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消防基层部队岗位编程:一项紧迫的任务5.23

更新时间:2023-11-04 19: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创新消防基层部队岗位编程:一项紧迫的任务

吴承前

现代火灾扑救具有突发性、危险性、敏感性,对施救工作具有较高的要求。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层消防部队岗位编程,对于规范火场秩序、提高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创新基层中队岗位编程的紧迫性

消防基层中队是灭火救援的首战队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建岗位编程,强化作战责任,规范勤务秩序显得十分紧迫。

(一)传统岗位编程不适应。消防中队岗位编程(或叫力量编程),基本采用“1-6号员”模式。这种模式源于1980年公安部印发的《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执勤条令》第二章《公安消防中队执勤力量的组成》中第七条规定,“执勤中队执勤人员由执勤队长、战斗班和两名通讯员组成。战斗班执勤人员:水罐车和泡沫车各8人,即班长、驾驶员和六名战斗员。”第十条:水罐车、泡沫车的执勤人员。分工保管的器材如下:班长:分水器、安全绳、氧气呼吸器、防火隔热服;驾驶员:吸水器及扳手、滤水器、异径接口、帆布水桶;一、二号员:水枪、水带、水带挂钩、泡沫枪(钩管);三、四号员:梯子、水带、水带夹、护桥、断电工具;五、六号员:梯子、水带、破拆工具、消火栓扳手、急救药箱。第十七条:班长的职责:第2款“确定战斗员的分工代

1

号”以上可见,岗位编程是以班、车为单位(为作战体),而不是以中队为作战体。

(二)现行的岗位编程不完善。现行的消防灭火救援形成了“一本二纲三点”的法规体系。一本:2009年公安部颁布新的《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二纲:《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06年)、《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试行)》(2009年6月)。三点:《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规程(试行)》(2007年5月)、《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试行)》(2007年9月)、《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规定(试行)》(2007年9月)。 “一本二纲三点”基本形成了灭火救援训练作战及管理体系,其但对岗位编程没有规定。《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规程(试行)》第九条:“抢险救援力量编成一般以消防中队为基本作战单位,以作业组为基本作战单元,每个作业组人员不得少于3人,并应确定1名组长负责”。体现了岗位编程的思想,但仅指救援是太宏观、不具体。其他各类作战预案很多,由于缺少一种基本编程,结果是预案越多越记不清、用不上。

(三)实战中不协调。当前基层部队仍沿用80年代传统的编程,一是功能缺失,力量不匹配。以1个战斗班(1台消防车)为作战体, 1-6号员中,1、2号员为水枪手,3、4号员铺设水带线路,5、6号员驾梯、保障。现代灭火救援行动包括:侦查指挥、破拆救人、保障接应、灭火、供水、排烟、通信、摄像、安全警戒等方面的内容,它们是灭火救援作战的有机整体,常常是同时进行不可或缺。一个班、一

2

台车没有形成严密的完整的作战体系或套路,不能适应现行灭火救援作战需要。二是临时布阵,责任不明确。在实战中,力量临时组合,这样就有三大问题:一是战斗员等任务安排,到了现场不知干什么、怎么干、被动地接受任务,制约了官兵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二是指挥员忙于排兵布阵,顾此失彼,如缺乏经验或考虑不周,很容易造成火场指挥失败。三是现场难掌控,作战区域和岗位人员不固定,班指挥没有形成,也给指挥管理增添了难度,战斗员在哪里、干得怎样,指挥员难以掌握。三是训战脱节,岗位不专业。传统的作战套路,岗位没有固定,不利于专业学习训练。从学习训练上看,抓常识性、普遍性的多,抓岗位专业性、运用性少;抓体能、技术训练多,抓装备熟悉、人机结合少;注重速度和观赏性的多、战术和实践研究少。从执勤交接看,执勤力量安排与实战力量需求不符(局部调整不可避免),没有一种模式或套路把执勤力量安排与火场作战力量需要对接起来,没有按灭火的要求组织学习训练,没有按训练的方式展开灭火,训战两张皮。四是考评乏力,实战不重视。现行执勤训练考核没有把灭火救援实战行动纳入考评。实践检验真理,火场作战成败检验执勤工作得失。不把灭火救援战斗成败得失纳入考评,等于割裂了执勤训练、装备配置、队伍建设、灭火作战的有机统一,丢掉了抓落实促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创新灭火救援岗位编程建立有效的作战套路势在必行!

二、“四组三员”操法作为作战编程的可行性 2007年,湖南省郴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创新并践行了“四组三员” (指挥侦察组、破拆救人组、灭火救援组、保障

3

接应组和驾驶员、供水员、通信摄像员)灭火救援勤务实战操法,该操法具有力量编程的实用性、岗位责任的能动性、区域指挥的可控性,2008年1月获公安部消防局操法评比一等奖。

(一)力量定员——(14-24人编排)符合中队编制实际和作战需要,强化了第一出动。操法由指挥员与2~3个战斗班14~24人,3~4台车组成,可为中队的第一出动,符合基层中队力量编程。操法设置了侦察指挥(含安全)、破拆救人、灭火救援、保障接应、驾驶、供水、通信摄像等岗位,人员预先确定岗位编程,防止临场布阵顾此失彼、工作疏漏;操法要求人员、车辆、器材工具相对固定,调度一次性到位,有利于加强第一出动。

(二)人员定岗——四组、三员职责任务明确,强化了各岗位的能动作用。指挥侦察组(3~4人,指挥员、一班长和安全员组成。安全督察由资深士官兼任):进行火情侦察,确定作战意图,指挥作战行动,调整力量部署,申请安全管理增援。破拆救人组(2~4人):破拆开辟救人、灭火通道,疏散和救助被困人员。灭火救援组(2~4人):掩护侦察和破拆人员,进行火灾扑救与救援。保障接应组(2~4人,含二班长):保障供水、火场排烟、照明、架设登高器材、现场警戒、接应增援车辆。驾驶员(3~4人):选择停车位置,协助照明、供电、供水。供水员(1~2人):寻找水源、协助驾驶员取水,操控分水器供水,协助火场通信。通信摄像员(1~2人):现场通信、传递火场信息,负责火场摄像,协助安全员记录。

各岗位任务明确,增强了指战员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有利于快速反应和能动作用的发挥。

4

(三)战场定区——前方作战与后方保障层次分明,强化分级指挥(附图)

作战分区图

前方作战区:(7~12人)一班指挥。指挥侦察组3~4人、破拆救人组2~4人、灭火救援组2~4人 三 楼 后方保障区:(7~12人)二班指挥。保障接应组2~4人、驾驶员3~4人、供水员1~2人、火场通信摄像员1~2人 主战车 抢险车 供水车 前方作战区,3组7~12人(指挥侦察组、破拆救人组、灭火救援组)由一班长负责指挥。

后方保障区,一组三员7~12人(保障接应组和驾驶员、供水员、通信摄像员),由二班长负责指挥。从而真正形成了班、中队两级指挥体系,从而使指挥更加从容、快捷、有序。

支队狠抓了“四组三员”操法实战运用,落实人员分工,建立作战力量编程套路,落实岗位标准,建立学习训练套路;落实“一卡三图三表”,建立“六熟悉”套路;落实正规划管理,建立指挥作战套路;落实回访报告,建立考评套路。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确定并落实中队作战编程要抓住三个环节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军队作战,没有阵法,作战中会忙成一团、乱成一团,注定要失败的。灭火作战,瞬息万变,没有编程,定会忙乱,很难打胜战。因此,要把

5

建立并落实岗位编程作为大事来抓。

(一)调研确认抓推广。一种好的制度或机制能管长远,起到长效作用。一种好的岗位作战编程,对推进消防基层部队灭火救援专业化、正规化、实战化具有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一种好的编程应有三个条件:符合基层中队力量实际;有利于官兵责任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实战检验可靠有效。要组织专家调研挑选确定,然后以规范性文件予以推广。

(二)学习培训抓实践。基础性的岗位编程能以不变应万变,对灭火作战业务建设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确定了岗位作战编程后,必须组织培训,统一官兵思想和行动。每个中队要按照方阵定车、定座(乘车)、人员定岗、着装定标识的要求落实力量基础编程,并且每天作战编程进行交接班;要依据岗位分工,强化专业训练,做到学习共同的,突出岗位的,提高专业攻坚能力;要按照“一图三卡三表”建立“六熟悉”数据库;要规范接处警、现场指挥、安全、战斗展开、侦查、救人、供水、排烟、现场清理等工作程序和行为,完善作战套路,实现训战对接。

(三)突出实战抓考评。实战是检验执勤训练成败的唯一标准。要改变执勤工作仅注重教训的做法,把实践与群众满意度纳入执勤考评重要内容,从而使装备配置、学习训练、执勤管理等着眼于实战,形成良性互动。真正抓住执勤工作的“牛鼻子”。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gb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