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制造的一点思考

更新时间:2023-12-08 20: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中国制造的一点思考

【摘要】2013 年4 月,全球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德国汽车、机械、电子制造业中心

汉诺威召开。会上,德国“工业4. 0 工作组”公布了研究成果报告《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 关于实施“工业4. 0” 战略的建议》,目的是希望为德国的工业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两年后,2015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之列。有人甚至把《中国制造2025》称作是中国版的工业4.0。但是中国究竟值处于何种背景下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呢?未来的10年里,中国的制造业又将何去何从呢?

关键词: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工业4.0;转型。

引言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制造行业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制造业不得不开始漫长的转型之路,从粗犷性的低端生产转向更加具有技术含量的高端制造。

一、 中国制造也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同时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为整个国家的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力量,制造业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领域。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的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到GDP的35.85%。013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达到20.8%,连续四年保持了第一的位置。在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其中制造业56家,占比超过50%,,数量仅次于美国。

二、中国制造存在的问题

这些就是中国取得的成绩,我们目前其实已经是一个制造大国,但是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我们的制造业主要还是集中在比较低端的加工领域。我们很容易发现标记“中国制造”的商品,但是很少见到“中国创造”的创造的商品。所以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从一个制造大国到一个“智造强国”的转变。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实现这样的转变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了解我们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① 中国企业的R&D力度较小。我国的R&D投入力度虽然在2008-2012年之间都在逐年的增长,但是与发到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2012年,中国的R&D投资总额为10298.4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13年,中国的R&D投入占GDP2.08%首次突破2%。这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突破,表示我们在科研经费方面的加大的投入的力度。但是相比于其他国家还是相对较低的。比如德国在2008年就已经实现2.69%的R&D投入。所以虽然,我们逐年在增加投入,但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科研投入力度还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应该继续在这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但是还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的R&D投入主要是用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就是中国的铁路,中国经历了一个引进国外技术,并且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然后再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花费了很多的费用。但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经费是被用到技术引进的过程中,真正投入到科研研发的经费就相对少。所以我们的制造业的科研力量还是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技术就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了,所以很多的公司还是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创新的能力不足。小一些的企业甚至不会投资到科研中,因为科研是一个需要高投入,但是很可能没有回报。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能力去进行科研的投资。或者说这与他们的利益不符合。

② 中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缺乏。中国制造也起步比较晚,积累不够,而且缺乏创新能力,关键技术依赖于国外的企业,自身发展受制于人。很多的企业大量关键的零部件、系统软件和高端装备基本是依赖于进口。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80%的芯片依赖于进口,芯片市场主要被英特尔、三星等巨头垄断。芯片曾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进口总额超过原油。

但是,为什么我们有很多的科研院所,有很多的高校,却没有产出很多的应用于工业的科研成果呢?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首先是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束缚了科研人员的发展和研究。科研人员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不会放开手脚去做研究,而是比较功利的为了评价而去做科研。另外,高校和企业没有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得学校的很多研究其实和社会的需

要脱节,或者高校的科研成果没有及时的转化为产品,变成生产力。我们国家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仅为10%,与发达国家的40%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建立良好的、有效的转化机制。比如清华大学机械系在天津建立了高端装备研究院,主要就是做科研成果转化的,这就是产学研结合的模式。

③ 国际知名品牌还比较少。从总量来说,我们确实有一些优势。但是从质量、和附加值来看,一些比较好的品牌还是主要被外资控制。其实,这里面可能反应出了很多问题。首先,影响质量的问题,还是受到科研投入的一些影响。另外,笔者认为主要是整个社会浮躁的市场氛围导致的,企业没有“工匠精神”,只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在2014年,在世界500强中,我国内地仅29个品牌入选,远远低于美国。

④ 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差距比较大。目前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是工业继续发展的一个方向,即从2.0,3.0迈向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的4.0时代所必不可缺的基础。然而,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信息化程度差异大。石油、钢铁等产业信息化程度相对来说高一些,而一些轻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较低,国有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较高。我们看到,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还需要一个更加长足的发展,需要国家为企业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和基础设施。

⑤ 中国的制造业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表现在一方面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等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毋庸置疑,这些产业为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创造了很多的经济价值。但是如果,我们的力量都主要集中在这几个行业中那么我们其他领域,比如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就会得不到发展的空间。目前,资源消耗型、生产经营粗放型、劳动密集型还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基本的格局。整个产业的不合理,甚至是畸形,导致了整个制造行业的转型很难,有很多的阻碍和阵痛,使得我们的升级缓慢,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的是,我们国家已经在积极的探索转型的道路。比如东三省重工业基地,积极的探索除了钢铁产业之外的环境友好型发展致富道路。比如果林经济、第三产业等等。

⑥ 资源利用率低,节能减排的任务量较大。长期以来,我国的制造业主要是依靠资源能源等要素的投入来实现企业的扩张,推动制造业的发展,但是这就导致了一些问题。据201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很多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在单位产量上,我们的能耗比别人的多,成本自然就会更加高。同时由于我国之前的粗放式的发展,也导致了污染严重等问题,给国家的节能减排加大了难度。

⑦ 由于我国主要是中低端的制造业产业,附加值比较低,导致了制造业的利润比较低,很多的企业不愿意投资制造业,而是主要的投向了一些概念股。使得流入制造业的资金有限,无力发展高端的制造业。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中了。

⑧ 劳工工资上涨。前期我们有很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很多的廉价劳动力,这也是很多外资企业,前几年为什么会乐意在中国投资,在中国进行产品组装的原因,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有很多的劳动力。但是,近几年以来,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在逐年的上升,2003-2013,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工资几乎翻了两番。考虑到无价也在上涨的因素,我们国家的劳动力实际工资至少增长了一倍。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之前图着我们廉价劳动力的外资公司的利润空间就受到了挤压,很多公司开始布局东南亚一些国家,因为他们的劳动力成本比我们要低,在组装等等低端的产业有更多的优势。

二、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

针对这些情况,中国政府及时的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措施,希望能够在2025年跻身制造业发达国家的行列。

首先有学者把中国制造2025概括为:

一个使命。促进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进程。

一条主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改造提升中国制造业。

两大方向。促进中国制造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两大任务。不仅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要注重利用高新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三大愿景。希望通过持续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四大转型。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十大领域。“中国制造2025” 确定了10个重点领域,包括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通过推进10 大领域的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

总结一下,主要就是推动中国制造向着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集中力量,争取能在十大领域取得一些重大的,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去汲取制造业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教训,但是因为我们自身制造业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我们还是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发展。我们应该要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加快制造业行业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制造2025对垒德国工业4.0》陈渊源吴勇毅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对比与启示》李金华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贺正楚潘红玉 《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郭朝先王宏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du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