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619美学原理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更新时间:2023-08-28 16: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1 页,共 19 页

目录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619美学原理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2)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619美学原理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6)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619美学原理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10)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619美学原理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14)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619美学原理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17)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2 页,共 19 页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619美学原理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一)

说明:根据本校该考试科目历年考研命题规律,结合出题侧重点和难度,精心整理编写。考研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必备精品资料。

——————————————————————————————————————————

一、名词解释

1. 随物赋形

【答案】“随物赋形”是苏轼提出的一条文艺创作及美学的原则。它要求艺术家尊重表现对象的特征和规律,准确而又自然地表现出对象的形态和特征。其中的“物”指客观对象,包括自然事物与社会生活内容,“形”指作品中所反映的事物的情貌和形态。苏轼的“随物赋形”的创作主张以艺术形象的刻画应合乎自然为最高标准,要求创作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兼备。

2. 新乐府运动

【答案】新乐府运动是指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发起的诗歌革新运动。他们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3. 发愤著书

【答案】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提出的文艺观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而提出了“发愤著书”。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发愤著书”对后来的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有很大的影响。

4. 三言二拍

【答案】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同时也标志着王阳明心学理论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3 页,共 19 页 二、简答题

5. 简述唐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和新乐府诗的特点。

【答案】(1)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

白居易是中唐著名的诗人,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他最著名的诗论著作是《与元九书》。其诗歌创作主张如下:

①诗歌创作主张“为时”、“为事”而作

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创作要有为而作,不为艺术而艺术。他在《新乐府序》中说过:“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他对诗歌的抒情本质是有深刻认识的,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不过他强调的重点是“义”,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他在《与元九书》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提出了“为时”、“为事”而作的观点,明显继承传统儒家的诗文论思想。

②强调诗歌要讽谕现实

将诗歌与现实政治和人民生活密切结合,是白居易诗论的核心。白居易强调诗歌的“刺”的一面,不主张“美”,他说:“欲开壅塞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他主张讽刺诗要写得激切、直率,不要《毛诗序》提出的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不要“主文而谲谏”,要大声疾乎揭露弊政,为民请命。这种观点主张文学创作要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社会,加强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代有极大影响。

③关于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他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为内容服务,反对脱离内容而徒事形式。《与元九书》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以果木成长过程为喻,形象地、系统地提出了诗的

四要素。“情”和“义”是内容,“言”和“声”是形式,其中尤以“实义”即内容,为最重要。

④作诗的标准

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即强调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到提倡为君为民而作的理论,是儒家传统诗论的直接继承,也是杜甫的写时事的创作道路的进一步发展。但自居易诗论也有其弊病,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了诗歌的针砭时弊的实用功能,而忽视甚或有意排斥和否定审美娱乐功能,否定诗歌的艺术性。他要求诗歌创作要用“实录”的方法,否定了诗歌要用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这样,诗歌岂能不枯涩干瘪,缺乏丰满的艺术形象。在艺术表现上,忽视艺术要含蓄蕴藉,主张“其言直而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歌必然直白浅露,他的少数诗歌就正有这种缺憾,不能不说这与他的诗歌理论有关。

(2)白居易新乐府诗的特点

①内容的单一性,主题的明确性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4 页,共 19 页 白居易的讽喻诗每首只写一件典型的事物,即他自言其《秦中吟》是“一吟悲一事”之意,诗中不涉他事,不出他意。这样就使诗歌的主旨非常清楚,甚至显得过于直露。

②叙事和议论相结合

白居易有意识地加强诗中的议论,这些议论大多片言居要,起到画龙点睛、加强主题的作用,并多置于结尾,“卒章显其志”。如《红线毯》曰:“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虽直露,但不失显豁。有些议论更为巧妙,如《买花》在痛惜“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之后,突然插入一段田舍翁的感慨作为议论,深刻地揭示了主题,是议论之最上者。

③人物与事件刻画描写的典型性、形象性

如《新丰折臂翁》单选一个“头鬓眉须皆似雪”的88岁老翁来写,《上阳白发人》单选一个“去时十六今六十”的老宫女来写,就是意在更典型化。最成功的例证是《卖炭翁》中的卖炭翁。为了

加强典型性,新乐府诗还善于使用对比、比兴等修辞手法。如《轻肥》、《歌舞》、《买花》等。

④语言的通俗性、流畅性

相传白居易作诗先读给老妇听,懂则定稿,不懂则修改,以至留下老妪能解的佳话。为此,白居易在新乐府中很少使用典故,更不使用生僻艰深的字,多用口语、俗语如“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上阳白发人》)。又常用自叙语,如《新丰折臂翁》几乎全是老人的自白。但白居易的浅切平易决不是浅陋平庸,它属于“语浅意深”和“思苦言甘”那类。

三、论述题

6.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称曹不生活的时代为“文学的自觉时代”。谈谈你对此处“文学的自觉”的理解。

【答案】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被称为“文学自觉的时代”。这一时期,在文学思想、文学的题材、体裁以及整体风貌上,都呈现出许多新变化。

(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的义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人学、玄学、史学并立,这是重要的标志。同时,这一时期又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中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篇》中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的说明:“……至如文者,惟须绮觳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他所说的文笔之别已+限于有韵无韵,而是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己接近人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并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上溯至《汉书?艺文志》,而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gh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