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更新时间:2023-05-29 06: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P89-90: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SSP》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PSP》。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1924 年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1954年G.W.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他主张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包括个体习得行为、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决策行为等。社会行为取决于个体与情景。1936年勒温行为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公式含义: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4个层面:个体、人际、群体和社会层面。

P91-97:社会心理学的阶段划分(美国霍兰德,1976):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人性善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卢梭,人性恶论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霍布斯。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达尔文进化论、德国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英国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5个学术思潮催生了社会心理学。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1920’,特点是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学实证法的先驱:特里普利特、莫德。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F·奥尔波特,实验法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社会促进”,认为“合作群体种存在的社会刺激会增加个体的工作速度和数量”,1924出版《社会心理学》,自罗斯和麦独孤后第三本重大影响的社心著作。

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最早倡导群众动力学研究,领导风格对群众氛围及群体绩效影响。提出“场理论”,最早用实验法研究社会冲突问题。认为社心不仅要指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还要参与付诸于行动和社会政策的制定,“好理论,最实际”。《拓扑心理学原理》《人格的动力理论》《心理力的表达的测量》《解决社会冲突》《社会科学中的场论》。学生有:费斯廷格,赞德,凯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P97-98: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原则:

1.价值中立原则: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负面影响,使研究客观公正。中立例外:对反社会价值观和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2.系统性原则: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现象存在于一个系统中,其产生和变化均有因。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反馈原则。

3.伦理原则:避免对被试造成身心损害。6条:制定研究计划时,应评估被试的道德可接受性;主要研究部分征得被试同意;实施时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被试;被试有退出自由;被试资料保密;不得与被试建立研究以外的关系。

P103-107: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63):通过学习机制解决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简史: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俄国的巴甫洛夫和美国华生、霍尔和斯金纳发展了行为主义、米勒和多拉德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习论。

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和模仿。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学习,包括4个过程:注意-保持过程-动作再现-动机

理论不足:忽视了行为当时的情境;忽视了个体当时情绪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忽视了内在的心理过程的分析。

2.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1961):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理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和非物质的一种交换”。综合了操作行为注意的强化理论、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功能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观点。创始人是霍曼斯,代表人物有劳布、埃莫森、蒂博特、凯利。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使交换行为变成得失的权衡,人们倾向于扩大收益/满意度、减少代价/不满意度。霍曼斯提出5个相互联系的社会交换论普遍性命题:

成功命题:个体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他就会重复行为;奖赏越多,行为重复频率越高。

刺激命题:相同刺激可以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价值命题:行为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剥夺-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奖赏对个体价值越小。

侵犯-赞同命题: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意外的惩罚,产生愤怒情绪,出现侵犯行为。反之,赞同行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3.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社会互动过程的个人行为和活动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的一部分。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语言、文字、记号、个体动作和姿势等)在社会行为的作用。符号互动论的3条基本假设:个体行为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个体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那些意义。

7个主要观点:心智、自我和社会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以使用符号为前提。人际符号互动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是人“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有意义的符号,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行为不是对外界机械的反映,个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事。个体行为受自身对情境的定义(不断解释)的影响和制约。互动时协商的中心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意义。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行为动力)引起行动,客我(行为方向)控制行动。

4.精神分析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也称深层心理学。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意识与潜意识、力比多、快乐与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三我人格结构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强调精神有崇高的抱负,认为很多人都患有“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创造性的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哲学的耐心和坚定。“集体潜意识”理论

新精神分析:代表人物是沙利文,霍妮,弗罗姆,艾里克森。霍妮“文化因素论”:行为和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人格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后天因素在神经和精神病病因起主要作用。男女心理差异是文化因素决定的。对焦虑也有深刻的认识。沙利文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与焦虑相反,安全是一种自信,乐观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建立。 P108-111:社会化: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和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还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劳教与劳改制度都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人类社会化的2个基本条件: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13-25年;人类的遗传因素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

社会化的分类:1)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2)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是生物学概念,男女生物学差异;性别是心理学概念,男女人格特征的差异;性别角色是社会学概念,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的社会期待。3)道德社会化:道德观念与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4)政治社会化:国家形象、抽象国家观念、国家组织系统3阶段。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P112: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行为及其规律。 社会角色的分类:1)按角色获得方式: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2)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3)按角色功能: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4)按角色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例子:教师/心理咨询师2121、工人/企业家2111)

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2)角色不清,产生应激反应,焦虑和不满足;3)角色中断,如退休的老人;4)角色失败: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如渎职下台的官员。 P113:自我是心理学古老的课题。19世纪末美国詹姆斯提出:

1.概念: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自我=主我+客我:主我是主动的我,认识的主体,进行中的意识流,是自我的动力成分;客我是被观察者,认识的对象,包括一个人所持关于他自己所有的观念和信念,制约主我。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2.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

3.功能:a.保持个体内在一致性,行为稳定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如何认识自己,自我引导行为;b.解释经验;c.决定期待。

4.形成和发展:生理自我(出生8个月-3岁)--社会自我(3岁-13/14岁)--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10年左右)。发展到心理自我,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P116: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自尊: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我需要: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P59)中,尊重的需要在第三层,属于高层次需要,尊重又分自尊和他尊。自尊需要包括对成就、优势、自信以及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反之,则丧失自信。

1890詹姆斯《心理学原理》自尊公式:自尊=成功/抱负。自尊取决于成功和成功对个体的意义。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提高自尊。

影响自尊的因素: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2.行为表现的反馈;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P117-119:社会知觉:个体对他人(人际)、群体、自己(自我)的知觉。社会知觉是复杂的社会认知过程,有对人外部特征、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的知觉,也有对行为原因的推理、判断和解释。社会知觉是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社会动机、太对、社会行为都以社会知觉为基础。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a.认知者的经验;b.认知者的动机和兴趣;c.认知者的情绪。

图式:人脑中已有知识经验的网络。图式的作用:影响选择注意;影响记忆;影响自我知觉;影响人际知觉。

P119-121:印象形成的效应: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P43):熟悉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少见的人之间易出现首因效应。2)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像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这是以偏概全的现象,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如爱屋及乌、一俊遮百丑。3) 刻板印象:通过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并不会因为新经验而很快改变。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也会让人产生偏见甚至歧视,这是刻板印象的消极性质。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1)加法模式;2)平均模式;3)加权平权模式:对他人形成总体印象要考虑积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及各特征的重要性,根据这些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比重,然后将权重与各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权平均);4)中心品质模式: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形成总体印象。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的印象形成。

印象管理/印象整饰: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印象形成是信息输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印象管理的作用:个体适用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个体为他人、公众、社会所接受,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1.按社会常摸管理自己;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4.投人所好。

1994杨国枢:中国人重视的他人是“重要他人”,西方人重视的则是“概括化他人”。

1987黄国光:中国人把面子和尊严联系在一起。面子包括了自己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

P122-125: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行为原因的分类:1.内因与外因:内因是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和努力程度,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是内归因;外因是行为或事件的外部条件如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是外归因。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3.可控原因与不可控原因: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1950-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特的控制点理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内控者:控制点在个体内部,相信自己能够发挥作用,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外控者:控制点在个体外部,相信社会安排、命运、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个人努力无济于事,倾向放弃生活责任,不去寻找解决办法,企图寻求救援或碰运气,无助被动地面对生活。

归因原则:1)1958海德的不变性原则,如果A出现B也出现,A不出现B也不出现,那么认为B和A有关。2)1972凯利的折扣原则:如法不责众。3)1967凯利的协变原则/三维理论:归因总涉及3方面因素即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根据三维理论,归因时要考虑信息的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三高是外归因(刺激客体),低低高是内归因(行为主体),高低低是归于情景。

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行动者/当事人--观察者/局外人因素。2)自我价值保护(P155):成功时内归因是肯定自我价值,失败时内归因是自我防卫策略;竞争时存在“动机性归因偏差”,即对他人成功外归因,以减小自己心理压力;对他人失败内归因,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3)观察位置,常归因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4)时间因素,对往事进行背景归因。

P126:动机: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过程:人的需要从未满足状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到需求满足(→紧张接触),产生新的需要的循环过程。

社会动机的功能: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维持调节功能。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一般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者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逐渐下降。

P127-135:人的社会动机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5种社会动机:××需要→××动机→××行为 亲和动机:亲和/合群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和起源于依恋。亲和的作用: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2)获得信息3)减轻心理压力4)避免窘境。影响亲和的因素:1)情境因素,压力会产生亲和的需要,缺乏亲和会产生精神障碍症状。2)情绪因素,恐惧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焦虑高,亲和低。3)出生顺序,合群倾向在同一家庭中按出生顺序递减。 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达到完善状态。成就动机促进个人发展和经济增长。抱负水平:个体从事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成就动机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强弱,成功/失败经验会提高/降低抱负水平。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目标的吸引力,正相关;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倒U型;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正相关。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1、家庭教养方式,家长自律训练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正相关;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成就动机理论:1966年美国麦克利兰。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快、更好、获得更大成功,追求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努力奋斗的乐趣和成功后的成就感,并不看重物质奖励,寻求能发挥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希望得带工作绩效的及时而明确的反馈信息,评估自己是否进步,不太在乎他人的态度,喜欢设立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事业心强,敢冒一定风险,比较实际,大多是进去的现实主义者。成败风险各半的工作,他们表现得更出色,不喜欢可能性极大或较小的工作。个体的高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培养。 权利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高权利动机者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情境,追求地位和权利,与高成就动机者的区别在于,并不为了获得成就感,出色的成就只是为了与权利和地位相称。勒温1973提出2种权利动机:积极的(竭力谋取权利)和消极的(害怕失去权利,可能通过酗酒、斗殴、展示已有权利来获得满足)。引起权利动机的因素:1)社会控制的需求;2)对无能的恐惧。 侵犯行为:侵犯由侵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因素构成。三者缺一不可。侵害行为有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亲社会性质的如警察、反社会性质的和被认可的伤害行为。社会心理学的侵犯是狭义的即反社会的侵犯。

侵犯的原因:1)本能论:弗洛伊德认为,死本能是个体向内自我破坏的倾向,它遇到生欲望的妨碍就会转向外部;侵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伤害意图和冲动,或者是以竞技、冒险、体育比赛等社会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侵犯冲动如果不宣泄就不利于身心健康。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从动物习得而来,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意义;同类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可能是失败者让步;应该消耗侵犯本能,人口拥挤可能增加侵犯事件发生几率和战争的危险性。2)挫折-侵犯学说:1939多拉德认为,挫折导致侵犯,挫折既指阻碍个人达到目标的情境(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挫折),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抑制侵犯的力量与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成正比;若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可能性越小;若预期惩罚强度一定,挫折越大侵犯可能性越大。1941米勒认为,挫折也可以产生其他结果,不一定引起侵犯。1978伯克维茨认为,挫折导致的是愤怒即侵犯的情绪,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加强。3)社会学习论:1977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个体通过学习可以学会/消除侵犯,挫折可能引起侵犯、导致冷漠、退缩、无能为力;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体归因有很大关系;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稳定、普遍性原因,非抑郁者则倾向于外部的、暂时性的、特殊因素。

侵犯的影响因素:1)情绪唤起水平,正相关;2)道德发展水平,负相关;3)自我控制能力,负相关;4)社会角色与群体,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拥有这种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会明显增加;在群体活动个体侵犯性倾向于增加;5)大众传媒的影响。6)去个性化(一种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的状态),正相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利他行为: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利他行为的性质:1)是一种亲社会行为(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2)以人为对象,利他比助人层次更高,不求回报,是出自于内心的义务;

3)由利他动机引起,以完全利于他人为目标。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a.自然环境;b.社会情境:“旁观者效应”减少利他行为(去个性化和责任分散),“示范效应”增加利他行为;在情境的性质(社会性意义)不清楚时,个体往往参考在场其他人的反应来作出判断;c.时间压力,时间紧张难于利他;d.利他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态度价值相似的人、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有吸引力的人更易被帮助。2)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1)心境,愉快时易利他;2)内疚;

3)人格,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与利他正相关;4)利他技能,懂得如何利他会增加利他行为。

P135-136:社交情绪: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3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社交焦虑(消极情绪):人际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次于抑郁和酗酒,是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三大危害。社交焦虑症:每天各种活动有很大挑战,与普通人交往也出现障碍,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强化情绪体验,伴有出汗、脸红、心慌等生理症状,回避情境并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成长过程常受挫、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会焦虑。

嫉妒(消极情绪):与他人比,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的特点:1)具有针对性,一个人不可能嫉妒全世界。如果个体体验到与他人在某些他认为重要的方面(如才能、吸引力)的现实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劣势,就可能嫉妒。

2)具有持续性,一旦产生就不容易摆脱。3)具有对抗性。4)具有普遍性。

羞耻:个体因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羞耻积极的一面是“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消极的一面是“过多或过少的羞耻都是不健康的,对个体发展不利的”。羞耻往往感到沮丧、自卑、自贬、自疑,减少羞耻最容易的方法是自我孤独。

内疚: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健康的内疚是心灵“报警器”,良心的情绪“内核”,提醒我们照顾他人、调整人际、利于个体适应社会;过多或过少的内疚是不健康的,尤其是过多的内疚则是“毒药”,使个体生活在压力、紧张、痛苦中。

P137-139:态度是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态度的特点:1)内在性2)对象性3)稳定性。 态度的成分/A-B-C模型:Affection是情感,Behavior是行为倾向,Cognition是认知;三者不协调,情感往往占主导,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联系记忆:P153,情感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对比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记忆:技能教材P122合理情绪疗法中的“ABC”理论,Activating events是诱发事件、Beliefs是信念、Consequences是结果)。

态度与行为: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行为还受到情境、认知、经验等影响。

价值观: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看法。

态度与价值观:态度就认知成分说,评价/价值(确定对象对个体的社会意义)是核心要素。价值大小决定态度强度。态度有直接、具体的对象和行为动力意义;价值观更抽象、一般、稳定持久、不易变,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要通过态度来影响行为。

态度的4个心理功能:1960卡茨,工具性、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知功能。

态度的属性/维度:1)方向2)强度3)深度4)向中度5)外显度

态度的形成三阶段:1958凯尔曼,依从→认同→内化。依从:态度形成时个体总按社会规范和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上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这是表面的、暂时的权宜之计和印象管理策略。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和他人一致。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认知协调的结果。

P140-145:态度转变/说服的过程: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 态度转变模型4要素:1959霍夫兰德,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一)传递者:1)传递者的威信,正相关,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相似性越大,说服效果越好;2)传递者的立场,自我牺牲立场,影响效果较大;3)说服的意图,负相关,心理没有阻抗,态度转变较容易;4)说服者的吸引力,正相关;(二)沟通信息:1)信息差异,威信高、信息差异较大更易转变,威信低、差异适中更易转变;2)畏惧,;3)信息倾向性;4)信息的提供方式;(三)接受者: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2)人格因素;3)个体的心理倾向。(四)情景:1)预先警告;2)分心;3)重复。

态度转换理论:

1)1958海德的平衡理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倾向于朝平衡转化。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海德的P-O-X模式图:P 个体、O他人、X对象,“+”肯定关系,“-”否定关系。正:平衡状态;负:不平衡状态。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P-O“-”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2)1957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的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个体受到心理压力,初愈不愉快的紧张状态,个体就会产生消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认知成分已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认知失调的4个原因:逻辑矛盾、文化价值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突、观念矛盾、新旧经验相悖。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①改变失调的认知因素一方面;②引入新的认知因素;③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社会交换论:从个体权衡得失后的取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转变。诱因的强度决定了态度转变。态度是得(肯定因素)失(否定因素)的代数和,态度持有者主动对诱因进行计算,根据态度能使其得失多少来选择何种态度。

叛逆心理:个体对外界的诱导用相反的态度与行为作为反应,这是一种心理抗拒反应,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机能。3种典型:1)超限逆反,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2)自我价值保护逆反;3)禁果逆反,理由不充分的禁止会激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角色扮演:个体通过把自己当成另一个人,并按照其态度和行为方式来生活,学习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可以转变态度。

P145:态度测量: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目前还无法直接测量,所以一般使用间接方法如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等,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和态度强度两个维度。著名的投射测验有用于测量成就动机和态度评价的摩根主题统觉测验(TAT)、用于精神疾病诊断的罗夏墨迹。行为反应测量法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P146-160:沟通: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直接沟通)和大众沟通(传媒沟通)。沟通的7个要素: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通道: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影响力最大的是面对面沟通。信息接受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把信息“转译”,信息源和“转译”后的内容的差异决定了沟通的质量。反馈:双方把信息回送给对方的信息回返过程。背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

沟通的功能:获取信息,思想交流情感分享,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协调群体行动促进效率实现组织目标。人际沟通的分类:1)按组织系统分,正式与非正式沟通;2)按信息流动方向分,上行、下行与平行沟通;3)按信息源及接受者位置关系分,单向与双向沟通;4)按语词沟通形式分,口头与书面沟通;5)按形式分,现实与虚拟沟通.

虚拟沟通:互联网沟通,沟通进程主要受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来引导。网络的特点有跨时空性、便利性、匿名性、实时交互性。网络成瘾:过度利用网络、形成高度心理依赖的现象。分为:网络交友、游戏、色情、信息收集、计算机成瘾及其他网络强迫行为。网络成瘾会使个体角色混乱、人格扭曲、道德感弱化、社会功能受损、无法区分现实与虚拟世界,会造成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眠、紧张性头疼,情绪急躁、抑郁、食欲不振、免疫机能下降。

体语:身体语言,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等。体语沟通是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身体语言学是专门研究体语沟通的学科。眼睛是最有效显露内心世界的途径。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当目光和面部表情出现分离,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表情。身体运动是最易被人发现的体语,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强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人际距离:沟通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1959美国霍尔(E.T.Hall) 研究美国白人中产阶级,提出四种人际距离。1)公众距离(12~25英尺):3.66~7.62米,公共场合;2)社交距离(4~12英尺):1.20~3.66米,如咨询师和求助者的距离;3)个人距离(1.5~4英尺):0.46~1.2米,如朋友;4)亲密距离(0~18英寸):0~0.46米,如夫妻。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还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

人际关系: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3个特点: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4个阶段:定向→情感探索→交流→稳定交往。

自我暴露: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1973奥特曼: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自我暴露由浅到深的程度4个水平:情趣爱好→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隐私方面。特例如网络聊天,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也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

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平等。

1958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FIRO):1)3种人际需要:包容、支配、情感。2)如果不能满足可能导致心理障碍。3)6种人际关系取向,如下图。4)童年期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决定了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5)群体整合原则:包容→控制→情感→群体形成,循环发生;群体解体过程相反,

良好的人际交往,尤其是亲子、夫妻和亲密朋友之间的关键人际的融洽是幸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人际吸引:人际情感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分为亲和(较低)、喜欢(中等)和爱情(最强烈)。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熟悉与近邻,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较高。2)相似性,包括信念价值观人格特征,兴趣爱好,社会背景地位,年龄经验等。3)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有需要、社会角色、人格特征的互补。4)外貌,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5)才能,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才能是社会比较的压力。6)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真诚。

人际互动:人际相互作用,是信息、情感、行动的交流。主要形式是合作、竞争。

合作: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合作基本条件:目标一致,共识、规范。 竞争: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竞争基本条件:目标较为稀有,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也可能是双赢结局,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1973年多伊奇的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个体与他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间存在相关或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在积极肯定性关系时,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此时他们是合作关系;在消极否定性关系时,只有在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手段实现时,自己才能实现,则他们是竞争关系。

P161-168:社会影响: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从众/随大流: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的特点:1)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2)个体可能意识到,也可能意识不到;3)可能不符合本意,但却是自愿性行为。

从众的功能:从社会看,从众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和价值观;从个体看,使个体与社会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更好地适应社会。从众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大多不具有直接的社会评价意义,所谓积极还是消极,对人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行为本身的社会意义。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权益从众、反从众。从众行为原因: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期待群体接纳、群体凝聚力。影响因素:1)群体因素:群体一致性、群体凝聚力、群体规模(3-4人为临界值),正相关。2)个体人格因素:自我评价、自信心,负相关。3)情境的明确性:负相关。目前未发现性别、智力等与从众之间有明显的确定性关系。1956年阿希的群体压力实验,情况很模糊时,人们进行客观判断的把握性下降,容易从众;如果个体判断受到支持,哪怕很少的支持,他也能更好的抗拒群体压力。

社会促进/社会助长:F·H·奥尔波特提出,个体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隐含在场。社会抑制/社会干扰: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社会促进的两种效应:

1)结伴效应,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压力从而提高效率。2)观众效应,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

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1965年美国扎荣克的优势反应强化说。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优势反应是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

社会惰化/社会逍遥: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如“磨洋工”。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个体在群体活动中的责任意识降低(责任分散),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去个性化),行动的动力也相应下降。如果加强考核,让每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努力和成果量化,就可能有效地减少社会惰化现象。

模仿: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特点:自愿产生,可能是无意识的;相似性。模仿的意义:1)学习的基础;2)适应作用;3)促进群体形成。模仿的发展:无意模仿→有意模仿,游戏模仿→生活实践模仿,外部特征模仿→内部实质模仿。1890塔尔德的《模仿律》: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三个模仿律:1)下降律,社会下层模仿社会上层;2)几何级数律;3)先内后外律,对本土文化及行为方式的模仿优于对外域的模仿。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用

暗示:在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3个环节:暗示者、暗示信息、被暗示者。暗示的分类:

1)按信息来源分,他人和自我暗示;2)按暗示目标分,有意和无意暗示;3)按双方接触关系分,直接和间接暗示;4)按效果分,暗示与反暗示。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1)暗示者的权利、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2)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3)个体处于困难情景又缺乏社会支持时,易受暗示。

社会感染: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特点: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分类:个体间感染(最常见);大众传媒染;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循环反应,球迷/邪教/战争等)

P169-179:爱情: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爱情的特点:相异性;成熟性,幼儿没有爱情体验;高级型;生理性;利他性,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爱情与喜欢比较起来具有:依恋、利他、亲密(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成分)三个特征。爱情的发展阶段:取样评估→互惠→承诺→制度化。

爱情的形式:1)1973年Lee的6种爱情形式:①浪漫式,一见钟情,像被一道闪电击中;②朋友式,日久生情,雷雨时一起呆在家中;③游戏式,劈腿,身经一场风雨却不想被淋湿;④占有式,站在雨中期待闪电;⑤实用式,总是带着雨伞;⑥利他式,把雨伞给对方。2) 1988年哈特菲尔德对爱情的分类:激情爱(春风沉醉,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和伙伴爱(深度卷入,彼此理解尊重,互相依赖,比激情爱稳定一些);激情爱的实质是个体的紧张和唤起的状态被贴上了“爱情”的标签,爱情是生理唤起和心理标签相互作用的结果,沙赫特的“情绪二因素理论”,情绪=生理唤起×认知标签,不同情绪的生理反应可以很相似但由于人们对这些反应解释不同就可能体验完全不同的情感。3)1988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

激情和浪漫爱会随着时间而冷却,共同的理想、情绪、价值观、宽容和习惯等因素在维持感情种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1982年印度古普塔发现:由爱情结合的夫妻婚后5年彼此爱的情感会不断减少;有家庭之命而结合的夫妻,开始的爱情水平并不高,但他们的感情会慢慢增加,5年后大大地超过了因爱而结合是夫妻们。

婚姻行为决定于婚姻动机。婚姻的动机一般来说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上古时代:经济第一、繁衍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代:繁衍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ip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