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第五册数学备课材料

更新时间:2023-03-10 23: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聋校第五册数学备课资料

第一部分: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 (一)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克、千克的认识 3、表内乘除法(二) 4、时、分、秒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竖式加法连续进位。 2、竖式减法连续退位。 3、建立“倍“的概念。 4、“比多”“比少”的应用题。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加、减的笔算法则,比较熟练地笔算万以内的加、减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试题,初步学会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熟记7、8、9的乘法口决,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学会乘、除法竖式的写法,会用竖式熟练地计算。

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5、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策略

1、加强口算教学,努力提高口算能力。(1)重视口算法的指导;(2)要加强乘法口诀来源的教学,即认识乘法的含义。

2、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倍的概念以及笔算法则等。具体方法,利用直观手段,如教具、模型、实物、图形等。 3、重视比多比少应用题的教学。

4、通过直观教学,增加操作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加强数学语言教学,提高聋生的言语能力。

6、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时安排 内容 课题 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的加法 加法的验算 一、万以内加减法笔算(28课时+测试1课时) 1、笔算加法 连续进位的加法 连加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应用题 不退位、不连续退位减法 2、笔算减法 减法的验算 连续退位的减法 整理和复习 二、千克的认识(3课时) 7的乘法口决 用7的乘法口决求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 8的乘法口决 用8的口决求商 给应用题选问题、选条件练习 9的乘法口决 3、9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用9的口决求商 应用题 乘、除法竖式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4、有余数的除法 四、时、分、 秒的认识(5课时) 五、总复习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整理和复习 5课时 5课时 课时 3课时 2课时 3课时 3课时 3课时 4课时 2课时 5课时 3课时 3课时 3课时 3课时 3课时 3课时 3课时 3课时 3课时 3课时 4课时 2课时 3课时 3课时 3课时 1、7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2、8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三、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39课时+测试1课时)

总计82课时,实际上课为19周,计95课时,其中安排10课时左右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以利于教学进度调整。

六、个别教育实施思路

在上学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即重点掌握表内乘除法(二)和万以内笔算加减法,对尤波、王敏、林宇涵进行万以内加减法笔算的教学,做到正确在90%以上,对吕增耀、李崇辉进行万能以内加减法笔算的教学,能达到基本掌握计算方法,并不断提高正确率达到60%以上。能基本上正确解答比多、比少应用题。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并能解答。

第二部分:备课 一、万以内加减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使学生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学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用加法验算减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会用竖式计算连加式题,并初步能用“凑十”的方法进行加法的简便计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1、笔算加法

(1)不连续进位的加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书第1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第1—4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50+70= 300+600= 800+400= 2、 求38加25的和,用竖式怎样计算?

完成后集体订正,并引导学生说:笔算两位数的加法法则。 二、新授

(1)出示例1

算出右面竖式里两个数的和。

2 4 3

+ 1 3 2

(2)读题、读数。

(3)帮助学生理解图片贴法,并说说竖式的写法。

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想加,写竖式时,要把两个加数中相同数位对齐。 2、 教学笔算顺序。 想:从哪一位加起?

师:这和两位数笔算加法一样,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算起。 计算、板书:

2 4 3

+ 1 3 2

3 7 5

三、小结

引导学生说:计算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先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巡视。 2、集体订正。 四、总结

五、作业

第2课时

教学内容:第2页例2,不连进位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58+14

2、多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加法。

485 7264

+ 312 + 2635

指名板演,师巡视。 二、教学例2

出示例2:270+58= (1)指名读题

(2)师:这是三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它的竖式该怎样写呢? 师出示教具,师生共同摆出,指出相同数位对齐。板书:

2 7 0

+ 5 8

(3)教学计算过程

指名说:先算哪一位,师生共同计算;

百 十 个

2 7 0 指出:十位上7,

+ 5 8 加上5得12,满10,要向前一位进一。

3 2 8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4 3 7 5 6 4

+2 5 6 + 8 1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自己练习,师巡视。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第3课时

教学内容:书第2页例3,“做一做”和练习一的其余习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4111+367 28+570 437+256 243+17 101+245 78+560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求809和3746的和。

(1)指名读题。

(2)指名口述算式,师板书:

809 +3764=

8 0 9 + 3 7 6 4

(3)指导计算。 2、小结:

哪一位的数想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二、 练习 完成“做一做”。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2、做练习一的第12题 (1)读题,理解题意。

分析数量关系,弄清“原计华”,“实际”的意思。 (2)列式计算。

四、总结三、四位数的加法法则。 五、作业。

(2)加法的验算

第4课时

教学内容:书第6页例4,“做一做”和练习二中1——4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笔算下列各题

809 +3764 746 +219 1163+ 5827 725+ 2638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新授。

1、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809 + 3746=

提问:三、四位数的加法法则是怎样的? 请学生说:计算过程。

提问:把题中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再加一遍,结果怎样?算算看。 2、 评讲。

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师:通过计算,我们看到:调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请学生齐读。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调换加数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做得对不对。 3、 教学例4.

出示例4(学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

2423 + 856= 3279

2 4 2 3 8 5 6 + 8 5 6 验算 + 2 4 2 3 3 2 7 9 3 2 7 9

师:这两个算式结果相同,说明计算是正确的。如果不同,就要认真检查每一位上的计算是否错误。查到正确为止。

师;验算时,也可以只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位上的数从下到上再加一遍。 小结。(书第7页上面一句话)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的1——3题。 四、作业。

第5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八页练习,完成练习二5——9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笔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83 + 436 61 + 2758 245 + 436 3090 + 527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做。集体订正。 二、完成练习二的5——9题。 1、完成第5题。 口算下面各题。

28+46 240+50 37-8 700+80 94-70 42-5 49-40 460-0 980-50 学生独立完成。讲评。 2、完成第6题。

(1)读题,明白题目要求。

(2)学生独立做。老师巡视、辅导。 (3)集体订正。 3、完成第7题。

拍球比赛,月平拍了205下,小光比月平多拍了87下。小光拍了多少下? (1)读题,弄清题意。 (2)分析。 (3)列式计算。 (4)验算。 4、完成第8题。

通过计算,填表学习利用笔算加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作业。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们能较为熟练的进行计算,但是验算时还有个别同学忘记交换加数的位置。

(3)连续进位的加法

第6课时

教学内容:书第9页,“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1 ——2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下列各题。

3 8 5 5 0 2 6 +1 4 3 +2 4 8 2 2、口算(出示卡片)

8+5+1 7+5+1 9+6+1 7+4+1 5+9+1 8+4+1 二、新授。 教学例5

1、出示例5,板书:求385和765的和。 2、读题,说出运算方法。

3、让学生自己算算看,师巡视。 4、指名板演计算过程:

385 + 765 =1150

3 8 5 + 7 6 5

1 1 5 0

集体订正。

师:不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进1,在前一位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来的“1”。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学生在书上做,师巡视。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做。 做完集体订正。 四、总结 五、作业

第7课时

教学内容:书第10页3——7题。 教学过程: 三、 复习

出示卡片,指名口算。

430+60 280+40 420+80 580+60 540+70 600+300 90+370 600+140 二、练习

1、完成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之间相互检查。 2、完成第4题。

弄清题目要求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填表。

四、 第5题

263+905 3954+76 748+5682

这是把进位、不进位、连续进位的题混起来的计算练习。 指名学生板演,做完后再验算一下,看自己算得对不对。 4、第6题

学生自己读题,然后师领读,注意重读关键句子“小明家到学校远150米”,引导学生说出是谁家比小明远,用什么方法计算。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5、独立完成第7题。 二、总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练习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计算时有不进位,连续进位的,要细心认真,做完后用验算来看看是否正确。 三、作业

教学后记:这节课我们着重练习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计算时有不进位,连续进位的,要细心认真,做完后用验算来看看是否正确。学生们做的比较好。

第8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1页练习三9——12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题。

1、 250+ 400 300+ 160 260+ 60 170 +90

320 +200 80 +70 50+ 270 180 +20 师用口算卡片出示,指名学生口答。 2、做练习三的第8题 二、笔算题。

1、出示进位、不进位、连续进位题。

2 5 7 4 3 0 0 2 2 5 6 + 1 8 6 6 + 5 2 9 + 3 4 2

(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

(2)让学生说说哪道题是进位、不进位、连续进位的,哪位进位,怎样进位。 (3)验算这三道题。 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 2、完成第9题。 笔算下面各题。

4 1 9 3 6 8 3 4 3 0 9 6 2 3 8 + 5 0 6 + 6 7 9 + 1 6 9 1 + 2 0 7 9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第11题。 同学们种了6行向日葵,每行5棵,共种了多少棵? (1)带领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指名学生完成。 (3)集体订正。 4、完成第12题。

学生自己在课本上完成。 三、作业。

(4)连加 第9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连加,例6。 教学过程: 五、 复习

师出示一位数连加式题,为用一个竖式计算做好准备。

6+4+9= 6+8+2= 5+7+9= 7+6+3= 二、新授 1、教学例6 (1)出示例6

(2)师生看图理解题意,请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师板书: 88+ 97+ 105=

(3)师指出以前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计算。从本单元开始,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4)师生共同计算

计算时,可以提问学生,个位上三个数相加得多少?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的和满10,向前一位,现在个位上三个数相加,和买20,该怎样进位?写几进几?

通过提问,多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哪一位相加的和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5)小结后重复计算过程。

8 8 9 7

+ 1 0 5

2 9 0 2、练习

785+ 420+360=

指名学生读题,并口述计算过程,师生共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2页“做一做”

8 3 6 1 0 0 9 4 9 8 0 5 8 0 3 1 6 2 4 8 7 2 1 0 9 5 7 5 5 + 7 1 6 + 3 8 1 +9 7 8 + 2 2 1 7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2、 完成课本书13页练习四第三题。

填图题,让学生自己完成,同位互相检查。 四、总结

哪一位上相加和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六、 作业。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例7,凑十法,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四的第5——8题。 教学过程: 七、 复习

先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再口算。 6+4+7 7+5+5 15+3+5

8+9+2 9+7+1 23+9+7

指名学生口算,指名先加得10的加起来较简便。 二、新授 1、教学例7 (1)出示例7

702+2984+368=

(2)带领学生读题。

(3)写出竖式,指名学生板演计算,师生共仪。

(4)师指出,三个数相加时,我们可以用复习的方法,每一位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师板书: 7 0 2

2 9 8 4 + 3 6 8 4 0 5 4

边计算边分析:个位上先加2和8得10;百位上7和3相加得10,9和进位数,相加得10,这样10和10再加得20。 2、练习

7305 +486+ 609=

师生共同先读题,然后计算。

师指出,个位上没有能凑成10的,就直接计算,而百位上3、4、6中,4和6能凑成10,就先加起来。

7 3 0 5 4 8 6 + 6 0 9

8 4 0 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

687+198+204= 604+1859+3246= 453+3927+2809= 5006+877+1928=

先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一位上哪两个数能相加得10的。然后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 2、完成课本第14页的第5题。 四、总结 凑十法。 八、 作业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5页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的第9——14题。 教学过程:

九、 复习复习 计算

327+576+849 988+3769+807

指名学生计算,其余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 让学生说说各位上哪些相加能凑成10。

二、完成练习四第9——14题。 1、第9题

口算下面各题。

38-26 320+500 45+20 4×3+5 30÷5 680-90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学生口算的方法。要求先对后快。 2、第10题 计算下面各题

1824+538+196 620+309+1487 486+1703+521 3585+69+2385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师注意巡视,注意有无把数位对错或忘记把进位数加上的,要及时指出。 同位互相检查。 3、 第11题

园林工人绿化一条新公路。栽杨树286棵,栽的柳树比杨树多34棵,栽柳树多少棵? (1)带领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师理解题意,帮助学生找出关键句子,并用线段图来表明谁多谁少。 (3)列式计算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 4、 第12题

图书室借出280本书,还剩590本。图书室原来有多少本书? (1)带领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帮助学生理解“原来”指的是哪部分。师用演示帮助理解。 (3)确定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5、第14题

本题是先利用学具操作再填空的数目。通过操作学生对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有了感性认识,为下面教学做好铺垫。 三、作业。

(5)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应用题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6页,应用题,例8“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无的第1——3题。 教学过程:

十、 复习准备

师准备教学图片,是边叙述边摆出: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 第一行比第二行多摆3个

?个

(!)师简单表述题意,并提问:第一行摆多少个?哪一行多,第一行可以分成哪两部分?怎样求第二行?

(2)指名学生口述计算方法。 二、新授 1、教学例8

出示例8: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多7朵。黄花有多少朵? (1)师带领学生读题,初步理解题意。

(2)师分析题意。

已知哪种花,求哪种花?

哪种花多,哪句中可以看出来?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3)师生共同分析,画出线段图:

画图时,要求学生说说红花多还是黄花多,红花有多少? (4)列式计算。

指名学生口述,师板书。 15 - 7 = 8(朵) 答:黄花有8朵。

(注意指出单位名称和答案) 2、小结例题。

反叙的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求另一个数,这里用减法来计算。 3、练习。

(1)带领读题。

(2)师生边分析边画图。

(3)指名学生说说鸡和鸭哪种多,怎样求鸭? (4)列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6页“做一做”。 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 四、总结。 五、作业。

教学后记:学习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然后在进行比较、计算。

第13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7页,例9。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鸡有15只,鸡比鸭多5只,鸭有多少只? 指名学生读题,解题。

师分析总结本题,并画出线段图。 2、口算练习

20 + 60 560 + 90 270 + 30 430 +50 240+ 400 370+80 二、新授 1、准备

师出示如课本中的教具。 摆出: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师生共同摆好后,提问:第二行摆几个?让学生自己回答。

再问:第二行的可以分成哪两部分?那么怎样求第二行摆多少个?

指出用6个加上少的4个,得出第二行摆的个数是10个,也就是第二行摆了10个。 2、教学例9 出示例9

红花有15朵,比黄花少8朵。黄花有多少朵? (1)师带领学生读题,初步理解题意。 (2)师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谁比黄花少8朵。红花和黄花哪种多。怎样用图来表示? 师边提问边画图:

看图指名学生说说黄花可以分成哪两部分,怎样求黄花有多少朵? 让学生自己解答完成。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7页“做一做”。

先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析的,并试着画图。 四、总结

这节课的例9和例8不同,例8是求少的数量用的是减法,例9求的数量用的是加法。 十一、 作业。

第14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五的第7——12题。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五的第7题。 口算下面各题。

35 + 9 170 - 90 320 + 80 7+ 8+ 9 6 ×4 -7 59- 18 24÷ 6 680+ 300 7000 -4000 80 +170 85 -37 5× 3+ 6 500+ 480 6× 3 46 +23 220+ 60 120- 70 40+ 600

本题是加减乘的混合口算,要求学生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位互相检查,做到先对后快。 十二、 完成课本第19页第8题。 检查下面各题,把错的改正过来。

师先讲清题意。然后让学生完成第一步骤、检查正误,指出错在哪一步后,再改正过来。 三、完成第9——12题。

第9——12题,每题两小题,都是正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的应用题,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对比。师可利用其中的一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通过启发性的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使学生看到虽然两道题中的一个条件和问题都相同,但另一个条件不同,解答的方法也就不同。 四、总结。 五、作业。

2、笔算减法

(1)不退位、不连续退位减法

第15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0页例1,不退位减法,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六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橡皮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30-90 1200-800 3400-300

让学生说说减整十整百的口算要注意什么。 2、课本第20页复习第2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并说说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授。 1、教学例1。

看图用竖式算出差。 376-132

(1)师带领学生读这个算式。

(2)师出示教学用图,师提问:图的上面一行有几捆一百根的,几捆十根的和几捆一根的? 这些皮筋可以用一个几位数表示,师在黑班上写出数位名称,指名学生口述每一位上各是几,师板书出。

同样写出减数。

师问:笔算减法应从哪一位减起,怎么减?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师巡视。 师边板书边提问学生各位数是怎样减的。

百 十 个 3 7 6 - 1 3 2

师指出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 2、练习

493-121 4760-530

指名学生先口述然后板书,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2、 完成第2题。 四、总结 五、作业。

第16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5页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六的第5——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不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不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和法则。 教学过程:法 一、复习

1、283-261 2695-624 7650-2500

让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注意减的过程。 十三、 84-79 用竖式计算

让学生说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指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特点。 二、新授 1、教学例2

下面的题你能算吗?试试看: 319-176

(1)指名学生读题。

(2)提问学生:十位数上被减数、减数是几,够不够减?该怎么办?从百位上借1,百位上被减数变成几了?然后引导学生操作。联系上面的提问使学生明确:被减数十位上的1不够减7,要从百位上退1作10,把这个10加上十位上的1,成11后再减7;百位上的3退1成2,所以百位上是2减1。

百 十 个 3 1 9 - 1 7 6 1 4 3

为了记住退位数,在3上点一个点,表示百位上退了1。 (3)练习 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说说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哪一位借,被借后的数位上变成了几。 2、教学例3

求1230与425的差。 1230-425

(1)指名学生读题。

(2)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 (3)师板书计算过程。 (4)练习 完成做一做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十四、 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6题。 四、总结

三、四位数的笔算法则。 五、作业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不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不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和法则。有少数同学计算比较困难,还需要加强。

第17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1业,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六的第7——12题。

教学目的: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掌握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法则。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课本第24业第7题。 口算下面各题

500-300 9200-200 7600-600 本题是口算练习。

二、完成课本24页第8题

笔算下面各题

395-79 3173-624 1284-859 673-58 1252-429 5471-632 课堂中只完成前三小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三、完成第9题

(1)5082比4369多多少?

(2)被减数是1753,减数是438,差是多少? 指名学生读题,列式解答。 四、完成第10题。

红光小学去年的水电费是636元,前年的水电费比去年少85元,前年的水电费是多少元? (1)带领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共同分析。 (3)指名列式解答。 五、作业。

第18课时

教学内容: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六的13——1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六第13题。 口算

78-32 4000+2000 5600-5000 57+25 6000+500 5600-500 96-56 8400-8000 7000-4000 让学生独立完成。 十五、 完成第14题 填空题

让相邻的同学各做一边,做完后互相检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完成第15题。

计算: 4 9 4 5 2 8 4 6 3 2 1 2 4 3

- 1 4 7 - 3 7 5 - 1 8 1 5 - 7 1 8 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师注意个别学生的计算。 四、完成第16题

(1)被减数是368,减数是295,差是多少? (2)427比1340少多少?

(3)比569少258的数是多少/ 五、完成第17题。

果林专业组收核桃240袋,收栗子比核桃少60袋,收栗子多少袋? 1、带领学生读题让学生自己找出谁多谁少,并画出线段图。 2、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六、完成第18题。

蔬菜批发站有萝卜134筐,上午买出56筐,下午买出47筐,一共买出多少筐? 师提醒后。学生自己完成。

七、作业

教学后记:1、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掌握比较好。

2、能熟练计算应用题。

(2)减法的验算 第19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本26页例4,: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7的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让学生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验算减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3-5 84-36 1230-425 8+5 48+36 805+425

让学生将每组算式上下对照,想一想上面一个算式的得数跟下面一个算式及其得数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的结论。 二、新授 1、教学例4

出示例4 4736-826 (1)指名学生读算式

(2)指名学生板演计算,其余学生自己计算,师注意巡视。 (3)师指出被减数和减数位数多了,计算容易出错,为了计算正确,我们可以用验算来检验正误。 减法的验算就是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板书验算:

4736-826=3910 4736 - 826

3910

(4)练习

将1409-352计算并验算

注意不能粗心地用减数加被减数来验算。 2、小结

为了简便,也可不另写验算算式,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 十六、 巩固练习

做课本P27“做一做”练习题

让学生自己完成,注意学生计算及验算过程。 四、总结 五、作业 练习七1-4题

第20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8页练习课,完成练习七5——9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减法的验算。 教学过程:

十七、 完成课本第28页练习七第5题。

口算下面各题:

55+24 320+90 80+510 450-80 4×3+6 670-400 25÷5 95-60 760-50

学生独立完成,同位同学互相检查,要求先对后快 二、完成第6题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845-472 3240-2150 4075-928 1534-718 286-157 1234-612 2035-1407 626-383 8345-2716 课堂练习完成左边三道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三、完成第7题

同学们为运动会做了小彩旗。每个小组做6面,全班有6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面? 1、师带领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3、集体小结 四、完成第8题

地球上有鸟类8890种,兽类有4231种,鸟类比兽类多多少种? 1、师带领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要求有验算。 3、集体小结 五、完成第9题

填图“算出剩余文具的数量”先跟学生讲清“原有、卖出、剩余”的意思和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同位同学互相检查。 六、作业 完成练习七。

(3)连续退位减法

第2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29页上的例5连续退位减法,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八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计算

476-58 4293-575 3576-1948 431-97

让学生做下列各题,做完成,说说计算过程,特别是退位过程。 二、教学例5

1、教学例5:431-97 (1)指名学生读读。

(2)让学生观察每一位上被减数和减数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发现被减数上个位,十位都不够减。

(3)师让学生先计算,再用计数器演示。

个位上“1”不够减7,从十位上退1。从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在个位上加上10个珠,这时十位上变成11个珠,减去就是拨去7个珠,剩下4个珠。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退位1点。 4 3 1

- 9 7 3 3 4

(4)师再将竖式与计数器演示同时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连续退位。 2、练习

1456-88 334-97

师先用计数器帮助学生演示计算,然后学生自己完成,师注意学生的退位情况。 三、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练习。

学生在书上做,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总结 连续退位 十八、 作业 练习八第1-4题

第2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29例6,“做一做“及练习八第5-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四、复习 口算

10+(3-1)-5= 10+7-5=

10+(5-1)-6= 10+(1+-1)-8= 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二、新授 1、教学例6 5120-3826

(1)指名学生读这个算式。

(2)先让学生按例5的计算方法,自己计算,师注意巡视。 (3)总结学生的计算情况,师与生共同计算。

个位上:从十位退1。 10+0-6=4

十位上:从百位退1。 10+(2-1)-2=0 百位上:从千位退1。 10+(1-1)-8=2 千位上: 5-1-3=1 师边板书边讲解。

5 1 2 0 -3 8 2 6

1 2 9 4

然后,让学生看着坚式口述退位和计算过程以及各位数上的发生变化的情况和理由。

1、 练习

4312-456= 4 3 1 2 - 4 5 6

师先带领学生讲解退位以及各位上数的变化,并指名学生口答各位上计算的结果,然后指名学生板演。师小结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P29“做一做”。

做完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练习八第5、6题。 四、总结 连续退位减法 四、作业

第23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八的第10-14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计算

5120-3826

指名学生计算,让他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二、新授

1、完成练习八第10题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594-189 3426-685 2647-1797 643-57 1143-972 7154-6245 带领学生读题,让学生明确题目要求。

指名学生完成,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小结。 课上完成前三题作为练习内容。 十九、 完成练习八第11题

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和 差 910 650 326 98 573 427 3586 1984 带领学生读题,让学生明确题目要求,即求和又求差。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巡视。 3、完成练习八第12题 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8 3 7 2 7 6 7 8 4 9 3 1

- 2 5 9 + 8 4 5 - 5 9 6 - 8 7 3

3 9 0 7 3 2 4 1 2 8 6 6 2 4 5 - 2 8 5 - 5 0 6 0 + 8 0 9 + 8 6 7 课上完成前四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的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自己完成,同位同学互相检查。 3、 完成练习八第13题。

看图: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走哪条路近?

本题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路远近的实际意义。通过这一题的练习,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十、 作业

完成练习八其余练习。

第24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33例7。被减数中间是0的减法,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的:在掌握连续退位的基础上学会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 教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0-3 100-10 1000-200 14-6 学生板演。(与口算同时进行)

2、316-217 3451-895

小结板演情况,让学生说出退位减法的退位方法。并讲一讲计算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7,出示竖式。

(1)教师:我们学过了被减数的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这道题被减数中间有零,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个内容。出示课题: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

(2)出示计算器。师边在计算器上演示边讲解。个位上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从百位上退1。这时在计数器的百位上拔起一个珠子,并在竖式上把百位上的3划去,在它上面写2。

提问:从百位退1给谁?是几个几?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十位上拔上10个珠,在竖式的十位上划去0,写10。 提问:再从十位退1给谁?是几个几?

学生回答后,师在十位上拔一个珠子,在个位拔上10个珠子。在竖式的十位上将10划去,在它的上面写9,在个位上写成12。

提问:现在十位是几?个位上是几?个位上够不够减9。

学生回答后,师在计数器上个位拔去9,在十位上拔去5,在百位上拨去1。接着在竖式上再逐位计算。

2、指导学生看书,然后请学生回答,退位后每位分别是几减几? 3、示范书写格式。

4、小结,被减数个位上不够减,十位又是0,需要从百位上退1,退位以后百位上比原数1,十位是9,个位是10 加上原来的数,再减。

3 0 2 - 1 5 9

1 4 3 三、课堂练习 1、“做一做”P30

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并指名学生口述过程,师板书。 2、检验下面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

第25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33页例8,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九的5——8题。 教学目的:进一步学习被减数中间有零的减法。 教学重点:中间、末尾都是零的退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3+5 700-100 430+20 800+500 1700-900 510-300 2、笔算

405- 158 5006-3309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 让学生说说中间的零怎样退位?退后变成几? 二、新授 1、教学例8

出示例8:3000-628

2、分析:例8和例7不同,被减数3000是末尾全都是零。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退位,退位后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并引导学生算出个位和十位上的得数。百位和千位留给学生自己算出。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整个竖式。师可以提问,从千位退下的1,也就是1000,把它分成了几部分?百位、十位上的9各表示多少?随着学生回答在竖式上加注:

1000=900+90+10 9 9 10

3 0 0 0 - 6 2 8 2 7 3 2

3、练习

4000 3001 -628 -628

师先让学生一同口述计算过程,再让学生计算。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34 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四、总结

被减数中间、末尾是0的退位方法。

五、作业。

第26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35页,巩固练习,完成练习9的9——13题。 教学目的:巩固练习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九的第9题。 口算下面各题。

4×3+5 360+80 800+500 740-90 64+8 250-70 38+56 430+300 16÷4 86-73 510-400 1700-900 让学生独立完成,同位同学相互检查。 二、完成第10题。

请你当老师,判断下面各题计算得对不对。 2 0 6 0 3 2 0 0 4 0 0 0 - 7 8 5 - 4 6 9 - 1 5 3 6 1 3 7 5 4 8 3 1 2 4 6 4

先带领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先让学生检查正误,再让学生将错的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改过来。 指名学生说说哪题是错的,怎样订正。 三、完成第11题。 笔算下面各题

687+4076 5024-362 705-289 6016-1478 1495+827 5000-3916

本题加减混合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区别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正确熟练的计算。 课堂上完成前三小题。 学生自己练习,师巡视。 四、作业。

第27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36页混合练习,完成练习九14——18题。

教学目的:通过混合练习,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九第14题。

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5-6 8+2+7 650-90 82+70 3×5+8 60+430 7+9+1 570+300 54+37 9+24 80-56 43+25 900+800 370-50 7000-4000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查。 二、完成第15题。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 0 0 2 0 0 0 4 0 0 1 7 0 1 0 - 1 0 8 - 3 9 8 - 9 8 5 - 2 5 9 2 4 0 2 1 7 1 2 3 1 1 6 4 4 0 8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三、完成第16题。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6834-2786 4500-3285 4008-1543 1829-964 567-289 3000-246 5004+2548 6564+358 638-84

本题是加减混合计算。使学生能较好地区别加减法法则,正确熟练的计算。 课堂上完成前三小题,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 四、完成第17题。

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上有乘客1563人,到济南站下车259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1)带领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帮助学生理解“下车、这时”指的是什么意思。 (3)列式解答。 五、作业。

整理和复习 第28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复习完成“整理和复习”的第1-2题和练习十的第1-5题。 教学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笔算加减法。 1、练习笔算加减法

师举出有针对性的有不进位以连续进位的加法和从不退位到连续退位到连续退位的减法计算,先让学生自己完成计算,师简单小结。 2、加减法验算(P38第1题)

先复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熟悉加减法的各自验算方法,然后让学生把计算过的验算一遍。 3、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计算。

重点练习,让学生说说进位和退位过程。 4、练习

完成练习十第1题 二、复习应用题

1、先让学生独立解答P38、2题。然后选择两题分析,并画图,共同复习解题过程。 再让学生说一说第(1)与(2)题,第(3)与(4)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练习

完成练习十第2、3题。 让学生画图计算。 三、总结 四、作业

完成练习十4、5题。 教学后记:

对比多比少应用题,有不少学生仍出错,要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二、千克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读本P40-44,千克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知道用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一些有关重量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具准备:

天平和硬币等教学用具。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40,克的认识,完成“做一做”的习题和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重量单位。 教学重点:1克的认识。 教具准备:(天平)。苹果。硬币。 教学过程: 一、新课

让学生左手放语文课本,右手放教学课本,问:哪本重一些?

师指出:比较东西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或用秤称。 出示天平,认识天平。

师演示:先拿两个苹果放在左右两个盘中,观察天平指针情况,并指出:当指针在标尺中间时,天平两端平衡,表示两个苹果重量相等。

再将一个苹果换成梨,这时天平偏离,问“哪一种水果重”?

师拿出2分硬币,说明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的大小一般用克做单位。 板书:克

“1克有多重”?向学生介绍1克的砝码。

用天平称2分硬币的重量,指针指在标尺中间,平衡,表示2分硬币与1克砝码同样重。 指出“2分硬币就重1克”。

“ 现在我们来称出1克黄豆“ 。用天平称,看看放八了多少粒黄豆是1克。 接着把1克黄豆让学生分组顺次传递,用手掂一掂。

“这里有15图钉,我们来看看有多重。”观察砝码的增加情况,看看是多少克。 “15个图钉有多重?”再来感觉一下15个图钉的重量。 师按照图钉让学生称1支粉笔,一本课本等称一称。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克”。知道了用天平称东西的方法,还亲自掂了1克东西的实际重量。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一、第3-4题

学生做第3题时,要提示学生:式题中有单位名称的,得数也应写单位名称。 四、作业

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后记:使学生认识单位克和千克,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通过学习大多数同学能理解。效果良好。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42,千克的初步认识,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一的第5-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建立千克概念。 教学重点: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具准备:500克装精盐,苹果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克,还用天平称了一些能克作单位的物体的重量。 1克的重量约是2公硬币。

1个苹果大约50克。15个图钉大约10克。 重量单位中较小的是克。 二、新授

1、千克的初步认识

(1)师称出1千克的物体,让学生亲自掂一掂。如1袋洗衣粉等,让学生感觉1千克的重量。

师可以称好几份重1千克的东西,在课堂上顺次传递。 指出: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 为了使学生对1千克的实际重量有较深的印象,还可举出本地常见的一重量为1千克的物品。 1袋精盐500克,2袋精盐正好是1千克。 (2)克与千克

为了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教师可用准备好的1克的,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让学生掂一掂看看。 1千克=1000克

2、在商店里,常用下面的案称称物品的重量。

指导学生看书,指出1千克又叫1公斤。 指出图中的针指的“1”,是表示盘中苹果的重量是1千克(师可数数1千克的苹果大约有几个)这个案称最多只能称5千克的物品。

称出1千克的沙子,装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一大袋的洗衣粉重1千克。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第1题可由师称出14千克的苹果,让学生数数,1千克的苹果有多少个? 第2题,师可以帮学生一起找出重约1千克的物品。

第3题师让学生按自己的记忆想出1千克是多少个这样的物品。 一、总结

1千克=1000克

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 五、作业

完成练习十一5-7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一的8-12题。 教学目的:巩固练习,掌握克与千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克约是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1千克约是2袋精盐的重量。

1千克=1000克

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 二、完成练习十一8-12题。 1、第8题

在O里填上“>”“<”或“=”。

2千克O 2000克 5千克O 4999克 800克O 1千克 2500克O 3千克 本题要求学生在O里填上“>”“<”或“=”。有的题中两边的单位不同,可提醒学生注意,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师可示范“5千克O4900克,指两边单位不同,不能直接换算,要把5千克先换成5000克,这样两边单位相同了再进行比较。

然后让学生完成“800克O1千克,2500克O3千克”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巩固“3500克O3千克,900克O1千克”。 2、第9题。

小明体重25千克,小青体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多少千克? 带领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本题是千克的实际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 1、 第10-12题。

第10-12题都是千克的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自己读题,解题。 三、总结 四、作业

完成练习十一。

三、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记7、8、9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2、使学生学会乘、除法竖式的写法会用竖式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是一位数的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九倍的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7、8、9的乘法口诀,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倍的概念及应用题。

教具准备:如课本中教学用图。 教学安排:39课时 教学过程

(一)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1)7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45例1,7的乘法口诀,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十二的练习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7的乘法口诀来源,初步记住7的口诀。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口诀(7)的来源。

教学准备:例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背5和6的乘法口诀。 指名学生背诵。 2、口答

6×5是多少?用哪个乘法口诀?表示什么?被乘数是几?表示什么?乘数是几?表示什么? 二、新授 1、 准备

完成课本P45准备题。

7个7个地加,一直加到49。

师根据要求,让学生自己完成。师引导学生理解,1个7是7,2个7相加是14,3个相加是21,4个7相加是28??7个7相加是49。 2、教学例1

(1)出示一条小鱼图,问:

这个图是由几个小三角形组成的?1个7是几? 1个7是7的乘法算式怎样写?口诀怎样写? 学生回答,师板书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7×1=7 一七得七

(2)出示2条小鱼图,并仿照上面的问题提问。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在自己课本上把乘法算式和口诀填全。

提问:

“7乘以2等于多少?可以编成哪句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7×2=14 二七十四 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遍。

(3)陆续出示3条、4条、5条、6条、7条小鱼图,同时让学生在自己的书上把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

师注意巡视。学生填完以后,提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填的算式和口诀。 师板书:

7×3=21 三七二十一 7×4=28 四七二十八 7×5=35 五七三十五 7×6=42 六七四十二 7×7=49 七七四十九 师带领学生熟读算式和口诀。 (4)小结:7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P46“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总结 7的乘法口决 五、作业

背默7的乘法口决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46例2,完成“做一做”的习题和练习十二的经3-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法,学会用7的口决写出有关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教学重点:用一个口决,写两道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背7的乘法口决。 指名学生背通。

2、师出示有7的乘法,指名学生说出得数和口决。 二、教学例2 1、师板书: 7+7+7+7+7=

5+5+5+5+5+5+5+5=

指名学生计算出结果,让学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引导学生把两个算式都是用一句口决,即五七三十五。 7+7+7+7+7=35 7×5=35 5+5+5+5+5+5+5=35 5×7=35

口决:(五七三十五)

2、完成例2下想一想“。 想一想: 7×4=28

4×7=( ) 口决:(四七三十五)

先指名学生独立思考口述答案,然后师指出四七二十八这句口决,不仅能计算出7×4也能计算4×7。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46“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小结。

通过练习进步使学生理解7和同一个一位数相乘,不论是7是被除数乘数都用同一个口决计算。 四、总结 五、作业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48,巩固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背7的乘法口决。 2、指名背7的乘法口决。 二、完成练习十二6-10题。 1、第6题

7×2= 3×7= 5×7= 2×7= 4×7= 7×6= 7×3= 7×4= 本题要求运用口决来计算。

练习时指名学生口述所用的口决,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第7题

本题也是口决运用,练习前先告诉学生怎样找被乘数和乘数,然后边想口决边计算。

师巡视。 3、完成第8题

写出乘法,并算出得数。 2个7相加。( ) 4乘以7。 ( )

被乘数是7,乘数是5 ( ) 乘数是5,被乘数是7。 ( ) 7个2相加。 ( ) 7乘以4。 ( )

本题要求学生能根据文字的叙述写出正确的算式,进一步理解乘数的关系。 让学生先自己完成,然后说说谁是被乘数,谁是乘数。 三、作业

(2)用7的口诀求商

第4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49,例3,完成“做一做”习题及练习仁1-3题。 数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用7的乘数口诀求商。 数学重点:用乘数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学生说出得数和所用的乘法口诀。

4×7 6×3 5×4 7×4 7×7 6×7 5×7 1×7 2、背诵7的乘法口诀:指名学生背诵。 一、新授。 1、教学例3。

(1)师出示例3,飞机挂图,指图问学生:

每组有几架飞机?一共有几组?一共有多少架飞机? (2)怎样列乘法算式?用哪句口诀?积是多少? 指出学生口述,师板书: 3×7=21 三七二十一 (3)师指图问:

一共有多少架飞机?平均分成几组?要求每组有几架飞机怎样列式市场计算? (4)师指名学生回答算式。 21÷7

(5)师引导学生想:( )七二十一,指名学生口答。 21÷7=3 (三)七二十一

(6)师指出口诀是(三)七二十一,那么21÷7=3。 (7)师指图,再提问:

有21架飞机,每组3架,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列方计算? (8)指名学生口述,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9)师小结并板书:

21÷3=7 想:三(七)二十一 2、小结

这两个除法算式都是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3、练习

6×7= 2×7= 42÷7= 14÷2= 42÷6= 14÷7=

先指名学生说出口诀后再说出各自得数。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P49“做一做”习题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提问学生各用哪句口决,得数多少? 2、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四、总结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求商的。 五、作业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们都能自己完成,有及少数同学还不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第5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5a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3-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7的乘法口决求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7×6 7×4 7×2 4×5 5×6 7×3 42÷6 28÷4 35÷7 20÷5 30÷6 21÷3

指名学生口算并说出得数。 二、完成练习十三第3-7题 1、第3题 师示范一题:

2×□=14,想乘法口诀二()十四。因为二七十四。所以应填7。2×7=14 其余各题,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 2、第4题]

把下面的口诀填写完整。

四( )二十八 ( )七三十五 六( )三十六 ( )七四十二 三( )二十一 ( )六二十四

先指名学生口述各口诀。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同位同学互相检查,师小结。 3、第5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实际就是求把35分每5个一份,分成了几份。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 师小结。

4、第6题

(1)42里面有几个7?

(2)把28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7? 读题后,学生独立完成。 师巡视小结。 5、第7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同位同学互相检查。 三、作业

练习十三第4、5、6题

第6课时

教学内容: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8-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7的乘法口诀。 指名学背诵。

2、 4×7 6×3 15+3 15÷3

20÷4 15÷5 20÷5 3×7 20-4 6-3 4+7 3+7 指名学生口算。

二、完成练习十三第8-12题 1、第8题

7×2○15 7×4○30 35÷7○6 42÷6○4 7×7○47 7×3○21 本题要求比较两边大小。 2、第9题

师讲解题意,本题是制作口决口算卡片,让学生先出示前半部分,另一学生找出相应的后半部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记乘法口决。 3、第10题

用每组数字各写两道乘法和除法。 3、7、21和6、7、42 师先用3、7、21示范。 两道乘法: 3×7=21

7×3=21

两道除法:21÷3=7

21÷7=3

学生完成,师巡视。 4、第11题

小军在6天内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7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师带领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三、作业。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应用题

第7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52页例4例5,“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4×3 3×7 12÷3 21÷7

7×7 36÷6 42÷7 7×6 口答,指名学生回答。 2、(1)把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2)42里面有几个7?有几个6? 二、新课 1、教学例4 第一行摆:11

第二行摆:11 11 11

根据要求,逐一摆上小棒,提问学生: “摆了几根小棒?第二行摆了几个两根?”

师:第二行有2根小棒,第二行有3个2根小棒,我们就说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 师在第二行再添2根小棒,接着问:“现在第二行有几根小棒?是几个2?” “那么是第一行的几倍?”

指名学生回答,师小结,第二行有4个2,是第一行的4倍。 依次练习第二行是第一行几倍的问题。

“要第二行是第一行的6倍,应如何摆?”学生操作后,师说明:第二行摆上6个2根。“ 2、教学例5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让学生看图后,说一说每行各有几个0?第二行是第一行的 几倍?即是几个几?

学生回答后,师在让学生在第二行摆12个○,问12里面有几个4?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三、巩固练习

做“做一做”练习。

1、第1题,学生看图后,说说图中有几只毽子,几只羽毛球?那么6里面有几个3?在毽子是羽毛球的几倍?

2、第2题,学生看图后,说说红花,黄花各有多少朵?

让学生画上红花里面有几个2,填出10里面有( )个2,即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 四、总结 五、作业。

第8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53页,例6“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的3——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1里面有几个7? 21是7的几倍? 42里面有几个6? 42是6的几倍? 指名学生读后口答。 二、新授 1、教学例6 出示例6

饲养组养了12只小鸡,3只小鸭。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 带领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分析题意,提问:

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指明学生回答,师出示如课本12只小鸡图和3只小鸭图。

师问:小鸡有12只,小鸭有3只,要求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在每3只小鸡下用线分出。 从图上分析:12里面有几个3?12是3的几倍? 师指名学生口述算式及计算,师板书 12÷3=4

师指出:12是3的4倍,“倍”不是单位名称,计算后结果的后面不要写“倍”字。 因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2、练习

红花有4朵,黄花有28朵。黄花是红花的几倍?

读题后,帮助学生分析,求黄花是红花的几倍,就是求什么? 指名学生口述后再板演,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53页“做一做”

1、做第2题时,先让学生自己看书读题,指名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白羊多少只?黑羊多少只?这道题实际上是求什么?” 学生自己完成后师小结。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师行间巡视。 四、总结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五、作业

第9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54页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第6——10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21÷7 49÷7

21里面有几个7? 49里面有几个7? 36÷6 35÷5

36是6的几倍?35是5的几倍? 2、(1)小林家收了7筐南瓜,每筐5个,一共收了多少个南瓜? (2)小林家收了35个南瓜,平均放在7个筐里,每筐几个? (3)小林家收了35个南瓜,每筐放5个,可以放几筐? (4)小林家收了7个冬瓜,35个南瓜。南瓜是冬瓜的几倍?

指名学生先读题后口答解题过程。

第2题中让学生说说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求什么? 二、完成练习十四第6——10题 1、第6题

49÷7 42÷6 18÷6 35÷5 28÷7 21÷3 25÷5 30÷6 12÷4

指名学生口答完成,并随机抽取让学生说说相应的口决。 2、第7题

学校有12个篮球,4个足球。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几倍? 带领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师巡视小结。 3、第8题

(1)大雨伞的价钱是儿童伞的几倍? (2)大雨伞比儿童伞贵几元? 学生独立完成。

做完后师问:儿童伞比大雨伞便宜多少元?帮助学生理解贵与便宜的含义,提高学生的思维。 (3)完成第9——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小结。 三、作业。

教学后记: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和练习学生能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求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1)8的乘法口诀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例1,“做一做”习题和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8的乘法口诀来源,初步记住8的口诀,会用口诀求商。 教学重点:8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如课本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默7的乘法口诀。

指名学生背默7的乘法口诀。 2、口算

7×5 7×6 7×7 2×7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表示什么,用哪句口诀。 二、新授 1、准备题

8个8的加,一直加到64。

如课本,学生独立把准备题填完全,并说一说,每一格所填的数是由几个8连加得到的。 2、教学例1 出示例1

(2)师出示例1教学图。看看每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逐一露出来,提问。

“这几个8相加,这样写乘法算式?” 指名学生口述,师板书算式。 指名学生口述,是板书口诀: 8×1=8 一八得八 (3)师出示两个大正方体。

“两个正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是几个8?求两个8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 指名学生口答,师板书: 8×2=16 二八十六 (4)依上教学其它几句口诀。 8×3=24 三八二十四 8×4=32 四八三十二 8×5=40 五八四十 8×6=48 六八四十八 8×7=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5)带领学生朗读口诀。 学生自己熟读口诀。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五、作业。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例2,“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第3——6题。

教学目的:巩固8的乘法口诀,使学生学会用乘法口诀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默8的乘法口诀。 2、口答。

8×6= 六八( ) 5×8= 五八( ) 7×8= 七八( ) 3×8= 三八( ) 指名学生口答。 二、新授 1、教学例2 (1)师出示例2 8×6=48

6×8= 口诀:六八( ) 师板书后提问:

8×6得多少?用哪句口诀计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将“7”改成“8”即成例2,师提问:“6×8得多少?用哪句口诀计算?为什么? 让学生回答后,师讲解小结。 (2) 练习

5×8=

8×5= 口诀:( ) 先指名学生口答,师板书后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做第57页,“做一做”习题。 2、做58页第3题。 四、总结 五、作业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们都能自己完成,有及少数同学还不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59页,巩固练习,练习十五第7——12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运用8的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默8的乘法口诀

2、5×3 7×6 5×7 8×8 4×8 5×8 6×8 7×8 8×6 8×2 指名学生口答

二、完成练习十五7——12题。 1、第7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师巡视。 同位同学相互检查,师总结。 2、第8题

带领学生读题,说说题中条件和问题,并指名学生说说解题方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小结。 3、完成第9题

让学生认真读题,分析题意,然后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做第11题

4×7= ( ) 3×8= ( ) 7 ( ) 5 ( ) 8 ( ) 6 ( ) 5 ( ) 8 ( )

说明题意,学生自己完成。 四、总结 五、作业

(2)用8的乘法口诀商

第13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60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进行除法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默口诀

指名学生背默8的口诀。 2、3×8= 8×8= 7×8= 8×3= 8×1= 8×7=

指名学生口算,并说说用的是哪一句楼诀。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例3教学用图。 学生自己看图,师提问:

(1)图上有几组图片?每组有几个圆片?一共有多少个圆片?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用哪一句口诀?乘得的积是多少? 指名学生回答。

(2)师再问:把24个圆片,分成3组,求每组有几个圆片,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指名学生口答,师板书:24÷3

师问“怎样求商?”怎样怎样想的? 指名学生回答后,师板书: 24÷3=8 三(八)二十四

师小结指出24÷3,想口诀中三几二十四。

(3)那么把24个圆片,每8个一组,可以分几组?怎样列式?

怎样计算,商是几? 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 24÷8=3 (三)八二十四

(4)小结:求商的时侯,想关于它的乘法口诀。 2、练习 6×8= 48÷6=

48÷8= 想:口诀( ) 指明学生口答板演,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60页“做一做”。 2、师巡视。 四、总结

五、作业

第14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61页,练习十六第3——7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用8的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默8的乘法口诀。 指名学生默。

2、24÷8 36÷6 32÷8

4×8 3×8 8×6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三( )二十四 五( )四十 ( )八四十八 ( )五十六 指名学生口答。

二、完成练习十六第3——7题。 1、完成第3题。

师说明:中间“÷8”是四周每个数的除数。用外围内的每个数依次除以8。 8×8 24÷8 56÷8?? 指名学生说出算式和商。 2、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同位同学相互检查。 3、完成第5题

师说口诀下半句,学生说出相应的下半句: 如:七八( ) 七八(五十六) 4、完成第6题

(1)32里面有几个8? (2)56是7的几倍?

(3)把4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4)被除数是48,除数是8,商是多少?

让学生读题后,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巡视后小结。 5、完成第7题

学校图书馆有40本图书需要修补,平均每个人修补8本,需要几个人? 带领学生读题后,让学生独立解题,师小结。 三、作业

教学后记:学生们能熟练的运用8的乘法口诀,并且都能背诵,效果很好。

第15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62页,练习十六第8——11题。 教学目的:巩固用8的口诀求商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背默8的乘法口诀。

2、36÷6 42÷7 40÷5 24÷6 16÷2 64÷8 25÷5 20÷4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是用哪句口诀。 3、( )八五十六 七七( ) 八( )六十四 ( )二十四 指名学生口答

二、完成练习十六8——11题。 1、完成第8题

( )八三十二 ( )八六十四 六( )四十八 七( )五十六 二( )十六 ( )八二十四 八( )六十四 四( )三十二 ( )六十八

五( )四十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2、完成第9题。

做一套工作服用3米布,有24米布,能做多少套工作服? 带领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第10题

学校田径队有48人,乒乓球队有8人,田径队人数是乒乓球队的几倍?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三、作业

(3)给应用题选问题、选条件练习

第16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例4,选问题,“做一做”习题及练习十七的第1——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选问题时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背诵7、8的乘法口诀。 2、 5×8 7×8 8÷8 7×6

40÷8 56÷7 32÷4 64÷8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各自的口诀。

二、 新授

1、 教学例4

张华做了16面红旗,平均分给8个同学,-----------? 选一个合适的问题,画上横线再解答。 (1) 每个同学做了几面? (2) 可以分给几个同学? (3) 每个同学分得几面?

(1) 师告诉学生,这是一道选问题,要在(1)(2)(3)中选出合适的问题,组成完整

的应用题再解答。

(2) 师带领学生读题,分析。

张华做了16面红旗,平均分给8个同学,就把“16面红旗平均分成8份”,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每份是多少”,要求每份是多少,就是要求每个同学分得多少。然后让学生在给出的三个问题中选一个合适的,画上线,再解答。 (3) 学生完成例4

(4) 师问:另外两个问题为什么不合适? 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三、 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

四、 总结 五、 作业

第17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64页例5,选条件,“做一做”习题和练习十七的第4——7题。

教学目的:通过给应用题选条件的学习、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4×8 36÷6 7×7 64÷8 32÷8+8

7×5 24÷6 3×8 56÷7 2×8+8 指名学生口算,并说出口诀。 2、(1)有15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2)有10个面包,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几个? 学生自己读题解题。 二、 新授

1、 教学例5

王丽做了20朵红花,----------,每个同学分得几朵红花? (选一个合适的条件,画上线再解答。) (1) 做了10朵黄花。 (2) 平均分给4个同学。 (3) 每个同学分得5朵。

指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说出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师帮助学生分析,要求“每个同学分得几朵红花”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题中给出的条件是什么,还缺什么条件,怎样表达出这个条件,选哪一个条件最合适。 让学生自己选择,然后带领学生读题选题。

20 ÷ 4 = 5 (朵) 答:每个同学分得5朵红花。

2、 师分析为什么其它两个条件不合适,让学生理清题中的结构和题意。 三、 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习题

四、 总结 五、 作业

第18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68,练习8-12题,巩固练习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习进一步掌握和理解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7×8 7×6 8÷8 6×8 56÷8 64÷8 8×5 32÷4 二、新授完成练习十七第8-12题 1、完成第8题

师向学生说明题意,即上下两排中各算式结果相等的用线相接。 如:上排24÷4与下排36÷6结果相等,用线连起来。 学生自己在课本上完成,师巡师。同位同学互相检查。 2、完成第9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里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还缺什么样的条件,然后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后,再解答。 3、完成第10、11题

学生读题后,自己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师行间巡视。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选择。如果学生有困难的,应加以指导。 4、完成第12题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 )=24 8×( )=56 3×( )<24 8×( )<56

需要指导是3×( )<24,8×( )<56两题,师指出3×( )的结果必须要小于24,那么3×7=21小于24,3×6=18小于24,3×5??只要不是3×8或3×9等于或大于24。 三、作业

练习十七第9、10、11题。

教学后记: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3)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第19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69。例1、9的乘法口诀,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十八的第1-3题。 教学目的:学习9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9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默已学过的乘法口诀。 指名学生背默。

2、二八( ) 四六( ) ( )八四十 六( )四十八 ( )七二十一 三八( ) 8×4 7×8 3×8 2×7 3×5 4×6

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乘法算式中的口诀。 二、新授

1、准备题

课本p69准备题,9个9个地加,一直加到81。

让学生独立在空格里填数。指明学生说说每个格子里的数是由几个9相加。 2、教学例1

(1)出示例1挂图长方体。

让学生说说是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求1个9是多少?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如何编乘法口诀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 9×1=9 一九得九 (2)出示第二个长方体。

这2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拼成的?有几个9?得多少?这样的2个9相加得18,用乘法口诀怎样编?算式?让学生自己试想,自己写在课本上,师巡视,并板书: 9×2=18 二九十八

(3)依次出示教学用图,让学生自己写出算式和口诀。 师巡视并板书:

9×3=27 三九二十七 9×4=36 四九三十六 9×5=45 五九四十五 9×6=54 六九五十四 9×7=63 七九六十三 9×8=72 八九七十二 9×9=81 九九八十一 (4)学生朗读9的乘法口诀。 (5)熟读并记忆口诀。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p70“做一做”习题。

2、做练习十八第3题。练习时,指名学生说说在各乘法算式中用的哪句口诀。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课后同学们要熟读9的口诀并熟记。 五、作业

练习十八第1.2题

第20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70。例2,“做一做”习题及练习十八第4-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用口诀计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用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默9的乘法口诀。指名学生背默。 2、8×5 9×3 7×8 9×7 4×9 6×9 9×2 5×9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各自用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例2:9×6= 6×9= 想一想:用哪一句口诀。

先让学生说明题意,然后独立做。指名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 师巡视,注意学生完成情况。

师指出这两个算式都是关于9的乘法,都用同一名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 2、练习

完成p70“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同位同学互相检查,找出错误,订正。 指名学生,说说各用了哪句口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八的第4题。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自己独立完成,同位同学互相检查。 2、完成第5、6、7题

学生自己完成,同位同学互相检查,师巡视,小结。 四、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同学们要熟记口诀。 五、作业。

练习十八第5、6、7题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和练习使学生学会用口诀计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们效果良好。

第2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71,乘法口诀。

教学目的:系统复习乘法口诀,巩固对乘法口诀的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背默乘法口诀。

1、指名学生背诵1-6的乘法口诀。 指名学生默写 1-6的乘法口诀。 2、师指名背口诀。

3、指名学生背默7、8、9的乘法口诀。师指背口诀。 4、口答

四( )二十八 ( )六三十 ( )九三十六 ( )七十四 五五( ) 九( )八十一 二( )十二 四( )三十二 五( )三十五

指名学生回答。 二、运用口诀 1、口算乘法

4×9 9×5 6×3 3×4 4×8 8×9 6×5 5×3 7×6 6×9 指名学生口算,并说说用哪一种口诀。 2、口算除法

12÷2 32÷4 56÷7 30÷6 40÷5 46÷8 27÷3 16÷4

3、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式题和两个除法式题。 四八三十二

4×8=32 32÷4=8 8×4=32 32÷8=4 指名学生口答。

练习完成:五九四十五 三八二十四 七九六十三 三、总结

熟悉乘法口诀表 四、作业

熟练背默1-9的乘法口诀

第2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74,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十九的第1题。

教学目的:在已学过的7、8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能较熟练地用9的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4 9×6 7×9 5×9 7×8 8×2 4×9 2×9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完成课本p74复习题。

( )九十八 九( )八十一 ( )九七十二 三( )二十七 ( )九四十五 ( )九五十四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例题

我们已经学业会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今天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板书课题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45÷9=( ) 师启发学生想:根据前面已学会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想出计算45÷9的商应该怎样想? 让学生独立思考,师小结,求45÷9的商,想9乘以几等于45。用乘法口诀想就是几九四十五,因为五九四十五,所以45÷9的商是5。 2、教学“63÷7=( )” 让学生直接说说想的方法。

师引导学生得出: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与前面学过的求商的方法是一样的,只是用的口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p74“做一做”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学生自己完成,同位同学互相检查。 四、总结

熟记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五、作业

练习十九第2题

第2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75,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九第2-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练习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九七十二 ( )九三十六 ( )九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十八 ( )九八十一 五( )四十五 ( )九得九 指名学生完成,口答。

2、36÷9 81÷9 54÷9 27÷9 72÷8 45÷5 18÷2 63÷7 9÷9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二、完成练习十九第2-5题 1、做第2题

填表题。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同位同学互相检查。 2、做第4题

师向学生说明题意后,师每转动一个圈,里外每个数对齐,指名学生说出箭头所指的两个数的积。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第5题。

把下面的口诀写完整。

( )九五十四 五( )四十五 四( )三十六 ( )九七十二 ( )九六十三 三( )二十七 指名学生口答后,在课本上填写,同位同学互相检查。 三、作业

练习十九,3、5题。

第23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75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九第6-9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口诀,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四五二十 六八四十八 七七四十九 五九四十五 四七二十八 七八五十六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口答 2、背默7、8、9的乘法口诀。 指名学生背诵。

二、完成练习十九第6-9题 1、做第6题。

(1)7乘以6是多少? (2)9个5相加是多少?

(3)被乘数是8,乘数是9,积是多少? (4)把5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5)63里面有几个9?

(6)被除数是49,除数是7,商是多少? (7)48是8的几倍?

本题是文字题,要求学生先写出算式,再进行计算,要运用乘法口诀来进行正确进行。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巡视,集体小结。

2、做第7题。

36÷9 72÷8 27÷3 45÷9 54÷9 45÷5 72÷9 81÷9 54÷6 63÷7 64÷8 27÷9 本题口答,指名学生完成,并产出所用的口诀。 3、做第8、9题

8、9题是应用题,要求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式解答。 三、作业

练习十九第6、8、9题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们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乘除法计算。并且能够熟练的背诵乘法口诀。

(3)应用题 第24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77。应用题例4。完成“做一做”习题和练习二十的第1、2题。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应用题的意义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默乘法口诀。 指名学生背诵。

2、看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四七二十八 五九四十五

3、3×9 40÷8 3×7 72÷8 6×9 27÷3 5×8 45÷5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相应的口诀。 二、新授 1、教学例4 出示例4

(1)同学们收苹果,每组收9千克,8个小组一共收多少千克?

(2)同学们收苹果,8个小组共收苹果72千克,平均每个小组收多少千克?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解题,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情况。

师小结这两题,让学生明确第(1)题是“每组收9千克,要求8个小组共收多少千克?”就是求8个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第(2)题。求平均每个小组收多少,就是把72千克苹果平均分给8个小组,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师生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小结板书计算方法:

(1)9×8=72 答:一共收72千克。

(2)72÷8=9 答:平均每个小组收9千克苹果。 最后师指出要找准单位名称和完整的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习题

先指名学生读题,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注意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集体小结,订正。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是我们最常见的乘除法应用题,同学们要认真掌握。 五、作业

练习二十第1、2题。

第25课时

p

教学内容:课本80练习课,练习二十的第3~7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果和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乘法口决指名学生背诵,默写。 2、45÷9 20÷4 4×7 8×8 7×6 9×4 18÷3 72÷8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所用的口决。 二、完成练习二十的第3~7题。 1、完成第3题

5 9 4 6 8 7

×8

( )( )( ) ( )( )( ) 让学生独立完成 ,师巡视,同位同学互相检查。 2、完成第4题

饲养小组养了6笼兔子,每笼有4只。共养了多少只兔子? 师带领学生读题,分析题意,“6笼兔子,每笼4只,一共多少只”就是求4个6是多少。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 集体订正小结。 3、完成 第15题

“六·一”儿童节,学校操场上插了32面不同颜色手彩旗,每种颜色有8面。一共有多少颜色?

师带领学生读题,分析题意。“32面不同颜色,每种颜色有8面,有多少种颜色”就是求32里有几个8。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 集体订正小结 4、完成第6题

少先队员栽了63棵树,分7行树。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带领学生读题后,自己独立完成。 师巡视,小结、订正。 5、学生独产完成第7题。 师巡视。 三、作业

练习二十第4、5、6、7题

第24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98页,例5。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二十的第8~10题。 教学目的: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默乘法品决

指名学生背诵、默写。

2、48÷6 24÷3 9×8 18÷2 3×9 7×5 24÷4 56÷7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所用的口决。 二、新授。 教学例5 出示例5 :

(1)食堂运来18筐白菜,平均分3天吃,每天吃几筐白菜 (2)食堂运来18筐白菜,每天吃6筐,几天可以吃完?

(3)食堂运来18筐白菜,又运来6筐萝卜,白菜的筐数是萝卜的几倍

师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然后自己解答,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解答情况。

师分析得出:这是三种最常见的除法应用题。第(1)题中“18筐白菜,平均分3天吃,每天吃多少”就是求把18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多少,所以有除法计算,第(2)题中“18筐白菜,每天吃6筐,可以吃几天”就是18里面有几个6?第(3)题 求“白菜的筐数是萝卜的几倍”也是求18里面有几个6。

师指名学生口述,板书: (1)18÷3=6(筐) 答:每天吃6筐白菜。 (2)18÷6=3(天) 答:3天可以吃完。 (3)18÷6=3

答:白菜的筐数是萝卜的3倍。 最后师强调单位名称和答。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79“做一做”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然后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师小结。 四、总结

结合便5三种类型的除法应用题进行总结。 五、作业

练习二十第8、9、10题。

教学后记: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学生们能熟练背诵乘法口诀,并且能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解应用题。只有及少数同学还需要加强练习。

第25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80,巩固练习,练习二十第11-14题。 教学目的: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默乘法口诀。 背诵默写乘法口诀。

2、4×8 6×9 56÷7 40÷5 2×9 7×4 30÷5 42÷6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所用的口诀。 二、完成练习二十第11-14题。 1、完成第11 题

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上完成,同位同学互相检查。 2、完成第12题

(1)学校食堂6天节约了48千克煤,平均每天节约多少千克煤? (2)学校食堂平均每天节纸8千克煤,6天一共节约多少千克煤?

师带领学生读题,分析题意,指出第(1)题求“指导4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第(2)题求6个8是多少。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后小结。 3、完成第13题

(1)同学们去效外捉昆虫做标本。6组一共捉到42只昆虫,平均每组捉几只? (2)同学们分组捉昆虫,一共捉到42只,平均每组捉到7只。一共分了多少组? (3)同学们捉到24只知了,8只蝴蝶。捉到的知了是蝴蝶的几倍?

本题是几种除法应用题的对比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分析解答,掌所握几种除法应用的联系和区别。 三、作业

练习二十第12、13、14题

(4)乘除法竖式 第26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80-83,竖式,例6-8,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 教学目的:初步学习乘、除法计算的竖式格式。 教学重点:竖式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加减法可以写成竖式,乘、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二、新授 1、教学例6 (1)5×9=45

师指出将5×9=45写成竖式形式。

师边写边讲解:被乘数写在上面,乘数写在下面,在左边写下乘号,积写在横线下面。 5 ?? 被乘数 × 9 ?? 乘数 4 5 ?? 积 (2)练习

7×6师生共同完成竖式。 (3)完成“做一做”

学生自己完成,师巡视,注意有错误及时指出。 2、教学例7 8÷2=4

(1)师边讲边板书,得数(商)要写在“各应写在“

”的上面,计算步骤也较复杂,被除数、除数。商

”的里面,外面和上面。并且指明商的数位要和被除数的相同数位对齐,根据除法

4的意:,表示8里面有4个2,8,表示每份是2,4份是8,

42乘以4得8,在被除数8的下面写8。8 用被除数8减去分掉的8,正好分完,得0。

(2)练习 42÷7 师生共同完成。 3、教学例8

63÷9 师指出,商7,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63 ?? 减去9和7的乘积

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师注意巡视,发现错误及时指出。

7 ?? 注意:商7,对着被乘数的个位 9 63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题 师让学生自己完成。 四、总结。

乘除法的竖式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教学后记:1、学生们对乘除法竖式计算还不熟练。2、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第27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84,练习课,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7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乘除法的竖式形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写出竖式计算

8÷2 4×2 16÷4 6×7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集体小结。 二、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3-7题。, 1、完成第3题 口算

4×5 9×8 6×7 2×4 3×2 8×5 9÷3 8÷2 6÷3 27÷9 63÷7 30÷6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所用的口诀。 2、完成第4题

8 35 3 21 50

× 4 + 26 —32

指明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师小结。 3、完成第6题

食堂运来24袋大米,平均分8天吃,每天吃几袋大米?(写出横式和竖式) 三、作业

4、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

第28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二十二的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3×( )<22 4×( )<37 6×( )<41 ( )×2<11 ( )×5<38 ( )×9<80 2、计算

48 39 756 6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io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