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间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艺术欣赏价值

更新时间:2023-09-25 14: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 年 论 文

(2011——2012)

试论民间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艺术欣赏价值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目 录

1. 美学价值…………………………………………………… 1 1.1 语言美……………………………………………………… 1 1.2 内容美……………………………………………………… 2 1.3 形式美……………………………………………………… 2 2. 艺术欣赏价值……………………………………………… 3

试论民间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艺术欣赏价值

######2010级 ########

指导教师 ######

摘要 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民间文学是大众文化基础上的归纳总结。其中,民间文学体现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追求,这种美学价值恰巧展现了它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美学价值 艺术欣赏价值

1.美学价值 1.1 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价值主体在与其价值客体相互作用中“唯一的”、“最有效的”价值中介。民间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创作,它用语言构筑形象、编织情节,通过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人们的生活、心理、情绪、感情等等。”其语言在呈现出与一般的文学样式相一致的共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它独有的个性。

民间文学作为全民口头文学,包括了生活故事、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长诗、民间曲艺等等。这些不同文学样式采用的语言也不尽相同。

最初的民众创作,是靠口耳相传的形式来传达各种知识、技能。这就要求讲述者把繁杂冗长的句子进行浓缩,变成简洁凝练的短句,变为大家容易接受的语言。在长期的揣摩探索中,就形成了民间文学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民间文学的语言,是劳动人民从生活、习俗、环境中得到的活生生的语言,总是能够从即时即景中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它未经任何的雕凿粉饰,具有朴实无华的特点。在民间文学创作中,充斥着大量的乡土话、口头语,这些“家常语”从劳动人民的口中表达出来,是那么的自然、贴切,富有表现力,令人常常情不自禁地沉醉在那浓浓的乡土气息中,领略乡间那独一无二的美。

体现生活美是民间文学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民间文学语言虽然简洁、朴素,但是,“朴素、简洁和三言两语”却具有“塑造形象的雄壮的力量”。民间文学语言的形象生动不是像文人创作那样刻意挑拣一些艳丽、夸张,而在于它善于从身边的人、事、物、景“引类譬喻”、“借物发端”。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天地万物,自然山川,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无一不被民间文学取用。那些从实际生活中得

1

来的、现成的语言表达,就显得更加形象生动,常常能引起人们感情上的沟通。 总之,民间文学的语言魅力是丰富的,在整体上呈现出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的美学风格。

1.2 内容美

民间文学所描写的内容主要是民众的主流思想价值观,民间文学具有强烈的生活属性和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反映了人类日益完善成熟的过程,记录着人类的思想和经验,描述了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表现了日常生活行为中的意义和价值。说来民间文学是—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伦理、民俗等等留有先民的心理痕迹和经验残余的评议符号,是民众的心理生活和现实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深化的记载。民间文学作为“承载和认识文化传统的文本”,它肩负着传播历史记忆的责任,因此,它必须以独特的审美方式,用优秀的作品,反映人类文明的精华。民间文学具有极其丰富的教育和娱乐功能,特别是具有历史记忆的功能,它是承载和认识文化传统的文本。

民间文学更是民众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寄托。蒙古族民间传说里出现的《格斯尔》和《莽古斯》正是当时的游牧民族所渴望的和平的象征,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明主《格斯尔》身上,渴望他能战胜所有的邪恶力量,而《莽古斯》就是邪恶的力量。

民间文学在各种民俗传承中最富有活力的,是其表现了人民的生活, 反映了广阔的社会风貌, 蕴含了大量的民俗材料, 在许多时候, 民间文学与民俗环境相辅相承, 水乳交融。

汉族民间爱情传说都用曲折奇妙的情节讲述着各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其中这些故事中都有一对深受民众喜爱的情侣,故事里的女主人公,都聪明美丽、情深似海,而且敢作敢为。综观四大传说,无不充满着浓烈的悲剧气氛,体现出深沉的悲剧美。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四大传说主人公对幸福的追求均以失败告终,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最终遭致毁灭。牛郎织女银河隔绝,梁祝同窗三年,情意甚笃,然未能聚合,梁死祝吊,纵身人坟;白蛇废弃千年修炼的正果,历尽艰辛,追随、扶持许仙,终被压于雷锋塔下;孟姜女千里寻夫,夫死骨埋,仰天恸地,哭倒长城。这四大传说描写的都是爱情故事,然而其中最动人心弦的却常常不是爱情的描写,而是爱情的毁灭,这四则传说历经千年广泛流传,流泻出巨大的悲剧情愫。

这些悲剧无不使人深感同情,同时又使人们从悲剧的不幸中激发斗志,受到鼓舞。“悲剧的亮色在于主人公的精神不灭,他们的毁灭正是为了实现美好理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四大传说的悲剧意义在于表现出人民反抗现实,寄美好理想于未来的乐观顽强的斗争精神。他们往往以自身的毁灭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自由的爱情。在对光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中,向黑暗和压迫作了彻底的否定。他们敢于以自身的毁灭,不倦地探索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真谛,并以自身的悲剧引发人们深思,唤起人们的良知和正义感,鼓舞人们在否定不幸生活的同时去追求另一种幸

2

福生活。这正是悲剧美的力量所在,正是悲剧显示出来的撼人心魂的艺术感染力所在。

2.3 形式美

俄国民主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民歌中有许多新鲜和淳朴的地方,而这足够我们的美感来欣赏。”不仅是民歌,其他民间文学作品也是如此。许多文学体裁起源于民间文学形式。民间文学形式是是指各族人民过去和现在所创作传承和享用的各种口头文学作品, 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童话、笑话、寓言、歌谣、谚语、谜语、史诗、叙事诗、快书、相声、小戏等等。民间文学新鲜淳朴,不仅在于它们各种各样的外在结构形式上,更在于它们的修辞方式、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

《诗经》的主要形式是四言诗,早在《诗经》之前的民间歌谣中已有四言诗的雏形。在屈原写作楚辞之前的一百多年, 这种形式的民歌即已流传。词起源于民歌, 原是可以唱的歌曲, 曲起源于北方古代民族的民歌。古典小说的产生也同神话、传说、民间说书有密切联系。戏曲则是歌舞、对话、表演、故事等相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 它产生的过程有相当长的演变经历, 最初只是歌舞表演与故事传说的结合, 这两种文艺形式都来自民间。

各种修辞方式,使各种形式的民间文学作品俗而不厌。民间流传着大量的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学样式;它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却又不乏诙谐幽默。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各种表现手法的熟练使用,使民间文学的魅力臻于极致。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歌、民间长诗这些有散文、有韵文的篇幅较长的民间文学形式中,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比如远古的神话、传说,就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民间文学是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时时散发着它那淡而长久的清香。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故事性强的文学形式更容易让人接受。因为在古代,民众的娱乐方式单一,作为娱乐方式的民间文学,要被大众接受,必须通俗易懂、长于叙事。民间文学通过自己博大的家族,丰富的内容,通俗而深刻的思想,富于变化的艺术手法,奇诡的想象力,自由奔放的性格,给我们展示了它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 艺术欣赏价值

民间文学中的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许多民间文学作品还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中国近年陆续发现的兄弟民族史诗,其艺术成就使世人惊异。至于那些多得数不清的情歌和抒情歌谣,在表现欢乐和痛苦的情思上,往往超越作家的同类作品。而那些短小的故事、谚语、歇后语,真正使思想、经验、智慧凝缩得像5个

3

指头捏紧的拳头。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文学的特点。总之,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

民间文学在其发展和表现形式上有自己的艺术特征:

①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②集体性。民间文学作品,是群众的集体创作。 ③变异性。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和讲唱的过程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

④传承性 。民间文学同风俗习惯一样,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 ⑤人民性。在衡量文学的价值时,往往提出“人民性”的概念。人民的口头创作有它的巨大优越性。民间文学不仅表现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也表现了他们的典范人格和崇高品质。

⑥优越的艺术性。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

以上几种特征,不是各自孤立的,正相反,是彼此互相关联的。这些特征,主要是从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分歧的地方提出的。它们在相当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认识这种文学的特征,但这并不是它的全部。

民间文学的优越所在,决不仅仅限于它的内容、思想方面。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它必须也必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艺术的特点。一般文学体裁,分为三大类,就是诗歌的、散文的和戏剧的。在这方面,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文学基本上是相同的。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这也都与作家文学大略相同。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许多民间作品还具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

我们常常把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简括为“刚健﹑清新”,这自然有一定根据。但它的艺术的特长是多方面的。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文学的重要特点。但是,某些类型的作品,例如小戏,却往往比较精巧地描绘了人物的心理。

民间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艺术欣赏价值、民众的形象思维积淀、创作要求和创作态度、创作方式和艺术手法、艺术典型的塑造等等,都对作家的文学活动有重要启示,甚至被后者直接借用。

总之,民间文学的特殊品质,对认识方式文艺的规律特征、艺术心理和社会生活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不可缺少的资料。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和它的内容的广泛一样,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

参考文献

敏泽、党圣元.《文学价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毕桪.《民间文学概论》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王楚文《中国民间文学论》华北月刊 1935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陈岗龙 《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

指头捏紧的拳头。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文学的特点。总之,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

民间文学在其发展和表现形式上有自己的艺术特征:

①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②集体性。民间文学作品,是群众的集体创作。 ③变异性。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和讲唱的过程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

④传承性 。民间文学同风俗习惯一样,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 ⑤人民性。在衡量文学的价值时,往往提出“人民性”的概念。人民的口头创作有它的巨大优越性。民间文学不仅表现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也表现了他们的典范人格和崇高品质。

⑥优越的艺术性。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

以上几种特征,不是各自孤立的,正相反,是彼此互相关联的。这些特征,主要是从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分歧的地方提出的。它们在相当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认识这种文学的特征,但这并不是它的全部。

民间文学的优越所在,决不仅仅限于它的内容、思想方面。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它必须也必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艺术的特点。一般文学体裁,分为三大类,就是诗歌的、散文的和戏剧的。在这方面,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文学基本上是相同的。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这也都与作家文学大略相同。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许多民间作品还具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

我们常常把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简括为“刚健﹑清新”,这自然有一定根据。但它的艺术的特长是多方面的。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文学的重要特点。但是,某些类型的作品,例如小戏,却往往比较精巧地描绘了人物的心理。

民间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艺术欣赏价值、民众的形象思维积淀、创作要求和创作态度、创作方式和艺术手法、艺术典型的塑造等等,都对作家的文学活动有重要启示,甚至被后者直接借用。

总之,民间文学的特殊品质,对认识方式文艺的规律特征、艺术心理和社会生活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不可缺少的资料。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和它的内容的广泛一样,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

参考文献

敏泽、党圣元.《文学价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毕桪.《民间文学概论》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王楚文《中国民间文学论》华北月刊 1935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陈岗龙 《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jn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