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件

更新时间:2023-12-18 03: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一、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1、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 2、生产关系的定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 同一性: 生产即消费 消费即生产 (2)相互决定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如吃、穿、住、用等消费品。同时,生产也决定着消费的方式。

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4、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1) 生产决定交换。其作用表现在:

① 交换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的,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 ②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2)在生产进行之前,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交换决定生产。另外,交换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随着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从而对用来交换的产品需求的增长,生产也会随之发展。

5、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产品分配 ⑴生产决定分配 分配方式

分配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但分配也并不独立于生产之外。

⑵ 分配对效率的激励作用 生产 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 总之,消费、交换和分配本身包含在生产的总过程中,并决定于生产的方式和生产的结构,因此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 2、人们在交换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是直接生产过程内部活动的交换;另一方面是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地区、企业、个体劳动者之间的产品交换;再一方面是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 3、人们在分配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既包括生产资料分配中的关系,也包括产品分配过程中的关系。

对生产资料的一定占有方式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特定结合方式,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决定直接生产过程

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第二节 所有制与产权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 1、定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所组成。

所有制内部这些经济关系,都表现为同生产资料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或权利。一般受到成文或非成文的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在法律上就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的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体系。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意义

?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并支配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产品分配和交换关系。

? 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特征,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相对稳定性。 ? 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但只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该社会生产的性质。

3、所有制内部关系的发展

? 最早的所有制将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使用和支配等集中于一个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所有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的主体开始分化,所有制的调整正是在所有主体坚持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其他经济关系。所有制的所有主体不变,保证了所有制的基本性质,而其他派生经济关系的调整正是为了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如我国农村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但是通过承包,农民获得了土地在一定时间内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现在农村土地的经营权也开始流通了,这些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4、所有权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对该物处理;作为经济用语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拥有关系,也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依据所有权,人们实现经济利益关系。 ? 5、所有制与所有权

(1)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权利,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2)一个社会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性质决定该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所有权是在一定的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所有权则不能决定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如市场经济中,公有与非公有并存。

(3)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4)生产资料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主要内容,因而通常根据所有者主体的不同来区分各种所有制的性质,但所有权并不是所有制的全部内容。

所有权关系的发展

完整的所有权本来就包含着后来人们讲的使用权、处置权、受益权等具体权能。例如,我有土地,我就可以使用它、处置它,用它为我谋取利益。使用权、处置权、受益权不外是所有权的具体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所有权关系也在发展,完整的所有权逐渐演化为复杂的权利系统。例如,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人并不一定耕种(使用)土地,所有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发生了分离,而拥有使用权的人也不见得永远耕种,他后来又把土地租赁给了另一个愿意耕种土地的人,使用权实际上转化为租赁权。这样一来,原来完整的充分的所有权逐渐转化为由各种具体权能组成的所谓“产权”(西文用复数表示)。新的“产权”系统也讲“所有权”,但这时的所有权已不是原来的那个所有权,已不是完整的所有权,而是与使用权、处置权、受益权等具体权能并列的、完全独立的所有权,单纯的法律归属名义上的所有权。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

? 1、产权 定义

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人们在生产资料上形成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处分、转让、收益等关系,受到成文或非成文的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就分别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分权、转让权和收益权。以上权利都同一定的财产关系相联系,也被称为财产权利、财产权或产权。

? 也可以说,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由所有制实现形式所决定的,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反映不同利益主体对某一财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收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简单地说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综合。

2、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侧重于所有制,探索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为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

第二,强调所有制作为最基本的制度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重大影响,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特别关注产权的公有和私有的属性,认为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代替私有产权是产权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 3、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内容

侧重于产权的激励功能,分析产权与经济效率的关系,探索和解决出现的产权纠纷。(排他性、有限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可交易性)

(1)产权是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获取的一定的收益权利,具有可转让的特征。

(2)产权是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分解性、可交易性,侧重于权利的分解和组合。

(3)出发点是私人产权,强调私有产权,认为私有产权是唯一有效率的产权形式。

? 4、产权与所有权

? (1)所有权强调的多是对客体的归属关系,而产权则更多强调在归属意义上产生的多方面的权利。狭义所有权是产权的基础与核心,没有所有权就不存在产权问题;产权是所有权派生的经济权利,没有产权,所有权的权益无法实现。

? (2)所有权强调的是稳定的、本质的、主客观的辩证关系,而产权强调变化的、动态的或有时效的主客观关系。以现代市场经济为界过去的所有权带有封闭的、凝固化的特点,而产权反映了开放性的财产权利的分解与组合,反映了已发展了的财产关系

? (3)产权与所有权相比有着更广的外延,它不仅包括通常的物权,还包括股权、债权、专利权、商标权、名誉权等其他权利形式。狭义所有权是产权的一部分。

? (4)所有制理论要揭示的是生产关系的本质,从而揭示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阐明生产关系变革更替的革命意义。产权理论则不同,它具体研究各个产权主体、产权关系、产权边界及其相应的权利和责任。

? 5、所有制与产权的关系讨论

? 所有制是有社会属性的概念,而在具体运行层面上,产权是没有社会属性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产权或者产权的形式的优劣用于衡量所有制的优劣。也不能简单地强调所有制而忽略产权,产权和产权的调整本身也依赖于所有制内部的调整,同时所有制内部的调整也必须要产权做出相应的调整。

? (一)所有制规定了产权调整的边界 ?

? 一般情况下,所有制的基础所有关系是不可调整的,以私有为主的所有制如果彻底调整为以公有制为主的所有制,则生产关系也将变革,因此这是所有制对产权调整的硬性边界。因此权利束的调整基本上集中在对生产资料占有、使用、收益和支配等经济关系上的调整。

? (二)所有制并不妨碍产权作用的发挥 ?

? 产权是中性的,任何所有制都有相应的产权安排,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下的合理的产权安排能够实现经济效率。只要产权在所有制的边界内调整,而且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起作用就不会受到所有制的限制。如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

? (三)所有制与产权都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是他们变革的结果却是不同的

? 所有制的根本调整则是生产资料归属的调整,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个问题的回答表征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因此,一旦生产资料的归属发生改变,整个社会制度和产权制度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 在生产力的发展处在量变的过程中时,一般要求产权制度逐渐调整,在生产力处在质变过程中时,要求所有制发生根本变革,产权制度整个体系就需要重新建立了。

? (四)所有制与产权是辩证统一的

? 所有制规定了产权调整的边界,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产权模式,而产权是所有制在法律层面的延伸和具体化,所有制的内部和根本性的变革都需要相应产权制度的建立,而产权制度的建立也需要以所有制的内部变革为依据,二者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

? 因此,必须同时考虑所有制和产权,单靠所有制理论指导经济运行而没有法律上具体的产权予以保障难以有效实现经济发展,而仅靠产权指导经济发展则会使得产权没有合理的发展思路,

? 6、产权制度

具有鉴定和规范财产关系,提供激励,提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形成稳定预期等功能。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驶产权的一系列规则。

? 产权制度的作用:

? ①通过权能分解和相应的利益分割,对经济当事人产生激励作用; ? ②通过权力和利益界限的设置,对当事人的经营行为产生约束作用; ? ③通过直接影响资源配置状况调节微观经济运行。

? 举例:职业女性 村民和养猪场 农村土地所有制 国企改革

? 产权和物权

? 物权即支配物、享有物的利益,以及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可以分为自物权与他物权。自物权就是权利人对于自己所有的物所排他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而他物权则是指,权利人对于不属于自己所有的物,而依据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他物权一般不包括处分的权利。因为只有享有所有权的人,才能合法行使处分权。他物权往往不能排他享有。

? 产权和物权都是有关特定财物的归属权,但是,二者有区别。

? (1)物权是指直接支配有体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的权利,不包括无体财物如发明或著作等知识产权。而产权包括有体产权和无体产权,产权的概念外延要比物权宽泛。 ? (2)物权是法学范畴,意义在于界定财物归属权的法律地位。产权从经济学上把握,其意义在于各种经济权利如何在经济关系中体现和在不同权能上体现。

? 物权法只保护人们合法地取得财产和对既有财产权的行使,但它不能增加人们财富的拥有量,只给人获得财富的手段并保障其安全。物权法只是对一个国度所形成明确主体财产权利加以调整,但不决定如何形成这样的财产权利。

? 产权是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的,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形成产权结构。我们将这种由一束产权组成的结构成为权能结构。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 幻灯片 20

农村土地所有制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农村土地的权属形式,即农村土地归谁所有以及这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

?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农民个人,这一实现形式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但也有待继续发展和完善。

? 所有是一种归属关系,所有者可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处置归其所有的生产资料,如出售、转让或自用等。

? 占有相对于所有而言,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对其占有的生产资料没有最终处置权,但在一定条件和期限内,占有者又有直接处置权。

? 支配是对生产资料的安排和管理,通常又是同对劳动力的安排和管理结合在一起的。 ? 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 ?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 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 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 ? 二、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 ? 三、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 ? 1、什么是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包含三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但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是生产工具。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例如分工、协作等生产组织形式和对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经济运行的监督与调节制度进行创新等。

? 2、生产力的作用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对立的统一体,生产关系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二、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

? 1、分工

经济学中的分工有多种形式:

(1)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它又包括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两种形式;

(2)劳动职能的分工; (3)机器体系中的分工。

目前的社会分工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分工促使劳动的专门化和生产工具的专门化,并由此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社会分工与个别分工的区别在于: (1)生产的直接结果不同; (2)劳动联系的方式不同; (3)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

(4)决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比例的途径不同;

(5)社会分工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个别分工以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劳动者或被管理者的权威为前提。

? 2、协作

所谓协作,是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

协作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协作能使个人劳动取得平均劳动性质,抵消单个劳动者的差别。 第二,协作能节省生产资料,充分发挥生产资料的效用。 第三,协作能创造出一种集体力。

第四,协作由于是许多人在一起劳动,发生社会接触,会引起劳动者的竞争和精神振奋,从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

第五,协作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 第六,协作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

机器大生产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 1、世界三次科技革命

18世纪70年代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19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开始了以电、化学品、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从美国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的发展。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经历新的科技革命,其核心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领头的高科技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

? 2、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充分显示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科技进步促使一批新兴工业部门的涌现和发展,从而扩大了生产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科技进步使原有的传统工业不断地得到改造,从而大大提高了这些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重新焕发出发展的活力;

科学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 第四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先进的生产力要求有与之相应的新的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它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它是生产力的桎梏,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先进的社会生产方式应该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制度相适应。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的经济规律

? 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和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构成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

? 在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出现过五种具体生产方式,即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某种基本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还可能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

1、试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来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师生之间的关系 3、“大跃进” 4、“闭关自守”——“对外开放”——“全球化”

? 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控股权还是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股权社会化不过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一种新模式。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 美国职工入股计划的10%的职工所拥有的股票只占全美股票的千分之一。日本参与职工持股会的92%的职工拥有的股票,仅占实行“职工入股”计划的0.88%,工资增长的速度远低于同时期资本家利润增长的速度,他们作为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没有改变。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一直保持在15%—20%,美国最底层的40%的家庭拥有的财富仅占美国总财富的2%。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完善,都是在资本主义制

度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的,其制度所决定的腐朽性和落后性并没有被改变。从另一角度看,在科技革命促进下,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虽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但在客观上却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胎胞里孕育和生长着的“新的社会因素”。因此,我们应当对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充满信心。

? 大跃进

? 1958年底,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炼钢。但由于技术不合规格,只是炼出大量的废铁,造成极大的浪费。炼钢需要铁矿、焦炭、 燃料等材料。由于铁矿不足,于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矿,使粮食产量大减,还去把家里的铁器丢到炉火中,却炼成一个个的铁疙瘩。由于燃料不足,只好 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光光,引发日后的天灾。而且建造高炉的建筑材料不足,甚至至把文物建筑拆了,把砖块拿去建炉,还说文物也要为炼钢服务。在大跃进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虚报产量的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徐水县,号称一年收获粮食12亿斤。《人民日报》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宣传。 依照这种报告制定的国家征收粮食额度严重超出实际产量。也是导致后来灾荒的主要原因。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们必然会对特定社会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调整生产关系的途径, 一是变革这一社会的根本制度,用新制度代替旧制度; 二是在特定社会基本制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特定社会的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具体制度进行重新安排或创新。

1、制度创新及制度的含义

制度创新是制度上的一种新发明。是指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

制度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 。 2、经济制度分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区别:

(1)经济制度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与一定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按照经济制度的规定性人类社会可分为五种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属于表层次生产关系(金融体制、税收体制等),更侧重于具体的资源配置方式;

(2)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具有相对独立性;

(3)经济制度变更属于一种根本性的变革,是阶级力量斗争对比的体现,往往采用暴力实现。经济体制变更属于在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改良或改革。 ? 联系:

? (1)经济制度决定着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体制的改革将完善和发展已有的经济制度。

? (2)二者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 (3)在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在不同的基本经济制度并

存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许多方面相同或类似的经济体制。 ? 3、经济体制改革 ? 从本质上说,是在本质经济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经济关系所进行的调整。

? 4、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 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要求,

? 一方面,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 另一方面,改革经济体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经济制度关系的本质要求。

第二章 商品与价值

本章内容:通过对商品分析,阐明劳动价值论。

本章的主要经济范畴: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价值实体与价值量)、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个别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

为什么研究资本主义要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

1、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财富的最普遍形式,是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的经济关系。 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 3、商品所包含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

第一节 商品的两要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一、商品经济

1、定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1)社会分工:就是各种社会劳动划分为或独立化为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多种需要,必须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让渡。分工越发展,交换范围越广阔。分工是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前提。社会分工—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分工与经济全球化。

人类社会的初期,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原始人群内部只存在按性别和年龄划分的自然分工,没有社会分工。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且每次大分工都推动着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1、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次大分工,由于部落产品的不同,为经常性交换提供了条件,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指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这次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并使商品交换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的一个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 商人阶级的出现,缩短了商品买卖的时间,扩大了商品的销路,又一次推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2)剩余产品的出现及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决定条件。

3、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主性 、平等性、 竞争性、 开放性 4、商品经济产生的类型

从经济技术发展角度看,商品经济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发达的商品经济的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手段,因而也叫做市场经济。它是以社会大生产为特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态。主要表现在要素市场化。进而形成生产与销售的全球化。资源配置在全社会、全世界范围内完成。

二 商 品

(一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这种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

任何商品都具有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一种商品体可能有多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在任何社会都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本身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的二因素

2、交换价值和价值 交换价值:一种商品能够交换其它商品的属性。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与其它商品交换时的比例关系。

如,1斗小麦交换15尺布, 或1斗小麦=15尺布 交换价值的现代形式:

X量商品A=Y单位货币 商品的二因素

“1斗小麦=15尺布”等式的基础:

等式两端相等在于两种商品中包含有共同的内容。这种共同的内容不是它们的使用价值,也不是它们的效用,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或效用无法进行一般的比较。 两种商品共同的内容: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它构成商品价值的实体。(价值的客观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隐藏在交换价值背后的实际内容。价值只通过

交换价值才能表现出来。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其中价值是商品的本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商品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是商品二因素的形成原因。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

具体劳动通过人们的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结果等具体形态体现出来。 具体劳动的性质: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永恒条件;

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共存并相互依赖构成社会分工体系。 2、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指抽去了具体形式的劳动,是一般人类的体力和脑力耗费或支出。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做为经济范畴它反映着商品经济中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只是在商品经济关系下,人类体力脑力的支出才作为抽象劳动的范畴存在,因此,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课本)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有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重性的劳动。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使生产出的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理论区分了同一劳动的两个侧面,有助于说明它们不同的性质、运动规律,为说明在现象形态上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不同运动奠定了基础。

(三)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1、个别劳动:独立的经济主体的劳动。如个人、家庭、团体、单位。马克思所说的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时的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使用自己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处置,都是私人的事,因此,他们的劳动是私人劳动。

2、社会劳动:指生产者在分工体系中彼此联系着的劳动。具体来说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相互联系、用于交换成功的个别劳动的总和。 3、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个别劳动 社会劳动 ↓ ↓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 ↓ 使用价值 价值

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从现象上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但从本质上看,每个商品生产者又是彼此存在着联系,是社会劳动。因此,生产者的劳动必须表现为社会劳动。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却妨碍着私人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和个别劳动矛盾的解决

在私有制条件下,私人劳动只能通过商品交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社会劳动的性质。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运动对商品生产者及商品社会发展的影响

1、由于劳动以私人形式进行,所以,劳动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实现价值成为不确定的事情。如果商品价值不能实现,生产者的劳动就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因而他的商品也不能换取他人的商品。这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存在,一方面使商品生产者力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克服这一矛盾对自己的不利影响。商品生产者努力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使自己的劳动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劳动;另一方面,也使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引起生产资料在少数人手中集中,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转化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价值量

1、价值量

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数量。劳动是用时间来衡量的,因此价值量也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决定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不是自然意义上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有关商品价值量的一些问题:

一、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另一种定义: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的关系 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

社会生产条件和社会需要;

单位商品的价值和部门单位商品的价值;

单位商品的劳动消耗和社会规模的使用 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它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消耗。

第二种含义是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在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1、简单劳动定义 2、复杂劳动定义 三、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

1、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及两种表示方式 2、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四、技术、管理与价值创造

1、新时期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论研究的背景和挑战 生产要素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社会产品中活劳动减少,物化劳动增加。 管理的作用增强。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社会劳动结构发生变化。

(2)大量内化在生产资料中的知识技术不能创造价值,只能在有效转移价值的过程中吸收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激发并能扩张、放大胡老大创造价值的效能。如果说科技能创造价值,实际上是日常大量科技创造财富的现象掩盖了真正创造科技知识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合作关系。如商品拜物教 (3)科技的运用使人类的劳动不断起着自乘的作用,提高了活劳动的复杂性和劳动生产率。 (4)说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并不等于否认科技对价值创造的重要作用。

?4、管理与价值创造

?讨论:如何看待当今的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过时了吗?

第三节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市场经济

1、定义: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 3、资源配置方式

计划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中重要的一环。主要有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

2、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价格偏离价值现象的原因

商品生产是以个别劳动的形式进行,因而一般不能准确地保持供求平衡。在供求出现不平衡条件下,价格就会背离价值。价格背离价值又会对生产起到调整作用使供求平衡,进而使价格与价值趋向一致。

?货币价值 供求变动 供给和需求弹性

5、价值规律的作用

调节作用----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个部门之间的分配

刺激作用----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

分化作用----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

?

第三章货币与信用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

?1、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物

2、货币的起源和价值形式的发展密切相关。

3、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形式?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因此,商品也应当有两种形式:

?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自然形式,如形状、性质、用途等。 ?商品价值的表现: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是价值借以表现自己存在的形式。

商品如何表现自己的价值?

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商品自己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另一个商品才能相对表现出来。

商品价值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因此,也只有从一个商品和另一个商品的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

现代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货币

现代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货币

谁都知道商品具有同它们使用价值的五光十色的自然形式成鲜明对照的、共同的价值形式,即货币形式。” ——马克思

4、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演化的结果。

因此,政治经济学通过研究价值形式的演化过程,来“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这样货币的迷就会随着消失。”

价值形式的演化是商品价值表现中的矛盾推动的。

商品价值表现中的矛盾:商品作为价值存在,要求表现价值的特有性质。但是它的表现方式又不能充分表现这一性质。因此,要求有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寻求更加适合的形式。

价值形式演变的四个阶段

价值形式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才发展到货币阶段。 这四个阶段是: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四)货币形式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1只绵羊=2把斧头

左端:相对价值形式:即用其它商品把自己的价值相对表现出来的商品,它处于主动地位。 右端: 等价形式:用自己的使用价值(或者说)物质实体表现其它商品价值,它处于被动地位。

在简单价值形式中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称为个别等价物。

“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 ——马克思 简单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起点。

简单价值形式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不同部落之间出现的偶然的、个别的交换中的“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简单价值形式中价值的表现方式:

? 价值在质上的表现:绵羊=斧头,斧头就是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对绵羊来说,斧头就是

价值。如果绵羊能交换成斧头,绵羊的所有者就拿到了自己商品的价值。

?价值在量上的表现:

1只绵羊=2把斧头

?价值表现的相对性:斧头作为绵羊价值的代表,而不是直接表现出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

动。用斧头的数量相对地表现绵羊生产中耗费的劳动量。

等价形式: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形式,这样的商品叫做等价物,也称为价值镜,即反映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的一面镜子。 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最简单的价值表现,如20码麻布=1件上衣,就已经提出了等价形式的迷让人们去解决。

——马克思

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所具有的神秘性不是来自它的自然属性,而是来自与其它商品的关系。

简单价值形式所反映的两个商品间的关系,使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为两种商品的外部对立。

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使用价值 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价值

简单价值形式的缺点: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属性没有充分得到表现。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它一系列商品上。

形式:1只绵羊=2斤茶叶,或=50斤小麦,或=2把斧头,或0.2盎司黄金,或X量其它商品。

扩大的价值形式的进步: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绵羊)的价值从质上和量上

表现得更充分。

一种商品的价值在性质上真正表现为与其它任何商品相同 。在数量上,劳动时间作为价值量的尺度表现得更加准确。

扩大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仍是不充分的: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有许多种;每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一个特殊等价物。价值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形式。价值作为商品界无差别性质仍未得到表现。 这一缺点在实际交换过程中反映为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

(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2斤茶叶= 50斤小麦=

2把斧头= 1只绵羊 0.2盎司黄金= X量其它商品=

从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历史上的飞跃: 在一般价值形式上: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是简单的和统一的。

商品界共同活动的结果使商品界出现了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使所有的商品在质上等同,在量上可比。

一般等价形式的缺点:仍有地区的局限性。在不同地区,由于社会、地理环境、文化、习惯等因素。通行着不同的一般等价物。随着交换地域的扩大,要求有更加统一的一般等价物。

(四)货币形式: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由贵金属来充当时,一般等价形式就发展为货币形式。

2斤茶叶= 50斤小麦=

2把斧头= 0.2盎司黄金 1只绵羊=

X量其它商品=

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

贵金属(金银)的自然属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质地坚硬,不易磨损等,使它适于充当表现价值的材料。 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贵金属质地均匀; 价值量可以是任何数量——贵金属便于分割; 价值必须在交换中实现——贵金属携带方便; 价值可以保存 ——贵金属不易发生损坏

(1)可见,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关系

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2)货币产生后的社会影响:

货币的产生使价值有了独立的表现形式。货币形式成为商品经济中社会财富的代表。

商品界分裂为商品与货币两大部分,一切商品都只是作为使用价值存在,只有货币作为价值存在。商品要真正成为价值,就必须转化为货币。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

?(3)商品交换矛盾导致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矛盾要求社会上存在着为所有商品生产者

所认可的“价值代表”,以解决商品交换中的困难。在实践中,每个商品所有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在他人商品面前真正成为“价值代表”,就力求把自己的商品首先换成某种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商品。由于商品金银的自然属性,使它们最终占据了“价值代表”的位置,成为货币。

可见,货币的产生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创造,也不是靠国家权力强行规定的。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矛盾作用下,社会共同的行为所致。

货币的产生代表着商品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商品生产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生产方式。

?

二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

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表现为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标准:为使货币更好地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所规定的贵金属标准数量及其等分。

价格标准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单位的名称逐渐脱离重量名称,在各国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影响下,形成当今各国特有的货币单位及其名称。

?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有可能从量上和质上背离商品的价值。即,较

少的价值有可能表现为较高的价格;没有价值的物品也可以表现有价格。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用想像的货币来执行的。

这两方面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成为虚假价值产生的条件,虚假价值的存在是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货币在交换中发挥媒介作用。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中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

W1——G——W2

在商品价值形态变化中,第一形态变化,即W1——G是商品生涯中决定性的一步。 “W——G。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或卖,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马克思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促进了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形成商品生产者全面的社会联系

?商品流通形成危机的可能性: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

(三)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被做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加以保存的职能。 货币充当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起到货币的蓄水池作用。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货币用作清偿债务及支付税收、租金、工资等的手段。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促进了商品流通,也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是“支付信用”产生的基础,也是信用货币产生的基础。

?“支付信用”

商品生产者乙向甲以延期支付的形式购买商品时,甲就向乙提供了商业信用。此时,如果乙向甲开出票据作为支付保证,那末甲可以用这一票据支付对别人的欠款。银行也可以用货币或自己的票据(银行券)购买这一票据,向生产者提供支付信用。

(五)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货币作为世界货币主要用于: 1、平衡贸易差额; 2、充当购买手段;

3、作为一般财富的代表在国家转移。

?世界货币的职能是商品在世界范围内要求有统一的“价值代表”的要求产生的,它必须由真

正的贵金属来承担。或者由可以稳定地兑换成黄金的国家货币来承担。

?世界货币数量也必须符合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在多种货币同时承担世界货币职能时,不同货币之间必须保持稳定的比价。

到此为止,我们主要是以作为商品的贵金属为对象来阐述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目前所说的货币,更多的是指交易中使用的纸币、银行账户及磁卡划转的数字。货币不仅已经远远脱离了作为商品的贵金属,也在逐渐脱离代表它其它物质实体——纸张。

?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金、银块——铸币——纸币

1、 货币形式的演变显示出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货币越来越摆脱各种具体的物质实体,成为单纯代表着按照一定单位对社会财富占有数量的一个数字。

第二、货币本身的价值基础越来越脱离作为价值实体无差别人类劳动,越来越依赖机构与制度(中央银行制度)的作用来赋予货币所能代表的价值。 2、货币形式演变的内在逻辑

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的象征意义凸显。

与其它各种使用价值相比,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不易磨损、便于分割等优点,适于充当货币材料。因此,人类首先把金银推上货币的位置。

但是,这些优点也是相对的。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扩大,金银的自然属性与充当价值代表的社会职能之间矛盾日益显现。

3、货币的自然属性与社会职能矛盾的表现:

(1)商品流通只是价值形态的变化,要求其间不因货币的转手运动带来不便。但是金银货币的转手仍是不方便的。

(2)商品生产与流通的扩大要求作为价值独立化体现的货币量相应地增加,但金银的蕴藏量与开采、提炼赶不上商品流通扩大的程度。

这些使货币有必要脱离开金银的物质实体。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也产生了用贱金属乃至纸制品代表贵金属执行职能的可能性;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得人们在保证票据的支付可靠性前提下,用票据代替货币进行流通。这一切都使货币有可能摆脱贵金属,用没有价值的物品乃至没有实体的方式实现价值的运动。

?当货币脱离了一定的表现材料,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创造出来的时候,货币代表的价值也就

不能再依赖于生产货币的劳动。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货币数量就必须由人来主动地控制,才能保证货币正常地执行自己的各种职能。中央银行就是人们建立的执行控制货币数量,保证货币价值的专门机构。

?二、信用货币

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银行券、商业票据、支票、汇票、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三、外汇

?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解释为: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

准基金和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

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标价方法

? 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

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

?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付

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在国际外汇市场

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

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例如,一件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0.1502,则这件商品在

美国的价格就是15.02 美元。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降到0.1429,也就是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用更少的美元可买此商品,这件商品在美国的价格就是14.29美元。所以该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会变低。商品的价格降低,竞争力变高,便宜好卖。反之,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到0.1667,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则这件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6.67美元,此商品的美元价格变贵,买的就少了。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1)国际收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如果为逆差,则该国

货币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低。 ?(3)利率。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则汇率高。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 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各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1、货币流通的概念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要不断地在流通领域内发挥作用。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不断地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2、货币流通规律

(1)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2)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①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②商品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指一定时期内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周转的次数)。 (3)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他一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0总之,货币流通规律是关于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货币流通公式: 商品价格总额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同期内同一单位货 币的平均流通次数 3、货币职能多样化条件下的货币流通公式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的变化 ?货币流通公式:

P×Q-C+D-E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V

? 其中: P×Q:商品价格总额;C:延期支付额;D:到期支付额;E:相互抵销额 ? V:同期内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

?4、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1)纸币定义:由国家发行的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纸币作为价值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2)纸币流通规律

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这样,纸币的发行必须限于它象征性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则纸币与贵金属具有同等的购买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贵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会上涨。

(3)通货膨胀

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就叫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经济后果:

1、导致不公平和专断的实际所得和财富分配。

2、货币购买力缩小,出现盲目消费,导致储蓄减少,不利于投资与经济发展。 3、引发经济、社会动乱。

4、导致资源的无规律和浪费。 5、恶化国际收支。

?通货紧缩(1997——1999)

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即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不足,单位纸币的价值升值,一般物价持续下跌。 容易引致:经济衰退;债务人员负担重;消费总量趋于下降、市场疲软;对银行业来说,容易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货币是商品交换矛盾的产物,它在执行职能仍在不断地发展,进而产生出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现象。只有在深刻认识和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这些复杂的现象得出科学的认识。

?

结束

第四章 资本和资本运动

第一节资本及其价值增值

?一、资本

1、定义

当货币以G—W—G+Δ G的形式运动,从而带来增殖额Δ G时,这个货币就不再是一般

的货币,它已经转化成资本,尽管在表面上看它与一般货币没有区别。

资本的无限运动反映出:货币、商品只不过是资本在增殖自身的运动中交替采取的

不同外观。

资本既不是货币也不是商品,而是在运动中通过不断变换形态来实现增殖的价值。

2、资本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区别 (1)流通的形式不同 (2)流通的内容不同

(3)流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 (4)流通的限度不同

?(1)流通的形式不同

一般货币:W1——G——W2

即:商品1——货币——商品2 作为资本的货币:G——W——G 即:货币——商品——货币

在两个运动形式中:顺序、起点与终点、过程的媒介存在着区别。

(2)流通的内容不同

W1—G—W2(商品1—货币—商品2)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货币仅仅是交

换的媒介。

G—W—G (货币——商品——货币)表示的是价值从货币形态出发,以商品为媒介再

向货币形态的回归,货币是运动的起点和归宿。

(3)流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

在W1—G—W2(商品1—货币—商品2)中,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或动机是获取自己需要的使

用价值。

在G—W—G (货币——商品——货币)货币所有者的目的或动机只能是价值的增殖。因此,

后一公式应写成 :G—W—G+Δ G

或: G—W—G’

(4)流通的限度不同

货币的流通公式中以交换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进入消费为货币流通运动终止。资本追求价

值增值的运动没有止境。 3、资本特点

增值性、运动性、返还性、风险性

?二、资本的形态和构成 (一)资本的形态 1、货币资本形态 2、实物资本形态 3、无形资产形态

三、资本 价值增值和利润 ?1、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必要劳动是用于实现劳动力再生产而付出的劳动。 剩余劳动是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

?2、价值增值额

(1)活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从质的规定性来看,是剩余劳动

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

(2)它与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额,即利润。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从量得规

定性来看,是超过原预付货币额的一个增值额,或能给其所有者带来一个增值额的价值。)

利润额 ?利润率=———— ×%

预付资本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 ×%

必要劳动价值

(3)利润率的影响因素

?利润率、预付资本大小、生产效率的提高、积累率、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第二节 资本经营

1、资本的积聚:

单个资本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使自身规模扩大。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 的结果。

资本积聚受到的限制:

(1)资本积聚的规模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就资本积聚而言,没有社会财富

的增长,就没有单个资本规模的扩大 。

(2)资本积聚的规模受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资本越分散,单个资本规模就越小。

资本积聚受到的限制,是资本规模对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在单个资本靠自我积累方式扩大规

模的情况下,单个资本规模的扩大,不能适应社会化生产力对生产规模的要求。

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创造使自己实现的社会形式——资本集中就是解决生

产力发展与单个资本积累速度之间矛盾的社会形式。

2、资本的集中:

若干个已经存在的资本合并为一个较大的资本,叫做资本的集中。 资本集中的两种方式:兼并与联合。

加速资本集中的两个有力杠杆:竞争与信用。 ?资本集中的经济意义:

资本集中通过合并社会上已经存在的资本,使更大规模的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

产力。因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

?具体来说,资本集中的作用:一是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所有者能够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二是通过较大资本对较小资本的强制合并和资本间的自愿联合等途径,迅速集中起大量资本,以发挥资本扩大再生产、增殖和发展自身的作用。三是可以组织许多人的总体劳动,进一步采用大机器生产,把分散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变成社会结合的生产过程,成为新的科技、科学方法运用于生产过程的起点。

“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济规模。……工业企业规模的扩

大,对于更广泛地组织许多人的总体劳动,对于更广泛地发展这种劳动的物质动力,也就是说,对于使分散的、按习惯进行的生产过程不断地变成社会结合的、用科学处理的生产过程来说,到处都成为起点。”——马克思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

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3、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对资本积累的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不同。资本积聚在扩大单个资本规模的同时,

也扩大了社会总资本的数量;但资本集中只是原有资本的合并,并不增加社会总资本的数量。 (2)影响因素不同。资本积聚受种种因素限制,但资本集中较少受这些因素限制。 (3)对积累速度的影响不同。资本积聚方式下单个资本规模扩大速度慢,而集中则

快得多。

?(4)体现的关系不同。资本积聚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它体现着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关系。资本集中是社会上已有的资本间的互相合并或联合,它体现着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5)极限不同。资本积聚是无止境的,资本集中的极限是社会总资本合并在唯一的资本

所有者手中。

?联系:

资本积聚引起的资本规模扩大,使之可以通过竞争兼并其它资本;

资本集中引起的资本规模扩大,又可以使资本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提高积累的能

力。

?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联系:1、都表示资本财富在资本所有者手中的增大。 2、资本积累促进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二者使单个资本增加,在更大规模上促进资本的集中。3、资本集中加速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 ?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的区别。资本积累侧重于价值量的增大,资本积聚侧重于生产规模(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大。

?二、资本经营

?1、定义:就是资本产权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包括投资和融资)

?案例一

?长江电力上市采取“蛇吞大象”模式,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三峡总公司所属葛洲坝水利发电站厂为基础组建的,上市后长江电力运用多种融资工具募集资金,逐步收购三峡工程陆续投产的发电机组及其他形式的发电资产,发展成为三峡总公司控股的电力生产经营主体,从而实现全流域发电资产的整体上市。先将母公司优质资产分拆出来直接上市,融到资金后再逐步收购母公司重要经营性资产,母公司得到现金资产后又可以继续从事电力项目的投资,从而形成资本的良性循环。

?案例二 中远买壳众城 ?企业买壳上市。买壳上市指非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购买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地位,然后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非上市公司取得上市公司控股地位,目的在于利用上市公司的直接融资功能为企业发

展服务。

?中远集团,全称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航运业是集团的核心业务。由于竞争压力,中远集团提出“下海、登陆、上天”的新发展战略,将公司从航运业想综合性物流企业方面过度,并将房地产产业作为集团多元化拓展的重点。

?上海众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1年10月28日在浦东地区成立的第一批股份制企业之一,1993年4月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集餐饮、娱乐、商贸为一体的实业公司,地处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区繁华地段,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升值潜力。

?由于1994年以后几年我国房地产产业不景气导致的市场疲软以及一些投资决策失误,众城实业经营业绩大幅滑坡,到1996年资产沉淀达2亿多。

?中远集团为收购众城实业专门组建一家收购主体公司-----中远(上海)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远集团具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和组织结构,因此要实现买壳上市必须要先确定收购主体公司。由中远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众城股票,并成为众城第一大股东,逐步收购众城,并对其注入中远集团的优质资产。并把众城实业更名为中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表面中远集团把“中远”无形资产注入到众城中去。通过对众城的控股、重组,中远集团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打开了一条前景广阔的直接融资渠道。

?案例3——同仁堂分拆上市

?1992年组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2年3月投资1.07亿元与其他发起人成立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0月7日,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李嘉诚旗下的和记中药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京泰实业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2000年0月 31日,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寻求资本扩张和规模发展。

?案例4——TCL集团整体上市模式

? 2004年1月,TCL集团的“阿波罗计划”正式得以实施。即TCL集团吸收合并其旗下上市公司TCL通讯,实现整体上市。原TCL通讯注销法人资格并退市, TCL集团向TCL通讯全体流通股股东换股并同时发行TCL集团人民币普通股,TCL通讯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TCL集团。整体上市为TCL集团筹资25.13亿元,这将给公司带来产业扩张的新契机,也为其带来一个新的资本运作平台。集团上市后无疑可以让集团更加有效地通过集资发展。而在行业整合、产业重组方面,让大集团完全靠现金收购来进行产业重组显然不大现实,整体上市可以让大集团通过股权收购实现更有效的扩张。 5

?案例5--

?1998年11月1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组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11月17日,宝钢、上钢、梅钢终于实现了大联合。

2007年1月,八一钢铁集团与宝钢集团正式签署资产重组协议,增资完成后,宝钢成为八一钢铁的控股股东,\新八钢\将在重组完成后正式挂牌。

1991年12月份,以青岛电冰箱厂为核心企业,以空调器厂、冷柜厂为紧

密层企业,经过改制,组建了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集团公司迅速成长为96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3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海尔商标在96年的无形资产价值达到77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1993年国家发展资本市场,海尔集团抓住这个机遇,积极筹备冰箱公司上

市,93年11月份海尔冰箱股票上市,募集资金3.69亿元,96年通过配股又募集资金1.43亿元,这些资金先后用于扩大冰箱产量及相关项目上,得到了最有效的运用。

? 三年多,海尔通过改制,使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冰箱产量是由上市时93年的30多万台,猛增到96年的151万台,增长了5倍,企业利润总额也由93年的8187万元,增长到96年的20065万元,增长了2. 5倍,员工的工作环境、工资收入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高,通过股票上市从而转变企业的机制,是在资本市场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成功地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外,公司在企业兼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功。在资本运营的实践中海尔集团坚持\吃休克鱼\的策略,十三年来共兼并了亏损总额5. 5亿元的十四家企业,盘活了14.2亿元资产。

所谓休克鱼是指硬件条件很好,管理却滞后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落到了市场的

后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场就能重新站起来。在国内现行体制下,活鱼不让吃,吃死鱼会闹肚子,因此只有吃休克鱼,而海尔擅长的就是管理,还有手中的王牌价值77.36亿元的海尔品牌,这样就找到了海尔与\休克鱼\的结合点。

?宝钢集团重组后的优势

上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1998年末宝钢集团重组前,上海地区的钢铁企业主要有三家。一是宝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属于中央企业。二是上海冶金控股公司,辖下有一钢、二钢、浦钢、五钢等企业。三是上海梅山钢铁公司,下属有钢铁企业和矿山企业。后两家企业都属上海市地方企业,但又是完全独立的两家企业。由于三家企业自成体系,分别存在着不同的隶属关系,条块分割,弊端很多,集中表现在钢铁业生产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重复建设和淘汰落后难的问题上。

第三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从生产与流通的统一的角度,研究资本运动的规律与条件。 本节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资本的循环,研究资本的循环运动中经历的阶段和执行的职能以及资本连续

循环的条件;

第二部分资本的周转,研究资本运动的时间与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一、资本的循环

(一)三个阶段与三种职能形式 (二)三个循环 (三)两个条件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与三种职能形式 1、什么是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是投在生产部门,通过生产活动进行增殖的资本。这里生产部门是指如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一些生产与生活服务业部门。 产业资本的本质特征:产业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部门运用的资本,它是经济赖以

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产业资本是唯一这样一种资本存在方式,在这种存在方式中,资本的职能不仅是占有剩余价

值或剩余产品,而且同时是创造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 ——马克思 《资本论》第二卷

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 A

G——W ……P……W’——G’ Pm

可见,产业资本的运动是一种循环运动。即从一种职能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

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回到原来的起始形式。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的循运动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增殖。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运动形式: A

G——W ……P……W’——G’ Pm 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

在这个阶段上,资本以货币形态出现,执行购买手段的职能,所以是货币资本

这里的货币所购买的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且,两者的数量比例要适

应生产剩余价值的需要。使预付货币具有了价值增殖的能力。

这里成为购买活动行为基础的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其中物的因素集中在一方,

劳动力则与物的因素相分离,处在另一方”。

购买活动的实质: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因而这里的货币已经不是一般的货币,而是货币

资本。

这一阶段是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的转化过程。

?

(2)生产阶段: 运动形式: A

G——W ……P……W’——G’ Pm

职能形式:生产资本

在这一阶段上,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作为生产资本结合起来进入生产过程的。 活动的实质:生产剩余价值。这是资本循环中最重要的阶段,是生产资本向商品资

本的转化过程。

(3)售卖阶段: 运动形式: A

G——W ……P……W’——G’ Pm

职能形式:W’ 即 商品资本。

单纯从形式上看,这里的商品与一般商品没有区别,但由于它是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

的,其中包含着价值增殖,所以,它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商品资本。

售卖活动的实质:通过出售商品,收回生产中投 入的资本,并实现生产中创造的价值增殖。 这一阶段是资本运动中决定性阶段,如果商品不能正常售出,资本就不能真正得到

增殖的价值。

3、资本循环的性质: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反映出:

资本是一种运动,只有在运动中资本才能增殖。

资本的运动是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的统一,即统一于获取剩余价值这一目的;资

本运动在任何阶段上的停止都会使资本失去生命力。

资本的运动又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生产与流通都是资本增殖不可缺少的

环节。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是反复进行,没有终结的。三种职能形式只是过程中采取的不同形式,

因此,可以将其中任何一种形式作为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这样,资本就有了三种循环形式:

G—W…P…W’—G’G—W …P …W’—G’

这三种循环形式分别可以写成:

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 生产资本的循环:P…W’—G’G—W …P 商品资本的循环:W’—G’G—W …P …W’

三种循环形式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本运动的特征。

1、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 货币资本循环有以下特征:

(1)突出地反映了资本运动的目的是实现自身的增殖; (2)突出地反映出运动的主体是价值;

(3)循环起点与终点的货币形式,产生了货币会自行增殖的假象。

2、生产资本循环:P…W’—G’G—W …P 生产资本的循环反映出: (1)剩余价值是生产中创造的; (2)流通过程是再生产的中介;

(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掩盖了生产目的,把资本的循环反映为资本是为了再生产而进行

的循环运动。

3、商品资本循环:

W’—G’G—W …P …W’ 商品资本循环反映出:

(1)商品价值的实现是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把资本循环目的歪曲地反映为是为了向社会提供商品,资本运

动的目的似乎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

?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它的起点与终点既包括了预付资本的价值,也包括剩余价值。因此它是既包括预付资本的循环,也包括剩余价值循环的循环形式。

商品资本的销售活动包含着社会上资本和收入在内的所有价值运动。因此,商品资本运动是

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最适当形式。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资本运动的特征,同时,各种循

环形式也形成着资本运动的假象。

因此,只有通过对三种循环形式的资本运动进行综合考察,才能全面认识资本运动

的性质与规律,揭示资本运动的假象。

?(三)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资本运动的每个阶段都是不中断地进行的。为了使资本运

动的每个阶段都不中断,资本循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全部资本按比例分为三部分,同时分别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即空间上并存于三种

职能形式上。

2、每部分资本都相继进入每一个循环阶段,执行相应的职能形式。时间上继起。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图示:

空间 1 G— W…P… W’—— G’ 并存 2 W’— G’G—W…P … W’ 3 P… W’— G’G—W … P 时间上相继执行每一职能,并存使每一阶段上任何时候都有执行每种职能的

资本,时间上相继使资本的运动不至中断,并存成为动态的并存。

?产业资本的循环不仅是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的统一,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同

时,也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二、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的周转及周转速度 (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三)固定资本的损耗与补偿 (四)预付总资本的周转

(五)可变资本的周转与年剩余价值率 (六)周转速度与社会生产中的比例关系

(一)资本的周转及周转速度

1、资本周转的涵义:资本反复不断的循环运动所形成的周期性运动,叫做资本的周转。 2、研究资本周转的侧重点:

研究资本周转运动的侧重点是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的周转速度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

数来反映。

3、周转时间与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时间是资本完成一次周转所用的时间,即资本从一种形态出发,实现价值

增殖后回到原来形态的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劳动时间+要素储备时间+设备维修时间+自然力作用时间)+(要素购买时间+商品

售卖时间) ?

资本周转次数是资本在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所完成的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次数=1年/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或者反映为资本周转时间越短;或者反映为一定时间内周转次数越

多。

?

(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1、直接影响资本周转时间的因素;

2、生产资本的构成(资本中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重)。

1、直接影响资本周转时间的因素 影响生产时间的因素: (1)产品生产的性质; (2)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3)劳动者的技术和熟练程度; (4)生产要素组合及利用程度;

(5)交通运输、仓储发达程度决定着生产要素储存时间的长短。

影响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

一类是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而耗费的时间;这一类流通时间主要包括: ?①将产品从产地运往销地和将生产资料从购买地运往产品产地的时间。 ?②商品储藏和保管的时间。

?另一类是纯粹流通时间,这是由市场经济关系引起的资本在流通领域的滞留。 包括:①市场供求双方信息沟通情况;

②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所引起的商品在市场上的滞留时间。

?2、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按照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资本的不同部分划分为固

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类。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标准:资本的不同部分的特有周转方式。

(1)固定资本:

周转方式:使用价值整体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但价值只是按照磨损程度逐步转

移到产品中,并通过产品销售逐步收回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物质形态:如厂房、机器设备、大型工具等生产资料形态的资本。

(2)流动资本:流动资本包括两部分

A、处在劳动对象与辅助材料形式上的资本。

周转方式:使用价值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就改变形态或消失,因而价值也是一次全部

转移到商品中去,并通过商品销售全部收回的生产资料; 物质形态:原材料、能源、辅助材料等等。 B、用于支付工资的资本

这部分资本支付给工人后,工资在工人生活消费中消失了,但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又

重新创造出相当于工资的价值补偿可变资本,并随商品出售得到实现。由于这部分资本的周转方式与原材料等具有相似的形式,因此,也归类于流动资本。

(3)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区别 定义不同 周转速度不同

物质形态的更新方式不同 价值回收方式不同

(4)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构成对周转速度的影响:

由于固定资本特有的周转方式,所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固定资本的数

额越大,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慢。

?3、固定资本的损耗与补偿

(1)固定资本的损耗: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① 有形损耗:

A、正常使用造成的损耗; B、自然力破坏造成的损耗;

②无形损耗:又称精神损耗。

指由于社会上技术进步引起的已经处于生产领域的固定资本贬值。 由无形损耗造成的固定资本贬值不会将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因而是对资本价值的

消灭。

引起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原因:

①由于生产方法的改进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同类结构和性能的机器、设备,能以更

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再生产出来,从而引起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降低。

?②由于出现了新的技术,发明了新的效能更高的机器设备,继续使用原有的机器设备就不经济,因而引起使用期限缩短,以致提前报废。如原来一台价值3万元的机器,每天生产200件产品,现在采用新的机器,虽然价值仍为3万元,但每天能生产400件产品。这意味着用两台旧机器才能生产出一台新机器所生产的产品,这样旧机器同样也是贬值了。

(2)固定资本损耗的补偿

折旧是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

一种补偿方式。

固定资本的物质形态在报废之前是在生产中长期被使用的,它的价值却是按

照其在生产中的损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逐渐地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为了保证再生产的正常继续进行,必须在产品销售以后,把那部分已经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的价值,以货币形式提取并积累起来,以便若干年后即在固定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完毕时用于更新固定资本。这种按固定资本的损耗程度进行补偿的方法就称为折旧。

即简单地说,固定资本的折旧就是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从商品出售中提

取相应的价值并储蓄起来,在固定资本失去使用价值时,用以进行物质上的更新。固定资本损耗的补偿是通过折旧来完成的。

所提取的货币金额叫做折旧费,或折旧基金。

折旧费的计算: 每年提取的折旧费

=固定资本原值/固定资本的使用年限

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占固定资本原值的比例,叫做折旧率 折旧率=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值

为避免和减少无形损耗造成的损失,现在多采取加速折旧的方式,对固定资本

进行补偿。

加速折旧的实质是用一部分剩余价值弥补技术进步引起的固定资本价值损失。

?资料分析:

?资料1、资本主义各国的固定资本更新:日本的固定资本的平均使用年龄为10年,美国为17年;美国现有机床的34%使用年限超过20年,日本使用年限在10—20年的占35%,在10年以内的占61%.

?资料2、在经济改革前,我国工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状况: 我国工业的折旧缓慢,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折旧率一般在10%—20%,我国在1979年以前,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仅在

2.9%—3.7%之间,1979年后折旧率也只有4%多一些.按照我国工业企业的平均基本折旧率4%

计算,我国工业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在25年.但是,实际情况比这还要严重得多.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基本折旧基金几乎一半以上普遍被挪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如1980年全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折旧基金用于基本建设的占80%左右。所以,我国工业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

? 以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最高的上海为例,80年代初,全市三四十年代的老设备占全部工业设备的一半左右;全市手工业局的设备,60年代以后的只占9%,50年代以前的占91%,其中30年代以前的占15%,40年代以前的占41%;在全市造纸设备中,50年代以前的占72%;此外,一些工业局拥有的金属切削机床和锻压设备,使用15年以上的约占1/3;1980年,上海市机电一局有设备56000台,其中9000多台使用了20年以上, 约占2/3.

? 我国长期以来,对机器设备这类固定资产,很少考虑技术进步因素而提前报废的.以我国机械工业为例,1981年 ,我国机械工业的固定资产达1211亿元, 拥有各种机床250多万台,生产的机电产品达2.8万多种.但是,这250多万台机床中,有40%以上是过时的普通机床,在这2.8万多种机电产品中,急需淘汰的约占60%,属于70年代先进水平的只有5%左右。

?三、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1、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由于预付总资本中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同,因此,计算预付总资

本的周转时,要计算各部分资本的平均速度。

计算公式:预付总资本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

价值总额)/预付总资本额

其中: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 =固定资本原值╳折旧率+ 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 =流动资本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次数

例子:一个企业投资25万元购置机器,其使用期为5年,50万元购置厂房,其使用期为20年,

5万元购置工具,其使用期为5年,1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10万元用于支付工资,已知其流动资本一年可周转5次,不考虑固定资本精神磨损,这个企业的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为多少?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5万+2.5万+1万)+(10万+10万)*5/100万=108.5万/100万=1.085(次)

?2、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 ?讨论

第五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一节 信用及其功能

?一、信用的产生及形式

1、定义:信用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形式。 二、作用

?1、积极作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具体变现:

(1)可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 (2)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3)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省流通费用。 (4)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5)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2、消极作用,加深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 ?(1)触发生产过剩的危机。 ?(2)引发货币信用危机。

?(3)刺激投机,引发经济危机。

第二节 信用制度

?一、银行与银行资本 ?1、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产生的基础。

(2)银行的产生与货币经营业的发展紧密联系。 (3)竞争加剧银行的集中,最终导致垄断。

?银行的“金融百货公司”地位 ?(1)银行对工商企业的影响。 (2)银行与工商企业的相互影响。 (3)银行经营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

?3、银行类型及职能 ?4、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1)银行资本:自有资本与负债资本

(2)银行的信用业务分为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入资金。 ?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是:

?①职能资本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②借贷资或食利者阶层为获取利息而存入银行的货币资本; ?③其他不同阶层居民的储蓄存款等等。

?银行的资产业务就是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 ?主要方式:

? ①票据贴现,即票据持有者为了融通资金,将未到期的票据交给银行,兑取现金。 ?②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

?③投资业务,即从事购买有价证券的经营活动,如通过购买股票,成为其他企业的股东;

或通过购买政府公债、公司债券等,形成一种长期贷款形式。 (3)银行利润是存贷款的差额——经营费用。

?二、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 ?(一)股份公司及类型 ?1、股份公司定义

?是以入股方式筹集社会资本而形成的一种企业的资本或财产组织形式。 ?2、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3、股份公司类型

?有限公司、无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二、股票、股息及股票价格

?1、股票定义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借以证明其股份数额并用以取得股息的凭证。 ?2、股息定义又称为股利,是股票持有人(股东)定期从股份公司分取的利润。 ?3、股票价格

?股票价格是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息与股票价的确定以利息率作为最重要的参照。股票价格就是在现行市场利息率下,能够保证投资者在一定期间获得相应股息收入的资本额。

?股票价形成的基本因素有两个: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的大小成正比,而与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利息率

?如,股票面额100元,预期股息率6%,预期可得到股息6元,而当时银行利息率为5%,股票价则为6元÷5%=120元。

?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与利息率密切相关,但股息又不是决定股票价的惟一因素。影响股票价格的还有其他一些具体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及人为的投机因素等等。

第三节 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一、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产生

?1、虚拟资本定义

所谓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虚拟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具有资本和商品的性质。

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同一笔货币被反复使用便产生虚拟资本;

另一种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进入流通,同一张所有权证书或债权凭证反复交易就形成纯粹的虚拟资本。

?马克思所说的虚拟资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它是一种定期领取收入的所有权证书。

?(2)这种所有权证书能够买卖,是一种特殊商品。

?(3)这种特殊商品的市场价值是他所带来收入的资本化。 ?(4)这种市场价值有多种与现实资本不同的独立运动。

?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股票等有价证券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是一纸用于证明现实资本所有权的凭证。它们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就形成虚拟资本的运动。

?2、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关系

?(1)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货币的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 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

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基础。 ?(2)虚拟资本对信用,特别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影响 首先,银行资本本身的虚拟化。

其次,虚拟资本还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

实体资本也称实在资本或现实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实物形式和货币形式表现的资本,是相对于虚拟资本而言的。

?二、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 ?1、统一性:

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必然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 实体资本的基础作用表现在: 首先,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 其次,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的发行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

再次,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着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和影响,表现是: 第一,虚拟资本与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

第二,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 第三,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矛盾性:

?(1)定义差别 ?(2)作用不同 ?(3)价格形成不同

? 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制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实体资本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利息率决定的。

? 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就会与实体资本价值变动相背离,其价格不随实体资本价值变动而变动,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

?

三、虚拟资本的作用

?1、使资本约束被缓解;

?2、加快了整个经济的虚拟化进程;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计算,到

2000年底全世界虚拟经济总量是16o

万亿美元(其中金融衍生品年末余额约95万亿,股票市值36万亿,债券余额29万亿),大体相当于全世界GNP的总和(约30万亿美元)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流动量是2万亿左右,大约为世界日平均贸易额的50倍。

3、引发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指资产价格严重偏离实体经济暴涨而后暴跌的这一过程。在这一状态下,一个经济体可以有很高的经济增长率或规模膨胀率,但是虚假的,对于提高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经济体中的产业结构改进并没有实际好处。

?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 ?1、两者定义

? 实体经济即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实实在在的产

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 ?机性等四个方面的特征。

?虚拟经济是指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或者说它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

2、对立统一关系

?(1)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 (2)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虚拟经济的正效应是它的发展在总体上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首先,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

其次,虚拟经济的发展通过融资支持和股权置换、控股收购等产权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再次,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最后,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及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加速资本在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并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会产明显的财富效应。提供就业机会,促进GDP增长。

虚拟经济的负效应集中表现在投机过度引发泡沫经济。具体来说:

虚拟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②虚拟经济的扩张会引发泡沫经济,导致宏观经济的衰退。

金融体系——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企业资产和个人财产价值减少——投资、消费需求萎缩——经济衰退

③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减少进入实物经济的资金、人力和物力,降低资金等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④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使国际经济陷入动荡和危机之中。 ⑤虚拟货币的出现使货币的供应几乎具有完全的弹性,但货币的过量发行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

虚拟经济的产生和积极功能的发挥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的。

泡沫经济指资产价格严重偏离实体经济暴涨而后暴跌的这一过程。在这一状态下,一个经济体可以有很高的经济增长率或规模膨胀率,但是虚假的,对于提高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经济体中的产业结构改进并没有实际好处。

?引发泡沫经济的因素:

?(1)货币政策失误或金融监管不当。

?(2)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过度,金融资产质量低下。 ?(3)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

?(4)发展中国家在实体经济实力不强、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下,金融市场过度开放。 (1)货币政策失误或金融监管不当。上世纪80年代日本实行零利率政策,多次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量,新增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导致投机活动猖獗。按当时市值计算,日本土地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而1990年的土地总值比美国土地资产总值多4倍(美国土地面积93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5倍多。

(2)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过度,金融资产质量低下。许多信贷以高估的股票和房地产作抵押,当泡沫破裂,被抵押的股票和房地产大量缩水,出现大量呆账坏账,容易出现挤兑风波。如泰国银行坏账占总信贷的比例,1996年为9.8%,1997年上升到11.9%,泰国金融贷款中25%付不出利息。呆账坏账严重扭曲了泰国的金融体系。

(3)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2月,以索罗斯为代表的投机

家在2~3月份从泰国银行买入高达150亿美元的远期泰铢合约,并于2~5月间数次大量抛售泰铢,压低泰铢现货市场的汇率,引起泰国金融市场的动摇。

(4)发展中国家在实体经济实力不强、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下,金融市场过度开放。 ?亚洲新兴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成功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但由于这些地区盲目开发与建设,依靠低附加值的资源型产品出口导致资源破坏,实体经济基础并不牢固,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竞争力不强,同时过早开放金融市场,导致金融证券等虚拟经济的发展日益脱离实体经济,再加上国际短期游资的投机,一旦大批撤离,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所难免。

?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危害:

?(1)扭曲资源配置方式,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 ?(2)破坏金融系统运行,降低银行抗风险能力,引发金融危机。 (3)扭曲消费行为,恶化国际收支状况。

?(4)可重新分配国民收入,加剧贫富两极分化。

第七章 竞争与垄断

第一节 竞争引起垄断

?一、竞争的特征与功能 ?1、定义

竞争,就是相互争胜。 从经济学上是指商品生产者或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为争取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角逐。 ?2、竞争的类型 ?第一,根据市场结构特征: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包括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 ?第二,根据竞争主体所在的领域: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及不同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

?第三,从竞争主体关系的角度:卖方之间的竞争、买方之间的竞争、买者双方之间的竞争; ?第四,根据竞争的手段: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3、功能

? 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竞争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也会有损资源的优化配置。过度竞争就是如此。过度竞争是企业数量多、集中度低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

? 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存在过度竞争状态的标准:一是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二是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长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闲置或造成产品的大量积压。

?(1)提供公平的机制。

?(2)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一、竞争能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具有使用有线资源的优先权。 第二、竞争保证最有效率企业供给社会所需要的产品。 ?(3)迫使经济行为主体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4、过度竞争的消极影响

?(1)过度竞争使生产者进入过密,高估或低估市场需求,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阻碍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

?(3)加大竞争成本,从而导致产业利润率过低,并损害了企业或产业的创新能力。

?二、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和垄断 ?竞争引起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引起垄断。 ?(1)竞争引起资本集中

?①同一部门中的不同企业的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 ?②不同部门企业间的竞争引起和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③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 ?④信用和股份公司是竞争引起的生产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 ?(2)生产集中引起垄断

?垄断指少数大资本家为了共同控制某个或若干部门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

垄断利润而实行的一种联合。 ?①生产集中引起垄断的可能性

?随着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组织创新以及生产、资本集中的发展,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手中,形成垄断。

?②生产集中引起垄断的必要性

?a.需求限制。 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与有限的需求相矛盾。

?b.门槛限制。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这对中小企业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

?c.风险制约。 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

?

市场结构的概念:市场结构即企业的市场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企业间的垄断抑或竞争的关系。

? 市场结构的类型:

? 根据市场竞争或垄断的程度不同,可以将市场结构区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四种类型。

?其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众多、产品具有同质性、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信息完全、交易自由等条件下所形成的特殊市场结构,是理论分析的一种抽象状态,一般现实生活中很难出现。

?1. 垄断的分类

?按照垄断主体存在的不同领域,可以把垄断区分为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 ?(1)经济垄断

?经济垄断是经济行为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较强控制力或可以采取的排他性的行

为。

?经济垄断可分为:

?①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一般是指城市供水、煤气、电力等产业部门中,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比由两家以上企业共同提供产品、服务成本更低的情形。它决定着某些行业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的合理性,并由政府的市场准入管制加以保障。

?②技术垄断。是指经济主体对技术专利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的权利。

?③市场垄断。市场垄断是少数企业或经济组织排他性的控制要素和产品市场。

?④由产品差别引起的垄断。由产品差别引起的垄断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差别化而在事实上形成排他性的生产和经营。

?(2)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是与行政控制相联系的排他性行为。

? 垄断行为

?(1)价格垄断行为。价格垄断行为是指具有市场势力的垄断企业高于边际成本定价,企业间通过公开或暗地里的协调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

?(2)非价格垄断行为。非价格垄断行为是指具有某种市场势力的企业通过广告、研究与开发、构筑营销及售后服务体系等旨在提高产品差别化水平、谋求垄断优势的行为。

?(3)组织垄断行为。组织垄断行为是指企业通过购并等手段消灭竞争对手、扩大自身优势,提高生产和资本集中水平的行为。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

?垄断的存在造成竞争不完全。不完全竞争市场,依垄断程度差别,区分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三种基本的类型或理论模型。

?1、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是指某个产业(市场)中,卖方只有一家企业,其产品没有替代品,新企业进入为不可能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即一家企业对市场的独占,它形成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也就是说,某个市场之所以能够保持为唯一垄断者垄断,是因为存在各种影响其他企业进入市场的障碍因素,主要是:

?第一,关键性资源为一家企业所拥有,或者说,一个企业控制了某种产品生产基本要素的全部供给。

?第二,政府给予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排他性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专利和版权法是法律保护下的完全垄断的典型例证。

?第三,自然垄断。在某些公共事业中,如果一家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二家以上的大量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更低廉,就会形成自然垄断。自然垄断的形成与技术条件、市场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政府鉴于成本收益分析实施进入管制的结果。随着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及政府进入管制放松,一些部门的自然垄断也正在逐步失去合理性。

?完全垄断除了仍存在于某些公共事业中的自然垄断外,越来越难以在现实中找到例证。这使得完全垄断越来越成为关于市场结构的一种纯粹理论假说。

?2、寡头垄断

◆(1)定义 寡头垄断是由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少数几家企业组成的市场结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少数几家企业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二是少数几家企业生产有差别但可以替代的产品。寡头垄断的形成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某些产业部门的技术经济特点使然,是客观的经济现象。

?(2)、造成一些产业部门呈现寡头垄断特征的原因

?首先,长期竞争导致某些产业部门只有少数企业存续而绝大多数企业退出的结果,必然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

?第二,产业技术特点决定了某些产业部门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果,导致该产业部门由少数大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经营的合理性。

?第三,寡头垄断也是产业内的企业在需求约束下自觉地调节供给与需求矛盾的结果。

?3、垄断竞争

?(1)定义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垄断与竞争之间,既具有某些竞争的特点,又具有某些垄断特征的市场结构。之所以具有竞争特点,是因为企业数量多,而且进入与退出市场容易;之所以又具有垄断特征,是因为产品差别使企业的产品都在某种程度上与众不同,具有对于差别化产品的排他性权利。 ?(2)垄断竞争的特征 ?A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多;

?B存在着产品差别,即产业内的企业虽然生产同类产品,但每一个企业的产品对其他企业的产品而言都略有不同,在品牌、品质等许多方面具有独特性; ?C企业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进入或退出一个产业。

市场结构的四种类型 二、垄断利润 ?(1)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企业凭借对生产要素、技术专利、品牌等排他性的独占权和市场势力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以垄断价格为前提。 ?(2)垄断价格 ?①含义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制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包括两部分: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a. 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制定的高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

?b. 垄断低价:垄断组织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所制定的低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 ?②垄断价格的制约因素

?垄断价格的制定受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商品需求、商品供给和产品成本。 ?③垄断价格的负面影响

?垄断价格会阻断价格在合理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造成资源配置损失,主要表现有: ?第一,过剩生产能力的存在,即存在着供过于求的状况。 ?第二,产业部门的生产能力不足,即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状况,

?第三,一旦垄断价格形成,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就不存在,寡头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就会相对稳定下来,竞争的压力也会大大减小,改善经营管理和推动技术革新的动力也相应减弱。 ?由于垄断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特别是会弱化市场,政府对垄断一般采取限制政策。

第三节 有效竞争与反垄断

?一、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1、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殊性 ?竞争引起垄断,但垄断的形成并不会完全消除竞争,而只是改变了竞争的具体目的、手段、形式和后果,具体地说:

?(1) 垄断组织是以垄断高额利润等特殊利益为竞争目标,而不是一般的平均利润甚至不是一般的超额利润。

?(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采用一般的和传统的经济手段,如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商品质量、改善经营服务等,更重要的是利用经济以外的手段,如政治的和军事的特殊手段,通过控制和利用政府等办法实现特殊的垄断利益。

?(3)在竞争的主体上,分散的中小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已经让位于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4)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内容,主要是垄断组织内部围绕市场份额、利润分配和领导权的争夺,以及垄断组织之间对市场份额、原料来源、科技成果等方面的垄断权的角逐,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斗争,等等。

?(5)由于垄断组织力量强大,使竞争的强度更大、更为激烈并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总之,竞争产生垄断,而垄断又加剧了竞争。对此,列宁曾指出,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是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

?(1)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 ?第一,依靠进入壁垒排挤中小企业。 ?第二,通过转包等形式控制中小企业。 ?第三、通过买方和卖方垄断掠夺中小企业。 ?(2)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一是同一部门内部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二是不同部门之间垄断企业的竞争。

?二、有效竞争与反垄断

?1、有效竞争 :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有效竞争的具体含义包括:

? (1)从短期来看,如果现实的市场背离了完全竞争的某个条件,那么最好在其它条件下也有所背离。这样的竞争才是有效的。

(2)从长期来看,存在着潜在竞争和替代品竞争的产业或市场,就是有效竞争的产业或市场。

(3)工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也具有竞争的性质。

?2、规范竞争秩序和反垄断

政府公共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规制政策, 其主要内容包括:

(1)进入规则; (2)数量规制; (3)价格规则;

(4)产品与服务质量的规制; (5)设备规制;等等。

?政府通过公共政策促进有效竞争。就如我国电信业的重组,由于移动一家独大,因此将国际上最成熟的3G技术(WCDMA)划分给联通运营,而我国独立自主开发的技术部和商用都未成熟的TDSCDMA交给财力最雄厚的移动去开发,另外将联通已经在运行的CDMA2000交给电信。这就是当竞争难以有效地配置市场资源时政府都会出来监管。

?反垄断主要是强制禁止或限制自由进入市场,而不是包括独特的资源控制、创新领先、企业规模大、技术实力强、已经支付了巨大的开发成本、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等因素。因此,反垄断的实质是消除市场禁入,而不是笼统地反大公司、反市场成功、反创新,甚至是反一切排他性的专用权。

?二是反垄断政策。 其具体内容有:

(1)预防形成垄断性市场结构的政策; (2)对垄断性市场结构的事后调节政策;

(3)禁止或限制企业间的共谋、卡特尔和不正当的价格歧视,对欺骗、行贿和压制竞争者的行为进行裁定政策;等等。 ?UC优视与腾讯之争

?2011年11月4日,UC优视发表了正式声明“四问腾讯” :

?一问腾讯:利用垄断优势,要挟合作伙伴不能预装UC浏览器,必须“二选一”,不正当竞争。

?二问腾讯:假开放、真封闭,劫持用户需求,用户搜索“UC浏览器”,诱骗用户推荐QQ浏览器,不正当竞争。

?三问腾讯:手机QQ聊天软件捆绑安装QQ浏览器,不给用户选择权,不正当竞争。

?四问腾讯:操控数据报告,混淆视听,误导合作伙伴,破坏UC的合作体系,不正当竞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hv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