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刘啸霆版基本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4-01-12 23: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
引言:
STS的含义:
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and Society) STS的定义: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一、不同范式的“STS” 1.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的发展可分为多学科、交叉学科和超学科三个阶段。 (1)关于STS的多学科理解
早期,学者们进行研究时把科学、技术的某一部分和社会联系起来,认为这种联系主要是功能上的关系,并没有显示出内在的关联。 (2)关于STS的交叉学科理解
后来,学者们在肯定科学与技术作用的同时,开始把STS看成一个交叉学科领域,认为其具有交叉学科性质。 科学是社会中的科学,技术是社会中的技术,科学技术塑造着社会,社会也塑造着科学技术。 (3)关于STS的超学科理解
与早期相比, STS的领域得到拓展,理解也得以加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交叉学科走向跨学科或超学科。 STS研究已不再不同传统学科之间游移,而是超越旧的学科限制,把自己理解为单独的的知识现象。
二是从领域走向学科。
人们不再把STS仅仅看做是对象域,而是看做一个新的学科现象。 2.科学技术研究
和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and Society)相对应的科学技术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1)狭义的科学技术研究
SSK(sociology of science knowledge,科学知识社会学) (2)狭义的科学技术研究 见P6图0-1、0-2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学科结构 1.复合三元模式
此模式包括STS史、理论STS和应用STS。具体见表0-1. 复合三元模式在理论上提供了比较完整的STS学科框架,特别是它集中体现了STS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三大理论来源 2.层次网络模式 (见图0-3)
这种模式是按照STS之间的关系来称谓的,即层次和网络相结合的模式。 层次网络模式具有以下特性:
(1)层次性(2)多样性(3)多元性(4)纵深性(5)超序性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建设的策略 1.积极开展STS教育
2.积极开展STS规范的研究 3.积极开展STS的哲学研究 4.探索中国的STS道路
针对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国内STS研究可做如下调整: (一)国家积极进行有利于STS 发展的学科调整
(二)自觉地从STS 视角探讨那些具有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三)开展国际STS 研究的深度合作 (四)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
第一章:科学、技术与社会崛起的背景
一般认为,STS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和英国诞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出现标志着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新阶段的开始,是人类在自身生存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科学和技术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
STS近代以来的迅猛发展的原因在于STS有一个孕育、发展的过程,它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条件和学术条件。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时代的呼唤
从历史的角度看,20世纪下半叶,新一轮的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浪潮到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科学和技术新时代。 STS的产生和发展正是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新的需要。 这种需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和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就越来越表现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的作用。 就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而言,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1,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里知识主要指科学;2,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3,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和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与科学技术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的变化分不开的。
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一般已经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活动,并且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庞大的“社会工程”或“社会事业”即所谓的“大科学”、“大技术”。 这种大不仅是规模和建制的庞大,而且是其对人类社会作用的巨大。 二、科学和技术发展带来重大的社会问题
随着科学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实力的增长,科学和技术显示出了对社会的越来越强的作用,加深了与社会各方面(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价值)的互动关系,同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重大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
一方面,大科学、大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工程”、“社会事业”,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参与、多渠道的支持。
另一方面,伴随科学和技术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科学和技术的负面影响空前突出。 由此可见,如何自觉地发挥人类研究的积极作用和克服科学和技术的负面影响,即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对科学和技术发展需要深刻的社会人文反思
由于“两大”的出现,使得人类研究的课题和研究对象趋于综合化和复杂化。不仅科学的内涵越来越体现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性,而且技术的实施越来越需要工程技术和管理技
术相结合。
当今,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大量需要进行思考的社会人文问题。 我们身处科学和技术大发展的时代,科学和技术已经成为塑造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并决定人类未来的关键因素。我们这个时代也因此而成为反思科学和技术的时代。 正是由于科学和技术成为深刻影响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的主导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兼具建设和破坏的两种可能,才使得对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人文反思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性。 反思科学和技术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科学和技术,让科学和技术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人类进步服务。
正确认识我们时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特点,并善于具体把握和开发他们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即STS关系,将对当前和未来的科学和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运动的推动
从社会条件的角度看,英美等发达国家在享受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种种恩惠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伴随而来的许多消极作用的困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二战以后,在普遍的社会动荡和转型中,和平运动、环境运动、人权运动成为了STS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的社会土壤。 一、和平运动
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B.罗素率先发起了和平运动。 二、环境运动
“人类环境会议”及《只有一个地球》。 三、人权运动
科学和技术不仅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事,而且是需要群众理解和积极参与的社会事业。
正是由于这些社会运动的相互结合动摇了科学和技术造福人类的价值观,引起了人们对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普遍关注和担忧。
人们对科学的价值、技术的作用产生了疑虑和困惑,也使得社会不得不重新考虑人、科学和技术、自然、社会如何协调发展,这些最终都成为了STS研究的热点课题。
第三节 学术思想的演变
从学术角度看,对STS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科学和技术的批判, 二是对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转向, 三是交叉学科的兴起。 一、对科学和技术的批判
在科学和技术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的背景下,科学和技术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学者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就敏锐的感觉到这个问题,并开始对科学和技术的本质进行反思性批判,希冀弄清这一问题的实质。 1.人文主义批判
这是指从科学、技术与人的角度,用人文主义的观点解释科学和技术的意义,对总是设法掩盖生活本质要素的现代科学和技术所进行的一种批判。它主要揭示科技对人的负面影响。
对科学和技术的人文主义批判,揭示了科学、技术与人类相异化的否定性本质,主张科学和技术重回人性的轨道,特别是要加强对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人文约束,防止人被反向控制。
2.社会批判
这是指从社会角度,用“社会批判理论”对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功能、后果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状况所进行的一种批判。它主要揭示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对科学和技术进行社会批判的目的,就是对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施加限制,使其重新回到社会历史领域,而这需要社会的自我改造,因为科学和技术负效应的,泛滥,归根结底是不合理社会制度的后果。 3.生态批判
对科学和技术的生态批判是一些生态学家、社会理论家、哲学家等从生态角度对科学和技术所进行的批判反思。它主要揭示了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的发展模式造成的环境、生态危机,进而提出拯救地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生态批判思想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在发达国家甚至出现绿党、生态社会主义等运动,目的就是防止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 二、对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转向
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等是以科学和技术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学科。
从20世纪中叶起,这些学科在研究方法上都经历了从“内在主义”向“外在主义”的转化过程。
1.科学史和技术史
在科学史领域,长期存在着“内史论”和“外史论”之争。
“内史论”主要是着重研究科学理论发生、发展、更替的内在逻辑和过程。科学史的内史论方向吧科学看做一个自主的体系,从内部考察科学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忽视了科学的外部因素。
“外史论”主要是指从科学的外部考察科学历史的观点,这种研究科学概念及理论产生的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史的研究主流逐渐地从内史论转向了外史论方向。
显然,科学技术史有内史论转向外史论的过程,就是人们看到科学、技术与社会密切联系的过程。这两种历史观并非相互矛盾,近年来已经开始出项相互结合的趋势。 2.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科学哲学领域的内在主义想外在主义的转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方向。 第二,批判理性主义的研究方向。 第三,历史主义的研究方向。 技术哲学的研究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主要以具体技术物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技术的本质、技术设计、技术结构等问题为主;
第二,主要研究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技术的价值等问题;
第三,从上世纪中叶开始,深入探讨技术与自然、技术与文化、技术评估等问题,研究与技术相关的各个方面,从整体上把握技术。 3.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
科学社会学中的内在主义以“默顿模式”为代表。主要观点是: 第一,科学的既定目标是扩展被证实的知识;
第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科学家 在个体和集体的水平上达到行为规范一致; 第三,以优先权为核心的奖励制度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科学社会学中的外在主义以“库恩模式”与爱丁堡学派为代表。1975年成立的科学的社会研
究学会是外在主义导向在科学社会学中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
对于技术社会学的外在主义研究方向的转变,还只是一个趋势。由于多种原因,对于技术社会学的研究到今天还不太成熟,基本上集中在追踪技术的社会后果方面,把技术看作是一种促成种种社会调整和文化调整的外在力量。 三、交叉学科的兴起
现代科学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结合,自二战以来,现代科学的综合已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学科整体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就是交叉学科的兴起。 1.交叉学科的特点
交叉学科通常指若干单一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新的学科。其特点主要有:
一是研究问题的实践性。 二是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三是研究主体的群体性。 2.交叉学科的基本形态
交叉学科主要有三种形态: 一是边缘学科, 二是综合学科, 三是横断学科。 3.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
学科间的交叉可以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最高层次上的交叉是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这样的交叉学科研究目前已经形成学术研究的国际性潮流。 交叉学科的出现是科学研究向综合化方向与专门化方向同时发展的一个具表现,它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已有的传统学科的边界,是学术繁荣的主要象征。
STS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全球化的背景。20世纪20年代的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核军备竞赛以及环境与生态危机,使人们产生了对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及其合理性信念的怀疑和批判。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其应用的含义的怀疑增长,科学和技术逐渐退去炫目的光彩,并促进了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批判和反思。 为了响应科学和技术时代的呼唤,STS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出现,是具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第二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历程
科学从来就是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也从来只有社会中的技术。
1959年具有科学家和作家双重身份的英国人斯诺,指出开展学科间交叉研究和教育的迫切性,构成了STS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思想背景,从而成为公认的STS先驱。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诞生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诞生是一个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一系列学术大事和研究计划的出现催生了STS在美国和英国的创立。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前奏 20世纪60年代中期,几乎同时在美国和英国的两件学术大事成了STS兴起的前奏。一是美国哈弗大学建立的“技术与社会计划”,二是英国爱丁堡大学创办了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中心。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计划的涌现
从1969年起,在普遍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STS计划,标志着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 美国:
1969年康奈尔大学制订了“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 )计划”,这是第一个直接以STS命名的计划。
1969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制订“科学、技术与社会”计划。 1971年斯坦福大学制订“价值、技术、科学和社会计划”
1972年理海大学建立“技术的人文透视计划”。该计划在1979年改名为STS计划。 英国:
1970年英国大学和工艺学院提出对科学教学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从1970年起,阿斯顿大学和里兹大学探索开发新的STS课程“社会情境中的科学”。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源地
美国和英国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两大发源地。这两国成为STS的发源地绝非偶然,因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在那里表现得最明显和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社会需求最强烈和迫切,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研究兴趣也最浓厚和高涨,同时在知识和理论方面的准备也是最充分的。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形成
STS形成和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获得学科化发展,形成三大导向,实现了基本立场的转变。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学科化
学科是具有教育、训练、方法和内容的专门知识体系。通常, STS的学科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和教育的制度化。二是STS课程的开发。三是博士学位的出现。四是学术交流渠道的形成。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三大导向
随着STS的学科化发展,它大体形成了三大基本导向: 其一,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导向。 其二,科学和技术研究导向。
其三,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导向。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立场
在STS学术领域,已经很少有人一味地批评科学和技术,把现代社会的所有罪恶都归结与它。与此同时,人们也不再盲目崇拜科学和技术,不再相信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能自动解决我们面临的一切问题。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功能的两重性,肯定其积极影响,否定它的消极负面结果,这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立场。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和生物克隆技术等高科技的兴起,科技经济全球化浪潮澎湃,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初见端倪,我们看到一幅科学、技术与社会动态关系的活的画卷。 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与需要,这一阶段的STS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形成了一股世界范围的STS研究与教育高潮,并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有深入的发展。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全球热潮
1991年美国《科学新闻》杂志对世界重要科技新闻进行全面回顾时,将“科学、技术与社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列举出来,这预示着,STS在经历诞生和形成两个阶段后,终于迎来一个世界性的发展高潮。
美国方面:
1.全国科学教师协会 2.全国社会研究委员会
3.全美科学、技术与社会协会(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协会) 欧洲方面:
欧洲科学技术研究协会 我国: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二、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反思和总结 经过30多年的发展,STS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开始从整体上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STS进行反思和总结。 1.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建制化
从整体上对STS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项典型工作,是“科学的社会研究协会”做的。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STS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项典型工作,是关于STS教育的规律问题。
2.“科学大战”的深远影响 a.“索卡尔事件”始末。
b.科学大战涉及STS的核心问题并影响着STS的发展方向,有几点需要关注:
第一,这场论战主要以部分科学家为代表的科学阵营与以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女权主义者和文化理论家为代表的后现代思想阵营之间的较量。其争论的核心是正统科学观和后现代科学观、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分歧和独立,反映了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上的不同观点。 第二,论战中的自然科学家严格坚持基于理性和经验证据的传统观念,认为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是无疑的,用以批驳后现代学者“错误解释”和“厌恶”科技的不良倾向,这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第三,索卡尔等人把与STS有关的许多事情和人看做反科学和“左翼分子”,这是不客观,也不公平的。
第四,大多数STS学者根本不是“反科学技术”,而是寻求理解科学技术和扩大科学技术问题的在公众争论中的民主参与程度,以更好地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 第五,不同观点的争论绝不是纯粹偶然的个人意见分歧,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重大的社会文化意义,它是斯诺的“两种文化”的当代反映。 3.“第三种文化”
在STS的共同体内占主流的观点是,承认科技的客观性对科技建构的约束,甚至把自然的客观因素纳入到社会构建因素中。
STS不是“反科学”,它所反对和“解构”的只是脱离社会研究知识的传统科学观,希望建构一种把具有客观内容的科学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的新科学观。 STS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其宗旨就是通过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沟通和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正因此,才能把STS看做超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第三种文化。
“科学大战”对我国亦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国与西方国家国情不同,西方国家的着重点是在普遍树立科技意识的基础上树立STS意识,克服科技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应是在STS意识的指导下树立科技意识,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学术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变化, STS具有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全球化趋势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STS国际会议和全球性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这预示着新世纪STS研究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2.多样化趋势
随着STS研究的全球化,必然导致STS研究的多元化。 3.有机化趋势
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表现出了明显的整合性、自组织性和动态演化性等有机特征,各门学科之间不仅相互联系增加,而且更按照自身的“规律”自主地向前推进并对社会构成影响,显示了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4.技术化(主导)趋势
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科学的作用比较间接,技术比较直接。故,在21世纪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体系中科学是基础,技术是核心,社会是目的,技术尤其是工程技术将占有突出地位。
5.人文化趋势
20世纪中叶以后,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导致全球经济大发展,大大地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要。所以,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重要和显著。
在STS框架内,对科学、技术与人文(如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感、心理活动、语言符号等)之间关系的研究将占有一个新的重要地位,使其日益人文化。 6.生态化趋势
生态环境、能源、资源、人口、气候等关系人来能否生存和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全球问题在新的世纪将更加突出。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科技的负面影响。所以,科技与生态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成为STS的重要课题。
第三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规定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含义与联系
一、科学的基本规定 1.科学的概念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思是“学问”、“知识”。
“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发展和人的精神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是人类追求世界客观规律的精神活动及其智力结果的体现形式。 2.科学的本质属性
(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属于知识范畴。知识的范畴是及其广泛的,包括人类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一切认识和体验,科学是其中的较高级的形式,是那些能够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这是科学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特征。
(2)科学是一种探索真理、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 科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实验和思维。科学家通过实验等科学的实践活动获得各种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思维进行加工处理,产生新的知识。科学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产生了新的知识,创造了人类的精神财富,这是科学的根本特征。 (3)科学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建制 (4)科学是特殊的社会生产力
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的范畴,它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中介才能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否则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5)科学是社会文化的基本形态
科学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不但是理论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建制和生产力,而且是与人类的文化密切相关的。 3.科学的结构
科学知识体系的机构,是在历史需求的压力下和科学知识自身内在逻辑结构演化的条件下形成的。
(1)科学结构的演化
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与人类的历史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十五世纪下半叶近代自然科学、 十九世纪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新的人类科学知识体系 (2)科学机构的门类
科学结构的门类应该应该以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人类认识活动的历史过程来划分。基于这样的原则,可划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交叉科学。 自然科学是在生产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发展直接受到生产和技术状态的限制,它通过明确自然界的规律性而成立,从而进一步地指导和促进生产活动。 社会科学主要是以社会调查、统计的情况和数据为基本材料经行大量的概念分析、逻辑推理和准确的预测。
人文科学是指对社会现象与文化艺术经行研究的科学,其研究内容比社会科学更加广泛。 交叉学科或综合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新兴学科群。 二、技术的基本规定 1、技术的概念
技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标志同科学一样,在本质上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具体地说,技术泛指根据生产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2、技术的本质特征
把技术放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考察,其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是客观的物资因素和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2)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3)技术是人们改造、控制、利用和保护自然的一种动态过程
总之,技术是主体与客体在生产劳动的实践过程中的统一,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按照人类的需要利用各种物资手段使自然界人工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实践过程。 3.技术的分类
按照技术为生产服务的功能可将技术分为两类:生产性技术;非生产性技术。 按照劳动手段在劳动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可将技术分为三类:直接劳动手段的技术;间接手段的技术;劳动对象的技术。
按照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把技术分为两大类:直接利用自然的技术;广义加工技术。 三、科学、技术的关联与科学技术体系 科学和技术各有自己的独立性,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又相互密切联系,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两者的目的和任务不同 (2)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3)两者的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各异 (4)两者的发展过程有差异
(5)两者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标准不同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1)根本目的的一致性
(2)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连成一体 在当代,技术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科学则是高科技产生和形成的基础和知识源泉。
3.科学技术体系
现代科学与技术已呈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即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使得科学和技术逐渐一体化。 (1)科学技术化
科学技术化是指在总体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作为其辅助部分。
科学技术化是科学实验发展的需求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2)技术科学化
技术科学化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指已存在的技术上升到技术科学,在其相对应的基础科学的指导下,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反过来再完善和提高已有的技术。 (3)科学技术一体化
科学技术一体化是在当今科学和技术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出现高度综合的趋势。 一方面,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学科分化日益精细,学科分支不断增多。
另一方面,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朝着综合的方向前进,日益地表现出在相互的联系中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的含义及变迁
社会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学科的子范畴,代表了这个学科组成中的一个向度。它既是科学、技术与社会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与科学和技术不同的一个领域。 一、社会的多重含义
社会是以一定的物质生活为基础的、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我国典籍中的社会 2.社会学中的“社会” 3.社会的功能
人类社会一旦形成就要发挥它自身的作用,我们把这种作用称为社会功能。社会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合的功能。 二是交流的功能。 三是导向的功能。
四是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二、与科学和技术相对应的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期是以技术工具作为标志的,故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应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历史阶段。
1.前科学和技术时代的农业社会 2.近代科学掀开工业社会的大幕
3.现代科学和技术引领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三、当代社会组织机构的变化 1.社会组织机构的含义
社会组织机构是指社会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形式。 2.传统社会组织结构遭遇挑战
传统社会组织包括政府、学校、医院、商店、企业等。这些组织可分为两大类:商业组织和社会团体。 在当代社会,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传统的社会团体的组织模式和行为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团组织民间化。
第二,社团的组织目标重新定位。 第三,社团行为的不可测性。 3.新型社会组织结构应运而生
网络的发展产生新组织形态:网上组织。网上组织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包括多方面的组织形式,但最为突出的是虚拟公司和虚拟社区两种形式。 (1)虚拟公司
虚拟公司是指基于对商业的共同理解,在一些机构和个人可能参与的情况下,一些独立的公司为获取某种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横向或纵向的企业联合。
在当代社会,虚拟公司的企业结构基本上有三种类型:第一,松散集合。 第二,企业群体核心。 第三,领袖企业。 (2)虚拟社区
虚拟社区是指网络上一些为网民提供的可建立免费个人主页的电子空间。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含义
STS就是探求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机制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和交叉学科。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对象和内容
要深入了解STS的含义,就必须从弄清它的研究对象开始,并对它的研究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1.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对象
STS的研究对象是认可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机制。 (见图3-4及表3-1) 2.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内容,广义地说,凡是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所有问题都属于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但是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条件、学术传统、研究视野和理论观点的差别,具体的研究内容及重点往往不同。
美国的STS内容结构可称为理论——应用模式。
日本的STS内容结构可称为研究——教育模式。以及扩展后的研究、教育和管理的“三元模式”。
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学者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复合三元模式”。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概念和方法
STS的概念和方法是STS这门新兴学科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们不但是STS能否成为一门
独立学科的基本问题,还是STS的逻辑和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因而属于STS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概念
STS领域的概念是经过一个历史过程之后才形成的。
在STS的领域中, STS本身就是这一领域的最基本的概念,也就是说“科学、技术与社会”就是“STS”领域的核心概念,是STS这一新兴学科的细胞和逻辑起点。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中,科学是基础,技术是核心,社会是方向。 STS的概念体系是一个层次网络结构。
由社会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不断生长出来的STS领域的新关系,也会不断地给STS的理论带来新概念。
2.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方法
STS的方法是指STS的研究和实践中所运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
有人认为, STS的方法是系统方法,或者是辩证方法,又或者是分层讨论 。但这些研究没有STS学科属性的探讨深入。
(1)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方法的结构 大体来说,STS方法的讨论是和交叉学科或跨学科方法的讨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它已经成为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典型代表,实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或人文的大跨度交叉。
作为跨学科研究,STS方法由于其视角的不同可以概要地分为方法交叉、理论借鉴、问题拉动、文化交融四个大的层次。
(2)科学、技术与社会方法的特点 由于与传统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在类型、规模和难度上都有巨大的不同,因此当前的跨学科研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和特点。
其一,学科跨幅加大、数目增加、非学科类内容增多,界限越来越不明晰。
其二,科学研究中人为地自觉地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学科封闭越来越没有市场和发展空间。 其三,人文与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在跨学科研究上更加活跃。 其四,社会已经广泛接受跨学科研究的价值观。 3.科学、技术与社会方法的新理念
新世纪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表现出更大的整合趋势,这是分化之后的必然结果。这代表了一种新的方法论范式,可以成为复杂性范式,他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这个自组织系统包括至少以下几个新的理念: 其一,综合性理念。 其二,文化性理念。 其三,多样化理念。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特点和成就 STS在诞生之后,已经表现出了鲜明的特色和强大的活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1.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特点
作为新兴的领域和学科,STS具有不少新的特点,反映了它与社会、时代和邻近领域的深刻关系。
(1)开放性特点 (2)交叉性特点 (3)综合性特点 (4)人本性特点
2.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理念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虽然历史短暂,但成就显著。不同国家的学者根据自己国家STS的发展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总结了STS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美国---- 澳大利亚---- 英国---- 中国----
殷登祥所认为的STS深刻启示: (1)新的科学观 (2)新的价值观 (3)新的发展观 (4)新的教育观
STS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又是一种新的教育观、科技观和方法论。它不仅对当代世界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和解决生态环境、资源、能源、人口等全球问题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开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第四章 历史上的科学和技术革命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革命主要判据
人类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与应用,历次重大的科学发展所引起的技术突破,都引发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 一、何为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科学是指人类在一定条件下认识世界的成果和活动。技术是人类在一定条件下改造世界的手段和活动。
因此,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指人们再科学活动与技术发明创新过程中的重大变革。 狭义的科技革命是指某一学科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即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取代或推翻原有的科学理论。
广义的科学革命是指一个历史时代的科学活动中所发生的重大变革。
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科学事实、科学观念和科学原理所构成的整个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变革,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关系的质的飞跃及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改变。 狭义上的技术革命是指某一技术领域内或某一技术系统中重大突破。
广义上的技术革命是指改变社会生产技术基础的整个技术体系的根本性变革。 二、关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在主义倾向与外在主义倾向 关于科学的发生、发展、更替的动因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是“内史论”占统治地位,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中发生了关于科学发展的“内外”论战。 “内史论”电热主要代表人物是科学史学科的奠基人萨顿和科瓦雷。 “外史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科学社会史研究的开创者罗伯特.K.默顿。 关于科学发展的争论由“内史论”向“外史论”转移,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库恩的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出版而引起的。
关于技术的发展也存在着内在主义向外在主义的转化。 内在主义史家的代表是C.辛格。
外在主义技术史家的代表是L.芒福德。
1958年在M.克兰兹伯格领导下成立的“技术史学会”和第二年创办的《技术与文化》会刊,标志着对技术史的研究由内在主义转向外在主义。 三、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主要判据 1.科学革命的主要判据
科学革命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的重大变革或质的飞跃,能够使人们的宇宙观、方法论发生极其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科学事实是引发科学革命的导火线,科学观念的变革是科学革命的开始,科学理论体系的变革则是科学革命的形成标志。 2.技术革命的主要判据
技术革命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重大变革,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的根本性突破,在物资形态上必然表现为技术手段和劳动工具的重大变革。
只有当某一主导技术或关键技术发生变革引起相关技术的一系列变革,并形成以这一主导技术或关键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的出现,这才标志着科技革命的到来。
第二节 近代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总体进程
从16世纪以来产生于欧洲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中概括出三次科学革命与三次技术革命。 一、三次科学革命的总体进程 1.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总体进程
第一次科学革命的起点是哥白尼天文学革命,高潮是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1543—1755年得第一次科学革命长达两个世纪,这次科技革命对人类思想史、文明史、认识史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
这次科学革命与古代科学发展相比显著的不同在于,古代科学形态的特点是经验知识的描述和思辨性猜测的臆想相混合,近代科学形态的特点是数学化假说的逻辑关系与系统性可控的试验方法(包括系统性的自然观察)两者的结合,在实验与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理论体系的变革。
2.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总体进程
第二次科学革命是以星云说发表引发的又一次天文学革命为开端。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变过程和普遍联系,而且还引发了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世界科学中心重新回到欧洲大陆,并同整个欧洲的哲学革命、民主革命和产业革命一起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动力。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总体进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新的历史阶段,并持续至今。 这次科学革命的开端是量子论的提出。 自第三次科学革命开始,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是迭次发生、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日趋融合,造成科学和技术彼此推进的连锁反应。科学和技术之间的交叉、渗透、互动作用超过历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引起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导致科学和技术一体化。科学的发展态势表现出高度分化有高度融合的特点,科学活动也日益社会化、国际化。 二、三次技术革命的总体进程 1.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总体进程
第一次技术革命以1782年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至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宣告完成。 如果说科学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思维方式,那么技术革命触发的工业革命,则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2.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总体进程
这次科技革命的主角是电工技术革命,第二次科学革命中的电磁学理论发展为之奠定了科学基础。
3.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总体进程
这次技术革命在五大领域出现了创新高潮,引发了革命性的变化。 (1)原子能技术方面的创新高潮 (2)航空航天领域方面的创新高潮 (3)分子生物学领域方面的创新高潮 (4)微电脑技术方面的创新高潮
(5)以信息电子技术为主导的智能方面的创新高潮 三、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相互影响
科学—技术—社会的互动关系已成为当代科学和技术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 总之,社会的需要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动力,科学和技术的加速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特征。
第三节 科学和技术革命的社会根源
一、社会需要是科学和技术革命发明的动力源
作为科学和技术革命动力源的社会需要,具有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的鲜明特点: 1.需要萌生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的财富观念 2.“发明是两种基本力量作用的结果”(默顿语)
其一是内在的科学力量,他提供了解决手头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素材; 其二是非科学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 二、重大的社会变革与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关系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科学革命与三次技术革命,与每一次科学和技术革命相伴随你,人类社会也发生了重大的社会变革。
1.第一次科学和技术革命与传统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转型 首先,第一次科技革命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西方世界由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协会。 其次,第一次技术革命所造成的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世界战胜封建生产关系奠定了物资技术基础。
2.第二次科学和技术革命与自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型 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3.第三次科学和技术革命与当代两种社会制度的新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微电子技术的兴起并被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是现代物理学和各门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次革命使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某些新变化: 第一,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呈缩小趋势。 第二,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第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呈长波趋势。
第四,资本主义社会经过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阶段后,已发展到国际垄断阶段。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特点:其一,信息资本主义。其二,通过将跨国公司向国际巨型集团发展的形式,从宏观方面控制经济全球化。其三,以其最大的政治利益为轴心,企图遏制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其四,以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国际标准,向第三世界进行文化渗透,以把持意识形态领导权。
在此期间,社会主义也发生了新变化,社会主义制度的“斯大林模式”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理性模式。
我国率先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与现有的社会主义都不会永世长存,而实现共产主义则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
三、科学和技术革命的社会模式 1.英国——文化主导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英国的清教教义和功利主义哲学传统。 以文化为主导的英国模式,使英国成为第一次科学和技术革命中成功者,有科学和技术革命引向第一次产业革命,英国在现代经济基础建设方面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美国——经济主导模式
所谓经济主导,并不是盲目“砸钱”,而是“政府对促进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有效模式”。 具体来说,美国的经济主导模式有以下特点:
第一,运用经济立法,保护企业创新与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一是“关税保护政策”。
二是制定宽松的“破产法”,鼓励企业主敢冒创新风险。 三是制定《反托拉斯法》,以防垄断企业遏制技术进步。
第二,为应对第三次科学和技术革命,设立了风险基金,给敢于创新的企业以资金资助。 第三,建立专业的现代职业经理人队伍,使科学管理成为技术进步的助推器。 第四,鼓励竞争,培育“愿随着市场发展方向而进行尝试”的强大社会心理特性。 3.德国——政治主导模式
第一,德国的战后起飞,源于政治原因。
第二,联邦德国向科学和技术革命迈进,受惠于一系列政治举措的推动。 一是战后政府确定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二是重建银行业。
三是1957年德意志联邦政府颁布《反抑制竞争法》。 四是1963年国家成立经济专家委员会。 五是1967年通过《促促进经济增长法》。
六是工业的整体战略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并在生产中采用弹性生产方式。 德国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着有利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种种因素: 第一,德国有重视教育的历史传统。 第二,德国有深厚的工艺技术传统。
第三,德国公司注重企业内部的研究和开发。
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与现有的社会主义都不会永世长存,而实现共产主义则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
三、科学和技术革命的社会模式 1.英国——文化主导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英国的清教教义和功利主义哲学传统。 以文化为主导的英国模式,使英国成为第一次科学和技术革命中成功者,有科学和技术革命引向第一次产业革命,英国在现代经济基础建设方面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美国——经济主导模式
所谓经济主导,并不是盲目“砸钱”,而是“政府对促进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有效模式”。 具体来说,美国的经济主导模式有以下特点:
第一,运用经济立法,保护企业创新与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一是“关税保护政策”。
二是制定宽松的“破产法”,鼓励企业主敢冒创新风险。 三是制定《反托拉斯法》,以防垄断企业遏制技术进步。
第二,为应对第三次科学和技术革命,设立了风险基金,给敢于创新的企业以资金资助。 第三,建立专业的现代职业经理人队伍,使科学管理成为技术进步的助推器。 第四,鼓励竞争,培育“愿随着市场发展方向而进行尝试”的强大社会心理特性。 3.德国——政治主导模式
第一,德国的战后起飞,源于政治原因。
第二,联邦德国向科学和技术革命迈进,受惠于一系列政治举措的推动。 一是战后政府确定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二是重建银行业。
三是1957年德意志联邦政府颁布《反抑制竞争法》。 四是1963年国家成立经济专家委员会。 五是1967年通过《促促进经济增长法》。
六是工业的整体战略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并在生产中采用弹性生产方式。 德国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着有利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种种因素: 第一,德国有重视教育的历史传统。 第二,德国有深厚的工艺技术传统。
第三,德国公司注重企业内部的研究和开发。
正在阅读:
爱网购的老妈作文450字06-30
活在当下的意思02-18
4-2大学英语05-24
词语教学好09-24
乌云背后的父爱作文1000字07-14
6数学建模11-12
初中英语句型宝典完整版10-04
信号与系统的重点、难点及疑点11-2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知识点
- 概论
- 基本
- 科学
- 社会
- 技术
- 刘啸霆
- 龙煤集团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手册
- 电大领导艺术第3次网上作业答案
- 2018-2024年中国OA办公设备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供需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EN6000B1系列调节器串行通讯协议(ENVADA,ModB - - us) - 图文
- 电子商务进农村县乡村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细则
- 毕业论文:智能避障小车
- Excel 2003 基本操作实验1
- 七八年级美术知识汇编
- 2009年11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
- 2018年中国岩棉板产业转移机会分析报告目录
- 苏教2014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复习提纲)
- 第四十三讲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
- 德国电子管替换
- 整理道床边坡均匀石碴作业标准及流程
- 华南理工 网络工厂供电随堂练习
- 上海2016年物理二模考试探究实验典型题集锦(含答案)
- 奉化中学最新校友分布名单 09届至12届
- 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
- 80后消费观念研究(哈尔滨商业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 宝鸡市高考模拟二检语文科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