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20课《有的人》优秀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2-30 20: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的人》教学设计

希望小学 李红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初识鲁迅”一组课文的学习,你觉得鲁迅是个怎样的人?(关心人民疾苦、为劳动人民着想。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是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把我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十三年后,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课。齐读课题《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2、写作背景

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中国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

1

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心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和崇敬,写下了《有的人》这首诗。

二、朗读诗歌,思考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诗。

2、学生听范读,纠正读音,注意容易读错的字。 3、教师范读,学生画节奏、重音。 5、学生齐读诗歌。 6、思考:

1、文中写了几种人? (文中写了两种人)你是怎么发现的?(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

2、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请2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两种人(一个读前一种,一个接着读后一种)。分小组读两种人。 3.这两种人,分别指那两种人?(每节诗前两句都是指反动统治者、压迫残害老百姓的人。)(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关心老百姓、为人民利益着想的人。)

4、其实这两种人是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他们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引导学习第一小节。

学生读第一小节,抓住2个“活”和2个“死”。

前一句的是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活”只是躯壳活者,但他们是行尸走肉、虽生犹死(板书),所有说已经“死”了,这种人生命毫无价值,活着遭人鄙视、痛恨。

后一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鞠躬尽瘁,

2

死而后已、虽死犹存,板书)他们的“死”,是指生命不存在了,但是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所有“活者”,这种人是崇高的、受人爱戴、敬仰、歌颂的。

学生齐读第一节。

小结理解诗文方法:抓重点词句、感悟内涵、领悟表达(副板书)

三、学生自渎诗歌,理解2、3、4、5、6、7节诗句。 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压迫、欺负老百姓的本性。“呵,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了有力地讽刺;对于鲁迅先生,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刻画了鲁迅先生关心百姓疾苦、为民着想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3、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刻”体现了反动统治者像强行让人民永远记住他们。他们行为多么讽刺。可笑。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鲁迅的散文诗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题辞》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

3

腐。”(课件展示)

这里表现了鲁迅把自己的生献给革命事业的高贵品质。 4、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这里指反动统治者活着就会镇压、残害老百姓,遭人憎恶。而像鲁迅这样的人智慧为人民着想,他们活者能让人民过得更好、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5.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人民要推翻反动派,打倒反动派,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人,人民活在人们心间。 6.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早已臭名昭著。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这里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的无比崇敬和爱戴之情

7.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反动统治终将会灭亡,而像鲁迅一样为百姓谋利益的人,人民永远敬仰他、爱戴他、

4

四.诗文中写了2种人。作者写这两种人采用什么写法?(对比)板书:对比

这两种人阶级立场不同,对比很鲜明。所以作者采用对比的写法。 请找出文中具体运用对比的手法的地方。 1、每一小节前后两句话构成对比。 2、第二小节和第五小节构成对比。 3、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构成对比。 4、第四小节和第七小节构成对比。

从作者对比的写法中,我们来看看,人们对于两种人,态度又有何不同呢?

四、人们对于两种人,态度又有何不同呢,我们找到对应的小节。

第二小节和第五小节构成对比。 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构成对比。 第四小节和第七小节构成对比。 师生对读,分组对读,男女对读。 五、领悟诗歌主旨

藏克家写这首诗不只是写对鲁迅的怀念,还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六、拓展延伸

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5

把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刻苦努力,发奋图强、将来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g1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