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考试必考题

更新时间:2023-04-24 13: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一、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

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1.

我国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战国末期,儒家思孟学派,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包括:‘道而弗牵’----引导而不拉;‘强而弗抑’

---鼓励而非批评;‘开而弗达’---启发而非直接告诉;‘教学相长’---教学与学习相互促进

2.

① 捷克 教育学家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内容:A.提出普及初等教育 B.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

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 C.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D.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 E.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

性的原则 F.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评价: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 德国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9C50y以来)

① 1861年 英 斯宾塞 《教育论》 著名实证主义者 他提出了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

他主张启发性学生的自觉性,

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

② “实验教育学”---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于1901

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次提出。而德国教育家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评价:但是,实验教育学者把人和动物同等看待,把儿童的发展解释为纯生物学的过程 ,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是错误的。

③ 19C末20C初 美国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

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他的这种学说是以

“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的经验主义的色彩 (白猫黑猫 真理与实践)

④ 苏联 凯洛夫 《教育学》

⑤ 中国 新民主主义时期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4.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20C50y)

① 1956 美国 布卢姆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 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

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他的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细致地去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人们观察教

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

② 1963 美 布鲁纳 《教育过程》主张务必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结构化教育思想)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发现法教育)。

③ 苏联 赞可夫 《教育与发展》 ④ 苏联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

1.历史法、2.调查法、3.实验法、4.统计法、 5.信息论基本方法6.

系统论的基本方法 7. 控制论基本方法、

第一章 教育的概述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一)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

具,从事生产劳动。

着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育的一种属性,并非教育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

(二)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

具,从事生产劳动。

2.动物的养护与抚育是程序化了的动作反射系列,是一种本能。它们不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不会进行劳动,也没有语言来传授经

验,不可能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3.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客观世界的认识,自觉地去支配世界,改造世界,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4.

认为在动物界也有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是反科学的。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1.

1.

2. 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是教育活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05\335)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

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教育的整个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

目的。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形态

(1)原始的教育形态

(2)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把古代文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统称为古代学校教育。

1.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 ①从奴隶社会起,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 ②“学在宫府”—中国奴隶社会时期

教育的特点,教育与权力被宫府把持,文化典籍被宫府把持 ③“六艺”—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

书、数 ④ 奴隶社会教育的目的--使奴隶主的子弟学习一套管理国家,镇压奴隶与作战的本领 ⑤轻视体力劳动 ⑥

欧洲奴隶社会中的斯巴达体育体系:体操、军事训练;

欧洲奴隶社会中的雅典教育体系:体操、军事训练、读、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和哲学,以使其子弟具有从事商业和政治

活动的能力

2. 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我国:①我国封建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 ②“唐朝学制”--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此外地方设州学、府学、县学 ③

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是维系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儒家“学而优则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④内容—“四书”“五经”

也包括一些算学、天文、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⑤教育方法--崇尚书本,死记硬背,棍棒纪律教育 ⑥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育 ⑦

选士制度和科举制

欧洲封建教育:①两种类型: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 ②欧洲中世纪教育内容--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

几何、天文、音乐) ③骑士教育的内容—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④行会学校的出现标志着

新兴的市民教育开始

(3)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形态的统称)

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它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4不同点:①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而现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越来越紧密联

系 ②古代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垄断,具有阶级性;现代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垄断,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 ③古代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为阶级统治培养统治人才,现代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还担负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 ④古代学校教育主要内容——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现代学校教育主要内容——自然科学的内容增多 ⑤古代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育;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 ⑥古代学校教育的方法手段落后单一;现代学校教育的方法手段多样、先进、现代化。 ⑦古代学校教育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限制在狭小天地里,是一种封闭式教育;现代学校教育不再受围

墙的限制,走向多样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相同点: 无论古代学校教育还是现代学校教育都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广义的教

育目的);都具有历史性,阶级性,目的性,社会性,永恒性(5性)。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1、

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2、

3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

1、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时间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人的遗传素质的 发展过程也

因人的生活条件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

答:①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的可能性,这不是现成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为、性格、爱好、道德品质等,它不

能决定人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②遗传素质具有可变性

和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

的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

二、

2、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3、 但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并在实践中改造环境,并改造自己。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

用,人的思想和才能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是外因,无论提供什么条件,都要

通过人的实践和主观努力才能实现

三、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问: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①教育是以教育人为目的的活动 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

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

养,使年轻一代健康地成长。

2、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

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3、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过的教师来进行工作的,他们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是全

面关心的,他们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的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

去发展。

4、 但必须明确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四、

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2.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

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3.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点意义上来说,个体社

会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总之,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来分析每一个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它们之间的性质的差异、力量的强弱、不同的组合,不断地发展变化,致使人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色,我们应该以系统论的观点,从动态上来研究和把握各因素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A、身体的发展是按着“从头部到下肢”和“从中心部位向全身边缘方向”进行的 B、思维总是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C、记

忆总是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因此,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

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前进。

二、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特征)

三、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年轻一代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

育工作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

四、 教育是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

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

一、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①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办教育与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等物质条件作保证。生产力的发

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的人才。如果教育跟不上生产力发展要求,

则经济发展将因人才欠缺受到影响;反之,如果教育发展超过了生产力的承受能力,占用过多的人力、财力也会阻碍

经济的发展

② 其次,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一定的要求,要

求受教育者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文化水平和生产上所需的知识技术,生产力的发展也必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设立什

么样的学校、专业,各级各类学校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间比例如何 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

③ 第三,生产力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发展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

新,也促进着教育方法,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它们都与生产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

④ 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着生产关系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

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 首先,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的因素,通过

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即把可能而尚未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力变为掌握科学技能

的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劳动在

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劳动者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因而教育对促

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② 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A、科学包含在生产力中,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知识一种意识形态的

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

B、通过教育使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得以继承和发扬,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科

学知识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 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的职能不仅仅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而且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

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尤其以高等教育最为显著。把高等学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出现了有建立教学、科研、

生产联合体的趋势。

二、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般性了解基本观点)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问题:

① 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 其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第三,政治、经济制

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品德教育的内容。总之,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超阶

级”“超政治”。

2、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伟大影响作用: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③教育通过传

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总之,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二者是相互联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任何一个社会的教育都是根据

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去培养人才的。而教育也正是通过培养人才,传播科学技术和宣传某种思想来作用于一

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

三、 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P69-P70

四、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1、 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

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个性,这一转化过程是不同于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它是与人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密切

相联的,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会因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它对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是

相对独立的。

2、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是从以往的教育的发展而来的,因此,在同样的政治制度和生产力

发展水平的国家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色。

3、 教育具有与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上述二者发展并非完全同步: ①教育的思想、内容落后于生产力发

展和政治制度的发展(滞后性)。 ②预见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旧政治制度下,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4、 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原因:①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决定的。②每一时代的

教育从以往教育中继承什么,也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政治制度分不开。③在新的政治制度下,与旧的政治制度相适应的

教育思想和内容,决不会长期存在下去,迟早要改变。④新的教育思想、只能在新的政治制度下才能真正得到普遍的实施

和发展。(总结背诵)

第二节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一、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

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

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七个方面的改革)

1、 明确教育的战略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教育的战略方向,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其中“面向现代化”是核心,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 改革不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思想。

3、 作好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其依据和方法有:①要根据人口调查和预测 ②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要根据国

家财政、地方财政、全民与集体企事业单位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 ④要因地制宜,不应强调划一。

4、 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

发展教育的关键在对教育进行合理的投资。A门乃至个人向教育领域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它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部物质条件。

B.

分.

教育投资的基本方法有:①根据教育事业的规划,在确保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下,计算出所需要的教育经费 ②要根据我国的

历史经验和参照国外的经验 ③教育经费的增长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 ④考虑到物价的浮动

5、

6、 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①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职能,政事分开,简政放权 ②学校的管理实行校

长负责制 ③在改革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时,必须注意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水平 ④改革以往的办学体制,调动各方面积

极因素,动员整个社会力量办学。

7、 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加有效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没有基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依靠教育。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所以无论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来看还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来看,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应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我们应以战略的眼光看教育,要认识到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生产,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所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先说明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 概念

1、

2、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潜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 ②教

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样的社会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身心素质

的规定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

3、 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

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等,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二、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1)教育的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所制约。生产方式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首先,教育的目的是受生产

力制约的,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其次,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设施的制约。

(2)教育目的的性质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在阶级社会,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对受教育者的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三、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 向。

2、

会的需要

3、1.主张提出教育的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 2.

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

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

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对其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4、

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

人的存在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①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分歧是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 ②个人本位论把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看作教育的目的,认为社会也要为人的发展而存在而延续,认识到教育培养人的智能,主张发展个性,提高人的价值,有可取之处。但不正确地忽视或排斥教育为社会需要服务的职能,否定了教育的发展价值,否定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否定了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前进方向的一致性是不可取的。

③社会本位论主张从社会的角度考虑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需要当作教育目的,认为个人应该为社会而生存而发展,同社会的共同生活相协调。为社会作贡献是有道理的,但却忽视了个人发展,在反对利己主义的同时也反对个人发展的完善,全盘否定个人价值,个人对教育目的决定不具有任何意义,实际上是以国家、社会的意义抹煞了人的个性。 ④两者都有片面、错误之处,也都有合理的因素,应具体分析,批判地吸取合理的东西。

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 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的,互为因果的。因此,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而不是截然对立的。:

A.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承担者,他对自身个性发展的追求及这种追求的实现,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B.教育的目的不仅反映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C.判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否合理,最根本的是看它是否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发展(判断标准)

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个人本位论者和社会本位论者的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的分歧,实质上就是这种矛盾的反映P105)

在我国,无论从目的上讲,还是从手段上讲,人的个性发展问题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与此相应,教育也被认定为“立国之本”。因此,教育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最大

深度地发展人的潜能,增进人的主体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心理素质,才能成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依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①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②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③坚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

动者相结合的观念。

2. 要求全面发展。(问题:人的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定义: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

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的增强。

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方面的发展。

3.

--问题:“全面发展”与“具有独立个性”的关系(①②③):

我们说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我国教育所要培养的“劳动者”和“建设人才”是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二者并不排斥。

,说的是体、德、智、美等素质因素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

平均发展是不可取的。

③ 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全面发展也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独立个性是全面发

展的独立个性。

二、 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

1.

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其任务也是衡量

和评价其是否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标准)

2. (五育)普通中小学的教育必须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组成部分。

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政治性质,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

全面发展的五个组成部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但又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在实践中共同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答法一:①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但并不主张平均发展。 ②它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稳定发展,没有重大缺陷,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因材施教指学生的个性特点的而言,学生是有个性差别的,学生可以而且应当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③对个人来说,基本素质的发展和个性的兴趣、特长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所以,在教育工作中,应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承认学生的差别,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既有比较完全的基本素质,又能充分发挥其特长,形成独特个性。

答法二:①我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五育并举,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没有重大

缺陷是合理的,但并不是主张平均发展。 ②全面发展是针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因材施教针对于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教育方法不可能一概而论。 ③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并不矛盾。学生可以而且应当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于个人而言,基本素质的发展与兴趣、特长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④所以,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比较完全的基本素质,又能充分发挥其特长,形成独特个性。

3.两个错误倾向:

(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表现:1.把基础教育搞成升学教育、应考教育。2.把精力集中在少数人身上,放松或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培养

3.片面追求升学率,置学生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忽视取消体育德育,只抓智育 4.把学生封闭在狭小的生活空间里面

原因:A.社会根源:脑体、工农、城乡三大差别还将长期存在 B.教育内部问题:①劳动人事制度堵塞学生就业的出入,社会的不正之风

②传统的封建观念根深蒂固 “学而优则仕”③社会主义建设给人们展示了各展其能的美好前景

(2)流生增长倾向:原因:①读书无用论 ②教育质量低下 ③上学费用高

从社会原因来看,流生问题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在现阶段,我国教育主要还是一种谋生手段。“唯

有读书高”观念和“读书无用”论之所以还有市场,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教育作价值判断和选择时采取狭隘功利主义的态度。

相同点:1.教育目的相近(待查证)2.教育价值取向相同

不同点:A.应试教育:1.趋向于社会本位论2.知识和技能框架 3.注重学科成绩上的发展

B.素质教育:1.倾向于个人的需要 2.强调人的全面需要而不只是知识技能

3.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4.完成教育目的过程中形成原因 5.从应试的(?)教育转变为引导教育(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并不否认社会对人的制约)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间的关系 。

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

二、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

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4.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近二十年来,由于社会生产里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动力资源的开发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给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急剧变化。为了适应这种急剧的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大致有五大趋势:

国际上普遍认为儿童一生的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教育,3-6岁的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都很重视学前教育。如,加强学前儿童入学的准备,使他们在进入新的学习活动前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适应小学的教学,使儿童具备一定的读、写、算等初步的知识技能,遵循这一年龄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规律,促进和完成这一过度。

1.人的早熟 2.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义务教育的时间水平有了提高,也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应该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技术教育可直接为各国经济发展服务。但是如果过早实现专业化教育,容易导致学生的教育水平下降,使其缺乏坚实基础,既影响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 ,又缺乏适应工种变化的能力,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所以,应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在普通中学加强职业性课程,为普通中学毕业生做一些就业准备,在职业教育中增加普通教育课程,提高教育水平,增加学生的适应能力。

原因:由于科学水平的飞跃进步,一方面中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已经不是理想的“知识型”劳动力,已无法胜任现代科技的要求;另一方面,没有一批高科技人才不断开辟的科学研究领域,经济发展要走在世界的前列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类型正在变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A.层次增多 B.短期大学迅速发展 C.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D.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科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由于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完全依靠“一次教育”,科技人员的知识就会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倡终身教育可以有效地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

四、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902年 壬寅学制——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

1904年 癸卯学制——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考试,以日本为蓝本,学习年限长,总共二十五六年

1922年 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特点:①旧中国学制带有鲜明的半封建半殖民的特点②即照抄帝国主义的学制,又保

留了封建教育制度的残余③即标榜要实施义务教育,又奉行愚民政策,把广大

劳动人民排斥于学校之外 ④即高唱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吸收“声光化电”,

又轻视生产技术教育.

2.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① 学制优越性的表现:1.明确地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是为了工农服务的方针。 2.

明确规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院在学制中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 3.

保证了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都有受革命的的政治教育的机会。4.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法、方式的

灵活性。

② 新学制的内容(P144):1.幼儿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不含终身教育

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体系中的地位(1985年开始)

(它具有强制性质)

地位作用:普及义务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基础,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 课程的概念

1.

指学校的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有狭义广义之分。

2、 课程与教材、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广义的课程包括以上所有内容

3、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及学生身心发展规

律的制约。

二、 历史上课程论评述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论:

1、:德国赫尔巴特

① 主张:课程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的学科,分科进行教学。每门学科的教材要根据科学

的系统性、连贯性进行编制。

② 特点:A、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与准备;B、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

C、强调军连的价值

③ 评价:学科课程论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这是好的。但是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

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则是其不足之处。

2、:

① 主张:反对分科教学,认为分科编制课程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主张课程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认为教育

即生活。生活离不开活动,所以他们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叫做“活动课程”

② 特点:A、重视儿童兴趣与需要;B、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

C、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③ 评价:活动课程论重视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在促进儿童积极

学习上有好的一面;但他们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和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

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当前,现代化的极端复杂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加等。更日益地显

露了这种理论的缺点)

(二)、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的影响;

1、

这种主张看到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和学科的智力训练作用,但片面强调古典学科,忽视了学科和教材的实用性,

曲解了智力发展和知识掌握的关系,使学校脱离生活,因而是片面的。(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2、

这种理论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性质,忽视了发展智力,因而也是片面的。

程论也不能完全否定,课程的编订也必须注意儿童的需要、兴趣与心理规律,重视课程教材的心理组织,考虑知识的综合性。

三、 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课程改革总趋势是课程的现代化,这也是课程改革的实质问题。)

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 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4.重视个别差异。

四、 我国课程编订的原则:

1.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2.适合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3.适合教学的认识规律; 4.要有统一性、相对的完整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第二节、我国中小学的课程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等三种形式。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视听教材,均属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它们前后左右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新要统一的完整的整体。

一、教学计划

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⑵基本组成部分:

1.学科设置(开设哪些学科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应选择其中最一般的,对青年一代最必需的科学知识构成学科,纳入教学计划,P163含学科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2.学科顺序 3.课时分配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整体性 2.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3.全面性

二、教材的编写

(一)、教学大纲的定义、结构和作用

1、

(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

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 教学大纲组成;①说明部分 ②本文部分(中心或基本部分) ③其他

(二)、教科书和视听教材的意义和作用:

视听教材也属于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材不仅包括课桌上的教材,还包括视听教材。(三)、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教材内容首先必须是科学、可靠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教材的科学性是基础,教材的思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要实践的能力,并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先进科学成就之间的联系。

△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直线式与圆周式两种:

它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循环次数,节约

时间和精力

较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 实际运用中应该:兼二者之长,结合起来运用为宜)

B.实用主义教育过于重视学生个人经验的积累,注重从做中学,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来发现、获得知识;而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教师的系统传授。结果使学生往往难以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C.这两者都违反科学的规律性,人为地割裂了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

⑴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⑵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要启发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弄清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推导与论证,能够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

⑶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⑴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更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

⑵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

⑶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使学生能从科学的内容中掌握正确的观点,又要使他们能把理论、事实、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

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另一种是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一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

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在学生认知世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两种活动都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②智力活动是非智力活动的基础,非智力活动又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⑵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有两种情况:①学生的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一致,教学的知识与过程丰富、多彩、

生动,引发了学生的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活动;这引些活动反过来推动

他们去认知、学习,这样教学卓有成效。②另一类情况下,学生的智力活动与非智力

活动不一致,教学的知识与过程贫乏、单调、死板,引发不了学生的需要、兴趣、情

感、意志,使学生产生厌恶,注意力转移,干扰了他们去认知、学习。

在教学中,按教学需要调节非智力活动要从两个方面进行:①一方面通过改进教学

本身,使教学的内容和过程都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民主性,适合学生年龄

特征,具有吸引力②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

兴趣、毅力、信心、抱负,使他们能自觉地按教学要求调节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及活动,

积极进行智力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论述):

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而言的,而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得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又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志。

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A.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内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愈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愈大、学习效果也愈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他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的水平,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B.教师的外因作用固然重要(外因),但是外因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自我培养,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本领和品德。

C.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以教育为前提的,是对教师的教的积极配合,是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专心、刻苦学习所独立完成作业,背离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性会具有盲目性。同时对于不同年龄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要求也应该不同。

⑶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第四次对立):

A.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主要依靠教师,认为学生的

独立性、自主性是有害的东西,片面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进行得死板、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

精神和创造才能。

B.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认为: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围绕着学生,片面强调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实地探索,无法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C. 共同点: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对立起来,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导致削弱或破坏师生双方积极合作才能具有

的整体功能,影响教育质量。

第八章 教学(中)

第四节 教学原则

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八大原则)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其基本要求如下: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请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其基本要求如下: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三、直观性原则(简述为什么教学要遵循直观性原则?)

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P228)

依据:直观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应加以说明):1.它给学生感性的、形象而具体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 2.可以展示事物扫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更好地深化认识和运用知识。 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四、启发性原则(多次考,论述结合实践分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性。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过程。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知识毕竟是要靠他们的观察、思考和操作。教师包办轻则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影响他们独立思考和作业能力的发展,重则使他们失去学习上的自信心。

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向纵深发展,这是启发的关键)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五、循序渐进原则(也叫系统性原则、多次考):

“序”——1、学科的逻辑结构;2、学生认识的规律

的逻辑思维能力。

依据:①由科学知识本身的严密系统性决定的(学科的逻辑系统)

②由于学生认识是一个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

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六、巩固性原则

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依据:1.巩固掌握知识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顺利进行学习的基础

2.是学生熟练地运用知识的条件

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七、可接受性原则

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依据:最近发展区(应以最近发展区为原则P238)

基本要求: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标准:教学应当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难度是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克服的,即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八、因材施教性原则(多次考、论述如何处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各有特点,在智力才能方面有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擅长。

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搞好--的基础)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的得到充分的

发展

教师的劳动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中

第五节 教学方法

一、

教学方法的概述

1.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主要特点——始终包括了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双方的活动。

3.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依据(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便使教学过程优化,发挥出它的最佳整体功能)

其主要依据有: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 3.本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学法特点 4.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

心理、认知等 5.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 6.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

然环境、物质设备等 7.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 8.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等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中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长早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九种):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

法、讨论法、研究法。

: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要求:1、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

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

基本要求: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要善问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

.

要求: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3、加强辅导

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要求:1、提高联系的自觉性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严格要求

特点: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要求:1、作好演示前的准备 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3、讲究演示的方法

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要求: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2、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

3、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 4、做好实验小结

要求:1、作好实习作业的准备 2、作好实习作业的动员

3、作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

4、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

要求: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3、做好讨论小结

展能力的方法(特点:由学生完成比较复杂的课题或独立作业)

要求:1、正确选定研究课题 2、提供必要的条件

3、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 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决不可能始终只有一种方法,而是根据一定的教

学指导思想与习惯的经验模式,将若干种方法组合起来运用,即运用教学方法组合。

三、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的综合

1、

(优缺点,见课本P257)

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优缺点,见

课本P259)

3、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分为直线式程序和分支式程序—美国 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关键

在程序教材,程序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 优点:1、目的要求明确 2、便于学生个人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 3、能迅速呈现反馈信息,使学生明了自己的学习效果,强化了学习动力 缺点:1、严格规定了学生前进的步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2、削弱了教师主导的作用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 所以,程序教学在教学中只能起辅助作用。

培养文明行为 ③养成良好的品质

班性的活动。此外,在一个班上还有为配合开展班集体活动,完成某一方面的

任务而组织起来的学生小组,如:学科小组、文体小组等。其特点:目的与任

务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的组织纪律与工作计划,活动开展经常。

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类型多样。其特点:P521.非正式群体有活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

可以弥补正式集体活动的不足之处。

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2)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1.组建阶段 2.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3.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3) 培养集体的方法:1.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 2.健全组织、提高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

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 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个别教育不同于集体教育,它不是面向集体,而是面向个别;它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需要和问题而

单独进行的教育,一般包括:个别谈心、道德谈话、个别指导、辅导和帮助等。基优点是:便于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便于系统连贯和深入地做学生个人的思想工作;也易于被学生接受。工作内容: 1.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典型。2.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

3.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ax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