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智慧

更新时间:2024-01-08 00: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语》中的智慧

前言

一部《论语》,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心理和思想品质,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秉性。《论语》作为两千多年前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论著,它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焕发出勃勃生机,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温润着我们的心灵。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相约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不必讳言,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可以让现代浮躁喧嚣的人类社会归于平静,到达天、地、人和的和谐世界。

一部《论语》不仅蕴涵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更蕴涵有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在今天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愿我们走进这些国学的经典,去慢慢的品味它。“大道至简”,“道不远人”愿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且思且行,让它充盈我们的心灵,以更加沉着淡定的心态去把握自己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读《论语》学会善待生命

第二章读《论语》学会做人

第三章读《论语》学会认识自我

第四章读《论语》学会学习

第五章读《论语》学会融入集体生活

第六章读《论语》学会如善待友情

第七章读《论语》看自尊无价

第八章读《论语》学会自信

第九章读《论语》学会自立

第十章感悟《论语》的教育智慧

第一章读《论语》学会善待生命

为什么说生命是可贵的?应该怎样珍惜和爱护生命?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为什么说青春是美好的?怎样让我们的青春更美好? 我们来一块看一下,《论语》中,孔子是如何感悟生命的: (1)《论语?泰伯第八》中,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这则话语中,不仅体现了孔子珍爱生命的观点,而且体现了他如何更好的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的理想。

为了保护生命,就要选择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好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有着良好的生存竞争秩序的环境。同时自身要积极创造成才的机会,就是要好好学习,正道直行,学会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论语?乡党第十》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在季氏手下,曾经做过管理饲养牲畜的官员。这则论语,大概就是那时发生的故事。属于孔子管辖的马厩失火,下属在孔子退朝后汇报,孔子首先想到的是人员有没有受到伤害。可见孔子对于他人生命的尊重,而不是首先考虑自己的政绩——饲养的牲畜的状况。也正是由于孔子的这种人本理念和善于经营管理,他在这个职位上做得非常成功,很快得到了执政大臣季氏的提拔。

由此我们看出,孔子在实现自身价值方面,不是一上来就好高骛远,也是从最基层的事情做起的,也是从点滴小事做起的。

(3)《论语?述而第七》中,子曰:“富而可求者,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用今天的话说,如果能让我致富,就是干出租车司机类的,我也是非常愿意的。如果财富是无法通过正当的渠道得到的话,我也要珍惜生命,虽然贫穷,我要干我喜欢干的而且是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孔子喜欢干的事情,是什么呢? (4)《论语?述而第七》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用我们的话说,就是简单而快乐的活着。也就是说,孔子如果生活在今天,即使没有正常的渠道获得富贵,他也不会去弄虚作假害人害己。孔子享受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快乐。

(5)《论语?述而第七》中,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他讲君子不是没有忧愁烦恼,而是善于排解忧愁烦恼。孔子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烦恼的,而且有很大的危险,但是他坦然面对。在匡地,他被当地人误认为疯狂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阳虎(孔子长得跟阳虎很像),因此围困他,甚至要把他杀死。在出游的途中,他与弟子们失散,一个人在郑国的都城东门口,栖栖遑遑。路人形容他像“丧家之犬”,他乐呵呵的说,叙说的多么形象啊!

他非常珍惜时光,知道时间一去不返。 (6)《论语?子罕第九》中,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他勤奋好学,诲人不倦,不断的提升自身生命价值。

《论语?述而第七》中,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珍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还体现在他对待子女和弟子们的终身大事上。 (9)《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

兄之子妻之。

由此看出,对于那些善于保护自己生命的人,而且善于创造生命价值的人,孔子是非常看重的。具体来说,孔子接受具备这个条件的人做了自己的侄女婿。

孔子珍爱尊重他人的生命,还体现在他不是落井下石的人。不仅不落井下石,而且大胆主动的伸出自己的关爱和援助之手。

(10)《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当弟子公冶长,还是一个在押的罪犯的时候,孔子看到他是无辜的,还是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许配给了他。

课堂小结

孔子及其弟子,不仅珍爱生命,而且在有限的生命中,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而且极大的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向前发展,对于我们今天有很大的教育启发意义。

第二章读《论语》学会做人

人生实际就是四个字——做人与做事!总是用嘴完美的方法来完成者四个字,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成败之事。只有精通做人的道理,经受做人的历练,才能胸怀大智、心装大事,才能通过健全的心智、充沛的精力、正确的行动,求得事业的成功。先做人,再做事。学做人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塑造,是一种内在的完善。如何做人呢?论语教给我们下面这些:

一反省自我

儒家倡导“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的真正的勇敢。孟子曾说“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所谓“大勇”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勇敢。君子的这种自我反省的勇气始自于人格与内心。提升了自我修养,内心完满、富足,而后才能表现出来一种自我反省的勇气。 古人说“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敢于正确面对自己的弱点,甚至错误,敢于作自我批评,并坚决地把它改正,这更是勇敢。一个人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能够在自己犯错时凡事从自身找原因,及时改正错误弥补不足,这样在错过过太阳之后,仍能看到美丽的星星,才永远不会给自己留遗憾。

有句话说的好:凡事怪别人,路越走越窄;凡事怪自己,路越走越宽。读了《论语》对这句话的领悟更透彻了。遇事不回避,不逃避,不企图扭曲事实,善于反省自己,才能使自己一步步向成功靠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生的前进永无止境。 二把握分寸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子给出的答案似乎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你用自己的仁德和宽厚对待不值得的人和事是一种生命的浪费。珍惜生命,发挥最大的生命价值。孔子还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一个人说的比做的多,是君子之耻。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把握尺度。

首先,慎言。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凡事要多听,多看,多想,三思而后“说”。哪怕是有把握的话也要谨慎地说,注意说话的语气态度,不要疾言厉色,要让别人易于接受,不能好心做坏事。就是在你人生最得意的时候,也不要得意忘形,话说七分留三分,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为自己以后铺好路。哪怕是别人对不起你,你也要用一颗包容之心待人,宽容别人就是厚待自己。一个人如果说话时少了一些指责、抱怨,那么行为中就会少一些后悔的经验,成功也就在其中了。

其次,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孔子强调的是个人的内在修养,修养高深的人,内心才会淡定,从容,善于听从内心的声音。为了实现理想,谨慎地选择一种适度的,毫不张扬的方式。 当步入社会,能以一颗淡定之心,笑看尘世,不迷失自我,找准自己的角色,勇于担当,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当与朋友相处,不会太过苛求,能用一颗宽容和理解之心待人,与朋友保持适当的距离。无需把朋友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无需事事关心,时时关心。给别人造成压力,让别人感到压抑,这反而成了罪过。在朋友烦躁时给他留下一定的个人空间,在朋友需要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正是君子之交。

当与领导相处,能以一颗敬重之心和自重之心做人做事。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不在背后谈论领导的是非,看到无才无德的人受到重用,不抱怨不喊冤,更不溜须拍马。坚持自己的原则,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时间证明一切。 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凡事给自己留点余地,留点想象的空间,让自己内心充满美好的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三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做,要养成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多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从自己内心出发,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消除了水患,最终给社会带来了安宁,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倘若以邻为壑,历史上不会有个贤人大禹。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碎。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抱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

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尊重别人,爱护别人,一个人才会被别人尊重,爱护。推己及人,互相帮助,一个团体才能和谐进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一个社会才能和谐文明。 四人生戒斗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这里的“斗”是指与人争斗,人被自己的方刚的血气所迷惑的时候,容易与人斗勇、斗气。人被自己的聪明所迷惑的时候,容易与人争论。无论何时何地与何人争斗,总会伤人伤己,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所以孔子提醒,人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告诫自己,不要跟别人争斗。

你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人生壮年以后就走下坡路,所謂“好花看到半开时”,做事就在这个時候,过了这个时候就很难有大成就。历史上很少有廉颇﹑黄忠之类的老有所为者。当想要与人斗狠时,要想想不好就在眼前。《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唯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什么意思?有一点,人的度量是非常重要的,你把什么事情都思考清楚、看开,你的度量自然就大。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这也要靠长期不断的学习和修养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在“戒之在斗”中施展自己的抱负吧。“不战而胜,不争而得”这样的结果需要更多的处事技巧。 读《论语》寻找内心的安宁和智慧,做一个胸怀坦荡的智者。

第三章、读《论语》学会认识自我

为什么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古人非常注重自我认识,有个成语叫“自知之明”,还有一句话,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具有自知之明,才能防止只看有点骄傲自满,或者只看不足心灰意冷。才能全面正确客观的看待自己。只有自知之明,才能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树立符合实际的目标,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塑造一个新的自我。只有自知之明,才能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追求明天的我,更好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如何全面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

” 1、自我观察法。通过自我观察,反省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来认识和评价自我。2、交流比较法。在与他人的接触中,通过交流比较,认识自己的优缺点。3、他人评价法。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认识自己。

《论语?学而第一》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就说自我观察反省法吧。

在通过他人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不要绝对化,也要保持一种冷静的思考。《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中,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通过自己的学习,与人类历史上自己所崇拜的人作比较,从而确定客观全面的评价自己。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自我提升之道。例如,《论语?微子第十八》中,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这有些类似我们今天提倡的阅读名人传记或者名著,我们让学生与伟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正确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从中,我们看出,孔子没有因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选择避世、隐居。而是选择了坚守,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抛弃不放弃。

从他人评价中认识自己,我们可以看看子路和孔子的交流。子路对于孔子拜见南子、准备接受叛乱的家臣的邀请等,都提出了诚恳尖锐的批评。使孔子认真反省了自己的决策(奋斗目标的确立),从而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少走弯路。

第四章读《论语》学会学习

学习是成才的阶梯,学习可以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只有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具备求知的能力、做事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生存的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那么怎样学习呢?

对于学习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论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孔子认为,学习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时常的温习和练习,这样才能把知识记得牢固,才能融会新旧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有自己的发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可以获得新知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于孔子的这一学说,孔子的弟子曾子可以说是贯彻得最为彻底,这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曾子三省中的“传不习乎?”是对孔子学而时习之的生动注解。孔子的这一思想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以什么样的启示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学习光有时常的温习和练习是不行的,还得要思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有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迷茫。”这就告诉我们,学习,是学和思相互结合的思维过程,两者同等重要而不能偏废于一隅,学而不思,只会落得个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结局。思而不学,同样会陷入空想的结局。所以,只有让学和思结合,才可以让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思想,有道德的人。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的是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孔子一直把这一方法贯穿于自己学习的始终,于是就有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端木赐的对话。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端木赐回答说:“是啊!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穿始终的。”这一个根本的东西是什么呢?孔子没有明说出来,这个“一以贯之”是什么?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内在的东西。光有学习和思考,显然不够,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显然看到了社会实践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说:“对道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义却不能去做,有了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道德也好,学问也好,都需要自己去做,去实践,课堂是学习的场所,社会实践才是学生成长的平台,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活学的源泉。前段时间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每个天才都不是在教室中长大的,但有许多天才在教室里死亡。”这句话似乎有些极端,但它道出了课堂外的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学习,思考,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也在于培养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我们不妨来看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谓子贡曰:“女与回,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强一些呢?”子

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你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你是不如他。”在这里,孔子问子贡与颜回相比谁在学识上更强一些,子贡和颜回都是孔子得意的弟子,但孔子最欣赏的是颜回,为什么呢,是因为颜回能“闻一知十”,说白了就是能由一个知识生发开去领悟更多的知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有探究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只可惜颜回好人命不长,很年轻就去世了,所以孔子感到非常的惋惜,这是题外话。

《论语》中还提到了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教导学生)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在教他了。”在这里,孔子也是十分强调学生的学习创造,做到能够举一反三,以学生的创造精神来衡量人才。颜回十分尊重孔子,对孔子所讲的知识从不加以反对和疑问,所以孔子认为他很愚蠢。《论语》上是这样说的,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一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蠢。”孔子不满意那种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问题的学生,他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能够有所创造和发挥。

第五章、读《论语》学会融入集体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团队,只有与团队一起奋斗,你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你才可能成就自己的卓越!团队,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集合起来的一个团队,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团队。 1、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如何融入新的集体?

建立淳朴、融洽的同学关系。自觉遵守集体纪律。树立主人翁意识,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我们总揽孔子的一生,知道他是一个心态非常好的人。别人不理解他,他不生气。即使对于要害他的人,他也从不放在心上,只是离这样的人远点就好了,而且不是以恶对恶,乃至于批判他的人,说他缺乏斗争精神。他所倡导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们可以想见他的为人处世。不说他自己,就是他三番五次的劝说子路,说话不要那么刚直,就可想而知。

《论语?学而第一》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面,有着具体的很容易做到的目标,如入则孝,出则悌;有中等难度的目标,谨而信,说话做事要谨慎,坚守信用,现在我们说社会上普遍缺少诚信,就是这个中等的目标没有实现;也有终极目标,就是仁,在论述这个终极目标的时候,孔子用实事求是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只要你力所能及的去做了,人人都可以达到——“苟欲仁,斯仁至矣!”。

至于自我教育管理和约束方面,《论语?颜渊第十二》中,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可以弗畔矣。”他就是想通过文化,做到以文化人,让人们自觉用礼仪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不会出现大的差错。

如果说是共同的奋斗目标的话,那么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与人”等就是他本人以及弟子们组成的这个团队共同的奋斗目标。

至于说到融洽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可见一斑,就是不管是朝廷,还是每个家庭,都要保持一个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安分守己,承担自己职位上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论语?为政第二》中,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可以看出他对于团队和谐的重要意见和建议,魏书生老师在他的班级学生守则中,写上了“胸怀宽广”、“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等等,是孔子集体主义思想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又一次生动体现。

建立淳朴的同学关系,孔子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起初,我在看《论语》的时候,觉得孔子有些作假,但是真正了解的孔子的一生和他的思想之后,却是深深打动了我。 一件事情,就是颜渊的葬礼。

孔子的爱徒颜渊死后,孔子悲痛欲绝。颜渊的父亲找到孔子,希望老师帮助颜渊买个好的椁,即外棺。孔子说自己没有钱,颜渊的父亲说,您可以卖掉自己的马车嘛!孔子坚定的说,我不能卖,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出门的时候不坐车是不可以的。我的儿子刚死了,他也是有棺无椁。

后来孔子的弟子们,自己凑钱给颜渊举行了厚葬,并且给他买了椁。孔子在哭祭颜渊的时候,一边放声大哭,一边数落。是他们擅自做主给你买了椁的,不是我的主意啊!我是希望让你和我的儿子一样的啊!

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但是他更注重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死者精神上的尊重。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孔子的弟子公西华到齐国做官。公西华临行之前,嘱咐冉有照顾自己的母亲。冉有请示孔子,应该给公西华的母亲送去多少粮食。孔子说,送4-6斗就差不多了。冉有觉得少些,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就给16斗吧。非常偏爱公西华的冉有,最后擅自作主张给了公西华的母亲800斗。

后来冉有发现自己在处理这件事情上不对,孔子给冉有讲了“君子周急不继富”的道理。详情见《论语?雍也第六》适当调节,首先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新的学习环境。

总而言之,良好的集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严明的纪律,有融洽的同学关系。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良好班集体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第六章读《论语》学会如善待友情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翻看《论语》,让我们看一下,孔子师徒是怎样感知友情的。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句是,《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子远方来,不亦乐乎?”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友情的珍惜和看重。

对于远来的朋友如此的热情高涨,是不是对于朝夕相处的朋友——父母、同学和老师,就已经感觉麻木了呢?

不是的,如果说孔子成了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巨人有他个人的魅力所在的话,那么他的三千弟子或者说是七十二贤弟子在他的成功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孔子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也希望他的弟子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实现自己的价值。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一个优秀的人背后,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在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座》。孔子放下架子,诚恳的邀请他的弟子们畅谈理想。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点都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在《论语》我们也看到,当与鲁国的执政谈论起来的时候,孔子根据弟子们所言和自己的观察,积极进行了推

人格,就是做人的格调。是每个人个体的独特性与其社会价值和意义的结合体,是最能展示个人魅力的地方。看重自己的人格,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对于自身优秀品格的捍卫和保护,就是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鲜并不贬值。记得著名的畅销书作家金克拉曾经在他的《巅峰心态》一书中,介绍了这样一只足球队,这是曾经创造了400次胜利的球队。为什么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呢?就是他们的教练不仅训练队员的球艺,更注意指导队员如何对待学习和做人。在一次有电视直播的足球比赛中,他们这支球队由于裁判的误判而导致失败。在比赛结束后,记者采访这位教练,为什么没有对裁判明显的错误疾言厉色的予以回应。教练富有深意的说,我们看重比赛成绩,但是我们更注重的是人格。在人生的历程中,谁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误解呢?如果没有足够的心胸去宽容和理解别人,那么这个人很难取得任何成就,因为误解和错误的评判在人生路上几乎比比皆是。如果对于任何一个误判,都要斤斤计较,我们就没有时间去发展和提高自己。我这样做,也是希望我的队员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这位教练不是将教育停留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即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的各个细节方面,教练都教育队员保持自己良好的礼仪和行为习惯,也就是告诫队员要时刻看重自己的人格,人格比什么都重要。 为了做到诚信,孔子在《论语》中提倡少说多做,如果说了不做,就等于自毁招牌失去诚信,是害人害己,所以孔子所提倡的“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一种关于诚信的大智慧。你时时处处讲究诚信,你的人格指数就会上升。同样的,你对于自己学习中的责任、生活中的责任和事业中的责任,勇于承担并且出色的完成的越多,就会体现出你的责任心爱心越大。所以孔子曾经指责子贡说,你不要在那里说别人的坏话,你就那么好没有任何缺点了,我可没有你那么多的空闲时间。我们想,孔子在忙什么呢?孔子在那里调整自己的心态思想和言行,找准自己的位置,搞好与他人集体的关系而已。

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发展,赢得自尊。树立自尊,不是动脑筋想想了事,是要付出具体的有效行动。这种有效行动,就是自己的努力发展和提高。上面提到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一种具体要求。孔子讲不患人之不知己而患己之不能,就是要努力的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才能赢得真正的自尊。邓小平同志讲“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在用行动赢得自尊这个问题上,也可以说“发展和提高才是赢得尊重的硬道理”。现在随着个性化服务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在转变人们的思想的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譬如水饺产业吧,现在一个饭店能有几十种特色水饺;另外水饺皮、速冻水饺等等应运而生。也就是过去的三百六十行,变成了今天的三千六百行乃至三万六千行,给我们用实际行动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在发展,每个人也在发展,如果一个人只是躺在过去的成绩和荣誉上停止不前,那么他很难赢得他人和社会的永久的尊重。记得一个与居里夫人一样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将自己的奖牌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让自己时时陶醉在过去的成绩和荣誉面前,结果后来一事无成。而居里夫人呢?对于诺贝尔奖淡然处之,继续投身于自己挚爱的科学研究工作,终于再次赢得了诺贝尔奖的青睐! 魏书生老师在他的班级管理中,充分的树立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理念。检查每个同学桌子上的座右铭是一个职位,承包班主任的办公桌是一个职位,检查是不是乱吃零食是一个职位,看同学是不是按照要求在出操的时候戴了白手套是一个职位。实际上,我们看出魏老师在设立职位的时候,不仅被动的适应“市场”要求,而且激发学生主动的去根据自己的个性去开拓“市场”,比如那个承包班主任办公桌的同学,就是自己“发现”的一个岗位。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同样我们可以说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我想我们会从中发现许多珍贵的东西,让我们从中获得启示。 只要自己有一颗高尚的心灵,你就会从他人身上看到许多高尚美好的东西,这里面包含着知识智慧和能力觉悟等等,这些都是自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学习资源。子贡说过一句话,就是“文武之道,不坠于地,在人。贤者得其大者,不贤者得其小者。”只要我们不断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我们每时每刻每处都会收获多多。

一个真正懂得自尊的人,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俗话说,尊人者人尊之。尊重他人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礼仪和艺术。《论语·泰伯第八》中,曾子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这段话中,曾子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尊重他人。一是要端正容貌,表现出谦和,以远离粗暴和怠慢。现实生活的经验告诉大家,一个谦和的人,受到他人粗暴和怠慢的概率是最小的。二是要调整表情,让人感觉值得信任。大家都知道一个让别人无法信任自己的人,是无论如何无法取得别人的信任的。三是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表达艺术,不要让人鄙视和背叛自己。一个与人交流,语气掌握恰到好处的人,一个讲究说话艺术的人,就是一个真正尊重别人的人,一定会赢得他人的尊重的。 也许读者和笔者一样,感觉我们的文字没有告诉大家具体可以照搬照抄的赢得尊重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因为事实上根本没有这样的方法。一个真正能赢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人,是不会拘于任何方法或者其他形式上的桎梏的。让我们一块重温孔子的话,从中找到自己的感觉——“君子无适也,无没也,义之上比。”——走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一步!

第八章、读《论语》学会自信

成功离不开勇敢,勇敢需要自信。人生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乃至失败。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要挖掘自身的潜能,就必须相信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往往是自信。我们缺少自信的同时,也失去了对于他人的信任。没有了自信,我们常常增添了迷信。迷信考试成绩,迷信某种技能,迷信关系,迷信金钱,迷信读书,迷信才能,迷信权势,迷信戒律,迷信痛苦,迷信解脱,迷信情感,迷信于荣誉,迷信于利益,迷信于各种等级贵贱,迷信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些种种的迷信,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即使一千次一万次错误面前,一千次一万次失败面前,我们不去反省。

因为迷信,我们有时忘记了自己是人类的一份子,忘记了自己是大自然之子。因为迷信,我们将自己凌驾于大自然和各种客观规律之上。由于迷信,我们对于科学真理,视若无睹听若罔闻。

我们的视觉听觉,都给我们灌输大量的信息,让我们感觉到迷信者大行其道,而真正尊重科学的人们却是默默无闻或者饱经坎坷与磨难。冲动的欲望这个魔鬼,总是在撺掇我们寻找那种几乎不可能存在的捷径,这也许是迷信存在的更根本的原因。

因此,自信的价值,表现在别人看不起自己的时候,更表现在处境险恶的情况下。 在这里还是讲孔子的一个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匡地。匡地的老百姓受到阳货的压榨和盘剥很厉害,恨极了阳货这个人。偏偏孔子的长相非常像阳货,于是遭到了不明就里的匡人的围攻。《论语·子罕第九》中,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孔子坚信自己追求和所作所为是正确的,是无愧于天地鬼神的,是会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所以坚信自己也会和绵绵不绝的大道一样不会被灭绝。

由此,我们看出,一个真正拥有自信的人,要做出一种正确的选择,并努力的实践。马克思提出自己的目标,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周恩来,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且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们的心态、思想和言行,都证明了他们无愧于自己的正确抉择,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自信呢?

孔子的一生,几次面临生死的考验,但是他和弟子们坚持下来了。什么原因呢,就是他们拥有自信,因为有自信他们在注意保护自我的前提下,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一直坚持走下去。 陈蔡之厄中,孔子师徒贫病交加,情形非常糟糕。火爆脾气的子路,找到孔子说,我们奉行

的是君子之道,君子也会遭遇这样的穷困吗?子路的这种抱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换成大家常听到的话说就是,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恶人却是在那里逍遥自在?这也是很多的人,在本来正确的道路上走着却忽然改弦易辙的原因,也是多数人没有到达理想人生彼岸的重要原因。孔子怎么回答子路的呢?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有修养的人与没有修养的人的最大区别在于,有修养的人坚守着穷困,在穷困中没有改弦易辙。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情况下,曾经想用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顽强的活了下来,用不屈的意志写成了为千千万万青少年喜爱的励志小说。山东省特级教师王桂芝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再坚持一点、再坚持一点。也正是这个缘故,她与她的学生们一起创造着人生路上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正是这种不间断的坚持,使他们的人生不断走向辉煌。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如果谁坚持读书且写读书札记,每天坚持写千字以上,坚持上十年。如果十年以后,他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不满意的话,他可以拿着他十年来写的360万字读书札记找我,我情愿奉献上他这十年来的损失——人民币一百万元。眼下,很多年轻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这样那样的抱怨,朱永新教授这样讲,这些为自己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和他签一个合同——坚持十年读书写札记每天千字以上,一定会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自我有成就感的优秀的人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朱永新老师具有大智慧的勇气,在这种勇气的背后是一种自信的力量。

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但是由于没有自信,没有去挖掘和发挥出来。我们设想,如果毛泽东出生在四百年前,他可能默默无闻;如果世界百米跨栏冠军刘翔出生在一百年前,他可能因贫病而死;赵本山、小沈阳如果出生在几百年以前,可能只是一个受人轻贱的戏子而已;作词人这个职业,在过去远远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重视??我们出生在一个需要众多人才的时代,我们可以从事的职业不再是三百六十行,而是三万六千行。第三产业,是一个个性化服务产业,是一个让每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个性的产业。现在是一个人,要懂得几种以上生存技能的时代,是一个掌握了技能还要不断的学习的时代,学习的不仅是技能,而且是怎样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能力。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人从呀呀学语到能说会道,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从茹毛饮血到做出各种美食,从站立行走到飞向太空,实际上人类自身的潜能从某种意义上讲连人类本身都是想不到的。很多的时候,我们却用我不行或者我不能阻止我们自己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或者阻止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继续坚持走到底。

如何让自己充满自信?

要增强自信,就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过多的关注自己的缺点和劣势。要增强自信,就要不断积累在生活中成功的体验。要树立真正的自信,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加以克服和弥补,使之变弱为强。要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

《论语》中,孔子有这样一句话,“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如丘者,未若丘之好学也已”这里孔子给自己找优点,结果找到的优点就是自己比别人更好学。也许有人会说,孔子不是说只有颜回好学吗?怎么这里出来了一个自己好学呢?这个问题,我们要辩证的理解,孔子的意思应该是自己的好学与颜回是无法相比的。为什么呢?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孔子更处于优势。另外一点,就是孔子的谦虚了。时时处处谦虚,是孔子倡导的一个做人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孔子在其他的场合所说的只有颜回一人好学。

孔子的好学,很多人都知道一些,我们还是针对主要的表现进行一下回顾。“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在出行的时候,经常从身边发现自己学习的老师。大家知道,孔子不是一个足不出户的人,是一个职业游说家。他曾经有十四年的时间,是奔波在游说的路上的。由此可见,孔子时时处处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他不放过学习的机会。《论语》记载有“入太庙,每事问。”在这种场合,有许多值得学习和研究的礼仪。在孔子看来,礼仪中渗透着修身做事治理国家天下的大道理。参与重要的场合,虚心向别人请教本身就是一种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 《论语》中,孔子有这样一句话,是肯定自己优点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他倡导的文化理念历经岁月的洗礼,变得更加灿烂辉煌。很多同时代的人,没有认可孔子,但是两千多年的历史承认孔子文化是最优秀的。很多年轻的人,不认可孔子,但是历经人生风雨的洗礼的上了年纪的人都感觉到孔子文化的可贵之处。 任何一个坚持真理不被人理解的人,都可以用“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因为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的失败者,常常是些埋怨环境,指责他人的人。旁观者不难发现,如果他们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发挥自己的潜力和长处上,是不难做出一番骄人的业绩的。

要在生活中积累成功,以便更好的树立自信。很多人总是把成功定位于立大功建大业,实际上我们应该把成功定位于我们日常能够做到做好的身边小事情上。

《论语·子罕第九》中,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覆一篑。进,吾进也。”

如果你留心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那些乐观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非常善于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或优点。

要扬起自信的风帆,是不是只要看自己的优点,忽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就可以了呢?不是的,如果真的那样做,就是自欺欺人,也不会树立真正的自信。我们看到自己优点的目的,就是要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我们还是回到《论语》和孔子身上。孔子有缺点吗?有。举个例子吧。我们知道孔子常挂在嘴边的有这样一句话,就是“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我”。知道了这个缺点,孔子在以后非常注意进行弥补。由于孔子用心,他还是真想出了改正的办法。《论语·子罕第九》中,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孔子在后来把认识一个人,放在重要位置。当樊迟问知的时候,孔子毫不犹豫的回答“知人”。

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生活中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可能老是过五关斩六将,更多的是败走麦城。在失败和挫折面前,熟视无睹是自欺欺人;沉溺于失败的痛苦,无异于是懦夫的作为。被称为一代大儒的曾国藩,曾经在战场上有屡次失败的状况。要向朝廷汇报战况,曾国藩首先写了屡战屡败,很快就感觉不妥。经过一番思虑,他改成了屡败屡战。有人说是曾国藩在这里玩起了文字技巧,但是我从中看到了曾国藩树立自信克服自卑的过人智慧。

写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另一个姓曾的名人,就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就是这个曾子,得到孔子一字评价是“鲁”,但是勤奋的曾参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孔子文化的重要传人。很多同学都在《家庭教育活页文选》中,看到曾国藩幼年时读书遭遇小偷的故事,据说曾国藩夜间背书直到深夜,躲在他家房梁上伺机行窃的小偷,通过偷听已经将曾国藩背诵的内容烂熟于心。于是小偷跳下房梁,对曾国藩羞辱一顿飘然而去。小偷最终是小偷,但是勇于克服自卑的曾国藩,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代名臣和当之无愧的大儒。

第九章 读论语学会孝顺父母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一、孝道,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舜是中国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传说很久以前我国有个君主叫舜。舜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年幼丧母,父亲是瞎子。后来父亲又娶后妻,生一子叫象。从此后母常虐待舜,后来连父亲也讨厌舜。每当父母发狠心要杀死舜时,舜只好逃跑。可当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顾时,舜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当舜在历山的农田耕田时,竟有大象跑来帮他犁田,小鸟飞来替他播种。后来,尧帝发现并提拔了舜,让舜协助自己来管理国家大事。舜在尧手下干了28年,做过各种各样的官,都很称职。最后,尧把帝位传给了舜。尧之所以选中舜为帝位继承人,就是因为舜不仅有才干,而且是个大孝子。可见,把孝亲敬老视为最崇高的美德,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自远古就沿袭流传下来的,并时代相袭、贯穿百代。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至德(道)、敏德(行)、孝德]“三行”(学孝行,以亲父母;学友行,以尊贤良;学顺行,以事师长)。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作为道德的根本。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孔子思想。以“人性善”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孝、悌、忠、信。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朱熹是后汉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构成了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哲理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他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朱熹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8~15岁)、大学(16岁以后)两个阶段,无论小学大学,都以“明人伦”为目的。他主张小学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遵守“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大学要“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0世纪初,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提出“道德革命”、“家庭革命”口号。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目的道德规范,重新解择并赋予其民主主义的新内容。

综上可见,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为了维护、形成这个孝道传统,在周朝,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活动,旨在敬老尊贤。礼法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资格,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春秋战国时,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在中国民俗中,还有隆重的老年仪式礼。在民间60岁的老人可以接受儿孙的祝寿;在宫廷中,则有皇帝亲自主持尊老的礼仪。东汉时期,皇帝带头倡导养老敬老之礼。清朝年间还举行过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寿宴。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初二,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

旁,给老人倒酒。康熙还即兴赋诗,名曰《千叟宴诗》。为保障崇孝风尚固化,历代皇帝采取褒奖孝行、劝民孝行的各种举措。汉文帝时,诏令天下郡守,推举孝廉之士,授以官爵;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中,均专门设立孝廉科名。在整个封建时代,《孝经》是国家规定的教材,开科取士的考评依据。小孩子从入学起便从童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中诵读“首孝悌,次见闻”。此外,严惩不孝。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不予宽赦的“十大恶”之中。杀父母者历代皆凌迟处死。明律中,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民间流传的“打爹骂娘,天打雷劈”,表明不孝者皆为世人所不齿,天地所不容。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二、孝道文化,社会文明的力量

孝,狭义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说,就是孔子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感恩,狭义说就是感激父母,广义说,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本的孝道文化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属于魂,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属于形。孝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不孝,便不知感恩,不知感恩,便是不孝。孝是人性,孝是根本,孝是至德。

几千年前,孔子曾写出一部被誉为“使人高尚和圣洁”、“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经》,千百年来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产生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力量,成为独特的中国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内涵可以从如下五方面来理解: 敬养父母。这是对双亲而言。敬养父母双亲是人类的天性。孔子认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说,父母培养教育子女,子女奉养父母,这是人类一种天性。又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种表现:在日常起居生活中以最诚敬的心情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父母生病时以最忧虑的心情照料父母;父母过世时以最哀痛的心情来料理后事;举行祭祀时以最严肃的态度来追思父母。这五方面做到,才称得上是能侍奉双亲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体现了人的孝亲的圣洁本性。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孝,要求“不违父志”。如《里仁》记载:“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现代人对“不违父志”之孝,颇有争论。不少人把“不违父志”理解为“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认为这种“孝”与提倡自由、尊重个性发展格格不入,从而作为反对孔子、贬低孔子的依据。孔子好正名,他口中的“志”在这里是指符合“义”的志趣;如果是邪恶的念头或意志,叫做“慝”(《颜渊》);而低级趣味,叫做“便辟”(《季氏》)。可以说,孔子要求作为子女应当服从的是那些在义方面没有争议、而在生活爱好或谋事成功方面的意见、意志。

实际上,儒家并不提倡“绝对服从父母的命令”,如荀子说:“父有争子,不行无礼”;“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篇)。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 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君子义以为上”(《阳货》)等,怎能提倡子女绝对服从父母的命令呢?

“不违父志”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尊重父母亲权的问题。现代各国法律都有“子女负有永远尊敬父母的义务”之类的规定。尊敬靠什么来体现呢?应当是在伦理生活规范方面不违父志,

即依照父母的生活原则来生活。

此章,孔子只提“父志”而不提“母志”,并不完全是维护父权制度:一是由于当时的农业社会,家庭主男比家庭主妇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一般地说,主男对社会和家庭事务的处理较妥善;二是因古文言简约,孔子是以“父志”作为“正确家长意见”的表达,比如说,如果家庭主妇的意见更有正确性,“父志”也包容“母志”在内。

为什么说至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才可以称此人为“孝子”呢?

父在,有亲权限制,子女行不得专,要判断是否孝顺,只能从生活爱好方面来观察是否顺从“父志”。父没,无亲权限制,生活自由,便可以从伦理生活上来判断是否真实顺从“父志”。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只是孝的证明的最起码的依据。子贡为孔子守庐六年,也是孝的显露和师徒情深的表现。

另外,“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对保持家庭生活稳定、繁荣和促进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父之道”是父一生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其必有一定的适用性。子女居丧三年而不改父之道,也是对父之道的自我考察、体验、加深认识段,为将来的合理的改革积累经验。实际上,一些家规家法也有超时代的适用性。

中国人讲孝,既重赡养,也重视心里关怀和内心愉悦。在有些人看来,父母到了老年,不能自食其力了,做子女的从经济物质上养活他们,使他们吃穿不愁,也就算报答生育之恩了。孔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强调“敬”,认为仅仅“能养”是不够的。所以,孝敬父母应在既养又敬上下工夫。在家不仅应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减轻父母家务负担,而且应从思想上,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外出和到家,向父母打招呼。在外地读书或工作,经常写信或电话汇报情况,或经常回家看看,免去父母挂心。 孝敬不等于盲从。孔子在《孝经?谏诤章》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孔子态度十分鲜明,他反对一味盲从,反对愚忠愚孝。主张做父亲的若有能谏诤的儿子,就不会陷于不义的行为之中,做儿子的若看到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直言相劝;对父母有意见,有礼貌的提出,不应和父母吵架耍态度。为人臣子的若看到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进言劝止。这些都体现了孔子的辩证思想和民主思想。

生育后代。这是对后人而言。人类生命是一个链条,民族兴衰关键在后代。生育后代既是生命延续与民族繁衍的需要,也是承继孝道文化的责任与义务。生育后代,提高后代的质量,在当代绝不是个人一家的行为,而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强我、壮我中华民族之后的需要。

推恩及人。这是对他人而言。孝道分养亲、敬亲、尊亲三个层次外,还强调“推恩”。孟子说过:“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思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推己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把孝亲敬老的美德推广到同学、师长及社会每个成员,既尊敬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

也兼及他人的父母长辈,使全社会人与人之间都能够互尊互爱,和谐相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进一步继承发扬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共和国的宪法中不仅将赡养父母列为儿女的义务,而且在公共福利事业中,建立、发展、壮大了社会主义的敬老事业,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

忠孝两全。这是对国家而言。孝忠相通,孝始忠结。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曾子说:“孝子善事君。”把对父母的孝心转化为对国家的忠心,把对家的责任感转移对国的责任感,这是儒家孝道观的一大特点。自古忠臣多出于孝子,尽孝与尽忠是相辅相成的,孝与忠有着内在联系和共同本质的“两位一体”。小家与大家本质相通。 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曾提出忠孝问题,他说我们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独亲其亲”、“老吾老”的传统美德,熔炼、提升为革命传统美德。在这种思想道德观念指导下,许多革命烈士通过尽“忠”去实现尽“孝”,积极投身革命,解放全中华的父老双亲,使其从根本上改善政治、经济地位,实践了“最大的孝”,体现了最大的忠。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将孝道文化精神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广大青少年应具备的广义的“孝与感恩”的崇高品德,是传统美德现代化的需要。 缅怀先祖。这是对亡者而言,就是“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意思是始终不忘思念先祖,继承遗志,将他们的功德修养发扬光大。父母在,能够一直孝敬,父母死后,则慎行其身,不给父母带来恶名;同时既擅自珍摄,保全自己,又能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英名,这都是始终在尽孝道。

人死后坟头有人填土、年节有人祭奠。这是人们对死者的祭日以及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上坟扫墓等祭奠的活动,是生者对死者寄托的哀思与缅怀,也是中国孝道文化的内涵与礼数。可是文革横扫“四旧”把人们的纪念活动统统视为封建迷信而加以批判,严重地破坏了人类孝与感恩的伦理常情和秩序。对革命先烈、对死去的亲人,慎终追远,缅怀思念,这是中国孝道文化代代相袭、辈辈相传的伟大特色与伟大内涵,是中国人一种永恒的孝道和仁爱的体现。永远不应废止,也不能废止。

总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历来视孝与感恩视为“人伦之公理”,将它作为维护社会伦理关系和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并且把孝与感恩和“忠君”、“爱国”相联系,以“孝”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使孝与感恩这种调节亲子关系的道德规范扩展为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成为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 三、感恩教育,传承孝道文化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大力提倡亲情教育。感恩是人类社会最朴实的情感表达,是社会道德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知父母恩是尊敬父母的前提。提倡诵读如《论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经典,使人们特别是使未成年人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养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

开展丰富多彩的孝与感恩的教育活动。在学校和社区可开设孝敬课、感恩课,可以采取学科渗透、主题活动等方式。例如,给母亲梳头,给父亲洗脚、到敬老院认亲,给孤寡老人送温暖;评选孝敬父母好孩子;推荐孝亲敬老的好爸爸、好妈妈;为自己父母过生日;运用文艺手段编写传唱孝敬父母的歌曲;中学生可以到社会开展调查总结孝敬父母和不孝敬父母的典型,用身边例子教育自己的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年轻人懂感恩、会感恩、乐感恩。 学校、家庭、社区、单位四结合共同营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良好环境。孝与感恩文化建设,要齐抓共管。学校要结合校园文化开展活动,单位要结合职业道德实际创建有效的运行模式,社区要提高执行能力建立保障机制,各种媒体应当理直气壮的宣传以孝敬父母为核心

的孝道文化,使知恩、感恩、报恩形成主体主流的舆论共识,真正把我国建成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

感悟《论语》的教育智慧

《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篇幅不过二十七篇,字数仅仅一万一千多,却包含着说不尽的奥妙。它可以用来修身,从古至今《论语》塑造了无数个人格模范,它更有资于教育教学,时至今日,其中的教育思想仍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教育者——身正为范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让笔者感触很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所谓“正己”即是修身之义,就是强调教育者必须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内在道德素质,树立自己的良好外在形象,实施成功的“形象教育”。在教育中教育者自己是主体。只有首先管好自己,才能管好他人。“正己”是“正人”的前提和基础,所谓“正人”是指在“自我教育”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对他人的教育水平与教育艺术,实施有效的成功教育。认为教育者身正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己”是“体”,“正人”是“用”,这是中国管理哲学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当你立下一个制度时,你万不能成为这个制度的最大破坏者。让学生不许乱扔杂物,自己随手丢烟头;让学生不许玩网络游戏,自己在办公室上网玩得不亦乐乎,如此就失去了教育的全部前提与效益。“身正,而后正人”。这应成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教师,并不需要装深沉,也不需要扎于学生堆里不分你我。像孔子那样的为师风范,正是我们现今教育者们应当努力奋进的目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二、教育内容——博学多识

在教育的内容上。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孔子基于自己的教育目的提出了他的教育内容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学以四教:文、行、忠、信。” 也就是说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对人忠和讲究信用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他最重视的还是道德修养,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

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认为首先要学习礼,“不学礼无以立” ,意思是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还重视学诗,认为“不学诗,无以言” ,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利于实现他的教育目的,而且他的教育内容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特别重视教学生实践,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去理解道理,并提高工作能力,确实具有重视实践的思想。 三、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上,《论语》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颜回上课的时候表现很不活跃,从不说话也不提问题,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如愚”。笔者认为假如我们的学生都像这样的话,像启发式教学或探究式教学都是无法实施的。而孔子检测其学力的方法便是在课后设置一些问题或情景去考察颜回,之后才发现颜回“亦足以

发,回也不愚”。所以一个学生课堂活跃与否并不能说明其教学效益的高低,能否迁移灵活运用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鲁莽的子路,上课从来就喜欢抢嘴,甚至插嘴。但效益是最低的,对待这样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率性直接的。

像公西华,为人谦虚谨慎,少言寡语,孔子发现这一点,常在课堂主动提问他。而对待曾点这样彬彬有礼的学生,孔子对他的教育便显现出十分的宽松与信任。比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和学生一起讨论关于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之前几个人都是想通过入仕来实现抱负,而曾点所述则与主题大相径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了自己不愿做官而要过悠然生活的政治理想。其描绘的风清秀美的郊游场景,更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图画。这个脱离主题的答案放于今日的课堂肯定会有同学笑出声来,可孔子却很直接肯定他说:“吾与点也!”像曾点这样知行合一的学生,多给他一点空间,则更有利于他的拓展。教学有法无定法,孔子深信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教学手法单一化,无法适应个性迥异的学生。在教学中去了解学生个性,又通过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反作用于教学,如此,教学工作必将在良性循环下处于“彬彬然”。

孔子的教育智慧,对中国历史已经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读经典,我们找到了教育的方向,读经典我们成为智慧的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b3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