和障碍

? 1、情绪表达的功能:(1)别人可以更了解你(2)你可以更了解别人(3)情绪得到

纾解并且变得更真诚(4)让彼此的关系更牢固

? 2、情绪表达的障碍:第一,无法直接向对方表露感受,因为认为这样的表

露会让自己难堪;第二,认为只要不说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与对方维持和谐关系;第三,相信只要自己不要多想、多说,任何不愉快都会随时间而消逝;第四,相信别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感受,不需要自己告诉他们。

二、有效表达自己情绪的原则:1.先觉察自己真正的感受2.选择适当的时机表达(掌握

良好的时机表达是很重要的,对方只有在空闲和平静的时候,才能聆听你的感受。其次,最好要让对方有心理准备。)3.清楚具体地表达4.行为/感觉/理由陈述的使用(“当……时候(行为),我觉得……(感觉),因为……(理由)”。)5.表达正面情绪,也可以增进良好关系

三、良好应对他人情绪表达:

积极倾听;同理心

四、有效沟通的特点

? 本章复习要点

1、情商2、情绪成熟的指标3、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4、情绪管理的方法,3W理论,5、缓和情绪的方法6、社会感情的功能7、有效情绪表达的原则8、情绪表达的功能9、引发不良情绪的原因,对人们影响较大的非理性信念

? ㈠霍夫斯泰特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斯泰特提出,用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集体主

义,男性化或女性化等四个内容来区别不同文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 1、权力距离(POwer Disiance)

? 权力距离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维度。权力距离是指社会承认的权力在组织机构中

不平等分配的范围。权力距离也可以理解为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

? 权力距离具有大与小的显著差异,它代表两个极端的民族文化的程度差异,但

大多数民族位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某处。 ? 大的权力距离表现为以下的特征:

? 1、等级顺序严格,每个人都处于或高、或低的位置上。 ? 2、少数人是独立的,大多数人是依赖的。 ? 3、等级是实际的不平等。 ? 4、下属认为,上级是不同的。 ? 5、上级是不可接近的。

? 6、权力是超越善恶的社会基本事实,与合法性是不相干的。 ? 7、掌权者是有特权的。

? 8、处在权力地位的人应当尽可能地表现出有权力。 ? 9、负责的应是失败者。

? 10、改变社会制度的方法是推翻掌权者。

? 11、他人是对一个人权力的潜在威胁,几乎不能信任。 ? 12.有权和无权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

? 13。非权力的合作是难以达到的,因为奉行的是信任他人程度低的准则。

小的权力距离表现为相反的下述特征: ? 1.等级应减至最低程度。 ? 2.所有的人应该相互依赖。

? 3.等级是为了便利而建立的不同角色。 ? 4.下级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 ? 5.上级是容易接近的。

? 6.运用权力是合法的,并受到善恶判断的制约。 ? 7.每个人应有同等的权力。

? 8.处于权力地位的人应该做到,给人的权力印象比实际上他们所有的权力要少

些。

? 9.负责的应是制度。

? 10.改变社会制度的方法是重新分配权力。

? 11。处于不同权力地位的人,相互间信任,而很少感到有威胁。 ? 12.有权与无权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和谐。

权力距离的大小可以用权力距离指数(PDI:Power distance index)的量值来表示。 2、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lZ Avoidance)

? 不确定性避免是民族文化的第二个维度。不确定性避免是指一个社会感受到的

不确定性和模糊情景的威胁,并试图以提供较大的职业安全,建立更正式的规则,不容忍偏离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知识和专家评定的手段来避免这些情景。 ? 不确定性避免具有强与弱的显著差异。 ? 强的不确定性避免表现为以下特征:

? 1.将生活中固有的不确定性感受为必须与之战斗的不断威胁。 ? 2.体验到高度的焦虑和应激。 ? 3.喜欢有较多的情绪表现。

? 4.冲突和竞争可能增加攻击性,因此,应该避免。 ? 5.强烈要求一致性。

? 6.偏离的人和思想是危险的,不容忍其占优势。 ? 7.民族主义占优势。 ? 8.怀疑青年人。

? 9.非常关心生活安全。

? 10.研究最终的、绝对的真理和价值。 ? 11.需要成文的规章、规则。 ? 12.相信专家和其知识。

? 弱的不确定性避免表现为相反的下述特征:

? 1.较容易地接受生活中固有的不确定性,每天都能接受它的来临。 ? 2.体验到平静和较低的应激.

? 3.冲突和竞争能维持在公平竞赛的水平上。并建设性地来使用。 ? 4.接受更多的异见。

? 5.不认为偏离是威胁,有较大的容忍。 ? 6.较少的民族主义气氛。 ? 7.对青年人有更多的肯定感情。 ? 8.在生活中更乐于冒险。 ? 9.强调相对论和经验论。 ? 10.应尽可能有少些规则 。

? 11.相信普通人和常识。 ? 12.当局必须为公民服务。

? 不确定性避免的强弱,也是用不确定性避免指数(UAl:Uncertainty Avoidance

lndex)的量值来表示。

? (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1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民族文化的第三个维度。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组织松垮

的社会结构,其中的人仅仅关心他们自己、最紧密的家庭。集体主义的特征是严密的社会结构,其中有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之分,他们期望内部群体(亲属、氏族、组织)来关心他们,作为交换,他们也对内部群体绝对忠诚。 ? 个人主义表现为以下特征:

? 1.在社会中,人们应关心自己和自己最亲密的家庭。 ? 2.“我”的意识占统治地位。

? 3.个人的感情独立于组织和制度. ? 4.置身于组织需要精心计算。

? 5.强调个人的积极性和成就,取得领导地位是理想。 ? 6.每个人有私生活和意见的权力。

? 7.在制度中寻求自主、多样化、快乐和个人财产安全。 ? 8.价值标准适用于所有人(普遍性)。 ? 集体主义表现为相反的下述特征

? 1.在社会中,人们生来就在保护他们的大家庭和氏族中,同时也要对这集体忠

诚。

? 2.“我们”的意识占统治地位。

? 4.个人对组织和制度的感情依赖。

? 6.强调归属于组织,取得成员身份是美德。

? 7.私生活受到所加入的组织的干预,意见是预先决定的。 ? 8.专长、制度、责任和安全是由组织或氏族提供的。

? 9.友谊是由稳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但在这关系内,存在着对威信的需要。 ? 10.相信组织决定。

? 11.价值标准有群体内和群体外之分。

? 个人主义的强弱用个人主义指数(Individualism lndex),集体主义的强弱用集

体主义指数(CI:Collectivism lndex)的量值来表示。 ? (四)男性度(Masculinity Dimension)

? 男性度是民族文化的第四个维度。这一概念也包括其对立面——女性度

(Feminine Dimension)。这一维度的内容是代表在社会中“男性”优势的价值程度。例如,自信,获得金钱和物质,不关心他人,强调生活质量或人。这些价值称为是“男性的”,因为,差不多在所有社会中,男性在这些价值的肯定面上比其否定面上(如自信,而不是自信的缺乏)得到更高的分数。 ? 男性度表现为以下特征:

? 1.男人是自信的,女人应该是哺育人的。 ? 2.社会中的性别角色是截然明确划分的。 ? 3.社会中男性应占统治地位. ? 4.追求成绩是主要的。 ? 5.为了工作而生活。 ? 6.钱和物质是重要的。

7.独立是理想。

8。抱负是工作的动力。 9。羡慕成功的有成就者。 10.大和快是美好的。 ’

11.珍视炫耀的男子气(“男子风度”)。 女性度表现为相反的下属特征:

1.男人不必是自信的,但也可以承担哺育工作。 2.社会中的性别角色不是固定的。 3.两性间应该平等。

4.追求生活的质量是重要的。 5.为了生活而工作。 6.人和环境是重要的。 7.相互依赖是理想。 8.服务是工作的动机。 9.同情不幸者。

10.小和慢是美好的。

11.不分男女,男女混合是理想。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概念:

(一)概念:态度是个体对他人、对事物的较稳定持久的看法和反应倾向 。 掌握要点 :

1、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

2、态度是在其它心理过程基础上,对认知、情感、动机各种过程的组合配置。 3、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二)态度的特点: 1、态度具有统和性。 2、态度具有媒介性。 3、态度具有压迫性。 (三)态度的社会本质

1、态度的对象在本质上是社会的。 2、态度的主体在本质上是社会的。 二、社会态度的构成

认知 感情 行为

社会态度三种心理成分与态度的关系:

第一、认知和感情是规定行为反应的主要因素。 第二、动机是态度的内部力量。 工作态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的形成

凯尔曼提出人们的态度形成经过三个阶段:服从 同化 内化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经验。2、群体规范。3、同化和内化的心理机制。 三、态度变化的理论

? ? ? ? ? ? ? ? ? ? ? ? ? ? ? ? ?

海德的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任何人的思想、信念、态度、行为都具有组织化倾向,人们总是采取妥当的或有意义的方式,自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使其协调一致。 特点: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 海德的认知均衡理论的P-O-X模式:

此理论的基本要素有三个:P:认知者;O:认知对象; X:与P或O均有关系的某物、某现象或某观点。

??O+-????P +X 海德认为,在对人认知中如果出现心理不均衡,会带来认知者心理紧张,别扭,并力图恢复认知均衡。

均横状态:负号不能为奇数,或没有负号(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

不均横状态:负号为奇数(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 四、霍夫兰的信息传递理论

他认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发信者提供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内容结构,收信者的特点,收信者参与传递活动等。 1、信度:专业性、可靠性等。 2、单一传递或全面传递。 3、被试参与。 五、意见与偏见

1、意见 2、偏见 【偏见形成的原因:动机原因,信息缺乏,人格特点,环境因素】

六、舆论与谣言

㈠舆论

1、舆论的形成 2、舆论的特征 3、舆论的作用 ㈡谣言

1、谣言的种类 无意讹传 有意捏造 捏造原因 2、谣言的传播

无意传播谣言的原因

本章复习要点

? 1、 态度的三要素

? 2、 海德的态度变化的平衡理论 ? 3、 霍夫兰的信息传递理论 ? 4、 工作态度与工作效率

第八章 群体心理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 1、群体:

群体:群体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的使有效的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的程度,并自身形成一个内部准则,指导价值的实现。 社会群体特征 :

? 第一首先必须是一群人;

? 第二群体存在一定结构,比如角色; ? 第三有一定目标;

? 第四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 ? 第五要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

2、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 群体的作用:

? ①群体能将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 ②完成组织所交给的任务。 ? ③满足群体成员的心理需求。

? ④群体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群体心理三个方面:

? 一、社会群体的群体心理,即社会中某一群体或组织的心理。 ? 二、集群心理,临时聚集的人群的心态过程。 ? 三、民族心理。

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

? 群体归属感 ? 群体认同感

? 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二、社会群体的分类和群体凝聚力

? 1、群体的分类

? ①正式群体:是指有着规定的正式结构,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并占据着所

规定的地位,扮演着安排好了的角色的群体

? ②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带有

明显的情感色彩,即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

? ③大群体:是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是以间接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的

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群体。

? ④小群体:是指人数较少,成员间有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和互动的群体。

? 2、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

? ①由于某种利益或观点上的一致性。 ? 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一致。 ? ③有类似的经历和背景。 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正面作用:

? 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组织结构相一致时,它能促进正式群体效能。 ? 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组织结构不一致,但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定向与正式

群体相一致,它也起着促进的作用。

负面作用:

? 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和正式群体不相一致时,尤其是正式群体领导人失

去威信时,会引起两种群体之间的冲突,影响工作。 ? 如果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定向是消极的,这种行为标准会限制整个劳动群体的

生产效率。

? 3、群体的凝聚力

? 群体凝聚力:指多数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

心理结合力。

?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条件要素:

群体方面

? 提高凝聚力群体方面: ? 满足成员需要 ? 分配公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良好的气氛 ? 群体的知名度 成员方面

4、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并非绝对一致

? 四种情况 :高凝聚力,低凝聚力

? 积极诱导,消极诱导 ? 四种情况下的工作效率 第二节 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一、他人在场

? 他人在场: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一种

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他的活动效果,在一些场合会促进活动完成,在另一些场合反而会干扰活动完成。 ? 社会促进 ? 社会干扰 ? 案例

优势反应强化说

? 优势反应指那些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

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

? 优势反应强化说 :

? 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是熟练的动作,他人在场可以使动机增强,活动更出色。 ? 相反,如果从事的是正在学习的或需要费脑筋的,他人在场使动机增强,反

而会起干扰作用。

二、从众

(一)从众概念:

指人们自觉不自觉以某种集团规范或多数人意见为准则,做出社会判断改变态度的现象。

(二)影响从众的因素 1、个体的方面 获得正确信息的愿望 与群体保持一致 性别差异

? 此外:自信心,责任感 2、群体的方面 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的规模 群体成员的身份 群体接纳个体的程度 群体的专长

3、刺激物因素 三、服从 服从概念:

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而被迫做出的行为。 影响服从行为的各种因素:

? ? ? ? ? 奖惩威胁 情境压力

命令者的权威性 责任感

权威人物与服从者的空间关系

四、模仿

? 个人仿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的行为、动作的过程。 ? 自觉的,有社会积极意义 ? 不自觉无意识的

? 对群体的意义:通过模仿群体成员才具有相类似的行为方式。 五、暗示

? 暗示种类:直接暗示 、间接暗示 、自我暗示 ? 暗示在组织中作用 ? 暗示

? 指人们以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发出信息,从而影响他人,使其不自觉地接受

某种意见或信念。

第三节 集群行为

? 一、集群行为的特征

? 1、集群行为概念集群行为,是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

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 ? 2、集群行为的特征 ? (1)自发性。 ? (2)狂热。 ? (3)非常规。 ? (4)短暂。

? 二、集群行为的过程 ? 1、集群行为的过程

? 2、集群行为发生的两个重要机制:情绪感染,模仿。 ? 三、去个性化

? 1、概念:去个性化

? 去个性化表示个人在群体中会不顾及自己的行为,而与群体活动表现一致;就是个

人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与群体同一起来。 ? 群体规模与其成员的去个性化 ? 2、去个性化的原因: ? 1、匿名性

? 2、丧失了责任感 ? 3、群体淹没性

第四节 民族心理研究

? 冯特民族心理论:民族共有一种融化在民族本性中的精神。其不能由个人心里说明,

存在于民族的语言、风俗、神话、行为共有倾向之中。

中国民族心理研究 民族心理研究历史 1.中国人民族性格

? 中国人民族性格研究的历史先人即反复谈论的“华夷之辨”,就是那个时代的

人们所作的这类努力。如孔丘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 ? 近代曾经翻译了《天演论》的严复在1895年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

首明平等;中国人亲亲,而西方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世处;……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多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 ? 李大钊,“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

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

? 辜鸿铭讲中国人性格有三大特征:深沉、博大、纯朴。他并且认为,美国人

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但不博大;德国人深沉博大,但不纯朴。

? 林语堂把中国人的性格归结为八个方面: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

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

? 梁漱溟将中国人的性格归结为十个方面: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

文弱,知足自得,守旧,马虎(模糊),坚忍及残忍,韧性及弹性,圆熟老到。

? 张岱年: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

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 英国思想家罗素:冷静安详、欣赏权力、要面子、有礼、喜欢妥协、尊重舆

论、忍耐,以及贪婪、怯懦、冷漠。

? 美国人明恩溥:面子要紧、省吃俭用、辛勤劳作、恪守礼节、漠视时间、漠

视精确、天性误解、拐弯抹角、柔顺固执、心智混乱、麻木不仁、轻蔑外国人、缺乏公共精神、因循守旧、漠视舒适方便、遇事忍耐、知足常乐、孝行当先、缺乏同情、互相猜疑、言而无信等。 ? 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服从礼法;尊重过去和

历史;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循例重俗;君子不器;主张逐渐的改革;中庸之道;与人无争;任重致远;自重与自尊;当仁不让,不妄自菲薄;待人接物中规中矩。

? 日本人渡边秀方:天命、孝道、实利、自利、保守、形式、文弱的和平主义、

差别而又平等、排外而又同化、文弱而又强韧等。

? 沙莲香:仁爱、气节、侠义、忠孝、理智、中庸、私德、功利、勤俭、进取、

实用、嫉妒、欺瞒;

2.民族性格基质

中国人民族性格基质 ? 优良基质

理智 中庸 孝悌

? 缺憾基质

自私 老猾 痞俗

? 中性基质

笃实 不信神

本章复习要点

? 1、 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

? 2、 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 ? ? ?

3、 从众,影响从众的因素 4、 去个性化

5、 集群行为的特征

6、 在群体中产生去个性化的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la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