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绪论

更新时间:2024-03-30 02: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N0 1

课程 中医学 年级 07级 09/10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 张瑾 授课日期 班 级 07临床 07药1 基本课题 绪论 课时目标 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 3.熟悉中医学发展概况 教学难点 讲授过程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中医学发展概况(35分钟) (一)中医学的起源(5min) 教学进程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15min) 1.组织教学(1分钟) (三)各学科的形成与发展(15min) 2.学习要求(5分钟) 二、中医学的学科性质(8min) 3.新课讲授(75分钟)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33min) 4.课程小结(2分钟) 1.整体观念(18min) 5.目标检测(5分钟) 2.辨证论治(10min) ⑴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恒动观念(5min) ⑵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 四、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4min) 6.布置作业(2分钟)

2

绪论

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与古巴比伦医学、古印度医学并称为三大传统医学(如今其他两大传统医学仅有零散的记载,而中医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越发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医学不是纯经验性的医学,它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和指导下并融入了当时自然科学知识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几千年来,她为我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中医学在我国仍然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而且正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和喜爱。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一.中医学发展概况

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中医学也是在人类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产生的。 (一)中医学的起源

1.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共同采集、共同分享食物,自然会误食某些有毒的植物,从而发生呕吐、腹泻、甚至昏迷、死亡等情况。当然有时也会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是呕吐或腹泻减轻甚至消除。人们正是经过无数次这样的尝试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才逐渐认识了哪些植物对人体有害,哪些植物对人体有益,并进而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如食物、史料、药物概念的产生和认可,初步积累了一些植物药的知识。正如《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上七十毒”,生动地反映我们祖先发现植物药的过程。

2.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工具不断改进,不仅有了石刀、石锄、石杵等多种石制工具,还发明了弓箭,因此狩猎、捕鱼有了显著的发展,为原始人提供了较多的肉类食物,经过实践,人们逐渐认识了某些动物药。如《山海经》关于“河罗鱼??食之已痈”和“有鸟焉......名曰青耕,可以御疫”的记载,是对我国古代人们从食用动物中发现动物药的佐证。

3

3.后来,随着金属冶炼时代的到来,矿物药也相继出现。

4.原始社会,人兽杂处,碰撞搏斗在所难免,而部落间的械斗也是经常发生。对于外伤,人们用泥土、野草、树叶和树皮等敷裹伤口,后来人们逐渐地发现了一些适合于敷治外伤的外用药,这便是外治法的开始。

5.原始人在烤火取暖时,发现身体某些病痛得到缓解,进而用兽皮或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砂土,贴敷在身体上的某一部位,以解除某些病痛,成了原始的热熨法,后来经过不断改进,采用树枝或干草做燃料,进行局部固定的温热刺激,治愈了许多病痛,从而形成了灸法。

人类本能的救护自助行为使中医学的产生成为可能,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智能的逐步提高,人类对于疾病斗争经验的不断总结是中医学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中医学起源的历史,就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与疾病乃至一切危险因素作斗争的文明史。它来源于感性认识,服务于理性实践。人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医疗理性认识,经过反复验证,不断更新、创造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医药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是以医疗实践为基础,以哲学思想为依托,“医学经验”和“哲学思想”构成了中医学的两大支柱。随着医学经验的积淀,哲学思想的丰富与变迁,使中医学理论愈显异彩纷呈。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根据现存的文献资料和史学界的考据与推断,一般认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早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便已初步形成。

1.形成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得初步形成。

(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被称为“言医之祖”、“医学之宗”。该书以问答体形式,托名黄帝与其臣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问题。书名冠以黄帝,并不是说该书为黄帝所为,而是战国至秦汉时期汇集古代众多医

4

家经验和理论的医学总集。全书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合计162篇。它用阴阳、五行、元气、天人相应等基本的哲学观点,对人体结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问题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对人体骨骼、血脉、脏器等的描述可称为世界解剖学之祖。

(2)《难经》:又称为《黄帝八十一难经》或《八十一难》。成书于汉以前,为战国名医扁鹊即秦越人所著,它继承和发展了《内经》在脏腑、疾病、经络、针灸等方面的精髓;又以崭新的视角论述了脉诊和奇经理论,提出的命门、三焦等观点促进了后世医学的发展。《难经》是一本在当时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扁鹊被誉为“脉学之父”。

(3)《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医圣)所著,后经晋代医家王叔和编纂整理成《伤寒论》与《金匱要略》两书。《伤寒论》以外感病为主,《金匱要略》以内伤杂病为主。张仲景以六经辨证为纲治外感,用脏腑辨证为法治疗杂病,理法方药立论严谨,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成为后世内科学发展的基石。两书除去重复载方共269首,被誉为“方书之祖”,其中的方剂被称为“经方”,为方剂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书。此书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是大约秦汉以来许多医药学家不断搜集药物学资料,直至东汉时期才最后加工整理成书的。该书载药365种,将药物按照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提出了中药的性味理论,即“四气—温凉寒热”、“五味—酸、苦、甘、辛、咸”,为中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晋、隋唐时期

●唐代《新修本草》载药844种,是世界第一部药典。

晋·王叔和著《脉经》,总结了24种脉象及其主病,并对脉学理论进行了整

5

理。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脉学专著。

●晋·著名医家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对经络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代著名医家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它对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做了详细深入的叙述,为后世医家认识某些疾病的规律作出了贡献。

●唐代孙思邈“药王”编纂《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简称为“千金方”。其中《备急千金要方》堪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唐末昝(zǎn)殷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著成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书《经效产宝》。

(2)宋、金元时期

●宋代医家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是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 ●宋末宋慈撰写的《洗冤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

●南宋陈无择则在其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对致病原因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概括。即内因为七情所伤致病;外因为六淫外邪所感;不内外因为饮食饥饱、呼叫伤气、虫兽所伤、中毒金疮、跌损压溺等所致。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倡导火热论,主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急皆能生火”之说,善用寒凉药物,世称“寒凉派”。

●张子和——主张“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其基本论点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因而倡导以汗、吐、下三法攻邪而祛病,世称“攻下派”。

●李东垣——继承了《内经》中“人以脾胃为本”的思想,形成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主张补益后天是治疗之关键,世称“补土派”。

●朱丹溪——提倡“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认为相火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kq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