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盘县石漠化初步设计报告文本2016-8-15

更新时间:2024-07-06 13: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项 目 概 要

项目名称:贵州省盘县2016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建设地点:民主镇的锅底塘小流域和下坝小流域,大山镇的皂角树小流域和普安者小流域。

建设规模及内容:治理石漠化面积1500hm2,林业植被建设和保护实施封山育林1424hm2,其中人工促进封山育林130.87hm2,自然封山育林1293.13hm2;人工造林76hm2,其中防护林76hm2。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30万元,其中直接工程投资300万元,独立费用30万元;总投资中,中央预算内资金30万元,市级配套30万元(其中:设计费9万元、监理费10万元、管理费10.955万元,剩余部分0.045万元用于林业植被建设与保护建设。)。

建设工期:2017年6-7月—2018年6-7月。 项目技术指导单位:盘县林业局。

项目实施单位:民主镇人民政府、大山镇乡人民政府。

目 录

1.基本情况 .................................................................................................. 1 1.1 县域概况 ....................................................................................... 1 1.2 盘县2008—2015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情况 ................. 7 1.3 2016年石漠化综合治理概况 .................................................. 13 2.项目区基本情况 ................................................................................... 16 2.1自然条件概况 .............................................................................. 16 2.2社会经济情况 .............................................................................. 16 2.3石漠化特征、成因与主导因子 .................................................. 17 2.4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其评价 ................................................. 17 2.5小流域概况 .................................................................................. 18 3.项目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 25 3.1 设计编制依据 ............................................................................. 25 3.2 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 ................................................................. 26 4.工程建设任务及主要建设内容 ........................................................... 28 4.1 2016年建设目标与任务 ............................................................. 28 4.2 治理对策及模式 ......................................................................... 29 4.3工程总体布局和建设内容 .......................................................... 31 5.工程设计 ................................................................................................ 33 5.1 林业植被建设与保护工程 ......................................................... 33 5.2 科技支撑 ..................................................................................... 38 6.项目组织、质量与进度管理 ............................................................... 39 6.1 施工组织管理 ............................................................................. 39 6.2施工质量控制 .............................................................................. 41 6.3工程施工监理 .............................................................................. 41 6.4实施进度设计 .............................................................................. 41 7.招投标方案............................................................................................ 43 7.1招投标依据 .................................................................................. 43 7.2招投标原则 .................................................................................. 43 7.3招标内容 ...................................................................................... 43 7.4标段划分及招标方式 .................................................................. 43 7.5招标应具备的条件 ...................................................................... 44 7.6招投标管理 .................................................................................. 44

I

8、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 45 8.1预算编制的依据 .......................................................................... 45 8.2各分项工程预算 .......................................................................... 45 8.3分流域工程预算 .......................................................................... 45 8.4 2016年工程总预算 .................................................................. 46 8.5 资金筹措方案 ............................................................................. 47 9.效益评价 ................................................................................................ 48 9.1 经济效益 ..................................................................................... 48 9.2 生态效益 ..................................................................................... 48 9.3 社会效益 ..................................................................................... 49 10.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 51 10.1项目实施技术措施 .................................................................... 51 10.2 制度建设、组织协调、联动合作措施 ................................... 51 10.3资金管理措施 ............................................................................ 52 11.附件 ................................................................................................... 53 11.1附表 ............................................................................................. 53 11.2附图 ............................................................................................. 55

II

1.基本情况

1.1 县域概况

1.1.1自然情况 (1)地理位置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贵州西大门。东邻普安县,南接兴义市,西与云南省富源县、宣威市接壤,北与水城县毗邻。位于东经104°17′46″-104°57′46\北纬25°19′36\-26°17′31\之间。平面轮廓呈菱形,东西最宽66km,南北最长107km。县域所在地红果镇距省会贵阳市400km,距六盘水市中心区200km。全县国土总面积4056km2,占六盘水市总面积的41%。 (2)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属云南高原向黔中高原倾斜的斜坡部位,广西丘陵与黔西北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受南、北盘江及其支流的强烈切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南部隆起之势。北部与水城县接壤的牛棚梁子最高,海拔2807m,中南部山峰海拨一般在2000-2300m,东南部地势较低,海拨一般在1400-1900m,最低点是东北部格所河谷,海拨740m。境内以高原山地地貌为主体,高原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88.5%。盘县地貌成因类型多,既有侵蚀地貌,也有溶蚀地貌,还有构造地貌和溶蚀侵蚀地貌。各种地貌类型交错分布,形态多样而复杂。境内:地层从泥盆系到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和分布,其中以中生代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分布最广,发育较为完整。岩性有碳酸盐类岩、碎屑岩、喷出岩、侵入岩和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其中,碳酸盐类岩石出露

1

最多,面积2636km2,占土地面积的65%,沉积厚达5070m,是贵州典型的岩溶县。 (3)水文气象

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全县流域面积20km2以上的河流有34条,其中干流有拖长江、乌都河、新桥河、楼下河,以偏西部为分水岭呈放射状分布,河网密度0.5394km/km2,多年平均径流深617mm,多年平均流量25.02亿m3。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均属雨源型山地河流。从年内变化看,分布不均,其分布规律与降雨基本相同,其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大小而变化。均降雨量1411.7mm,日最大降水量148.8mm,是全省雨量丰沛县之一。年最大降水集中在5—10月,最小降水集中在1—4月和11—12月。属于亚热带春干夏湿温和气候区,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干湿季节明显,春秋季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为15.2℃,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7℃,最低气温为-7.9℃,年平均无霜期为271天,历年平均照时数为1594.3小时,空气相对湿度平均为76%,平均风速为1.6米/秒。 (4)土壤植被

土壤具有明显的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和隐性水平分布规律。土壤类型共有21个亚类、56个土属、89个土种,主要土壤类型有:山地灌丛草甸土、山地黄棕壤、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沼泽土和水稻土。其中黃壤是本县主要土壤类型,面积135186hm2,其次是山地黄棕壤,面积73405hm2,再次是山地灌丛草甸土、紫色土、沼泽土、水稻土等面积46476hm2。境内土壤土层浅薄,土层厚度小于30cm的土壤占自然土壤总面积的50.1%。属中亚热带云贵高原半干性常绿阔叶

2

林地带,滇黔边缘高原、山地常绿栎林、云南松林植物区。从植被群落组合及分布来看,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条件等影响,全县总体以云南松林植物区系为主。目前原生植被己残留不多,主要的植被类型是:广泛分布在海拨1900m以下的针叶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混交林带;人工造林以云南松、华山松、杉木、柳杉、滇柏、核桃等为主;海拨1900一2400m的西部、北部,分布着面积较广的滇栲、杜鹃、石栎、山茶、红花油茶等;在海拔2400m以上的高原山地带,分布有高山灌丛草甸植被。 1.1.2 经济情况

(1)行政区划与人口

盘县辖27个乡(镇、街道办),453个行政村、53个(社区)居委会。2015年总人口118万人,人口平均密度为295人/km2。全县农业人口9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81.3%。少数民族人口19.2万人,占总人口的16.3%,有汉、彝、布依、回、苗、白、水、黎、川青等28个民族。

(2) 社会经济状况

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6.3亿元,其中一产完成32.93亿元,二产完成281.37亿元,三产完成112亿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是8%、66%、26%,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第一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二产业发展迅猛,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初步形成的采掘、制造、电力、煤气及建筑为主的支柱行业,和以本地农业资源为主的食品加工工业,第三产业主要是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发展起来的运输业、汽配业、饮食娱乐业和零售业。全县财政

3

总收入完成70.29亿元,农业总产值30.8亿元,其中种植业15.6亿元,牧业18.07亿元,林业4.27亿元,其他1.5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46.1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33元。 盘县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生姜、油菜、蔬菜等, 2014年粮食总产量为35.49万吨。 1.1.3资源情况

(1)矿产资源

盘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可直接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24种,其中煤、煤层气、铁、铜、金、铅、锌、汞、磷、石膏、石英砂、白云岩等比较丰富,尤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据普查,盘县煤炭资源总储量为105亿吨,远景储量384亿吨,且煤种多,煤质好,而且埋藏浅,易开采,分布范围较广,60%的乡镇有煤炭分布,是全国产煤大县之一。目前全县原煤生产能力近3000万吨,电力装机360万千瓦。境内有盘江煤电(集团)有限公司、盘县发电厂、盘南电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有在建年产1000万吨的响水煤矿和年产240万吨的松河煤矿。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盘县将建成贵州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材料和煤化工基地,建成国家“西电东送”和“黔电送粤”的重要电源点。

(2)文化旅游

盘县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自古即为商贾云集之所,财富物丰之地,古风尤在,古迹尚存。境内有七峰省级森林公园,有古人类文明遗址--盘县大洞(全国重点会议文物保护单位),有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有古银杏、大洞竹海、

4

坡上草原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碧云洞、丹霞山、古城楼等多个自然、人文景观,有彝族火把节、回族古尔邦节、布依歌节等民族节日,吸引着八方游客。

(3)交通运输

盘县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盘县地处贵阳和昆明、南宁和成都(重庆)的几何结合点上,境内302国道,镇胜高速公路横贯东西,212省道和在建毕-水-兴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贵昆铁路盘西支线、南昆铁路、水红铁路及在建沪昆高铁盘县段于红果交汇,为盘县东进贵阳,西出昆明,北上川渝,南下两广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是贵州西部乃至西南地区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被誉为“金三角下的一颗明珠”。此外,柏火、红威、英柏等地方二级公路环线,与镇胜高速、水盘高速公路在境内形成一横一纵(高速公路)一环线(二级公路)的公路骨架路网,为盘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土地利用

根据盘县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査成果统计:2009年盘县国土总面积405600hm2,其中:林地面积188242.41hm2,占总面积的46.41%。全县森林面积174551.82hm2,占林地面积的92.73%,分别为乔木林地面积116780.74hm2,竹林面积1850.14hm2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55920.94hm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06%,林木绿化率44.81%。省林业厅2013统计林地年度变更调査成果数据显示:盘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6.69%,县定“十二五”期间全县森林覆盖率目标达45%,大于1.69个百分点。全县非林地217357.59hm2,占总面积的53.59%。现有耕地4584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3%。农作物有玉米、水稻为主,小麦、马铃薯、红薯、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烤烟、茶叶、油茶、

5

中药材、梨、李、核桃等,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1.1.4石漠化现况

(1)岩溶石漠化面积及强度

根据2011年贵州林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完成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报告》,盘县岩溶石漠化状况动态转移面积256940.5hm2 。其中:潜在石漠化土地59250.4hm2,非石漠化土地104104.2hm2,石漠化土地面积93585.9hm2 。其中 :轻度石漠化面积为42178.5hm2,中度石漠化面积为39075.8hm2,强度石漠化面积11948.2hm2,极强度石漠化面积为383.4hm2。

(2)岩溶石漠化分布情况

盘县岩溶分布面积较大、点多面广,与非岩溶成交错分布状态,石漠化状况也与此相似。根据石漠化分布情况,可以大致分为西部、北部、中部和南部四个片区。

西部片区包括平关、火铺、红果、乐民、柏果、盘江、断江等乡镇,其中火铺、乐民、柏果、盘江、断江等5个乡镇为轻度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强度极强度石漠化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于红果沙坡、红果西部和平关中部一带,面积较大。

北部片区包括四格、坪地、普古、淤泥、松河、保基等乡镇,该片区石漠化面积广,程度较深,但区域差异大。四格北部、坪地南部和东部、普古大部分、淤泥北部、格所、淤泥南部等石漠化程度较轻,非岩溶面积广。

中部片区包括滑石、两河、西冲、刘官、城关、旧营、石桥、水塘、板桥、鸡场坪、民主、珠东、马场、英武等乡镇。该片区石漠化

6

程度总体比较严重,面积较大,分布比较复杂。从珠东、马依、大山交界处,一直延续到板桥、民主、珠东交界处一线;水塘中部、城关、刘官、马场等石漠化极为严重,强度极强度石漠化相对集中、连片。

南部片区包括响水、大山、保田、忠义、普田、新民、老厂、马依等乡镇,石漠化程度较轻,除猪场河一带,大山中部,保田至普田西北交界处较为严重外,其余都较轻,大部分属于非岩溶区域。

1.2 盘县2008—2015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情况

1.2.1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从2008年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以来,已在平关镇、火铺镇、红果镇、两河乡、刘官镇、西冲镇、保基乡、马场乡、羊场乡、板桥镇、旧营乡、英武乡、珠东乡13个乡镇境内的白河沟、后头河、哮天龙、秧田沟、水沟、刘官屯、沙坡、石板沟、板桥河、旧普安、五一桥、石坝、碗厂、河底下、格所河、干沟、白块河、背阴箐、南京桥、珠东、钟山21条小流域进行治理,累计治理流域面积432.76平方公里,岩溶面积401.75km2,石漠化面积156.07km2,林草植被建设实施封山育林6946.66hm2,人工造林5597.97 hm2(其中防护林2355.16hm2,经济林3242.8 hm2);人工种草193.33 hm2;草食畜牧业建设棚圈13800m2,购青贮袋1667 个,饲草机械1台,建青贮窖2700m3;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实施坡改梯50hm2,修田间生产便道18.53km,排灌沟渠22.04km,拦沙坝17座,建小水窖369口,沉沙池225口,修防火便道9km、人行桥1座,小山塘2座。总投资704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150万元,省配套5万元,市、县自筹890万元。2014年上级下达的治理任务全部完成,并通过市级验收,2015年工程预计

7

在2016年底完工,2017年2月完成县级自查验收,2017年3月报请上级部门验收。

盘县2008—2015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情况表

年度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实施小流域 白河沟、哮天龙、后头河 水沟、秧田沟、刘官屯 沙坡、石板沟、板桥河 旧普安、五一桥 石坝、碗厂 河底下、格所河、干沟 白块河、背阴箐 南京桥、珠东、钟山 治理规模 18.53km2 12.14km2 15.31km2 17.36km2 11.28km2 14.67km2 16.59km2 22.00km2 总投资(万元) 482 893 1120 985 595 770 1100 1100 完成情况 验收 验收 验收 验收 验收 验收 验收 尚未验收 各年度项目具体实施情况是:

(1)2008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涉及平关、火铺、红果3个乡镇的白河沟、后头河、哮天龙3条小流域、9个村,流域总面积33.81km2,其中岩溶面积24.51km2,石漠化面积20.95 km2。项目总投资48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00万元,市级资金2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62万元。项目于2009年2月底动工建设,2009年12月底完工,2010年2月通过市级验收。完成治理石漠化面积18.53km2,完成封山育林1308.33hm2,防护林368.88hm2,经济林176.61hm2,新建蓄水池(窖)35口,沉沙池35口,拦沙坝7座。

(2)2009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涉及平关、两河、刘官、西冲4个乡镇的秧田沟、水沟、刘官屯3条小流域,10个行政村,流域土地总面积46.54km2,其中岩溶面积36.22km2,石漠化面积22.6km2。项目总投资89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800万元,市级资金4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3万元。项目于2009年10月10日开始动工建设,2010年12月底完工,2011年4月通过市级验收。完成治理石漠化面积12.14km2,完成封山育林607hm2,经济林222.86hm2,防

8

护林183.67hm2,人工种草180hm2;建设棚圈13500m2,青贮窖2700m3;完成坡改梯20hm2;新建田间生产道路0.852km,引水渠3km,排涝渠5.79km,拦沙坝10座。

(3)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选择沙坡、石板沟、板桥河3条小流域进行治理,涉及两河、红果2个乡镇,8个行政村,流域土地总面积58.44km2,其中岩溶面积53.2km2,石漠化面积46.62km2。建设规模及内容是:治理石漠化面积15.31km2,林草植被建设实施封山育林750.27hm2,人工造林737.47 hm2(其中营造防护林449.81hm2,营造经果林287.66hm2),人工种草13.33 hm2;草食畜牧业建设棚圈300m2,购青贮袋1667 个,饲草机械1台;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实施坡改梯30hm2,修田间生产便道2.93km,机耕道0.5km,排洪沟3.96km,建小水窖135口,沉沙池135口,修防火便道6km。项目于2010年9月开工建设,项目已完工,2010年4月通过市级验收。

(4)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选择刘官镇的旧普安小流域和保基乡的五一桥小流域进行治理,流域总面积52.65km2,岩溶面积52.65km2,石漠化面积20.54km2。建设规模及内容:治理石漠化面积17.36km2,林业植被建设实施封山育林740.13hm2,人工造林996hm2,其中防护林376.6hm2,经济林619.4h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新建小水窖90口。项目总投资88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00万元,省配套5万元,市配套40万元,县配套40万元。项目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2012年12月完工,2013年3月通过市级验收。

(5)2012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选择马场乡的石坝、碗厂小流域进行治理,流域总面积35.74km2,岩溶面积35.74km2,石漠化

9

面积12.75km2。建设规模及内容:治理石漠化面积11.28km2,林业植被建设实施封山育林842.73hm2,其中人工促进封山育林628.93hm2,一般封山育林213.8hm2;人工造林284.93hm2,其中防护林17.53hm2,经济林267.4hm2(核桃168.93hm2、油茶98.47h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新建排洪沟1.13km,人行桥1座。项目总投资49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专项资金450万元,市配套23万元,县配套22万元。工程于2012年9月动工建设,现已完成治理石漠化面积11.28km2。 (6)2013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流域为保基乡的河底下、格所河、干沟小流域;建设规模及内容:治理石漠化面积14.67km2,林业植被建设实施封山育林533.33hm2,其中人工促进封山育林333.33hm2,自然封育200hm2;人工造林933.34hm2,其中防护林617.67hm2,经济林315.67h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新建小水窖55口,沉沙池55口,机耕道4.83km;批复总投资770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700万元,市配套35万元,县配套35万元。工程于2013年10月动工,截至2014年9月,治理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7)2014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流域为羊场乡的白块河小流域和板桥镇的背阴箐小流域,建设规模及内容:治理石漠化面积16.59km2,林业植被建设实施封山育林864.87hm2,其中人工促进封山育林410.87hm2,自然封育454hm2,人工造林794.2hm2,其中防护林41hm2,经济林753.2h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新建小水窖20口,修田间生产便道2.027km,排灌沟1.748km,引水渠2.795km,小山塘2座。批复总投资1100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000万元,市、县配套100万元。工程计划于2015年12月底全部完成。

(8)2015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流域为旧营乡、羊场乡、

10

英武乡三乡结合的南京桥小流域、珠东乡的珠东小流域和钟山小流域,建设规模及内容:林业植被建设与保护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治理石漠化面积2200hm2,配套建设蓄水池11座,排洪沟1394m,机耕道1391.6m,防火便道3000m。工程计划于2016年底完工。 1.2.2治理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效

项目实施八年以来,流域内新增林草植被面积177.88km,林草

2

植被覆盖率提高53.8%,保土总量达29.43万吨,蓄水总量达318.54万立方米。同时,通过坡改梯、新建田间生产道路等工程的实施,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亩增产60公斤,亩增收115元;通过排涝渠、拦沙坝、小水窖等水利工程的实施,让项目区群众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增加农民就业,获取劳务报酬,增加了收入;通过种植经济林,项目区流域内年增产值约3192.5万元,间接经济效益约1010万元,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治理,石漠化的演化趋势得到有效遏止,境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治理成效显著,为项目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保障,为我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全国生态宜居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在石漠化治理工程中,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不断摸索和尝试,逐步总结出先进的治理模式,在组织管理和技术运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今后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1.2.3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经验总结

我县自开展石漠化治理以来,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不断摸索和尝试,总结出以下经验:一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

11

项目区群众意愿,在满足石漠化治理任务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资源优化配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等因素,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二是项目作业设计尽量接近地方实际。尤其是在工程材料、树种选择等方面,考虑就地取材,以便于节约成本和树种的适应性,使项目能够操作,方便实施。三是强化科技支撑,重视农业、林业等技术干部配置,加强专业技术业务培训,普及先进的科技成果,强化技术人员对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的检查指导,确保项目成功实施。四是合理安排项目实施,林业项目由项目所属村、组统一组织实施,推荐能人管护或大户和联户承包,经果林采用分户实施、分户经营的管理模式,水利工程由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工程完工后,按照“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进行产权移交,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五是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山上育林育草保护生态,山中建设防护林防风固砂,山下发展农业经济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配套水利工程,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1.2.4盘县2008—2015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投入标准低。项目资金投入标准低,加上近年各种材料价格和人工工资持续上涨等因素,项目进行招投标难度较大,一些项目实施需项目区农户投工投劳才能完成。

(2)工程实施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项目受干旱,工程性缺水和严重的凝冻灾害不同成度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3)项目实施难度大。项目资金计划、批复下达较晚,一些项目错过项目实施的最佳时期,且项目实施大部分在生态恶劣,交通不便的地方,点多面广,项目实施难度较大。

12

(4)实行招投标难度较大。但工程分布在多个乡镇、村,涉及农户和地块较多,项目实施区域跨度大,加上工程投入标准低,施工队伍难落实,进行招投标难度较大,并因招投标影响工期。

(5)草食畜牧业实施难度大。草食畜牧业只实施人工种草和建设棚圈,不配套牲畜,投资标准偏低,农民实施积极性不高,且种草与种粮争地,草地难以巩固和持续发展。

1.3 2016年石漠化综合治理概况

1.3.1基本情况

项目区涉及盘县境内民主镇的锅底塘小流域、下坝小流域和大山镇的普安者小流域、皂角树小流域4条小流域,流域内石漠化程度较深。治理流域区山高坡陡,以石质山陡坡耕地为主。石漠化出露地层主要是岩溶石炭系至上二叠系薄中层以及至下二叠系的中厚层块状灰岩形成高、中山地貌;土壤多为石灰土。主要植物类型为原生的山地阔叶混交乔木林和人工营造的杉木、滇柏等针叶林,以及杜鹃、石栎等为主的杂灌木植被和人工旱地作物、荒草坡,森林覆盖率47.3%。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415mm,多年平均气温为15.4℃,无霜期288天。

1.3.2 建设目标

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主镇的锅底塘小流域、下坝小流域和大山镇的普安者小流域、皂角树小流域4条小流域内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一方面对项目区的石漠化进行综合治理,防止石漠化继续发生和恶化,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项目区人民生活水平;另

13

一方面通过项目的实施和监测为今后大面积石漠化治理积累经验和数据,为全面开展石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石漠化有效治理目标

项目区总面积71.34km2,岩溶面积41.34km2,治理石漠化面积15.00km2。

2、生态环境改善目标

林草植被建设成活率达到85%以上,保存率达到80%以上,提高流域区林草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提升蓄水总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3、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项目实施产生效益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明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完善,改善人居环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为项目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1.3.3建设任务

在所选择的4条小流域内的石漠化土地上,通过封山育林共治理流域面积71.34km2,岩溶面积41.34km2,治理石漠化面积15.00km2。通过林业植被建设实施实施封山育林1500.00hm2;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固土保土能力,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为农民就业,获取劳务报酬,增加了收入,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1.3.4工程建设投资

工程投资:总投资33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300

14

万元,市级配套30万元。 1.3.5项目实施安排

盘县2016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选择民主镇的锅底塘小流域、下坝小流域,大山镇的普安者小流域、皂角树小流域进行工程措施布设。治理石 15

漠化面积

215.00km。

2.项目区基本情况

2.1自然条件概况

项目区涉及盘县境内民主镇的锅底塘小流域、下坝小流域和大山镇的普安者小流域、皂角树小流域,流域内石漠化程度较深。治理流域区山高坡陡,以石质山陡坡耕地为主。石漠化出露地层主要是岩溶石炭系至上二叠系薄中层以及至下二叠系的中厚层块状灰岩形成高、中山地貌;土壤多为石灰土。主要植物类型为原生的山地阔叶混交乔木林和人工营造的杉木、滇柏等针叶林,以及杜鹃、石栎、火棘、化香等为主的杂灌木植被和人工旱地作物、荒草坡,森林覆盖率47.3%。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415mm,多年平均气温为15.4℃,无霜期288天。

2.2社会经济情况

盘县(2015年末数据)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区涉及民主镇的锅底塘小流域、下坝小流域和大山镇的普安者小流域、皂角树小流域,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609.48km2, 小流域土地总面积71.34km2,总人口16028人,农业人口15895人,农业劳动力9996人,少数民族人口2458人,人口密度135人/km2,社会总产值8895万元,农业产值4861万元,林业产值954万元,牧业产值30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91元,粮食总产量8299吨,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煤17%、电77%、薪材5%、沼气2%。

16

2.3石漠化特征、成因与主导因子

项目区岩溶总面积4134.25hm2, 其中:非石漠化面积1449.35hm2, 潜在石漠化面积1184.90hm2, 石漠化面积1500.00hm2(其中:轻度石漠化843.33hm2,中度石漠化572.87hm2,强度石漠化83.80 hm2)。石漠化岩溶分布面积大,点多面广,与非岩溶成交错分布状态(见附表3)。导致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石炭系和下二叠系的中厚层块状灰岩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地质基础,在新构造过程中,该流域地势起伏较大,地形破碎,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地貌基础,流域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使雨季降雨强度大,暴雨、大暴雨较多,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动力条件;其次是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扰动土壤,成为岩溶石漠化的直接诱因。

2.4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其评价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7133.83hm2。其中耕地:旱地4302.6hm2〔>25度旱地349.8hm2〕;林地3895.10hm2,其中:有林地2603.73hm2, 灌木林地2005.58hm2, 其它林地42.84hm2;天然草地55.3hm2,水域4hm2,居民点与工矿用地444.3hm2。区域内的石漠化土地轻、中、重度均有分布,都具有一定的土壤,即使是重度石漠化地块,由于岩层裂隙发育,在裂隙处填充有较厚土壤,为植被恢复、治理石漠化奠定了客观基础。土地资源利用价值高,当地群众对石漠化治理积极性较高,改善生态环境具有较高认识,通过石漠化治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区工程布设后石漠化面积减少1500.00hm2,有林地增加994.42hm2。

17

2.5小流域概况

盘县2016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选择境内民主镇的锅底塘小流域、下坝小流域和大山镇的普安者小流域、皂角树小流域进行治理,结合六盘水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和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等要求进行设计,由于4条小流域内石漠化程度较深,水土流失严重,迫切需要治理,对加强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2.5.1锅底塘小流域 (1)概况

锅底塘小流域位于盘县民主镇,东抵砂厂村、南接机密村、西至荒坝村、北连梅子冲村,流域总面积3868.72hm2,涉及民主镇锅底塘村、博地村、小白岩村、旧屋基村、撒树村等5个村,总人口6621人,其中劳动力人口4177人; 2015年末,社会总产值4711万元,人均产值71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68元。

该流域是典型的岩溶山区,流域为石炭系和下二叠系的中厚层块状灰岩,形成的山体高大,山坡坡型陡峭,平均坡度在35o以上。土壤主要有黄壤和石灰土,年均温15.2℃,年积温5380℃,无霜期291天,年降水量1330mm。

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它地类。

(2)石漠化现状及成因

石漠化现状:锅底塘小流域岩溶面积2480.55h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64.12%,石漠化面积828.2hm2,占流域总面积的21.4%,占岩溶面积的33.39%。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644.53hm2,中度139.07hm2,

18

重度44.60hm2,分别占流域面积的16.66%、3.59%和1.53%。

石漠化成因:永宁组下二叠系的的中厚层块状灰岩在该流域内广泛分布,质地较纯的中厚层块状灰岩和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地质基础;在新构造运动过程中,该流域整体抬升后的河流强烈下切,使流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破碎,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地貌基础;流域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使雨季降雨强度大,暴雨、大暴雨较多,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动力条件。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扰动土壤,成为岩溶石漠化的直接诱因。

(3)选择该小流域的理由

代表性:盘县岩溶石漠化形成的地质基础主要为石炭系、二叠系和善三叠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层。该流域岩溶石漠化发育在下二叠系(永宁组)的碳酸盐岩上,在地层上具有一定代表性,该流域属中山、高中山地貌类型,在地貌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生态治理的迫切性:随着盘县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煤炭开采、洗选,造成地表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该小流域位于虎跳河电站库区,英柏公路英武至羊场段,沪昆高铁普安站可视范围,急需进行生态治理。

石漠化治理的可行性:该小流域内的石漠化土地以中、轻度石漠化为主,由于岩层裂隙发育,在裂隙处填充有较厚的土层,为植被恢复治理石漠化奠定客观基础。当地群众对石漠化治理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积极性,相关部门也希望通过石漠化治理转变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当地群众对石漠化治理项目的实施积极性较高。

19

2.5.2下坝小流域 (1)概况

下坝小流域地处盘县民主镇境内,东抵皂角树村、南接谭家寨村、西至博地村、北连二坡村,流域总面积1775.41hm2,涉及民主镇砂厂村和下坝村,区域总人口4089人,其中劳动力人口2548人; 2015年末,社会总产值2574万元,人均产值6294.94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16元。

该流域是典型的岩溶山区,流域为石炭系和下二叠系的中厚层块状灰岩,形成的山体高大,山坡坡型陡峭,平均坡度在35o以上。土壤主要有黄壤和石灰土,年均温14.5℃,年积温5360℃,无霜期288天,年降水量1350mm。

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它地类。

(2)石漠化现状及成因

石漠化现状:该小流域岩溶面积839.81hm2,占流域面积的43.3%,石漠化面积297.0hm2,占流域总面积的16.73%,占岩溶面积的35.37%。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162.93hm2,中度122.40hm2,重度11.67hm2,分别占流域面积的9.18%、6.89%、0.66%。

石漠化成因:(永宁组)中厚层块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地质基础;在新构造运动过程中,该流域整体抬升后的河流强烈下切,使流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破碎,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地貌基础;流域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使雨季降雨强度大,暴雨、大暴雨较多,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动力条件,还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扰动土壤,至岩溶石漠化的加快。

20

(3)选择该小流域的理由

代表性:盘县岩溶石漠化形成的地质基础主要为石炭系、二叠系和善三叠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层,石漠化强度从轻度到极重度都有,轻度石漠化面积较小,中度石漠化较大,重度石漠化次之,该小流域对盘县石漠化治理,防止石漠化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治理的迫切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地表污染,水土流失严重,进行生态治理是社会期盼已久的事。

石漠化治理的可行性:下坝小流域内的石漠化以中、轻度石漠化为主,具有一定的土壤,即使是在极重度地块,由于岩层裂隙发育,在裂隙处填充有较厚的土层,为植被恢复治理石漠化奠定客观基础。 2.5.3皂角树小流域 (1)概况

皂角树小流域地处盘县大山镇境内,东抵坪地村、南接大地头村、西至下坝村、北连钟山村,流域总面积477.48hm2,涉及大山镇高山村和松山村,区域总人口2797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781人; 2015年末,社会总产值560万元,人均产值2002.15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

该流域是典型的岩溶山区,流域为石炭系和下二叠系的中厚层块状灰岩,形成的山体高大,山坡坡型陡峭,平均坡度在35o以上。流域内主要土壤为黄壤、石灰土,主要植被类型为人工旱地作物,山地灌丛、荒草等。流域年平均气温14.6℃,年积温3830℃,无霜期290天,年降水量在1370mm。

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它地

21

类。

(2)石漠化现状及成因

石漠化现状:该小流域岩溶面积308.73h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64.66%,石漠化面积103.87hm2,占流域总面积的21.75%,占岩溶面积的33.64%。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93.53hm2,中度100.33hm2,重度26.47hm2,分别占流域面积的19.59%、21.01%、5.54%。

石漠化成因:主要是石炭系和下二叠系的中厚层块状灰岩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地质基础,地形破碎、坡度较陡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地貌基础;流域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使雨季降雨强度大,暴雨、大暴雨较多,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动力条件。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扰动土壤,成为岩溶石漠化的直接诱因。 (3)选择该小流域的理由

代表性:该流域是盘县典型的岩溶山区,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受山地地形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水土流失剧烈,生态环境较差。通过对该流域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对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县类似流域提供治理经验。

生态治理的迫切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砂石厂的开采,造成地表污染,水土流失严重,进行生态治理是社会期盼已久的事。

石漠化治理的可行性:该小流域内石漠化土地以中度和重度石漠化为主,但岩层裂隙发育,在裂隙内填充有较厚的土层,植被现状中有一定滇柏、砾类松生长,在陡峭的岩溶峭壁上,各种灌木也能生长,这为该流域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地进行植被恢复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该流域石漠化治理项目的实施,当地政府和群众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22

2.5.4 普安者小流域 (1)概况

普安者小流域地处盘县大山镇境内,东抵高祥村、南接杨柳树村、西至米勒村、北连高关村,流域总面积1012.21hm2,涉及大山镇高山村和松山村,区域总人口2521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490人; 2015年末,社会总产值1050万元,人均产值4165.03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50元。

该流域是典型的岩溶山区,流域为石炭系和下二叠系的中厚层块状灰岩,形成的山体高大,山坡坡型陡峭,平均坡度在35o以上。流域内主要土壤为黄壤、石灰土,主要植被类型为人工旱地作物,山地灌丛、荒草等。流域年平均气温14.6℃,年积温3830℃,无霜期290天,年降水量在1370mm。

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它地类。

(2)石漠化现状及成因

石漠化现状:该小流域岩溶面积505.16h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49.9%,石漠化面积270.93hm2,占流域总面积的26.77%,占岩溶面积的53.63%。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87.27hm2,中度66.13hm2,重度1.07hm2,分别占流域面积的15.26%、8.62%、0.11%。

石漠化成因:主要是石炭系和下二叠系的中厚层块状灰岩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地质基础,地形破碎、坡度较陡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地貌基础;流域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使雨季降雨强度大,暴雨、大暴雨较多,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动力条件。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扰动土壤,成为岩溶石漠化的直接诱因。

23

(3)选择该小流域的理由

代表性:该流域是盘县典型的岩溶山区,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受山地地形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水土流失剧烈,生态环境较差。通过对该流域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对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县类似流域提供治理经验。

生态治理的迫切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地表污染,水土流失严重,进行生态治理是社会期盼已久的事。

石漠化治理的可行性:该小流域内石漠化土地以中度和重度石漠化为主,但岩层裂隙发育,在裂隙内填充有较厚的土层,植被现状中有一定滇柏、砾类松生长,在陡峭的岩溶峭壁上,各种灌木也能生长,这为该流域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地进行植被恢复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该流域石漠化治理项目的实施,当地政府和群众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24

3.项目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3.1 设计编制依据

3.1.1 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993年7月2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 (7)《退耕还林条例》(2003年1月20日); (8)《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 (9)《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3.1.2 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 (2)《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3)《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4)《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4月17日);

(5)《贵州省封山育林技术规定(试行)》(贵州省林业厅,2005); (6)《贵州省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技术规定(试行)》(贵州省林业厅,2002);

(7)《贵州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2004)

25

(8)《石漠化初步设计编制大纲》 3.1.3 指导性文件

(1)国家《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管理办法》; (2)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201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名单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11〕682号);

(3)《关于印发《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黔发改农经〔2009〕952号);

(4)《关于下达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黔发改投资〔2016〕673号);

(5)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制2016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通知》;

(6)《盘县岩溶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2006-2050年) ;

(7)根据《关于我省2013年常用造林树种苗木最高限价的通知》黔价监调〔2013〕289号结合2015年苗木市场价格进行综合预算。

3.2 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

3.2.1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和对策,采取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有机结合,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有效地治理石漠化,防止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在优先保证实现生态建设目标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努力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26

3.2.2生态治理为主,兼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石漠化治理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努力把石漠化治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脱贫更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治理为核心,治理、预防石漠化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改善项目区农民生活条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项目建设做到预防、治理、保护三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兼顾,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二到位,从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与改善生活条件相统一。 3.2.3可操作,易实施原则

在保证石漠化治理的前提下,项目设计接近实际,节约成本,方便操作和实施。尤其是在工程材料,树种选择等方面,尽量考虑就地取材,施工、技术方案可行,以当地已经或能够掌握、可操作为前提,确保项目的实施。

3.2.4统筹安排,综合设计,分期分批治理

石漠化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国土等部门的工作。因此石漠化综合防治要全面规划, 统筹安排,既要重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建设,也要重视石漠化地区的后续产业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对各种工程措施进行科学组装配置,综合设计,整合流域内其它项目,最大限度

27

理的综合效益。

5.工程设计

5.1 林业植被建设与保护工程

盘县2016年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植被建设与保护工程,选择境内民主镇的锅底塘小流域、下坝小流域和大山镇的普安者小流域、皂角树小流域进行治理,4条小流域林业植被建设与保护工程治理石漠化面积共22500亩,其中:实施封山育林21360亩,分别为人工促进封山育林3100亩、自然封山育林19400亩;人工造林1140亩。分小流域工程建设分别是:

锅底塘小流域工程建设总规模12423亩,其中:实施封山育林12423亩,分别为人工促进62亩,自然封育12361亩。

下坝小流域工程建设总规模4455亩,其中:实施封山育林4455亩,分别为人工促进666亩,自然封育3789亩。

皂角树小流域工程建设总规模1558亩,其中:实施封山育林1558亩,分别为人工促进397亩,自然封育1161亩。

普安者小流域工程建设总规模4064亩,其中:实施封山育林2924亩,分别为人工促进838亩,自然封育2086亩;人工造林1140亩。 5.1.1 封山育林设计

林草植被建设与保护工程是2016年度综合治理的重点工程总面积1500公顷,均为封山育林。

根据1:10000地形图野外区划,2016年实施封山育林面积1424hm2,分布在民主镇和大山镇。

(1)封禁方式和期限

33

封禁方式为全封,封育期限为5年。 (2) 封育对象和类型

针对项目区实际情况,确定覆盖度小于49%的灌木林作为封育对象。根据封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封育类型为乔灌型。

(3)封育措施和封禁设施 ①封育措施

根据封山育林管理的需要,涉及的乡镇要成立封山育林领导小组,加强对封山育林的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实施封山育林,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封山育林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政府分管林业工作的副乡长担任,成员为乡林业主管部门及乡直有关部门、项目涉及村的主要负责人员,其职责是负责辖区内封山育林工作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并负责督促、检查封山育林实施质量和任务完成情况,解决封山育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涉及的村要成立护林点,在乡镇封山育林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辖区的管护工作。

为使封山育林管护工作有章可循,约束项目区群众及管护人员,涉及乡镇要在项目区所在村制定村规民约或护林公约,项目区涉及村,应制定村规民约或护林公约,并由县人民政府在项目区发布封山育林公告,公告中宣传国家对封山育林的相关政策、法令、法规,封山育林的目的意义以及封山育林的奖惩条例,封山育林的范围等,具体的管护措施有:a.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b.加大防火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火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意识;c.严格封禁,在各封育地块严禁放牧、割草、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一切人畜破坏行为;d.在管护的同时,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发现灾情要即时上报,并及时组织救治;

34

e.建立专人巡护制度和监察制度,完善奖惩制度。

以村为单位,建立管护组织,落实管护责任人;制定管护公约,约束破坏行为;根据破坏情节,严惩破坏分子,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确保封育目标的实现。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共需护林员45人。

④结合林业重点工程森林管护,本着预防为主,群防、联防、重点防相结合的原则,在封育区发放护林防火宣传单,在村寨醒目地点书写防火标语,提高群众防火意识。在重点地段、火险季节,加强巡山看守,防止火源进入封育区,消除火灾隐患;同时,结合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给乡林业站配备一定数量的“二号”扑火工具。

②育林措施

对于部分林木郁闭度较低的封育地块,采用人工促进封山育林的方式加以封育,选择青冈进行补植补造。

③管护设施

封山碑共19块,正面用红色漆写明“盘县2016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民主镇小流域封山育林区”和“盘县2016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大山镇小流域封山育林区”字样,背面为护林防火公约和防火警示标语。因封山育林区大多远离居民点,因此不设围栏。 5.1.2人工造林设计

1、防护林设计

防护林的主要功能为:树根系固结土壤,增强土壤抗冲抗蚀能力;拦截地表径流,涵养水分,改善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木材、薪材等。防护林主要布置在有石漠化现象的宜林地荒山坡上。

1)造林规模、树种

35

根据造林规划,结合群众意愿、落实造林地块,按照适地适树和效益兼顾的原则,依据树种的培育目的,结合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栽培的乡土树种和已引种成功表现良好的树种造林。

造林规模:本年度人工营造防护林,设计在普安者桥小流域大山

镇境内高山村的3、4、5、7共4个小班实施,造林总面积1140亩。

造林树种: 设计为桦木(结合群众意愿设备用树种有马尾松、华山松、柳杉,备用树种的枝术指标、投资等参照马尾松造林执行) 。

2)造林地类及整地

地类:造林地类宜林地(以宜林半石山、荒山荒地、天然草地为主)。

整地:以穴状为主,规格为:40×40×30cm,整地时要求挖出心土,回填表土,拣出穴内石块等杂物,整地时间为2017年6-7月。

防护林典型整地示意图如下:

防护林整地示意图 1 防护林整地示意图2 3)种植密度和配置

根据立地条件、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岩石裸露程度,确定造林密度和配置方式。

造林密度:株行距2×2米,每亩167株,造林树种用苗耗量控制在5%,每亩用苗量为175株,配置方式长方形或品字形为主。

36

4)造林时间、方法

造林时间:在2017年6-7月或11-12月栽植,避免高温和干旱季节造林。

造林方法:裸根苗实行“三埋两踩一提苗” 的栽植枝术,将苗木放入坑中,填入细土,填入半坑时,用手将苗木轻轻向上提一下,使根系舒展,并和土壤密接,分层踏实,填土至八成时浇水渗透盖好膜,确保树苗成活;容器袋栽植时将容器袋内营养土浇水渗透,固土、保土、删掉营养袋,将苗木放入坑中,且确保树苗根系舒展,填入细土与营养土壤密接,营养土壤再利用,分层踏实,提高造林成活率,苗木长势也好。

5)种苗供给设计

造林苗木质量标准: 人工营造防护林苗木以容器袋苗为主,要求符合国标或省标Ⅰ、Ⅱ级苗,桦木容器苗县域内2016年可供200万株上山造林,苗木有保障。

苗木苗龄及规格:桦木或马尾松容器袋苗1(2)-0年生,规格D0.3cm、H15cm以上;华山松容器袋苗1-0年生,规格D0.2cm、H15cm以上。

苗木需求量测算: 人工营造防护林总面积1140亩,株行距2×2米,每亩167株, 需苗量为19.04万株 ,造林树种用苗耗量控制在5%,每亩用苗量为175株 ,总需苗木19.95万株。

6)幼林管理设计

栽植完成后,对造林地进行全面检查,对栽植质量成活率达不到85%以上的小班及时组织补植,要求抚育管理2年,种植后第2017年、第2018年6-7月进行1次锄抚或割草抚育。

3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a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