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

更新时间:2023-05-20 04:1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章 疾病概论

1. 脑死亡标准

1)呼吸心跳停止

2)不可逆性深昏迷

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4)瞳孔散大或固定

5)脑电波消失,成平直线

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新生儿体液量约为体重的80%,婴儿占75%,学龄儿童占65%,成人占60%

2、细胞外液 阳离子 Na+、K+

阴离子 Cl-

细胞内液 阳离子 K+ 、 Na+

阴离子 HPO42- 、蛋白质

3、溶液的渗透压取决于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体液内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电解质。

血浆蛋白质由于其不能自由通透毛细血管壁,对维持血管内外液体的交换和血容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正常血浆渗透压在280-310mmol/L之间。

5、正常成年人每天至少必须排出500ml尿液才能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6、血清Na+浓度的正常范围是130-150mmol/L

7、低钠血症:是指血清Na+浓度<130mmol/L,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容量的改变。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特点: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 ,

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又称为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原因和机制

(1)经肾丢失 1)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药

2)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3)肾实质性疾病

4)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

(2)肾外丢失 1)经消化道失液

2)液体在第三间隙积聚

3)经皮肤丢失

.对机体的影响

(1)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

(2)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抑

制渗透压感受器,使ADH分泌减少,导致多尿,

低比重尿。

(3)有明显的失水体征。

(4)经肾丢失钠的患者,尿钠含量增多;

肾外因素丢失钠的患者,尿钠含量减少。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hypervolemic hyponatrmia):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 ,血

浆渗透压<280mmol/L,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故又称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等容量型低钠血症 (Isovolemic hyponatremia):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 ,血

浆渗透压<280mmol/L。一般不伴有血容量的明显改变,或仅有轻度升高。

8、高 钠 血 症(hypernatremia)

高钠血症是指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为高渗状态,但体Na+总量有减少、正

常和增多之分。

根据细胞外液量的变化可分为:

1)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

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2)高容量性高钠血症:血容量和血钠均增高 ------------医源性盐摄入过多

3)等容量性高钠血症:血钠升高,血容量无明显改变-----------等渗性脱水

9、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水肿发生于体腔内,称为

积水(hydrops)。

水肿的发病机制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静脉压增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1)蛋白质合成障碍

2)蛋白质丧失过多

3)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4)淋巴回流受阻

2)2. 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1)广泛的肾小球病变

2)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

(2)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1)心房肽分泌减少

2)肾小球滤过分数(FF)增加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1)醛固酮分泌增多:①分泌增加

②灭活减少

2)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①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

3)渗出液与漏出液比较

渗出液:水肿液比重》1.018,可见大量白细胞,蛋白质含量可达3g%-5g%

漏出液:水肿液比重《1.015,蛋白质含量《2.5g%,细胞数少于500/100ml

10、钾代谢障碍

低钾血症和缺钾:血清钾低于3.5mmol/L

高钾血症:血清钾高于5.5mmol/L

血清钾正常值3.5-5.5mmol/L。

1)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升高、传导性下降、自律性升高、收缩性改变

2)高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心肌兴奋性改变、传导性下降、自律性下降、收缩性下降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1、酸性物质主要有体内代谢产生,碱性物质主要来自食物

一、酸碱平衡的调节

(一)血液的缓冲作用(反应最迅速,作用时间短)

血液缓冲系统: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系统、血浆蛋白缓冲系统、血红蛋白和氧

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的特点:①不能缓冲挥发酸

②缓冲能力强(1/2),开放性调节

③缓冲潜力大

(二)肺在酸碱平衡中的调节作用(反应快速)

调节范围: PaCO2 40mmHg-80mmHg(CO2麻醉)

CO2麻醉:PaCO2正常值为40mmHg,当升高到60 mmHg时,肺通气量增加10倍,

CO2排出增加,实现反馈调节。但若进一步增大,超过80 mmHg以上时,

呼吸中枢反而受抑制,产生CO2麻醉

(三)组织细胞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细胞的缓冲作用主要通过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H+---K+ H+---Na+ Na+---K+

(四)肾在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反应慢,效率高,作用持久)

(泌H+、排NH4+ 重吸收HCO3 - )

二、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一)pH和H+浓度: 正常人动脉血pH为7.35--7.45;

(二)动脉血CO2分压(PaCO2):是指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 PaCO2正常值40mmHg (33mmHg--46mmHg)

PaCO2>46mmHg-呼酸或代偿后代碱; PaCO2<33mmHg-呼碱或代偿后代酸

是判断呼吸因素的指标。

(三) 标准碳酸氢盐(SB) 是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所测得的血浆HCO3-含量。 正常值

24mmol/L (22mmol/L --27mmol/L ),是判断代谢因素的指标。

SB原发增高-代碱; SB原发降低-代酸

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正常:AB=SB(PaCO2=40mmHg);

AB>SB-PaCO2>40mmHg, 见于呼酸或代偿后的代碱;

AB<SB-PaCO2<40mmHg, 见于呼碱或代偿后的代酸

(四)缓冲碱(BB):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总和。

正常48mmol/L(45mmol/L--52mmol/L),是反应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BB原发减少-代酸;BB原发增加-代碱。

(五)碱剩余(BE): 是指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时所需的酸或碱的

量(mmol/L)。正常值-3.0~~+3.0mmol/L,是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原发BE负值增加-代酸;原发BE正值增加-代碱。

(六)阴离子间隙(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Na+]-( [HCO3-]+[Cl-] ),正常值12±2mmol/L。 AG

AG增高有意义,代酸(AG>16) AG降低主要见于低蛋白血症。

三、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1、代谢性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

2、酸中毒引起高血钾,患者出现碱性尿

3、急性呼酸的主要代偿方式是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作用

CO2有直接的舒血管作用

4、肺性脑病(puimonary encephalopathy):如果酸中毒持续较久或严重失代偿急性呼酸时可发生“CO2麻醉”,病人可出现精神错乱、震颤、谵妄或嗜睡,甚至昏迷,临床称为~~

5、代碱按给与生理盐水后能否得到纠正将其分为两类:

1)盐水反应性碱中毒

2)盐水抵抗性碱中毒

附:掌握P68计算方法。

(徐晓琳 整理)

1.应激

1、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A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征。

1)LC-NE(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1)中枢效应。①引起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②应激启动HPA轴的关键(蓝斑上行纤维)(2)外周效应。血浆儿茶酚氨类物质浓度迅速增高。(蓝斑的下行纤维)

2)HP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1)中枢效应。适量CRH↑促进适应兴奋或愉快感;过量CRH↑适应障碍 ,焦虑、抑郁和食欲不振等(2)GC分泌量增多,对抗有害刺激,发挥对机体广泛的保护作用;GC持续过量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B急性期反应apr

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外伤性疾病、炎症和免疫性疾病时,于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天),机体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急性期反应时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变化,称为APp,如crp。少数蛋白在急性期反应时减少,如白蛋白、前白蛋白、运铁蛋白等,称为负急性期反应蛋白。

APP作用:抑制蛋白酶,避免组织的过度损伤; 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抑制自由基产生; 其他作用

2、应激的细胞反应

热休克蛋白:(HSP)细胞在应激原特别是环境高温诱导下所生成的一组蛋白质,它们主要在细胞内发挥功能,属非分泌型蛋白质。HSP功能涉及细胞的结构维持、更新、修复、免疫等,基本功能为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维持和降解。由于其本身不是蛋白质代谢的底物或产物,但始终伴随着蛋白质代谢的许多重要步骤,因此被称之为“分子伴娘”。

3、应激性溃疡发生机制(抄课件)

第九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1、发生机制:自由基作用、细胞内钙超载、白细胞的激活

2、自由基作用

A自由基增多机制:黄嘌呤氧化酶形成↑; 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 线粒体的损伤;耳茶酚胺增加和氧化。

B 自由基损伤作用机制:1、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增强(1)破坏膜的正常结构及功能性(2)间接抑制膜蛋白功能,离子泵功能障碍细胞信号转导功能障碍(3)促进OFR及其它生物活

性物生成 激活磷脂酶C、D(4)减少ATP生成2、蛋白质功能抑制3、破坏核酸及染色体

3、细胞内钙超载

A 钙离子超载机制:1、细胞内高Na+直接激活Na+-Ca2+交换蛋白(2)细胞内高H+间接激活Na+-Ca2+交换蛋白(3)PKC间接激活Na+-Ca2+交换蛋白2.、生物膜损伤(1)细胞膜损伤(2)线粒体受损 (3)肌浆网膜受损

B 钙超载引起损伤的机制:1. 线粒体功能障碍2.激活多种酶3.再灌注性心律失常4.促进氧自由基生成5.使肌原纤维过度收缩

4、白细胞的激活

A 白细胞增多机制:粘附分子生成增多,趋化因子生成增多。

B 白细胞损伤机制:1.微血管损伤表现: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在再灌注时放开结扎动脉,重新恢复血流,部分缺血区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流的现象。 机制:(1)微血管血液流变学改变:白细胞粘附(2)微血管口径改变:内皮肿胀;缩血管物质的释放(3)微血管通透性增高2.组织细胞损伤:激活的VEC和N可释放大量生物活性物质

2.休克

1、休克发展过程:休克代偿期,休克进展期,休克难治期。

2、休克代偿期: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缺血、缺氧。

改变机制: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入血。

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A血液重新分布 :皮肤、腹腔内脏和肾脏收缩明显;脑血管变化不明显;心血管扩张。B自身输血:肌性小静脉收缩,增加回心血量;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C自身输液: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流体静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入血管;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神志清楚,血压略降脉压减小,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四肢湿冷。

3、休克进展期:灌多于流,血液淤滞,组织细胞淤血性缺氧。

改变机制:酸中毒,局部舒血管代谢产物增多,血液流变学改变,LPS的作用。

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自身输液、自身输血作用停止;恶性循环的形成。

临床表现:血压进行性下降,脑灌流不足—— 转向昏迷,心灌流不足—— 心搏无力,皮肤血管灌流减少——发凉,发绀,肾血流持续不足——少尿或无尿。

4、休克难治期:不灌不流,血液高凝,组织细胞无血供

改变:微血管反应性显著下降;DIC的发生。

主要临床表现:A循环衰竭:血压进行性下降,脉搏细速,CVP降低,静脉塌陷.B毛

细血管无复流现象,白细胞粘着和嵌塞,DIC,毛细血管内皮肿胀。.C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第十二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4、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 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凝血酶增加,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高凝状态)同时又因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或继发纤溶亢进(低凝状态),使机体止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出血, 贫血,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5、DIC本质是凝血功能异常,血液凝固性先升高----表现为微血栓形成;再转变为血液凝固性降低----表现为出血。

6、DIC常见病因和发生机制(各点还有小点,自己背书)

常见病因为感染性疾病、妇产科疾病。

发生机制:1、组织因子的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系统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抗凝功能失调3、血细胞的破坏和血小板激活4、某些促凝物质入血。

7、严重感染引起DIC的发病机制

a感染时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内皮细胞可使TF表达增加;而同时又可使内皮细胞上的TM、HS的表达明显减少b内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释放血小板激活剂,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c白细胞激活可释放炎症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d细胞因子可使血管内皮细胞产生tPA减少,而PAI-1产生增多。

8、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细节考点多,自己看,不会找野狗)

1、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2、肝功能严重障碍

3、血液的高凝状态

4、微循环障碍。

6、DIC分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7、DIC的功能代谢变化有出血、器官功能障碍、休克、贫血。

A、出血机制 1、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 2、纤溶系统激活 3、FDP形成( 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Fbg)和纤维蛋白(Fbn)产生的各种片段,通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功能为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抗凝血酶,降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加重出血倾向)。3P试验——鱼精蛋白副凝血试验,鱼精蛋白与FDP结合,使原本与FDP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分离并彼此聚合而凝固。DIC患者3P试验阳性。D-二聚体检查,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

B、器官功能障碍,主要由于微血栓大量形成。肺--呼吸功能障碍,肾--肾功能障碍,心--心泵功能障碍,肾上腺皮质--沃佛综合症,垂体--席汉综合症

C、休克-----自己看书背或作弊。

D、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称裂体细胞。

(张雪明 整理)

第十三章

一、 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使心排出量绝对减

少或相对减少,即血泵功能降低,以致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症

二、 心能不全的病因: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脏负荷过重

三、 心能不全的诱因:感染,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心律失常,妊娠与分娩

四、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

1.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激活:(1)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

2心脏本身的代偿:(1)心律加快

(2)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3)心肌收缩性紧张

(4)心室重构

3.心脏以外的代偿:(1)增加血容量

(2)血流重新分布

(3)红细胞增多

(4)组织利用氧能力增加

五、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1. 心输出量减少

(1)心脏泵血功能降低 ①心排出量减少,心脏指数降低

②射血分数降低

③心室充盈受损

④心率增快

(2)器官血流重新分布

2.静脉淤血

(1)体循环淤血 ①静脉淤血和静脉高压②水肿③肝肿大即肝脏功能损害④胃肠功能

改变

(2)肺循环淤血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端坐呼吸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降低,伴有或不伴有PaCO2降低的病理过程。诊断为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是:PaO2低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 mmHg 分型: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

一、呼衰病因

1.肺通气功能障碍

①限制性肺通气不足②阻塞性通气不足

2.肺换气功能障碍

①弥散障碍②肺泡通气与血液比例失调③解剖分流增加

二、肺源性心脏病发病机制

1. 肺动脉压升高

缺氧、酸中毒→肺小血管收缩→肺A压升高→增加右心后负荷

2. 持久稳定的慢性肺动脉高压

肺小血管长期收缩、缺氧→肺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合成增多→持久稳定的慢性肺A高压

3.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粘度增高

4.肺血管床的大量破坏→肺动脉高压

5.缺氧、酸中毒降低心肌舒缩功能

6.胸内压升高使心脏舒张受限;胸内压降低使心脏收缩负荷增加

三、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1. 酸中毒和缺氧对脑血管的作用

①脑血管扩张

②脑细胞水肿:ATP生成↓→Na+-K+泵功能障碍

③脑间质水肿: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高

2. 酸中毒和缺氧对脑细胞的作用

①γ-氨基丁酸生成增多→中枢抑制

②脑内磷酯酶活性增强→溶酶体水解酶释放→神经细胞损伤

第十五章

一、肝性脑病发病机制:

1.氨中毒学说:①进入脑内的氨增多,与谷氨酸结合成谷氨酰胺增多,是中枢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减少。此外,中枢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减少,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及其受体信号通路变化,神经递质失调,神经中枢功能紊乱②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③氨对神经质膜的作用,高氨可使线粒体内膜的膜通透转换体开放

2.GABA学说

3.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4.氨基酸失衡学说

二、肝性脑病防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①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②防止消化道大出血

③防止便秘

④口服乳果糖降低肠道ph,减少肠道产氨和利用氨的排出

⑤静脉注射以支链氨基酸为主的氨基酸混合液

⑥给予左旋多巴

第十六章

一、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1、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②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2、肾小管功能障碍

①重吸收障碍②尿液浓缩和稀释障碍③酸碱平衡紊乱

3、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在短期内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环境内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为水中毒,氮质血症,高血钾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三、急性肾衰的发病机制

1、肾小球因素:①肾血流减少②肾小球病变

2、肾小管因素:①肾小管管阻塞②原尿回漏

四、急性肾衰的功能代谢变化

1、少尿期

①尿变化:少尿或无尿,低比重尿,尿钠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②水中毒③高血钾症④代谢性酸中毒⑤氮质血症

2、多尿期

3、恢复期

五、慢性肾功能衰竭(GFR是发生的中心环节)功能代谢变化

1、尿的变化:①原尿流速快②渗透性利尿③尿浓缩功能降低

2、氮质血症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4、肾性高血压 ①钠水潴留②肾素分泌增多③肾脏降压物质减少

5、肾性骨营养不良

6、出血倾向

7、肾性贫血

整理)

(孔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9e4.html

Top