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飞行中危机事件的处理

更新时间:2024-06-07 07: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论飞行中危机事件的处理

摘 要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逐渐成为一种快速、安全、可靠、经济、舒适的运输工具,但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飞行中快速、妥善处理好突发的保安事件、火灾事件、客舱释压事件以及实施机上急救,是保证飞机安全飞行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飞行 危急事件 处理

目 录

一、引言................................................................................................................ 1 二、飞行中危机事件的影响................................................................................ 1

(一)危机事件对航空公司的负面影响.................................................... 1 (二)危机事件对顾客的影响.................................................................... 2 三、飞行中危机事件分类及处理对策................................................................ 3

(一)飞行中突发保安事件的处理............................................................ 3 (二)飞行中突发火灾事件的处理............................................................ 5 (三)飞行中突发“客舱释压”事件的处理............................................ 6 (四)飞行中危急病情的处理.................................................................... 7 四、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与对策........................................................................ 7

(一)以旅客为中心,尊重旅客................................................................ 7 (二)快速响应,找准根源........................................................................ 8 (三)坦诚相待,信息公开........................................................................ 8 (四)沉着冷静,协调统筹........................................................................ 9 (五)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10 结 论.................................................................................................................. 10 参考文献.............................................................................................................. 10

一、引言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在重量、速度和其他飞行性能方面迅速提高,逐渐成为了一种快速、安全、可靠、经济、舒适的运输工具。有关资料表明,航空运输的安全性高于铁路、海运,更高于公路运输。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4年五年间,中国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50多万人死亡,约260 万人受伤,平均每年死亡10万人左右,相当于每5分钟就有1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而死亡。而 2000年至2004年五年间,中国民航飞机失事4 起,死亡344人,平均每年69人。公安部通报: 200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死亡98738人,伤469911人;2006年上半年发 生190270起,死亡41933人,伤221838人。而 2005年至2006年,我国民航飞机出事率为0,死亡率0。美国在过去六十年里,因民用飞机事故而死亡的人数,比在三个月内因汽车事 故而死亡的人数还要少得多。正因为飞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所以选择飞机出行的人愈来愈多,在美国有95%的人出门选择坐飞机。

飞机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安全系数高的交通工具.如果在操作中稍有疏忽和失误,或在飞行中出现一些偶发的危急事件而处置不当,就可能酿成大祸。因此,快速、妥善处理好飞行中的突发危急事件是保证飞机安全飞行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飞行中危机事件的影响

(一)危机事件对航空公司的负面影响

1、危机事件对航空公司的经济影响

飞行中的危机事件会危机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对航班造成延误,甚至对飞机造成伤害,这些危机事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对航空公司造成很大的经济影响。航空运输服务接触事件的重要程度取决于顾客的判断,而不是航空公司的技术定义。航空运输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具有快速、安全、舒适、高效的特点,但其成本及运价也高于铁路、公路和水运顾客对航空运输服务质量的期望要高于其他运输方式,“航空式”服务质量可以概括为高效率和高品质两个方面。因此可以将航空运输服务接触中的危机事件界定为:明显影响到航空运输

1

服务的效率和品质的服务接触事件。飞行中的危机事件的航空公司的经济影响无法估量

2、危机事件对航空公司的声誉影响

民航突发事件主要包括航空器、反 劫机、反恐怖、航空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会对航空公司的声誉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旅客是航空公司服务的直接客户,不管你的运营管理技术水平有多高,没有了旅客,也就没有了市场,你就只能“等米下锅”。因此,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与服务必须以旅客为中心,不管你所处的环境如何,始终要记住,旅客满意了,才会有更多的忠诚,才有可能带来更多的价值。获得利润的前提是让旅客感觉到价值,让旅客感觉到满意。在强调服务制胜的民航业,不管多好的管理技术,多高的服务水平,只有旅客认可的,才是最好的。因此,需要强调过程与质量, 而不是技术水平。 危机猛如虎,实力再强大的企业也难以经受危机的不断折磨与冲击。然而,在一些民航企业领导者心目中,并没有对危机管理给予重视,更遑论能够未雨绸缪地提前建立危机管理体系以应对危机的可能发生,所以每当危机事件发生时,企业往往应对无措,最终损失惨重。危机管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它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巧渡危机的一件重要法宝。对于民航企业领导者而言, 危机管理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处理危机时所采取的一切手段和策略,以恢复公众信任,重塑企业形象。实际上,管理危机与如何运营企业同样重要,良好的危机管理可以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成功的道路前进,可以为企业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有利的发展环境。

(二)危机事件对顾客的影响

1、危机事件对顾客造成的经济影响

如果发生劫机或者因为突发事件而造成航班延误,将会对对顾客造成的经济影响,航空服务人员在遇到这样的危机事件时应当妥善处理,将顾客损失降到最小。

2、危机事件对顾客造成的身理和心理影响

飞行中发生危机事件,毫无疑问将会对顾客的身理和心理造成影响。或许人们一谈到危机,就会马上想到飞行事故,其实不然。所谓危机环境,是指在航空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能够对旅客的认知发生较大影响的事件,这些事件处理的好

2

坏会直接影响旅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小的可以是航班延误、旅客发病等事件, 大的可能是重大的飞行事故等。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对顾客造成较大的心理影响。空防安全也是危机事件的一大因素,目前,空防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的挑战。在国际上,民用航空成为恐怖分子实施恐怖活动的首选目标。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投入到国际竞争中去的中国民航企业,空防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危及空防安全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一把手术刀片、一把原始的黑火药,将要面对的是用高科技武装起来的意欲制造重大事件的亡命之徒,空防安全如“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如何应对空防安全的新形势,是对中国的民航企业提出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民航业的危机环境提出的严峻考验。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面对危机环境,航空公司的客户管理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他们需要各方面的协同作业,尤其是在管理上协调好;在服务上,协调好员工与旅客的关系,既要相信员工,也要坚持旅客利益。更为重要是的是,我们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从政府管理部门,到具体的服务企业,都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 向我们的旅客宣传民航运输的政策,制度与规定,消除旅客对民航运输认识的神秘感,消除民航企业与旅客在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提高危机环境下的客户管理效率。

三、飞行中危机事件分类及处理对策

(一)飞行中突发保安事件的处理

飞行中突发保安事件,是指在飞行中的航 空器上,歹徒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的,突然使 用胁迫或暴力手段,直接威胁、危害航空器和机组人员以及旅客公共安全的事件。

飞行中如果突发保安事件,要沉着冷静坚持“以我为主,地面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机组全体人员的整体威力来处置,同时要寻找机会实施反击。

1、坚持“以我为主,地面为主”的原则处置

在突发保安事件之前,机组人员要有强烈的防范意识,只有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遇事才会慌而不乱。此外,要有处置各种危急事件的预案。突发保安事件发生后,要坚持“以我为主,地面为主”的原则来处置。

“以我为主”是法规赋予机长的职权,突发保安事件后,机组在不能等待上

3

发展。因此当危机不幸来临时,千万不要只是一味地强调客观环境,怨天尤人,而是应该诚意地去面对,以免错过最佳时机。 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会对旅客的利益带来影响,甚至是更大的损失。航空公司必须勇于承担这个责任,给予旅客一定的精神补偿和物质补偿。只要旅客是由于购买了航空公司的服务而受到了伤害,航空公司就应该在第一时间向旅客公开道歉以示诚意,并且给予旅客相应的物质补偿。在当前发生的航班危机事件中, 个别航空公司推诿责任,拒绝补偿的作法,虽然在表面上没有给公司带来财务上的损失,但是在长远利益上,却会由此导致市场份额的下降,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四)沉着冷静,协调统筹

处理突发危机事件是对航班服务人员能力的重要考验。一般来说,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重复性,这就需要服务人员具备综合处置技巧, 通过在突发危机事件现场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运筹,沉着应对和化解各种问题。在处理航班飞行中的危机事件件时,服务人员要具备倾听利益主体诉求的技巧、掌控当事人情绪的技巧等,以化解矛盾、平息事态。积极调动有关救援队伍和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并迅速采取措施,防止发生衍生性灾害事件,并做好受影响旅客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时现场环境评估工作。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维护和发展行业系统性和协调性,激发民航干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活力,以内和促外顺,努力构建民航内部、民航与社会的一和谐关系,推进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航空服务需求。 面临突发事件时要及时组织有关单位、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应急处置;同时搜寻、援救受到事件危害的航空器与人员,妥善安置受到事件威胁或影响的人员;控制危险源,划定并有效控制应急处置行动区域;启用备份设备、设施或工作方案;抢修被损坏的关键设备与重要设施;制定并采取、实施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的措施与应对方案,组织应对发生的次生、衍生灾害;民用航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针对具体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明确应对此类事件的基本原则、组织指挥体系和运行机制,规定预测与预警、响应与处置、恢复与重建等环节的工作程序、标准和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的制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

9

(五)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安全教育是安全工作的立本之举,是保证飞行安全的治本之策,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深入学习《安全生产法》和行业的法律、规章作为重要的安全教育内容;把定期的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具体制度性工作抓好,切实做到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使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航空服务人员必须要掌握航空急救知识, 才能更好的应对卫生突发事件。航空卫生保健与急救是是航空服务人员必备的知识,掌握航空急救的方法,对空勤人员、与航空有关的医生及相关空乘人员具有一定的价值。这些对于保证飞行人员及全体旅客的生命安全是极其重要的,对于避免飞机因机上乘客的病情返航或迫降而给航空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 论

航空公司的运营活动贯穿了航空运输服务的各个阶段,飞行中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是顾客评价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航空公司的品牌声誉和竞争力。要提高航空公司服务水平,除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运行技术水平外,增强服务接触中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航空公司服务接触过程及危机事件,可以明确服务接触管理的重点,提出切合实际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危机事件、第三方生产者和环境氛围的管理,提高航空公司服务接触的质量和产品竞 争力。

参考文献

[1] 赵嶷飞,史永亮.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航路交通态势评估[J].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11(01)

[2] 靳建辉,刘洪秋. 论建立健全应对危急事件警务危机谈判的机制[J]. 辽宁警专学报. 2009(01)

[3] 马洁. 危急事件中对传播的管理以及传播策略[J]. 唐都学刊. 2009(01) [4] 姜静逸,韩松臣,王玉婷. 新型组合预测模型在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应用[J].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09(05)

[5] 雷启艳. 论有效的客舱资源管理[J]. 中国民用航空. 2008(05)

10

[6] 赵玉环,郭爽. 考虑随机因素的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模型研究[J].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08(04)

[7] 姚智胜,邵春福,熊志华. 基于小波包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短时交通流组合预测方法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07(01)

[8] 徐肖豪,韩峰,戴福青. 空中交通流量统计和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2005(04)

[9] 魏新,冯兴杰.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J].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2004(03)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b2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