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冲刺--宇宙中的地球_专题复习

更新时间:2023-07-24 08: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高考地理冲刺--宇宙中的地球_专题复习

专题点拨

“宇宙中的地球”专题复习

●潘竹娟/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25009)

一、直击高考

考点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特点与类地行星相似,其特殊性在于地球上存在生命,这是本

考点复习的重点,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考点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基础性的背景知识,应作为了解

层面的内容,具体知识要求可分解为三项:一是能用图表正确表示天体系统的层次与级别;二是了解太阳系概况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此知识点可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结合起来复习;三是要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在于其公转运动特点与其它行星相似,结构

表1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其成因

存在生命条件的原因

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

自身条件吸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

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适宜的温度条件,使液态水能够存在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

【考题透视】

本考点的命题一般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天体系统

的层次与级别、太阳系中行星的相对位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可能出现运用“地球存在生命条件”的知识去解释其它天体有无生命,或根据“行星的物理性质”解释其它行星有无与地球相似的运动意义。此知识点常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相结合进行考查。

例1:(2008年江苏地理卷)图1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太阳光照稳定自地球上诞生生命至今,太阳没有明显的

▲▲▲▲▲▲▲▲▲▲▲▲▲▲▲▲▲▲▲▲▲▲▲▲▲▲▲▲▲▲▲▲▲▲▲▲▲▲▲▲▲▲▲▲▲▲▲▲▲

A.长城站的科考人员正好看到日出第(1)题,长城站位于59°W,与120°E相差179°,时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南移动间上相差11小时56分。当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C.有一热带气旋在海上形成,并开始向我国东南沿分,长城站当地时间应为1月17日15时20分,不可能海移动此时日出;此时太阳直射点应在南半球,并正向北移动;

热带气旋多形成于夏秋季节,此时应是北半球冬季,不会D.全球有不到一半的地区处于新的一天

(2)DomeA位于长城站的:有热带气旋形成;当120°E为3时16分,71°E地方时为0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时,因此新一天(1月18日)的范围远不到全球的一半。第(3)我国在DomeA建立第三个南极考察站的意义(2)题,从南北方向上看,DomeA更接近南极点,应在长城重大,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站的南边;从东西方向上看,顺时针方向为自西向东,

A.开展对南极冰层、大气和气候等的研究活动DomeA在长城站的东边,综合以上所述,DomeA应在长B.展示我国的国力和科考水平城站的东南。第(3)题,DomeA区域海拔高,气温低,冰盖C.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地点形成的年代早,储存着全球气候和大气环境信息,这里钻D.拥有和开发周围地区的矿产资源取的冰芯科研价值极高,也是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4)中山站距DomeA大约有_________千米。风速小、黑夜时间特观测非常理想的地方。这里气压低、

别长、(5)如果把DomeA地区看成一个正方形区域,那么绘接近地球自转轴,是全球天文观测最佳地点。同时,

50000的地形图,选择用纸边长最接近_____厘米。技术要求高,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制1:在这里建考察站难度大、【命题立意】和科技水平的展现。目前各国主要是利用南极地区的空

间资源进行科学研究,不能开发其自然资源。第新课标下的教育注重“生活性”,“学习生活中的地(4)题,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和DomeA(80°22′S,77°21′E)经度相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中山站(69°S,76°E

活,强调学与用的有机结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差不大,纬度相差11°左右,所以两地距离稍大于11°×

真实111千米=1221千米。第(5)题,如果把该地区看作正方形会发展。本试题的设计体现了以上思想,选取新颖、

的南极科考热点材料创设试题情境,注重考核地理知识区域,那么它的边长大约是21千米,用1:50000的比例尺运用的质量和思维品质,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作图,图的边长应为42厘米,各边再留出一定的距离。

答案:(1)D(2)A(3)D(4)1221(5)42▲【解答技巧】

562011年第7~8期

2012高考地理冲刺--宇宙中的地球_专题复习

专题点拨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即为“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知识

拓展,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考点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考点解读】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最主要形式,其特征是学习地球运动这一难点的基础,适宜采用比较法进行复习,找出

表2为地球其相似性与差异性,提高相关概念理解的深刻性。

自转与公转的特征比较,是其基础知识的梳理。

表2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征比较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解析:本组题以局部“太阳系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学

生对太阳系行星相对位置、地球运动特点、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存在生命条件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点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图1

公转轨道

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

运动轴心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与公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及轨道

转轨道面成66°34′夹角

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恒星日:自转360°,23时56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分4秒,是真正周期

周期

时,是昼夜更替周期

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

太阳日:自转360°59′,24小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考点解读】

本考点属于理解层面的知识,主要理解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

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

力;③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上生物固定积累下

④太阳辐射为生产、生活提供清洁、可再生的来的太阳能;

能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引起电离层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使地球气候异常。

46秒,是四季更替周期

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它各点均约为15°/小时

速度

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

线速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度慢

同;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平均角速度约为每日约1°为0

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

【考题透视】

试题以选择题或填充题为主,也可能分析航天器发射、运行时的宇宙环境,分析太阳辐射强弱的原因等。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等。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为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我国太阳能贫乏地区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因为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例2:(2009年广东文综卷)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图2中关于甲、乙、丙三地多

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90°

A

特征的复习,重点是掌握不同图示形式下地球运动方向的判读方法。可以根据晨

0°180°O

昏线和经度变化进行判读。图3中如AO为晨线,则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示

B90°为南半球;若AO为昏线则

图3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图示为

北半球;如A点所在经线为90°E,则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东经度变大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N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0032

30002800

00

3000乙28

00300028甲2600

00242400

2200

【考题透视】

高考题多为选择题,常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内容及技能往往涉及,地球自转、公转方向的辨认;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断;某重大事件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由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来判断此时发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公转速度快

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等。该考点很少单慢的判断;地球自转、

独出题,大多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综合起来进行命题。

例3:(2011年江苏地理卷)表3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

表3

时间

地点

日出

当日

日落

日出

次日

日落

2400

24002200

22

图2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

2600

00

丙0300600km

①②③

9:007:195:40

23:0018:4118:48

8:587:205:39

23:0218:4018:49

年第期57

2012高考地理冲刺--宇宙中的地球_专题复习

专题点拨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2)若③地为北京,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解析:该组题从三地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间入手,考查学生对昼夜长短变化及纬度分布规律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对相关事物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

考点4.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考点解读】

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是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

在数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根本原因,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

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因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运动规律如图4。这部分知识必须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复习时应让学生学会绘制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图。

6.22前后(夏至)向北

3.21前后(春分)

23°26′N

考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解读】

该考点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

图示法区别概念,演示时区划理能力。复习时可用对比法、

分、晨昏线运动等原理。地转偏向力的复习重在运用,建议

流水的地质作用与举具体的案例进行复习,如大气运动、

地转偏向力的关系等。地转偏向力对河岸影响的复习,要特别注意平直河道与曲折河道两岸侵蚀和沉积规律的不同。本考点一定要重点理解晨昏线和地方时、区时。

☆晨昏线

(1)晨昏线的特点。平分地球;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永远平分赤道;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重合;除二分日,晨昏线与某一条纬线相切,二至日与极圈相切。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2)晨昏线的运动。周日运动: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运动;周年运动: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使得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在0°~23°26′之间摆动,如图6所示(图中AB为晨昏圈)。

NA

AN

NA

N

A

9.23前后

(秋分)

3.21前后(春分)向

B春分日

23°26′S

夏至日

图6

向南

B

B秋分日

B冬至日

12.22前后(冬至)

图4

(3)晨昏线的判读。顺地球自转,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

【考题透视】

该考点是掌握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基础,高考题中常

季节变化、气候特征变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

人类活动等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推断能力。化、

还可能考查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如分析黄赤交角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等。黄赤交角变大(小),地球上热

寒带范围变大(小),温带变小(大);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带、

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变大(小)。

例4:(2009年福建文综卷)若图5中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解析:该考题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考查学生对黄赤交角影响的理解程度。

H

20°20°

E

F

P

O

Q

图5

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4)在赤道上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图7中的角α)的运

N用。α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数;等于有极昼现象极点上的正α午太阳高度;α角和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度数互余;两倍的α昼夜

半半角等于与晨昏线相切并有极昼纬球球

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α角等

晨昏于日出日落时太阳偏离正东、正

线

西的度数。S

图7

☆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因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小时,所以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经线上各地地方时相同。时区划分的基础就是地方时,每一时区跨15°,全球共24个时区,每时区中央经线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图8)。时区、区时的计算: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四舍五入取整数;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两时区在零时区同侧,时区差为大数减小数;在零时区两侧则两数相加)。

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0时经线是一条自然日期变更线,它是24时或0

2011年第7~8期

58

2012高考地理冲刺--宇宙中的地球_专题复习

专题点拨

时所在的经线,随着地球自转而不断向西变化。

附近有极昼,另一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

极夜现象的地区范围也经历了不间往返移动,出现极昼、

断扩大、缩小的过程;南北半球同纬度上昼夜长短相反。昼

(以北半球为例)。夜长短季节变化规律如图9所示

昼夜长短的计算:某一纬线昼长(夜长)=昼弧(夜弧)所跨经度÷15°。

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图10):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任一日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变化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考题透视】

本考点是高频考点,大多为选择题,载体多为各种形式的光照图。试题多与地球公转地理意义和其它地理事物相综合。考查点主要涉及:晨昏线、昼夜长短、季节、南北半球等自然地理事物变化和具有季节变化的人类活动的判断;或者根据地转偏向力来判断河流流向、风向、港口位置等,并结合地理位置判断气候、自然带等;还有对区时、时

某一日期范围的分析判断。区、

例5:(2011年重庆文综卷)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1)~(2)题。

(1)该地可能是:A.北京B.沈阳C.成都D.海口(2)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宜诺斯

区时约为:艾里斯(西四区)

A.6月21日9时B.6月21日21时C.6月22日9时D.6月22日21时

解析:该组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昼夜长短的判断、太阳高度日变化、地方时与区时计算、区域定位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考点6.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点解读】

本考点也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变化规律进行空间想象和推理。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分析各种光照图的基础,复习时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变式方法

正午太阳高度描述太阳直射点位于各个位置时昼夜长短、

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两种事物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等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

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使

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不均和有规律地变化,最终的地理意义是产生四季变化和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

【考题透视】

本考点的高考试题大多为选择题,也时有综合题出现,难度往往中等偏上。主要考查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昼长与夜长计算,区时计算,或由这些拓展到对涉及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类生产活动等的分析判断。试题载体可能还是各种形式光照图的判读。该部分知识考查的背景材料也可能是重大的自然、社会事件。

例6:(2011年四川文综卷)图11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1)~(2)题。

120°0°

150°

180°

150°B

30°

C

60°A90°

图11

年第期59

2012高考地理冲刺--宇宙中的地球_专题复习

专题点拨

(1)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A.圣保罗B.华盛顿C.开普敦D.莫斯科(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解析:本组题以局部地球光照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昼夜长短分布与地方时之间关系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各种地理事物季节变化的推测能力。

例7:(2011年上海地理卷)在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图12)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OE⊥AC。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E

F

例8:(2011年全国文综卷)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图13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解析:该题以火山喷发的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了解程度。

二、思路扩展

1.知识整合

图14表示本专题知识结构,可以为学生的复习提供一个思维框架。知识结构图说明地球是在特定的宇宙环境中运动的,因地球自转才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与区时和地转偏向力;因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才有黄赤交角的存在,进而有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于是有了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了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图示关于地球运动的各种知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有着各种逻辑关系的。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B

C

A

D

图12

O

(1)图中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表示南方的

是__________,O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

(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点16分,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_____,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3)在图中画出冬至日下午15:00时,O点观察者影子的大致延伸方向。

解析:此题依据三维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综合

晨昏线、等太阳高度线的判读

昼夜更替地方时、区时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地球的圈层构造

图1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理地

球意义自

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轨道地

球地理公意义转

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考查学生对经纬度划分、地方时、昼夜长短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较高。解答此题时可以将三维立体的太阳视运动图转换为学生熟识的二维地球光照侧视图加以分析,可降低难度。

考点7.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点解读】

本考点是学习“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属于了解层面。主要掌握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外部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广义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即各圈层的特点,是自然地理学的主干知识。从狭义理解,是指地球内、外圈层的概括性特点,此处复习是了解其狭义特点。关于内部圈层,要注意分清地壳、地幔、岩石圈、软流层之间的位置关系;关于外部

水圈的全部、岩石圈圈层,要注意生物圈处于大气圈底部、

的上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之间相互渗透。

【考题透视】

历次高考关于本考点的试题不多,题型也多为选择题。可能与岩石圈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等知识综合起来出题,背景材料可能为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界重大事件。

黄道平面五带划分

大小及其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复习攻略

关于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知识难度不大,复习时可用图表梳理,并与其它知识相结合。地球的圈层结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圈层结构示意图认识圈层特点。地球运动部分是重点和难点,下面重点阐释这一部分的复习策略。

(1)理解基本概念,构建知识体系。地球自转的同时斜着身子绕日公转,使经纬线、赤道面与黄道面、晨昏线、太阳直射点等之间的关系在运动中不断变化,因此,这部分知识点多而繁杂,各知识点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果不能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生就难以理解地球自转、公转过程中点、线、面之间立

动态的变化,难以进行空间想象和推理,更难与其它知体、

识融会贯通,形成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所以复习时应引

2011年第7~8期

60

2012高考地理冲刺--宇宙中的地球_专题复习

专题点拨

导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整理和推导,建立起知识体系(图15)。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黄道平面

图15

正午太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阳高度

季节变化纬度变化

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2)“三图”结合,在准确描述中认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三图”是指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太阳直射点回归

运动示意图、太阳照射地球的侧视图,对照“三图”,引导学生描述当太阳直射点在某一位置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或者太阳直射点从某点向某点运动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学生描述时应及时纠正错误。

(3)总结规律,掌握解题策略。一是理清“点”的连动关

“线”和“角”的相关知识。阅读地球光照图关系,娴熟运用

键是找到“三点”,依据“三点”的因果、连动关系进行想象和推导,往往能迅速在脑中架构点、线、面,形成正确的空

“三点”是指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和间概念。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才导致晨昏线的周年运动,从而导致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南北运动。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度自东向西变化。建议通过多媒体或板图演示,让学生

“三点”连动变化的过程,从而总结出这样的规律:直看清

射点北移(南移),切点南移(北移),极昼(极夜)范围变大;

,极昼(极夜)范围变小。直射点移动反之,切点北移(南移)

多少纬度,切点移动多少纬度。通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或24时(0时),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该切点的经度差为90°,地方时差为6小时。掌握了这一规律,学生就能比较娴熟地运用晨昏线特点、晨昏线在赤道上与经线夹角等知识形成解题思路,或者将简单、抽象的局部图,还原成容易判读的地球光照侧视图或俯视图。二是变式比较,进行图像转绘训练。

地球运动有些易混淆的概念,如地方时与区时、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某时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与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气候四季与天文四季、地球上五带划分与我国温度带划分等。复习时应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比较活动,如由文字区别到图像区别,由此图联想到彼图,并且动手绘制相关的二维图像甚至三维图像(如某纬度二分二至日太阳周日运动轨迹示意图),或将侧视图转绘成俯视图,将太阳高度日变化坐标图转绘成相应的光照图等。

间计算首先要在文字或图表中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或昼夜长短来判断出已知地的时间,然后再计算所求地点的时间。从命题的切入点看有些是直接用知识点设计成光照图,有些是从学生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或重大社会事件入手。主要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012年乃至今后几年高考,时间、日期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其运用、光照图的综合判读等仍然是高频考点,试题载体仍是各种光照图,或者将光照图的信息用文字表述,社会重大事件仍可能成为出题的背景。可以作一大胆推测,随着太阳能不断开发利用,“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这一考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度会增加,就像因风能开发强度变大,高考中关于风能分布、成因、开发的区位条件等考试频率增大一样。该知识点可能与地形、天

“某地太阳辐射能”强弱原因气与气候相结合,考查学生对

的分析能力。

2.对症训练

读表4,完成(1)~(2)题。

表4

火星

地球

4220英里

25°687个地球日24小时37分

主要是CO2,还有部分水蒸汽

7926英里23.5°365.25日23小时56分4秒氮、氧、氩及其它

自转轴的倾斜角度

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大

气大气密度

0.071

(1)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部分没有昼夜长短变化B.大气层的厚度比地球大C.自转速度比地球快

D.火星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2)火星上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主要原因是:A.距离太阳远B.大气密度小

C.大气的主要成份是CO2D.自传和公转周期都很长

【解答技巧】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的地球知识分析、比较、判断问题的能力。只要能正确掌握地球上昼夜长短产生的原因、地球大气的热力作用等知识就能正确解答本组题。

【参考答案】(1)D(2)B

图16为“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读图完成(3)~(4)题。

三、踩点热练

1.命题走向

本专题知识和技能在2011年各地高考题中涉及较多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涉及的考点主要有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其运用、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时间计算考得最多,2011年高考题中有些时

年第期

地球

P乙

太阳

图16

地球公转方向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多的一段是:

61

2012高考地理冲刺--宇宙中的地球_专题复习

专题点拨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P点时:A.合肥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B.我国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季节C.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D.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

【解答技巧】通过地球公转轨道图,来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特点、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等的掌握程度和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运动方向推断地理事物的变化等逻辑推理能力。地球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所以用时最多。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P点时,刚过冬至日不久,因此直射点还在南半球,但已经向北运动。

【参考答案】(3)C(4)D

图17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正午太阳的高度90°

Q

P

正午太阳高度

P

}

A

m

}

图19

n

B日期

6月22日

图17

时间

(5)该地位于:A.南半球温带地区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C.0°~23°26′N之间D.0°~23°26′S之间(6)图17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7)图18四幅图中与Q点日期相同的是:

(8)该地的纬度为_______。

(9)P的值为__________。(10)A日期,该纬度各地日出、正午和日落时,物影的朝向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解答技巧】(8)依图可知,该地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现象,在两次直射中间的m值对应日期A为北半球夏至日,B为北半球冬至日。m、n分别等于90°减去二至日的太阳高度,即m、n是二至日的纬度差,设当地纬度为x,则m=23°26′-x,n=23°26′+x,根据m与n相差20°,即(23°26′+x)-(23°26′-x)=20°,则该地纬度为10°N。(9)P值即该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结合上题依正午太阳高度角公

(10)该地在北回式得;P=90°-︳10°-23°26′︳=76°34′。

归线以南,A日期即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该地以北,故正午物影朝南,东北日出,西北日落;物影朝向与之相反,则为西南日出,东南日落。

【参考答案】(8)10°N(9)76°34′(10)朝西南正南东南图20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C

B

阳光线

A图20

90°WA

90°WB

90°EC

90°ED

图18

【解答技巧】主要考查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

规律和正午太阳高考角与昼夜长短变化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对光照图的分析、判读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有两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P点正午太阳高度在两次极大值之间,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Q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时,南极圈上不是极昼。再从四个选项中经度变化可判断D选项表达的日期与图17P点相同。

【参考答案】(5)D(6)A(7)D

图19为“北半球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示意图”,若图中m、n数值相差2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图示日期为____月____日,判断依据是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若A处为60°E,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13)简述B、C两地共同的地理现象。

【解答技巧】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光照图的判读能力和对图中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说明时间是12月22日。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时间是1月初,冬至时地球公转速度仍在加快。A处时间为18:00,经度是60°E,则北京时间是22:00。B、C的纬度相同,所以自转速度相同,日出、日落时间、方位相同,白昼长度、正午太阳高度等均相同。

【参考答案】(11)1222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逐渐加快(12)22时(13)自转速度相同;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相同;日出地方时相同;白昼时间相同;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等。▲

2011年第7~8期

6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gk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