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建互联网思维新解

更新时间:2024-02-22 04:40: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条、 商业的民主化

老杜新解:互联网其实有一点核心就是“推倒暴力”,中国有几个比较垄断的行业,比如说电信移动,于是微信出现了;比如说国有银行,于是余额宝出现了;比如出租车公司,于是滴滴和快的出现了,其实微信是什么?余额宝是什么?滴滴和快的又是什么,只是一个APP罢了,但是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就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中推倒暴力的民主化思维在起作用。

  第二条、 销售空间被重新定义

老杜新解:我们现在想,如果现在让你跑一公里以上的路去买个东西,你一般就不会去买了,所以原来的销售空间是商场,是超市,而现在的销售空间是要送到门口,所以李宁不行了,沃尔玛不行了,连万达都在转型,这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力量。

  第三条、时间去哪了?

老杜新解: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哪家企业的微博运营团队是7*24小时工作的?我们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在用户下班的时候,其实才开始上微博,而这个时候很多企业的微博运营人员已经下班了,用户找不到他们了,而我们就很懂得抓住用户的碎片化时间,我的运营人员,往往实力强的是做晚班的,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第四条、辛亥思维而非甲午思维

老杜新解:很多传统企业总是抱着自己原先的方法,渴望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改善,最终就成为了因循守旧,无法实现变革,最终改善的目的也无法达到。为什么一些出生就是互联网基因的小企业容易成功,因为没有包袱,敢于革命。

  第五条、内容思维而非产品思维

老杜新解:我们看到很多电商网站,企业都基本不做装修,放几张产品图,加一个联系方式就算完事。很多商家对于这种逻辑还振振有词,认为自己产品有竞争力,而在互联网时代,要有总编辑的内容思维,要重视内容塑造,杜子健举了一个例子,自己写了一篇文章一晚上在微博上就获得了4000元的打赏,这就是内容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变现的实例。

  第六条、读者思维而非消费者思维

老杜新解:很多企业总是在研究目标消费者,其实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所谓的目标消费者,只有读者,他们之所以喜欢你的内容,所以关注你,也是为了经常看你的内容,而这些读者他们也有各种消费的需求,当他们对你的内容长期产生兴趣的时候,自然也会对你的产品产生兴趣,所以千万不要把消费者当作消费者才是互联网思维的逻辑。

  第七条、客场思维而非主场思维

老杜新解:杜子健说,很多企业在推广产品的时候,总是我怎么样,认为自己的优势足以得到用户的关注,而在互联网时代,你所处的环境永远是客场,你必须以客场思维来运作,考虑到你身边的用户未必一定要支持你的,反而能够做得更好。

  第八条、媒体思维而非品牌思维

老杜新解:很多企业都说要搞品牌,其实是有牌无品,在互联网时代,其实兜售品牌没有太大的意义,品牌也不会成为吸引消费者的理由,没有人会因为你是七匹狼而多在网上看你几眼。用内容去吸引读者才是最重要的,杜子健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在互联网上的一个页面,1-4秒跳出的,那基本就是垃圾内容,4-8秒的说明产生了兴趣,而8秒以上的基本都是购买行为了,这是杜子健和阿里高管聊下来的结果,很具有一定的说明性。

  第九条、快消思维而非老店思维

老杜新解:杜子健说,老店思维是代表传统的思维模式,我们以前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也就是旧的坏了我们才产品购买需求,而乔布斯就引领了改变,当我们想买IPHONE6的时候,我们的IPHONE5没坏,甚至IPHONE4都没有坏,但是我们还是会去买IPHONE6,这其实体现了互联网时代“以新革旧”的全新用户消费理念。

  第十条、去中心而非大中心新思维

老杜新解:在互联网上没有什么中心和边界,繁华和寂寥直说。像传统商业中需要一线城市和选繁华地段等问题,互联网上完全不需要考虑。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物流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哪里有卖商品的哪里就是中心,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永远是以人为中心。

  第十一条、兴趣思维而非需求思维

老杜新解:杜子健总结了一句经典语录:当需求成为不可选择的时候,需求决定市场;当需求成为可以选择的时候,兴趣决定市场。杜子健说,需求和兴趣是递进关系,你想买服装去店内的路上,驱动你的是需求,而当你进服装店的那一瞬间,你的需求就消失了,而最终决定你买哪件服装的是你对“好看”的需求,也就是兴趣。

  第十二条、管家思维而非营销思维

老杜新解:管家意味着主人就是用户。管家提供服务使主人满意并保证不会被辞退。而互联网上的管家思维就是让用户满意,杜子健说,许多女性带闺蜜去买衣服,其实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英明,肯定自己,而只有满意了女性才会去晒单,传播,把消费者当主人伺候好,以服务为核心才是王道。

  第十三条、关系思维而非公关思维

老杜新解:互联网把人们“联”在一起。用一个词来形容可以是–分享。我们应该先把读者变成朋友,然后才是消费者。关系在互联网中是很重要的思维,要意识到实在和朋友分享你的产品,而不是向客户推销你的产品。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更应该以私人沟通的方式进行解决,而不是公关回应和外交辞令的方式,这样反而更让用户厌恶。

  第十四条、转告思维而非推销思维

老杜新解:很典型的,微信中的“朋友圈分享”,就是读者帮你把产品或服务转告给他的朋友,然后再由他的朋友转告给他的朋友。如果我发现了一个好东西,我是不是应该告诉我的朋友,和他一起分享,转告思维能加强朋友间黏性和关系,而推销思维反而会疏远朋友关系。

  第十五条、信任代理而非承诺思维

老杜新解:其实互联网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任代理。例如你微博上关注的人,你就是因为信任他们才会关注并且转发他们给你提供的信息。所以,一个好的信任代理是至关重要的,他可以教给你很多东西,他发布给你的信息都是经过他筛选之后的精华,而你也必须做好别人的信任代理。让别人去帮你转发和转告。粉丝和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一旦打破,粉丝的爱意就会立刻变成恨意。

  第十六条、碎片思维而非板块思维

老杜新解:原来的报纸是板块思维,将很多东西整理好给用户看,以前学习的方式是看书,也是系统性学习,而现在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整块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不得不通过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所以互联网的内容也必须迎合用户碎片化时间的诉求。

  第十七条、做意见领袖而非行业专家

老杜新解: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专家没有太多的关注度,而实际上专家也是一个伪命题,没有哪个人是真正的专家,所以反而个人的个性,观点,人格在互联网时代表更加容易获得粉丝的关注,就像罗永浩凭借自己的魅力人格体能够将3000元的锤子手机卖得风生水起一样。

  第十八条、众筹思维而非批发思维

老杜新解:众筹其实有预售的概念,其实先将产品推出来,让大家预购买,等钱筹措的可以了,再把产品实现,其实也是参与感的另一种形式,小米其实就使用了众筹的思维,先通过样机进行预售,预售成功后在有订单的情况下再找供应商进行生产,其实就是众筹。

  第十九条、位置思维而非渠道思维

老杜新解:互联网的发展也带动了一系列位置顺应的经济,比如微信上的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小应用,还有现在的嘀嘀打车、快的打车等。这些都足以体现互联网上,渠道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位置已经越位而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用户的位置直接找到用户,也是P2P时代来临的体现。

  第二十条、90后思维而非60后思维

老杜新解:杜子健说,作为60后,以往我们是有集体荣誉感的,有很多考虑,当现在的90后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购物就是为了高兴,国家发展如何,政治形势如何,只要不影响到他,就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我们目前面对的是这样一群用户,自然要符合他们的思维逻辑。

  第二十一条、印象思维而非逻辑思维

老杜新解:杜子健的最后一条是留给我们自己思考的。在解读完20条思维之后,我更想表达互联网思维,那就是印象思维而非逻辑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印象营销,是那句“感知大于事实”的演变。是形象化塑造的营销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d6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