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本科自学考试问答 名词解释 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10-19 06: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社会心理学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社会心理学 本科自学考试复习题
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就社会生活领域的心理现象总体而言的,社会生活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现象有相通及相似之处,这种相通及相似的心理现象,都被包括在社会心理现象之中,这就是说,社会心理是一种社会现象。2、期待效应:研究者本身对研究结果的期待有时也影响研究的结果,这种期待的作用也称做罗森塔尔效应。3、本能:本能是遗传而来的或是本有的一种心理而兼生理的倾向
一、1人际关系: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隘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2、曝光效应:研究发现,交往本身可以产生人际吸引,这是因为交往可以满足人们的一些基本心理需求。首先,交往可以帮助人掌握外部世界;其次,交往可以使人找到联系感和归属感;此外,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所谓的“爆光效应”。
3、得失效应:决定对赞美者的喜欢程度的,不只是赞美的总量,还有赞美的变化量,这就是得失效应。
4、自我表露:社会交往过程也包含情感的交流,而情感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已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5冲突:冲突是一种以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试甚至争斗关系。
6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7助人行为: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8、利他行为: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9、侵犯行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10、自恃行为:是指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
11、旁观者效应:指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景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出面相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1、自我知觉:所谓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已的认识与评价。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基本成份,自我概念与与自尊。2、自我概念又叫自我认识或自我图式,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的特征的认识集合,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
3、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4、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某一领域的能力评价称为自我效能感。5、反射性评价:我们常根据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己,这一过和就是反射性评价。
6、自我表达:即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认识,即自我概念。7、自我表现:为了获得权力、赞许等而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动机被称为自我表现。8、自我监控:是一种人格特征,是指个体对社会情境的需要及据此采取相应行动的敏感性与灵活性。9、理想自我:是指我们想成为的人,它激励我们实现我们的抱负。10、应该自我:是指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它引导我们尽职尽责尽义务。
11、保守性偏差:我们对他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是错误的,也仍然如此,这种倾向称为保守性偏差。12、晕轮效应:当我们认识某个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13、中心特质、边缘特质:把“热情”、“冷淡”这类对印象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特征称为中心特征。把“文雅”、“粗鲁”这类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知称为边缘特征。14、首因效应: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15、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16、第一印象:人们利用所能获得的各种线索对他人形成的印象。17、自我实现的预言(皮革马利翁效应):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征实此期望,这一现象叫自我实现的预言。18、社会群体:就是由具有某一共同的且具有社会意义的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集合。
19、该板效应: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20、归因:就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21、基本归因偏差(对应偏差):它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22、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听偏差:人们对他人的归因特点,即观察者倾向于做内部归因,强调行动者内在特征的作用,行动者对自己行为的归因则是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即强调情境的作用。
1、动机:就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2、生理性动机:以生理内驱力为为基础的动机,指具有生理基础的行为动力。3、心理性动机:与生理内驱力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的动机,是人类心理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4、
内在动机: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人活动中得到了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5、过度辩护效应:当个在动机取代了内在动机时,他可能对自己原来喜欢的活动失去了兴趣,这种现象称为过度性效应,即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6、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具有成长、发展、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需要,这一需要,我们就可以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7、成就动机:是个体为了取得较好成绩,达到即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8、成就需求:是指个人想要尽快地而且尽可能地把事情做完的一种欲望或倾向。9、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是指一种个人想要起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取择主要取决于社会。
10、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是指一种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内蒙古自治区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决定于个人自己。11、亲和动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与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12、焦虑—亲和假说:认为由焦虑导致的恐惧是促进使人们结群的原因,有过不安经历的人,其亲和倾向更强。13、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要。
1、同理心:简单地说就是“感同身受”、“将心比心”,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体会其感受,了解对方内心感受的想法,并反映给对方知道,2、情绪成熟:指的是表达不再带有幼稚的、冲动的特征,在言行举止上表达情意时,均能臻于社会规范的地步。4、情感智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能力。5、集体恐惧:是指集体面对突发痛苦和巨大不幸的预料和经验而产生的范围广泛的情绪。6、集体敌视:是指群体对某一对象在思想上或原则上的对抗、反抗或抵制,与它相关的术语是
仇视和憎恨等。7、集体欢乐:指人群由于福利、成功或好运气,或者得到某人所希望之物所唤起的情绪,相关术语包括快乐、喜庆、愉快、换心、欢乐、狂喜等。
8、身心松弛法:是利用生理和心理彼此交互影响,使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同时达到松驰的效果。9、社会感情:是社会群体内普遍存在的、能够相互传染并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群体共有的心理体验和社会知觉。社会感情包括社会情绪和社会情感。10、拉扎劳斯认识评估理论:认识评估是情绪中产关键因素,在相同环境下,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情绪反应,那是因为该环境刺激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
1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2、内化:指的是个体接纳他人的影响,完全接受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再只是一种公开的表示,而已成为现在个体自己观点的部分。3、同化:是指个体因为与他人或群体有关,从而接受这个人或群体的态度,这已接近个人自己的态度。4、认识失调: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出现了不一致,就会感受到心理冲突,因冲突而引起的紧张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识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5、态度变化的信息理论:信度、信息传递结构和积极参与会影响态度的改变。
6、群体态度:是指群体中多数成员或全体成员对某一事件的共有态度。7、态度三要素说:其主要观点是: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映公顷向,这种预先反映倾向由三种要素组成,感情、认知、行为。
8、态度的社会本质:态度的社会本质是讲,态度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这时有两个意义,一是态度的对象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生活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种种领域、种种事件等;二是态度主体在本质上是社会的,态
度主体不论是体还是群体,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社会态度是在关系互动中形成的。
9、个体态度:有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就态度主体而言,是指社会个体,是有着社会关系的个体,就此而言,个体态度就是社会个体态;第二,就态度主体与态度对方的关系而言,作为态度主体的社会个体,是和其它社会个体发生联系,即社会个体对社会个体的相对关系,属于个体层面上的态度。10、态度的调适作用:个体为了适应社会和组织环境,在其中生存、发展,获得接受和承认,必须判断所接触事物的价值,决定对其行动的方式,并且预先做好行动准备。态度调适作用的另一个方面,是保证个体与他人间互动的顺利进行。
1、群体:指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结成的集合体,群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2、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即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群体。这种群体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法的。3、凝聚力:是指多数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4、从众:指他人从事某一活动自己也去从事这一活动。按群体多数人的意见行事而不另搞一套。5、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6、社会抑制作用:社会心理学家把群体情境使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作用。
7、优势反应: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习惯动作。8、服从:指个体由于受到压力而去做的那些他们不愿做的事情。9、集群行为:是一种人们在激励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具有如下特征:自发性、狂热性、非常规、短暂。
10、去个性化: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与群体同一起来。
11、民族心:民族共有一种融化在民族本性中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民族心理过程的承担者、实体,存在于语言、风俗、神话、艺术、法律等现象中,只能在这些民族共有的现象中寻找,这就是民族心。12、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传形成的一种认知潜在状态。13、社会无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的被压抑的意识领域,是这个社会不允许其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14、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15群体归属感:这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受。
1、传播:是通过语言、姿态、表情等各种符号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感情、愿望等信息的社会行为,这种传递与交换反应过程即传播行为。2、舆论:即通常人们说的公论,指在大家共同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上多数人的意见和总和,是社会上众人对于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反应和判断,是具有代表情的综合性意见。3、谣言:是一种来路不明的,传无根据的言论。4、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上北近出现的或某权威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又称时尚。
6、民谣:是社会公共对社会的反映,它反映民意,体现民众内心的呼声,是一种舆论的行为,社会的晴雨表。
7、显在性舆论:指通过多数人明确的语言或态度表现出来的舆论。8、潜在性舆论:指那些没有公开表示,只是在亲人、熟人范围之间谈论、散布的意见、思想、和情绪。9、模仿:模仿是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模式,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
10、自我传播:又称内传播、内向传播,是指个体以信息的加工过程,可以采用自我对话的心理过程,就象我们常说的冥思苦想、扪心自问、自言自语等自己同自己的对话。11、人际传播:是指信息在社会个体之间的传播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彼此保持着相互的影响与作用,12、组织传播:又称组织沟通,是在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活动,它包括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消息传递活动,也包括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情感和角色的沟通和传递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效率。13、大众传播: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构成的,由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达媒体手段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活动。
1、经济心理:就是经济行为的心理谁备状态及对经济行为的主观理解,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行为的动力与阻力。2、决策:是在各种不同的选择中挑选出的最付佳选择。:一个群体的基本经济心理图式,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基本经济观念。4、差序格局:所谓差序格局就是中国社会的横向结构而言的,即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是从自己出发,一圈一圈地往外推,人际关系也随着越往外推越不重要,最后推到很远的时候,就是不关痛痒的人了。5、消费者心理学:以消费行为为中心,对消费者心理的展开很多心理研究,通过消费的方式与心理进一步研究整个社会的心态与走势、社会的结构与分层等称消费者心理学。6、经济心理病理学:所谓经济心理病理学,就是相对于经济心理的常态来说,可能存在一些非常态的经济行为。
1、宗教的心理学意涵:宗教心理学研究中,以宗教的解释有两条途径,其一是经验论之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他们把宗教看作是一整套公认的形态,把宗教行为看作是“刺激——反应”机制的深层结果,认为宗教表现形态不仅不与其他表现人格的形态相分离,而且它们还是有所联系的。2、宗教皈依:是宗教
心理学研究中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皈依可以是指信仰者在自己原有的宗教团体的架构下宗教投入的增强,也可以指从某一个宗教信仰转移到另外一个宗教信仰,或者是从无宗教信仰的背景变成强烈投入到某一个宗教信仰之中。3、突发性皈依:突发性皈依通常是被动的皈依,其与“他物”的性质密切相关,是一种屈服他物的行为,突发性皈依趋向于通过强烈的罪恶的情感来体现它的特征。4、渐进性皈依:是在毫无危机和强烈冲突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皈依,是一种稳定的、前进的、缓慢成长的宗教情感,是渐进的唤起。5、请愿式祈祷:是宗教祈祷中最为普遍的一形式,疾病、恐惧甚至一些愚蠢的愿望都可能导致请愿式的祈祷。
6、感恩式祈祷:是出于对施恩的神圣来源感恩戴德,而由于感恩的中心是个人收获,当个人觉察到创造、秩序和美的神秘来源时,这种感恩会进一步发展为崇拜与颂扬。7、客观祈祷:是指祈祷者把注意集中到宗教崇拜对象。8、主观祈祷:是指祈祷者面向自我的祈祷。
1、人格: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根念,它包含人格的复杂特征,也反映人格的多种本质属性。2、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和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也叫认知方式。3、思维风格:思维风格是指人们所偏好的进思考方式。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偏好表达和使用一种或几种能力的方式。4、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气质是表现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5、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主要体现在对自已、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的所采取的言行上。6、自我调控系统:就是
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其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和自控系统。
1、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既能适当地评价和接受自我,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既能适应自己所面临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环境,又能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的人格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节制和调控能力,并在认识功能、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方面都能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2、心理应激:也称心理压力,紧张状态和紧张刺激等,是个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在觉察到客观要求和自身应对能力之间不平衡时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也就是说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对过程。
3、应激源:是指体内、外环境向有机体提出的适应或应付的要求,并可能导致心理激应的紧张性刺激物。4、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
5、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6、心身障碍:又称心理障碍,是指在躯体各器官系统发生病变前后所表现出的心理异常现象,它常表现为在应激状态下所出现的某种内在的情绪或动机的冲突,通过心理影响生理途径,以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病变表现出来的。7、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求助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1、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传统?答:一种是心理学倾向,它以个人心理为主线,研究个人的内在经验及行为的心理学文脉和思路;加一种是社会学倾向,
正在阅读:
韶关市人民政府令(第78号)01-14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 图文09-29
国内体育对外宣传翻译现状06-09
组合式大钢模板施工方案09-13
2020(行业报告)众筹融资行业报告.05-05
上海交通大学统计学原理大作业(1)03-17
2018年中国蜂蜜市场竞争格局报告目录04-02
发展对象预审情况表(2)04-1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社会心理学
- 复习题
- 名词解释
- 自学考试
- 问答
-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