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更新时间:2023-09-22 01:27: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复印期号】200810 【作 者】钟坚

【作者简介】钟坚,深圳大学教授,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深圳 518060)

【正 文】

“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特区。”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罕见奇迹。”“深圳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对全国作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惊人的,确实值得大书特书。”[1]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和总结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一)改革开放局部推进与初创奠基时期(1978-1985)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9年2月,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建设规划的报告》,要求深圳、珠海在3-5年内“建成对港澳的出口商品基地、吸引港澳游客的游览区和新型的边防城市”。1979年7月,中央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标志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正式诞生。

按照中央和广东省的部署,先集中力量把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好,深圳起步最早。一是开始城市基础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1979年率先建设蛇口工业区,1980年开始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罗湖和上步城区,建设蛇口、赤湾、东角头、妈湾等港口;开发建设一批工业区,引进一批外资和先进技术,工业开始起步;建设深圳大学、图书馆等八大文化设施,文化事业开始起步;制定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改善特区管理体制,制订有关配套法规。二是以市场为取向,以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在工资制度(1979)、基建体制(1980)、劳动用工制度(1980)、价格体制(1982)、企业体制(1983)、劳动保险制度(1983)、干部人事制度(1982)以及政府机构(1981)等方面进行改革。三是在对外开放方面,创办蛇口工业区(1979),开放沙头角(1983),先后开放文锦渡(1978)、蛇口码头(1981)、梅沙(1984)、沙头角(1984)、赤湾(1984)、大亚湾(1985)等口岸;开放金融业,引进一批境外银行。四是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3)等理念,创造三天建成一层楼的“深圳速度”(1984)。这一时期主要是局部改革、单项突破,以开放促改革。这些改革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为特区对外开放和建设扫除了一定障碍,并对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经济特区,指出,经济特区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3](P51-52)

(二)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与经济转型时期(1986-1992)

1985年8月,邓小平指出:“我们特区的经济从内向转向外向,现在还是刚起步,所以能出口的好的产品还不多。只要深圳没有做到这一步,它的关就还没有过,还不能证明它的发展是很健康的。不过,听说这方面有了一点进步。”[3](P133)1986年初,

国务院召开中央特区工作会议,要求深圳特区把工作重点由过去的铺摊子、打基础转到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上来,坚持“以工业为主、工贸技结合、综合发展”,努力发展成为一个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特区。1986年开始,深圳特区进入一个发展外向型工业经济和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经济改革的新阶段。

在对外开放方面,一是利用外资兴建赤湾港、蛇口港、东角头码头、蛇口油库、市话工程、沙角B电厂、华侨城(1986)、大亚湾核电站(1987)和广深高速(1987)等一批基础设施。二是利用境外资本和技术积极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三是积极开展同内地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建立一大批内联企业,弥补资金、技术、人才的不足。四是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创建科技工业园(1985),开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五是创建沙头角(1987)、福田(1991)两个保税工业区,促进外向经济发展。六是组建一批外贸骨干企业,积极发展转口贸易和远洋贸易。七是开放妈湾码头(1990)、皇岗口岸(1991)和盐田港口岸(1992)、深圳机场通航(1991)。通过一系列开放措施,迅速形成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1987年,出口贸易大于进口贸易,扭转逆差局面。1988年,出口总额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1992年开始,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1987年,邓小平说:“最近深圳技术比较高的产品可以打入国际市场。开放政策的成功就要看这一点,这是真正的成功。”[2](P1191)

第二,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加快特区发展和外资引进,中共深圳市委提出特区改革从局部改革转向全面改革,从单项改革转向系统改革,从初步改革转向深入改革,要逐步向配套、综合、全面方向发展。一是率先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1986),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987),实现企业承包制、股份制,推行产权转让和破产等。二是改革金融体制,建立多层次、开放型的金融市场。包括又引进一批外资银行(1986),创办招商(1987)、深发展(1987)等区域性股份制银行;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节中心(1988);建立有色金属期货市场(1991);公开发行股票(1987),建立证券交易所(1990)。三是突破国有土地传统管理体制,首次进行土地公开拍卖(1987)。四是改革住房制度(实行商品房、微利房、福利房制度),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1988)。五是机构调整和公务员制度试点改革(1988)。六是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86)。这一阶段主要是配套改革、全面推进,旧体制的框架基本被打破,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1988年,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这一时期,深圳经济开始起飞,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本地生产总值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1987年突破50亿元,1989年突破100亿元,“四个窗口”作用进一步加强。1992年春,邓小平再次视察深圳经济特区,指出“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3](P372)同时,也发生1988年的“蛇口风波”、1992年的“股票风波”等重大事件。 (三)增创新优势与跨越式发展时期(1993-2002)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由过去主要依赖中央赋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素质,增创新优势。1994年,江泽民视察深圳经济特区时重申:“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经济特区不仅要办下去,还要办得更好”。1995年,江泽民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为此,中共深圳市委实施战略调整,提出“三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特区发展从主要依靠特殊政策向提高整

体素质、增创新优势转变。同时,提出以“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增创体制创新、扩大开放、产业升级、城市功能、依法治市新优势,把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在体制改革方面,深圳提出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行了大胆探索。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二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体制(1992)。三是完善所有制结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003)。四是深化商贸体制改革,创新金融业务和制度,建立外汇经纪中心(1994),建立产权交易市场(1993),发展技术市场(1993),培育创业投资市场(2002)、完善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五是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或取消审批核准事项,1998),推进财政体制改革(1996)、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1998)、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2001),加强信用体系建设(2002),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六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1997)、推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2002)。七是对社会保险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相继实施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1992)和工伤保险制度(1993),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改革试点(1995)。八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包括深化机构改革,实施九个法定化(2001)。九是推进公职人员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1993)。十是推进基层民主建设(1993)、司法体制改革(2001)和建设反腐保廉预防体系等。

在对外开放方面,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层次、水平,努力与国际惯例接轨。一是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和产品技术含量,优先引进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引进香港和记黄埔建设盐田港(1993)、开放盐田港口岸(1992)、开放深圳机场口岸(1993)、利用外资外技建设大亚湾核电站(1994)。二是建立外商投资服务中心(1995)和外商投诉中心(2001),率先对外商和外籍人实行国民待遇(1996),提高对外商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三是深化口岸体制改革。按国际惯例推进口岸体制重大改革,进一步简化查验手续(1992);文锦渡、皇岗、沙头角口岸实行统一报关,提供一条龙服务(1994);皇港口岸试行24小时通关,实行集中报验(1994);到港旅游的外国人到深圳72小时免签(1994);口岸实行查验方法改革,取消进出车辆通道申报查验环节(1995)。四是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和水平,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五是积极推进深港投资与贸易合作、基础设施和口岸合作(盐田港扩建、深圳河治理等)、金融服务业合作(1997年深圳高速在香港上市、2002开通港币支票双向结算业务、外币即时支付)、旅游合作(2001实施144小时便利措施),等等。 这一时期,深圳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现代金融业异军突起,成为三大支柱产业,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大幅提升。经济继续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长速度,本市生产总值连续实现1000亿元(1994)、2000亿元(1998)、3000亿元(2002)的跨越,仅“十五”期间就累计向中央财政上交366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同时,发生1993年清水河大爆炸、1995年特区前途问题大讨论等重大事件。

(四)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时期(2003-)

进入新世纪,深圳发展面临着土地、能源、人口、生态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的问题。2003年,胡锦涛视察深圳,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2003年,中共深圳市委提出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目标。2005年,提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标。先后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在深化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推进社会和文化领域的体制改革。一

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将能源集团、水务集团、燃气集团、公交集团、食品总公司等市属国有企业部分股权转让,初步实现国企产权多元化(2003);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面履行起管人、管事、管资产的职责(2004),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2006),力争实现企业经营机制与市场全面接轨。二是全面推进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006)。三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成立行业协会服务署(2004)、改革办公室(2005)和市政府服务大厅(2004),推行电子政务等,改革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制度(2006),加快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四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行政建制的城市(2004)。五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组建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发行集团,举办文博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2004)。六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行雇员制和职员制(2005)。七是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八是深化社会管理体制(2004)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出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2006),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等等。 在对外开放方面,一是利用产业配套优势和优良的环境,吸引更多世界著名大公司、大项目和跨国公司的核心制造环节、研发中心、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等落户深圳,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二是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链的高端项目,加大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招商力度,稳步推进商贸、金融、物流、电信和专业服务等领域的对外开放。三是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在扩大美国、欧盟、日本市场的同时,加大俄罗斯、中东、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从事工程承包、与国外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四是继续推进深港合作,签订深港“1+8”合作协议(2004)、“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2007)和深港“1+6”合作协议(2007),开放深圳湾和福田口岸(2007),加快在跨境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口岸通关合作、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服务业、旅游、机场、教育科技等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珠三角、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加快落实CEPA和“9+2”合作框架的有关内容,最大限度地扩大深圳发展的腹地和空间。 二、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

第一,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深圳速度”。1979-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从1.96亿元增长到6765.41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年均增长31.20%;人均生产总值从606元增长到79221元(折合10628美元),居第一,年均增长17.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0.59亿元增加到1345.00亿,年均增长29.40%;工业增加值从0.23亿元增长到3270.05亿元,居第三,年均增长39.75%;贸易进出口总额从0.17亿美元增长到2875.33亿美元,居第一,年均增长38.34%;出口总额从0.09亿美元增长到1684.93亿美元,连续15居年第一,年均增长38.81%;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从0.17亿元增长到658.06亿元,居第三,年均增长31.70%。2007年上划中央财政2112亿元。深圳创造了世界罕见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速度。 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深圳的三大产业结构为0.1:50.9:49.0,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最高、出口最多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4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产值7598.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6.89%,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占58%以上。以物流、信息、金融、文化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2007年,金融业增加值750亿元,占GDP比重为11.6%;物流业实现增加值654.22亿元,占GDP比重为9.67%。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新闻出版业、广告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业、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等一批骨干文化产业,其中印刷、媒体、文化旅游等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7%。与四大支柱产业相配套,举办“高交会”、

“金博会”、“物博会”、“文博会”,产生重要影响。内源经济发展迅速,产生一大批像华为、中兴、招商、腾讯等本土知名企业,拥有“中国名牌”76个,“中国世界名牌”3个。

第三,经济外向型发展成效显著。2007年,贸易进出口总额2875.3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684.9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3.8%,占广东省出口总额的45.6%,连续15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深圳投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6984个,世界500强企业有148家落户深圳,累计合同外资631.38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74.31亿美元。接待过夜海外游客831.3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6.23亿美元。截至2006年底,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367家,累计投资近15亿美元,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1.33亿美元。同时,不断加强与香港、珠三角区和内地省市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四,自主创新方面再创深圳奇迹。1992年来,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46.5%,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30%以上。中兴、华为已经成长为跨国经营的自主创新龙头企业,腾讯、朗科、迈瑞等中小创新型企业成为相关领域的行业龙头,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7.66万人,700多个研发机构,其中外商投资的研发中心有近70家,研发经费支出221.87亿元。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90%以上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2007年深圳专利申请量达35808件,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二;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9198件(专利授权量15552个),占申请总量的53.6%,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占广东省71.9%。国外专利申请大幅增长,PCT国际专利申请2480件,占全国总量的45.9%,已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

第五,城市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深圳已成为一座功能完备、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深圳是全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有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836万人次,为我国第四大空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110万标箱,连续7年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枢纽港。罗湖口岸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客运口岸,皇岗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货运口岸,盐田港是全国第一大集装箱港区。固定电话用户507.7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94万户;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电话)221部。建成区面积719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0%。城市污水处理率65.2%,主要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98.11%,自来水普及率99.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1.76%。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和“艾伯克隆比爵士荣誉奖”。 第六,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2007年,年末常住人口861.55万人,其中户籍212.3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870.21元,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752.87元,城镇恩格尔系数32.5%,年末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4.47平方米。全市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年末493.9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79.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80.5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经验与启示 深圳经济特区面积虽小和建设时间虽短,但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息息相关,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透过深圳经济特区28年的成功实践,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经验与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du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