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溪初中2010年活动课程建设规划

更新时间:2023-03-28 23:14:01 阅读量: 互联网资料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上溪初中2011年活动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一、课程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要求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程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我校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学校实际,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课程实施:

课时安排:按《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的规定,自7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具体上课时间可视课程开展情况,进行集中或分散处理。

老师设置:目前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除科学课教师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老师,其他均以兼职教师为主。每班班主任教师均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兼职教师,其他老师有义务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老师职责,兼专职教师共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教材,课程资源由学校课题组、任课教师自行开发,学校将已经开发的课程资源汇集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全校师生共享。为了更好地实施这门课程,学校教科研室参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块内容及我校在资源开发上的特色,设置主题平台,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力求课程资源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 实施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相对开放的课程,因其没有教材,没有固定教学模

式,学校对这门课程采取以班为单位,由一位或几位老师担任指导教师,申报一个活动主题并登记立项,由指导教师根据活动方案带领学生完成主题活动的方式来实施该课程。为了更好地把课程实施落到实处,要求每学期或学年,每班开展的活动不得超过一个。每个主题活动完成后,指导教师要将记载活动过程的相关文字资料与活动总结交教科研室审核建立活动档案。

四、课程管理:

机构设置:

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科研室――课题组――年级组――指导教师

管理层次:

行政管理:学校――教务处、政教处――年级组――教师

技术管理:教科研室――课题组――教师

管理分工:课程安排――教务处;主题申报――教科研室;活动实施――教务处;技术指导――教科研室、课题组;协助管理――政教处、总务处;课程评价――教务处、教科研室

五、课程开发:

(一)积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促进校外资源充分利用。

旅游基地:全国文保单位之一“黄山八面厅”、义乌名胜“岩口湖风景区”、“萧皇岩”、“圣寿寺”、“大草坪”、“十里桃花坞”

人文研究基地:“吴晗故居”、“陈望道故居”;

中医中药研究基地:“上溪贝新法风湿病研究所”

特色农业调查基地:“茭白专业村--长富、生姜村--山坞、马铃薯村--斯何”; 工业调查活动基地:“义西工业园区”

科技型农业基地:“金义农庄”、“绿神食品有限公司”;

建设好这些活动基地,为综合实践活动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也给师生开设活动课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学校以这些校外活动基地为依托,组织师生分别开展了“到民间博物馆领略文化”、“当地名人研究”、“神奇的中医中药”、“特色农业调查”“寻访义乌‘小延安’”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建立校内乡土资源馆,促进乡土资源校本利用。

校内乡土资源馆的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资源馆的建设是立体构建,小至乡土资源

研究文献搜集,大至校内本土植物基地的建设。如吴晗是当地的名人,他本人的研究成果及他人对吴晗的研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乡土资源,那么《海瑞罢官》、《吴晗传》等著作都应有计划地进行搜集。再如为研究当地的特有的药草资源,学校若有条件,可以建立药草种植园,将校外资源移入校内,为研究提供更大的方便。校内乡土资源馆里可以陈列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书籍资料,如《义乌县志》、《市场义乌》、《黄山八面厅》、《陈望道文集》、“话我义西”等;也可以用图片展示乡土风貌,如用图片展示“家乡古树名木”、“浙中一奇山——大草坪”、“家乡的土特产”、“家乡美食—牛系列”等;还可以图文并茂,陈列学生活动实践的研究成果等。

(三)建设乡土资源网,加强资源开发信息化建设。

网络,提供了一个互动的绝好平台,资源的建设不再是几位活动教师的事,极有可能成为师生参与、家长关注的资源共建。乡土资源网可以分“家乡山水”、“人文地理”、“工商农业”等几大板块进行建设,这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如“家乡名胜”一栏的建设,就可能动员全校不同村的学生进行资料搜集,请家长帮助将搜集到图片文字可以通过网络上传到学校;如“家乡历史”一栏的建设,其中要开设“寻找日本侵略者留下的痕迹”专栏,学生通过采访革命老前辈,将整理的抗日故事上传,同时,可以开设“爱国论坛”,让学生交流探讨,促进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乡土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课题,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资源利用要走“基地型、校本化、信息化”多元之路,才能充分发挥资源对课程的建构作用。乡土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必将能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1、制定《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学生评选制度》,加强效度评估。

2、充实指导教师小组,统筹安排课时。确保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

3、邀请各级专家来校指导,组织指导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举行校本研训活动。

4、做好在校园网站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网页工作,发动教师撰写教育“博客”,开发活动日志。

5、完善“吴晗故居”、“上溪老街”、“百草园”、“八面厅”、“十里桃花坞”等活动基地的建设。

6、编写好《乡村大世界—综合实践活动专集》。做好展示与交流、媒体聚焦、网站发布工作。

7、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系统实施“名人、名园、名居”三大主题实践活动,打造

“桃花坞文化”系列精品活动课程。

8、依据《上溪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分别开展以及色彩缤纷景观农业休闲溪华、韵味无穷文化农业人文黄山、妙趣横生体验农业生态萧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推介桃花坞乡村旅游品牌、启动黄山八面厅文化村整治、包装环岩口湖户外运动项目2010上溪十里桃花坞“阳春三月踏青赏花乡村游”活动即将启动。

六、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从两个维度进行:

1、宏观评价:主要是从管理层面对课程开展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开课情况、师资情况、申报情况、活动督查、课程跟踪、考核评估等八个方面。

2、微观评价:主要是从具体实施层面对个体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是否申报活动主题、是否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过程是否符合综合实践课程规律、活动资料是否完整、活动主题是否最终完成,指导教师是否对活动过程有效指导与管理等六个方面。 学校将对老师进行评价考核,并将结果计入,考核结果计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并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管理方案的规定,与其他学科一样,按活动完成情况给予奖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cu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