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的基本运算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5-18 17: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数学必修1说课稿

说课题目 _集合的基本运算_(一)

姓名 官水灵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第____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逐一 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对已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集合的综合运用奠定了基础。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②能利用数轴、韦恩图来解决交集、并集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等方法,使学生举一反三,努力实现知识上的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集合间的基本运算的学习过程中 ,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性与明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交流问题的能力。

3.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数形结合的思想。

(2)难点: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法分析

“教必有法,而无定法”。只有教学方法恰当,才会有效。根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及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本节课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法和师生共同探讨法。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鲜明地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学法分析

本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知识经验较为丰富,具备了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我将采用师生共同探讨法、自主探究法和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 (1)A?{1,3,5},B?{2,4,6},C?{1,2,3,4,5,6};

(2)A?{x|x是理数},B?{x|x是无理数},C?{x|x是实数}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思考和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强调集合也有运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2.尝试发现,探索新知

问题2:观察下面两个图的阴影部分,它们同集合A、集合B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并引导学生理解交集与并集的定义。 (1)交集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 如:{1,2,3,4}∩{1,2,5,6}={1,2}.

(2)并集定义: 一般地,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B把它们所有的元素并在一起所组成的集合,叫做

A,B的并集.

记作A∪B(读作"A并B"), 即A∪B={x|x∈A,或x∈B}. 如:{1,2,3,4}∪{1,2,5,6}={1,2,3,4,5,6}.

3.强化新知,巩固提高

例1 设A?{x|?1?x?8},B?{x|x?4或x??5},求A∩B、A∪B.

分析:让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借助数轴来解决有关不等式解集的运算.

变式练习1:若A={x|-5≤x≤8},B?{x|x?4或x??5},

则A∩B= ;A∪B= .

例2 设A=﹛1,2,3,4,5﹜ ,B=﹛1,2,6,7,8﹜,求A∩B、A∪B.

分析:让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借助Venn图来解决有集合的运算.

变式练习2:设A=﹛0,1,2,3,4,,﹜ ,B=﹛0,1,2,,5,6﹜,求A∩B、A∪B.

4.课堂小结

(1) 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图示、性质; (2) 求交集、并集的两种方法:数轴、Venn图. 5.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和资料书上的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1.集合的基本运算 (1)交集定义: (2)补集定义: 2.典型例题 例1: 例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l1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