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更新时间:2023-07-18 23: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章 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 1.1 金属材料 1.2 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工程材料的种类: 工程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1、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2、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 3、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1、使用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2、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热处理性能;

二、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

1.1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也称机械性能,指金属材料在外载荷

1.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作用下,其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注意:材料在不同的外部条件和载荷作用下,会呈现出不 同的特性; 如:常温状态下和高、低温状态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 能就不一样; 静载荷和动载荷作用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也不一样;

常见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

1、强度和塑性 (1)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强度指标一般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载荷(即力)表示, 符号为σ,单位为MPa。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 和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屈服现象时 的应力,或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用σs表示。 抗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力的作用下,被拉断前所能 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用σb表示。 对于大多数机械零件(如压力容器),工作时不允许产 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零件强度设计的依据;对于因 断裂而失效的零件(如螺栓),而用抗拉强度作为其强度设 计的依据。

(2)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 裂的能力。工程中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指试样拉断后的伸长量与原来长度之比的百分 率,用符号δ表示。 断面收缩率指试样拉断后,断面缩小的面积与原来截 面积之比,用 表示。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其塑性越好;反之,塑性 越差。 良好的塑性是金属材料进行压力加工的必要条件,也 是保证机械零件工作安全,不发生突然脆断的必要条件。

2、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一般 地说,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强度也比较高; 硬度的测试方法很多,生产中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压入 硬度法)有布氏硬度测试法和洛氏硬度试验方法两种。 (一)布氏硬度试验法 布氏硬度试验法

是用一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 作为压头,在载荷P的作用下压入被测试金属表面,保持一定 时间后卸载,测量金属表面形成的压痕直径d,以压痕的单位 面积所承受的平均压力作为被测金属的布氏硬度值。 布氏硬度指标有HBS和HBW,前者所用压头为淬火钢球, 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低于450的金属材料,如退火钢、正火钢、 调质钢及铸铁、有色金属等;后者压头为硬质合金,适用于布 氏硬度值为450~650的金属材料,如淬火钢等。 布氏硬度测试法,因压痕较大,故不宜测试成品件或薄片 金属的硬度。

(二)洛氏硬度试验法洛氏硬度试验法是用一锥顶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 直径为 1.558mm(1/16英寸)的淬火钢球为压头,以一不定 的载荷压入被测试金属材料表面,根据压痕深度可直接在洛氏 硬度计的指示盘上读出硬度值。常用的洛氏硬度指标有HRA、 HRB和HRC三种。 采用120 金刚石圆锥体为压头,施加压为600N时,用 HRA表示。其测量范围为60~85,适于测量合金、表面硬化钢 及较薄零件。 采用 1.588mm淬火钢球为压头,施加压力为1000N时, 用HRB表示,其测量硬度值范围为25~100,适于测量有色金 属、退火和正火钢及锻铁等。 采用120 金刚石圆锥体为压头,施加压力为1500N时,用 HRC表示,其测量硬度值范围为20~67,适于测量淬火钢、调 质钢等。 洛氏硬度测试,操作迅速、简便,且压痕小不损伤工件表 面,故适于成品检验。 硬度是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一般材料的硬度越高, 其耐磨性越好。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 也越高。

3、 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用ak表示, 单位为J/cm2。 冲击韧性常用一次摆锤冲击弯曲试验测定,即把被测材 料做成标准冲击试样,用摆锤一次冲断,测出冲断试样所消 耗的冲击AK,然后用试样缺口处单位截面积F上所消耗的冲击 功ak表示冲击韧性。 ak值越大,则材料的韧性就越好。ak值低的材料叫做脆性 材料,ak值高的材料叫韧性材料。很多零件,如齿轮、连杆等, 工作时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因此要用ak值高的材料制造。铸 铁的ak值很低,灰口铸铁ak值近于零,不能用来制造承受冲击 载荷的零件。

冲击韧性值越大,则其韧性越好,塑性也越好;反之 冲击韧性值越小,则其脆性越大 ; 注意: 1、材料的冲击韧性值受试验环境温度的影响大;随 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存在韧脆转变温度; 2、材料的冲击韧性值还受试样形状、表面粗糙度和 内部组织的影响;

4、疲劳强度和蠕变强度

(1)疲劳强度

交变载荷: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虽然零件所承受的交变应力数值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但 在长时间运转后,在无显著的外观变形的情况下,也会发生突 然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断裂; 疲劳强度:金属材料经受无数次交变载荷作用而不引起断 裂的最大应力值; 提高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的方法:改善材料的内部组织、结 构设计中避免应力集中点、降低表面粗糙度、表面强化处理;

(2)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 在长期高温载荷条件下,金属材料对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称为蠕变强度;对断裂的抵抗能力称为持久强度;

1.1.2 铁碳合金状态图

详见:铁碳合金状态图分析

铁碳合金状态图

2.2.1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1、铁素体(F或α) 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 方晶格。碳在α-Fe中的溶解度很小,727℃时0.0218%;室 温时为0.0008%,几乎为零。其强度和硬度很低,塑性、韧 性好。显微组织是明亮的多边形晶粒。

2、奥氏体(A或γ) 奥氏体是碳溶于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 格。碳在γ-Fe中的溶碳量较高,1148℃时2.11%;727℃时为 0.77%。其强度和硬度比铁素体高,塑性、韧性也好。其晶 粒呈多边形,晶界较铁素体平直。

3、渗碳体(Fe3C) 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碳含量是6.69%, 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其硬度很高,塑性和韧性很差,脆性 很大。 4、珠光体(P) 珠光体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是奥氏 体冷却时,在727℃恒温下发生共析转变的产物。显微组织 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状交替排列。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 体之间,强度较高,硬度适中,有一定的塑性。 5、莱氏体(Ld或Ld') 莱氏体是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是在1148℃ 恒温下发生共晶转变的产物,平均碳含量4.3%。

2.2.2 铁碳合金状态图分析目前应用的铁碳 合金状态图是含碳 量为0~6.69%的铁 碳合金部分(即Fe -Fe3C部分),因 为含碳量大于6.69% 的铁碳合金在工业 上无使用价值。右 图为简化后的Fe- Fe3C状态图。

1、主要特性点 1)A点 纯铁的熔点,温度1538℃,Wc=0

2)G点 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点,冷却到912℃时,发生γF→α-Fe 3)Q点 600℃时,碳在α-Fe中的溶解度,Wc=0.0057% 4)D点 渗碳体熔点,温度1227℃,Wc=6.69%

5)C点 共晶点,温度1148℃,Wc=4.3% 成分为C的液相,冷却到此温度时,发生共晶反 应:Lc→Ld(AE+Fe3C) 6)E点 碳在γ-Fe中的最大溶解度,温度1148℃,Wc=2.11% 7)S点 共析点,温度727℃,Wc=0.77% 成分为S点的奥氏体,冷却到此温度时,发生共析反 应:As→P(Fp+Fe3C)

8)P点 碳在α-Fe中的最大溶解

度,温度727℃,Wc=0.0218%

2、特性线 1)ACD线 液相线,由各成分合金开始结晶温度点所组成的线,铁碳 合金在此线以上处于液相。 2)AECF线 固相线,由各成分合金结晶结束温度点所组成的线。在此 线以下,合金完成结晶,全部变为固体状态。 3)ECF水平线 共晶线,Wc>2.11%的铁碳合金,缓冷至该线(1148℃) 时,均发生共晶转变,生成莱氏体。

4)ES线 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通常称为Acm线。碳在奥氏 体中最大溶解度是E点(wC=2.11%),随着温度的降低, 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减小,将由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 体Fe3CⅡ。 5)GS线 奥氏体冷却时开始向铁素体转变的温度线,通常称为A3线。 6)PSK水平线 共析线,通常称为A1线。奥氏体冷却到共析线温度(727℃) 时,将发生共析转变生成珠光体(P),wC>0.0218%的铁 碳合金均会发生共析转变。

7)GP线 0<Wc<0.0218%的铁碳合金,缓冷时,由奥氏体中析出 铁素体的终了线。 8)PQ线 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曲线。在727℃时,Wc=0.0218%, 溶碳量最大,在600℃时,Wc=0.0057%。 在727℃缓冷时,铁素体随着温度降低,溶碳量减少, 铁素体中多余的碳将以渗碳体(三次渗碳体Fe3CⅢ)的形 式析出。一般情况下,忽略Fe3CⅢ的存在。

以上各特性线的含义,均是指合金缓慢冷却 过程中的相变。若是加热过程,则相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gp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