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4

更新时间:2024-04-14 14: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离散数学试题(A卷及答案)

一、(10分)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永真式、永假式、可满足式)?(写过程) 1)P?(P∨Q∨R) 2)?(P?Q)∧Q 3)(P?Q)∧?R

解:1)重言式;2)矛盾式;3)可满足式

二、(10分)求命题公式(?P?Q)?(?Q∨P)的主析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

解:(?P?Q)?(?Q∨P)?(P∨Q)?(?Q∨P)??(P∨Q)∨(?Q∨P)

?(?P∧?Q)∨?Q∨P??Q∨P?((P∨?P)∧?Q)∨(P∧?Q)∨(P∧Q) ?(?P∧?Q)∨(P∧?Q)∨(P∧?Q)∨(P∧Q)? m0∨m2∨m3

成真赋值为:00、10、11。

三、(10分)证明下列命题的等值关系:(P∨Q)∧?(P∧Q)??(P?Q)

证明:(P∨Q)∧?(P∧Q)?(P∨Q)∧(?P∨?Q)?(P∧?Q)∨(Q∧?P)

??((?P∨Q)∧(?Q∨P))??((P?Q)∧(Q?P))??(P?Q)

四、(10分)叙述并证明苏格拉底三段论

解:所有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符号化:F(x):x是一个人。G(x):x要死的。A:苏格拉底。 命题符号化为?x(F(x)?G(x)),F(a)?G(a) 证明:

(1)?x(F(x)?G(x)) P (2)F(a)?G(a) T(1),US (3)F(a) P

(4)G(a) T(2)(3),I

五、(10分)已知A、B、C是三个集合,证明A∩(B∪C)=(A∩B)∪(A∩C)

证明:∵x? A∩(B∪C)? x? A∧x?(B∪C)

? x? A∧(x?B∨x?C)

?( x? A∧x?B)∨(x? A∧x?C) ? x?(A∩B)∨x? A∩C ? x?(A∩B)∪(A∩C)

∴A∩(B∪C)=(A∩B)∪(A∩C)

六、(10分)R为集合X上的二元关系,X={1,2,3,4,5,6,7},R={<1,1>,<1,2>,<2,4>,<6,3>,<6,6>,<7,1>},求:R的等价闭包R*(即包含R的最小的等价关系)。

解:R={<1,1>,<2,2>,<3,3>,<4,4>,<5,5>,<6,6>,<7,7>,<1,2>,<2,1>,<2,4>,<4,2>,<6,3>,<3,6>,<7,1>,<1,7>,<1,4>,<4,1>,<2,7>,<7,2>,<7,4>,<4,7>} 七、(10分)设函数f:R×R?R×R,R为实数集,f定义为:f()=。1)证明f是双射。

解:1)?∈R×R,若f()=f(),即=,则x1+y1=x2+y2且x1-y1=x2-y2得x1=x2,y1=y2从而f是单射。

*

2)?∈R×R,由f()=,通过计算可得x=(p+q)/2;y=(p-q)/2;从而的原象存在,f是满射。

八、(10分)设G是一群,H是G的子群,x∈G,证明x●H●x-1={x●h●x-1| h∈H }是G的子群。

解:由H非空,知x●H●X非空。

?a,b∈x●H●x-1,即存在h1,h2∈H,使得a=x●h1●x-1,b=x●h2●x-1,有a●b-1=(x●h1●x-1)●(x●h2●x-1)-1=x●

h1●x-1●(X-1)-1●h2-1●x-1=x●(h1●h2-1) ●x-1因H为G的子群,有h1●h2-1=h3∈H从而a●b-1= x●h3●x-1∈x●H●x-1。所以x●H●x为子群。

九、(10分)若G是连通平面图,且G的每个面的次数至少为l(l≥3),则G的边数m与结点数n有如下-1

-1

关系: l

m?l?2(n?2)r证明:设G有r个面,则2m=?d(fi)?lr,2m≥lr。

i?1由欧拉公式得,n-m+r=2,r=2-n+m。于是

m?ll?2(n?2)

十、(10分)求叶的权分别为7、8、9、12、16的最优二叉树及其权。

解:最优二叉树如图所示:

树的权为(9+12+16)×2+(7+8)×3=119

离散数学试题(B卷及答案)

一、(10分)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永真式、永假式、可满足式)?(写过程) 1)P?(P∨Q∨R) 2)?((Q?P)∨?P)∧(P∨R) 3)((?P∨Q)?R)?((P∧Q)∨R)

解:1)重言式;2)矛盾式;3)可满足式

二、(10分)求命题公式(P∨(Q∧R))?(P∨Q∨R)的主析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

解:(P∨(Q∧R))?(P∨Q∨R)??(P∨(Q∧R))∨P∨Q∨R

??P∧(?Q∨?R)∨P∨Q∨R

?(?P∧?Q)∨(?P∧?R)∨(P∨Q)∨R ?(?(P∨Q)∨(P∨Q))∨(?P∧?R)∨R ?1∨((?P∧?R)∨R)?1 ?m0∨m1∨m2∨m3∨m4∨m5∨m6∨m7

该式为重言式,全部赋值都是成真赋值。

三、(10分)证明 ((P∧Q∧A)?C)∧(A?(P∨Q∨C))?(A∧(P?Q))?C

证明:((P∧Q∧A)?C)∧(A?(P∨Q∨C))?(?(P∧Q∧A)∨C)∧(?A∨(P∨Q∨C))

?((?P∨?Q∨?A)∨C)∧((?A∨P∨Q)∨C) ?((?P∨?Q∨?A)∧(?A∨P∨Q))∨C ??((?P∨?Q∨?A)∧(?A∨P∨Q))?C ?(?(?P∨?Q∨?A)∨?(?A∨P∨Q))?C ?((P∧Q∧A)∨(A∧?P∧?Q))?C ?(A∧((P∧Q)∨(?P∧?Q)))?C ?(A∧((P∨?Q)∧(?P∨Q)))?C ?(A∧((Q?P)∧(P?Q)))?C ?(A∧(P?Q))?C

四、(10分)个体域为{1,2},求?x?y(x+y=4)的真值。

解:?x?y(x+y=4)??x((x+1=4)∨(x+2=4))

?((1+1=4)∨(1+2=4))∧((2+1=4)∨(2+2=4)) ?(0∨0)∧(0∨1)?0∧1?0

五、(10分)对于任意集合A,B,试证明:P(A)∩P(B)=P(A∩B)

解:?x?P(A)∩P(B),x?P(A)且x?P(B),有x?A且x?B,从而x?A∩B,x?P(A∩B),由于上述过程可逆,故P(A)∩P(B)=P(A∩B)

六、(10分)已知A={1,2,3,4,5}和R={<1,2>,<2,1>,<2,3>,<3,4>,<5,4>},求r(R)、s(R)

和t(R)。

解:r(R)={<1,2>,<2,1>,<2,3>,<3,4>,<5,4>,<1,1>,<2,2>,<3,3>,<4,4>,<5,5>} s(R)={<1,2>,<2,1>,<2,3>,<3,4>,<5,4>,<3,2>,<4,3>,<4,5>}

t(R)={<1,2>,<2,1>,<2,3>,<3,4>,<5,4>,<1,1>,<1,3>,<2,2>,<2,4>,<1,4>} 七、(10分)设函数f:R×R?R×R,R为实数集,f定义为:f()=。1)证明f是双射。

解:1)?∈R×R,若f()=f(),即=,则x1+y1=x2+y2且x1-y1=x2-y2得x1=x2,y1=y2从而f是单射。

2)?∈R×R,由f()=,通过计算可得x=(p+q)/2;y=(p-q)/2;从而的原象存在,f是满射。

八、(10分)是个群,u∈G,定义G中的运算“?”为a?b=a*u-1*b,对任意a,b∈G,求证:也是个群。

证明:1)?a,b∈G,a?b=a*u-1*b∈G,运算是封闭的。

2)?a,b,c∈G,(a?b)?c=(a*u*b)*u*c=a*u*(b*u*c)=a?(b?c),运算是可结合的。 3)?a∈G,设E为?的单位元,则a?E=a*u-1*E=a,得E=u,存在单位元u。

4)?a∈G,a?x=a*u-1*x=E,x=u*a-1*u,则x?a=u*a-1*u*u-1*a=u=E,每个元素都有逆元。 所以也是个群。

九、(10分)已知:D=,V={1,2,3,4,5},E={<1,2>,<1,4>,<2,3>,<3,4>,<3,5>,<5,1>},求D的邻接距阵A和可达距阵P。

解:1)D的邻接距阵A和可达距阵P如下:

A=

0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0 0

1 0 1 0 0

0 0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P= 1

十、(10分)求叶的权分别为2、4、6、8、10、12、14的最优二叉树及其权。

解:最优二叉树为

权=(2+4)×4+6×3+12×2+(8+10)×3+14×2=14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cl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