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的内涵及思考

更新时间:2023-08-21 02:13: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容提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多次提及公平正义。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公平正义内涵进行解析,对如何实现公平正义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公平正义 内涵 思考

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制度对公平正义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是不尽相同的。“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是因时因地而变,甚至因人而异。”[1]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报告中多次提及公平正义。对公平正义内涵的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理想,要求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和愿望。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民不断争取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的历史。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都将公平正义作为未来社会的美好理想并把它视作衡量社会制度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如在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论述,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同样在西方学者的著作中也有类似的体现,如柏拉图的《理想

国》中明确将公平正义看作国家的“善德”,中世纪的西方神学思想家认为天上之国才有绝对的公平正义,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更是将其看作未来美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由于对公平正义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基础缺乏科学的认识,这些思想和主张在实践中无法实现,陷于空想。而第一次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时,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剥削制度、非正义制度,它所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的是资本和资本家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是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资本主义所谓平等和自由的契约关系中,受压迫者是不幸者”[2],“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3]公平正义是理想的社会制度的体现,这种理想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归根到底存于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因此,这就要求必须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深刻认识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属性。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才是真正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证。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又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最大实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要求必须把公平正义的实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起来,在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中发展、完善公平正义。

二、公平正义是治国理念,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史来看,任何性质的国家政权的统治者都不会放弃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因为公平正义作为治国理念,实质就是通过制度设计和社会产品分配的利益尺码的制定,来明确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以及缓和社会矛盾。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罗尔斯所强调的,公平正义的原则“主要适用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它们要支配权利与义务的分派,调节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分配”。[4]“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一个社会,当它不仅被设计得旨在推进它成员的利益,而且也有效地受着一种公开的正义观管理时,它就是组织良好的社会”。[4]奴隶制国家坚持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以维护奴隶制的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封建制国家坚持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以维护封建制度的国家利益、封建制度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坚持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统治。同样,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就是要消灭私有制,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统治,以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尽管这些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是相对具体的,且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是相对于当时特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基础状况,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外,国家形态及其所倡导的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的演变,从一

定程度上说明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是与时俱进的。因此,基于这一角度,可以说公平正义是科学的治国理念的体现。坚持公平正义的科学的治国理念,对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准则的党和视人民民主为生命的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就必须倡导以人为本原则,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明确指出的,“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5]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治国理念的内涵;同样只有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的真正实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保证。公平正义的科学的治国理念的实现是一项综合工程。这就决定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从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和推进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在经济层面上,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在政治层面上,就是要从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等;在文化层面上,就是大力倡导公平、弘扬正义、注重人文关怀等;在社会层面上,就是要着力构筑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公平保障体系。

三、公平正义是社会规范,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切公正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问题,也就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是否合乎历史发展的正义,是否合理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讲,公平正义是人们的一种生存理念,是调节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和价值评价标准。作为基本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公平正义或表现于法律层面,或表现于道德层面,或表现于政策层面。法律上的公平正义,就是对社会利益关系调解的强制性规定,体现的是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根本要求;道德上的公平正义,以非强制性的规范配合法律维系社会利益关系调节的公正性,表达的是人们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意志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应然性要求;政策上的公平正义,就是根据变动不定的复杂情况,调节、评价利益关系。公平正义是基本的社会规范、价值的体现,这就要求当前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6]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根本反映,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作为核心规范、价值既决定了公平正义这一基本社会规范、价值的内容;又为树立、践行公平正义这一基本社会规范、价值指明了旗帜、方向,提供了精神动力,规定了具体的操作原则。旗帜方向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凝聚力量;精神动力就是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具体操作原则就是坚持不懈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广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教育,引领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公平正义是人格品质,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从个人的人格品质来说,公平正义可以看作一种个人美德。这种美德的要求和品质,就是个人要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以正当的秩序合理的待人处世。公平正义作为良好的人格品质,不仅是人格尊严的体现,也是立身处世之法。公平正义是良好的人格品质的体现,但它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因为作为社会意识诸形式之一,人格品质是在人类劳动、思维能力和社会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根据社会活动的需要而逐渐分化、形成、发展起来的。这就决定要使每一个人都具有公平正义这一人格品质,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使公平正义的道德要求、规范内化为良好的人格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7]这里的公民意识教育,就包含作为基本内容和具体表现的公民道德建设。而公民道德素质包含国家观念、平等意识、民主作风三个方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着力点也必须体现于此。注重国家观念的教育,是使公民认识到坚持公平正义的最根本原则是维护社会、国家利

益;加强平等意识教育,是使公民认识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首先体现在人们各项权利的平等上,这是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强调民主作风教育,就是要求广大公民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中要有民主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310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P2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P582

[4]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P1-3

[5]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0

[6]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5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gu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