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例题及拔高训练

更新时间:2023-11-02 09: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典型例题及强化训练

课标要求

①了解对顶角,知道对项角相等。

②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③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干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④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⑤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⑥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典型例题 1.判定与性质 例1 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 )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 ) 答案:(1)错,应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错,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错,应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4)错,应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例2 已知:如图,AB∥CD,求证:∠B+∠D=∠BED。 分析:可以考虑把∠BED变成两个角的和。如图5,过E点引一条直线EF∥AB,则有∠B=∠1,再设法证明∠D=∠2,需证

EF∥CD,这可通过已知AB∥CD和EF∥AB得到。 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 BECDF

又∵∠BED=∠1+∠2,

∴∠BED=∠B+∠D(等量代换)。

变式1已知:如图6,AB∥CD,求证:∠BED=360°-(∠B+∠D)。

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点的位置及结论。我们通常所说的∠BED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如果把∠BED看成是大于平角的角,可以认为此题的结论与例1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模仿例1作辅助线,不难解决此题。

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D+∠2=180°+180°(等式的性质)。 又∵∠BED=∠1+∠2,

∴∠B+∠D+∠BED=360°(等量代换)。 ∴∠BED==360°-(∠B+∠D)(等式的性质)。 变式2已知:如图7,AB∥CD,求证:∠BED=∠D-∠B。

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点的位置不同,从而结论也不同。模仿例1与变式1作辅助线的方法,可以解决此题。

证明:过点E作EF∥AB,则∠FEB=∠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FED=∠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D=∠FED-∠FEB, ∴∠BED=∠D-∠B(等量代换)。

变式3已知:如图8,AB∥CD,求证:∠BED=∠B-∠D。 分析:此题与变式2类似,只是∠B、∠D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证明:过点E作EF∥AB,则∠1+∠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FED+∠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2+∠D=180°。

∴∠1+∠2+∠D-(∠1+∠B)=180°-180°(等式的性质)。 ∴∠2=∠B-∠D(等式的性质)。 即∠BED=∠B-∠D。

例3 已知:如图9,AB∥CD,∠ABF=∠DCE。求证:∠BFE=∠FEC。 证法一:过F点作FG∥AB ,则∠ABF=∠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过E点作EH∥CD ,则∠DCE=∠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FG∥AB(已作),AB∥CD(已知),

∴FG∥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又∵EH∥CD (已知),

∴FG∥EH(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3+∠4(等式的性质) 即∠BFE=∠FEC。

证法二:如图10,延长BF、DC相交于G点。 ∵AB∥CD(已知),

∴∠1=∠AB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F=∠DCE(已知), ∴∠1=∠DCE(等量代换)。

∴BG∥E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FE=∠F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果延长CE、AB相交于H点(如图11),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证明(过程略)。

证法三:(如图12)连结BC。 ∵AB∥CD(已知),

∴∠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F=∠DCE(已知),

∴∠ABC-∠ABF =∠BCD-∠DCE(等式的性质)。 即∠FBC=∠BCE。

∴BF∥E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FE=∠F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强化训练

一.填空

1.完成下列推理过程 ①∵∠3= ∠4(已知),

__∥___( ) ②∵∠5= ∠DAB(已知),

A4B5D3C∴____∥______( ) ③∵∠CDA + =180°( 已知 ), ∴AD∥BC( )

2. 如图,已知DE∥BC,BD是∠ABC的平分线,∠EDC=109°,

EAB ∠ABC=50°则∠A 度,∠BDC= 度。 3. 如图,AB∥CD,BE,CE分别平分∠ABC,∠BCD, 则∠AEB+∠CED= 。

4、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x,-1),则xy=___________ 。 5、已知: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O,OE平分∠BOC, 且∠AOC=68°,则∠BOE= 二、选择题

1.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

A 南偏西50度方向; B南偏西40度方向 ; C 北偏东50度方向 ; D北偏东40度方向

2.如图,AB∥EF∥DC,EG∥BD, 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 )个 A 6个 B .5个 C .4个 D.2个

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若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a∥d B 、b⊥d C、a⊥d D、b∥c 4、如图,∠1和∠2互补,∠3=130°,那么∠4的度数是( ) A. 50° B. 60° C.70° D.80° 5.已知:AB∥CD,且∠ABC=20°,∠CFE=30°,

AE1GBHFDCDC

则∠BCF的度数是 ( )

A、 160° B.150° C.70° D.50°

6判断题已知,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 (A)∠1=∠3 (B)∠2=∠3 (C)∠4=∠5 (D)∠2+∠4=180°

7.如图,直线c与直线a、b相交,且a//b,则下列结论:(1)?1??2; (2)?1??3;(3)?3??2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同位角相等;B、两线与第三线相交,内错角相等; 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9.如图,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已知直线AB∥CD,当点E直线AB与CD之间时,有∠BED=∠ABE+∠CDE成立;而当点E在直线AB与CD之外时,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 ) A、∠BED=∠ABE+∠CDE或∠BED=∠ABE-∠CDE; B、∠BED=∠ABE-∠CDE

C、∠BED=∠CDE-∠ABE或∠BED=∠ABE-∠CDE; D、∠BED=∠CDE-∠ABE

三、解下列各题:

C A

E

D B 1.如图,已知OA⊥OC,OB⊥OD,∠3=26°,求∠1、∠2的度数。

D3CB21O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ht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