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秦汉史能力检测题

更新时间:2023-11-19 04: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史——秦汉史能力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72分。 秦朝统一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回答1~10题。

1.秦朝统一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A.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B.民族和地域之间联系的加强 C.人民渴望统一

D.秦国实行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2.秦国统一下列地区的正确顺序是①灭掉东方六国②统一西南地区③取得河套地区④统一越族地区

A.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3.秦朝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主要依据是 A.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它加强了民族、地域之间的联系

C.它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 D.它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5.秦朝地方百姓如果打官司,按秦朝官吏职责,他应当首先找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郡守

6.(200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7.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8.秦朝统一后,巩固统一的积极措施有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③焚书坑儒④迁徙大量的中原人民到边疆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中,集中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是 A.确定至高无上的皇权 B.实行土地私有制 C.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10.焚书坑儒反映了①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矛盾②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矛盾③君权与相权的

矛盾④统一和分裂的矛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秦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回答11~14题。 11.秦朝末年大量农民“亡逃山林,转为盗贼”的主要原因是 A.徭役繁重 B.刑罚严酷 C.赋税沉重 D.焚书坑儒

12.下列对秦王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代)也”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也”

13.陈胜、吴广起义得到司马迁的充分肯定,主要是因为这次起义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得到广大人民的响应,为刘邦灭秦建汉打下了基础 C.符合广大人民反抗暴秦统治的强烈愿望

D.推翻了秦的残暴统治,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

14.陈胜、吴广起义对社会发展所起的最主要作用是 A.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B.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C.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D.为“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汉承秦制,有损有益。回答15~22题。

15.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比较 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16.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诸王国嫡长子的权力 B.使诸侯王的庶子获得土地 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使王国变小

17.(2004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 A.实行剌史制度 B.设置西域都护 C.实行察举制 D.颁布“推恩令”

18.西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除察举外,还有 A.皇帝征召 B.辟除 C.大臣举荐 D.考试

19.东汉时期,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选官标准的主要依据逐渐变为 A.孝廉品行 B. 乡党舆论 C.门第望族 D.政绩

20.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表现在

A.中央机构设置上 B.地方制度上 C.皇帝权力上 D.根本目的上

21.对西汉编户齐民制度性质表述最准确的是,它 A.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B.是一种赋税制度 C.是一种地方行政机构

D.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22.汉代税收中较重的是 A.田租和更赋 B.人口税和更赋 C.人口税和附加税 D.人口税和田租

秦汉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回答23~28题。

23.(2004年高考广西卷)秦汉之际,北方游牧民族中势力最强大的是 A.匈奴 B.鲜卑 C.突厥 D.乌桓 24. 中央政权正式管辖西域始于

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前1世纪 D.公元1世纪

25. 汉武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和管辖的主要内容有

①昭君出塞②派张骞出使西域③在西南地区设郡④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两汉处理民族关系的相同之处有①取得反击匈奴的重大胜利②同西域各族发展友好关系③设置管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郡县④解除北匈奴对西域的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下列对西域都护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汉朝派驻西域的军事行政长官 B.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的地方机构 C.丝绸之路上保护商旅往来的军事首领 D.汉朝管辖西域各族政权的中央机构

28.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中国与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回答29~32题。

29.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不包括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甘英对西亚地理和风俗人情的了解

30.汉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输出的主要是 A. 应用性技术 B.农作物良种 C. 手工业产品 D.书画艺术品

31.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A.张骞通西域,使中西交通畅通 B.设置西域都护,保护了商旅往来 C.汉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32.中国在秦汉时期走向世界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

B.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C.丝绸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既是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又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回答33~36题。 33.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①国家的统一②生产的发展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④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A.①②③④B.②⑤④C.①②③ D.①②④

34.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的重大改进使纸的产量大为增加。这一改进主要是 A.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B.利用水力,节省人工 c.器械简单,制作容易 D.原料易寻,造价低廉

35.下列科技成就中,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A.张衡制作地动仪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西汉编定《黄帝内经》

36.下列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居世界第一的是

①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②太初历③地动仪④麻沸散⑤纸的发明⑥《神农本草经》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39题20分,第40题20分,第4l题20分,第42题18分,共78分。

37.(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今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 (晁错对汉文帝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依附土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汉书·食货志》

回答:根据材料,结合商鞅、晁错所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两人的重农主张。

38.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2世纪前后,秦皇、汉武时期汉族王朝统一不久,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为了保持和巩固已有农耕区的统治范围,向四周开疆拓土,蒙恬、卫青、霍去病数次出兵,远征匈奴,匈奴远遁。汉族王朝的疆土北面到了河套、阴山,西面到了河西走廊、青海湖边,包括有原为匈奴民族畜牧区的鄂尔多斯高原。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属干旱半干旱区,可耕可牧,适宜于半耕半牧。汉族政权占有这一大片空旷地区以后,大量移民,屯垦戍边,多达数十万、上百万,大大超过原有的匈奴人口。大批汉民一到便将可耕地尽辟为农耕地。……自此以后。河套、银川平原、河西走廊的绿洲便成为传统的农耕区。汉武帝时还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远征大宛,西域诸国纷纷来朝,西汉王朝的势力开拓至新疆地区。

与此同时汉王朝势力南下,据有了闽、浙、粤原先越人居住的沿海地区,在西南控制了西南夷族聚居地,开拓至云贵高原……

——摘自邹逸麟《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

回答:(1)据材料,指出秦汉时期领土开拓的方位和范围,并归纳领土开拓的方式。(10分) (2)举例说明秦汉如何加强对新拓边疆地区的管理。(6分) (3)秦汉开拓边疆有何积极意义?(4分)

39.(20分)(2004年高考江苏卷)观察下面三幅地图,回答问题。 ①三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时期?(6分) ②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特点分别是什么?(10分)

③概括这三幅图(三个时期)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趋势。(4分)

40. (18分)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说明两汉文化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区别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秦国实行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是依据客观条件作出的主观决策,所以本题较易作出判断。

2.B 解析:本题为排序式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由于泰国灭掉东方六国是实现统—的第一步。所以排除D项;而取得河套地区是在统一越族地区之后,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3.C 解析:本题为因果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能力和因果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教材关于秦朝统一的意义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掌握“划时代”的涵义。 4.B 解析:本题为一般型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再忆再现能力和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和“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进行分析,再从应选项中找出符合题意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cx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