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劝学》中的学习态度及其指导作用

更新时间:2023-11-16 16: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荀子·劝学》中的学习态度及当其指导作用

[摘要]《劝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学习思想,而学习的态度又是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从《劝学》中汲取合理的学习态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应有相当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荀子;学习态度;指导作用

(评论员 邓海丽)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他不仅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荀子上承孔子、子弓的道统,又在先秦诸子的影响下,采集百家思想的精华,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思想学说。相对于孟子的认识论倾向于唯理论,把认识看做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过分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荀子则完全不同,他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荀子更侧重于“学”。而有关荀子 “学”思想的主要见于《劝学》。在《劝学》中,荀子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学习的途径、学习的态度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而在我看来,在开始学习任何事物之前,都应该有个明确的学习态度。因为,学习的态度是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的。它影响着你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及学习的持久性等。

一、学不可以已

荀子更侧重于学,并在《劝学》的开篇便提出“学不可以已”。这是全文的宗旨所在,也说明的荀子对学习的态度的重视性与前瞻性。首先,这说出学习并不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而是一个终身的问题。要把学习当成长期的、终身的事。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便在《终身教育导论》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而荀子只一句“学不可以已”便将终身教育的概念蕴含其中。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整个人类的潜力似乎被引爆了,明天都会有新的知识在更新,有新技术被开发,有新的产品被创造。为了更上时代的步伐,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不能闭门造车。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尤其是已经结束学校教育的成年人,更应将“学不可以已”作为其不断前进,不断汲取知识的指引明灯。其次,“学不可以已”更说出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提倡新教学理念的今天,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学习者应该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态度,把学习当作是自己的事,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这种主动性之下,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这种主动性本身所赋予学习者的精神内涵与意志。学习者不会一昧地服从,而会敢于挑战权威;敢于与其他人交流讨论。这同时,也会赋予学习者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二、用心一

荀子主张对待学习要“用心一”。他认为,凡人学习一件事情,必须专一,要集中精力,认真思考,长久不息,才能有所造就。并以蚯蚓与螃蟹对比来比喻专一与不专一的不同结果。“蚓无爪牙之得,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俗话也说“一心不可二用”,在学习的时,是需要将所有的心思集结在一点,集中用力,才能利用思维的会聚去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引爆灵感。据调查,在网上工作时,同时处理的事情越多,效率就越慢,质量也不高。因为在上网时,你可以同时收菜、浏览网页、看新闻。同时处理几件事情,没有让精力集中,虽然感觉一直在忙碌,但是效率却不高,个人感受也不深。因此,在学习时,定要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寻得一个寂静场所,让精力高度集中,便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三、锲而不舍

荀子认为在学习中要“锲而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道德学问在于不断积累,贵在坚持。首先在于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如果有毅力,肯刻苦,虽然自己的聪明才智远不及别人也能有所成就;反之,如果在学习上一曝十寒,即使资质过人,

也终将一事无成。读书学习,贵乎立志,无志者心无所务,无志者心无所事,心无所求,力无所聚,心力散漫,自然也就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要立志、聚力、积功。

参考文献: [1]李霞,《荀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究》,管子学刊 2004年04期 [2]唐洁,胡亚天;《荀子学习理论述评》,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01期

[3]宋桂晶,《劝学》与荀子哲学思想的启示,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5]姚少怀,2008~2009学年第上学期教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id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