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考前辅导管理学解答

更新时间:2023-09-15 02:53: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MBA考前试题示例与练习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 管理概述

1.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相关知识】管理工作的性质----管理人员的工作

【试题分析】管理人员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是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道去实现组织的目标。在通常情况下,管理人员并不亲自从事具体工作,而是委托他人去干,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计划安排、组织落实、指导激励和检查控制其他人的工作。正是在促成他人努力工作并对他人工作负责这一点上,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构成了组织中相对独立的两大部分成员。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此题的关键是从管理职能上抓住管理人员在发挥管理职能方面的作用。

2.某技术专家,原来从事专业工作,业务专精,绩效显著,近来被提拔到所在科室负责的岗位。随着工作性质的转变,他今后应当注意把自己的工作重点调整到: A.放弃技术工作,全力以赴抓好管理和领导工作 B.重点仍以技术工作为主,以自身为榜样带动下级

C.以抓住管理工作为主,同时参与部分技术工作,以增强与下级的沟通和理解 D.在抓好技术工作的同时,做好管理工作

【相关知识】管理人员的分类----管理人员的层次分类

【试题分析】组织的管理人员可按其所处的管理层次区分为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其工作性质和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别。基层管理人员主要关心的是具体工作的完成,技术技能要求较高;高层管理人员则对组织总的长远目标和计划感兴趣,概念技能要求较高。但无论哪一层次的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是其主要工作。依据题意,科室负责人属于基层管理人员,因而C项最为恰当。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此题的核心问题是管理人员主要所从事的工作。

3.某公司经理认为,由于组织的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管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为此,他认为企业管理中所使用的原则和方法不同于国家行政部门的管理,微观企业的原则和方法也不同于宏观企业。因此,他得出结论:管理不具有普遍性。强调管理的普遍性会起误导的作用。下面哪种说法最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这个问题? A.正确,管理就是应该根据不同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

B.不正确,管理普遍适合于各类组织 C.正确,管理只适用于盈利性组织

D.不正确,组织尽管有很大的不同,但适用于同样的管理原则,具体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所不同 【相关知识】管理的应用范围 【试题分析】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不只是涉及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单位。事实上,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的组织目标,都有其一定的资源调配和利用问题,因此,也就有管理问题。管理普遍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当然,不同类型的组织,由于其业务作业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差异,因而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基本的管理职能、管理原理和方法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中具有相似性和共通性。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此题意在考察考生对管理适用范围的正确理解以及不同类型组织在管理原理适用方面的相似性和共通性。

1

4.某事业单位地处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而且拥有一块地皮的所有权。单位主管李伟敏锐地认识到开发这块地皮会给单位带来高额的利润。因此,决定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来进行开发,因为公司不具备独立开发的能力。为此,李伟开始寻找合作伙伴。经人介绍,李经理认识了东北的一家建筑公司的经理刘某。经过几次商谈,李伟认为刘某很有气派,说起项目的思路头头是道,加之在其中牵线的人也是李伟的老同学。因此,很快就签订了合同。但是,几个月后,工程迟迟没有开工。在这种情况下,李伟赶紧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东北的这家公司帐上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这时李伟后悔不迭。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最能概括李伟的管理技能状况? A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都弱 B技术技能、人际技能较弱,概念技能较强 C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强,但概念技能弱 D技术技能和概念技能强,但人际技能弱 【相关知识】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试题分析】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能力。从试题所涉及的事件看,“李伟敏锐地认识到??能给单位带来高额的利润”,点明了他的概念技能较强;“经人介绍??”,说明他的人际技能较弱;“事后发现??没有足够的资金”,说明他的技术技能也较弱。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在管理的三大技能中,对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的各种技能的要求不同,而针对不同事件及同一事件的不同侧面所要求的技能的侧重点也不同。

5.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后兴办实业,很快成为全球首富。盖茨的经历对于国内的大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著名学府的学生退学兴办公司的例子也不鲜见。从比尔·盖茨的成功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A管理是一门实践科学,实践相对于理论来说更重要

B管理是一门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无法在课堂上学习到的

C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二者的综合 D以上结论都不对 【相关知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试题分析】管理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性。它是人类经过近百年的探索、研究和总结出来的比较系统化的科学知识,这些科学理论反映了管理工作中的客观规律。但管理还只是一门不十分精确的科学。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把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时候,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搬照抄。因此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本题意在考察考生对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关系的理解。因而考生务必把握好科学性及艺术性的涵义及其二者关系。

6.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一般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等。越是企业基层的管理人员,这三种技能的重要性,就越是按以下顺序排列: A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 【相关知识】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管理人员的层次分类

【试题分析】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能力。组织的管理人员可按其所处的管理层次区分为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其工作性质和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别。基层管理人员主要关心的是具体工作的完成,技术

2

技能要求较高;高层管理人员则对组织总的长远目标和计划感兴趣,概念技能要求较高。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本题考察的重点在于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基层管理人员对技术技能的要求高,而对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要求较低。

7.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管理者分为三层: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在下列活动中,哪些一般是属于基层管理者负责的活动?

A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 B将公司的总目标和发展战略转化为职能部门的目标 C进行短期操作性决策 D.A和C 【相关知识】管理人员的层次分类

【试题分析】组织的管理人员可按其所处的管理层次区分为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其工作性质和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别。基层管理人员主要关心的是具体工作的完成,技术技能要求较高;高层管理人员则对组织总的长远目标和计划感兴趣,概念技能要求较高。基层管理人员亦称第一线管理人员,也就是组织中处于最低层次的管理者,他们所管辖的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理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此题意在考察考生了解和掌握各层次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范围

8.红星电子器材厂是杨辛一手办起来的,由小到大,目前已经拥有1000多名员工,下属六个分厂。在所在的县是一个利税大户。而且从当前的运营情况和产品的市场前景来看,该企业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但是杨辛本人只是高中毕业,基本上没学过什么管理。他的重要的资本就是10多年来经营企业的实践。杨辛在企业内拥有很好的评价,公司的员工都认为他是一位合格的总经理。你认为以上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A管理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实践比理论更有用

B管理理论不仅可以通过书本来学习,长期的管理实践可以摸索出管理的精髓 C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D管理实践并不一定需要理论的指导 【相关知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试题分析】人类的管理活动首先是从实践开始的。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为集体的劳动协作形式。在漫长而重复的管理活动中,管理思想逐步形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把各种管理思想加以归纳总结,就形成了管理理论。人们运用管理理论去指导管理实践,以期取得效果,并在管理实践中修正和完善管理理论。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本题意在强调和突出管理实践对形成管理思想及理论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管理的艺术性在于管理的实践性。

9.卡尔森以前只有宾馆管理经验而无航运管理经验,但被聘为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总裁后,短短三年,就使这家亏本企业成为高盈利企业。你认为下述四种说法中哪一条有明显错误? A最高管理者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就够了 B成功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所以可以成功移植 C成功管理的关键是人,只要搞好人的管理,就可取得成功 D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只说明卡尔森有特别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相关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管理职能、原理、方法对不同类型组织的相似性和共通性 【试题分析】管理是一门科学,由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并用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的实践。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的管理实践也是不断深入发展的。但在大量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想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管理

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其基本职能、原理和方法等对各类组织具有相似性和共通性。

3

【参考答案】D。(说明:本题的正向正确答案为B,但问题是“四种说法中哪一条有明显错误”,即反向提问,因此在其余三项中D项的错误要“严重”些)

【解题点拨】本题在于强调管理实践的重要性,即管理理论只有同管理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

10.没有接受过正规管理教育的管理人员,为取得事业的成功主要依靠的是: A专业经验 B技术经验 C多方面的经验 D行政管理经验 【相关知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试题分析】管理学是一门以指导实践活动为目的、以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为内容的学科,是对管理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的概括总结。现实各种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为了有效地指导管理实践活动,就要求管理学必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由于管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因此,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本题意在考查在进行有效管理时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并非具有专业知识就能搞好管理。

第二章 计划与决策

11.企业面临的境况正日益变得更为复杂多变,企业的决策越来越难以靠个人的智力与经验来应付了,因此,现代决策应该更多地依靠;

A多目标规划 B集体智慧 C动态规划 D下级意见 【相关知识】决策——决策的分类——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试题分析】个人决策是指由管理者个人对方案所作出的选择或决定。个人决策适用于日常性事务决策或程序性决策。个人决策的优点在于可以明显地提高决策效率,但决策结果的有效性很难把握。群体决策实质上就是组织决策。群体决策适用于所有的决策活动,特别是适用于对组织有重大关键性问题的决策。群体决策有很多优点:可以有效地利用集体智慧,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提高合理性,增加对方案的可接受程度。但也有明显的缺点:消耗的时间长,有可能屈从压力,职责不清等。总体上说,群体决策优于平均的个人决策,但群体决策不比优秀的个人决策好。根据本题的含义及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关系,本题的答案比较明朗化了。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本题除了要掌握好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概念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外,读题时还应注意题干中强调的意味。

12.相对于个人决策而言,群体决策既有其优点,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因此,必须根据所作决策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相应的决策方式。以下几种情况中,哪一种通常不采取群体决策方式?

A确定长期投资于哪一种股票 B决定一个重要副手的工作安排 C选择某种新产品的上市时机 D签署一项产品销售合同

【相关知识】决策——决策的分类——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试题分析】群体决策实质上就是组织决策。群体决策适用于所有的决策活动,特别是适用于对组织有重大关键性问题的决策。如组织的大政方针、战略目标、资产运作、高层人事变动等等。群体决策的一个主要优点是,群体通常能比个体做出质量更高的决策。这是由于,群体决策有利于提供完整的信息,能产生更多的备选方案;以群体方式做出决策,也易于增加有关人员对决策方案的接受性。当然,群体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协调来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这样,群体决策的效率性就比较低。因此,组织在决定是否采用群体决策方式时,必须考虑其决策质量和可接受性的提高是否足以抵消决策效率方面的损失。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此题关键是对“组织重大关键性问题”理解要透彻,即与“组织的生存发展”有重

4

大关系的问题。同时由于考虑到群体决策的低效率问题,某些决策如果对时效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就只有采取个体决策。签署合同显然不适于采用群体决策方式。

13.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当企业出现以下几见件事需要作出决策时,你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哪件事上?

A原材料的采购 B资金的安排 C组织结构的调整 D生产计划的制定 【相关知识】决策——决策的分类——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

【试题分析】决策在组织中是具有普遍性的活动,但决策活动因管理层次、管理部门不同而不同。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划分,可把决策分成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战略决策是对涉及组织的大政方针、战略目标的大事进行的决策活动,一般包括组织资产的培养和股份的变化,区域性或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的开拓、巩固、发展,机构的调整设置,高层人事的变动等等。管理决策是管理中的主要业务决策,也就是战术决策,例如,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市场营销策划活动,产品更新、技术改造,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人员的配备调整等等。业务决策是涉及组织中的一般管理工作和具体决策活动,也叫执行性决策。例如,一般设备的维护保养,一般物资的采购保管,岗位职责的制订和执行,产品的销售服务等等。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此题主要是分清三种决策的区别。

14.决策的实质是谋求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之间的: A相对平衡 B绝对平衡 C动态平衡 D相对稳定 【相关知识】组织的一般环境——组织的特殊环境

【试题分析】任何决策都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作出的。而这种客观条件实质是也就是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就一般环境来看,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就组织的特殊环境来看,包括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等。由于环境是复杂的,并且环境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因而企业在决策时就是怎样使主观的思想与客观的实际相符合。因此,环境变,决策也相应随着变。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基本思想。

15.某产品的价格为15元,固定成本11万元,生产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这个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为:

A10000件 B12100件 C5000件 D15400件

【相关知识】有关行动方案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确定行决策方案的选择法----量本利分析 【试题分析】量本利分析,也叫保本分析或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分析产品成本、销售量和销售利润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临界点(即保本点),从而定出能产生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

【参考答案】A。根据Q0=F/(P-CV)计算。Q0=110000/(15-4)=10000 【解题点拨】本题的关键点是熟练掌握和应用盈亏平衡点公式进行计算。

16.现有两个所需代价相同的投资方案,其成败的可能性与损益情况如下表:

情形 成 功 失 败 方案 获利 可能性 损失 可能性 第一方案 100 60% 50 40% 第二方案 500 60% 650 40% 根据以上情况,你认为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说法更为科学? A由于两个方案均有40%的可能失败,所以均不可能获利 B第二方案的经营风险要比第一方案大

C两个方案的获利期望值都是40万元,所以两个方案没有什么差别

D第二方案成功时可获利500万元,由此可见,第二方案要比第一方案好

5

(营业所),每个办事处都用电脑直接与中央数据库连网。这意味着该公司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 A集权化 B分权化 C部门化 D矩阵化

【相关知识】集权与分权——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

【试题分析】集权与分权不存在一个普遍的标准。确定一个组织中职权集中或分散的合理程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经营环境条件和业务活动性质。环境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组织业务活动需保持较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要求实行较大程度的分权;反之,实行较大的集权。(2)组织的规模和空间分布广度,规模小,集权可取得较高效率;经营领域范围、地理区域扩大,要求向分权化方向转变。(3)决策重要性程度高,宜实行集权;组织中管理人员素质较高,宜实行分权。(4)对方针政策一致性要求高,宜实行集权,相反宜分权;现代控制手段先进,宜集权,手段落后,宜分权。(5)组织由小到大,可能倾向于集权;组织中领导者个性较强、自信和独裁,也倾向于集权。

【参考答案】B (因素2)

【解题点拨】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影响集权与分权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解题时,需要将这5个方面的因素与题目对照,做到正确选择。

29.某公司有三级管理层:公司总部、产品部(共有12个产品部)和各职能部门。由于公司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总裁感到难以继续对所有的产品都进行有效的领导。为此,提出以下组织变革方案,请选出你认为最可行的方案:

A在公司总部和产品部之间增加一个按产品大类组成的管理层

B更换一位能力更强的公司总裁 C淘汰几种产品 D各产品部实行自主管理 【相关知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试题分析】一个组织的管理层次多少,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管理幅度是指主管人员能够直接有效指挥和监督下属的数量。在管理幅度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与组织规模大小成正比,组织规模越大,包括的成员数越多,其所需的管理层次就越多。 在组织规模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每个主管所能直接控制的下属人数越多,所需的管理层次就越少。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题干中“总裁感到难以继续对所有的产品都进行有效的领导”所隐含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别误解为组织形式。

30.除了较低层次决策的数量、涉及的范围以及对这些决策的控制等标志外,反映分权程度的标志还有:

A高层次管理者的管理幅度 B组织中的管理层次 C低层次决策实施所涉及的费用数额 D低层次决策的上级认可 【相关知识】集权与分权——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

【试题分析】集权与分权不存在一个普遍的标准。确定一个组织中职权集中或分散的合理程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经营环境条件和业务活动性质。环境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组织业务活动需保持较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要求实行较大程度的分权;反之,实行较大的集权。(2)组织的规模和空间分布广度,规模小,集权可取得较高效率;经营领域范围、地理区域扩大,要求向分权化方向转变。(3)决策重要性程度高,一般而言,涉及较高的费用支出和影响面较大的决策,宜实行集权;组织中管理人员素质较高,宜实行分权。(4)对方针政策一致性要求高,宜实行集权,相反宜分权;现代控制手段先进,宜集权,手段落后,宜分权。(5)组织由小到大,可能倾向于集权;组织中领导者个性较强、自信和独裁,也倾向于集权。 【参考答案】C (因素3)

【解题点拨】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影响集权与分权因素的认识和理解。从四个选项来看,AB两项的幅度与层次问题不涉及集权与分权,根据所能依据的原理,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3与本题问题相关。D项实质是分权标志中的第三个因素的变相说法。

11

31.某总经理把产品销售的责任委派给一位市场经营的副总经理,由其负责所有地区的经销办事处,但同时总经理又要求各地区经销办事处的经理们直接向总会计师回报每天的销售数字,而总会计师也可以直接向各经销办事处经理么下指令。总经理的这种做法违反了什么原则? A责权对应原则 B指挥链的指挥统一性原则 C集权化原则 D职务提高,职能分散原则 【相关知识】组织设计的原则——命令统一原则

【试题分析】命令统一是组织工作中一条重要原则。组织内部的分工越细、越深入,统一命令原则对于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就越重要。政出多门、命令不统一,一方面会使真正想做声的下属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另一方面也会给一些不想做事的下属以利用矛盾的机会。从题目所给的条件看,“??委派一位副总经理负责??,又要求各地??的经理们直接向总会计师汇报??”明显违反了“命令统一”原则。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此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题目中的含义。 32.非管理性事务的增多会使管理幅度: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扩大

【相关知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试题分析】任何组织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都必须考虑这样的问题,即每个主管人员直接指挥与监督的下属人数以多少为宜。有效管理幅度的大小受到管理者本身的素质及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能力、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工作内容和性质又包括:(1)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2)下属工作的相似性;(3)计划的完善程度;(4)非管理性事务的多少。主管作为组织不同层次的代表,往往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去从事一些非管理性事务。处理这些事务所需的时间越多,对管理幅度的扩大就会越多的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本题主要是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3.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什么因素来划分部门?

A职能 B产品 C地区 D矩阵结构

【相关知识】常见的组织形式——地区管理式组织机构

【试题分析】此题在教材中找不到相应的原理或方法来对应解答。尽管组织结构是属于管理学的基本内容,但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却是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的组织结构。现简单给予介绍。从市场营销角度来划分的管理机构,类型有:“产品管理式组织机构”——企业有多种产品在同一个市场或少数几个市场上销售。“地区管理式组织机构”——每个销售代表被指派负责一个地区,作为该企业在该地区经销所有产品的唯一代表。“市场(顾客)管理式组织机构”——企业的目标市场广泛,服务于多种顾客,由于不同类型的顾客的购买行为、消费方式等不同,因此,企业可通过对顾客的分类来设置市场营销管理机构。“职能管理式组织机构”——是按市场营销的不同职能来设置组织机构,如调研部、广告部、计划部、产品部、顾客服务部等。“复合管理式组织机构”——企业在一个很广的地理区域内向不同类别的顾客提供多种产品时,即把以上各种市场营销组织机构混合起来使用。如可按地区——产品、地区——客户、产品——客户、地区——产品——客户进行分工。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此题由于教材中无对应的组织结构形式套用,只能根据题意和选项来加以判断。题干中两处关键词语“产品单一”“许多地区”是解题时须紧紧抓住的并充分理解的。

34.某大型证券公司将其所有活动组成了银行部、一级市场部、二级市场部、行政业务部等部门。其中,行政业务部下设有国内业务部和海外业务协调部。按公司高层管理部门的计划,公司将在

12

今后5年内,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亚洲、欧洲、北美设立证券业务分公司,由此可见: A该公司目前采取的是职能型组织结构,5年后仍将维持这一结构 B该公司目前按地区原则组织活动,5年后将改为按业务性质组织活动

C该公司现在采取职能及地区型组织结构,5年后将改为按国家安排业务活动 D该公司现在按业务性质组织活动,5年后将改为地区型组织结构 【相关知识】常见的组织形式——职能制——事业部制

【试题分析】事业部组织形式是欧美、日本大型企业所采用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在一个企业内对具有独立产品市场、独立责任和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具体做法常常是在总公司下面按产品或地区划分为许多个事业部或分公司。它们都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根据题意,“将其活动组成了银行部市场部行政业务部等”,说明目前是按业务性质组织活动;“今后5年内将在??设立证券分公司”,说明将按地区划分事业部。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本题涉及两种组织形式,因此分析时应全面考虑和把握,对所给予的条件应仔细加以比较区别。

35.对大多数企业主管来说,最令他们困扰的不是如何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而是如何找到训练和留住优秀的员工,对高技术企业尤其如此。请你为这些主管在以下几项中找出一种最佳的方法: A提供诱人的薪水和福利 B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C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D提供自由工作的便利 【相关知识】管理人员的培训——意义、方法

【试题分析】管理人员培训的意义在于:为管理人员的发展和职务晋升提供美好的前景,增强他们在职业方面的安全感和对组织的忠诚度,促进组织管理队伍的稳定。培训的具体方法有:工作轮换,设置助理职务,临时职务代理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员工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四个答案都是可以留住人才的条件。但ABD都只是一些变数,不能保持长久。因此,只有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来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第四章 领 导

36.根据权力运用的领导风格不同,我们可以将领导风格分为专制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下面哪项活动是专制式领导方式的特点?

A领导者对下级保持相当的心理距离 B主要运用的是个人的权力和威信对下属施加影响 C使用行政命令和奖励兼顾的方式来影响下属的行动

D领导者事先规定具体的工作内容,然后交由各个职能主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执行 【相关知识】领导者风格的基本类型——基于权力运用的领导风格分类——专制式

【试题分析】专制式领导风格类型又叫专权式或独裁式。这类领导者是由个人独自作出决策,然后命令下属予以执行。主要特点是:①个人独断专行,从不考虑别人的意见;②领导者预先安排一切工作内容、程序和方法,下级只能服从;③除了工作命令外,不把更多的消息告诉下级;④主要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训斥惩罚等来维护领导者的权威;⑤领导者与下级保持相当的心理距离。

【参考答案】A。注意把D项与特点②进行比较。

【解题点拨】本题属于识记型题目,因此只要熟悉和了解领导风格各种类型的特点,就可以直接选出。

37.利克特认为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

A专制—权威式 B开明—权威式 C协商式 D群体参与式

13

【相关知识】领导者风格的基本类型——基于权力运用的领导风格分类——群体参与式 【试题分析】利克特经过长期的领导方式研究,提出了领导的四种基本行为方式:(1)专制—权威式。这种方式的领导者非常专制,决策权仅限于最高层,对下属很少信任,激励也主要采用惩罚的方法,沟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2)开明—权威式。这种方式的领导者对下属有一定的信任和信心,采取奖励和惩罚并用的激励方法,有一定程度的自下而上的沟通,对下属也授予一定的决策权,但自己仍牢牢掌握着控制权。(3)协商式。这种方式的领导者对下属抱有相当大但并不完全的信任,主要采用奖赏方式进行激励,沟通方式是上下双向的,允许下属部门对具体问题作出决策,并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协商。(4)群体参与式。这种方式的领导者对下属在一切事务上都抱有充分的信心与责任,积极采纳下属的意见更多地从事上下级之间以及同级之间的沟通,鼓励各级组织做出决策。克利特发现采用第四种方式的主管人员较其它发生的领导者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因为这种领导方式在设置和实现目标方面是最有效率的,而且通常也是最富成果的。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本题也属于识记型题目,因此只要熟悉和了解领导风格各种类型的特点,就可以直接选出。

38.根据双因素理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A由于保健因素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此激励应从激励因素入手

B激励因素比保健因素重要 C保健因素是需要提供给员工的最基本条件,不能忽略 D不同需求的人,激励因素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相关知识】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

【试题分析】双因素理论是指影响人们行为的两类主要因素,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劳动保护等。这类因素处理得不好会引发对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的好可预防或消除这种不满,但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能起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一类因素叫激励因素,激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2)工作上的成就感;(3)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4)对未来发展的期望;(5)职务上的责任感。人类的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需求之间彼此是孤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激励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类因素的改善或需求的满足能够产生较大的激励。保健因素是同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关的因素,这类因素处理不当或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不满;即使处理得当,也不能起到激励作用,这类因素带有明显的预防性质。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此题由于无直接题意指向,因此必须通过选项与原理的对比逐一分析判断,排除与原理不符的选项。如A项,虽然保健因素起不到激励作用,但保健因素起到保持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再如B项,由于人们对保健和激励两种类型的需求是独立的,因而谈不上谁比谁重要。

39.由于现代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封闭式的管理在实践中越来越行不通。因此,权变理论应运而生,并且日益得到了重视。在下面四种对于权变理论的看法中,你认为哪个正确? A权变理论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B权变理论是建立在“复杂人”假设上的 D .ABC三个都正确

C权变理论研究的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之间在特定情景下发生相互作用关系的过程 【相关知识】人性假设与领导风格、领导效能的影响因素、领导风格对情景的适应性

【试题分析】权变理论认为,领导行为的有效性不单纯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行为。某种领导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情景和场合。领导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有效性将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异(即权宜相变)。某一种情景下具有相当效能的领导方式,在另一种情景下可能失去效能。任何一种领导方式,都不可能是绝对最好的或者是绝对最不好的。没

14

有最好的领导模式,只有最合适的领导模式。从领导效能的影响因素方面看,领导不是单方面的领导者行为,而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在特定情景下发生相互作用关系的过程。领导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的效能或成果,取决于三方面因素: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工作的情景。复杂人假设是指,人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人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会表现出不同的动机和需要。根据这种权变认识,管理者对人进行激励的措施和领导方式也就应该力图灵活多样,做到因人、因问题和因环境等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领导策略。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跨度大,综合性强,本题所涉及的权变理论在不同的内容中都有阐述。因此必须对权变理论有一个全面综合的把握。

40.刘英是光明机械厂企管部主任。她非常善于思考,经常把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带到学习中去。经过学习,刘英形成了一种看法:专制式和放任式的领导效率低,而民主式的领导方式效率高,因此民主式是三种中最好的方式。公司的领导汪洋是一位能力很强的领导,但是绝不是一位民主的领导。下面的四种说法中,你认为哪个最可以接受? A刘英的看法是正确的,因此可以判断汪洋的领导效率不高 B刘英的看法虽然正确,但未必适用于汪洋 C刘英的看法不正确,这三种领导方式的效率没有高低之分 D刘英的看法正确,但是民主式领导方式是否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率,还取决于企业内外部的众多环境因素

【相关知识】领导效能的影响因素、领导风格到基本类型——专制式、民主式、放任式

【试题分析】对比三种基本类型,放任式的领导方式工作效率最低,只能达到组织成员的社交目标,但完不成工作目标;专制式的领导方式虽然通过严格管理能够达到既定的任务目标,但组织成员没有责任感,情绪消极,士气低落;民主领导方式工作效率最高,不但能够完成工作目标,而且组织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然而,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工作的情景这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民主式领导方式要发挥应有的效率,确实还要取决于众多环境因素。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此题从正确的前提出发,推出来一些不正确的结论。除C项有明显错误外,其余三项都有一定道理。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的灵活性。

41.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的风格应该适应其下属成熟程度而逐渐调整。对于建立多年且员工队伍基本稳定的高科技企业的领导来说,其领导风格逐渐调整的方向应该是: A参与型向说服型转变 B参与型向命令型转变 C说服型向授权型转变 D命令型向说服型转变 【相关知识】领导方式寿命周期模型

【试题分析】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领导风格应当适应其下属的成熟度,即领导行为应当随着下属的成熟度的不同作相应调整,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领导。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有四种不同的情况,受成熟度、工作行为及关系行为因素间的相互影响,领导方式呈现出一种曲线关系(生命周期曲线图见教材)。第一象限(S1,高工作低关系)命令型。适用于低成熟度的情况。第二象限(S2,高关系高工作)说服型。适用于较不成熟的情况。第三象限(S3,高关系低工作)参与型。适用于比较成熟的情况。第四象限(S4,低工作低关系)授权型。适用于高度成熟的情况。随着下属由不成熟向逐渐成熟过渡,领导行为应当按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高关系低工作——低工作低关系逐步推移。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此题从题意上较难判断,但根据调整方向的次序排列,只有D项的次序是正确的。 42.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某企业的总裁在企业内部进行了全面的企业管理规范化的活动。包括:为生产现场的工人制定了各种定额,对工人的工作动作进行了规范和培训。此外,制定了严格的

15

89.为了减少企业一再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公司决定针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责任制度。这是一种:

A现场控制 B过程控制 C预先控制 D反馈控制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试题分析】前馈控制是在正式工作开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前馈控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所以通常亦称作预先控制。在工作正在进行中所施与的控制,叫做现场控制,也称作同步控制、同期控制或过程控制,现场控制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监督是按照预定的标准检查正在进行的工作;指导是管理者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商矫正偏差的措施。反馈控制是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故常称作事后控制。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针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也即是在事后进行的一种控制。即“亡羊补牢”。 90.为了加强质量管理,某企业决定推行ISO900质量认质体系。从控制角度看,这是为了加强: A预先控制 B现场控制 C事后控制 D.AB和C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试题分析】前馈控制是在正式工作开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前馈控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所以通常亦称作预先控制。在工作正在进行中所施与的控制,叫做现场控制,也称作同步控制、同期控制或过程控制,现场控制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监督是按照预定的标准检查正在进行的工作;指导是管理者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商矫正偏差的措施。反馈控制是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故常称作事后控制。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为了保证经营过程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必须在经营开始以前就检查企业是否已经或能够筹措到在质和量上符合计划要求的各类经营资源,或者已经筹措到的这些经营资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取得的结果是否符合需要。ISO900质量认质体系属于控制标准。是控制过程的第一步。 91.某企业产品为欧洲市场所需,为打进该市场,必须严格质量把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证产品顺利进入市场?

A全面更新设备 B通过全面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C购买先进检查设备 D推行ISO900系列标准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试题分析】控制是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不论控制的对象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还是产品的加工制造,或是市场营销宣传,是企业的人力条件,还是物质要素,或是财务资源,控制的过程都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而制定标准是控制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严把质量关”实质上就是一种控制。要进行控制,就必须有控制的标准。标准是人们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结果(包括阶段结果与最终结果)的规范。制定标准是进行控制的基础。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衡量绩效或纠正偏差就失去了客观依据。

管理学之外的几类选择题

近几年的管理学考试题变得越来越“纯”,所谓纯是指管理学不象前几年涉及“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学”、“公司法”等内容。但仍然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试题,即超出纯管理学范围的内容。以下是一些管理学之外的试题,列于此,仅供参考。

31

92.某集团公司主要根据综合增长率评判其成员企业的业绩,并规定:综合增长率=销售增长率+(2×利润增长率)。现有属于该集团的某企业,预计今年的销售增长率与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5%与8%。最近,为了提高综合增长率,该企业领导决定投资100万元以加强促销和降低成本。据初步估计,在促销上每增加投资10万元可分别提高销售增长率0.5%和利润增长绿0.25%,在降低成本上每增加投资20万元可提高利润增长率1%。这样,如果由你来决定分配这100万元投资,你同意以下哪种观点?

A全部投在加强促销上要比全部投在降低成本上好

B如果对该投资进行科学分配,可以实现较高的综合增长率 C全部投在降低成本上要比全部投在加强促销上好 D无论怎样分配,都只能提高综合增长率10%

【相关知识】本试题已给出的计算公式:综合增长率=销售增长率+(2×利润增长率)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是一道计算题。到底何种方案好,只能通过计算以后比较得出。计算方法如下:首先计算出预计的综合增长率——根据公式,综合增长率=销售增长率(+2×利润增长率),将数据代入,得:预计综合增长率=15%+(2×8%)=31%。全部投在促销上的结果是:(每10万元可分别提高销售增长率0.5%,利润增长率0.25%),得:(100/10)×0.5%+(100/10) ×0.25%=5%+2.5%=7.5%。全部投在降低成本上的结果是:(每20万元可提高利润增长率1%),得:(100/20)×1%=5%。投在促销上的销售增长率是5%,投在促销上的利润增长率是2.5%,投在降低成本上的利润增长率是5%。再将这些数据代入综合增长率公式,得:(投在促销上)(5%+15%)+[2×(2.5%+8%)]=20%+21%=41%。(投在降低成本上)15%+[2×(5%+8%)]=15%+26%=41%。将现有综合增长率减去预计综合增长率,41%-31%=10%(提高)。

另外一种计算方法是:设分配在促销上的投资为X万元,则可用于降低成本的投资为100-X万元。根据综合增长率公式,得:[(X/10)×0.5+2×(X/10) ×0.25%]+ [0+2×(100-X)/20×1%]=10%(提高)。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此题是一道公式应用题,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关键是要把握好相关问题

93.某企业拟购置一套大型设备,甲乙丙三个供应商报价相同,设备性能也一样,只是使用过程中需要的维修费不同,预计情况如下表。根据这些数据,企业买谁的设备?(单位:万元) 供应商 甲 乙 丙 年维修费 40 10 30 20 50 70 发生可能性 0.4 0.6 0.4 0.6 0.3 0.7 A甲乙两家的设备企业都可能买 B企业可能购买甲企业的设备,因为他的维修费最低 C可能购买乙企业的设备,因为发生的维修费用可能性及数额相当 D买谁的都差不多 【相关知识】风险决策的方案选择法----决策树法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是在考查企业会怎样决策。从试题所给条件来看,有三个方案,每一方案又有两种自然状态。因此,可用决策树方法求解此题。计算各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维修费用值:甲方案40×0.4+10×0.6=22(万元);乙方案30×0.4+20×0.6=24(万元);丙方案50×0.3+70×0.7=64(万元)。比较三个方案,甲供应商的设备发生的维修费用最低。因此,购买甲的设备。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此类题如果是求收益,当然是找最大值。但这里是求费用,当然是力求最小。

32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此题关键的是要对“权变理论”的总体概述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58.在管理方格图理论中,只注意搞好人际关系并创造一个友好、舒适的工作环境,但不太注重工作效率的领导方式是:

A任务型 B俱乐部型 C贫乏型 D中间型 【相关知识】管理方格图

【试题分析】管理方格图是用坐标组合形式来描述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的领导方式的差异。其中有五种典型的组合,表示典型的领导方式。它们是:1.1、1.9、9.1、9.9、5.5。1.1是贫乏型。领导者对职工漠不关心,领导者本人也只以最低限度的努力来完成必须做的工作。9.1是任务型。领导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的效率,但不关心人的因素,对下属的士气和发展很少注意。1.9是俱乐部型。领导者集中注意对职工的支持与体谅,但对任务效率和规章制度、指挥监督等则很少关心。5.5是中间型。领导者对人的关心度和对生产的关心度能够保持平衡,追求正常的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9.9是战斗集体型。对职工对生产都极为关心,努力使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最有效地结合。9.9型的领导方式最为有效。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此题是一道识记型题目。可对号入座。 59.以任务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的特点是:

A通常可以带来较高工作效率 B能够提高组织成员的满意程度

C能够增进组织成员的团结 D能使组织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 【相关知识】管理方格图

【试题分析】管理方格图是用坐标组合形式来描述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的领导方式的差异。其中有五种典型的组合,表示典型的领导方式。它们是:1.1、1.9、9.1、9.9、5.5。1.1是贫乏型。领导者对职工漠不关心,领导者本人也只以最低限度的努力来完成必须做的工作。9.1是任务型。领导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的效率,但不关心人的因素,对下属的士气和发展很少注意。1.9是俱乐部型。领导者集中注意对职工的支持与体谅,但对任务效率和规章制度、指挥监督等则很少关心。5.5是中间型。领导者对人的关心度和对生产的关心度能够保持平衡,追求正常的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9.9是战斗集体型。对职工对生产都极为关心,努力使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最有效地结合。9.9型的领导方式最为有效。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此题也是一道识记型题目。可对号入座。 60.在管理方格图中,1.1领导方式的特点是:

A只注意搞好人际关系 B对职工和生产均漠不关心 C只心生产不关心人 D对人和生产的关心度保持平衡 【相关知识】管理方格图

【试题分析】管理方格图是用坐标组合形式来描述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的领导方式的差异。其中有五种典型的组合,表示典型的领导方式。它们是:1.1、1.9、9.1、9.9、5.5。1.1是贫乏型。领导者对职工漠不关心,领导者本人也只以最低限度的努力来完成必须做的工作。9.1是任务型。领导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的效率,但不关心人的因素,对下属的士气和发展很少注意。1.9是俱乐部型。领导者集中注意对职工的支持与体谅,但对任务效率和规章制度、指挥监督等则很少关心。5.5是中间型。领导者对人的关心度和对生产的关心度能够保持平衡,追求正常的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9.9是战斗集体型。对职工对生产都极为关心,努力使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最有效地结合。9.9型的领导方式最为有效。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此题是一道识记型题目。可对号入座。

21

61.拿破仑曾经说过:“只有糟糕的将军,没有糟糕的士兵。”这主要是指领导的什么作用十分重要:

A指挥 B协调 C激励 D.A和C

【相关知识】领导活动对组织绩效的决定性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

【试题分析】领导的指挥作用表现在组织的集体活动中,需要头脑清醒、胸怀全局、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导者来帮助人们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式,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领导是作为带头人来引导、鼓舞人们去实现组织目标。领导就是引导、指挥、指导与先导。协调作用就是领导者通过协调人们的关系和活动,使组织成员步调一致地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激励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调动组织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其以高昂的士气自觉地为组织做出贡献。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指挥的含义是对下属进行任务的分配与指明完成任务的路径与方向。因此,管理者能否对下属明示目标,是领导职能的重要一环。

62.在强化理论中,通过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使之加强属于: A连续强化 B间隙强化 C正强化 D负强化 【相关知识】强化理论——正强化、惩罚、负强化、忽视

【试题分析】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或刺激的一种反应。如果刺激对他有利,行为就有可能重复出现;如果刺激对他不利,行为就有可能减弱甚至消失。强化的具体方式有四种:(1)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以进一步加强,重复地出现。如果每次对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都给予奖励,叫连续强化;如果不定期不定量地给予奖励,叫间隙强化。(2)惩罚。是当组织成员出现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时,给予组织成员经济或非经济的处罚,以力图使所不希望的行为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惩罚有连续性惩罚和间隙惩罚。(3)负强化。就是事前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及发生了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将给予什么样的惩罚,是一种非正面的对所希望行为的强化。(4)忽视。忽视就是对已出现的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采取冷处理的态度,以达到使不希望的行为弱化下来的目的。上述四种行为强化方式应该配合起来使用。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此题的要点在于熟练掌握各种强化方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如惩罚与负强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63.人际沟通中会受到各种“噪音干扰”的影响,这里所指的“噪音干扰”可能来自于: A勾通的全过程 B信息传递过程 C信息解码过程 D信息编码过程 【相关知识】沟通的基本概念与过程

【试题分析】沟通是信息从发送者传递到接受者的过程和行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发送者、接收者和所传递的内容。其具体的过程是:①信息,信息的发送者根据进行信息沟通的活动的目的,确定需要发送的信息;②编码,发送者将这些信息“翻译”成接收者容易理解的一系列符号,并使之尽量符合沟通媒体的要求;③传递,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收者;④接收,接收者接收这些符号;⑤译码,接收者将这些符号译成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⑥理解,接收者理解信息的内容;⑦反馈,通过反馈,发送者可以了解他所传递的信息是否准确无误地被接收者接收,从而构成信息的双向沟通。在上述一系列过程中,任何一个过程若有错误出现,即可被视为受到了干扰。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此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各个过程为何都会产生干扰。如信息内容不清,可导致理解错误。“买猪舌”在竖排版条件下,“舌”字如果写得长了一点,就有可能被理解为“千口”。“买猪舌”就变成了“买猪千口”。

64.如果发现一个组织中小道消息很多,而正式渠道的消息较少,这是否意味着该组织: A非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很畅,运作良好

22

B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存在问题,需要调整

C其中有部分人特别喜欢在背后乱发议论,传递小道消息 D充分运用了非正式渠道的作用,促进了消息的传递 【相关知识】沟通渠道——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试题分析】正式沟通是组织内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沟通方式,组织的信息沿组织结构所建立的通道流动。有三种基本形态:(1)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由上级直接向下级发布命令和指示。这种沟通方式在具有专制气氛的组织中尤为突出。(2)自下而上的信息沟通,信息按组织职权层次由下层向上层流动。通常存在于参与的和民主的组织环境之中。(3)横向交叉的信息沟通,是组织结构中处于同一层级之间或个人间的沟通。一般具有业务协调的作用。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组织途径之外的信息沟通方式主要是通过个人之间的接触来进行的,比较灵活方便。其发挥作用的基础是组织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但要注意非正式沟通的负面影响。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此题的关键是要正确把握小道消息的本质含义。它是非正式发布或未经证实的消息。如果消息内容本身是积极健康的,因而这种沟通方式是必要的,也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如果消息内容是消极的,会对组织带来一定的危害。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是互补的,正式的消息多,非正式的消息也就会少。

65.上级将信息传达给下级是:

A平行沟通 B下行沟通 C上行沟通 D都不是 【相关知识】正式沟通——自上而下的沟通

【试题分析】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就是在组织职权层次中,由上级直接向下级发布命令和指示,信息从高层次成员向低层次成员的流动。上级给下级的指示、指令、指导、文件、规定等都属于这种方式的沟通。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请注意理解“上行”“下行”的具体含义。“下行”是指信息由上层(高层次)成员向下层(低层次)成员流动。“上行”是指信息由下层(低层次)成员向上层(高层次)成员流动。 66.某企业规定:职工休假探亲时必须写一份探亲地的市场调查报告,否则不予报销来回车票。通过这种报告而提供信息是一种:

A正式沟通 B下行沟通 C上行沟通 D平行沟通 【相关知识】正式沟通——自下而上的信息沟通

【试题分析】自下而上的信息沟通就是从下属到上司,信息按组织职权层次由下层向上层流动,如下级向上级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此题是一道识记型题目。记住沟通渠道的各种形式即可。

67.某企业的人大代表在开完人代会后,将会议精神以书面形式在企业内层层下发,这种信息沟通方式是:

A链式沟通 B环式沟通 C轮式沟通 D全通道式沟通

【相关知识】信息沟通网络—链式沟通、轮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

【试题分析】在沟通的几种形态中,链式沟通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在组织成员间按单线依顺序层层传递,居于两端的成员只能与内侧的一个人联系,居中的成员则可与两侧的俩人联系。信息经层层传递、筛选,容易失真。轮式沟通的基本特征是:信息是经由中心人物而向四周多线传递的,此网络中只有领导人物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点。信息沟通准确率高。环式沟通的基本特征是:组织所有成员间不分彼此地依次联络和传递信息,每个人可同时与两侧的人沟通信息,大家地位平等,不存在沟通中的领导或中心人物。但沟通渠道窄、环节多,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性难有保证。Y式沟通的基本特征是:有一个成员位于沟通网络的中心,通常信息传递到中心成员后,

23

又由中心成员向各方向的其他成员传递。由于增加了中间过滤和中转环节,容易导致信息曲解或失真。全通道式沟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成员之间都能进行相互的不受限制的信息沟通与联系,这种形态的沟通有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但由于网络沟通的渠道太多,容易造成混乱,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此类题目基本没有难度,关键是掌握好几种形态各自的特征,对号入座。

68.某企业的人大代表在开完人代会后不是以书面形式,而是通过会议传达人代会精神,那么沟通方式是:

A链式沟通 B环式沟通 C轮式沟通 D全通道式沟通

【相关知识】信息沟通网络—链式沟通、轮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

【试题分析】在沟通的几种形态中,链式沟通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在组织成员间按单线依顺序层层传递,居于两端的成员只能与内侧的一个人联系,居中的成员则可与两侧的俩人联系。信息经层层传递、筛选,容易失真。轮式沟通的基本特征是:信息是经由中心人物而向四周多线传递的,此网络中只有领导人物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点。信息沟通准确率高。环式沟通的基本特征是:组织所有成员间不分彼此地依次联络和传递信息,每个人可同时与两侧的人沟通信息,大家地位平等,不存在沟通中的领导或中心人物。但沟通渠道窄、环节多,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性难有保证。Y式沟通的基本特征是:有一个成员位于沟通网络的中心,通常信息传递到中心成员后,又由中心成员向各方向的其他成员传递。由于增加了中间过滤和中转环节,容易导致信息曲解或失真。全通道式沟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成员之间都能进行相互的不受限制的信息沟通与联系,这种形态的沟通有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但由于网络沟通的渠道太多,容易造成混乱,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此题主要是对传达会议精神的沟通方式,即由中心人物向四周多线传递要能正确把握。在会上发言,因而就有信息中心,其他人是信息接受者。

69.比较链式与全通道式两种信息沟通网络的各自特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链式网络采取一对一的信息传递方式,传递过程中不易出现信息失真情况 B全通道式网络由于采取全面开放的信息传递方式,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 C全通道式比链式更能激发士气,增强组织的合作精神

D链式网络比全通道式网络更能激发士气,增强组织的合作精神

【相关知识】信息沟通网络—链式沟通、轮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

【试题分析】在沟通的几种形态中,链式沟通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在组织成员间按单线依顺序层层传递,居于两端的成员只能与内侧的一个人联系,居中的成员则可与两侧的俩人联系。信息经层层传递、筛选,容易失真。各个信息传递者所接收的信息差异很大,平均满意程度有较大差异。全通道式沟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成员之间都能进行相互的不受限制的信息沟通与联系,这种形态的沟通有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由于沟通渠道多,组织成员的平均满意程度高且差异小,所以士气高昂,合作气氛浓厚,这对于解决复杂问题,增强组织合作精神,提高士气均有很大的作用。但由于网络沟通的渠道太多,容易造成混乱,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此题属于特征比较题,因此要求考生对同类问题各自的基本特点(特征)要能总结概括出相同点又有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70.下列沟通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有利于分权:

A链式沟通 B全通道式沟通 C轮式沟通 D环式沟通 【相关知识】分权的含义、沟通的形态 【试题分析】分权是指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到处于较低管理层次的职位上。从这个意义出发,

24

通过沟通方式来体现分权,也即在信息沟通过程中是只有较少层次的传递还是有较多层次的传递。层次少。相对集权。层次多,相对分权。在沟通的五种形态中,链式信息沟通是以单线、按顺序进行的,即层层往下传递。轮式的信息是经由中心人物向四周多线传递的,显然传递层次少。Y式除了有一位成员位于沟通网络的中心外,与轮式基本一样。环式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同时与两侧的人沟通,大家地位平等,无领导或中心人物,因而层次也不多。全通道式虽然所有成员都能进行相互的不受限制的信息沟通与联系,但层次差异不明显。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此题对分权概念及其含义要深刻理解。但此题的重点在于考查五种沟通形态特点的比较,即哪一种沟通方式是逐层传递的,与分权的形式是相对应。 71.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构成信息双向沟通的重要一步是: A传递 B接收 C译码 D反馈 【相关知识】沟通的基本概念与过程

【试题分析】沟通是信息从发送者传递到接受者的过程和行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发送者、接收者和所传递的内容。其具体的过程是:①信息,信息的发送者根据进行信息沟通的活动的目的,确定需要发送的信息;②编码,发送者将这些信息“翻译”成接收者容易理解的一系列符号,并使之尽量符合沟通媒体的要求;③传递,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收者;④接收,接收者接收这些符号;⑤译码,接收者将这些符号译成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⑥理解,接收者理解信息的内容;⑦反馈,通过反馈,发送者可以了解他所传递的信息是否准确无误地被接收者接收,从而构成信息的双向沟通。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不具有信息反馈的渠道的信息沟通为单向沟通。如回电传呼打出去后,对方并没回电,是否收到你是不得而知的。你可能有许多猜测:没收到?没电了?找不到电话?传呼台发错了???。所以,只有具有反馈渠道的信息沟通,才被称为双向沟通。因此,构成信息双向沟通的重要一步是反馈。

72.开拓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该公司高层管理者最近一直在讨论如何针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进行组织变革,挖掘企业潜力,创造竞争优势。但是,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全公司的员工似乎都知道了这个消息,而且在公司内越传越离谱。甚至传出公司要大量裁员的消息,致使全公司的员工都无心工作。公司高层管理者对于这种状况非常生气。认为这种通过非正式渠道传递小道消息的做法非常可恶。决定一定要找到彻底根除小道消息的方法。你对于他这种看法如何看待? A正确,只有正式渠道的消息才是正确和严肃的

B不正确,非正式渠道和正式渠道传播的信息不存在根本区别 C不正确,非正式渠道比正式渠道更加畅通灵活,根本不可能根除 D不正确,正确运用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作用,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 【相关知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试题分析】正式沟通是组织内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沟通方式,组织的信息沿组织结构所建立的通道流动。有三种基本形态:(1)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由上级直接向下级发布命令和指示。这种沟通方式在具有专制气氛的组织中尤为突出。(2)自下而上的信息沟通,信息按组织职权层次由下层向上层流动。通常存在于参与的和民主的组织环境之中。(3)横向交叉的信息沟通,是组织结构中处于同一层级之间或个人间的沟通。一般具有业务协调的作用。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组织途径之外的信息沟通方式,主要是通过个人之间的接触来进行的,比较灵活方便。其发挥作用的基础是组织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相当的程度上说,非正式沟通对于促进组织信息更快、更好、更全面地沟通有积极的意义。但要注意非正式沟通的负面影响。即信息扭曲,传递失真。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此题在于考查非正式沟通的积极意义。但要注意与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区别开来。

25

第五章 控 制

73.保证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投放是下述控制的基本目的:

A预先控制 B过程控制 C事后控制 D反馈控制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试题分析】前馈控制是在正式工作开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前馈控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所以通常亦称作预先控制。在工作正在进行中所施与的控制,叫做现场控制,也称作同步控制、同期控制或过程控制,现场控制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监督是按照预定的标准检查正在进行的工作;指导是管理者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商矫正偏差的措施。反馈控制是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故常称作事后控制。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资源要能合理投放,必须事先对所要投放的资源进行分配组合,即必须有一个计划。因此,这种工作显然是一种事前行为。(如果资源要重组,显然是事后行为。) 74.有人说,人的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这说的是:

A事后控制比事前控制更重要 B现场控制比事后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事后控制更重要 D现场控制比事前控制更重要 【相关知识】控制的基本类型——三种控制类型的优缺点

【试题分析】前馈控制的相对优点表现在:前馈控制是在事件发生之前实施的,可以防患于未然;现场控制是在行动过程中实施的,可以提高自控能力;反馈控制是在事件发生后实施的,结果已经出来,只能采取补救措施。从本题来看,对身体而言,“治”已经是结果发生;而“养”则是在过程之中。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此题的关键是对“治”和“养”的含义要能明确区分,并对二者的先后顺序要搞清楚。 75.某商场经理为了提高商场的服务质量,聘请有关专家在售货现场对销售人员的售货进行指导,这是一种:

A现场控制 B预先控制 C事后控制 D前馈控制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试题分析】前馈控制是在正式工作开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前馈控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所以通常亦称作预先控制。在工作正在进行中所施与的控制,叫做现场控制,也称作同步控制、同期控制或过程控制,现场控制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监督是按照预定的标准检查正在进行的工作;指导是管理者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商矫正偏差的措施。反馈控制是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故常称作事后控制。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在现场进行指导,很显然是现场控制。从语词从含义上均能一目了然。 76.控制工作的第一步是:

A采取矫正措施 B鉴定偏差 C衡量实际业绩 D确定控制标准

【相关知识】控制工作过程——控制工作的基本步骤——制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情况、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

【试题分析】标准是对工作预期成果的规范,计划与标准都是按组织目标的要求编制的,并以实现组织目标为目的。由于控制的目的是确保计划的实现,所以控制工作必须围绕计划这个中心予以设计并展开。从逻辑上说,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是制定计划。但一般来说,不能完全用计划来代替标准进行控制。因此需要确定专门的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情况是依据标准衡量、检查工作的实

26

际执行情况,以便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这是控制工作的中间环节,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对实际工作衡量之后,就应将衡量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若有较大偏差,则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矫正措施;如果没有偏差也应分析原因,以便积累经验。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此题属于识记型题目,记住控制的基本步骤并对号入座即可。 77.控制工作的最后一步是:

A采取矫正措施 B鉴定偏差 C衡量实际业绩 D确定控制标准

【相关知识】控制工作过程——控制工作的基本步骤——制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情况、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

【试题分析】标准是对工作预期成果的规范,计划与标准都是按组织目标的要求编制的,并以实现组织目标为目的。由于控制的目的是确保计划的实现,所以控制工作必须围绕计划这个中心予以设计并展开。从逻辑上说,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是制定计划。但一般来说,不能完全用计划来代替标准进行控制。因此需要确定专门的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情况是依据标准衡量、检查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以便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这是控制工作的中间环节,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对实际工作衡量之后,就应将衡量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若有较大偏差,则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矫正措施;如果没有偏差也应分析原因,以便积累经验。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此题属于识记型题目,记住控制的基本步骤并对号入座即可。 78.有效控制的及时性原则是指:

A快速地提供控制所需要的信息 B及时准确地提供控制所需要的信息 C尽可能地提供控制所需要的信息 D都不是

【相关知识】有效控制的原则——控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试题分析】信息的及时性是指信息的获取和发布要能在行动之前完成,或者说在方案实施之前提供,即时效性。它有两层基本涵义:一是信息的收集要及时,对那些无法追忆和和不能再现的重要信息,如果没有及时记录和收集事后便很难再获取。二是信息本身对行动方案所起的作用要及时,即信息的加工、检索和传递工作要及时。如果信息不能及时提供给各级主管人员及相关人员,信息的使用价值就会丧失。如果收集和传递不及时,偏差便得不到及时纠正特别是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时采取的矫正措施不仅不能产生积极作用,反而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信息的准确是指信息所表现的形式如数据是否有误,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等。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此题是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中的一条,既可通过识记也可通过理解来把握。关键是对“及时”这一概念要能真正理解记住。

79.现场控制具有指导的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但也有不少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除了:

A容易受到管理者的时间、精力和业务水平的制约 B它的应用范围较窄

C在实施矫正措施之前偏差就已产生 D容易在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心理上的对立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现场控制的弊端

【试题分析】现场控制具有指导的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但是,现场控制也有很多弊端:首先,运用这种控制方式容易受到管理者的时间、精力和业务水平的制约;其次,现场控制的应用范围较窄,计量工作容易进行现场控制,非计量工作就很难进行现场控制;再次,现场控制容易在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对立情绪,伤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此题主要考查现场控制的弊端的几个表现,是一道识记型题。C项是事后控制的弊端。因此熟练掌握三种控制类型及其优缺点,是准确选择的关键。

27

80.关于控制标准,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建立的标准应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B建立的标准应该是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 建立的标准应有一定的弹性 D建立的标准应代表目前的最高水平 【相关知识】控制标准的实质和要求——控制标准需要满足的特性要求 【试题分析】制定控制标准是控制工作的起点,而控制标准的有效性需满足以下基本特性的要求:(1)简明性。对标准的量值、单位、可允许的偏差范围要有明确说明;(2)适用性。建立的标准要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要对每一项工作的衡量都明确规定具体的时间幅度和具体的衡量内容与要求;(3)建立的标准应尽可能地体现协调一致、公平合理的原则。控制标准适用于每个组织成员,一视同仁,不允许有特殊化;(4)可行性。标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使绝大多数员工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5)可操作性。标准要便于对实际工作绩效的衡量、比较、考核和评价;(6)相对稳定性。建立的标准既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又要既有一定的弹性;(7)前瞻性。佳丽的标准既要符合现时的需要,又要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有效控制的实施应根据组织所具有的实力与组织成员所具备的实际能力来进行。“目前最高水平”无论是国内最高水平还是国际最高水平,都不可能是每一个组织所能达到的,也不是每一个组织成员都能达到的。如销售员销售收入200万,可能只是个别销售员能达到。 81.控制的构成要素包括:

A控制标准、信息储存、矫正措施 B控制标准、偏差信息、矫正措施 C控制标准、信息收集、信息反馈 D控制标准、信息储存、信息反馈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过程与要素

【试题分析】任何一项控制工作,都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构成要素:①控制标准。这是控制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是检查和衡量实际工作的依据和尺度。②偏差信息。这是指实际情况或结果与控制标准之间产生偏离的信息,如果没有或无法得到这方面的信息,那么就无法知道是否应采取纠偏措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采取纠偏措施,控制工作便无法继续开展,③矫正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偏差,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控制标准、偏差信息和矫正措施是控制工作的三项基本构成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决定了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它们是实施有效控制的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此题可通过理解性方式来把握,也可通过识记方式来把握。

82.在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建立标准。关于建立标准,下列四种说法中哪一种有问题?

A标准应该越高越好 B标准应考虑实施成本 C标准应考虑实际可能 D标准应考虑顾客需求 【相关知识】控制标准的实质和要求

【试题分析】控制标准的实质和要求——控制标准需要满足的特性要求 【试题分析】制定控制标准是控制工作的起点,而控制标准的有效性需满足以下基本特性的要求:(1)简明性。对标准的量值、单位、可允许的偏差范围要有明确说明;(2)适用性。建立的标准要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要对每一项工作的衡量都明确规定具体的时间幅度和具体的衡量内容与要求;(3)建立的标准应尽可能地体现协调一致、公平合理的原则。控制标准适用于每个组织成员,一视同仁,不允许有特殊化;(4)可行性。标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使绝大多数员工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因为建立标准的目的,是用它来衡量实际工作,并希望工作达到标准要求,所以,控制标准的建立必须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能力、使用的工具等。如果标准过高,人们将因根本无法实现而放弃努力;如果标准过低,人们的潜力又得不到充分发挥。具有可行性的控制标准,应该要保持挑战性和可达性的平衡。(5)可操作性。标准要便于对实际工作绩效的衡量、比较、考核和评价;(6)相对稳定性。建立的标准既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又要既有一定的弹性;(7)前瞻性。佳丽的标准既要符合现时的需要,又要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

28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常识性问题的理解。显然,任何标准都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83.管理控制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A建立控制标准→分析差异产生原因→采取矫正措施 B采取矫正措施→分析差异产生原因→建立控制标准 C建立控制标准→采取矫正措施→分析差异产生原因 D分析差异产生原因→采取矫正措施→建立控制标准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过程与要素

【试题分析】管理控制的工作过程,一般由以下三个方面的步骤组成:①制定控制目标,建立控制标准。这是控制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是检查和衡量实际工作的依据和尺度。②衡量实际工作,获取偏差信息。这是指实际情况或结果与控制标准之间产生偏离的信息,了解和掌握偏差信息,是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或无法得到这方面的信息,那么就无法知道是否应采取纠偏措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采取纠偏措施,控制工作便无法继续开展,③分析偏差原因,采取矫正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偏差,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控制标准、偏差信息和矫正措施是控制工作的三项基本构成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决定了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它们是实施有效控制的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A

【解题点拨】此题属于识记型试题,可按一般的逻辑顺序来加以理解和记忆。 84.“亡羊补牢“是一种:

A现场控制 B预先控制 C反馈控制 D前馈控制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试题分析】前馈控制是在正式工作开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前馈控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所以通常亦称作预先控制。在工作正在进行中所施与的控制,叫做现场控制,也称作同步控制、同期控制或过程控制,现场控制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监督是按照预定的标准检查正在进行的工作;指导是管理者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商矫正偏差的措施。反馈控制是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故常称作事后控制。“亡羊补牢”是一种事后行为,因此属于反馈控制。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亡羊补牢”的基本含义,然后才可与几种控制类型进行对比。 85.控制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B改善组织的外部环境 C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D保证组织不出现偏差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目标

【试题分析】在现代管理活动中,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限制偏差的积累。一般来说,任何工作的开展都不免要出现一些偏差。虽然小的偏差和失误不会立即给组织带来严重的损害。但偏差积累放大后最终就有可能对计划目标的实现造成威胁,甚至酿成灾难性的后果。二是适应环境的变化。组织计划和目标在制定出来以后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才能实现。在这段实施过程中,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内外环境不仅会妨碍计划实施进程,甚至影响到计划本身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因此需要构建有效的控制系统以帮助管理人员对变化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做出正确有力的反应。管理控制无论是着眼于纠正执行中的偏差还是适应环境的变化,都是紧紧围绕组织目标进行的。也就是说,管理控制总是受到一定的目标指引,服务于达成组织特定目标的需要。控制工作的意义就体现在:它通过发挥“纠偏”和“适应”两方面的功能,促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其根本的目标。

29

【参考答案】C

【解题点拨】在解题过程中,应该通过理论的学习来掌握和运用控制的基本目的。控制究竟是为什么?财务控制是为了限制资金的超额使用;时间控制是为了按期完成预定目标;物资控制是为了节约成本等等。这些都是组织的个别目标或总体目标。由此很自然地就得出:控制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86.某公司总经理在决定开辟新的市场前,派出相关人员到市场上进行现场调查,这是一种: A预先控制 B现场控制 C事后控制 D过程控制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试题分析】前馈控制是在正式工作开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前馈控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所以通常亦称作预先控制。在工作正在进行中所施与的控制,叫做现场控制,也称作同步控制、同期控制或过程控制,现场控制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监督是按照预定的标准检查正在进行的工作;指导是管理者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商矫正偏差的措施。反馈控制是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故常称作事后控制。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根据定义,正在进行中所实施的控制,称作现场控制。因此本题答案比较明确。 87.传统的控制方法大多属于:

A过程控制 B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事后控制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试题分析】前馈控制是在正式工作开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前馈控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所以通常亦称作预先控制。在工作正在进行中所施与的控制,叫做现场控制,也称作同步控制、同期控制或过程控制,现场控制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监督是按照预定的标准检查正在进行的工作;指导是管理者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商矫正偏差的措施。反馈控制是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故常称作事后控制。 【参考答案】D

【解题点拨】事后控制又叫成果控制、反馈控制等。所谓传统控制方法,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事后诸葛亮”。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组织活动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由于这种控制是在组织活动过程结束以后进行的,因此,不论其分析如何中肯,结论如何正确,但对于已经形成的结果来说是无济于事的。它们无法改变已存在的事实。成果控制的主要作用甚至说是唯一的作用,是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计划制定和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 88.及时纠正工作中发生的偏差是下述控制的基本目的:

A预先控制 B现场控制 C事后控制 D前馈控制 【相关知识】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试题分析】前馈控制是在正式工作开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前馈控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所以通常亦称作预先控制。在工作正在进行中所施与的控制,叫做现场控制,也称作同步控制、同期控制或过程控制,现场控制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监督是按照预定的标准检查正在进行的工作;指导是管理者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商矫正偏差的措施。反馈控制是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故常称作事后控制。 【参考答案】B

【解题点拨】指导下属的工作,培养下属的能力,是每一个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在某种情况下还要求管理者亲临现场进行指导,这样可以使上级有机会当面解释工作的要领和技巧,纠正下属作业的错误方法与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g2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