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真宝诰》,诰篆道160;释意

更新时间:2023-10-28 00: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诸真宝诰》,诰、篆、道 释意

《诸真宝诰》,诰、篆、道 释意 2012-07-21 21:33阅读: 诰 基本字义

1. 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命。~封。 2. 告诫,勉励:自~。~诫。

3.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敕(官吏受封的文书)。 篆 基本字义

1.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 2. 书写篆字:~额。

3. 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

《诸真宝诰》为道门诸天尊和历代仙真教诫告示之真言。古往今来,为道门所重,乃诵修持之要典。

道教于东汉末年随黄巾军起义之后,继承了“诰,告也”的观点。如六朝成书的上清派典籍《真诰》,即是上界仙真降临人世,向杨羲、二许等人所作告诫、劝勉之词的总记录。至此,道教仍只有仙真降授之“诰语”,而无骈文书写的“宝诰”。 到了唐、宋二代,由于帝王崇道的原因,分别对道祖老子、祖天师、真武大帝、玉皇上帝等道教谱系中的神圣屡锡封号,而在封赐之时,必伴随着以骈文书写的“诰命”、“诰书”。因此,道教徒加以仿效,在仙真的圣号前面,加上一段或由仙真降谕,或由朝廷封赐,或由高道撰写,或由文士歌咏而成的简

易骈文,成为《玉清诰》、《老君诰》、《弥罗诰》等“宝诰”的前身,并经元、明、清、民国的刊削增补,成为后人所持诵的“宝诰”。 《诸真宝诰》 元始至尊号

志心归命礼,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数众。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巍巍大范,万道之宗。大罗玉清、虚无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上清号

志心归命礼,居上清境,号灵宝君。祖劫化生,九万九千余梵炁;赤书焕发,六百六十八真文。因混沌赤文而开九霄,纪元洞玉历而分五劫。天经地纬,巍乎造化之宗;枢阴机阳,卓尔雷霆之祖。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玉宸道君灵宝天尊。 泰清号

志心归命礼,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炁。化行今古,着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弥罗号

志心归命礼,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真境。渺渺紫金阙,太微玉清宫。无极无上圣,无无复光明。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湛寂真常道,恢漠大神通。穹苍真老, 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 妙圆清静。智慧辩才,至道至尊。三界师,混元祖。无能圣主,四生慈父。高天上圣,大慈仁者。十号圆满,万德周身。无量度人,拔生死苦。诸佛之师,众圣之王。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历御万道、无为大通明殿、昊天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天皇号

志心归命礼,紫微宸极,勾陈天宫。九光宝苑之中,五炁玄都之上。体元皇,而佐司玄化;总两极,而共理三才。主持兵革之权衡,广推大德;统御星辰之躔次,毋失常经。上象巍峨,真元恢漠。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勾陈上宫天皇上帝。 星主号

志心归命礼,大罗天阙,紫微星宫。尊居北极之高,位正中天之上,佛号金轮炽盛,道称玉斗玄尊。璇玑玉衡,齐七政;总天经地,纬日月。星宿约,四时行,黄道紫垣,万象宗师,诸天统御。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万星教主、无极元皇、中

天紫微北极大帝。 后土号

志心归命礼,九华玉阙,七宝皇房。承天禀命之期,主阴执阳之柄。道推尊而含弘光大;德数蓄于柔顺利贞。效法昊天,根本育坤元之美;流形品物,生成施母道之仁。岳渎是依,山川咸伏。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神霄号

志心归命礼,高上神霄府,凝神焕照宫。会元始祖炁以分真;应妙道虚无而开化。位乎九霄之上,统理诸天;总乎十极之中,宰制万化。宣金符而垂光济苦,施惠泽而覆育兆民。恩溥干元,仁敷浩劫。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 救苦号

志心归命礼,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七宝芳骞林,九色莲花座。万真环拱内,百亿瑞光中。上清灵宝尊,应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济,大千甘露门。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随机赴感,誓愿无边。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十方化号、普度众生、亿亿劫中、度人无量、寻声赴感、太一救苦天尊、青玄上帝。 可韩号

志心归命礼,高上丹霄,隶元上府。朱官绛阙,毓神光于浩劫之家;宝木骞林,现瑞相于太清之境。运大化慈悲之造,降真精橐钥之机。削死上生,广天地一元之德;陶魂铸魄,回幽灵万类之生。焕发阳明,普疏阴境。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九天青城、可韩丈人、朱陵度命天尊。 普化号

志心归命礼,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化形而满十方,谈道而趺九凤。三十六天之上,阅宝笈,考琼书;千五百劫之先,位正真,权大化。手举金光如意,宣说玉枢宝经。不顺化作微尘,发号疾如风火。以清净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总司五雷,运心三界。羣生父,万灵师,大圣大慈、至皇至道、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雷祖号

志心归命礼,高上玉霄府,雷霆洞渊宫。三境分真,九天演化,光会大罗之表,神通浩渺之天。拯水旱于下方,祛虫蝗于历劫。发弘誓愿,利济众生。大圣大慈、大悲大愿、九天雷祖大帝、除灾济物天尊。 太一号

志心归命礼,高上琅霄府,紫微碧玉宫。光焕郁萧,真凝太极。发妙炁于金阙,烜大化于混茫。回淳风于浇漓之余,保制劫运;恢利泽于寰宇之表,陶育黔黎。大圣大慈、大悲大

愿、上清紫微碧玉宫、太一大天帝、保制劫运天尊。 洞渊号

志心归命礼,高上太霄境,六天洞渊官。瑞相端严,现光明于碧落之境;真身广博,敷妙泽于种民之天。遏五府之魔灵,荡万方之瘴疠。跻民生于仁寿,抚治化于希夷。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六天洞渊大帝、伏魔上上太一天尊。 六波号

志心归命礼,紫霄上境,六波天宫。妙相光明,现慈颜于天一;宸居寥廓,施福惠于人寰。捍浩渺之洪灾,济炎威之回禄。陶镕万汇,综理一元。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六波天主帝君普施法润天尊。 采访号

志心归命礼,紫玄景曜府,九天保运宫。至道分光,总十方之梵炁;真常显妙,回浩劫之浇风。釆录诸天,纪善功而消恶籍;恩融万化,标禄字而上生名。大圣大慈、大悲大愿、九天采访朱陵上帝、应元保运妙化天尊。 斗母号

志心归命礼,西天竺国,大智光中,真空妙相法王师,无上玄元天母主。金光烁处,日月潜辉。宝杵旋时,鬼神失色。

显灵踪于尘世,卫圣驾于阎浮。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圣德巨光天后、摩利支天大圣。 三官诰

唯三圣人,乃一太极。晋受浩劫家之命,鼎膺无量品之褒。紫微清虚,洞阴总领,功过赐福,赦罪解厄,溥济存亡,道冠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 火官诰

四元四品,考较火官。运扶干健,德合离明。居太阳丹天之中,统左府注生之籍。盛德在火,炎帝持衡。功叅佐于三元,气运行于四月。驾赤龙而行南陆,照明荧惑之宫;烛朱陵而显丹台,焕赫文昌之府。辉辉朗耀,炳炳照临。大悲大愿、大圣大慈、赤皇上品三炁火官炎帝真君、洞阳大帝南丹纪寿天尊。 玄天诰

混元六天,传法教主,修真得道,济度羣迷,普为众生,消除灾障。八十二化三界祖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三元都部署、九天游弈使、左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正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终劫济苦天尊。

祖天师诰

本来南土,上泝蜀都,先获黄帝九鼎之丹书,后事老君两度于玉局。千轴得修行之要,一时成吐纳之功。法箓全成,受盟威品而结璘诀;正邪两辩,夺福庭治而化咸泉。德就大丹,道齐七政。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天扶教辅玄体道大法天师、雷霆都省泰玄上相都天大法主、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六合无穷高明大帝、降魔护道天尊。 路祖师诰

诞生汉室,锡号晋朝。惟布炁以降邪,曾吞虎而救世。管玉霄洞真之法,传玄室内教之经。掌雷府刑,行都督府便宜之事;授天师职,升紫微天右相之斑。判保阳宫,主混元教。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真元清皇上帝太虚普惠真君、九天宝册司命天尊。 魏祖诰

元皇演化,妙有真身。光明满月现慈容,清静玄风开正教。道尊圣祖,德重医王。主三界之雷霆,校羣生之禄籍。祖师大慈仁者、宸照法王南岳总仙上真、九天司命金阙上保高元清真紫虚元君。 仙公诰

天台得道,合皂成真。昔受东华,复传西蜀。诏命玉京金阙,位登太极仙班。慈怜拯拔于沈沦,恩念普资于苦爽。葛天氏遗风,显著勾漏;今丹砂具存,括苍任游。罗浮乃止翛间,

玉笥修理金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玉京东昊太极左宫仙公、雷霆玄省天机内相玉虚紫灵普化玄静常道冲应孚佑真君、蚕恩广救慈悲大帝、度人无量天尊。 真君诰

混元始祖,一炁分真。多劫之前,积修至道。勤苦备悉,经纬逾深。万法千门,罔不斯历。救灾拔难,除害荡妖。功济生灵,名高王籍。众真推仰,宜有甄陛。大悲大愿、大孝大仁、九州岛都仙太史高明大使雷霆泰省天枢伏魔上相、至道玄应神功妙济掌九天司职太一定命注生真君、三天按察都检校普奏谏议大夫、天医大帝、度人祖师、净明普化天尊。 华盖诰

玉清高圣,虚皇至真。混元仙主,应化分灵。含真体道,功行圆成。驱雷役电,福国康民。辅佐忠孝,灭罪延龄。华盖祖师,人天教主。佥书雷霆三省上相金阙大仙、孚佑显灵超应护国真君、九天掌禄上卿高玄上帝妙道教主、三五飞步正佑妙灵冲应太虚真君、南极注生仙卿玄明上帝、克诚教主九一上清显佑感灵诚应妙远真君、北极考校仙卿大明上帝、三境化身天尊。 梓潼诰

不骄帝境,玉真庆宫。现九十八化之行藏,显亿千万种之神异。飞鸾开化于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释教;不骄不乐,职尽乎天地水官。功德难量,威灵莫

测。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九天辅元开化主宰司禄职贡举真君、七曲灵应保德弘仁大帝、谈经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 三茅真君诰

天人道德,仙圣真师。孝悌通于神明,恩泽被于家国。隐恒山而悟道,栖句曲以升天。主岱宗恒霍之山,职赤城华阳之洞。劫运阴阳而统斡,雷霆水泽以兼司。接二弟之英资,授登真之秘诀。咸领神仙之籍,共膺玉册之荣。德博幽明,仁沾普率,随机赴感,誓愿弘探。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地仙上真定录右禁冲静德佑妙应真君、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冲惠仁佑神应真君、九天司命三茅应化天尊。 麻姑元君诰

圆通湛寂,定应慈仁。昆仑山示现妙身,青城洞光显圣迹。过吴度蔡,善应诚而感通;掷米成丹,常游戏而变化。总领羣仙之上,包罗万汇之中。炼体九和,超功十极。大悲大愿、大圣大慈、麻姑真寂冲应仁佑妙济元君。 洪崖仙伯诰

一炁分真,五行毓质。作上古,神农之师表;受二仪,灵宝之真机。常示现于晋唐,每垂光于今昔。跨雪精于西岭,划长啸于开元。音动宸旒,清绝湛露之殿;法传羽褐,绵洪道日之辉。泽被寰区,恩周普率。大悲大愿、大孝大仁、洪崖先生青城仙伯、净明经师应化真君。

全真五祖诰

大道开先,玄元阐化。教垂今古,示号东华。接汉室之将军,隐终南而仙契。过化每超于劫运,示现常在于人寰。启唐朝之英贤,悟神仙之秘诀。飞剑货药,警化无方。金廷丞相之高标,宝印力辞之勇决。霞裾上陟,南北统宗。天复挺于人豪,道遍通于四海。发金莲之七朵,演仙派于十方。长生理被于于今,玄妙天垂于率土。恢弘至道,广度愚迷。全真祖师东华紫府辅玄立极大道帝君、正阳开悟传道垂极帝君、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五祖阐道天尊。 祖元君诰

始化炁,清微正宗。广大高明,悟心全于道体;刚健纯粹,生性禀于神灵。致雷霆于无为之中,包天地于有象之外。上极无上,会四派之真源;玄之又玄,参三乘之妙义。阐扬大教,利济羣生。洞照宫中清微师祖、元上侍宸金阙昭凝妙道保仙通化一辉元君。 北七真诰

道先一气,世显七真,悟五行不到之言,得九转返还之诀。甘泉润物,变朽回春。金国仙姿,得四言而契道;卫州变化,坐十载以成真。壁间墨迹之非凡,雪竹月松之姿异。二井有多生之记,一时着显化之功。磻磎六年、龙门七载。道功备,而名闻时主;丹符锡,而掌握神仙。石上谈玄,空中飞盖。

元主屡宣而问道,甘霖克日以济民。蚤穷易道之言,晚造神仙之诀。卦图斯演,至道大成,清静散人,探玄得道,蓬莱仙路,亿劫独持,慈悲济苦,全真祖师。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太古广宁通玄妙极真君、清静渊贞玄虚顺化元君,七真演化天尊。 南五祖诰

明真证道,行化南天。九皇降迹于天台,一脉浚通于刘祖。釆琼花之仙异,着悟真之丹书。道付杏林,不日还元之篇集;法通鸡足,于焉丹髓之书成。真人挺出惠州,性地悟超神俊,刀圭入口,神化无边。施雷雨于掌中,苏民生于世外。德彰南海,获琼玉之英标;道徧遐荒,饫法言之灵妙。龙虎浮罗之迹,武夷玉隆之区。过化多方,真文备着,为神仙之首冠,集前代之范模。誓愿弘深,慈悲仁圣祖师。悟真紫阳真人、杏林翠玄真人、道光紫贤真人、泥丸翠虚真人、琼管紫清真人。 虚靖天师诰

白雪丹消,黄芽旧积。文章星斗,老君授三五飞步之玄;玉局箓符,汉祖传正一斩邪之旨。于以登名于紫府,于以掌握于雷霆,伐疵疠于青城,灭妖氛于下界。巍巍荡荡,妙妙玄玄,去太极,登紫微,聚三华,朝五炁。随机格物,闲邪存神。祖师三十代天师虚靖冲弘悟道真君,玄风演化天尊

侍宸诰

高上神霄,玉清雷府。光分一炁,钟秀君峰;道运五行,侍宸徽庙。掌中雷雨,救旱消灾,指顾阴晴,安邦护国,功齐亿劫,教法祖师,德济羣迷,众生慈父。冲虚通妙灵慧真君。 雷真人诰

高上神霄府,玄都执法尊,演教大真人,玉帝侍御史,九天都纠察。阐教慈父,济世真师,提点三界,统摄万灵,琼都上相,混元妙道普济真君、雷声演教天尊。 辛天君诰

高上碧霄上清华王,东极注生青华大帝,南昌火府通明猛吏阳晶炼度执法真人,分权定衡真王玄都玉府太极先天冲玄上吏,太乙木郎先天都元帅,九天考较使司元储福定命真君,铁笔注律大神光寂通天演法大元帅,掌风云雷雨、电霜雪雹、银牙耀目、提点三界,三十六天雷霆大都督青帝天君,元始一炁节制万灵太乙五雷判府天尊。 邓天君诰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南极长生朱陵大帝,太阳九龙皇君,南昌上宫受炼真人,至真霹雳大仙,玄都九疑九夷蓬莱沧水使者,上清三境都元帅、九天采访使应元保运妙化真君,欻火律令大神、光妙横天演真大元帅、掌行风催雨诛邪破庙祛诸潭洞、总统三元八十一天雷霆都总管炎帝天君、元始祖劫一炁分真太一雷声普化天尊。

张天君诰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南极保生洞阴大帝,旸谷神君清都律令蓬莱都水使九天采察大元帅,统摄三十三天雷霆都总管,掌雷云电雨部,玉府持奏御魔天君,校籍三界洞渊真宰,诛灭五逆赏善罚恶使者,飞捷报应真君,元始一炁宰御万灵太乙五雷广应天尊。 赵元帅诰

灵通丕演,圣德昭彰,凝形于大梵之初,显化乎无穷之世,持鞭提索,驭虎降魔,飞行三界鬼神惊,呼吸一声天地振。威光景朗,无愿而弗从;玄鉴灵明,有求而皆应。救生灵疾苦,保家国安宁,赞扬道法以无穷,亶镇玄风于永劫,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扶天广圣如意冲和大神君。

===================================================================== 李耳

也称为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479年),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周朝衰弱,老子出大散关前往印度,后经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国贤圣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闻讯前往向老子求道论道,后得老子点化。 黄石公

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隐士之一。《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

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素书》,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与《六韬》齐名。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素书》的思想体系即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 张良

字子房,汉族,传为汉初城父人,今亳州市城父镇。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待大功告成之后,张良及时功成身退,避免了韩信、彭越等鸟尽弓藏的下场。张良在去世后,谥为文成侯(也称谥号文成),此后世人也尊称他为谋圣。 于吉 太平道

东汉末期的道士,汉族,琅琊(今山东胶南)人,道教经典《太平经》的作者,为孙策所杀。在吴郡、会稽一带为百姓治病,甚得人心。孙策怒之,以惑人心为由斩之。后策常受吉咒,死。 张角 太平道

钜鹿(治今河北平乡)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中平元年(184),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镇压。 左慈 丹鼎派

字元放,东汉末方士,汉族,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在道教历史上,东汉时期的丹鼎派道术是从他一脉相传。《抱朴子·金丹篇》载,是葛玄之师,“葛玄从慈受之”。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各一卷。据传善魔术,尝与曹操宴,操欲得松江鲈鱼,慈以铜盘盛水钓得,操大喜。后在郊宴中他以幻术悉取操从人酒脯以饷客,被操追杀而隐身循形,复见于羊山头隐入羊群,卒不可得。除《后汉书·左慈传》外,东晋干宝《搜神记》亦有记载。《方舆胜

览》、《天下名胜志》、《江南通志》、清《庐江县志》均记载庐江有左慈的钓鱼台、左慈井、掷怀桥、升仙桥、白羊岗、羊山头、玉虚观等遗迹,至今部分尚存。后人尊称他为“雅帝”。 张陵 五斗米道正一道

字辅汉,道教徒称之为张道陵、张天师、正一真人、祖天师等。东汉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生卒年虽不详,但据《后汉书·刘焉传》说张陵于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学道,造作符书,以惑百姓。

张陵的生平,正史记述十分简略。据《汉大师世传》记载,张家的八世祖为文成侯张良。张良在秦末曾随汉高祖打天下,后弃官,学辟谷,导引,轻身之术。张陵的父亲亦好神仙方术,自称桐柏真人。张陵从七岁开始读书.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而汉中是道教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张鲁 天师道

字公祺(《后汉书》作公旗),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的孙子,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为系师),在祖父和父亲去世后继续在汉中一带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为“师君”。后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 葛玄

三国,吴国人,人称太极葛仙翁。本琅琊人,后迁丹阳句容。高祖庐为汉骠骑大将军,封下邳侯,祖矩仕汉为黄门侍郎,父德儒历大鸿胪登尚书,素奉道法。故葛玄出身宦族名门。自幼好学,博览五经,十五六岁名震江左。性喜老、庄之说,不愿仕进。后入天台赤城山修炼,遇左元放得受《白虎七变经》《太清九鼎金液丹经》《三元真一妙经》等,后遨游山川,周旋于括苍、南岳、罗浮诸山。后汉室倾覆,三国战乱,于是删集《灵宝经诰》,精心研诵“上清”、“灵宝”诸部真经;曾嘱其弟子郑思远,在他死后将“上清”、“三洞”、“灵宝”中盟诸品经箓付阁皂宗坛及家门弟子,世世箓传。 葛洪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镇江人),(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许逊 净明道

字敬之(239—374),豫章南昌人,东晋道士,净明道派尊奉的祖师。相传著有《灵剑子》等道教经典。拜吴猛为师,传三清法要。许逊在旌阳十年,居官清廉,政绩卓著,被人们亲切称为“许旌阳”。太熙元年(290),鉴于晋室将有大乱,料知国事不可为,许逊挂冠东归。启程时,送者蔽野;有的

为他建生祠、画神像,终年祭祀;有的千里跟随来到西山,聚族而居,与许逊为伴,都改姓许,人称“许家营”。许逊东归后,时值彭蠡湖(今鄱阳湖)水灾连年,他率郡民疏治,足迹踏遍湖区各地。他不仅为豫章治水,还到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消除水患,赢得人民的广泛尊崇,被编成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司马承祯

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对道教更为崇奉和扶植。于开元九年(721年),迎司马承祯入京,亲受法箓,成为取得道士资格的皇帝;玄宗令有关部门审定张天师子孙,将有封植,以隆真嗣,并册追祖天师张陵为太师。至中晚唐时,逐渐形成龙虎山天师道,即所谓龙虎宗。开元十九年(731年),令五岳各置老君庙;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亲注《道德真经》。玄宗以后,唐肃宗、代宗、宪宗、穆宗、武宗、宣宗等不少皇帝都继续崇奉和扶植道教,唐武宗于开成五年(840年)亲受法箓,会昌元年(841年),诏授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任崇玄馆学士,封号广成先生;会昌四年(844年),授道士赵归真为左右街门教授先生。 萨守坚

北宋徽宗时期道士。蜀地西河人,自称“汾阳萨客”,号“全阳子”,又称萨守坚少时本为医师,因医术不太高明,开药而反

使病人不治,于是弃医从道。相传萨守坚于陕西路遇神霄派创始人王文卿、林灵素及龙虎山三十代天师张虚靖,三道人各授一法与萨守坚,一为咒枣术,一为扇疾术,一为雷法,萨守坚依法行之皆验。萨守坚后用咒枣济贫拔苦,用雷法铲奸除害,用宝扇为民报冤。法裔传至后代,衍为“西河派”、“天山派”、“萨祖派”。萨守坚以法术著称,撰著有《雷说》、《内天罡诀法》、《续风雨雷电说》等,存《道法会元》经籍之内。 王喆 全真道

道号重阳( 1112~1170),王重阳,陕西咸阳人。出身地方豪门,早年曾应金朝武举,为小吏,后辞职还家。正隆四年(1159),自称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去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全真道至此正式成立。全真道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还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严守戒律,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对犯戒道士有严厉惩罚,从跪香、逐出直至处死。金元之际邱处机嗣教时,全真道得到大发展。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王重阳在终南山凿活死人墓,坐于墓中。几年后填活死人墓,

迁刘蒋村结茅,与玉蟾和公、灵阳李公三人同居修炼,修道未成。后王重阳想起了醴泉县遇真仙时“速去东海,投谭捉马”的启示,乃于大定七年(1167)四月二十六日自焚刘蒋村茅庵,经北邙山上清宫,于闰七月十八日抵山东宁海州,开始投谭捉马的传道生涯。3年后亡故。 张三丰 武当派

本名通,字君宝,元儒者、道士。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汉族,辽宁人。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自称张天师后裔,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 自满清以后,道教基本停止了发展。满清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

迁刘蒋村结茅,与玉蟾和公、灵阳李公三人同居修炼,修道未成。后王重阳想起了醴泉县遇真仙时“速去东海,投谭捉马”的启示,乃于大定七年(1167)四月二十六日自焚刘蒋村茅庵,经北邙山上清宫,于闰七月十八日抵山东宁海州,开始投谭捉马的传道生涯。3年后亡故。 张三丰 武当派

本名通,字君宝,元儒者、道士。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汉族,辽宁人。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自称张天师后裔,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 自满清以后,道教基本停止了发展。满清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hq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