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松口镇见习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2 17: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嘉应学院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见习报告

见习地点: 梅州市梅县松口镇 组 别: 091班松口见习第一小组 学 号: 02~13号 院 别: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师范) 班 级: 09(1)班 指导教师: 俞万源、雷汝淋老师

见习人员: 09(1)(2)班全体同学

梅县松口镇见习报告

摘要:通过对梅县松口镇的见习和走访调查,了解其“起源-发展-繁荣-衰落-新区发展”的演变过程,印证千年古镇的兴衰变迁历史,并从聚落地理的角度考察分析梅县松口镇的兴起

与衰落的成因,对松口镇新区的发展作出思考。

关键词:松口镇;起源与发展;繁荣与衰落;新区的发展

正文

1、松口镇概况

松口镇位于梅县东北部,在梅江下游,是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因而两岸土地肥沃,利于农耕,又水陆交通方便,利于商贸。松口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梅坎铁路、省道S223线、S332线及梅县白渡至大埔三河坝国防公路贯穿该镇,地处闽粤要冲,北通上杭、武平,东邻永定,西连蕉岭,南接大埔,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自松口、松东、松南三镇合并后,成为梅县第一大镇,是周边乡镇商贸的重要集散。全镇共有41个村委会和5个居委会,总人口6.9万多人,面积328.6平方公里,基于水陆要塞和千百年的文化发展历史等诸因,松口形成了一个英才辈出且蕴含客家特色的人文秀区。 2、松口镇的起源与发展 2.1松口镇的起源

早在公元945年就开始在这里建镇,距今已有近1000年历史,为岭南四大古镇之一。民国时的松口港成为广东第二大内河港,是广大客家华侨远洋的始发地。松口镇的形成与发展演变主要依托梅江便捷水路交通条件(物质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先决条件)。

2.1.1物质基础

松口镇地处所在河段为梅江(广东四大水系之一的韩江的一支流)下游、松口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地貌条件良好,用地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肥

沃、气候宜人,具备城镇选址的良好自然条件,为城镇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早在明朝末期,就开始有大批早期客家华侨在此坐小船经梅江在大埔三河坝处与韩江相汇,可直达潮汕的汕头转大船下南洋谋生。松口镇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区位优势,符合沿河、临江、近水的城镇选址基本条件,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粤东货物和人流的集散地,发展成为粤东商贸重镇。 2.1.2先决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政治、交通、生产水平、人口数量).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水路运输成为当时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客家民系从粤闽赣边客家大本营向世界各地外迁的第四、第五次迁徙过程中,由于松口是从水路经汕头出南洋的必经之道,是粤东地区联系南洋及其他海外地区的主要码头。大量客家先民迫于生计,经松口港远赴重洋外出谋生,是他们下南洋的必经之地,给松口港带来了充足的客源,促进了其快速地发展,松口镇成为客家人“南渡”越洋出海的“始发地”和“中转站”,也成为了当时客家文化融合和商贸活动的繁荣之地。

2.2松口镇的发展

随着客流量的不断飙升,松口港的交通区位愈发的突出,名气越来越大,成

为了岭南四大古镇之一,甚至有“自古松口不认州(嘉应州)”的说法。其实,这并非夸大了松口作用及地位,这说法还是有一定依据的。例如,当时海外的邮件要寄到松口只需在信封上写上“中国-汕头-松口-XX(收)”就行了,无需经过当时的嘉应州通过陆路转到松口,而是直接由汕头沿韩江北上进入梅江而直达松口,方便快捷,比通过嘉应州从陆路转到松口要早很多,节约了大量时间。这些都不得不归功于松口港优越的水路交通条件及高度的通达性。

现在梅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自古山歌从(松)口出”。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一大特色,作为世界客都的梅州,自然是客家山歌的发祥地,而松口的山歌最负盛名。从松口的历史和区位条件思考,我们不难得出其原因。客家民系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迁徙形成客家大本营之初,正是松口古镇形成之时。由于松口地处岭南偏远山区,远离各朝代的政治中心,受到战争的影响较小,越来越多的从中原南迁而来的客家先民在松口驻留和聚集。据松口各姓族谱记载,早在唐代就有部分汉人陆续迁入松口,到宋末元初,来自福建汀洲府各县的汉人大量迁入松口,松口成为客家人由福建迁入广东的始居地之一。客家先民带来的先进文化和农耕技术促进了松口镇的形成与发展。作为千年古镇的松口,有了近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熏陶,又作为客家人外出谋生始发站,当时广东第二大内河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大量的外来人口在此聚集,松口逐渐“百姓杂居”,形成古镇“百家杂居”的奇特景观。至今,松口镇一万多居民竟然有121个姓氏之多。外来文化与客家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进而造就了松口客家山歌的辉煌。 3、松口镇的繁荣与衰落 3.1松口镇的繁荣

民国时期,松口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于民国后期达到了历史繁荣的鼎盛时期。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松口的水路交通日益发达,码头林立,解放前松口有大大小小的码头26个之多,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火船码头。在松口港的交通工具也由以前的人力小木船逐渐换成了能载客20多人的以烧煤提供动力的“火船”,火船码头最多的时候一天有300多条船只在这里停泊,6000多旅客从这里出发。而火船码头的正对面是当年的松江旅社,是昔日梅州最大的旅社,四层的洋楼上面依稀还可见到“Hotel Tsung Kihn”的字样。昔日,在火船码头上演了一幕幕的离别的场景,每一个背井离乡下南洋的客家人吃的最后一顿家乡的饭菜在这里(松口),离开前住的最后一晚上也在这里(松口),第二天就如客家山歌所唱的“七天七夜七洲洋”的那样,坐船前往遥远的南洋。在广大华侨眼中,松口成了他们对于家乡最后的印象:元魁塔、松江旅社、世德新街、火船码头。

松口镇的繁荣与发展主要主要发生于近一百年中,时间虽短,但发展的速度是迅猛的,承载的历史的印记实在太多太多。1924年,民国政府沿江建成具有南洋风格的骑楼商业街,1000多家商铺林立其间,逐渐形成了以火船码头为中心的商业空间格局。据当地老人说,这古街以往叫“繁荣路”,还誉为“小香港”,“不夜城”,他们常常在码头边如街处卖鱼买米,买油。而传统的圩日街上小吃店人头涌涌,相当的热闹。古街建筑中的骑楼、栏杆、挑檐都是典型的南洋建筑风格,华侨文化色彩浓重。爱国爱乡的“乡土情结”使出洋创业成功的华侨纷纷回乡捐资、投资建设,进一步促进松口镇的繁荣与发展。受华侨的海外文化影响,松口镇风貌和建筑景观表现出浓厚的华侨文化特色。尤其以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式”商业街和西式洋楼,形成独特的侨乡聚落景观。这条骑楼商业街就是世德新街(解放后改名为新生路),还有就是上大街(解放后改名为繁荣东路)和下大街(解放后改名为和平东路),三者共同组成了这条商业街,商业街长达数百

米,是上个世纪30年代由华侨投资建造的,这里商贾云集,商户林立。在这一时期,松口港也迎来了历史客流的高峰期,从而促进松口商贸的繁荣发展。这些主要还是得益于松口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与客家民系的迁徙发展,松口成为当时客家人对外贸易与客运的必经之地,从而成为货物及人流汇聚的商贸重镇,使其达到空前的繁荣兴旺。

当年松口镇最大最高档的旅馆—松江旅社

3.2松口镇的衰落

3.2.1松口镇走向衰落的原因

伴随着陆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一方面,水路交通运输的区位优势下降,陆路交通逐渐取代水路交通,松口的交通区位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由于梅江水道的落差大,沿途进行了梯级的开发利用,先后建成了四个发电站,使得水路交通逐渐萎缩,客运逐渐退出这段水域,剩下的只有货船,昔日的区位优势逐渐消失,其在粤闽赣边乃至粤东的商贸地位日益下降,逐渐走向衰落。再则,水患影响是导致古镇兴衰变迁的重要因素。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松口古镇因沿江近水而常遭受水患,受水患影响,松口墟市内迁,人口争相外迁,商贸地位下降,最终走向衰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bq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