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地理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4 13: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过程: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包括

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宇宙(总星系) 自然天体 人造天体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其他行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

(1)组成: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②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倾角都很小,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③近圆性: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都很小,都接近正圆。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八大行星的质量、体积、距日远近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将八大行星划分为三类:①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②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③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条件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自主学习

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重难点释疑

1、宇宙是物质的

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统称为天体。在众多的天体形式中,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的物质形式。 2、宇宙是运动的

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排列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地球是地月系地中心天体、太阳虽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但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二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重难点释疑

1、具有太阳系行星的一般特征

类地行星: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特征: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小、平均密度大 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

特征:质量、体积都很大,平均密度小 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特征:距离太阳远

2、具有与其他行星相似的运动特征

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三 存在生命的行星 重难点释疑

1、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地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是指太阳系具备了八大行星有一致的公转方向和互不干扰的运行轨道。 2、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保证有液态水存在的温度范围,为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

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引力足以保证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并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因温度升高产生大量水汽,水汽通过如火山爆发等地壳运动等形式溢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并在低洼地汇集形成了孕育了原始生物诞生的海洋。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目标:

太阳给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在高温高压下,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

3、对地球的影响: ①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②是地理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③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能源。 4、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一般来说太阳高度角大的地方太阳辐射强,我们一般说纬度低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小,因此可以说纬度低的地方太阳辐射强。

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大气层薄,云量少,太阳辐射强。所以说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 3、天气状况。天气状况好的太阳辐射强。我国南方虽然太阳高度比北方大,但阴雨天气多,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因此南方的太阳辐射比北方少,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1)黑子:光球层上出现的黑斑点,由于黑子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2)耀斑:色球层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3)周期:大约11年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如太阳黑子数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⑤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自主学习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重难点释疑

1、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即是地理环境的动力来源。例如,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地面不同纬度获得不同的太阳辐射量。而对于整个地球表层来说,热量是平衡的,所以热量多或者不足的地方,就会产生热量传递。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是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输送的。这种大气和水体运动形成了大气环流和洋流,具体的内容我们会在之后的课程讲解。大气、水体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

一是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为生产生活服务;二是可利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下来的 ,包括由太阳能转化形成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我国是世界上利用太阳能较早的国家之一。在一些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农牧区人们用太阳灶做饭,用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还用太阳能发电。

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重难点释疑

1、太阳大气外部圈层 层位概念 次 置 里 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 光 球 厚度 亮度 温太阳活动 度 黑子 太阳活动 的主要标 志,周期 光球外呈玫瑰色的太 阳大气 日色球外很稀薄的完全 冕 电离的太阳大气 外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色球 厚 弱 耀斑 高 11年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与时差 地球公转与季节

教学过程: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区 别 项 目 定义 旋转中心 运动方向 周期 速 度 角速度 线速度 二、地球的自转与时差 1、昼夜交替

(1)昼与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

自转 公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轴 通称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角速 度处处相等,即15°/小时 由赤道向两极由快变慢 (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太阳 通称自西向东 地理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 地球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平均1°/日 (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 平均约30 km/s (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

与经线重合。

(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

(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2、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

地方时的计算:所求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4分钟/两地经度差31°(东加西减) 3、时区与区时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两个小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4、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作为日期的分解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是另一条日期变更线。若日界线与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重合,此时全球一个日期,其他时间地球上有两个日期。地球上新的一天就是从地方时为0点向东一直到180°经线。相反从地方时为0点向西到180°经线则是地球上昨天的范围。 三、地球公转与季节

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23°26′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2、黄赤交角的变化及影响:黄赤交角变小时,回归线的度数变小,极圈的度数变大,被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小,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五带中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则扩大。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全球随纬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春分—秋分)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有极昼;冬半年(秋分—次年春分),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有极夜。

(2)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点—日出时间)32 还可以根据昼狐和夜狐所跨的经度来推算。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北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2)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直射时达最大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φ-θ|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计算楼距、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等

4、四季和五带

我国:以“四立”划分

(1)四季 欧美:以“二分二至”划分

北温带国家: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2)五带: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北极圈)、南温带(南回归线—南极圈)、北寒带(北极圈—北极点)、南寒带(南极圈—南极点)

自主学习

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重难点释疑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周期:

(1)真正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

(2)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一周(360o)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都可以。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E1P到E2P地球自转360o,时间为23时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即地球从E1到E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3P点才再次与太阳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59”,称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是生活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注意: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

太阳

西 东 方向:自西向东。

(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到极点为零;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两极外,其余各地均相等; (3)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地球的公转运动

地球公转的特点

指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方向和周期。

方向 地球绕日公转方向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由西向东。 轨道 地球公转轨道就是环绕太阳运动的路线。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太阳略微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

速度2周期 公转速度,教材以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来表述,只讲了结论,省略了过程,一般很难理解,\为什么日地距离不同会影响公转速度的变化?\但在这里又不能超教材而出现面积速度的概念或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所以,只好采取推论的办法,即:线速度是单位时间转过的孤长,如近日点

单位时间(相等的时间)内的运动线速度

度快,远日点慢。

,远日点

所以,近日点地球运动速

二 地球的自转与时差 重难点释疑

1.昼夜交替

——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 此处需要注意: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1)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晨昏线始终与太阳照射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是00。

(2)晨昏线的运动:由于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运动。同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并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

晨昏线在以圆心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如图1—13所示。(注:图中AB为晨昏圈) 昏线(3)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有二。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

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

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4、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方时 以太阳“东升西落”为标准,在同纬度地区,相邻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

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早。

(1)地方时的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钟表时刻,称为地方时。 (2)在同一瞬时,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时刻都不同。 (3)根据两地地方时之差,换算两地经度差。 地方时及计算。

(1)经纬网的理解:经线、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纬线、纬度及南北半球、中低高纬度、五带的划分标准。纬度1°所对经线长度为111千米,经度1°所对纬线长度为1112cosφ千米(φ为当地纬度)。

(2)地方时的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时间计算本质上是地方时计算。

(3)地方时的性质:

①严格按照某经线与太阳光照的关系来确定本经线的时刻,如正午12点,子夜0点;

②严格按照“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进行时间换算; ③由于地方时总是对某一经线而言的,没有平面二维空间(区域),具有东西多变性, 因此常会造成时间混乱,给交通和通讯带来许多不便。 (4)地方时的计算:

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 -(经度差)÷150 (东+;西-) 。 地方时的简便计算方法:

0°经线以东是东经度,经度向东递增;以西是西经度,经度向西递增。180°经线以东是西经度,经度向东递减;以西是东经度,经度向西递减。换言之,经度往东递增的是东经度,往西递增的是西经度。(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和160°E。)

西经度 递增 递增

东经度

180°

西经度

N 递减 递减

180°经线

120°E 0时经线

120°W

从北半球上空俯瞰,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

从0时经线开始,经度每向东进15°,时刻增加1小时。跨过180°经线,时刻继续增加,日期减1天。跨过0时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时刻继续增加,日期加1天。特殊情况: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只有一个日期。逆地球自转方向,情况刚好相反。

例如:60°E的地方时是0时,那么120°E和120°W分别是多少? 120°E ?(4时) 120°W ?(昨天的12时)

5、时区和区时

60°E 0时 60°E 0时

(1)时区: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15个经度。划分方法如图所示:

时区号=已知经度÷15(取整数),如163E÷15≈11(E),则163E位于东十一区。

0

0

0

0

(2)区时:每一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这个时间为区时。 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3150,如西五区的中央经线=5(W)3150,即为750W。 北京时间-中国领土跨5个理论时区,为了便于各地联系方便和协调一致,全国统....

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称其为北京时间 (3)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见图) (4)日期分界线的确定与应用

A.日期分界线

日期分界线是地球上两个日期——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一般来说,地球上日期

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上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即180°经线。实际上,为了不使横跨日界线的国家“一国两日”,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国际日期变更线和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而是稍有弯曲,在三个地方偏离了180°经线。另一条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这两条日期分界线都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但有一定的区别: 180°经线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都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是地球上日期相同点 更替的开始。 人为日界线 不同点 固定不变的 自然日界线 不固定,可以是地球上任何一条经线 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 东侧日期晚一天,西侧日期早一天 B.日期分界线的确定

1800

加一 天 钟点固定,从0点到24点 东侧日期早一天,西侧日期晚一天 ①180°经线的确定。

在有图的试题中可以根据图上的经度(东经度自西向东由小到大,西经度自西向

昨天

减一 天 今天 6月7日 0时所在的 经 线 自然界线

日界线 东由大到小)或者经线两侧的日期(180°经线东侧日期晚一天,西侧日期早一天)进行推断。

在无图的试题中可以采用图解法。一般采用绘制极点俯视图的方法,也可以绘制侧视展开图。在图上先确定180°经线(可以

6月6日

人为界线

图 2

任意绘制,但一旦确定,其它的经度就要以此为准),然后根据解题的需要确定其它的经线。

②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的确定。

确定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必须借助题干或者图中提供的信息。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Ⅰ、夜半球中间的经线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Ⅱ、昼半球中间的经线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此经线相对的一条经线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Ⅲ、根据晨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或者其它已知经线(或时区)的地方时(或区时)进行推算。 (5)时间计算:

从180经线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再到180经线,时间越来越早,即时间不断增加。 ①地方时差=两地经度差34分钟(两地经度差在00经线的同侧为“—”,异侧为“+”) ②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34分钟(以1800经线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再到1800经线为参照,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为“+”,西侧为“-”) ③区时差=时区差31小时(时区差在零时区的同侧为“-”,异侧为“+”) ④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31小时(以西十二区自西向东到东十二区为参照,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为“+”,西侧为“-”)

0

0

三 地球公转与季节 重难点释疑

1、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用黄赤交角来表示。

∠α为黄赤交角,等于23°26′ ∠β为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66°34′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余角。

黄道与赤道的关系说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并不是直着身子(即并不是地轴垂直黄道),而是斜着身子转动,且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收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之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下图:

2、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是北纬23°26′,最南是南纬23°26′。当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时,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到了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太阳直射在南纬23°26′这一天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以后,太阳直射点北返,当太阳再次直射在赤道的这一天,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又直射到北纬23°26′。这样,地球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运转,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运动。 3、太阳直射点移动导致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观察晨昏圈的变化动画,思考:晨昏圈在1年中有几次和经线圈重合?此外晨昏圈和经线圈都存在交角,最大夹角是几度?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是多少?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是否也发生变化?如何变化?

侧视图 俯视图

一年中晨昏线只在春分日与秋分日和经线重合,其他时间晨昏线与经线存在夹角,最大夹角是23°26′,这个夹角出现在冬至和夏至。这时极昼极夜的范围最大,可以发生在66°34′。

(1)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直线点的纬度度数。 (2)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圈的纬度=90°—太阳直射点纬度 时间 春分 春分-夏至 夏至 夏至-秋分 秋分 秋分-冬至 冬至 冬至-次年春分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就长于夜,但昼最长出现在夏至,而不是被直射时。 4、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地的太阳高度为H=90 o –两地纬度间隔。 5、四季更替。

①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

太阳直射点纬度 0° 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全球昼夜平分 从赤道向北移动,直到北回归线 昼长于夜并且白昼渐渐变长,夜渐短 23°26′N 从北回归线往南移,直到赤道 0° 昼最长夜最短 昼渐短,夜渐长,但仍昼长于夜 全球昼夜平分 从赤道向南移动,直到南回归线 昼短于夜并且白昼渐渐变短,夜渐长 23°26′S 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赤道 昼最短夜最长 昼短于夜但白昼渐渐变长,夜渐短 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②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 秋(9、10、11月)、冬(12、1、2月)。

③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6、五带划分。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运用图表了解地球表层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震波 纵波 传播速度 快 传播介质 固液气三态 横波 较慢 固 态 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2、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名称 范围 深度 主要特征

(1)固态,由各种岩石组成 平均17千米 (2)各地厚度不一 (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1)固态,硅酸盐类物质,自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 地幔 莫霍界面~17~2900千(2)上部有一软流层 古登堡界面 米 (3)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1)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 地核 古登堡界面2900~6371(2)物质成分以铁和镍为主 ~地心 千米 (3)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壳 地表~莫霍 界面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概念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 等 生物及生存环境 组成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其他 地球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与大气、水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自主学习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重难点释疑

(一)、划分依据: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变化等因素来判断地球内部的物质结构,从而划分出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在不同的介质中纵波和横波传播的速度不同。

意义: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从而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状态,划分出地球的内部圈层。

发生地震时,地震波中的纵波传播速度快,地面上的人首先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地面上的人感到左右摇晃。

33

下地幔 上地幔地壳 2900

外核地幔 莫霍界面 古登保界面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岩石标本,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3.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相关的岩石标本、课件、相关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采集岩石标本,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地球内部大致可分为三个圈层,从地心到地表依次是哪些? 投影:

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生 地核、地幔、地壳。

师 很好。你知道吗?地壳是不断变化的,祖国的宝岛台湾在恐龙称霸地球的侏罗纪、白垩纪(1亿年前),与祖国大陆是连为一体的。当今地球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形态各异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物质运动与

能量循环,贯穿大自然运动和演化的全过程。本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自然

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板 书:

第二章 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过渡)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推进新课

师 (课件展示“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百分比图”,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了解氧、硅、铝、铁等主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然后指图强调)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生 阅读教材P30第一段文字。

板 书: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

师 么是矿物?矿物就是矿产吗?

生 物是有确定的化学成分、物质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矿物不是矿产,有用的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才称矿产。 师 回答得很好。矿产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目前约有150种,而矿物超过3000种,矿物在地球上分布十分广泛,到处可以看到,你能举些例子吗? 生 (列举回答)我们吃的盐,用的石油、天然气、黄金、镁矿石等。

师 很好。矿物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基本的存在形式,大多数矿物以什么形式存在?石油、天然汞呢?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什么?

生 绝大多数矿物是以固态的形式存在。石油、天然汞是液态矿物,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

师 正确。矿物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几十种,请阅读教材的小栏目“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

师 常见的金属矿物有哪些?

生 常见的金属矿物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金属矿可进一步划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等。

师 对,常见的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石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磷石等。关于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三类岩石,我们将在下面重点学习。

你能辨认出是哪一种矿物吗?

课件展示: 常见的矿物

生 石英、金刚石、方解石。

师 非常好。能告诉同学们你辨认的根据是什么吗? 生 形态、颜色、透明度、光泽等。

师 (强调)不同的矿物,结晶形态、透明度、颜色、光泽、密度、硬度和条痕等多不相同。刚才我们看到的石英晶体呈透明的六棱柱,两端为六棱锥状,它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用途广泛,如玻璃的主要成分就是石英(二氧化硅)。利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可以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

投影:

学生用约1分钟的时间速读表格,了解常见矿物的相对硬度等级。

莫式硬度计(鉴别矿物的相对硬度等级)简表 矿物名称 等级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长石 石英 黄玉 刚玉 金刚石 1 2 3 4 5 6 7 8 9 10 简要说明 多为乳白色块状,指甲能轻易地在其上划出痕迹 多呈白色束状集合性晶体,指甲能较容易地划出痕迹 多为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指甲划不出痕迹,曲别针可以划出痕迹 常为多种颜色的半透明晶体,小刀可以轻易地在其上刻划出痕迹 小刀可以在其上刻划出痕迹 一般小刀很难刻划,但玻璃可以在其上刻划出痕迹 能够在玻璃和普通钢铁上刻划出痕迹 多为晶体,宝石类矿物,能在石英上刻划出痕迹 多为晶体,宝石类矿物,能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 自然界最硬的矿物,宝石,能在所有物体上刻划出痕迹 分组实验,全班分为甲、乙两组,教师提供矿物及相关的物品。 甲组:实验一,用观察颜色和对磁铁的反应方法,区分磁铁矿(Fe3O4)与赤铁矿(Fe2O3)。

乙组:实验二,有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和石英等几种常见矿物,你如何将它们快速地区别开来?

(学生分组活动,合作讨论、观察,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

甲、乙两组代表回答:

甲组:①从颜色上来看,磁铁矿是黑色,赤铁矿是红褐色。

②从对磁铁有反应上看,磁铁矿可以被磁化,赤铁矿不能被磁化。 乙组:从颜色、形状、硬度等方面可以将它们快速区别开来。 师 你们的结论很正确,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整合知识:

(承转)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

板 书:

(二)岩石

生 展示课前采集到的岩石标本,学生传看、观察。

师 谢谢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的岩石标本,自然界中的岩石种类很多,形态各异,每块岩石都有自己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请大家先来欣赏老师搜集到的岩石标本。

(展示三大类岩石标本,并用多媒体展示三大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标本) 投影:

师 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三大类,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的文字、实际的标本,及刚才看到的图片,完成下表。

投影: 岩石种类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成因 常见岩石 主要特征 生读教材P31~33的相关内容,观察讨论,同位合作填表。 师指导学生,并检查做题情况。 投影: 岩石类型 成因 常见岩石 主要特征 侵入岩:结晶度好,晶体颗粒较大 喷出岩:具有气孔等构造 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具有片理结构,重结晶作用明显 岩浆岩 岩浆活动 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 外力作用 石灰岩、砂岩、页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师 同学们填得很好。那么三类岩石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课件显示:

岩浆岩的形成动画

师 岩浆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其晶体颗粒比较明显,质地坚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我国许多著名山岭,如华山、黄山、北京八达岭等多由花岗岩组成;岩浆喷出地表(火山活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常见的有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等。流纹岩在我国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分布很广。玄武岩多气孔,这是识别玄武岩的重要标志,玄武岩分布广泛,海洋几乎全部为它所盖。

课件显示:

沉积岩和化石的形成模拟动画

岩层示意图

沉积岩和化石的生成图

师 仔细观察动画,了解沉积层岩的形成过程,思考并回答: (1)沉积岩有哪些突出的特征?

(2)什么是化石?形成化石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回答:(1)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并常含有化石。 (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骸及其活动的足迹等的总称。

形成化石的主要条件:生物的遗体、遗骸、遗迹等在未腐烂时被沉积物埋没,隔断了与大气的接触,经过长时间碳化或被其他物质置换、填充逐渐演变而成。

师 (强调)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层理构造,并常含有化石。根据岩层和化石可以判定地质年龄和研究古地理环境,如:有丰富的植物化石的含煤岩层,表示当时是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因此,沉积岩能很好地反映地球的历史。

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沉积物的特点不同,因而形成的沉积岩也不同。常见的沉积岩有哪些?

投影:

生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师 回答得很好。地壳中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先的结构成分、矿物成分发生变化,形成变质岩。

投影:

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

师 变质岩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生 高温、高压的作用下。

师 正确。常见的变质岩是由哪些岩石变质而来的?

生 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岩、石英砂岩→石英岩、花岗岩→片麻岩。 师 回答得不错。地壳的物质组成学完了,这部分内容你掌握了吗? 投影:

(学生单独回答)

1.读“岩浆岩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处常见的岩石是:① ,② 。 (2)就形成条件的分布位置来看,侵入岩与喷出岩有什么区别?

2.作为重要建筑和装饰材料的花岗石和大理石在成因上分别属于 岩和 岩。

参考答案:1.(1)侵入岩 喷出岩

(2)从形成条件上来看,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逐渐冷却形成的;喷出岩是岩

浆喷出地表急速冷却而成的。从分布位置来看,侵入岩一般分布在地下,喷出岩分布在地表。

2.岩浆 变质

(承转)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5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5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板 书: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 (一)地质循环

师 什么是地质循环?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来自哪里?

生 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放射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推动岩石圈和软流层物质运动的机械能。

师 不错。地质循环有哪些影响?

生 在地质循环中,在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消亡,地质循环不断改变着地球的表面形态,使地表形态变得丰富多彩。

师 对。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有些高山被夷为平地,有些地方则隆起成为高山。如: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地质循环使得地壳表面形态不断变化,那么组成地壳的岩石也会相互转化吗?

生 会。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石灰岩、页岩、砂岩都是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岩,它们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可以形成变质岩,这说明岩石是可以转化的。

师 回答得很好。那么三大岩石是怎样转化的呢? 板 书:

(二)岩石的转化

课件显示:

“三类岩石转化循环图”

生 结合教材P33~34的文字,认真观看动画,并与同学交流讨论,然后单独回答问题。

师 请同学们说出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生1岩浆岩主要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中上升,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师 回答得很好!大家看动画,因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而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太阳能、重力能等外力作用下,而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并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师 已经生成的岩石,又是如何形成变质岩的呢?

生2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

师 不错。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地壳中的岩石就这样处于永不停止的循环转化中。下面请同学们参照岩石转化循环动画,绘制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同桌之间协作,绘制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

可能有:

课件显示:

图①

图②

图③

师 同学们画得很好,说明你们已经理解了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地壳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很多种,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尽可能画出更多的图来。

投影:

完成图中内容:

(1)在图中方框内填出岩浆和三大岩石的名称。

(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

A ;

B ;

C ;

D 。

(学生单独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补充或强调)

参考答案:(1)左:上是岩浆岩,下是岩浆;右:上是沉积岩,下是变质岩。 (2)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

课堂小结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重难点释疑

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因素,识别

地质构造和常见的地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当地典型地貌的实地考察学习和探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良好

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的合作能力;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学难点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

教具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打印好作业及材料。 学生:搜集当地地貌资料以及岩层的弯曲变化情况。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播放录像(丰富的地表形态: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平坦的太湖平原、富饶的生 地表有千姿百态的地形,主要地形有高原、盆地、丘陵、山地等。 师 很好。地表形态真是丰富多彩。那么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是永恒不

四川盆地、美丽的江南茶园)。请同学们讨论并总结:地表形态有何特点?

变的吗?本节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板 书:

的?”

媒体显示: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推进新课

师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并思考“地表形态是永恒不变的还是不断变化

格。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风力侵蚀形成雅丹

生 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师 地表形态为什么是不断变化的? 板 书: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并完成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质作用分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 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生 阅读教材并合作填表。

(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来填写,每人自选一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填写) 师 同学们填得很好。现在我们知道了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

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两种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请同学们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生 内力作用。

师 对。内力作用让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是地表形态的主力塑造者,那么它是怎板 书: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师 (多媒体展示)播放喜马拉雅山形成的模拟动画。

大家看到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

样塑造地表形态的呢?让我们先来探讨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大海,是地壳的运动引导了地表形态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其运动的呢?近几十年来对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的解释很多,其中最为盛行的一种学说是板块学说。

板 书: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投影:

六大板块示意图

大家看图,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

断裂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一一指出,带学生在图上查找各板块的名称和范围)

生 默记一分钟。

师 出示一空白的板块构造图,请学生抢答式确认各大板块的名称、位置。 生1.两人合作,指图确认。 2.教师指图,学生抢答。

师 同学们的速记效果不错,说明找到了规律。另外,从图中还可看到符号“→

︱←”“←︱→”,这是板块的运动方向,说明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

投影:

喜马拉雅山形成示意图 阿拉伯半岛卫星影像

师 请同学们观察两图,并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思考并讨论P下标37“活生 分A、B、C三组讨论并总结。 问题落实(学生代表回答) 1题:(A组回答)

(1)印度洋板块向东北移动、亚欧板块向西南方向移动。

(2)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将其挤压、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

动”问题1、2,同时请同学们总结有何疑问之处。

喜马拉雅山。

师 你们的结论很正确,只因板块的这种运动才使地表形态发生海陆的变迁,所(3)板块的这种相对运动使地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本地区由海洋变成了陆地。

以科学家才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反。

2题:(B组回答)

(1)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2)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向西南方向运动,与印度洋板块运动方向相

的。

(3)红海的形成是由于上述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交界张裂扩张而形成师 你们的结论也很精辟。现在请C组同学选出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举手补生 质疑(进入高潮,难点突破)

可能提出的问题:①板块为什么会运动?②板块运动有什么规律?③板块运动师 (再次展示板块示意图并指图讲解,突破难点)

从图中可见,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运动关系有两种:“→︱←”“←︱→”,它

充,看对这部分内容还有什么疑问之处。

对地表形态有何作用???

们的含义是不一样的。“←︱→”箭头指向两边,说明板块在扩张,这种边界正在形成,称为生长边界,也就是张裂区。这种边界出现在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地表形态是不同的。请看图,当生长边界出现在海上,形成的是海洋或海岭,如红海、大西洋;在陆上常形成裂谷或断层,如东非大裂谷。“→︱←”箭头是相对的,为板块消亡边界,说明两边的板块在碰撞挤压,边界处于消亡状态。如果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洋板块因为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海上会形成深邃的海沟,如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在海陆交界处会形成岛弧或弧形列岛,如亚洲东部的日本群岛等;在陆上会形成海岸山脉,如北美西部的落基山等。如果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都比较坚硬,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等。

师 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做一个训练。 投影:

表格——板块运动与地貌类型(画线部分为待填写内容)

对地貌影响 举例 陆陆相碰

边界类型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消亡边界

板块移动 板块碰撞 海沟

形成高大山脉

陆海相碰 陆地板块交界处形成海岸山脉,陆上形成岛弧,海洋板块形成深

生长边界

南美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屿 消亡边界

形成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和红海

板块张裂

生自主填写(画线部分为学生填写) 板 书: 板块移动与地貌

师 (精讲)在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但在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较为活跃,

多火山、地震,如印度尼西亚处在三大板块交界处,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国家。2004年12月28日的印度洋海啸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引发海底地震而造

成的。

(承转)由上可见,内力作用会引起地壳运动,我们到野外去用心观察,就会

发现一些地壳运动的“足迹”。这些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位、变形常常保留在地壳岩层中,成为地壳运动的证据,现在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证据。

生 展示课前搜集的材料(照片、描述、文字叙述等)。

师 大家搜集的材料真丰富。从搜集的材料可以看出,地表岩层并不都是平坦的,板 书: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播放录像:关于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形成的影像资料。 根据录像,请同学们完成下表。 投影:

表格(画线部分为待填写内容) 褶皱

断层

而往往是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这些由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地质构造。

成因 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岩层在地壳运

动时,受强大压力和张力的作用,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显著位移,形成断层

类型 特征 地貌

背斜

向斜

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向下弯曲

一般成山岭(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脉等)常被侵蚀成

谷 一般成谷地,两翼被侵蚀成山 断裂上升常形成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断裂下沉常形成凹陷、凹地(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师 请同学们看图(出示褶皱示意图)。 投影:

思考:背斜和向斜在外部形态上有何不同? 生 背斜中间向上隆起,向斜中间一般向下弯曲。

师 对。在地貌上背斜常成山岭,向斜常成谷地或盆地。那么,是否都是这样呢?(播放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模拟动画) 生 观察形成过程,合作探究成因。

师 (指图总结,突破难点)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性比较

请看动画。

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而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

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面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生 观察教材插图,强化理解。

师 我们了解地质构造规律,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

造——胜利油田的发现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探测到的。向斜盆地中容易储存地下水,建大型工程时应避开板块断裂处,以免诱发地震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促使其变化的力量分

别来自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地质作用塑造地表类型,让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多姿多彩。而其中的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又让我们知道了地表形态的形成既有其一般规律,也存在着特殊变化,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对这些内容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面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生 观察教材插图,强化理解。

师 我们了解地质构造规律,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

造——胜利油田的发现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探测到的。向斜盆地中容易储存地下水,建大型工程时应避开板块断裂处,以免诱发地震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促使其变化的力量分

别来自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地质作用塑造地表类型,让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多姿多彩。而其中的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又让我们知道了地表形态的形成既有其一般规律,也存在着特殊变化,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对这些内容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bu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