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下四川省农村体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更新时间:2024-06-17 19: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都体育学院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题目: 新农村建设下四川省农村体育现状与

对策分析——以四川省仁寿县为例

培养单位: 经济管理系 姓 名: XXXXXX 学 号: XXXXXXXXXX 一级学科: 体育学 专 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研究方向: 体育产业与管理 导师姓名: XXXXXXX

二○一二 年 三 月 二十 日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新农村建设下四川省农村体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以四川省仁寿县为例

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 研究生:XXXXX 指导教师:XXXX

摘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党和政府为了实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四川省的农村发展促进了农村体育建设,而农村体育的发展也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由于调查条件所限,本研究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仁寿县农村群众体育和农村学校体育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访谈法、问卷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对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四川省仁寿县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下的发展状况,了解其弊端,寻找其优势,探讨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四川省农村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四川省农村体育的大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机遇,农村体育得到了发展。 2、农村体育发展也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2、农村体育的发展仍有所落后,影响的因素包括:农民体育意识淡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稀缺、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学校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

对策与建议: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有限,人们意识转变有个过程。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处理好轻重缓急,抓好重点带动其他。以学校体育为重点,培养一代新人,培养体育人才,推动体育活动开展.根据居住环境变化对其他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配置器材加强引导指导,转变观念,逐步推广提升整体水平。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四川省;仁寿县

I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new period, the proposal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a significant strategy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arty implement to realize the goal of constructing well-off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 promotes rural sports construction, while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motiv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areas. By using methods of documents, logic deduc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others, this research sets rural school sports of Renshou Coun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national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school sports and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rural school sports of Renshou Coun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fter the survey to know the weakness and opportunities, this paper intends to discuss how to better develop rural sports of Sichuan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ealize the great rural sports of Sichuan province to promote the new socialist rur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below conclusions are arrived:

1.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rovides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with the opportunities thus rural sports gets the development.

2.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also contribut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3.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backwards of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include: superficial consciousness about sports of peasants, poor rural sports facilities, shortage of rur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lacking of sports teacher faculty of schools, weak investment funds of sports education of schools and so on.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Because of the limi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 would be a process for change of people’s consciousnes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ports should know the order of priority and seize the key point to drive others. Set school sports as key point, cultivate the new generation and train sports talents to promote sports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round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crowd, perfect the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strength the guidance instruction, change the idea and gradually extend sports to improve the whole level of sports.

Key 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rural sports; Sichuan Province; Renshou

county

II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1 前言 ......................................................... 1

1.1 概述 .............................................................. 1 1.2 几个概念的界定 .................................................... 2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2

2 文献综述 ..................................................... 3

2.1 国外对农村体育的研究 .............................................. 4 2.2 国内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 4 2.3 国内对农村体育的研究 .............................................. 5

3 研究方法 ..................................................... 8

3.1 文献资料法 ........................................................ 8 3.2 逻辑演绎法 ........................................................ 8 3.3 比较分析法 ........................................................ 8 3.4 专家访谈法 ........................................................ 8 3.5 实地走访法 ........................................................ 8 3.6 问卷调查法 ........................................................ 9

4 分析与讨论 ................................................... 9

4.1 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体育的总体要求及内容 .......................... 9

4.1.1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意义 ............................................... 9 4.1.2 发展农村体育的重要性 ................................................ 10

4.2 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体育的关系 ................................... 11

4.2.1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体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1 4.2.2 发展农村体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 ...................................... 12

4.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现状分析 ................................... 13

4.3.1 农村基本现状分析 .................................................... 13 4.3.2 仁寿县被调查的农民体育现状分析 ...................................... 15

III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3.3 仁寿县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分析 .......................................... 19

5 结论与建议 .................................................. 25

5.1四川仁寿县农村体育分析结论 ....................................... 25

5.1.1 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意识淡薄 ............................................ 25 5.1.2 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导致体育基础设施、经费不足 .......................... 25 5.1.3 乡镇政府对体育的重视度不高 .......................................... 25 5.1.4 农民居住分散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 .................................... 25 5.1.5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 ................................................ 26

5.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对策建议 ................................... 26

5.2.1 发展农村体育的重点是农村学校体育 .................................... 26 5.2.2 发展农村体育的其他方面 .............................................. 29

6 参考文献 .................................................... 30 致谢 .......................................................... 32 附件 .......................................................... 33

IV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前言

1.1 概述

新农村建设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和政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要求我国能够实现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各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局面。

目前,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可谓正逢其时,它的提出与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省全省的常住人口为80418200人,仁寿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南部,是中国第六大县,拥有常住人口约132.06万,是四川省的第二人口大县。仁寿县辖22个镇,40个乡,作为研究四川省农村体育现状,对仁寿县进行分析及研究具有其代表性的意义。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随即,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要求各级体育部门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一次指出和强调加快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其中再次强调“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四川省的农村发展促进了农村体育建设,而农村体育的发展也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省常住人口中,农村人口为48106167人,占59.82%。较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3.49个百分点,但是四川省的农村人口比例依然很大。发展农村体育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全民健身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调查四川省仁寿县的体育现状,分析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大力发展四川省的农村体育。

1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2 几个概念的界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中国各地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协调推进农村各方面的建设,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并不是新的概念,但这次“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有这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一新阶段的背景下。即我国已经总体上已经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农村:关于农村范围的界定在不同的系统现行政策法规中有所不同,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体育研究中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资料中的农村含义一致。“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居住的地区,是相对应城市的区域,城市和农村构成我国的地理概念。

农村体育:农村体育的参与者是指居住在农村的农村人口。农村概念的界定为地理概念,因而农村体育的概念也应是在农村地理范围内,以农村人口为参与主体在农村地理范围内所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包括在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育。同时,相对应于我国体育的分类,把农村体育由农村学校体育、农村竞技体育、农村群众体育三部分组成。农村学校体育则是地处农村的学校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农村竞技体育则指在农村地区举办的各种运动水平较高的比赛活动,如全国农民运动会,各省、市、县农民运动会及其他农民运动会。农村群众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即农村人口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势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农业大国,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中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农村人口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然占了超过一半的总人口,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中国各地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协调推进

2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各方面的建设,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再次强调“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农村体育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国民体质,而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四川省是个农业大省,常住人口中的农村人口为48106167人,占59.82%,但是体育人口相对较少。农村体育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体育是提高农民身体素质是重要手段,提高农民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体育的发展也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能通过体育积极向上、公平竞争等体育精神升华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精神文明素质和锻炼人的意志,对提高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对农村体育的分析大多是广泛而不精确,几乎还没有被应用于合乎四川省情的研究中。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发展农村体育是个机遇也是挑战。由于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社会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各界对农村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农村经济迅速的发展,农民居住习惯的改变,农村体育改革也给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从四川省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仁寿县农村体育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仁寿县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发展,有效提高农民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以此对四川省农村体育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四川省仁寿县是我省第一人口大县,对其农村体育研究具有代表性。在梳理、研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体育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将四川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重点应用于提高四川省农村体育中,以期能为四川省在新农村建设下寻找到更适合的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对提高四川省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对农村体育的研究大多数都集中在强调农村体育的重要性,并大致提出发展农村体育的建议。学者们借鉴了相关成果,从农村体育的发展历程、农村体育的重要性、农村体育的特点、农民的健身意识、农村经济基础、农村学校体育、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特色体育项目等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分析农村体育发展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加大宣传体育知识、增强农民健身意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及推广具有农村特色体育项目等对策和措施。但是,却很少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适合四川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切实有效的建议。

3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1 国外对农村体育的研究

世界各个国家对于农村的定义各不相同,对于农村体育的定义也与中国的农村体育有所不同。甚至于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体育活动已经没有了农村与城市的区别。通过互联网以及各期刊网并无相关论文。由于以上的原因,国外农村体育的相关资料难以借鉴,对国外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亦难以了解。

2.2 国内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提过“社会主义新农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一概念得到了更好的完善与升华。“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还提出“加快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发展的辩证关系》中,任程芳、刘琪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已开始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新农村建设的体育具有其现实意义,利于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贫富差距;同时有助构建和谐社会1。

吴炎兵在《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研究》中提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内容是培养“新”农民。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同时开展农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开拓新途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文化素质的农民。其中还提到,“体育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2。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物质生活得到了发展,通过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了其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沙占华、张泽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探讨》中提出,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庄建设,建设中的不应该只将重点放在村庄的外貌上,也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先农村文化资源较不足,基础设施、活动、教育都较为贫乏,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丰富群众文化,全面提升广大农村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3。

《农村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夏洁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发展农村的体育事业,有利于发展农村文化,引导农民正确先进的思想观念,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培育农村消费市场,拉动体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4。

1234

任程芳,刘琪.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发展的辩证关系[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0,(02)

吴炎兵. 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沙占华,张泽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33-2434 夏洁.农村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J].达州新论,2006, (2):41-42

4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高志红在《农村学校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对策研究》中提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新农村,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四是培育农民,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开展体育教育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应该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内容5。

2.3 国内对农村体育的研究

在新农村建设之前,已有大量国内学者对我国的农村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国内学者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农村体育的诸多课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具体而言, 国内学者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农村体育的发展历程。曾理等提到,体育起源于原始的农业生产、生活中体育的萌芽孕育在原始农业形态中,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建立,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也有所不同。早期农民在劳动生活中发展了走、跑、跳跃、游水、投掷等技能,以及利用砍砸器、投掷器等生活工具完成这些动作。这样体育在最初的原始环境状态下产生和演变。而在田雨普等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我国农民体育发展》中则按照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和自身发展的特点将新中国农民体育分成了五个阶段,第一是起步阶段,1949年-1958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农民体育活动掀起了浪花;第二波浪发展阶段,1959年-1965年,受“左”思想路线影响,农村体育表面热烈,随后急转直下;第三阶段是动乱阶段,1966年-1976年,文革初期,农民体育有一些进步,但十年动乱,农村体育也得不到好发展;第四是恢复发展阶段,1977年-1985年,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农村体育蓬勃发展;第五是攀升阶段,1986年-2007年,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发展注入动力,农村体育进入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期6。

(2)关于农村体育的重要性。任莲香等认为,农民乃社会小康的根本;农民群体康泰,国家才能强盛;农村体育是国家经济体育发展的重要源泉7。任程芳提到体育通过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为创建和谐农村作出了贡献,且参加体育锻炼能帮助农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抵制迷信等,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任程芳,2010)。邓晓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体育的改革》中提到,农村体育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活力,现代体育和民俗传统项目的蓬勃发展对加强农村传

5

高志红,葛会欣,袁玉涛.农村学校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教学与研

究,2010,(26):145-146

67

田雨普,朱志强,陈德明,等.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J].体育科学,1999,19(4):5-8 任莲香, 钟全宏, 袁音.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路径[J]. 开发研究, 2010,(03)

5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统文化,完善农村新型人际关系,培养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农村赌博、封建迷信等成规陋习现象,最终形成先进的体育文化起着很大的作用。农村体育的开展,拉动农村体育消费,推动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村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它的发展对改善农村精神面貌、抵制愚昧落后文化、繁荣农村经济、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新型农民”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8。

(3)农村体育运动的特点。张红学提到,从体育的参与方式中可以发现,体育具有空间性、体验性、创造性、娱乐性等特点。农村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城市体育而言又表现出体育项目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体育活动组织的松散性、体育活动开展的复杂性和季节性以及鲜活的时代性等特征9。《试论我国农村体育的特点》中提到,体育项目具有其地域性、民族性;活动主体也具有广泛性、业余性;活动时间则具有随意性、季节性;活动场所具有多样性、简陋性10。王益宝则认为,我国农村体育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体育活动组织的松散型;农村体育活动项目的随意性和形式的灵活性;体育活动的自发性和季节性;体育活动项目的差异性及内容的丰富性;体育功效的积极性和失控状态下的偏向性。

(3)农民的体育意识淡薄。柳若松调查表明:40.2%的农民认为不需要锻炼身体,32.7%的农民认为生产劳动是体育活动,37%的农民认为体育对生产劳动存在负面影响

[14]

。邹平认为,农村的文化落后,禁锢了农民的思想,还扭曲了部分农民的体育健身观念。

农民的对体育健身不正确的认识影响了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他们对一些体育活动不热衷,参与度不高。朱文富提出应加大宣传,增强农民的健身意识。并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各级体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形式普及科学体育健身知识;利用媒体插播公益性体育健身广告;针对农村群众开设专题体育健身栏目[16]。张红学认为由于历史原因,在一些农村地区,封建思想依然存在,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低俗文化乘虚而入。通过到农村体验生活发现,部分农民文化生活的空虚而经常参与打麻将等赌博活动,这在农村相当普遍。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健康意识较为缺乏,较少人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给农村开展体育运动带来了许多困难。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健康意识的培养可以净化农村文化,才能建立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张红学,2011)

(4)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夏洁在《农村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农产业的迅速扩大,农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但农业劳动力仍占全

89

邓晓东, 李佳川. 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体育的改革[J]. 云梦学刊, 2011,(02)

张红学. 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探析[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张铁明, 谭延敏. 论农村体育组织与管理的新思路[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10

6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国就业人口的50%,农村经济条件差,当地政府对体育不够重视,造成体育场馆设施的缺乏。即使有些有场地设施,但是也非常有限且设施陈旧[18]。在张发强的《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中统计,我国大约有70余万个体育场馆,其中农村地区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张发强指出为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力度。应该借鉴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经营,通过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社会体育事业的赞助,将所得物质多用于农村体育发展。

(5)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稀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在《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中指出,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开展群众健身活动,通过提高社会体育发展水平儿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能直接增进群众的体质与健康,且有利于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章赛清的《浅析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中提到,由于农村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体育专项资金的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少等原因致使农民无法满足健身要求,和缺少文化氛围,农村体育发展受到了限制。王绍军、邹平的《浅析我国新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农村学校体育》中也同样提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性,和由于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的不容乐观,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开展11。

(6)探讨农村学校体育发展问题。陆世湖在《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反思》中提到当前存在学生体质下降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教学改革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应试教育影响;现行的体育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新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枯燥、简单;体育运动场地少、器材紧缺;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影响。学生体质的下降是限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深化改革,从管理着手,落实工作;及时更新学校体育教育观念;把健康知识和营养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个性化;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段克发提出,农村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青少年和儿童有大部分在农村,农村教育工作和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是增强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才的要求,抓好了才能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12。

(7) 关于农村特色项目的探讨。在任莲香等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路径》中对农村体育发展提出“以个性体育为特点发展;以民族特色体育为基础发展”。特长运动项目是长期存在于群众中的运动形式,发展好他们,对农村体育的开展大有好处。这些体育项目符合农村传统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能使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1112

王绍军,邹平.浅析我国新农村体育发展中农村学校体育 [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3):17-18 段克发.农村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7,13(3):103-104

7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四川省农村体育发展研究还非常的少,而且只有点的研究,只有理论的研究,还没有通过实践调查对四川省的实际情况来做案例研究,实践意义不深,指导性不强。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百度和Google等搜索引擎查阅和检索相关资料。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农村学校体育等相关文章;查阅相关文献书籍;跟踪各相关的政策发布网站及体育网站,了解最新的政策及农村体育发展信息,从中获得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和数据。

3.2 逻辑演绎法

综合运用演绎与归纳、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了解四川省农村体育的研究现状,按照系统的观点,依据社会学、体育学、经济学等基本原理,全面分析在新农村建设下四川省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3.3 比较分析法

通过比较我国各省的发展情况,及四川省内不同的县下农村体育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找出适合四川省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

3.4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相关专家、老教师等访谈,虚心请教,为找出适用于在新农村建设下四川省农村体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提出有益的意见与建议。

3.5 实地走访法

8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到农村实地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对身体锻炼的需求,了解他们的体育观念,探讨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6 问卷调查法

对仁寿县各乡镇政府、学校及农民发放问卷,并通过问卷数据,分析仁寿县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并根据相关数据提出对策分析。

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在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乡镇政府人员、学校教师、农民的调查问卷,并将初稿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经反复修改最终定稿。

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除了问卷上已有的填写说明外,对发放问卷的人员进行了培训,统一标准和尺度,以确保问卷填写的质量和客观真实性。

本人原计划对仁寿县22个镇,40个乡均发放调查问卷,并调查。但出于部分乡镇农村体育工作情况类似,本次调查的重点是部分乡镇的中小学教师,及部分乡镇的农民。本次调查向部分乡镇政府人员、学校教师、农民三个层面共发放了350份,回收290份,回收率为82.9%;有效问卷为259份,有效率为74%。发放回收有效问卷情况详见表1。

表1 乡镇政府人员、学校教师、农民发放回收有效问卷数量一览 发放 回收 有效

政府人员(份)

50 47 45

教师(份) 60 54 49

农民(份) 240 189 165

4 分析与讨论

4.1 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体育的总体要求及内容

4.1.1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意义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阶段统筹城

9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乡发展,就是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具体内容就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市场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机制。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中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总人口的50.32%。胡锦涛主席曾提到:“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重大问题。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我国当前总体上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4.1.2 发展农村体育的重要性

体育的一大重要作用即为强身健体,虽然体力劳动也有锻炼身体的作用,但是不可替代体育锻炼,农业劳作多是在某些固定姿势下进行,由此不仅达不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反而对人体肌肉损害严重。开展农村体育可以促进农村身体的全面发展,有益于提高农村整体的身体素质。农村体育也可以发展农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娱乐身心、陶冶情操等作用,而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也可以净化社会风气。

然而由于农村体育由于历史环境等原因,发展滞后于城市体育。农村体育包括农村竞技体育、农村学校体育、农村群众体育。由于农村的经济相对于落后,在体育设施、师资等方面严重不足。据调查,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36名金牌得主中有12名来自农村。据当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由此可看出,农村体育为我国竞技体育提供了人才资源,但却落后于与城市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体育教师严重流失、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等原因也桎梏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农民体育意识观念淡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稀少、场地设施的缺乏也导致了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落后。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到,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公众的重中之重。今年来,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虽然让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也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但同时农村的文化建设还不相适应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大。而农村文化建设中就包括了农村体育的建设。

10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为了我国农民身体素质整体的提高,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加强农村体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4.2 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体育的关系

4.2.1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体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4.2.1.1 社会对农村发展关注度的提高

自2005年“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应的惠农政策,国家对“三农”的支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各大新闻媒体对农村发展进程的报道不断增加,群众也更加关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如图1所示,自新农村建设提出之后,68.48%被调查的农村人口对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提高了。

52, 32%提高未提高113, 68%图1 新农村建设提出之后,被调查的农村人口对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是否提高

4.2.1.2 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农村体育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是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机遇。党和政府为了全面落实“三农”建设,提出了许多相关的惠农政策,2005年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中提到,2005年仅中央财政将支出超过3000亿元用于“三农”建设。2006年中央还将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这一系列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中还提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问题,教育部要求各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西部农村孩子免除学杂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且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得到了更好的经费保障。吃、穿、住、行是人生存的必要保证,在物质上得到了保障,才会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的时候,从事体育锻炼的机会自

11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然也较少。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农村劳动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民的闲暇时间也增多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将增长了。

然而,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由于政绩的考核、社会风气、物质追求等影响,农民对物质生活过分追求,从而忽略了精神文化的建设。要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更多的了解体育,能在追求经济建设的同时,投入体育活动中,同时能推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让体育也能为新农村建设而服务。

4.2.1.3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居住环境改变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

由于历史进程等原因,长期以来,农村居住点多为农民自发形成,没有经过统一的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改变了生产方式,也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居住习惯。以前大多数农村住房为独栋院落型,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一些农村地区修起了高楼套居,引导农村居民相对集中居住。农村体育由于缺乏系统的技能指导、组织管理,体育主观随意性大,农民居住相对集中,体育资源能得到更好的管理和利用。居住分散、布局零乱等旧时农村居住特点给社会化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管理维护的成本巨大,由于经济条件等限制,体育基础设施无法完善,体育活动也无法顺利开展。农民居住相对集中后,村容村貌能够得以改善,体育设施配备也节约了成本,体育设施的管理维护也有了保障,城镇中的“社区体育”的发展经验,也可运用到农村体育发展中来。 4.2.1.4 农村体制改革对农村体育的挑战

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经费大多是依靠乡镇政府的财政支持,而国家为深化农村改革、规划农村的税费制度、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这一举措增加了农民收入,却减少了乡镇部门的财政收入。部分贫困的乡镇部门由于财政资金不足,对于农村体育的经费投入也无法满足农村体育的发展需求,无力支撑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体育的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采取“县政权取实,乡政权取虚”的做法,大规模的实行“撤乡并镇”,为了达到国家精简机构的指标,不少县、镇、乡撤销了体育部门,并入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重组。乡镇的体育行政管理职能被弱化,基层体育部门管理职能的弱化,导致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力度也削减,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4.2.2 发展农村体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

4.2.2.1 农村体育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有这密切的联系。由于农业活动的季节性,导致在部分农村,农民在闲暇时间会选择打麻将等

12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赌博娱乐生活,这不仅不利于农民的身体健康,更不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而农村体育作为提高农民身体素质、预防疾病、娱乐身心、促进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与农民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农民在体育活动中不断积累沉淀的体育文化是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对提升农村人口的道德素质、提高社会文化起了重要作用。而体育的精神正是指体育活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化作人类心中的一种追求和信念。体育精神有着公正、公平、公开、团结、进取等积极向上的特征。农村体育的发展了,农村广泛的参与体育锻炼,而摈弃赌博的恶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正确引导农村体育运动,弘扬体育精神,可以提高农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4.2.2.2 农村体育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政策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差距较大。“十一五计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实施了许多促进农村经济法发展的惠农政策。农村体育虽然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然而对农村经济发展同样有着促进作用。一方面农民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影响生产力的因素有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而农民劳动力的提高,对于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四川省农村常住人口占四川省总人口的59.82%。农民劳动力的提高,对提高我省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农民能够从中培养团结拼搏、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这能增强人们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农村体育调动了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

同时,体育产业也对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体育产业是指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但由于农民对体育消费的意识薄弱,体育消费品的价格过高,商业化运作水平不高,体育文化产业的潜能也没有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农村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逐步提高,体育产业也会日趋成熟。体育产业的发展会给当地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也能提高社会经济收益,当然体育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在短期内很难有所突破,然而其推动作用意义深远。

4.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现状分析

4.3.1 农村基本现状分析

4.3.1.1 仁寿县被调查的农民基本情况

13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由于政府人员和教师的工作特殊性,以下列出的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仅为被调查的农民,共165人,其中女子人数为96人,占调查农民总人数的58.18%;男子人数为69人,占调查农民总人数的41.82%。

表2 被调查的农民的年龄

人数 百分比

16-25岁

21 12.73%

26-35岁

18 10.91%

36-45岁

43 26.06%

46-55岁

31 18.79%

56岁以上

52 31.52%

从此次调查的性别和年龄的情况来看,如表2所示,四川省是农业大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所以16-35岁之间调查的农村人口比例较少,调查的农民中妇女和老人居多。

4.3.1.2 仁寿县被调查的农民的文化程度

表3 被调查农民的文化程度

人数 百分比

文盲 14 8.48%

小学 28 16.97%

初中 74 44.85%

高中 37 22.42%

大专及以上

12 7.27%

同理,由于政府人员和学校教师对学历有所要求,如果将数据加入农民的调查数据中,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表3中文化程度的数据仅为被调查的仁寿县165名农民。

从表3中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2005年,建设新农村对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影响很难简单的从调查数据中看出。

4.3.1.3 仁寿县被调查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现状

表4 被调查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现状

2000元以下

人数 百分比

16 9.70%

2001- 3000元 19 11.52%

3001- 4000元 21 12.73%

4001- 5000元 11 6.67%

5001- 6000元 50 30.30%

6000元 以上 48 29.09%

农村体育的发展与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仁寿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63元,增长了12.7%;农民人均纯收入5621元,增长了15.8%。笔者将仁寿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者列为高收入人群。按照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6年的数据显示,仁寿县的农村具名人均年纯收入为3006元。由此可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居

14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代表着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应的提高。农村体育的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对于体育活动的投入在同等条件下,也会有所增加。

4.3.2 仁寿县被调查的农民体育现状分析

4.3.2.1 仁寿县被调查的农民对体育的兴趣度

由于长时间受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影响,农民对体育没有全面的认识,不了解体育的意义与精神,对体育的兴趣不大,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仁寿县的农民对体育健身活动的兴趣亦不强烈。如表5所示。

表5 农民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度

人数 百分比

热爱体育运动

13 7.88%

一般 59 35.76%

可有可无

85 51.52%

没有 8 4.85%

由此可以看出,仁寿县农民对体育的热衷程度不高,大多数的农民认为体育运动可有可无,甚至有人对体育运动完全没有兴趣,可见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淡薄。

访谈案例A(邹平花,女,汉族,52岁,农民,初中文化)乡上很少组织体育比赛,但是乡政府的院坝内有乒乓球台,附近的小孩在放学后,或者周末放假就会去打乒乓球;以前每天吃完晚饭,都会去散散步,几个月前,乡政府的文化站站长提供了音响,电源,乡民自发组织晚上在乡政府的院坝里跳“坝坝舞”;对了还有老年者协会组织了一批年轻人过节的时候舞龙灯。

访谈案例B(余金元,男,汉族,57岁,农民,初中文化)体育锻炼根本没有必要,每天做农活都累得要死,回到家里看看电视,打打麻将,还要照顾孙子,儿子媳妇外出打工,要监督孙子学习,就更谈不上运动了。有时候吃了饭带孙子出去散下步就不错了。

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农村地区,封建思想依旧存在,小农思想根深蒂固。通过到农村体验生活中发现,部分农民文化生活非常空虚,经常参与打牌、打麻将等赌博活动,且这种情况在农村相当普遍,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结合访谈观察,通过案例A中可以看出由于每个乡镇政府对于体育的宣传和推广的程度不同,农民的体育意识也有所不同。一些乡镇政府看重体育文化的发展,鼓动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并愿意提供资金和物质上的支持,该乡镇的体育发展就有一定的优势。通过案例B则可以看出,一些农民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认为平时农活较多,又要带孙子,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每周参与1-2次体育锻炼的人数占55.76%,但是通过访谈中了解到,他们所谓的体育锻炼大多数是指饭后的散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体育锻炼。

15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由于农村的留守儿童较多,有些妇女、老人晚饭过后,会带着小孩散步,此次调查的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较大。

同时,笔者还发现,农村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度也关乎农村体育的发展,学校对重视学生体育,学生在课后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也有所增加,同时也容易带动家长的共同参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体育意识应该从小培养,特别是终身锻炼的意识更应该从小抓起。而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意思的培养,大多依靠于学校,学校的体育活动组织的好,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会增加。

访谈案例A与访谈案例B中访谈对象的差别还在于,案例A中的邹平花居住在乡镇的场镇上,而案例B中的余金元则居住在自己建造的院落中,处于分布较散的村内。案例A中提到的在乡政府院坝内跳的“坝坝舞”,由于受到组织开展的条件、场地、参与人群的限制,居住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容易组织开展,而居住较为分散的农户开展实施起来较为困难。所以这也是造成两种不同情况产生的原因之一。 4.3.2.2仁寿县乡镇体育组织机构情况及体育设施情况

表6 乡镇体育组织机构情况

人数 百分比

有体育领导机构

31 68.89%

无体育领导机构

14 31.11%

综合数据及对乡镇实地走访调查中发现,仁寿县的有体育领导机构的乡镇占多数,但体育工作大多归于乡镇的文化站管理,并不单独成立体育部门,且乡镇中大多为一名副职领导分管体育工作。虽然大多数乡镇都有体育领导机构,但是据访谈中透露这些机构组织体育活动的力度不够,农民自发组织的体育组织几乎为零。

表7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人数 百分比

充足 10 6.06%

刚好满足 23 13.94%

缺乏 113 68.48%

几乎没有 19 11.52%

根据表7的数据,不难看出,80%的农民认为该乡镇的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不少的农民表示根本不知道哪里可以从事体育健身活动,平时即使有锻炼就是散散步,一般小孩的体育锻炼大多是在自家庭院内进行跳绳、羽毛球、乒乓球、游戏等;离学校较近的孩子有些会在周末相邀去学校的篮球场打篮球,但是由于学校的场地有限,限制了进行这些体育活动的范围。更由于部分学校为了校园管理安全,放假期间选择不开放这些体育场所,使得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情况更加不乐观。

16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访谈案例C(张军,男,汉族,37岁,公务员,大专文化)我作为合兴乡文化站站长,分管体育工作。对于体育工作的进行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体育工作经费的不足,导致无力购买相应的体育设施。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这几年农村文化建设的加强了,体育宣传也加强了。去年乡的文化站修起来了,乡的图书馆也马上就要建立起来了,文化站有了专门的文化活动室,乡政府院子内也摆放了乒乓球台供乡民们锻炼。近些年,县里流行傍晚的时候在广场上跳舞,于是也鼓励我们乡民来政府的院坝内跳舞,给他们提供了音响设备,电源,会跳的人自发的跳着,老老少少也跟着学,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在逐步的加强中。

在调查过程中,不少村民表示,由于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导致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大大减少,想参与体育锻炼,但找不到合适的场地。日常村民的体育锻炼只能选择乡间小道或者场镇街道,进行散步、快走或者慢跑,由于农村的空气质量较好,走在乡间小路上,空气清新,能放松心情;而青少年的体育锻炼种类丰富,譬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些体育活动对体育场地设施都有要求,农村体育场地的不足,不利于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农村,进行这些体育活动大多在学校内开展,大部分学校有这些设备,但也都表示,场地设施缺乏,有些学校为了节约场地、设施的管理维护成本,选择在节假日关闭场地提供。部分想在节假日进行体育锻炼的农村居民受到了制约。且笔者也发现,乡镇的体育组织机构在农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体育组织机构对体育发展重视度高,该乡镇的农村体育在场地、设施等基础条件提供上有一定的优势。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各乡镇相继添置了体育健身设施,但不能解决农村体育健身设施缺乏的困境。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带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应该也能得到逐步的解决。

4.3.2.3仁寿县乡镇体育经费的情况

表8 仁寿县体育经费的来源

人数 百分比

乡镇财政拨款

28 62.22%

县财政拨款

2 4.44%

村民自筹

12 26.67%

捐赠 3 6.67%

表9 仁寿县各乡镇体育经费金额

人数 百分比

没有 8 17.78%

0-2万 28 62.22%

2-5万 6 13.33%

5万以上

3 6.67%

17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乡镇的体育经费来源于乡镇财政拨款,和村民自筹。从表9中可以看出,没有经费投入和0-2万的比例达到了80%,只有少数乡镇财政收入较多,且对体育发展较为重视,经费达到了5万以上,但是人均下来,每个村民的经费投入也十分稀少,由此可见乡镇的体育经费的投入完全不能满足农村体育的发展。农村体育经费开支主要是指开展体育活动、建设体育场地和购置体育设施的经费。由于税费改革,乡镇的财政收入减少,而这些经费又主要依靠于乡镇财政支出,乡镇财政收入的减少,部分以农业为主的乡镇,无力承担体育经费的支出,无法满足农村体育发展的需求。乡镇的体育经费就摊派到了行政村,行政村的体育活动开展又将费用摊派到村民,由此给村民带来了一定的负担。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体育经费缺少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乡镇财政困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体育经费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一些社会团体、企业、个人也提供了一定的捐赠,虽然比例不高,体育经费的筹集需要通过多方面的途径,争取企业、团体的赞助,对体育经费的扩充也不失为一个可选择的途径。

4.3.2.4仁寿县乡镇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

表10 仁寿县乡镇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

人数 百分比

没有 23 51.11%

1-2个 18 40.00%

3-4个 3 6.67%

5个以上

1 2.22%

表10中的数据是指收回的45份政府人员的问卷调查统计的数据,并非仁寿县所有乡镇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的统计,然而从表10中就足以看出,仁寿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严重不足,对农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难以产生实质上的指导作用。通过访谈中还得知,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绝大部分是兼职的体育社会指导员,仅仅是取得了指导证书,极少对农民提供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4.3.2.5仁寿县农民参与体育锻炼项目的情况

表11 仁寿县农民喜欢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的情况

项目 散步 跑步 篮球 健身舞 游泳 乒乓球

频数 118 32 19 17 16 14

排序 1 2 3 4 5 6

18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羽毛球 足球 武术、太极拳

台球 排球 其他 健身器材类

14 12 11 9 5 3 2

7 8 9 10 11 12 13

访谈案例D(苏梅英,女,汉族,35岁,农民,中专文化)一般锻炼也就是散散步,近年县上流行跳操,我们乡也开始有人在院坝里放起音响跳操,感觉还是可以。但是其他的项目感觉参与的人都比较少。因为这些什么球,对场地都有要求,比如打篮球要篮球场也要有篮球嘛,乡下篮球场太难找了,学校或者政府里才有,跑那么远去打个篮球,还不如在家里打打麻将,斗地主。

结合访谈和从表11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农民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大多是简单易行、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譬如散步、跑步、游泳等。由于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缺乏体育指导员导致一些对技术有所要求的球类项目在农村体育中不受农民的推广。

2、健身舞在农村妇女中的推广的效果显著,因为此类舞蹈简单易学,节奏明快,丰富了生活,添增了乐趣。这几年推广的速度十分迅速,在农村很快就普及开了,但是因为有的地方缺少跳舞的组织者和带领者,部分农村妇女表示想参与,却没有合适的机会。

3、电视的普及,NBA的热潮也带入了农村,农村一些年轻的男子也逐渐对篮球这项运动产生了兴趣。在农忙过后,或者在节假日,篮球场上还是有许多跳跃的身影。

4、中国的乒乓球、羽毛球水平世界领先,竞技强的项目在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中同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项目简单易学,器材相对便宜,老少皆宜,在农村也受到了农民的喜爱。

4.3.3 仁寿县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分析

4.3.3.1 仁寿县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在实地走访中,笔者发现,农村体育虽然包括农村竞技体育、农村群众体育、农村学校体育,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农村学校体育占农村体育的主要地位,所以对仁寿县合兴中学、钟祥中心小学等六所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以了解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

19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表12 仁寿县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年龄

人数 百分比 20-30岁 13 26.53% 31-40岁 21 42.86% 41-50岁 12 24.49% 50-60岁

3 6.12% 60岁以上

0 0.00% 表13 仁寿县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性别

人数 百分比

男 39 79.59%

女 10 20.41%

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中,女教师的数量明显低于男教师,只占调查人数的20.41%。由于体育有着运动的特性,年龄较大的教师不适合担任,所以农村体育教师大多年龄在20-40岁之间,但是还是有极少数的体育教师年龄达到了50岁以上。

34年3530252015105013年1年最大教龄平均教龄最小教龄图2 仁寿县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教龄

通过问卷调查,收回的49份有效问卷中,其中最大教龄的有34年,最小教龄只有1年,平均教龄为13年。由于体育课程活动量较大,对年龄要求比较高,教龄越大,年龄也相应增加。体育教师的平均教龄不长,也是由于受年龄因素影响。

表14 仁寿县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职称

人数 百分比

小二 3 6.12%

小一 15 30.61%

小高 4 8.16%

中二 18 36.73%

中一 7 14.29%

中高 2 4.08%

20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参与问卷调查的49人中,体育教师中二及以下职称的人数为36,占73.47%,体育教师总体职称水平并不高。

专职, 18,37%专职兼职兼职, 31,63%图3 仁寿县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专、兼职情况

通过图3,可以看出,参与问卷调查的体育教师中,兼职体育教师31人,占63%,专职体育教师的人数为18,占37%。仁寿县兼职体育教师的人数占大部分,可见农村体育教育师资队伍严重不足。

专科本科硕士及以上本科, 17,35%硕士及以上,0, 0%专科, 32,65%图4 仁寿县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学历

通过图4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的平均学历水平并不高,专科教师占65%,本科占35%,硕士及以上为零。

访谈案例E(陈刚,男,34岁,汉族,兼职体育教师,大专文化)农村学校体育要发展存在太多问题,师资缺乏,一个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只有几百人,有些人少的学校,一个年级就只有一两个班,可能整个学校就一个体育老师,还是兼职的,可能是体育专业,但是兼职叫数学、语文;也可能是数学老师兼职当体育老师。评职称难,每年名额就那几个,体育学科又不受领导重视,想评职称太难了。工资低,虽然说近几年教师工资有所上调,但是还是跟不上物价、房价的上涨。

21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于农村体育教师现状,可以发现以下信息: 1、农村体育教师性别、年龄结构。表14的数据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49名体育教师中,男女教师比例4:1,严重的失调,这种情况不利于体育生理、心理等方面教学开展。分析其原因一是学校领导对女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重视不够;二是受农村传统文化观念影响,部分女教师不愿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三是体育教学重、苦、累的特地使女教师不愿选择担任体育教师。从年龄结构上看,体育教师队伍以青年为主,40岁以上的体育教师所占比例较少,这显示了体育教师队伍年轻化的特点,这对于活跃教学氛围,创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可能因为缺少丰富教学经验给体育教学管理带来不利因素。

2、农村体育教师学历、职称情况。据表15的调查统计分析显示,体育教师学历大部分为专科,硕士及以上的高学历的体育教师为零。由于农村教师薪资、生活条件等待遇所限,高学历教师很少选择在农村学校担任教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限制了学校体育发展层次的提升。据部分体育教师表示体育教师有评职称难的特点,但了解分析后发现,由于大部分农村学校对体育学科的发展不够重视,轻视体育在学校发展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农村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不够关注。这同时也导致了部分体育教师也开始不重视自身的体育教学工作,自由散漫,不求上进,于是评职称时就遇到了重重困难。

3、农村体育教师待遇情况。在访谈调查中,不少体育教师表示工资较低。经国务院同意,自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教师工资主要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其他补贴三部分。同级别,同职称的教师基本工资相同,而绩效工资部分,由于地方经济状况和自身教学成绩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导致生活补贴较低,学校提供的居住环境条件不佳等。农村经济水平近几年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教师对工资待遇仍然有所抱怨,这也导致了农村体育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

4.3.3.2 仁寿县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表15 仁寿县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人数 百分比

充足 0 0.00%

刚好满足

8 16.33%

缺乏 34 69.39%

几乎没有

7 14.29%

根据表15可以看出,没有教师表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充足,只有16.33%的表示刚好满足,69.39%的表示缺乏,甚至有14.29%表示学校场地设施几乎没有。据资料统计:我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设施人均活动场地面积小,全省2877所学校共有运动场馆面积779.45万m2,学生人均仅为4.2m2,与国家规定的中学生人均活动场地不少于6.8m2的

22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标准要求差距较大;运动场建设档次低, 学校有水泥运动场的仅占16%,大多数学校的运动场只是经过表土夯实或铺上渣石而成,教学利用率低;运动场规模小,场地跑道在200m以上的学校占47.9%,大多数学校无法开展较大型运动会;运动场少,两个以上的学校占8.6%,在一个场地上同时进行多个班体育教学活动的学校占多数。仁寿县的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同样存在严重缺乏的问题,由于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设施条件差,器材设备的不完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工作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很多对场地器材有所要求的体育项目不能开展,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更成为了“自由活动课”,既不利于学生体育的提高,也使得学生的安全存在隐患。由此更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度低,无法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健身的好习惯。

4.3.3.3 仁寿县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情况

表16 仁寿县农村体育教师每周课时量

人数 百分比

8节课以下

12 24.49%

8—12节课

3 6.12%

12—16节课

11 22.45%

17节课以上

23 46.94%

表17 仁寿县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教材情况

人数 百分比

教师和学生都有

41 83.67%

教师有,学生没有

6 12.24%

学生有,教师没有

0 0.00%

都没有 2 4.08%

表18 仁寿县农村体育教师体育课前教案准备情况

人数 百分比

每次都准备好

9 18.37%

偶尔准备 21 42.86%

完全临场发挥

19 38.78%

访谈案例E(陈刚,男,34岁,汉族,兼职体育教师,大专文化)虽然说我国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但是现在农村学校追求升学率的情况还是很严重,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很沉重,这对体育工作开展开始带来了困难。由于体育教师的短缺,体育教师承担的课时量大。作为兼职的体育教师,还是负责了一个年级的体育教学课程,专职的体育教师更是达到了每周17-18节课时。每天重复同样内容的体育课程,难免觉得疲累。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情况下,体育课大多就采取了“放羊式”,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学习简单的体育项目,体育教材就形同虚设了。而且教材上的内容浮于形式,根本不适合农村体育课程的教学,不符合实际情况。就更别提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提高了。

23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内容及价值功能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通过表16可以看出,农村体育教师每周可是两个达到17节课以上的达46.94%,由此可以得出仁寿县农村体育教师严重缺乏,导致教学工作量大。平均每天三节课时以上的体育课程,使体育教师感觉重复、疲累,体育教学工作质量不高。24.49%的体育教师表示课程在8节课时以下,据了解这部分教师大多为兼职体育教师,除了承担体育教学工作外,还有其他学科教学,所以体育课时在8节课时一下。新农村建设以来,国家对农村的教育重视度提高,对课程教材上也制定了指导性文件。所以近几年农村体还是基本达到教师和学生都有体育教材。调查还发现,仁寿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差,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的比例非常低,教师在编写教案、使用教材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多数农村学校的体育课基本处于“放羊”和“半放羊”状态。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结构、教学理念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与过去课程教学大纲比有了较大变化,在体育《课程标准》改革试行中,通过广大体育教师探索和实践,农村体育教学工作受到了明显改善的效果。但是,由于多数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意识性,结构、内容的选择性,教学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个渐进过程,加之客观上由于学校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少,质量低,教学基础设施条件差等问题,致使目前仁寿县农村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进程较缓慢。 4.3.3.4 仁寿县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情况

教育经费的不足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之一,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国家对农村教育也更加重视。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精神,四川省也提出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06年起,在四川省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到“十一五”期末建立起“责任明确、经费共担、保障有力、管理有序”的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其中提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分级承担办法和实施步骤。要求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全面达到我省农村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启动校舍维修改造新机制;巩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2007年深化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2008年扩大免费教科书的覆盖范围,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2009年对我省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低于中央出台的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正式提出,要在要在2012年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因此我国把这个比例定

24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为4%并不算高,仅仅只达到欠发达国家的水平。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农村教育经费有所提升,但是总体水平依然不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基础薄弱,学校收入靠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外,教育支出中用于教师工资、学校危房改造、教学设备购置等方面也增长了,学校教育经费实际增长并不明显。农村中学用于体育场地维护修建、运动器材更新维修等占学校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不大,体育教育经费低投入与教学比重增大形成了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有所滞后的因素。

5 结论与建议

5.1四川仁寿县农村体育分析结论

5.1.1 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意识淡薄

由于历史等原因,农民对体育知识不够了解,大部分农民认为农业劳作就是体育锻炼,甚至有部分农民认为体育锻炼没有必要。农民对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提升文化素养等作用的了解不够,导致体育健身意识普遍淡薄。这是导致农村体育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5.1.2 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导致体育基础设施、经费不足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经济水平整体上落后于城市。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落后,无法为农民配备足够的体育场地设施,无法满足农民对体育的需求。乡镇为农村居民提供的体育经费极其有限,体育组织活动很难开展,这也极大的限制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5.1.3 乡镇政府对体育的重视度不高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访谈案例分析,农民参与体育活动还受到当地政府对体育重视度的影响。当地政府对体育重视度高,体育推广宣传力度相对较好,且能为农民的体育锻炼提供一定的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农民的体育参与度也相应较高。当地政府对体育不重视,农民对体育了解不够,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活动参与度较低。有效提高乡镇政府对体育的重视度,有利于农村体育的发展。

5.1.4 农民居住分散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

25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过去大多习惯于独院居住,且分布较散,体育场地设施很难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提出了引导农村居住相对集中的意见。农村居民居住相对集中后,体育场地设施的建造、管理、维护的成本相应的下降,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5.1.5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

农村的体育人口大多集中于农村学校,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农村体育息息相关。根据调查问卷与访谈分析,现阶段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有所滞后,具体表现于:师资力量不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课程安排不够合理,体育经费不足等。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应视为农村体育发展的重点。

5.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对策建议

5.2.1 发展农村体育的重点是农村学校体育

5.2.1.1 农村学校体育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调查分析中不难得出,农村学校体育在农村体育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学校体育在人力和体育场地设施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弥补农村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不足。发挥农村学校体育的引导作用,可以改善农村体育条件,达到体育资源共享,从而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国家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虽然总体上,学校体育的场地设施依然处于缺乏的状况,但是相比农村其他地方,有一定的优势。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开放现有的体育器材,开放现有的体育场所,并不断添置、更新相应的体育器材,使学校体育场所与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学校开放体育场所,吸引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活动,通过农村学校体育带动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农村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许多农村体育老师毕业于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或受过相关继续教育,掌握了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由于农村社会指导员的极度缺乏,在这种状况下,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可以担当起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角色。针对农村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和缺少一些基本的体育锻炼知识,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在大众体育中传授知识的作用,不仅在校内教育并带动农村学生学习、掌握体育健身知识,而且要走出校园,向广大群众传授一些简单、方便、经济的锻炼方法、技术与技能,提高群众锻炼的积极性。

26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校园里的学生的农村人口的一个重要的群体,据2009年的教育部网年度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小学在校学龄人口数为55720520,农村初级中学在校学龄人口数为18034704,农村中小学在校人口约7375.5万人。学校体育开展的好,学生在课后也能将良好的锻炼习惯带回家庭,通过学生的健身锻炼活动,又能带动家长一同参与,提高农村群众的发展。毕业后,这些学生将成为农村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甚至更高的教育,一般具有一定的体育健身知识、技能,在以后的体育组织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指导和宣传的作用,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5.2.1.2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手段 5.2.1.2.1 加大师资力量

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农村体育教师地位和待遇低,农村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农村体育教师非自然流失数量较多。要制订合理的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加大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贯彻《教师法》的要求,落实各项政策。学校也应重视体育发展对学校的重要性,公正的对待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等,并尊重体育教师的教学劳动。充分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优秀体育教师进行表彰和一定的奖励,以调动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同时农村学校也要改善体育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在评选先进、晋级职称、进修学习,民办转正等都应使体育教师享有与其他教师同等待遇。农村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部分学校体制、编制不够健全,体育教师的岗位还存在许多兼职教师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质素,也影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要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就要加大师资力量,确保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的足够、质量合格,并逐步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以及提供继续教育、培训的保障。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充实和稳定农村体育师资队伍。 5.2.1.2.2 完善体育设施

许多体育健身项目对场地和器材设施有一定的要求,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的严重缺乏,导致在农村许多体育健身项目无法得到推广和发展。学校经费短缺,农村学校场地、器材缺乏的现状得不到充分的改善。一是要积极争取县、乡镇两级政府在财政经费预算中加大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用于修建体育场地、维护器材的费用得到保障;二是县教育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将通过奖励机制,将体育器材作为奖励,发给学校体育发展突出的学校,以此还可调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同时在没有足够经费的情况下,广大体育教育教师队伍也应集思广益,将简易、实惠、实用的自制教具,运用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弥补体育场地器材短缺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有的体育教师利用板凳,作为体育辅助器材引入教学中,不仅使体育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式内容

27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也丰富了,还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增加了体质、娱乐了身心。 5.2.1.2.3 合理课程安排

学校体育工作,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合理的课程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农村学校的体育的重视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促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有了突破和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四川省也颁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全省所有中小学校在2012年以前必须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任何单位、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要求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课锻炼时间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每周三节体育课课程的合理安排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发展。将体育游戏、拓展训练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引入体育课程中,灵活运用体育游戏的兴趣调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5.2.1.2.4 引入新兴项目

传统的学校体育项目对学生来说,失去了新鲜感。将现下城市中流行的新兴体育项目,譬如跆拳道、搏击操、排球、气排球等引入学校体育教学中,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于2010年开始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其中在四川省的“国培计划”中,体育教师培训课程中涉及了一些新兴体育项目的学习。通过访谈调查,多数农村体育教师表示对这些项目的学习十分感兴趣,并表示愿意将这些项目引入农村校园。由于一些新兴项目,譬如,气排球,器材价钱实惠,对场地的要求不高,技术要求也不高,十分适合在农村地区开展;排球,舞步简单易学,团体跳操在达到身体锻炼的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团结凝聚力;武术操,这种由武术基本功练习与节拍体操结合起来的一种锻炼形式,将我国国粹武术融入其中,农村中小学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也有兴趣??可以通过这些新兴项目的引入,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度,达到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目的。 5.2.1.3 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保障 5.2.1.3.1 增加经费投入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场地的修建和体育器材设施的配置、维护,而体育场地设施的完善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国家要求中小学体育课每周不低于3节课,但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与教学比重增大使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缓慢。因此发展仁寿县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保障在于加大学校教育经费改革,促进教育投资结构合理调整,实现教育发展速度与教育投资需求同步增长,使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争取县级、

28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市级教育局加大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通过对体育教育设立专项资金,每年保障农村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 5.2.1.3.2 争取政府支持

农村学校应加强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争取政府在政策上,经费上的支持。譬如,可由政府牵头,学校承办乡镇级运动会,增强群众对体育锻炼的热情。通过运动会的方式可在竞赛中体现体育的积极拼搏,团结向上的体育精神。在教师节、春节等节日上,由政府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作为一种激励方式,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的发展农村学校体育。

5.2.2 发展农村体育的其他方面

5.2.2.1 利用新农村建设中引导农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契机促进农村体育发展

农村地理范围大,地域分散,农民居住环境分散,由于缺乏系统的技能指导、组织管理体育活动组织松散,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要使大多数农村居民自觉地、科学地开展体育活动很困难。随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具备了较强的现实性和必然性。已有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开始引导农民居住集中,统一规划农民的居住点。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然而农村居民居住集中后,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成本都有所下降,还可以提供科学的体育活动指导,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也更为方便、科学。体育资源结构得到优化,对农村的群众体育提供了发展契机。

5.2.2.2 增加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仁寿县农村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稀缺。而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为了满足群众体育的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对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制定体育锻炼的计划、传授科学的体育锻炼的方法、组织和管理农民的体育活动、对农民进行医务监督、健康测定评价、体育测定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近年来培训了大量的农村体育指导员,但是相对于有人口众多的农村来说仍不能满足需求。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我国农村数量极少,这给农村的体育活动开展增加了难度,成为影响农村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了解,部分想珍惜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数为兼职,仅仅是却得了指导员证书,并非从事体育指导工作。所以,应加大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并让他们切实的为农村体育工作服务。但由于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农村社会指导员可以重点依托学校来培养。体育教师在参与教学工作前,大多接受过相关的专业体育的培训,掌握了

29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和技术。农村学校在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相对农村其他地方具有一定优势。所以农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应以学校为重点依托。 5.2.2.3 通过多种渠道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发展契机

通过举办运动会等体育竞赛的形式,带动农村群众参与体育的兴趣。现在一些乡镇会适时的举办一些小型运动会,鼓励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仁寿县在2009年举办了“仁寿县第一届运动会”,这是仁寿县第一次举行全县级的运动,此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乡镇的体育开展。部分乡镇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更加的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且组织参与该运动会的政府人员也表示,参与运动会,首先会提前为运动会挑选人员为准备,虽然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有限,但在这个挑选的过程中,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到了提高;其次运动会的竞技性,和拼搏的体育精神更会感染广大农民群众,从而提高体育锻炼的参与度。

5.2.2.4 加大体育知识宣传以提高农民体育意识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农民对生活的追求停留在温饱问题上,对体育文化知识了解匮乏,认为农业劳作就是体育活动。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意识不强,没有正确的体育锻炼健身意识。然而农民薄弱的体育意识极大的限制了农村体育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农村的身体素质。所以为了提高农民的体育意识,要充分利用农村的文化习俗与体育活动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转变农村淡薄的体育意识,树立科学的健身意识。乡镇可通过文体活动中心、学校宣传栏内通过体育报刊、体育科普书籍、宣传橱窗等文字方式宣传体育知识,让农民正确了解对待体育。也可通过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为农民营造出体育健身的氛围,让其能主动参与体育,并享受体育。

30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参考文献

[1]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2005-10-11

[2]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2006-10-1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民网.2007-01-29

[4]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

[5]任程芳,刘琪.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发展的辩证关系[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0,(02)

[6] 吴炎兵. 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7]沙占华,张泽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33-2434 [8]夏洁.农村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J].达州新论,2006, (2):41-42

[9]高志红,葛会欣,袁玉涛.农村学校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教学与研究,2010,(26):145-146

[10]田雨普,朱志强,陈德明,等.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J].体育科学,1999,19(4):5-8 [11]邓晓东,李佳川.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体育改革[J].云梦学刊,2011,32 (2):64-66 [12]张红学.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2):24-25 [13]王益宝,邹利江.我国农村体育的特点及其发展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4,26(2) [14]柳若松,郑文海,雷福民,等.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2):18-20

[15]张发强.在全国农民体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B].1999-1-26

[16]王绍军,邹平.浅析我国新农村体育发展中农村学校体育 [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3):17-18

[18]段克发.农村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7,13(3):103-104 [19]田雨普.现时期我国农民体育的发展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07,(8):5-7 [20]孙曦,张玉娟. 试论社会变迁下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变迁[J].农业考古,2008,(06) [21]邵华.我国中小学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现状及成因分析[J].体育科学,1996,5(7) [22]方程.论农村体育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J].新西部,2010,22:20-21 [23]袁则明.对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因素的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4):87-88

30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4]卢兆振,杨洪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6,(10)

[25]张云保.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审视[J].安徽体育科技,2008,(06) [26]王晓玲.我国农民体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30-33

[27]马先英,杨磊.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09-1312

[28]李会增,等.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国体育科技,2007,(4):1-6

[29]陈梦周,等.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4):66-70

[30]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4):9-12

[31]曾全红,等.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91-93 [32]李丹.四川省农村体育现状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1):43-46

[33]舒为平,张文革,昝凌峰,等.西部大开发与四川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5):23-26.

[34]徐勇,丁宝龙,等.关于农村体育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 21(1):123-124

[35]朱慧芳.对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教师培训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5) [36]柳江.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农业考古,2010,(3):387-389 [37]赵晓红,李会增,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 31 (5): 20 [38]吴建强,张宝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协调发展的理性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04) [40]丁海勇,冉强辉.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 [41]曾理,邓跃宁,刘仁健,李培文.试论农村体育[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04) [42]陈宁.论农村体育的新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1)

[43]杨小明,田雨普.机遇与挑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体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06) [44]王静.应大力推动农村体育发展[N].中国体育报,2008-03-18(004)

[45]陈艳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

[46]任保国,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 2007,(01)

[47]张威,张晓红,张天宇.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分析[J].内江科技,2010,(09)

31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XXXX教授的指导与督促,同时他严肃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朴素勤俭的生活态度都深深的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论文的选题、开题、修改,闵老师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XXXX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已接近尾声,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谢谢这三年中为我们辛勤授课的老师们和陪伴我成长的同学们。在这三年中结识的各位挚友让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为本论文发放问卷调查和参与问卷调查的朋友们,你们的帮助与支持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支撑的数据与信息。

谢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辛勤的付出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这一刻,将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你们!

32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附件

四川省仁寿县农村体育现状调查问卷

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本次调查问卷。本问卷旨在了解仁寿县农村体育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提出对有利四川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问卷填写采取无记名方式,请在您认为的选项上打“√”或填上相应答案,希望您能够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一、基本信息

1、您所在地区: 市 县 乡 2、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3、年龄: 岁 4、您的文化程度?

A 无 B 小学 C初中 D 高中 E 大专及以上 5、您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

A几乎不 B 1-2次 C 3-5次 D 6次以上 6、您认为对参与体育活动是否有兴趣

A 热爱体育运动 B一般 C可有可无 D没有

7、您认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之后,您对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是否提高了? A 是 B否

8、您所在的乡镇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A充足 B刚好满足 C缺乏 D几乎没有 9、您的年均收入大约有多少?

A2000以下 B2001-3000元 C3001-4000元 D4001-5000元 E5001-6000元 F6000以上 10、您所在乡镇是否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有多少? A没有 B 1-2个 C3-4个 D5个以上 11、您参与过哪些锻炼项目(可多选)

A散步 B跑步 C游泳 D足球 E篮球 F乒乓球 G排球 H羽毛球 I 太极拳或者武术 J健身操 K健身器械类 L台球 O其他

33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2、您认为哪些条件的加强能提高您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A场馆设施建设的完善 B组织活动的丰富性 C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D体育知识科普教育

二、政府人员填写内容

13、您所在乡镇体育组织机构的情况是? A 有体育领导机构 B 乡镇领导分管体育 14、您所在乡镇体育活动经费的来源是?

A 乡镇财政拨款 B县财政拨款 C村民自筹 D捐赠

15、您所在乡镇每年是否有经费投入体育活动组织?且经费有多少? A 没有 B 0-2万 C2-5 万 D 5万以上

三、体育教师填写内容

16、教龄: 年

17、职称: A小学二级 B小学一级 C小学高级 D中教二级

E中教一级 F中教高级

18、您是专职还是兼职体育教师? A 专职 B兼职 19、您目前所具有的学历:

A本科 B专科 C硕士及以上 20、您所在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A 充足 B刚好满足 C缺乏 D几乎没有 21、您每周的教学工作量是:

A 8节课以下 B 8—12节课 C 12—16节课 D 17节课以上 22、您所在学校上体育课是否有国家配套教材:

A教师和学生都有 B教师有,学生没有 C学生有,教师没有 D都没有 23、您在体育教学课程前是否会准备好教学教案? A每次都准备好 B偶尔准备 C完全临场发挥

3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cn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