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新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最终打印版)

更新时间:2024-01-30 16: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 学生情况分析:

1.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形成,绘画水平处于半抽象半具象的阶段,学生绘画能力相差比较大。

2、学生观察力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感性的认识了,所以在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情感。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3、学生对于绘画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写实期的学生往往回认为画的越来越好,这种意识往往束缚他们大胆的创作欲望,变得越来越小,束手束脚,唯恐别人说画的不好。

二、教学目标: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术语的意思和一般的表达方式,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 2、在美术教学中看、画、做、说、玩融为一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3、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路,发展创新意识。

4、感受各种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5、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6、形成崇高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

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19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了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所包括的课题,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四个领域,并保持他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同时,每课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书中的大量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参考的范围更广了,同时在教学上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难度,验证了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本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四、教学措施: 1、 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2、 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4、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5、 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 6、 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7、 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8、 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9-3.13 3.16-3.20 3.23-3.27 3.30-4.3 4.7-4.10 4.13-4.17 4.20-4.24 4.27-4.30 5.4-5.8 5.11-5.15 5.18-5.22 5.25-5.29 6.1-6.5 6.8-6.12 6.15-6.19 6.23-6.26 6.29-7.3 植物写生 放学了、快乐的人 材质的美 有人脸的器物 巧用对称形 生命之源—水 设计生活标志 用彩墨画鱼 动物的脸 认识中国画 汉字的联想、衣架的联想 艳丽的大公鸡 学画农民画 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画家凡.高 大师画我也画 电脑美术—你追我赶 期末测试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第1课、植物写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 2.难点:植物的结构与特征。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演示、讲解

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 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 小朋友的线描画 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

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六、小结、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课后反思:

第2课 放学了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这幅创作画,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过程与方法: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体的各种动态特点。 难点: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启发同学谈: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 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

2、欣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4、欣赏作品: 画面画了什么内容?怎样去表现的?

教师总结: 人物动态: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单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背景: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复杂的背静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单的背静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三、作业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 2、画面画得不宜太复杂。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课后反思:

第3课 快乐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搜集到的线材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具:各种线材、辅助材料及工具,如钳子等 学具:各种线材、辅助材料及工具,如钳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认真听。师提问:这段音乐给了你们什么样的感觉?(欢快、高兴。)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这种快乐的情绪?(唱歌、拍手、做游戏…)

师总结:我们要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人,用我们快乐的情绪去打动我们身边每一个人。(板书课题)

二、师生探究学习

1、我们每个人,甚至每个民族都有表达自己快乐情绪的方式,一起看他们是怎样表达快乐的。(播放一段民族 庆祝节日和人们欢快跳舞的视频。)

2、展示一组人物的动态图片。

提问:当我们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关节)总结:我们通过关节的活动展现不同的动态。

这些人物的动态可以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 播放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

3、师:表现人体的灵活动作和优美姿势不一定要用很多繁琐的方法,看我们用不同线材做的这些人物形象也非常生动有趣啊!

展示一组线材人物。师:它的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一起来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4、教师示范

出示作业注意事项: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线的连续性,尽量不把线剪断,如果要剪断一定要注意线与线之间连接紧密。

1) 制作:头缠绕成椭圆形、圆锥形等。身体缠绕成空心圆柱形、实心圆柱形等。四肢缠绕的要比身体细,同时注意关节道听部位的变化。提示也只可以用辅助材料做头部等部位。

2)装饰:用彩纸装饰。 三、学生实践练习

1. 及时发现学生制作中的闪光点,激发创造思维。 2. 适当装饰作品。 四、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把作品集中放在展台上学生自由参观交流。组织评奖并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教师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

五、作业设置

用自己找到的线型的材料制作一件表现快乐的人的作品。 课后反思:

第4课 材质的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从材质、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

己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欣赏了解运用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了解古代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学习观察作品、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大胆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不同材质的作品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欣赏课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质的艺品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出示课题:材质的美感。 三、讲授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艺品,不仅雕刻技艺精

湛,造型优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欣赏课件。

1、玉器

汉代由于出产玉石的西域通道畅通,玉料来源增多,玉品的琢制与使用更为普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强盛时期。许多玉器近似石雕风格,制作非常精致。人物、动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对象的精神世界,对其形体采取夸张手法以突出关键部位,使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浑厚自然,气韵生动。

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

所以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2、石材

《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蕴含着力量。马腿粗壮结实,四足踩踏着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挣扎的匈奴人露出绝望的神色,形容委琐,面目可憎。马腿如四根巨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显得坚实稳固。作者运用了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造型古劲朴拙,风格沉着浑厚,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之极具艺术感染力。

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汉武帝及全国人民都十分惋惜悲痛。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决定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在武帝陵址旁不远处修建气势宏大的墓冢,即今天的霍去病墓。霍墓石刻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更体现了人们对这位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的深切情念与崇高敬意。

据记载,唐时每逢唐玄宗生日,大宴群僚,有舞马助兴。唐人诗作中,对于舞马有生动描绘: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腕足徐行拜两膝”为玄宗上寿。玄宗赐酒一杯,舞马自衔自饮。这件皮囊壶舞马纹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宫廷舞马的形象资料。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雕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最令人赞美的是那些陶塑制品,当我们看到那些神采奕奕的骏马和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普通的黏土制成,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3、金、银

舞马衔杯银壶。唐,公元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锤击成型,两半焊接。壶作成皮囊壶的形状,小圆口,覆莲形盖,弧形提梁,扁圆腹,圈足。此壶不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携带的皮囊壶形,而且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腹两面各模冲出一匹舞马。舞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长鬃披散,马尾上翘,颈系绶带,向上飘举,口衔金杯。

4、陶

中堡村出土的三彩马,头小,颈短,前胸肌肉发达,腹大,背腰肌肉丰满,平直,关节、蹄正而适度大小,腰、尻以及肩颈结合良好,复尻,四肢欠结实,显得有些纤弱,类似新疆马。

四、小组展示各自带来的不同材质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讨论: 1、它们都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2、造型上有什么艺术特点? 3、你喜欢什么样的材质做的艺术品?

小组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的材质特点、造型特点? 课后反思:

第5课 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课前准备:橡皮泥(纸黏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有人脸的器物 介绍给大家听听。学生回答(略)

二、 新授:

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 “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略)

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有人脸的器物 (略)

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 学生表演,教师画

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 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

(材料相同:紫沙泥。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学生回答(略)

三、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 展评:

1、 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 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

第6课 巧用对称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对称的规律,运用对称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剪、贴的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会欣赏对称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 2.难点:具有创造性的制作。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在生活中有什么对称现象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介绍对称知识

教师:所谓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合。

提问:你发现蝴蝶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深入观察研究,发现了蝴蝶的结构、外形、花纹、色彩,都是对称的。

教师:观察研究蝴蝶对称的特点后,我们再来观察这只具 有对称特点的蝴蝶,看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 学生:具有平衡、稳定的美感。 教师:这就是对称的美。

3、制作一只蝴蝶:

1、选一张彩色纸对折后依折线处画出半只蝴蝶纹样。 2、依轮廓线剪下图形。 3、剪出蝴蝶的花纹。

4、整理。 三、作业提示

1、教师:再回忆、想象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品用对称的花纹装饰? 你能巧用对称形,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更美吗?

2、作业提示: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两件小装饰品。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小结

1、学生自评、互评。 2、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 课后反思:

第7课 生命之源——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设计制作有主题小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作队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对水资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号召大家平时在生活中要珍惜水和节约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收集资料、相关图案、版面设计,学习有主题宣传小报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主题突出与布局的设计。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收集

1、查一查我国的节水标志含义是什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各是哪一天?

2、收集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资料和我国目前水资源的情况。 二、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三、讲授新课

1、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

(1)播放课件:了解水的作用、水资源现状。

(2)提出问题:你能想象吗,假如没有水,地球将是什么样? (3)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 (4)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2、欣赏有关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和艺术作品。 3、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4、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激发创作灵感。小报的组成包括:

(1) 主题:文字清晰、醒目、突出。 (2) 装饰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3) 文字介绍:内容具有科学依据、真实、概括。 四、学生作业 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五、小结

1、生作品,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节约用水的建议?

2、我们珍惜、爱护水资源,广开水源, 们的子孙后代就不必再为缺水而发愁,宝贵的水资源也就能为我们永续利用了! 课后反思:

第8课 设计生活标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理解它的造型特点、色彩和所表达的含义。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标志用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生活标志图例,了解标志的艺术特色,学习设计适用的标志,尝试用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制作标志。

难点:标志的图案造型要生动、简单、寓意明确、色彩醒目。 教学方法 :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学校的校徽,请学生欣赏。说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标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按名称、特征、意义及作用进行分类:天气标志、安全标志、生活标志、交通标志、体育标志、包装标志等。

2、出示课题:设计生活标志。(标志是由形象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图形代表语言。) 三、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标志有哪些种类? (2)标志有哪些用途?

(3)标志有几种表现形式?符号、图形

2、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标志的资料,共同欣赏,进行分类,说说它们的含义。

3、欣赏课件,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标志的特点和作用。 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都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生活标志。 五、小结 组织交流。把设计制作好的标志做成头饰进行展示,明确标志的含义。

六、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生活中看一看还有哪些生活标志,你可以继续收集和设计 课后反思:

第9课、用彩墨画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画。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并添加简单的环境。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爱中国绘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

难点:特殊技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中国画彩墨作品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 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 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

3、鱼鳞部分的图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4、想一想,艺术家是这样画的。运用了哪些技巧。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6、作业要求: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

7、教师辅导:技法的体验与运用。 四、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五、小结 课后反思:

第10课 动物的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练习,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动物的脸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重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动物的脸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准备: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国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出示不同的动物脸谱,同学们欣赏。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

1、欣赏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 2、学习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

勾染法(大象)、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猴子)、勾线点染法(狒

狒)、丝毛法(猫)

3、分析国画《猫头鹰》的表现技法。 ①猫头鹰基本造型

②猫头鹰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猫头鹰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具体一些。

画法配诗: 褐墨点头部, 接着画身翅, 浓墨画嘴眼, 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 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爪, 猫头鹰俱画成。

三、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1、画法步骤:

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2、学生练习

(1)、画一只猫头鹰,教师巡回辅导。

(2)、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猫头鹰(运用幻灯片) 四、归纳拓展,审美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老师提出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动物的脸临摹或创作一幅猫头鹰图。

课后反思:

第11课 认识中国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写意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感受独特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人文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过程与方法:认识中国画用具,学习写意国画简单的笔法、墨法。 教学重点:

认识感受写意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笔法、墨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简单的国画笔法墨法,并可以随意画张画。 学具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

1、 实物投影欣赏优秀国画作品,直观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2、 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 引导学生从题材、构图、笔墨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初步全面接触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三、 初步学习简单的笔墨。 1、 认识国画的墨色。 2、 认识国画的笔法。

四、 尝试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随意画张画。 五、 师生共同评点习练。 课后反思:

第12课 汉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锻炼学生应用网络交流工具进行浏览Internet上的课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想象中国文字的寓意,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化字体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写变体美术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及语言文字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课堂教学中参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

教学重点: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浏览Flash课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美化字体的能力,学会创作变体美术字。

教学难点:在于发掘出学生的创造力,以丰富的联想装饰文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大胆创新利用不同的素材让文字变变变。

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设计好Flash课件“字的联想”网站(http://www.wxmsjy.com/)

(2) 学生搜集制作文字的材料:毛线、木料、铁钉、颜料、彩色卡纸……(实物或图片都可)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美术用品准备情况。

2.打开Internet网络:鼠标双击,老师课前准备在电脑桌面上“字的联想”Flash课件的网址,进入网络课程。

(二) 欣赏浏览

1.导入新课,师解说:中国文字的来源。

2.欣赏:鼠标双击“看一看”进入欣赏片段“甲骨文石碑、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欣赏图片同时网络背景音乐始终贯穿整个课程——中国古典音乐)

(1)欣赏甲骨文石碑。师:“猜猜这是什么字?你为什么这么猜?”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2)出示象形字:齿、刀

“看到这些字,你想到了些什么?”

师:“如今的文字在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之后,已经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 欣赏作品:眉、门、鸟、鱼、竹、人

小结:“这些文字就象画一样,和现实中的物象非常的相似,因此被称为象形字。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文字的时候,受到了大自然和生活的启示,创造出了象形文字,它不同于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是十分形象逼真地来表达文字意思的。我国出土的最早的象形文字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处名叫殷墟的地方,在哪儿出土了大量的乌龟及兽类的骨头,这些甲骨上面就刻着古人遗留的象形文字,也因此,象形字又被称为甲骨文。”

(3)出示变体字“秋”。

“这是什么字?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说说它好在哪里?”

“蟋蟀、莲藕、菊花,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事物,这样变化使得这个秋字更加的 秋意盎然。像这样根据文字的意思来进行联想的方法叫做会意。”

欣赏会意字:“从、旦、集、磊、休、折。” 指示字:“寸、彭、牟、血。” 小结:“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一回古人,将文字进行变化,变成有趣、好玩的变体美术字。但无论是象形还是会意,在将文字进行联想变形的时候都要注意,内容与形式一定要符合。”

板书:内容与形式符合。

(三) 师生互动

1.网上游戏“找一找”:鼠标双击“找一找”进入图片与文字的搭配。 点击图片“水”。

“看到这幅图片,你想到了些什么?”

找找“哪个图片和字最接近、最形象,让人一看便明了?” 参考图片:磊、竹、森……

2.网上游戏“做一做”:鼠标双击“做一做”进入模拟制作变体文字。 出示变体字“甜”。

“这个甜字又有什么变化呢?好在哪里?”

“舌头感到甘味即为甜,把甘的中间一横换成一只苹果,苹果是甜甜的,这样使得甜字更加形象。”

学生网上模拟制作:“笔、灯、铁钉、木桶、茶壶、火车快开、美丽星空……” 3.小结:“这些文字有的是局部变化,有的是整体变化,但无论怎样改变,都和文字本身有联系。象这种根据生活实物进行联想,让字体更吸引眼球。在美术广告的运用中这类变体字相比之下较为多见。”

(四) 合作创意 1.构思作品 选择素材

(1)同桌商量构思今天这节课创作哪两个文字?

(2)请个别代表说说你们的创意,为什么你会想到将文字变形成那样的?你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启示,你的创作源泉是什么?

2.设计创意 团结合作

要求:字体变形有创意,也可将数字、英文字母等进行装饰。制作《字的联想》时充分发挥想象,合理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创作。

3.学生在第9课作业纸上创作《字的联想》,师巡视指导。 (五) 交流评析 1.欣赏学生作品

讨论:你喜欢哪个字?还可以怎样修改?

2.出示:超级《文字变变变》擂台,激发学生参与竞争。

3.展示学生作品,简要点评:有一些很难表达意思的字,可以完全根据字的外形进行联想变化,字的联想到处都有,只要你开动灵活的头脑,一定会有所发现。

课后反思:

第13课 衣架的联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生活中衣架的形状特点,经过想象、设计、加工可以制成新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利用生活中最普通的衣架,通过联想、想象、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会综合使用材料,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根据衣架的形状特征进行设计,通过联想、想象,利用多种方法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衣架形状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制作材料、衣架、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映教学课件。提问:

1、观察作品是如何巧妙利用衣架的? 2、选用了哪些辅助材料? 3、作品有哪些创新表现?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中毕加索《牛头》,分析“奇思秒想”。 2、启发学生根据一个衣架进行联想。

提问:根据这个衣架的形象你联想到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想

法?

3、组织学生看书,分析书中学生作品。

提问:你喜欢哪一件作品?说一说理由。作品是利用哪些辅助材料制作的?

4、组织学生交流活动,把你的设计想法与同学交流。 三、布置作业

请你根据准备的衣架进行联想,利用多种辅助材料制作新奇有趣的作品。

1、如何巧妙利用衣架的形状。 2、选用恰当的辅助材料。 3、鼓励“奇思秒想”。 五、展示作品 六、小结

设计能体现奇思秒想,制作精细巧妙,使用辅助材料,作品有创新表现,美观。

课后反思:

13 材质的美

教学目标

1.能从材质、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2.欣赏了解运用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了解古代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学习观察作品、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大胆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不同材质的作品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欣赏课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质的艺品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出示课题:材质的美感。 三、讲授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艺品,不仅雕刻技艺精 湛,造型优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欣赏课件。 1.玉器

汉代由于出产玉石的西域通道畅通,玉料来源增多,玉品的琢制与使用更为普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强盛时期。许多玉器近似石雕风格,制作非常精致。人物、动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对象的精神世界,对其形体采取夸张手法以突出关键部位,使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浑厚自然,气韵生动。

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所以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

种吉祥的象征,

2.石材

《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蕴含着力量。马腿粗壮结实,四足踩踏着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挣扎的匈奴人露出绝望的神色,形容委琐,面目可憎。马腿如四根巨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显得坚实稳固。作者运用了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造型古劲朴拙,风格沉着浑厚,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之极具艺术感染力。

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汉武帝及全国人民都十分惋惜悲痛。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决定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在武帝陵址旁不远处修建气势宏大的墓冢,即今天的霍去病墓。霍墓石刻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更体现了人们对这位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的深切情念与崇高敬意。

据记载,唐时每逢唐玄宗生日,大宴群僚,有舞马助兴。唐人诗作中,对于舞马有生动描绘: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腕足徐行拜两膝”为玄宗上寿。玄宗赐酒一杯,舞马自衔自饮。这件皮囊壶舞马纹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宫廷舞马的形象资料。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雕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最令人赞美的是那些陶塑制品,当我们看到那些神采奕奕的骏马和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普通的黏土制成,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3.金、银

舞马衔杯银壶。唐,公元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锤击成型,两半焊接。壶作成皮囊壶的形状,小圆口,覆莲形盖,弧形提梁,扁圆腹,圈足。此壶不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携带的皮囊壶形,而且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腹两面各模冲出一匹舞马。舞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长鬃披散,马尾上翘,颈系绶带,向上飘举,口衔金杯。 4.陶

中堡村出土的三彩马,头小,颈短,前胸肌肉发达,腹大,背腰肌肉丰满,平直,关节、蹄正而适度大小,腰、尻以及肩颈结合良好,复尻,四肢欠结实,显得有些纤弱,类似新疆马。

四、小组展示各自带来的不同材质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讨论:

1.它们都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2.造型上有什么艺术特点? 3.你喜欢什么样的材质做的艺术品?

小组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的材质特点、造型特点?

14 艳丽的大公鸡

教学目标

1.学习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基本知识,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 2.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快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难点: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1.今年是什么年呀?

请看这幅画,问:作者怎样用颜色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大公鸡的? 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欣赏书中的《金鸡展翅》,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课上活动 1.出示课题

2.你知道大公鸡有哪些生活习性吗?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与同学之间

交流

3、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美丽的大公鸡的图片。

问:a)在这些作品中,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 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

b)哪些颜色用的随意性较强? c)哪些颜色用的最精彩? 四、学生创作 创作要求:

1、用艳丽的色彩画一幅大公鸡的创作。 2、画中要用冷暖对比的方法。 3、教师指导

4、作品展示 根据自己的和别人的作品你能总结出如何运用冷暖色才能使画面更好看?

五、小结 课后反思:

第15课、学画农民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版和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 难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根据想法进行改画、添画。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欣赏:

提示:课本上的农民画中内容你可曾见过?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哪一件最美?导入本课

的教学目的,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欣赏农民画。 农民画多是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去创作。广大农民富而求乐、富而求美。浓烈浑厚的用色是他们的审美意识,是他们追求健康、丰富的现代美好生活的强烈反映。

这些农民画的创作既具有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风格,又毫不显得陈旧与俗气,它大胆、单纯=朴素、粗犷=情真,与现代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

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多以各地各民族的风情、习俗、传说,以有他们的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同时新的生活变化也渐渐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课本中的农民画选题也很丰富:农家的爷孙情、有趣的斗鸡、寓意年年有余的收鱼场面、月下的老少闲情、放牛娃眼中的世界??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是这些作者独特的自由艺术构思,大胆自信的画风,强烈鲜明的用色、饱满的构图、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摄取美的画面和敏锐观察力。

从这引起具有乡土风味和劳动人民特有的心灵气质的画面,从这些粗放、有力、刚健的艺术特色的画面,欣赏这些农民画,我们体味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健康向上的美的陶冶。

三、探究实践

1、 谈谈自己喜欢的一幅农民画。 2、 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画、添加等。 3、 要求: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四、评价展示

1、 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美术作品

2、 谈谈自己对农民画的理解怎样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

3、 收集更多的优秀农民画作品并不断研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小结 课后反思:

第16课、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根据所用材料的特点,进行有主题的艺术创作。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美术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拼图的主要特点,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独创性。 难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动手动脑能力的结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教师带来课前准备的拼图的教具。

学生也带来他们准备的拼图的玩具,师生交流自己的拼图的图案和玩法。(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课上活动 出示课题 小组研究:

1、什么样的画适合做拼图?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做之间讨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产生创作灵感。)

2、拼图的图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适合? 3、讨论后将你们组要做拼图的样式想老师汇报。 4、打开看书中同学们做的拼图的图案和样式。

学生欣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产生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学生创作 要求:

1、小组合作 学生小组分工,拿出设计思路,进行创作。 2、总结

五、作品展示学生创作 六、教师小结

课后反思:

第17课 画家凡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画家凡?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凡.高对绘画对艺术的一种执着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凡高一生及其部分代表性作品点: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欣赏凡高的《向日葵》问你们还记得这幅画的名字吗?那他的作者是谁还记得吗?今天我就来认识一下凡?高及他的作品。

三、讲授新课。

1、老师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凡高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他和高更这时已经同印象主义的观点发生分歧,却同时对表现主义或者象征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曾经有过建立“南方印象主义”或者“印象主义分离派”的打算。后来因为2人的关系恶化,高更离去,凡?高在发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渐分裂。因此,他们没有结成任何团体。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凡?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十月27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突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欣赏凡.高的作品 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

3、学生谈感受 通过听凡高的故事,欣赏凡高的作品,现在就请你来谈一谈你对位杰出的画家及他的作品的感受。

4、选择一幅你印象深的作品试着用一段文字把它简单地描述下来。 5、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凡高多艺术事业的这种执着精神。 课后反思:

第18课、大师画我也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著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欣赏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喜爱绘画艺术。 教学重点: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 教学难点:绘画风格的把握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他的名字是?凡?高。 今天我们就绪认识几位艺术大师。出示课题:大师画我也画。 三、新授 1、欣赏大师作品。

2、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艺术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的? 3、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4、绘画大师凡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凡高画出的星星好象在天上旋转,留下一条条的轨迹;毕加索从多角度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5、小组讨论:

毕加索画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凡高的《星月夜》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5、学生创作

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这样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

6、教师小结 课后反思:

第19课 电脑美术—你追我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运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输入自己的作品,或直接在电脑绘画软件中进行写生;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电脑绘画软件或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像变化功能完善创作,认识电脑独特的美术创作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不同的表现风格和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如何更合理地运用电脑图像变化的功能对自己已有的创作进行完善。

难点:如何启发和培养学生在创作中对图像变化功能处理程度与画面内容协调统一表现的能力。

教学材料: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问:①同学们知道这节课我们为什么在电脑房上吗? 生:略

小结:对啊!今天我们要在电脑房利用电脑创作美术作品。 师:放映课件

设问:②你们能看出来这些照片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略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这些照片中有些地方看起来比较模糊。 师:模糊地照片给我们怎么样的感觉? 生:略

师:模糊地照片看起来非常有动感,这是摄影师用了动态摄影方法。 (放映课件)(什么是动态摄影)

师:那刚才我们欣赏的6副富有动感的摄影作品,毫无疑问都是动态摄影方法拍出来的!对吧?

生:(一般回答应该是了)

师:同学们的眼睛都被欺骗了,其实不是这里面有一张是老师通过电脑中的某个软件进行处理创作的作品。你知道是那一张吗?

生:

师:就是最后这一张(出示课件)

师:那让我们来看看原来的照片是怎么样的!(出示课件)

师:我们不但能创作成这样的,还可以创作成其它效果的!(出示课件) (板书:电脑美术-你追我赶) 二、讲述新课

1、谁有这么大的本领能创作出这么逼真的动态效果?同学们想不想认识这么超人啊! 生: 出示课件

师:老师就是利用photoshop软件中的一个模糊滤镜使原来的照片产生了强烈的动感!接下来我们就用photoshop中的模糊滤镜来创作我们的作品。

认识photoshop界面。

熟悉用photoshop打开图片的方法。 学习图层的操作方法和套索工具 (复制图层、通过拷贝的图层)

讲解并示范电脑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应用方法,重点讲解“图层”概念和“滤镜”中

相关的动感模糊功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图层)(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在熟练掌握“图层”应用的同时,通过了解“滤镜”中动感模糊的特色,为完善自己的创作做准备。

学生练习

认识并试用模糊滤镜进行对作品的创作。

(选择滤镜菜单-模糊滤镜-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滤镜,并设置滤镜的参数) (滤镜可以多次使用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分析照片,请同学们谈谈你会对这张照片那里进行模糊。 学习反选工具 三、学生创作 四、教师个别辅导 五、教学评价

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课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jm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