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氏蓄猫教案修改稿

更新时间:2024-01-25 05: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束氏蓄猫》教案设计 复旦实验中学 徐赛男

教学素材解构: 1、 相关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宋濂的《龙门子凝道记*秋风枢》。对宋濂的生平简介由学生自己收集相关材料。

这则寓言主要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卫国束氏畜养的猫,由于过度的安逸享受,变得馋懒而怯懦,以致最后完全失去了捕鼠的本能,而且见了老鼠居然怕得要命,被鼠咬伤,落荒而逃。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会带来机能退化的恶果,磨灭斗志,难以造就生活中的强者。

这篇寓言的本意是讥笑元朝岁末官兵的腐败无能。这些武士既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也没有遇见过敌人,更没有打过仗,只是凭借祖上勋绩,享受位尊禄厚的特殊待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一旦大敌当前,畏敌如虎,丑态百出,不战自溃。寓言表现出作者对这班寄生虫的憎恶和对朝廷靡费巨资来豢养他们的愤慨,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元朝军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弊端。

本文情节完整,细节生动,在教学本文时可让学生借助想象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把握情节,体会动作与神态描写等写作方法。 2、 学生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选自明人宋濂的寓言体散文集《龙门子凝道记》,以生动形象的故事说明抽象深刻的寓意,十分耐人寻味。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文言字词、知识的能力基础,因此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工具书与注释,掌握关键字词,理解全文内容。同时,现今许多学生都是在优越的条件下长大的,依赖性强而独立性差,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可以让他们比较容易明白父母过度的溺爱、生活条件过度的优越,会使人缺少磨炼,生存能力日益下降甚至丧失。 教学过程建构: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通过动作、神态来刻画形象的写作方法。体会通过动作、神态来刻画形象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掌握“啖”“辄”“熙熙”“啮”关键字词的含义,理解全文内容。

理解本文的寓意:过度的安逸享受缺乏实践锻炼,很容易磨灭斗志,难以成为生活的强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长期养尊处优、缺乏锻炼的生活会导致生存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的道理。 2、 教学情境创设

?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等,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字、

词解释竞赛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一些常用字、词,有特殊用法的字词,和古为今用的有生命力的字词,如:病、度、为、故、啖、啮、熙熙等。 ? 排练课本剧《束氏畜猫》,让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表演

面前,通过对猫捕鼠本领失去的原因这一问题的探究,完成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 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交流和分享获得的这

则寓言故事的启示,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教学过程实录: 1、 课堂建模

预设过程:这则寓言故事情节生动,寓意深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内容和主题,教师首先认真解读文本,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我的预设是从猫已经失去捕鼠本领这一结果入手,从而紧扣文本,让学生找到猫原来的情况,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猫失去捕鼠本领的内因和外因,选准比较阅读的对比点(猫鼠之间前后关系),运用对比法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更好地揭示知识规律,让学生乐于思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得出本文给人们带来的启示,进一步总结归纳出寓言的寓意概括的一些方法,然后联系实际,读写结合。 2、 课堂关注

? 猫遇到老鼠之后有哪些异常表现?猫原来是怎样的?(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

谈谈猫和老鼠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析)

? 猫失去捕鼠本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束氏的角度和猫的角度进行归纳) ?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 联系实际,读写结合:“我怎样避免做这样一只猫?”(自我整合)

3、问题预想:

? 文言文的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处理不好就容易上得死板、无趣,为了激发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我的预想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字词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参与,对预习检查的面也可以广一些。

? 在分析猫失去捕鼠本领这一环节时,通过猫前后状态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可能会因为对文本内容不够熟悉而导致找不准,或遗漏一些重要的要点,我的预想是通过指导学生对课本剧的排演和欣赏,让学生熟知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准确的从束氏的角度和猫的角度找到原因。从而为得出本文的启示做铺垫。

? 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接受速度有快有慢,在寓意,启示

的概括这一环节,肯定也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把握准确、到位,我的处理和预想就是把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进行分享、交流,从而获得集体认同。 ? 为了使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得到德育上的渗透,使学生懂得长期养尊处优、

缺乏锻炼的生活会导致生存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的道理,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我怎样避免做这样一只猫?”,从而使认知得到内化。 课堂实录 一、

导入课文,走进作者

1、要求学生讲述一下现实生活中猫和老鼠的关系。

2、揭示课题,引出作者,简单介绍明初散文家宋濂以及其寓言体散文《龙门子凝道记》。 宋濂( 1310~1381),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其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龙门子凝道记》是一部寓言体散文集,记叙了许多生动有趣又深富寓意的寓言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既能引发学生课堂兴趣,为学习本文打下基础,同时简单了解作家作品。) 二、

正音释义,疏通文意

1、组织学生课前借助文后注释、工具书,自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疑难字、词、句进行竞赛,教师适当点拨。

补充字词:举、咸、且、若、已、假、度、为、故、意等。 3、分析文本时请学生用现代汉语随文翻译难点句子: 举世之物,咸无所好。 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狸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 4、自由朗读课文,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注释、 查阅工具书、竞赛、诵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既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较为扎实地掌握文章内容) 三、

深入细读, 感悟寓意

1、 细读课文,找到猫遇见老鼠之后的异常表现,以及原来的状况 描写 异常之处 原因 心理描写 意为异物也、不敢下 从未见过老鼠

心理、动作 怖甚、大嗥 想吓退老鼠、给自己壮胆 动作描写 奋掷而出 失去了捕鼠的技能 原来的状况:狸狌,捕鼠兽也。家东西之鼠捕且尽。(捕鼠能力强)

2、学生课本剧表演,思考并交流:束氏所养的猫为什么丧失了捕捉老鼠的能力? 提示:联系关键词句进行思考分析

束氏的角度: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爱猫过深) 畜至百余(畜猫过多) 束氏日市肉啖之(优待过度)

猫的角度: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养尊处优)

3、分小组讨论,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主人的溺爱、缺少适当的锻炼(猫的子孙们甚至不知鼠为何物)、生活条件过于优越造成生活技能的丧失(猫本是捕鼠能手)等。 4、提炼寓意概括的方法

? 认真解读文本,熟知故事内容。 ? 把握关键词、句,品析人、物形象。 ? 结合写作背景 ,提炼作者意图。

四、 联系实际、进行交流

读写结合“我是不是也曾做过这样一只‘猫’?”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无过分依赖父母而造成一些生活基本能力缺失的现象,并进行反思、交流。 明确: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能够激发共鸣,并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寓意,同时,也理解了本文一定的现实意义。 五、

作业布置, 反馈所学

1、注释并熟记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选择课文中翻译有困难的句子摘抄并译成现代汉语。

2、本文描述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请举出一个类似的事例并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3、熟读课文,完成《点击》。

课后反思:

《束氏蓄猫》是一篇文言文,因此,重点字、词的解释还是必须要落实的,但是要在有限的一课时内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是来不及的,因此布置了学案的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检测字、词预习的落实情况。原本杨老师在备课时建议先解题,然后随文解字,段段落实,但是我认为这则寓言故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故事生动有趣,能引起学生较强的阅读兴趣;因此通过猫鼠之间前后关系的比较,能找准猫失去捕鼠本领的根本原因,从而得出本文的寓意启示,所以在教学时我的设计是先在结尾段落找出猫现今的异常表现,再找出猫之前的表现,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故事的内容,我安排学生进行了课本剧的排演,为得出本文的启示作铺垫。

二、这则寓言故事有着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启示,令学生能够借此反思自己的生活并以此为戒。因此教学过程中能够从借助注释、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指导人手,让学生自主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并联系自身生活把握文章寓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寓言故事,进一步引起学生对本文的亲近感。

上课思路:

在试讲的基础上,设计了学案,让学生自主预习字词,重点把范围放在了中考范围内的实词、有特殊用法的字词和古今活用的字词,通过借助注释、 查阅工具书、竞赛、诵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既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较为扎实地掌握文章内容。

细读课文,让学生找到猫遇见老鼠之后的异常表现,以及原来的状况进行比较,再通过课本剧的表演,让学生能比较准确的找到猫之所以失去捕鼠本领的外因和内因。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得出学习本文后得到的启示就水到渠成了。然后更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深层思维,设置梯度,让学生自己来说说概括寓言的寓意有哪些方法。做到学法上的指导,一课一得。

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交流读写结合“我是不是也曾做过这样一只‘猫’?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能够激发共鸣,并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寓意,同时,也理解了本文一定的现实意义。

评课:

教研组长张贞老师:较之试讲课,检测环节的处理明显更紧凑合理,对于束氏和猫的形象分析也更透彻,整堂课的节奏张弛有度,让学生有所收获。

徐斌老师:重新排练的课本剧更好的扣住了文本的内容,让学生很快的把握住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比对课文的复述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罗剑秋老师:较之试讲课,让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的机会明显增多,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章豪老师:一课一得,让学生归纳了3条寓言寓意的概括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再遇到同一种文体,概括寓意,有方法可依。

吕晓颖老师:落实了常用词,有特殊用法的字词,和古为今用的词语,基础打得非常扎实。

陈炜洁、范珺老师:读写结合的环节,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这个题目也出得不错,让学生能得到自我认同的内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kc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