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电子教案(全集)

更新时间:2023-05-08 06: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课唯一的红军

教学笔记:

第1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出生入死,在枪林弹雨中谱写自己的

历史。在和平年代,他们仍然保持着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因此让我们来

学习军人中的《唯一的红军》。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查词典,掌握本课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汉字的意义和组合关系,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3.联系已学过的词语,会说话造句。

4.掌握词语例释里的词语。

教学重点及其处理

1.通过词语学习,掌握常用句型。

2.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现代汉语词典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对话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1.读词语

(个别读、齐读、纠正读音)

2.讲解词语

1.栋梁(名):比喻能担负国家重任的人。~之才国家~未来的~

2.腥味(名):

3.黏土(名):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养分较丰富、能保水、保肥,但通气透水

性差,耕种时需要改良。拉~

4.斑斑(形):形容斑点很多。血迹~

5.耙子(名):聚拢或散开柴草、谷物或平整土地的农具,有长柄,一端有铁齿、木

齿或竹齿。铁~

6. 灰烬(名):物体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化为~

例:大火后的山林一片~

7.噩耗(名):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传来

8.羊肠小道(组):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9. 手推车(名):

10.伤痕(名):伤疤,也指物体受损后留下的痕迹。

11.匪兵(名):

12.点射(动):用机关枪、冲锋枪、自动步枪等自动武器进行断续的射击。

13.八字形(名):像汉字“八”的形状。

14.滚落(动):

15.威严(形):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的仪仗队

例:他摆出了尊长的~

16.艰苦卓绝(组):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的斗争

17.聆听(动):倾听:认真听。~劝告

18.呐喊(动):大声喊叫助威。

19.起程(动).:上路。就要~马上~

20.拖累(动):使受牵累:牵累。~大家不愿~

21.咀嚼(动):用牙齿磨碎食物。~慢慢~咀嚼

1

22.糟蹋(动):浪费或损坏。不要~~粮食~草原和树林

教学笔记:

23.脱落(动):(随着的东西)掉下。牙齿~油漆~头发~

24.致敬(动):向人敬礼或表示敬意。举手~表示~

25.宣扬(动):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好人好事进行~ 大肆~

作业

1.抄写词语

2.用词造句

板书设计

第1课唯一的红军

抄写词语解释

抄写学生造的句子

课后反思:

第1课唯一的红军

第2课时

课堂导入

解放军战士在战争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和平建设时期也同样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那么,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唯一的红军》这一课又讲了解放军的什么呢?下面让我们

一起来学习第1课《唯一的红军》这一课。

预设问题:

1.我们为什么认为老红军走起路来是真正的军人的步伐?

2.老红军去开荒现场是为了?

3.老红军去开荒现场,情绪如何?他为什么叹气?

4.请找出老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英雄行为?

5.老红军先后被五六拨人抬时,他为什么每次都从担架上滚落下来?

课文分析:本篇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于老红军的宣讲,一条通向海滩的路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便修成

了。

第二部分:讲了老红军的战斗历史。

第三部分:荒凉开发出来后,在我们欢庆胜利时,老红军去世了。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两条线索,一是修建海边的马路,开荒种地;一是老红军在战争年代

的历史,来告诉我们战争时期与和平建设时期即不同的时代,老红军的本色未变,精神依

旧。

作业

1. 熟读课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第1课唯一的红军

课文分析的内容

中心思想

课后反思:

2

第1课唯一的红军

教学笔记:

第3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结合课文,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围绕本课内容,设计具体情景,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教学重点及其处理

从文中老红军身上受到启发,并谈看法。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练习法讲解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讲解练习)

一. (1) 汉语知识练习。

1.C

2. B

3. B

4.B

(2) 用指定的词语完成下面的句子.

(1)房子的墙皮都脱落了。

(2)向敬爱的周总理致敬。

(3)真值得宣扬。

(4)决定撤回军队。

二、课文练习

1.选择下列带点词语的恰当解释。

1. B

2. D

3. D

4. D

2.结合课文,体会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

(1)表示话没讲完。

(2)表示还有很多事。

(3)说明老红军动作的延续。

(4)表示后面的话省略。

3.说说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前面滚落下来的原因。

(3)解释说明前面的问题。

(4)后面的解释说明前面的。

4.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略)

(1)第一第二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2)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修建海边的马路,开荒种地;一是老红军在战争年代的历史。

说说这两条线索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

(3)“也就在我们欢庆胜利时,一个噩耗传来—老红军去世了,”一悲一喜两种情景

突然碰撞在一起,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第1课唯一的红军

学生将部分习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教师指导、纠正

课后反思:

3

第2课鲜明的旗帜

教学笔记:

第1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本文通过奥列格和斯捷潘从接受任务到遇到危险,最后胜利完成任务的描述,充分表

达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精神。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查字典,掌握本课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汉字的意义和组合关系,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3、联系已学过的词语,会说话造句。

4、掌握词语例释里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1、通过词语学习,掌握重点词语:

傲气、先遣、集结、勘察、匍匐、渗等重点词语

2、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正确区分词语的词性,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现代汉语词典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对话法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1、读词语

(个别读、齐读、纠正读音)

2、词语讲解

1、大本营:1.战时军队的统帅部。 2.泛指某种活动的策源地

营 : 营(營)yíng 军队驻扎的地方,借指按编制集体生活的地方:营

地。营房。营垒。军营。野营。阵营

2、傲气:1.自高自大的作风习气。

傲 : 傲ào 自高自大:骄傲。傲岸(形容性格高傲)。傲骨。傲慢(轻视别

人,对人没有礼貌)。傲视。高傲?

气 : 气(氣) qì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呼

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

3、失明: 1.丧失视力。 2.失去光明。

失 : 失shī丢:遗失。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流离失所。违背:失约。失

信。找不着:迷失方向。没有掌?

明 : 明míng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

4、先遣:行动前先出去执行联络、侦察等任务的(组织或人员):先遣队|先遣人员。

【先遣】行动前先出去执行联络、侦察等任务的(组织或人员):先遣队|先遣人

员。

5、集结:聚集。特指军队等集合到一处:~待命ㄧ~兵力。

集 : 集jí群鸟栖止于树上:“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聚合,会合:聚集。

集合。集会。集体。集团。集训

结 : 结(結)jié系(jì),绾:结网。结绳。结扎。条状物打成的疙瘩

6、勘察:进行实地调查或查看(多用于采矿或工程施工前):~现场ㄧ~地形。

也作勘查。

勘 : 勘kān 校对,复看核定:勘核。勘正。勘误。校勘。实现调查,探测:勘

测。勘探。勘查。审问囚犯:

察 : 察chá仔细看,调查研究:察看。察核。观察。考察(a.实地观察调查,

4

如“科学察察”;b.细致深刻地

教学笔记:7、跛:腿或脚有病,走路时身体不平衡,瘸:跛脚。跛子。跛行。跛鳖千里(喻本身条

件再差,只要不懈努力,终能获得成功)。

8、匍匐:a.爬,手足并行,如“匍匍前进”;b.竭力,如“凡民有丧,匍匍救之”;

c.趴如“有些植物的茎匍匍在地面上”。均亦作“匍伏”。

作业

1、抄写所学词语,并造句。

2、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第2课鲜明的旗帜

1、解释词语

2、词语组词

3、用重点词语造句

课后反思

第2课鲜明的旗帜

第2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本文通过奥列格和斯捷潘从接受任务到遇到危险,最后胜利完成任务的描述,充分表

达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精神。想一想,本文里德主人公的爱国情怀,

英雄气概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能够基本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能够按照顺序复述课文大意,达到理解文章的主旨。

2、联系作者简述的道理,理解文章的条理,体会并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增强信念。

3、学会写作手法,组织材料。

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熟读课文,了解本课说明顺序:至关重要的任务—突如其来的危险-象征胜利的标志-

努力读懂这些“文字”—寻找地下宝藏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谈话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串讲课文

1、课文层次:

第一段(1--19):本段主要讲述了党德国大兵压进苏联时,苏联寡不敌众,被迫选择

撤退,为了在大雪中标明撤退方向,而派发重要任务的事情。

抓住时间,人物,地点,以及事情的发生的背景。

第二段(20--35):奥列格和斯捷潘执行任务中所遇到的危险,他们凭借敏锐的观察力,

艰难的排除了危险。

牢记奥列格和斯捷潘在遇到危险时的言语以及行动

第三段(36--57):奥列格和斯捷潘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用自己的鲜血围撤退的

红军标明了方向。

5

教学笔记:3、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奥列格和斯捷潘从接受任务到遇到危险,最后胜利完成任务的描

述,充分表达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精神。

4、学生熟读课文。

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鲜明的旗帜

第一段主要字词句

第二段重点句型分析

第三段

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

课后反思

第2课鲜明的旗帜

第3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词语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能够独立正确的完成课后练习。

2、增强交际能力和口语能力。

3、学会写作手法,组织材料。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谈话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

一、汉语知识练习

1、选择带点词语的恰当解释:

D A C B C B A

2、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下意识,好在,消瘦,傲气,勘察

3、

4、选择恰当的答案完成下面的句子

A A A C

B B D A

二、词语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D B D D A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3、45132

三、交际训练

四、写作训练

五、阅读训练

6

作业

教学笔记: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第2课鲜明的旗帜

学生将部分习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教师指导、纠正

课后反思

第3课时间的脚印

教学笔记:

第1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时间会留下脚印吗?在世界上还没有钟表,甚至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用什么来记录

所发生的一切呢?,人类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查字典,掌握本课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汉字的意义和组合关系,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3、联系已学过的词语,会说话造句。

4、掌握词语例释里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1、通过词语学习,掌握重点词语:

填充、磨损、沉积、渗等重点词语

2、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正确区分词语的词性,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现代汉语词典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对话法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1、读词语

(个别读、齐读、纠正读音)

2、词语讲解

1、山麓(名):山脚下

2、帷幕(名):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

3、烘烤(动):由加热作用而使其(如面包)发脆、受热、变为棕色。

4、砂轮(名):天然沙石制成的扁平圆石,它绕轴旋转,用以磨快刀具或使物件成形或磨

光。

5、平卧(动):平躺

6、鹅卵石(名):小圆石,尤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

7、法子(名):方法、办法。

8、低洼(形):比四周低的地方。

9、生成(动):(自然现象)形成;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

10、浑浊(形):不清洁,不新鲜,浑浊。

11、填充(动):填补(某个空间)。

12、海枯石烂(组):直到海水干枯,岩石风化成土。形容经历千年万年那么长的时间(多

用于誓言)。

7

13、腐蚀(动):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指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

教学笔记: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变质。

14、磨损(动):机件或其他物体由于摩擦和使用而造成损耗。

15、沉积(动):水流、风等流体在流速减慢时,所挟带的沙石、尘土等沉淀堆积起来。

16、转眼(动):形容极短的时间。

17、坚固(形):坚固;结实。

18、经受(动):承受;禁受。

19、渗(动):液体慢慢地透过或漏出。

20、缓慢(形):不迅速;慢

作业

1、抄写所学词语,并造句。

2、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第3课时间的脚印

1、解释词语

2、词语组词

3、用重点词语造句

课后反思

第3课时间的脚印

第2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时间会留下脚印吗?在世界上还没有钟表,甚至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用什么来记录

所发生的一切呢?,人类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能够基本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能够按照顺序复述课文大意,达到理解文章的主旨。

2、联系作者简述的道理,理解文章的条理,体会并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增强信念。

3、学会写作手法,组织材料。

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熟读课文,了解本课说明顺序:岩石的风化和形成—岩石形成后的变化—从岩石上如

何看出地壳的活动—化石显示的地球发展过程—努力读懂这些“文字”—寻找地下宝藏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谈话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串讲课文

1、课文层次:

第一段(1--4):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最重要的一种

记时方式。

第二段(5--22):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第三段(23--30):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书。

第四段(31--32):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8

2、整理课文说明顺序:岩石的风化和形成—岩石形成后的变化—从岩石上如何看出地壳

教学笔记:的活动—化石显示的地球发展过程—努力读懂这些“文字”—寻找地下宝藏

3、中心思想:自然界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也一样。因此我们应

该珍惜时间,并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4、学生熟读课文。

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3课时间的脚印

岩石----记录时间

崩裂—旅行—沉积

岩石厚度、排列层次

保存历史

岩石结构---地壳活动

石头岩石---远古气候

生物化石---历史的发展

见证发展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

课后反思

第3课时间的脚印

第3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词语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能够独立正确的完成课后练习。

2、增强交际能力和口语能力。

3、学会写作手法,组织材料。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谈话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

一、汉语知识练习

1、选择带点词语的恰当解释:CADA

2、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经受、覆盖、渗、转眼、放弃

二、词语练习讨论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BCDCCD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1)、文中有许多承上启下的句子自成一段,请你将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分别承启

9

教学笔记:了什么内容?

(2)、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以后,接着有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

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3)、岩石是怎样变成砂砾的?

(4)、文中提到的岩石保存的历史痕迹有哪些?

(5)、岩石的形成及其被破坏的过程是怎样的?

(6)、仔细观察你生活的周围,你能找到一些大自然记录历史的痕迹吗?

3、文中运用了很多拟人化的写法,将没有生命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请找出文中拟人

化用法的句子,并说说它们分别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三、交际训练

四、写作训练

五、阅读训练

作业

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第3课时间的脚印

学生将部分习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教师指导、纠正

课后反思

教学笔记:

第4课灰姑娘的时钟

第1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灰姑娘的故事,也许你很熟悉。可是,面对这熟悉的故事,你有没有产生过疑问?日

本经济史学家角山荣是对它产生过疑问的。由这疑问,他获得了一些重大的发现?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查字典,掌握本课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汉字的意义和组合关系,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3、联系已学过的词语,会说话造句。

4、掌握词语例释里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1、通过词语学习,掌握重点词语:

官邸诱发失效祈祷无暇顾及迎刃而解可想而知

2、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正确区分词语的词性,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现代汉语词典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对话法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1、读词语

(个别读、齐读、纠正读音)

2、词语讲解

1、宫廷∶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处所或由帝王及其大臣构成的统治集团

10

教学笔记:宫廷生活宫廷政变

2、发条(名):盘紧后借弹性作用在松开时产生动力的长条钢片

例句:她去望自己的表,表还只到三点,她才想起昨夜忘记上发条了。

3、伦理(名词):事物的条理。

人伦道德之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道德道德伦理

4、无暇(动):来不及;没有空闲时间。

例:“我要抄‘小说旧闻’之类,无暇享受这样乐园的清福。”

5、失效(动):失去效力。

例句:见自己的办法失效了,也很纳闷。

6、诱发(动):①诱导启发。

例句:茅盾《卖豆腐的哨子》:“每次这哨子声引起了我不少的怅惘,并不是它那低叹

暗泣似的声调在诱发我的漂泊者的乡愁。”

②导致发生(多指疾病)。

例句:《当代》1981年第3期:“忧烦会诱发身体某个部位的癌变。”

7、梦幻(名):梦中幻境。多喻空妄。

例句:他脑子里朦胧地浮现出各种梦幻似的景象。”

8、怀表(名):一种适于装在衣袋里随身携时的表,比手表大。

9、猛然(副):突然;骤然。

例:猛然站起来猛然大吼一声

10.迎刃而解:【解释】: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

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示例】:只要这位教士到场,任你事情如何棘手,亦无不~的。◎清·李宝嘉《官场

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近义词】:易如反掌、迎刃冰解

【反义词】:百思不解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作业

1、抄写所学词语,并造句。

2、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第4课灰姑娘的时钟

1、解释词语

2、词语组词

3、用重点词语造句

课后反思

11

第4课灰姑娘的时钟

教学笔记:

第2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1、听写所学词语

2、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也是科技说明文,灰姑娘和时钟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用找答案的方式来学习本文。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能够基本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能够按照顺序复述课文大意,达到理解文章的主旨。

2、联系作者简述的道理,理解文章的条理,体会并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增强信念。

3、学会写作手法,组织材料。

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句型:一···便···以免···只要···即便···都···

难点:人物分析,中心意思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谈话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串讲课文

1.预设问题:精读课文,深入揣摩。

(1)文章第一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里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什么不同?这一部分中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哪一句?

(2)作者从“灰姑娘”的故事中提出了哪两个问题?

(3)作者对这两个问题是怎样一步步进行论证的?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进行论证?

(4)请列出本文的论点和论据提纲。

(5)作者为什么先说第一个问题,再说第二个问题?二者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6)文中的论证语言是否准确、严密、鲜明?试举例说明。

2.深入学习课文

第一部分(1—3),概括故事,提出论题。

第二部分(4—15),提出并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这一部分可分两层:

第一层(4-12),分析得出灰姑娘听到的报时声,一定是宫廷内的时钟发出的。

论据一:从“灰姑娘”的故事的开头“从前……”可以知道,灰姑娘听到的时钟的声音,

应从17世纪之前的机械时钟史中去寻找答案。

论据二:从修道院的仪式中推论出灰姑娘听到的时钟必定带有自鸣装置。

论据三:从《时钟构造的世界——德国的座钟与自动结构1550—1650》一书中推论出每隔

15分钟敲响一次的时钟确实存在,灰姑娘听到的报时声一定是宫廷内的时钟发出的。

第二层(13—15),分析得出灰姑娘当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里,人们已经有了遵守时间的伦

理和习惯。

论据一:从1563年制定的英国《学徒法》的规定中推论出“时间等于金钱”已在当时的

现实生活中占有相当的分量。

论据二:从“抓住每分每秒不放松,尽你最大所能发挥最大功效”

3.中心思想:一位经济史学家从灰姑娘的童话中,看到的是时间问题。他觉得有两个问题

是值得思考的:一是灰姑娘究竟是如何知道时间的,二是严守时间的问题。作者以时钟史

12

解开第一个疑团,就第二个问题介绍了定时法则确立后的经济伦理。用历史知识给人以时

教学笔记:间观念的教育。

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4课灰姑娘的时钟

思考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文章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举例说明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鲜明性。

课后反思

第4课灰姑娘的时钟

第3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请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遵守时间的新认识?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围绕本课内容,设计具体情景,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基础题和活题要两手抓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练习法、讲解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讲解练习)

一、汉语知识练习。

1.选择带点词语的恰当解释。

A C

B

C A C A

二、词语练习。

1.D A B B A B D A C

三、交际训练。

四、写作训练。

五、阅读训练。

《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他隐含着一种希望。

2.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

3.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

你被生活所选择,你也在选择生活。

4.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

作业

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第4课灰姑娘的时钟

13

教学笔记:

学生将部分习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教师指导、纠正

课后反思

教学笔记:

第5课小木屋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23个词语,并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理解本课重点词语的意义并能运用这些词语说话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会运用本课的词语。

2.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希望人与动物之间减少杀戮,和谐相处。

3.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

4.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中所蕴含的强烈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讲练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23个词语。

2.理解重点词语:惊扰、抛洒、依赖、残忍等词语的意义,并能够运用。

3.掌握本课6个成语和惯用语。

教学重难点:清一色、各就各位、生龙活虎、波澜壮阔、先见之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小木屋》这篇课文中作者希望人与动物能够和谐相处,在学习这篇保护动物的课文之前,我们先把词语学习一下。

二.词语学习:

(名):军队在后方交通线上设置的供应、转运机构,主要负责补给物资、接收伤病员、接待过往部队等。

2.禁地(名):禁止一般人去的地方。

3.零散(形):分散;不集中。例:把零散的材料堆放在一起;桌子上零散地放着几本

书,

4.惊扰(动):惊动,扰乱。例:自相惊扰。

例:人们平静的生活被惊扰了。

5.周折(名):指事情进行的不顺利。例:这件事情大费周折。

6.抛洒(动):指将水或其他事物分散的落下。例:抛洒汗水、抛洒热血

例:在这块土地上,先辈们不知抛洒了多少汗水。

7.闪耀(动):闪烁;光彩耀眼。例:繁星闪烁、灯光闪烁。例:塔顶上闪烁着灯光。

8.依赖(动):(1)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不依赖别人、依赖性。

(2)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

例:工业和农业是互相依赖、互相支援的两大国门经济部门。

9.修长(形):细长。修长的腿、修长的身材。

10.留恋(动):不忍舍弃或离开。留恋故土、留恋祖国。

例:快要离开学校了,大家都很留恋。

12.残忍(形):狠毒。手段凶狠残忍、十分残忍。

14

例:罪犯作案的手法太残忍了。

教学笔记:13.撂(动):(1)放,搁。例:他撂下饭碗,又去工地了。

(2)弄倒。例:他一下子把对手撂在地上。

(3)抛弃。例,他常年在外,家里的事儿都撂给妻子了。

动 14、(1)生物体或者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生理机能极度减缓后,又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苏醒过来。死而复苏、大地复苏。

(2)生产或经济在被破坏以后,逐渐恢复。经济复苏。

15.太平(形):指社会安定,安宁,可以用作“太太平平”。天下太平、太平景象。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造句

板书设计

第5课小木屋

词语解词

造句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基本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能够按照顺序复述课文大意,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2.体会作者在可可西里的所见所闻,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带来的温馨和快乐。

3.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要求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句型:1.……也就……

2.区别于……是……

3.……但……且……

4.有的……,有的……,还有的……。

5.是……还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是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中的小木屋,它并不是一般的小木屋,它建于防止偷猎的年代,而今,它已成为人们观察藏羚羊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窗口。在这里可以观察藏羚

羊,还有那些鸟儿,体会它们的灵性,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带来的温馨和快乐。

二.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了小木屋的情况。

句型:1. ……也就……

例:这件衣服也就五十元钱。

他也就吃一碗饭。

2. 区别于……是……

例:区别于一般手机的是这个手机可以视频。

区别于其他孩子的是这个孩子过于安静。

第二部分(2——6):描写藏羚羊出现在我的眼中。

句型:1. ……但……且……

例:天还没黑,但摆夜市的人已经出来了,且已经有人在夜市上吃饭了。

商场还没开,但已有人站在商场门口,且人数还不少。

15

第三部分(7——9):写藏羚羊和鸟儿一起生活。

教学笔记:第四部分(10——21):写藏羚羊和鸟儿一起生活的原因。

句型:.1.有的……,有的……,还有的……。

例:幼儿园里,有的孩子在骑车,有的孩子在荡秋千,还有的在玩儿捉迷藏。

2. 是……还是……?

例:听到这消息他是高兴还是生气?

他刚才的表情是同情我还是可怜我?

第五部分(22——41):写小木屋的来历。

三.总结中心

1.这篇课文通过写作者在可可西里的小木屋中亲眼看到藏羚羊和鸟儿共同生活的景象和

听别人说起的小木屋的故事来感召人们停止杀戮,保护动物,建立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的美好家园。

2.课文中的小木屋不仅仅是一个屋子,它更是一个警示牌,时刻提醒那些偷猎者和生活在

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放下猎枪,期盼能永久太平。

四.布置作业

做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5课小木屋

课文分析

段落大意及句型

中心思想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做练习巩固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

2.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

教学难点:交际训练、阅读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讲解练习。

1. 选择下列句中带点词语的恰当解释:(1)C(2)A(3)D(4)B(5)C(6)C

2. 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1)个个生龙活虎。

(2)必须依赖在场的每一个人。

(3)必须得到惩罚。

(4)清一色扎着小辫子。

(5)解决零散游客的问题。

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1)A(2)C(3)D(4)D(5)C(6)D

4.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1)看到了生龙活虎的藏羚羊。

16

教学笔记:(2)因为7月前后可可西里的那些湖泊处于干燥的时期,环境适于生产。

(3)藏羚羊的奶水挤压在胶泥瓦块上,鸟儿争食这些奶水,随吃随拉,小羊崽又舔食这

些鸟粪,补养身体。就这样建立起食物链。

(4)藏羚羊悠闲地散步,鸟儿可以落在他们身上,藏羚羊还是静静地不动。

(5)纪念一只被杀的小藏羚羊。

(6)勇敢地和偷猎者作斗争。

5.说一说下面这些句子的含义。

(1)小木屋很温馨。

(2)小木屋里虽然一个人也没有,但他就像哨兵一样监视这草原上的一切。

(3)土丘在警示人们停止杀戮,还草原一个平静。

(4)可可西里会迎来太平的一天。

6.交际训练。

7.阅读训练:B D A D

三.布置作业:预习新课:查字典解词。

板书设计

第5课小木屋

学生将部分造句写在黑板上

练习题答案

课后反思:

教学笔记:

第6课南极居民

第1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南极是一片终年覆盖着冰雪的大陆,那里有一种被称为“南极居民”的可爱动物——企鹅。

作为一名南极考察队员,本文作者以独特的笔触,写下自己的观感。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从童年时对企鹅的向往写起,再写了初次看见企鹅惊喜,又写了四只

企鹅追着雪橇送行的情景,最后描述了成千上万只企鹅聚集在一起的壮观场面。

本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企鹅的动作、神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真挚情感。在叙述

描写中,还不时穿插着一些幽默的话语,使文章妙趣横生。

先来学习本课词语。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查字典,掌握4个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2、联系已学过的词语,掌握3个词语的用法。

3、学习成语。

4、掌握词语例释里的4个词语。

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1、通过词语学习,掌握重点词语:

绅士跋涉落落大方逃之夭夭杳无音信稳固误解无愧

2、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正确区分词语的词性,理解成语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现代汉语词典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对话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17

1、读词语

教学笔记:(个别读、齐读、纠正读音)

2、词语讲解

1、企鹅[qǐ é]水鸟名。体长约一米,嘴很坚硬,头和背部黑色,腹部白色,足短,尾羽短,

翅膀小,不能飞,善于潜水游泳,在陆地上直立时像有所企望的样子,多群居在南极洲及

附近的岛屿上。

2、绅士(a gentleman; the gentry)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一般说来当时的英国绅士通常会

手拿文明棍,头戴大礼帽,身着笔挺的西装,足登亮皮鞋。旧称地方上有势力有地位的人。

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

3、雪橇[xuě qiāo]一种在雪地或冰上滑行的、没有轮子的交通运输工具。一般用狗、鹿、

马等畜力牵引拖拉,也可由人力挽拉或撑竿滑行。

4、罐头[guàn tou]方言。即罐子。罐头食品的简称。经加工、排气、杀菌后装入马口铁罐、

玻璃瓶或复合材料软罐中密封保藏的食品,具有可久贮、易运输等优点。各类罐头食品

的保存期都有明确的规定,过期的一律不准出售。

5、堂堂[táng táng]形容盛大。堂堂之阵。形容容貌壮伟。相貌堂堂。形容志气宏大。魏

巍《东方》:“现在我们是堂堂的革命战士,是为人民吃苦,这种苦多吃一点,就越接近

胜利。”

6、跋涉[bá shè]登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苦。涉足于泥水之中艰难行走。

7、文雅[wén yǎ]温文尔雅,讲礼仪而不粗鄙。

8、气宇轩昂[qì yǔ xuān áng]气度不凡的样子。

9、落落大方[luò luò dà fāng]形容人的举止潇洒自然。

10、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品行端正的人。也用以讽刺道貌岸然,假装正经的人。

11、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逃”

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瞿秋白《新英雄》:“满洲的日

本大炮,轰隆轰隆的响了几下,立刻,那些…不可多得之将才?一溜烟的逃之夭夭。”

杳无音讯[yǎo wú yīn xùn]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也作“杳无音信”。

13、稳定[wěn dìng]平稳安定。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此后我绝口不提这件事,K的

情绪反而稳定了下来。”使平稳、安定。稳定物价。

14、误解[wù jiě]理解得不正确。柳青《创业史》:“好心人不怕被人误解!”不正确的理解。

巴金《关于〈父与子〉》:“一百多年前的激烈争论早已平息,对作者的种种误解也已消

除。”

15、在意[zài yì]留意;放在心上。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当时,我以为妈妈只

是一般的叮咛,没有在意。”

16、无愧[wú kuì]没有什么惭愧之处。

作业

1、抄写所学词语,并造句。

2、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第6课南极居民

1、解释词语成语解释

2、词语组词学生练习

3、用重点词语造句学生练习

课后反思:

18

第6课南极居民

教学笔记:

第2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1、听写所学词语

2、导入新课

人们对于南极大陆的认识。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是世界上发现最

晚的大陆,它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惊人的冰雪所覆

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在全球六块大陆中,南极大陆大于澳大利亚大陆,排名第五。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能够基本理解课文讲述的大意,能够简要复述课文,达到理解文章的主旨。

2、联系课文内容,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和谐世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的,人与动物

该如何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求知与探索。熟读自见其义。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谈话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串讲课文

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人与动物的和谐体现。

预设问题:

⑴为什么说“到了南极没看见企鹅,就等于没到过南极”?

⑵概括企鹅的特点。

⑶企鹅为什么被称为“南极居民”?

深入学习课文问题及讲解

第一部分:童年时对企鹅的向往。

第二部分:初次看见企鹅惊喜。

第三部分:四只企鹅追着雪橇送行的情景。

第四部分:成千上万只企鹅聚集在一起的壮观场面。

(4)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不可和童话弄混。(例:叶子妹

妹说:“太阳公公……”这并非拟人句)

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

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拟人句的运用

形式(1)把动物拟人化。(2)把植物拟人化。(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秋天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3.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4.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5.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6.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7.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8.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9.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10.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们正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呢!

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19

板书设计

教学笔记:

第6课南极居民

课文学习

第一部分:童年时对企鹅的向往。

第二部分:初次看见企鹅惊喜。

第三部分:四只企鹅追着雪橇送行的情景。

第四部分:成千上万只企鹅聚集在一起的壮观场面。

拟人化语句

1、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2、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3、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4、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5、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6、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7、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8、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9、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10、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注:南极洲的面积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其中

大陆面积为1239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2.47万千米。南

极洲另有约158.2万平方千米的冰架。南极洲的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相当

于一个半中国大。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从19世纪2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各国

探险家相继发现了南极大陆的不同区域,从而为本国政府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提供了依

据。接着,就有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等7个国家的政府

先后对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正式提出主权要求,使这块万年冰封的平静的大地笼罩上国际纠

纷的阴影。根据1961年6月通过的《南极条约》,冻结了以上7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

求,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可以说,南极现在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

南极大陆的特点我们都知道,去南极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南极大陆是最难接近的大陆。

与南极大陆最接近的大陆是南美洲,它们之间是970千米宽的德雷克海峡。南极大陆与其

他大陆不仅相距遥远,而且周围还为数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冰架和浮冰所环绕,冬天时浮

冰的面积可达1900万平方千米;即使在南极的夏天,其面积也有260万平方千米;南极

大陆周围海洋中还漂浮着数以万计的巨大的冰山,为海上航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危险。

地球上最高的大陆不是拥有青藏高原的亚洲大陆,而是南极大陆。地球上其他几个大陆的

平均海拔高程为:亚洲9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非洲560米,欧洲最低,

只有300米,大洋洲的平均高度还不甚清楚,估计也不过几百米。然而,南极大陆,就其

自然表面来说,其平均海拔高程为2350米,比其他几个大陆中最高的亚洲还要高得多。

但是,如果把覆盖在南极大陆上的冰盖剥离,它的平均高度仅有410米,比整个地球上陆

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

课后反思:

第6课南极居民

第3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请结合课文,从世界和谐的角度阐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20

围绕本课内容,设计具体情景,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教学笔记: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课后一二五题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练习法、讲解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讲解练习)仅供参考

一、词语练习

1、给下列句中带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D A D B A C

2、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基础打得要扎实,结构才会稳固。

因为他对我有误解。

对什么都不在意。

无愧于某个荣誉称号。

至今杳无音讯。

二、课文练习

1、A C B D B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已完成)

五、阅读训练

1、C B B C

2、怕牛伤了自己;牛在狂奔时耙具会不断的伤到牛,致使牛死亡;没有黄牛的帮助农活

要全部靠人来完成。

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第6课南极居民

学生将部分习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教师指导、纠正

课后反思:

教学笔记:

第7课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第1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科学需要创新,如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便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仔细阅读课文,深入思考东西方教育

哲学之间存在的差异,看看作者是如何分析科技创新与教育哲学这两个问题的。

这是一篇讲话稿,当然也是一篇议论文.请按照”新时代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新事物—科学\

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怎样才能科技创新---中国和西方鼓励创新的教

育哲学不同—中国和西方科技发展的不同”这一顺序来理解课.

先来学习本课词语。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查字典,掌握5个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d2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